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法师开示

 妙心法师:杂譬喻之一


   日期:2020/8/21 23:06: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杂譬喻之一

    [原文]
    智者思惟财物不可久保。譬如失火之家,黠慧之人明识火势,火未至时急出财物,舍虽烧尽,财保全在;更修屋宅广开利业。智人植福,勤修布施,亦复如是。知身危脆,财物无常,遇值福田,及时布施;亦如彼人火中出物。后世受乐,亦如彼人更修宅业,福利自慰。愚惑之人,但知惜念,匆匆营救,狂惑失智,不量火势、猛风、绝焰,土石俱焦,须臾之顷,荡然灭尽;屋既不求,财物丧失;饥寒冻饿,忧苦毕世。悭惜之人亦复如是。不知身命无常須臾叵保。而便聚敛守护爱惜。死來无期忽然陨逝。形如土木财物俱弃。亦如愚人忧苦失计。明白智慧人乃能觉悟。知身如幻财不可保。万物无常惟福可恃。将人出苦可得道。
 
    [讲解]
    这就是第一个譬喻的内容。
    学道之初,要在寡欲,千古一理。学仙学佛,莫不如此。《杂譬喻》中的第一喻,目的也在于此。
    这里最重要的是“失火之家”这四个字。佛法中把三界六道看成是“火宅”,也就是这里所说的“失火之家”。一切的世间法,在修道人眼中,就象一个正在不停着火的宅子,也可以看成是一个沙漏,不停地装沙,不停地漏掉。众生的经营活动,也就象是在不停地装沙,或者是从失火的爱屋中不停地抢救家财。
    按我的思想去观照吧,我想给大家得出一个结论,那就是世间法是有漏法 。欲得无漏,必修无生。我举沙漏的比喻希望大家牢记。观想一下,人们所贪的名利地位金钱美女,都象不断漏失着的细沙一样。所以人们才想,如果青春能够永葆的话,那该多好啊!可是,无常会象这个沙漏一样,纵饶你精力耗尽,只要稍不留神,马上就要见底了。
    因此,从阿含的角度看,一切世间法都是有漏法,人们总是想努力抓住某些成就,可是这些成就却夜以继日地从手指间的缝隙无情地流失着。比如生命、比如时间、比如红颜、比如快乐。
    根据阿含来修观想,就是要体会这种无常的感觉。体会失去的无奈,既然最终都将失去,都将被无情地抄收,倒不如洒脱些,自己松开手。让原本不属于自己的,归于无何有之乡。
    这个比喻的目的,就是在大家洞明世间的真相,就是一处四处起火的破宅子,就是一个不停流失着的沙漏,不值得贪恋,不值得执着。放下就是自在,深呼吸,体会放弃的美。
    就象急行军时,抛弃多余的辎重,轻装上阵一样。这是一种颓废的美,消极的美 ,这不但是佛教如此,道家也是如此 。家喻户晓的八仙中,铁拐李、张果老、蓝采河都是乞丐。富人要修道,也得先变成穷人,例如曹国舅,散尽万贯家产,才能解开心中的贪结。贫僧贫道,不贫不谓僧,不贫不谓道。因此,从广义的角度说,整个一部《红楼梦》就是阿含经的注脚了,“梦”就是到头一场空。
    其实,用无常的观念来重新认识一下世界,到处都是阿含经啊。 从《红楼梦》里的世外高人的飘忽不定,一开口就是劝世的“好了歌”来看,神仙的逍遥,原来和乞丐和疯癫竟是如此相似,只是如今这乞丐却没有那种心境。 
    从比喻中看,是从无常之火宅中抢救财物。其中所包含的道理是,将有形的无常之物,化为无形的福慧功德,所以叫做“植福”,原来福和慧是可以种植的。 福田有三种:三宝佛宝是敬田(也叫功德福田);父母师长是恩福田;怜孤恤寡是悲田。去贪种福,于此三田中求。《太上感应篇》说“祸福无门,唯人自招”,其实应该是“祸福无门,唯人自作”。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相关文章:妙心法师)(五明学佛网相关文章:妙心法师)  

 妙心法师:《莲宗宝鉴》译注 卷二之七 

 妙心法师:《莲宗宝鉴》译注 卷二之六 

 妙心法师:《莲宗宝鉴》译注 卷二之五 

 妙心法师:《莲宗宝鉴》译注 卷二之四 

 妙心法师:《莲宗宝鉴》译注 卷二之三 

 妙心法师:《莲宗宝鉴》译注 卷二之二 

 妙心法师:《莲宗宝鉴》译注 卷二之一 

 妙心法师:《莲宗宝鉴》译注 卷一之十四 

 妙心法师:《莲宗宝鉴》译注 卷一之十三 

 妙心法师:《莲宗宝鉴》译注 卷一之十二 

 妙心法师:《莲宗宝鉴》译注 卷一之十一 

 妙心法师:《莲宗宝鉴》译注 卷一之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