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居士文章

 药师山·紫雲居士:大毘卢遮那成佛神变加持经(大日经)卷一.入漫荼罗具缘真言品第二之一白话注解


   日期:2020/9/1 16:30: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大毘卢遮那成佛神变加持经第一

(大日经卷一)

入漫荼罗具缘真言品第二之一

大唐天竺三藏善无畏共沙门一行译
药师山紫云居士批注

尔时执金刚秘密主白佛言:「希有!世尊!说此诸佛自证三菩提不思议法界超越心地,以种种方便道为众生类,如本性信解而演说法。惟愿世尊次说修真言行。大悲胎藏生大漫荼罗王。 
经上说自证三菩提的条件是「信解」,自证三菩提的方法是真言,「三菩提」指本心,「大悲胎脏生大漫荼罗王」是指本心显现诸佛或如来。 
诸佛自证三菩提:诸佛都已自证悟到菩提本心。 
‧不思议法界:如来、佛、菩萨的世界。 
‧超越心地:进入空性、自性。 
‧以种种方便道,为众生类:用各种方便法期许众生也能如实修行、也能证悟本心。 
‧如本性信解而演说法:众生的心,须先有信解的条件才能接受此大日经的说法。此「信解」,一般指具有初地果位才能修持大日经。 
‧惟愿世尊次说修真言行:愿大毘卢佛依次地说明以真言修行的方法。 
‧大悲胎藏生大漫荼罗王:诸如来、佛、菩萨、金刚的坛城。 
此文中,世尊是指大毘卢佛,请世尊说诸佛自证本心的方法,用种种方便法为各类众生演说,如何自证本心。最重要是要有「信解」的条件才能得此法脉,在法界直接以心传授真言。透过真言能学习诸佛及如来的本心。

为满足彼诸未来世无量众生,为救护安乐故。」尔时薄伽梵毘卢遮那于大众会中遍观察已,告执金刚秘密主言:『谛听!金刚手!今说修行漫荼罗行,满足一切智智法门。』
今说修行漫荼罗行满足一切智智法门:修持漫荼罗是可以修出一切智种、智慧的法门。即进入坛城修行可以学习一切如来智慧。智智之前一字为「如来」、后一字为「智慧」之意。

尔时毘卢遮那世尊本昔誓愿成就无尽法界度脱无余众生界故,一切如来同共集会,渐次证入大悲藏发生三摩地,世尊一切支分皆悉出现如来之身,为彼从初发心乃至十地诸众生故,遍至十方还来佛身本位,本位中住而复还入。 
‧本昔誓愿成就无尽法界。度脱无余众生界故:毘卢遮那佛发愿以修漫荼罗法,修行一切种智,成就法界度无量众生。本:指毘卢遮那佛。誓愿:发愿。 
‧一切如来,同共集会,渐次证入大悲藏发生三摩地:毘卢遮那佛发愿以如来种智度法界众生,因此一切如来同入大悲胎藏漫荼罗,教化十地菩萨。三摩地:定、等持。此处是指十地菩萨能安住空的十方圆明中,可接受此法教导,此境界叫三摩地。 
‧一切支分皆悉出现如来之身:毘卢遮那如来幻化无量多的毘卢遮那佛身及其他如来。 
‧为彼从初发心乃至十地诸众生故:毘卢遮那佛教导初地到十地的修行者。 
‧遍至十方还来佛身本位,本位中住而复还入:自性都是毘卢遮那如来,可幻化出无量的毘卢遮那佛到十方各处参加法会,法会完毕,毘卢遮那化佛又回到毘卢遮那如来之自性。 
大毘卢佛告诉金刚秘密主,要进入坛城修行才可以学习到一切如来智慧。大毘卢佛誓愿成就各法界、度脱各界众生,一切如来渐次入定,同时各处出现如来,教导初地到十地具果位的修行者。法会完毕,各还佛身本位,住于法界。此段是指大毘卢佛在色究竟顶天坛城传法的情形,法身佛是无相,由法身佛化成有相的报身佛、应身佛,依果位、次第传授佛法。修行者入三摩地时,觉受此境界即为漫荼罗修行,换句话说,修行者已入坛城,依次第修如来智慧。

时薄伽梵复告执金刚秘密主言:『谛听!金刚手!漫荼罗位初阿阇梨应发菩提心,妙慧慈悲兼综众艺,善巧修行般若波罗蜜,通达三乘,善解真言实义,知众生心,信诸佛菩萨,得传教灌顶等,妙解漫荼罗画,其性调柔离于我执,于真言行善得决定,究习瑜伽,住勇健菩提心。秘密主!如是法则阿阇梨,诸佛菩萨之所称赞。复次,秘密主!彼阿阇梨,若见众生堪为法器,远离诸垢,有大信解,勤勇深信,常念利他,若弟子具如是相貌者,阿阇梨应自往劝发,如是告言  
‧大漫荼罗位初阿阇梨应发菩提心:阿阇梨指八地以上的修行者,具上师、金刚上师、清净修行者的无上师。 
‧妙慧慈悲兼综众艺,善巧修行般若波罗蜜:以妙智慧、慈悲心及熟练世间种种知识技艺下化众生,以善巧修行各种般若波罗蜜(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等波罗蜜)上求佛法。(阿阇梨所应具备的条件。) 
‧通达三乘:通达大乘、小乘、一乘(佛乘)。 
‧善解真言实义:对空性及真言,真实了解证悟。 
‧知众生心:具有神通,知众生根器才能度众生。 
‧得传教灌顶等:经过灌顶后才能学习漫荼罗法。 
‧妙解漫荼罗画:阿阇梨已入坛城,所以对各种漫荼罗的画像,能解释说明、深知其奥妙。 
‧其性调柔离于我执:阿阇梨个性柔软无执着心、微细无明已去除,没有我执。 
‧真言行善得决定:此时以真言修持的阿阇梨,可依佛的教导修持漫荼罗的种类。 
‧究习瑜伽:修习相法。 
‧住勇健菩提心:发大菩提心,为让众生离苦得乐,经常入空、住空修持。 
‧若见众生堪为法器:若见众生具有修行的根器。法器:是指根器。 
‧远离诸垢,有大信解,勤勇深信,常念利他:修行要远离诸垢(已去除因果、业障)、对佛有信心、对经典要了解深信、对善知识要相信,自己要勤奋勇敢修行,经常以利益众生、他人为主。 
‧阿阇梨:上师的意思。上师(阿阇梨)有二种:初阿阇梨(上师)和法阿阇梨(金刚上师)。 
一、初阿阇梨(上师)的条件:发菩提心,妙慧慈悲,兼综众艺,善巧修行般若波罗蜜,通达三乘(大乘、小乘、一乘),善解真实义,知众生心,信诸佛菩萨,才可以得传教灌顶。 
二、法阿阇梨(金刚上师)的条件:妙解漫荼罗画,其性调柔离于我执,于真言行善得决定,究习瑜伽,住勇健菩提心。究习瑜伽:是指修习相法。妙解漫荼罗画:是指修行入坛城的境界,可以了知其真实意。 
‧若弟子具如是相貌者,阿阇梨应自往劝发,如是告言:上师、金刚上师见弟子堪为法器,远离诸垢,有大信解,勤勇深信,常念利他,具如是相貌者,阿阇梨应自动前往劝发,如是告言:

