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法师开示

 极乐之光:极乐之光 佛法的原理 ~ 宇宙的组成


   日期:2020/9/3 18:41: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宇宙的组成

    宇宙是由物质现象的“色”,与生命现象的“心”组成。

一.色(物质现象):
    一切宇宙物质(色法)现象,是由地.水.风.火。四大种相互和合而成的。
    这四大种的相互和合便组成了宇宙的一切物质现象。四大种的和合过程,有的是在瞬间就可以和合而成(化学),有的需要很漫长的时间(星体.星系)。
    地,具有坚固性。
    水,具有湿润性。
    风,具有流动性。
    地.水.风,就是我们当今物理学中的物质的三态。
    地是物质的“固态”.水是物质的“液态”.风是物质的“气态”。
    我们宇宙间的一切物质,无论是坚硬的钢铁,还是地面上流动的液体,在一定的条件下都具有这三种形态。
    比如:蜡烛的燃烧。蜡烛的燃烧过程就是物质三态的转化过程。蜡烛本身不能燃烧,蜡烛要想燃烧,就必要有一定的燃点。在一定的温度下,使得蜡烛转化为“液体”的蜡。温度继续升高,“液态”的蜡就转化为了“气态”,当温度达到燃点后,“气态”的蜡才开始燃烧。
    所以,世间的一切物质的燃烧,都是“气态”在燃烧,都必须转化为“气态”后,才能燃烧。我们通常看到的煤炭.木材等等固体的燃烧现象,也都是这样的。只是我们很难用肉眼观察到这些物质燃烧时,由“固态”向“气态”或由“液态”向“气态”转化的过程。
    总而言之,世间一切物质都具有这三种“状态”。宇宙星体也是这样的。
    比如地球:地球外面包裹着一层厚厚的大气,地球表面是“固态”的地表.地壳,地心是炎热的液态的岩浆。
    所以,宇宙是由地.水.风,也就是固态.液态.气态组成的。
    那么“火”那?“火”又是什么那?
    “火”就是一切宇宙物质所含的“能量”。我们都知道,宇宙一切的物质又都是由分子.原子.电子等等组成的。这些分子.原子.电子等等,是永恒不断地运动着的,它们在永恒不断地运动中相互碰撞,相互摩擦。相互碰撞.相互摩擦就会产生“热”,这“热”就形成了宇宙物质所携带的“能量”。
    比如:风能.水能.太阳能.原子能等等的,这些物质所携带的能量可以通过的科学方法,将它们转化为电能.热能,来造福人类。
    实际上,宇宙一切物质的三种形态的相互转化,没有这“能量”是不可以的。也就是说,宇宙物质没有这“能量”,就不可能有宇宙物质的三种形态。有宇宙物质的三种形态就必有“能量”。
    所以,“火”是宇宙物质所携带的物质“能量”,而不是我们通常认为的,物质“燃烧的现象”。
    因此,宇宙是由“地.水.风.火”四大种因缘和合而成的。
    而由于宇宙一切物质的分子.原子.电子等等最细微的单位,又是处在永恒不断地运动着的。
    因此,组成宇宙的四大种,也是处在永恒不断地运动与变化着的,没有一刻是静止不动的状态之中。
    这四大种总是处在相互和合,相互离散,在相互和合,在相互离散之中。四大种的这种:相互和合.相互离散.循环不息.迁流不住.生灭不定的特性,就是物质的空性。这就是我们常说的四大皆空。

二.心(宇宙生命现象):
   心:就是一切有关生命精神思想活动的现象。
    宇宙中的一切生命体精神思想活动现象的“心”,与组成宇宙物质现象的“色”(四大种)。同样处在相同的:因缘和合.缘聚而成.缘破而散的,迁流不住.循环不息.生灭不定的空性之中。
   心分为:有情的生命现象与无情的生命现象。
有情的生命现象:就是具有大脑思维活动的生命现象。(动物)
   宇宙是由具有精神思想活动的生命现象的“心”,与物质现象的四大种的“色”组成的。那么宇宙是怎么形成的那?这就是真如!

