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法师开示

 妙心法师:信仰中不容置辩的因素——戒律


   日期:2020/8/23 0:11: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信仰中不容置辩的因素——戒律

   佛教有不杀生的教义,你却拿两只鸡来说事,这就触犯了佛教的禁忌。等同于一个不信回教的人到清真寺去,对穆斯林说:“我现在家里有一颗猪头,我该怎么办,是我亲戚送的”一样,你想想结果会如何?
   这不是关于智慧的问题,而是明知故问的,是向宗教信条挑衅的行为,我可不可以这样理解? 你的意思是说有信佛的人犯杀生戒了? 被你看到了,然后再问其他人的感受是吗? 你如果看到一个穆斯林偷着吃猪肉,会不会问其他穆斯林的感觉? 你会不会看到一个贪官落马,从而写信去中央问中央领导的感受?我想你不会,因为你懂得什么事可以调侃,什么事不能?如果一件事是认真的,一般人都是不会轻易拿出来讨论的。 就象我问你一个问题:假如你的父亲不是你的生身父亲,你会怎么想? 当然这个问题是极不礼貌的.因为这种假如等同于怀疑对方父母的感情。当然,仅仅从提问或逻辑上看,这并没有不妥。因为世上任何事都有可能存在,都可以假如, 这不是正常不正常的问题,而是你应该知道回民对他们的宗教禁忌是非常敏感的,如果触及到的话,可能会被群情激愤的信徒追杀,你信吗? 可是佛教不会。佛教徒与人为善,慈悲为怀。
 
   人与人交谈,除非是熟人,一般不问对方的收入、对方的家庭,包括对方的信仰。如果大家都有相同的信仰,那么就请共同遵守信仰的约定,那些是圣人定下的制度,是不容怀疑的,任何人都不能更改。但这并不意味着没有人违犯,对于违犯的人而言,本身就是错误的,不存在探讨的必要。 维护教规,是信仰者的本分,也不存在任何回旋余地。因此,是与非,一目了然,又何需探讨,多此一举。
   千万记住,关于戒律的问题,不要当作话题去探讨,只能去做,做得好与不好,尽力去做就是了,不需要拿来当话题去研究,这是死的,不存在任何可以通融的地方。 如果想到变通的话,那就是对信仰的亵渎, 就象一个犯罪分子研究法律,找法律的空子一个道理。
   学佛者,对待戒律,只有敬而畏之,依教奉行的份。如果做得不够好,再加上一个惭愧和忏悔的心。“高山仰止,虽不能至,心向往之”,这才是正确的心态。 可以探讨的是对佛法的理解,与修行方法的正误, 戒律不在其列。戒律持得如何,是衡量信仰的标尺,只能谈戒生愧,谈戒生畏,这样才是正确的思想。我们要尊重自己的信仰,不允许别人调侃这个话题。因为尊重自己的信仰,就是在尊重自己的选择,也就是尊重自己。
   任何宗教都有其禁区,这正是宗教令人仰慕的地方。如果将其误解为一种学问的话,那就错了。因为学问没有禁区,什么都可以讨论,而很多学者,什么都在讨论,而什么都不信。所以,学佛不要这样,既要了解,更要遵守。只有遵守,才是最令人敬佩的地方,不要满嘴跑舌头,只会说;而什么都不信,什么都不做,似乎自己天生是个领导者,让别人去做,而自己就是不做,让别人去信,而自己就是不信,这是不对的。
   任何宗教都有禁忌,那就是形形色色的规矩戒律,我们要尊重自己的戒律,也要尊重别人戒律。哪怕心中不认同,也要尊重。不能在僧人面前谈酒色杀生的话题,就象不能在回民面前谈猪的话题是一样的,这是一种尊重,对别人信仰的尊重。 有些人就做不到这一点,我就遇到很多这样的人, 他们看到出家人很好奇,会问:“你们整天吃素,营养会足吗?你们有没有偷吃荤呀?你们想不想偷吃啊?”其实他们不懂,这其实是对别人信仰的蔑视,是一种挑衅行为。如果是在回民面前谈猪肉的事,一定会拔刀相向。这种玩笑是开不得的,明白吗?戒律是非常严肃的事。 当然,我今天几次拿回民打比喻,这也是不对的, 有伤害人家信仰的嫌疑。 所以,我收回我刚才的例子,也希望大家以后不要这样举例子。  

   你们有没有看到,互联网的管理规定上,有明确的一条,就是不能发违反国家的宗教政策的内容,不能发伤害宗教感情的内容。以前有一首歌叫《女人是老虎》,在电视台播出后,引起佛教界的反感,各大佛学院一起联名上书,最后电视台立即停播了,还向佛教界道了歉。
   现在是商业社会,很多人都在想尽办法出名,什么招都用了。画家画了几十年都没什么大名气,搞个人体彩绘,还用“吻”来代替“印” ,这就出名了。一位大学教授,吃自己的婴儿,这样也出名了。一位过时的作家,为了博取众人一顾,谁是权威他骂谁。这样的事还少吗?人心是定盘星,自心不安,会快乐吗?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妙心法师       戒律)(五明学佛网:妙心法师       戒律)  

 净慧法师:第三届禅七开示 戒律是善恶的标准 

 杨曾文教授:戒律和唐代的律宗 

 杨曾文教授:佛教戒律与道德 

 温金玉教授:见月戒律思想研究 

 温金玉教授:能海法师戒律思想研究 

 温金玉教授:戒律的传播与本土化 

 温金玉教授:戒律与社会的和谐互动是正法久住 

 明一法师:禅修好处戒律说 

 妙祥法师:对发心出家居士开示 二 严持戒律 不退初心 

 能弘法师:戒律与修持 

 能弘法师:因果与戒律 

 清净法师:居士戒律与礼仪 第五章 寺院常住居士礼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