佛子此大乘,真言行道法,我今正开演,为彼大乘器。 
‧佛子:指菩萨果位修行者。 
‧我:毘卢遮那如来。 
‧大乘器:大乘菩萨道根器。 
此真言修行法属大乘菩萨道根器的修持,现由毘卢遮那如来开示。

过去等正觉,及与未来世,现在诸世尊,住饶益众生。 
过去佛、现在佛、未来佛都能住本心、饶益众生。 
‧未来佛:现在以菩萨或其他身相在各道中度生者,待福慧具足可以成佛。

如是诸贤者,解真言妙法,勤勇获种智,坐无相菩提。 
‧贤:凡夫之位者谓之贤、地前位菩萨、见道前七方便之位名为贤。 
‧解真言妙法:了解真言妙用的方法。 
地前位菩萨若了解真言妙用的方法,努力殷勤勇敢修行,可获智种子,安住菩提本心。

真言势无比,能摧彼大力,极忿怒魔军,释师子救世。 
真言具有无比大的势力,能摧破、降服具有大威力的魔军。要学习本师佛于世间度生。魔:YIN魔、天魔、死魔、病魔、五阴魔等等。

是故汝佛子,应以如是慧,方便作成就,当获萨婆若。
修行者已具菩萨果位,应修智种、智慧,以真言方便法度生的成就,必可获得佛智、般若智慧。 
‧萨婆若:萨婆若即为佛智、般若智慧。

行者悲念心,发起令增广,彼坚住受教,当为择平地。 
菩萨修行者以悲心为主,发广大心度生,坚定接受佛正法教授,佛当为此修行者治心,因此复作坛城将微细业障清除。 
‧择平地:选择一块可以作坛城的平地(同时可以将心整理,将微细业障清除)。

山林多华果,悦意诸清泉,诸佛所称叹,应作圆坛事。 
修行者先找一处好地方,林木多、华果茂盛、有清澈泉水之处,为诸佛所赞叹,应可做漫荼罗之修行。

或在河流处,鹅雁等庄严,彼应作慧解,悲生漫荼罗。 
或在河流边处,有鹅、雁聚集之处,修持悲生漫荼罗可以有智慧度畜生道众生。

正觉缘导师,圣者声闻众,曾游此地分,佛常所称誉。 
‧正觉:指佛、化佛果位修行者。 
‧缘导师:指地上位菩萨。师:包括善知识、阿阇梨、上师(有修证的修行者)等。 
‧圣者:声闻、缘觉。 
‧声闻众:小乘修行者。 
‧曾游此地分:曾入悲生漫荼罗,诸佛所称赞之处。此句指化佛、菩萨、缘觉、声闻可入悲生漫荼罗修行。

及余诸方所,僧坊阿练若,华房高楼阁,胜妙诸池苑。 
或其他地方,包括清净阿兰若、佛寺高楼阁、妙池、花苑之处。

制底火神祠,牛栏河潬中,诸天庙空室,仙人得道处。 
神界、天界及仙界。

如上之所说,或所意乐处,利益弟子故,当画漫荼罗。 
有意愿到各处度生及利益弟子者,应学画漫荼罗。

「秘密主!彼拣择地,除去砾石、碎瓦、破器、髑髅、毛发、糠糟、灰炭、刺骨、朽木等,及虫蚁、蜣蜋、毒螫之类,离如是诸过,遇良日晨,定日时分,宿直诸执,皆悉相应。于食前时值吉祥相,先当为一切如来作礼,以如是偈警发地神。 
此段为建坛城或佛寺的仪轨: 
‧离如是诸过:除去不好的东西。 
‧遇良日晨:遇好日、吉时。 
‧定日时分:决定某日、某时、某分。 
‧宿直诸执,皆悉相应:以某种仪式求证诸事相应可行。 
‧于食前时值吉祥相:供奉前先结吉祥印、诵供养咒。 
‧先当为一切如来作礼:供养、礼敬诸如来。 
‧以如是偈警发地神:以发愿文警发诸地神。偈:一段颂文,类似发愿文。

汝天亲护者,于诸佛导师,修行殊胜行,净地波罗蜜。 
‧汝天亲护者,于诸佛导师:地神护持诸佛菩萨。天亲:指地神,为护佛的修行者。 
‧修行殊胜行,净地波罗蜜:有修行者愿修此殊胜真言行,愿地神护持,使修行者心清净。

如破魔军众,释师子救世,我亦降伏魔,我画漫荼罗。 
如地神可破魔军众;我也要学习本师佛度生、要降服魔军;我要画漫荼罗。

「彼应长跪,舒手按地频诵此偈,以涂香华等供养,供养已,真言者复应归命一切如来,然后治地如其次第,当具众德。」 
‧舒手按地频诵此偈:张手按地诵此偈文多遍。 
‧以涂香华等供养:以涂香、香华供养。 
‧然后治地如其次第,当具众德:建坛城及佛寺,依次第修心,使具众德性。治地:指建坛城及佛寺。 
此段讲建道场必须准备的事项,如地上石头、破的器具…等都要除去,且要选良辰吉日,供养诸佛如来,并以偈通告地神。深一层的意思,即内心的障碍要除去,次第修行具有德行,先画漫荼罗降魔障,再恭请诸佛指导漫荼罗修行。 
佛法离诸相,强调无相,为什么要用有相及真言行使修行再精进,请看以下「法之相」:法离于分别及一切妄想…,心思起用…,一切诸法,唯住于实相。

尔时,执金刚秘密主。头面礼世尊足。而说偈言。佛法离诸相,法住于法位,所说无譬类,无相无为作。 
‧佛法离诸相:佛法远离妄相。 
‧法住于法位:法住于空及本体;此法指空法和实相法。 
‧所说无譬类:无法举例说明。 
‧无相无为作:空性本体是无相、无作意。

何故大精进,而说此有相,及与真言行,不顺法然道? 
为什么要说此「有相的法」及真言修行法?而且还要精进修持,这不是与空性的「无相法」不合吗?

尔时薄伽梵,毘卢遮那佛,告执金刚手,善听法之相。 
法之相是本体的另一面,指实相。

法离于分别,及一切妄想,若净除妄想,心思诸起作。 
‧法离于分别,及一切妄想:空性的空法及实相法均须离分别心及妄想执着。 
‧若净除妄想,心思诸起作:净除妄想执着及分别心的作用。

我成最正觉,究竟如虚空,凡愚所不知,邪妄执境界。 
‧我成最正觉,究竟如虚空:我若除去妄想执着及分别心,就可以成佛;空性、本心、真心如虚空般的广大。 
‧凡愚所不知,邪妄执境界:凡夫、愚夫不知此真心、空性的广大特质,仍执着在邪见、妄想、执着的世界中。

时方相貌等,乐欲无明覆,度脱彼等故,随顺方便说。 
‧时方相貌等,乐欲无明覆:在各种空间及时间中,遍一切处众生都喜欢无明、造业、因而覆盖本心。时:时间。方:空间。相貌:各处众生。 
‧度脱彼等故,随顺方便说:为度众生了脱生死,故随顺众生说了方便法。度脱:度众生了脱生死。

而实无时方,无作无造者,彼一切诸法,唯住于实相。 
‧而实无时方,无作无造者:其实在各种空间与时间中,一切诸法实际皆如幻不实,无有作者及造者。 
‧彼一切诸法,唯住于实相:本心光明无业障、无明,一切诸法由智种子起相用,显出实相。即众生及一切诸法,其体性皆实相。

复次秘密主,于当来世时,劣慧诸众生,以痴爱自蔽。 
‧痴:痴业。 
‧爱:爱欲及情种。 
劣根无慧诸众生,因痴业、爱欲、及情种等遮蔽本心。

唯依于有着,恒乐诸断常,时方所造业,善不善诸相。 
‧唯依于有着,恒乐诸断常:因心有执着,乐于追求执断、执常。有着:执着。断:空无。常:恒常。 
‧时方所造业,善不善诸相:在各种空间与时间中,造作善业及不善业之各种事相。

盲冥乐求果,不知解此道,为度彼等故,随顺说是法。 
‧盲冥乐求果,不知解此道:愚昧不明事理之人喜欢追求世间的虚妄果,不了解此种真实的道理。 
‧为度彼等故,随顺说是法:为度此类众生,随顺方便演说、开示实相法。度:度众生了脱生死。

秘密主如是所说处所,随在一地治令坚固,取未至地瞿摩夷及瞿摸怛罗和合涂之,次以香水真言洒净,即说真言曰。南么三曼多勃驮喃 阿钵啰底三迷 伽伽那三迷 三么多奴揭帝 钵啰吃[目*栗]底微输睇 达摩驮睹微戌达尔 莎诃。 
现在依如上所说找一个处所,如法净治以令坚固作为画漫荼罗之地,取未用过的涂料及溶剂混合涂之,再用香水及真言咒洒净即可。 
其实佛法是要除去修行者的妄想,破除无明以悟入本心,在此状态仍有「觉」,而不是空无的状况。正觉是要能分辨此点,这是凡夫所无法得知的。 
劣慧众生,痴爱自蔽,盲冥乐求果,是不知此事。因为要度脱众生,随顺说真言实相法,可使修行者大精进,如此才可以正式成为如来之子;要由此「法之相」才可入如来法脉、成如来之子。为了消除修行者的业障、妄想执着及分别心,要走入修行次第,请看下文。

行者次于中,定意观大日,处白莲华座,发髻以为冠。 
‧行者次于中,定意观大日:修行者于此坛城中,专注以意念成就,观出大日如来。 
‧处白莲华座,发髻以为冠:大日如来安坐于白莲华座,头上有发髻并戴冠。

放种种色光,通身悉周遍,复当于正受,次想四方佛。 
‧放种种色光,通身悉周遍:大日如来放种种色光周遍全身。 
‧复当于正受,次想四方佛:受大日如来加持再专注观想四方佛。正受:受加持。四方佛:东、西、南、北四方佛。

东方号宝幢,身色如日晖,南方大勤勇,遍觉华开敷。 
‧东方号宝幢,身色如日晖:东方宝幢如来,本尊身色为红色。 
‧南方大勤勇,遍觉华开敷:南方大勤勇佛,莲华华瓣开展。

金色放光明,三昧离诸垢,北方不动佛,离恼清凉定。 
‧金色放光明,三昧离诸垢:南方诸佛放金色光明,可使众生消除垢障。 
‧北方不动佛,离恼清凉定:北方不动佛,可使众生离烦恼、心清净。

西方仁胜者,是名无量寿,持诵者思惟,而住于佛室。 
‧西方仁胜者,是名无量寿:西方无量寿佛,具有仁胜心。 
‧持诵者思惟,而住于佛室:修持者住于佛室,持诵佛号。

当受持是地,以不动大名,或用降三世,一切利成就。 
‧受持:接受护持。 
‧地:为画漫荼罗之地。修行者修持证悟本心之处。 
以不动大名王或用降三世明王护持修行者,一切利于修行者的成就。

白檀以涂画,圆妙漫荼罗,中第一我身,第二诸救世。 
‧白檀以涂画,圆妙漫荼罗:用白檀木涂漫荼罗。 
‧中第一我身,第二诸救世:漫荼罗中间最先画本尊,第二画诸佛菩萨。中:漫荼罗最中间的位子。我身:本尊身。诸救世:诸佛菩萨。

第三同彼等,佛母虚空眼,第四莲华手,第五执金刚。 
‧第三同彼等,佛母虚空眼:第三画其他佛及佛母虚空眼。同彼等:佛母与佛的果位相同。虚空眼也可以代表佛母。 
‧第四莲华手,第五执金刚:第四画莲华手菩萨,第五画执金刚。

第六不动尊,想念置其下。奉涂香华等,思念诸如来。 
‧第六不动尊,想念置其下:第六画不动护法,在漫荼罗下方。 
‧奉涂香华等,思念诸如来:供养涂香、香、华给诸如来。

至诚发殷重,演说如是偈。诸佛慈悲者,存念我等故。 
‧至诚发殷重,演说如是偈:以至诚、殷重的心发愿,并修持漫陀罗的偈文。 
‧诸佛慈悲者,存念我等故:诸佛慈悲修行者的缘故,开示漫荼罗法。

明日受持地,并佛子当降。 
‧明日:往后。 
‧受持地:入坛修持。 
‧当降:可成就。 
往后入坛修持菩萨、化佛,当可成就。

如是说已,复当诵此真言曰:南么三曼多勃驮喃 萨婆怛他蘗多 地瑟[女*宅]那地瑟祉帝 阿者丽 微么丽 娑么啰奶 钵啰吃 [口栗]底钵 输睇 莎诃 
修真言的心必须要有正念,请看此文:

持真言行者,次发悲念心,依于彼西方,系念以安寝。 
‧持真言行者,次发悲念心:以真言修行的修行者,应发大悲心。悲念心:大悲心。 
‧依于彼西方,系念以安寝:心系念西方无量寿佛或坛城西方加持的诸佛。

思惟菩提心,清净中无我,或于梦中见,菩萨大名称。 
‧思惟菩提心,清净中无我:心中只以菩提心、清净心为要,无其他的妄心。 
‧或于梦中见,菩萨大名称:或于梦中可知菩萨名号或开示。(于梦中学佛或学某种事情,须要注意!)

诸佛无有量,现作众事业,或以安慰心,劝嘱于行者。 
‧诸佛无有量,现作众事业:有无量诸佛化现于世界各处,行菩萨道事业。 
‧或以安慰心,劝嘱于行者:对修行者以安慰及慈悲心待之,并殷勤嘱咐如何修行。

汝念众生故,造作漫荼罗,善哉摩诃萨,所画甚微妙。 
‧汝念众生故,造作漫荼罗:你为众生修行的缘故,再制作漫荼罗。 
‧善哉摩诃萨,所画甚微妙:所画出的漫荼罗是非常的微妙;此是对大菩萨的称赞。

复次于余日,摄受应度人,若弟子信心,生种姓清净。 
‧复次于余日,摄受应度人:往后已修持漫荼罗的修行者,应要传授此法给具有根器的修行者。 
‧若弟子信心,生种姓清净:若弟子发信心,生于种姓清净之家。种姓:具有法脉传承的修行者。

恭敬于三宝,深慧以严身,堪忍无懈倦,尸罗净无缺。 
‧恭敬于三宝,深慧以严身:对佛、法、僧三宝恭敬,具有空慧及庄严身相。深慧:空慧。严身:庄严身相。 
‧堪忍无懈倦,尸罗净无缺:能忍受痛苦,努力精进不倦怠,守戒律、心清净、行为无缺失。尸罗:守戒律。

忍辱不悭吝,勇健坚行愿,如是应摄取,余则无所观, 
‧忍辱不悭吝,勇健坚行愿:菩萨道忍辱负重,不悭贪吝啬,勇于努力实行菩萨道的愿力。 
‧如是应摄取,余则无所观:若是具有以上条件,方可修持漫荼罗。

或十或八七,或五二一四,当作于灌顶,若复数过此。 
‧或十或八七,或五二一四:或十或八七指经常。或五二一四指偶然。 
‧当作于灌顶,若复数过此:修漫荼罗,须经常或偶然作灌顶,也可以超过此数(不计较灌顶次数)。

尔时金刚手秘密主请问复白佛言:「世尊!当云何名此漫荼罗?漫荼罗者其义云何?」

佛言:「此名发生诸佛漫荼罗,极无比味,无过上味,是故说为漫荼罗。又秘密主!哀愍无边众生界故,是大悲胎藏生漫荼罗广羲。秘密主!如来于无量劫,积集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之所加持,是故具无量德,当如是知。秘密主!非为一众生故如来成正等觉;亦非二、非多。为怜愍无余记及有余记诸众生界故,如来成正等觉。以大悲愿力,于无量众生界,如其本性而演说法。秘密主!无大乘宿习、未曾思惟真言乘行,彼不能少分芋ED欢喜信受。「又金刚萨埵!若彼有情。昔于大乘真言乘道无量门进趣。已曾修行。为彼等故。限此造立名数。彼阿阇梨亦当以大悲心立如是誓愿。为度无余众生界故。应当取彼无量众生。作菩提种子因缘。」 
‧发生诸佛漫荼罗:本心显现佛国净土。 
‧极无比味,无过上味,是故说为漫荼罗:漫荼罗法无比殊胜,没有其他的法可以比漫荼罗法更好,所以此经说明、介绍漫荼罗法。 
‧哀愍无边众生界故,是大悲胎藏生漫荼罗广羲:哀愍无量无边众生界的缘故,就是广羲的大悲胎藏生漫荼罗。本心显现佛国净土及其他各处,如金刚法界宫、兜率天宫、色究竟顶天、诸佛、如来、传法之处。 
‧无余记:没有授记卍。 
‧有余记:有授记卍。 
‧如其本性而演说法:依照众生的根器而说法教导。 
‧无大乘宿习:没有大乘根器。 
‧未曾思惟真言乘行:未曾思惟过真言乘的修行者。 
‧彼不能少分芋ED欢喜信受:他们无法起一点欢喜信受的心。 
‧为彼等故限此造立名数:为已修行过大乘真言乘的此类少数人造立漫荼罗并规定名数。 
‧为度无余众生界故:为度脱无数众生界。

持真言行者,如是摄受已,命彼三自归,令说悔先罪。 
修持真言修行者,以上述方式正式愿受教漫荼罗法,先作三皈依,忏悔往昔所作罪业。

奉涂香华等,供养诸圣尊,应授彼三世,无障碍智戒。 
以涂香、香、鲜花供养诸如来,应教授弟子学习无障碍智戒。

次当授齿木,若优昙钵罗,或阿说他等,结护而作净。 
将齿木(木片)交予修行者,若有优昙钵罗(香)或阿说他(瑞相、梦中有开示),即可结界净坛。

香华以庄严,端直顺本末,东面或北面,嚼已而掷之。 
并以香、华庄严,将齿木本末(上下)拿正,立于东面或北面嚼毕而掷之。 
此段在作选佛、选本尊的仪式。

当知彼众生,成器非器相,三结修多罗,次系等持臂。 
掷齿木后,看齿木落处即知修行者成器否;结三次修多罗手印谢佛,再次系红丝带于手臂上。

如是受弟子,远离诸尘垢,增发信心故,当随顺说法。 
如此已摄授修行者,远离业障、无明;为增加其信心的缘故,应当随顺说漫荼罗法。

慰喻坚其意,告如是偈言,汝获无等利,位同于大我。 
欣慰其有坚定意志,并告之下面之偈;修行者可获得无往不利,修行具有大菩萨的果位。

一切诸如来,此教菩萨众,皆已摄受汝,成办于大事。 
一切诸如来,由此教导菩萨们;而且都已教授你(修行者)利益众生的大事。

汝等于明日,当得大乘生,如是教授已,或于梦寐中。 
等你(修行者)都已明白利益众生大事,即为大乘的修行者。或在睡梦中现境。

[者见]见僧住处,园林悉严好,堂宇相殊特,显敞诸楼观。 
观见修行者住处,在净土中园林庄严美好,非常殊胜奇特的房子,鲜明开敞的亭、台、楼阁。

幢盖摩尼球,宝刀悦意华,女人鲜白衣,端正色姝丽。 
宝幢、宝盖、摩尼珠转动不止,手握宝刀及宝莲华;本尊相以女身穿明亮白衣,端正庄严相貌美丽。

密亲或善友,男子如天身,群牛丰牸乳,经卷净无垢。 
本尊相若是男相,也着天衣如天神身,体态健壮手持经卷,清净无垢。

遍知因缘觉,并佛声闻众,大乘诸菩萨,现前授诸果。 
声闻、缘觉,大乘修习菩萨众,均现前恭贺修行成果。

度大海河地,及闻所乐声,空中言吉祥,当与意乐果。 
度过修行困难之处,则耳闻天乐乐声,于空中说吉祥语并授如意果,敬祝度生事业如意。

如是等好相,宜应谛分别,与此相违者,当知非善梦。 
上述所说者皆是好相,应该详细加以分别,若与此相相反则非好梦境。

善住于戒者,晨起白师已,师说此句法,劝发诸行人。 
从此以戒为师,早晨起来以梦境请示师父,师父说一些语句劝导修行者须勤奋修持。

此殊胜愿道,大心摩诃衍,汝今能志求,当成就如来。 
此殊胜的愿望及修行的方法是大菩萨的修持;若做到此种修持,方能成就如来果位。

自然智大龙,世间敬如塔,有无悉超越,无垢同虚空。 
空性内的智种,非常多量,世间对具有智种修行者,恭敬如塔一般地供养;有无悉皆超越,同时此修行者已无无明、业种,心如虚空一样的广大。

诸法甚深奥,难了无含藏,离一切妄想,戏论本无故。 
漫荼罗内的法非常深奥、非常难了解,无法了知所含有的如来藏。本心离一切妄想、执着,违反真理的戏论,其体性本空,无法用意识心说明空性本体。

作业妙无比,常依于二谛,是乘殊胜愿,汝当住斯道。 
漫荼罗奇妙无比,常依于二谛修行,是大乘殊胜愿力修行法,你应当住漫荼罗修法。 
‧二谛:真及常。

尔时住无戏论执金刚白佛言:「世尊,愿说三世无碍智戒,若菩萨住此者,令诸佛菩萨皆欢喜故」,如是说已。佛告住无戏论执金刚等言:「佛子!谛听!若族姓子住是戒者,以身、语、意合为一,不作一切诸法。 
‧白佛言:请佛开示。 
‧三世无碍智:在无因果及业障之下,持咒的念力具有无碍力。 
‧此:指三世无碍智戒。 
‧佛子:具果位的修行者。 
‧族姓子:指佛门弟子。 
‧不作一切诸法:不作违背戒律之事。

云何为戒?所谓观察舍于自身。奉献诸佛菩萨,何以故?若舍自身则为舍彼三事,云何为三?谓身、语、意是,故族姓子,以受身、语、意戒得名菩萨。所以者何?离彼身、语、意故,菩萨摩诃萨应如是学。次于明日以金刚萨埵加持自身,为世尊毘虑遮那作礼,应取净瓶盛满香水,持诵降三世真言而用加之,置初门外,用洒是诸人等,彼阿阇梨以净香水授与令饮,彼心清净故。」 
‧观察舍于自身:舍除往昔自身(身、口、意)的习气。 
‧奉献诸佛菩萨:把自身奉献于诸佛菩萨,学习佛菩萨的身相庄严。 
‧离彼身语意故:离开身、口、意业,以庄严自身。 
‧用洒是诸人等:洒净瓶中的香水,代表修行人学戒已有成就。 
‧彼阿阇梨以净香水授与令饮,彼心清净故:若上师以净瓶中的香水给修行人饮用,即代表修行者心已清净。

尔时执金刚秘密主以偈问佛:

种智说中尊,愿说彼时分,大众于何时,普集现灵瑞。 
已证道的修行者,介绍漫荼罗内的主供佛,并开始说明漫荼罗中的主供佛何时会显现放光、灌顶、加持修法者。 
‧种智:已经证道的修行者。 
‧中尊:漫荼罗内的主尊。 
‧大众:修法者。 
‧灵瑞:漫荼罗中的主供佛所显现出的瑞相(放光、灌顶、加持)。

漫荼罗阇梨,殷懃持真言,尔时薄伽梵,告持金刚慧。 
漫荼罗法须由阿阇梨传授教导,精进修持、持真言咒,毘卢遮那佛开示金刚慧菩萨。 
‧薄伽梵:毘卢遮那佛。 
‧金刚慧:具有智慧的金刚菩萨。

常当于此夜,而作漫荼罗,传法阿阇梨,如是应次取。 
要在晚上布置漫荼罗,并传法给阿阇梨。每次阿阇梨请法皆如是。

五色修多罗,稽首一切佛,大毘卢遮那,亲自作加持。 
以红、白、蓝、黑、黄五色线,布置修多罗坛,跪拜诸如来、佛、菩萨、金刚、护法,并请大毘卢遮那如来亲自放光加持阿阇梨。

东方以为首,对持修多罗,至齐而在空,渐次右旋转。 
第一阶段,以佛菩萨所在的方位为东方,布置修多罗五色坛,其高度与佛位等高,由东方开始向右旋转。

如是南及西,终竟于北方。第二安立界,亦从初方起。 
依次到南方、西方,最后到北方。此为第二阶段立结界,接着又从东方开始绕行。

忆念诸如来,所行如上说,右方及后方,复周于胜方。 
一边绕行一边心中专念如来名号,所行如上述方法,由东方、南方、西方到北方,重复多次绕行。

阿阇梨次回,依于涅哩底,受学对持者,渐次以南行。 
阿阇梨绕行到涅哩底处(西方),与修学者面对面站立着相互敬礼,然后一起右旋经北方、东方至南方。

从此右旋遶,转依于风方,师位移本处,而居于火方。 
到南方之后一起继续向右旋绕至西北角处(风方),之后阿阇梨继续向右绕至南方(火方),阿阇梨站于火方。

持真言行者,复修如是法,弟子在西南,师居伊舍尼。 
而修持真言者(修学者)也向右绕,至西南角(火方之下位),之后阿阇梨向右绕到东方伊舍尼处。

学者复旋遶,转依于火方,师位移本处,而住于风方。 
修学者又开始由西南角处右旋至南方(火方位),之后阿阇梨又由东方伊舍尼处右绕到西北角的风位。

如是真言者,普作四方相,渐次入其中,三位以分之。 
修学者内心中渐渐具有四方坛城的相,将此坛分成三等分。

已表三分位,地相普周遍,复于一一分,差别以为三。 
以三等分为差别,四方坛代表心。在每一等分之中再以三分之一为一单位。

是中最初分,作业所行道,其余中后分,圣天之住处。 
最前的三分之一是绕行作业之处,后三分之一为诸佛菩萨所位之处。

方等有四门,应知其分剂,诚心以殷重,运布诸圣尊。 
坛为正四方形,四边都相等,每边都有一个门,布坛时诚心最重要,要以诚心恭敬诸佛。

如是造众相,均调善分别,内心妙白莲,胎藏正均等。 
由本心幻化出诸佛身相,以佛菩萨不同的愿力而显现,内心清净具有妙智慧,福种、智种等齐(福慧具足),方坛、胎藏正均等。

藏中造一切,悲生漫荼罗,十六央具梨,过此是其量。 
在此妙白莲胎藏中,可以幻化造就一切化佛及化菩萨,此法称为悲生漫荼罗,幻化出十六个菩萨,刚开始幻化不可超过十六位菩萨。 
‧悲生漫荼罗:幻化造就一切化佛及化菩萨。 
‧十六央具梨:幻化出十六位菩萨。

八叶正圆满,须蕊皆严好,金刚之智印,遍出诸叶间。 
化出八片花瓣的莲花,圆满无缺,功德无碍,以持金刚印,从莲花花瓣间幻化而出。

从此华台中,大日胜尊现,金色具晖曜,首持发髻冠。 
从中央莲花台中显现大日光明佛身相,金色光明,发髻上戴宝冠。

救世圆满光,离热住三昧。彼东应画作,一切遍知印, 
佛身相可放光加持利益众生,佛主尊加持后已离烦恼习气,可常住空性之中,修持各种三昧法。应画此佛像位于东方主位,还要画出佛的手印。

三角莲华上,其色皆鲜白,光焰遍围遶,皓洁普周遍。 
佛坐于三角莲花上,莲花色鲜白(智慧),洁白光焰周遍、围绕于佛的周围。

次于其北维,导师诸佛母,晃曜真金色,缟素以为衣。 
在其北方,要画教导师(佛)及佛母像,现出真金色,穿着白色素净的衣服。

遍照犹日光,正受住三昧。复于彼南方,救世佛菩萨, 
如日光明照,定中修持三昧,在南方画出度生的佛菩萨。

大德圣尊印,号名满众愿,真陀摩尼珠,住于白莲华。 
还要画出菩萨的各种手印,其愿力为满足众生所愿,南方的菩萨也都坐于具有摩尼宝珠的白莲花上。

北方大精进,观世自在者,光色如皓月,商佉军那华, 
北方要画上大精进的观自在菩萨,放出月色的光明,就如同银白色。

微笑坐白莲,髻现无量寿。彼右大名称,圣者多罗尊, 
观自在菩萨微笑坐于白莲花上,发髻中现出无量寿佛,观自在菩萨的右边的是多罗菩萨。

青白色相杂,中年女人状。合掌持青莲,圆光靡不遍, 
多罗菩萨身着青色白色相杂的衣服,现出中年女人的身相,合掌拿着青色莲花,放出光明遍一切处。

晖发犹净金,微笑鲜白衣。右边毘俱胝,手垂数珠鬘, 
多罗菩萨脸上散发净金色,微笑,穿着鲜白衣。多罗菩萨的右边为毘俱胝菩萨,手持念珠呈现下垂状。

三目持发髻,尊形犹皓素,圆光色无主,黄赤白相入。 
毘俱胝菩萨具有三眼,头上有发髻,身行犹如白色的生绢,在圆光各种色相中没有主色,但放出黄色、红色、白色的光明。

次近毘俱胝,画得大势尊,彼服商佉色,大悲莲华手, 
接近毘俱胝菩萨处要画出大势至菩萨,大势至菩萨身穿银白如月色的衣服,持莲花手手印,表示具有大悲心。 
‧商佉色:白色银光如清净月色叫商佉色

滋荣而未敷,围遶以圆光。明妃住其侧,号持名称者, 
大势至菩萨手持新鲜未开的花,其外有光围绕,有明妃坐在大势至菩萨旁,都有其名号。

一切妙璎珞,庄严金色身,执鲜妙华枝,左持钵胤遇。 
明妃身戴璎珞,显现出庄严的金色身相,手拿有枝叶的新鲜花朵,左手持钵。

近圣者多罗,住于白处尊,发冠袭纯帛,钵昙摩华手。 
接近观自在菩萨的多罗菩萨附近,有白度母菩萨,白度母菩萨头上有发髻及宝冠,身穿轻柔的衣服,打出钵昙摩华手印。

于圣者前作,大力持明王,晨朝日晖色,白莲以严身。 
观自在菩萨前面有明王大力护持,明王现出朝日的阳光色,以白莲花庄严身相(代表具有智慧)。

赫奕成焰鬘,吼怒牙出现,利爪兽王发,何耶揭利婆。 
马头明王头上有火焰及须鬘,现出愤怒身相,利爪、发如兽王,是观自在菩萨的眷属。 
‧何耶揭利婆:马头明王。

如是三摩地,观音诸眷属。复次华台表,大日之右方。 
观自在菩萨的眷属都已修得三摩地清净心,也都有莲花台,坐于佛主尊像的右方。

能满一切愿,持金刚慧者,钵孕遇华色,或复如绿宝。 
他们能成就众生的一切愿望,具有金刚慧的菩萨,他的钵内会幻化出有很多颜色的花及绿宝石。 
‧钵孕:由钵内幻化。

首戴众宝冠,璎珞庄严身,间错互严饰,广多数无量。 
头戴宝冠,身穿璎珞庄严其身,用无数无量的宝石去间错装饰。

左执跋折罗,周环起光焰,金刚藏之右,所谓忙莽鸡。 
左方为跋折罗金刚,身形周围有火焰,拔折罗金刚的右边为忙莽鸡金刚,

亦持坚慧杵,严身以璎珞。彼右次应置,大力金刚针。 
忙莽鸡金刚也持着金刚杵,身形挂有璎珞。忙莽鸡金刚的右边则为大力金刚针金刚。

使者众围遶,微笑同瞻仰。圣者之左方,金刚商朅罗。 
大力金刚针的周围有许多护法,护法们微笑着一同瞻仰金刚。主尊左方为商朅罗金刚。

执持金刚锁,自部诸使俱,其身浅黄色,智杵为[巾票]帜。 
金刚锁手持法器,商朅罗的金刚护法们都使同样的法器,金刚服为浅黄色,智杵带有标志以示阶位。

于执金刚下,忿怒降三世,摧伏大障者,号名月黡尊。 
在执金刚下方,站立着现愤怒相的降三世明王金刚,有催破降服恶心修行者,又号名月黡尊。 
‧大障:恶心修行者,无法证菩提。

三目四牙现,夏时雨云色,阿咤咤笑声,金刚宝璎珞, 
现出三只眼睛四只犬牙,黑色金刚服,发出阿咤咤笑声,身着七宝璎珞。 
‧夏时雨云色:黑色。

摄护众生故,无量众围遶,乃至百千手,操持众器械。 
因其护持教导众生,故有无量众生皈依成为其护法,甚至有一身百千手者,护法们亦持各种法器。

如是忿怒等,皆住莲华中。次往西方画,无量持金刚。 
护法们皆现愤怒尊且住在莲花中。接着往西方画许多持金刚金刚,

种种金刚印,形色各差别。普放圆满光,为诸众生故。 
金刚们打出种种金刚手印,金刚服颜色各有不同。金刚们放光为诸众生加持,

真言主之下,依涅哩底方,不动如来使,持慧刀[纟罥]索。 
主尊之下的西方(涅哩底方),不动明王金刚手持刀以及[纟罥]索,

顶发垂左肩,一目而谛观,威怒身猛焰,安住在盘石。 
头发垂至左肩,一只眼睛睁大观之,现威怒身形且具猛烈火焰,双脚安稳站立。一目而谛观:一只眼睛睁大观之。

面门水波相,充满童子形,如是具慧者。次应往风方。 
在金刚面前(即坛城前)画上水波纹, 同时画上一些具智慧的童子。接着在西北角画。

复画忿怒尊,所谓胜三世,威猛焰围遶,宝冠持金刚。 
再画上胜三世明王愤怒尊,其身形威猛火焰围绕,头带宝冠手持金刚杵。

不顾自身命,专请而受教。已说初界域,诸尊方位等。 
不顾自己身命,全心为众生请法且教导众生。坛城内各佛菩萨及金刚方位已介绍。

持真言行人,次往第二院。东方初门中,画释迦牟尼。 修持真言法的修行者,观第二阶段的坛城。在东方画主尊释迦牟尼佛。

围遶紫金色,具三十二相,被服袈裟衣,坐白莲华台。 
释迦牟尼佛周围现出紫金色光明,具三十二相好,身穿袈裟服,坐在白色莲花台上。

为令教流布,住彼而说法。次于世尊右,显示遍知眼。 
为使佛教正法流传,住坛城中说法。释迦牟尼佛的右边为遍知眼菩萨。

熙怡相微笑,遍体圆净光,喜见无比身,是名能寂母。 
神态怡然微笑,身相充满光明,能使修行者现喜悦心,又名能寂母菩萨。

复于彼尊右,图写毫相明,住钵头摩华,圆照商佉色。 
在能寂母菩萨的右边,画上释迦牟尼佛的弟子,住在红色大莲花中,现出白色银光如清净月色的背光。 
‧钵头摩华:已开的红色大莲花,莲花中具有种子、果实,代表智慧成就。 
‧商佉色:白色银光如清净月色。

执持如意宝,满足众希愿,晖光大精进,救世释师子。 
手持宝如意,愿众生所愿皆成,其光明可使修行者精进修行,此为释迦牟尼佛嫡传弟子,具有度生救世的愿力。

圣尊之左方,如来之五顶,最初名白伞,胜顶最胜顶。 
释迦牟尼佛的左边为五位佛母,分别为白伞、胜顶、最胜顶。

众德火光聚,及与舍除顶,是名五大顶,大我之释种。 
火光聚及舍除顶佛母等,又称为五大顶佛母,也是修释迦牟尼法的成就者。 
‧释种:修释迦牟尼佛的法门。

应当依是处,精心造众相。次于其北方,布列净居众, 
应当在此处精心画出五种佛母身相。接着于释迦牟尼佛的北方,画一些清净修行者。 
‧净居众:清净修行者。

自在与普华,光鬘及意生,名称远闻等,各如其次第。 
分别为自在、普华、光鬘及意生四类,各依其次第修行有成就。

于毫相之右,复画三佛顶,初名广大顶,次名极广大。 
在释迦牟尼佛的眼睛右侧,画上三位佛,分别为广大顶、极广大。 
‧毫相:两眼中间。

及无边音声,皆应善安立。五种如来顶,白黄真金色, 
以及无边音声佛,皆依位置安好。再画五位如来,皆为白黄真金色。

复次三佛顶,白黄赤兼备,其光普深广,众璎珞庄严。 
再画三位佛的佛顶,在三道中度生(白:天界。黄:畜生道。赤:人界。),三佛放亮度生普遍广泛,佛身挂满璎珞庄严其身。

所发弘誓力,一切愿皆满。行者于东隅,而作火仙像。 
三佛所发愿力,度生一切所愿皆满。修行者在东侧一角,画作仙人像。

住于炽焰中,三点灰为标,身色皆深赤,心置三角印。 
住在火焰当中,以三个灰色点为标志,仙人身穿暗红色衣服,在胸口打三角印。

而在圆焰中,持珠及澡瓶。右方阎摩王,手秉坛拏印。 
在头顶圆焰光明中,手持念珠及净瓶。仙人右方为阎摩王金刚菩萨,手持坛拏印。 
‧澡瓶:净瓶内装有清净水以洗业障。

水牛以为座,震电玄云色。七母并黑夜,妃后等围绕。 
以水牛为坐骑,身穿黑枣色金刚服。七母、黑夜及后妃围绕其身边。

涅哩底鬼王,执刀恐怖形,缚噜拏龙王,[纟罥]索以为印。 
西边(涅哩底)为鬼王金刚,手持刀现愤怒相,缚噜拏龙王以 [纟罥]索为法器。

初方释天王,安住妙高山。宝冠被璎珞,持跋折罗印。 
帝释天王在西方下角(初方),安住于妙高山上。帝释天王头戴宝冠身配穿璎珞,手持跋折罗金刚印。

及余诸眷属,慧者善分布。左置日天众,在于舆辂中。 
帝释天王的诸眷属,具有智慧者分布在天王周围。天王左边画坐在车上的日天众生, 
‧舆辂:车子。

胜无胜妃等,翼从而侍卫。大梵在其右,四面持发冠。 
无能胜妃及无能胜金刚跟随侍卫。大梵天王在帝释天王的右边,大梵天王及其四周的大梵天头上戴有发冠。

唵字相为印,执莲在鹅上。西方诸地神,辩才及毘纽。 
以持唵字为印,手持莲花以鹅为坐骑。西方有地神、辩才以及毘纽。

塞建那风神,商羯罗月天,是等依龙方,画之勿遗谬。 
塞建那金刚、风神、商羯罗金刚及月天,画于龙位不可将其省略。

持真言行者,以不迷惑心,佛子次应作,持明大忿怒。 
修真言法的修行者,以正信心应作此漫荼罗修持,恭请明王护持。

右号无能胜,左无能胜妃,持地神奉瓶,虔敬而长跪。 
右边无能胜金刚,左边无能胜明妃(具有菩萨果位),修真言法的修行者持净瓶供地神,要虔诚长跪。

及二大龙王,难陀拔难陀,对处厢曲中,通门之大护。 
以及礼敬难陀和拔难陀二大龙王护法,护法位于门的左右两边厢房。

所余释种尊,真言与印坛,所说一切法,师应具开示。 
其他释迦牟尼佛所说的一切法、真言咒及手印,上师应该开示教导。师:包括善知识、阿阇梨、上师(有修证的修行者)等。

持真言行者,次至第三院,先图妙吉祥,其身郁金色。 
持真言的修行者,到第三阶段坛城,先画文殊菩萨为主尊,其身相为亮金色。 
‧妙吉祥:文殊菩萨。

五髻冠其顶,犹如童子形。左持青莲华,上表金刚印。 
头顶具五髻及宝冠,貌如童子像。左手持青色莲花(代表智慧),莲花上有金刚印。

慈颜遍微笑,坐于白莲台,妙相圆普光,周匝互晖映。 
文殊菩萨慈眉微笑,端坐在白莲花台上,文殊法相庄严,放光加持遍一切处。

右边应次画,网光童子身,执持众宝网,种种妙璎珞。 
文殊菩萨主尊右侧画手持宝网的网光童子,宝网内具有种种妙用的璎珞。

住宝莲华座,而观佛长子。左边画五种,与愿金刚使。 
网光童子住在宝莲花中,照顾十地菩萨。主尊左边画五种与愿金刚使。

所谓髻设尼,优婆髻设尼,及与质多罗,地慧并请召。 
所谓与愿金刚使即髻设尼、优婆髻设尼、质多罗、地慧及请召等五位使者。

如是五使者,五种奉教者,二众共围遶,侍卫无胜智。 
此五位使者到五趣界教授众生,两位无胜智金刚护持五位使者。

行者于右方,次作大名称,除一切盖障,执持如意宝。 
修行者在右方,以各种菩萨名称称念,除一切盖障菩萨,手持如意宝。

舍于二分位,当画八菩萨,所谓除疑怪,施一切无畏。 
在二分之一处画八位菩萨,分别为除疑怪菩萨、施一切无畏菩萨。

除一切恶趣,救意慧菩萨,悲念具慧者,慈起大众生。 
除一切恶趣菩萨、救意慧菩萨、悲念具慧者菩萨、慈起大众生菩萨。

除一切热恼,不可思议慧。次复舍斯位,至于北胜方。 
除一切热恼菩萨以及不可思议慧菩萨。接着在东北方(北胜方)画。

行者以一心,忆持布众彩,而造具善忍,地藏摩诃萨。 
修行者以真心供养,心中幻化各种色布,并具有善心及容忍心供养地藏菩萨。

其座极巧严,身处于焰胎,杂宝庄严地,绮错互相间。 
地藏菩萨的法座极巧妙庄严,地藏菩萨身相光焰明亮,配戴宝物璎珞,互相间错绮丽。

四宝为莲华,圣者所安住。及与大名称,无量诸菩萨。 
四宝菩萨及地藏菩萨安住于莲花上。以及其他诸菩萨。

谓宝掌宝手,及与持地等,宝印手坚意,上首诸圣尊。 
如:宝掌菩萨、宝手菩萨、持地菩萨,宝印手菩萨、坚意菩萨及上首(度生福报有大成就的菩萨)等菩萨。

各与无数众,前后共围遶。次复于龙方,当画虚空藏。 
全部围绕着地藏菩萨。在西边(龙方位),画上虚空藏菩萨。

勤勇被白衣,持刀生焰光。及与诸眷属,正觉所生子。 
虚空藏菩萨身穿白衣,手持刀生焰光。虚空藏菩萨的眷属,均为佛子。 
‧正觉所生子:佛子。

各随其次第,列坐正莲上。今说彼眷属,大我菩萨众。 
各自依其修行果位,端坐于莲花上。现在说虚空藏菩萨的眷属,是为由空所化现的菩萨众。 
‧大我:由空所化现。

应善图藻缋。谛诚勿迷忘。谓虚空无垢,次名虚空慧。 
应用各种美丽颜色以诚敬心来画漫荼罗。称为虚空无垢菩萨、虚空慧菩萨。 
‧应善图藻缋:应用各种美丽的颜色来画漫荼罗。

及清净慧等,行慧安慧等。如是诸菩萨,常勤精进者。 
清净慧菩萨、行慧菩萨及安慧菩萨来加持精进修行者,使其入空及住空。

各如其次第,而画庄严身,略说大悲藏,漫荼罗位竟。 
各菩萨各依次地将其庄严身相画出,以上大略说出大悲藏漫荼罗诸佛菩萨、金刚的位置。 
‧大悲藏漫荼罗:漫荼罗中有诸如来、佛、菩萨、金刚。

尔时执金刚秘密主。于一切众会中。谛观大日世尊。目不暂瞬而说偈语。 
金刚秘密主在毘卢遮那佛开示法会中,诚心礼敬大毘卢遮那如来。目不暂瞬说以下偈语。

一切智慧者,出现于世间,如彼优昙华,时时乃一现。 
经漫荼罗修持灌一切智种得一切智慧的修行者,出现在世间,是很不容易的一件事,如昙花一现。

真言所行道,倍复甚难遇,无量俱胝劫,所作众罪业。 
以真言所修行的方法入漫荼罗更是稀有,无量多劫的罪业可消除。

见此漫荼罗,消灭尽无余,何况无量称,住真言行法! 
证到此漫荼罗,所有业障完全消除,以真言法修行称颂无量多的如来、佛、菩萨及金刚!

行此无上句,真言救世者,止断诸恶趣,一切苦不生。 
以此无上妙有真言,度一切众生,可以止断诸恶趣,不入三恶道,不生一切苦。

若修如是行,妙慧深不动。 
如法修行,修行者于本心证得智种子、显现妙智慧如如不动。 
‧妙慧深不动:修行者于本心证得智种子、显现妙智慧如如不动。

时普集会一切大众。及诸持金刚者。以一音声赞叹金刚手言。 
参与集会的一切大众及诸金刚,没有不赞叹的。全部以一种声音赞叹金刚秘密主。

善哉善哉大勤勇!汝已修行真言行,能问一切真言义,我等咸有意思惟。 
勇于精进修行的真言修行者!你(金刚秘密主)已属真言行的修行者,能问一切真言义理,毘卢遮那佛愿意开示将真言义理说明白。 
‧你:金刚秘密主。 
‧我:毘卢遮那佛。

一切现为汝证验,依住真言之行力,及余菩提大心众,当得通达真言法。 
修真言行的修行者需自己验证,依真言修行方法,及不舍众生的菩提心,必可证得真言法。 
‧菩提大心众:不舍众生的菩提心。

尔时执金刚秘密主复白世尊而说偈言。 
此时金刚秘密主请毘卢遮那佛开示而说偈言。

云何彩色义?复当以何色?云何而运布?是色谁为初? 
色彩有何意义?以什么色?如何布色?最初谁开示布色法?

门标旗量等,厢卫亦如是。云何建诸门?愿尊说其量。 
大门跟厢房都要用颜色、尺寸标出。如何建立门?愿毘卢遮那佛开示方法。

奉食华香等,及与众宝瓶。云何引弟子?云何令灌顶? 
先以素食、花香及各种装宝物的宝瓶供养。如何接引、教导弟子?如何令其做灌顶法? 
‧众宝瓶:装各种宝物的宝瓶。

云何供养师?愿说护摩处。云何真言相?云何住三昧? 
如何供养佛?愿说护持本心的清净法。真言相是什么?如何住空修三昧法? 
‧护摩处:护持本心。

如是发问已,牟尼诸法王,告持金刚慧:一心应谛听。 
如此发问完毕,牟尼诸法王开示金刚慧:要专心谛听。 
‧牟尼诸法王:福慧俱足、修行有成就者。

最胜真言道,出生大乘果,汝今请问我,为大有情说。 
真言修行法是最殊胜的法,可修成大乘的善果,现在你秘密主请问我毘卢遮那佛,你秘密主是在为众生请法。

染彼众生界,以法界之味,古佛所宣说,是名为色义。 
颜色代表各道众生的业障、以及代表法界,其意义是从前的佛所开示。 
‧染:业障。古佛:指以前的佛。

先安布内色,非安布外色,洁白最为初,赤色为第二。 
先布置内层的颜色,而非由外往内布置,以白色(天界)为先,红色(人界)第二。

如是黄及青,渐次而彰着,一切内深玄,是谓色先后。 
黄色(畜生道)、青色(饿鬼道),颜色渐渐增加,增加到黑色(地狱道)。咖啡色为情苦众生、灰色为YIN苦众生,此为颜色先后顺序。

建立门标帜,量同中胎藏,厢卫亦如是,华台十六节。 
以色彩建立各道的进出门,漫荼罗的中心及边侧也用色彩建立,莲花台有十六层。 
‧量同中胎藏:漫荼罗的中心。 
‧华台十六节:莲花台有十六层。

应知彼初门,与内坛齐等,智者于外院,渐次而增加。 
初学布坛时,此坛需与内坛等高,有成就的修行者由外院修持,慢慢修持进入内院。 
‧初门:初学布坛。

于彼厢卫中,当建大护者。略说三摩地,一心住于缘。 
在两侧厢房中,住的是护持者的金刚。在此略说修心,专心修持空法并随缘度生。 
‧当建大护者:金刚护持者。

广义复殊异,大众生谛听。佛说一切空,正觉之等持。 
真言法既广泛且有殊胜妙法,有缘众生听之。毘卢遮那佛说,修行者须住入空性中并由空起相用,正觉佛性显现。 
‧佛说一切空:毘卢遮那佛说,修行者须住入空性中并由空起相用。 
‧正觉之等持:正觉佛性显现。

三昧证知心,非从异缘得。彼如是境界,一切如来定,故说为大空,圆满萨婆若。 
由三昧中证悟本心,非从其他方法证到。到此境界称为如来定,也叫做大空,菩萨道圆满成就。 
‧圆满萨婆若:菩萨道圆满成就。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相关文章:药师山·紫雲居士)(五明学佛网相关文章:药师山·紫雲居士)  

 药师山·紫雲居士:胎藏曼荼罗简介 

 药师山·紫雲居士:居士婚姻两性观 三 居士修行可成就 

 药师山·紫雲居士:居士婚姻两性观 二 居士面对YIN业态 

 药师山·紫雲居士:居士婚姻两性观 一 

 药师山·紫雲居士:浅说净土(三) 

 药师山·紫雲居士:浅说净土(二) 

 药师山·紫雲居士:浅说净土(一) 

 药师山·紫雲居士:药师法脉介绍(三) 

 药师山·紫雲居士:药师法脉介绍(二) 

 药师山·紫雲居士:药师法脉介绍(一) 

 药师山·紫雲居士:居士学佛对净土修行的认知 

 药师山·紫雲居士:浅谈闭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