宇宙万法的种类

    宇宙万法分为:有为法与无为法,也就是“世间法与出世间法”。
   有为法就是一切的世间法,分为:

    一.心法  二.心所有法   三.色法  四.心不相应(行)法

    一切的世间法都是要依因缘和合而生的,缘聚则成.缘散则灭,并无独立的实体与自性。是不常住.不永恒,是循环不息.迁流不住.生灭不定.无我不实的(空性)。
    无为法:也就是常说的“出世间法”。出世间法相对世间法,是永恒.是常住.是不生不灭.不增不减的.是万法之本体,是真实唯一的“我”。
    我们修行佛法的最终目的,就是要使我们自己与他人,证得出世间法的“真实的我”。
    生活在世间的众生,如果执持“有为法”,就会坠入生死轮回受种种烦恼与痛苦的逼迫,成为一般的“凡夫外道”。
    一提“外道”,大家可能都是会联系到“歪门邪道”。其实不是这样的,执持一切“有为法”的,一切由外缘而引发的都是“外道”,“外道”不是贬义的。
    在世间,无论您是学佛的,还是不学佛的,只要您执持“有为法”,您就是“外道”。
    所以,今后我们学佛修行人,不要指责其他的宗教.或者是其他的思想学说是什么“外道”。我们本身就是“外道”,不因我们信佛啦.学佛啦,就说我们是什么“所谓的正道”啦。
    那是不是执持“无为法”,就可以说自己是“正道”了那?
    也不是这样的,您执持“无为法”,只能称为是“小乘偏空”。“偏空”,就是偏向“空”的一面,也还是没有在“正道”上。
    佛法称这种执持无为法的现象,叫“小乘偏空境界”,连“中乘境界”都没有达到。如果这种现象发生在您的身上,您仍然是“凡夫外道”,而且是一种“邪念”。
    “知空莫执空执空亦邪径知空识妙有 妙有正虚空”
    那怎么才是大乘出世间的精神境界那?
    “大乘出世间的境界”:是在有为法的基础上,体会到无为法;不是离开了有为法,而有另外一个“无为法”的存在。脱离有为法不可能有无为法,有为法与无为法只是在心念上的转化。偏离任何一面,都不合乎“中庸之道”,都是一种“邪念”。
    什么是大乘?
    大乘:
        乘:是拓展.开发与发挥.利用的意思。
    大乘,就是能够最大限度地开发.拓展.发挥与利用,心.意.识的完全功能。也可以说,能够最大限度地开发.拓展.发挥与利用自己的智慧与智力。这就是“大乘”,相反就是“小乘”。
    心意识是什么?
    心:就是心法中的第八识。
    意:就是心法中的第七识。
    识:就是心法中的前六识。
    心意识他们三者,有着很微妙的关系,对我们修行佛法,解脱烦恼与苦难的束缚,终成圣果非常重要。我在这里就不讲啦,我把他放在转识成智中在讲。)

 

 (现在我们来具体地了解一下什么是有为法)

 有为法   

  有为法分为:心法.心所有法.色法.心不相应行法
一.心法:
    就是有关一切生命心意与精神活动的种种现象。
    分为八种:1.眼识 2.耳识 3.鼻识 4.舌识 5.身识 6.意识 7.末那识 8.阿赖耶识。
二.心所有法:
    就是因前八种心法而出现的法,是心法所具有的,是心法所驱使的法,也叫“心使或心所”,所以称为心所有法。
    心所有法分为:遍行.别境.善.根本烦恼.随烦恼.不定六大类,五十一种。
(一).遍行:
    就是受心法所驱使,在所有的时间与空间里(宇宙法界),都能够现行起心意活动。也就是说,这种心意活动可以遍满宇宙法界。
    有五个:1.作意(是寻找.取境的意思) 2.触 3.受(领受) 4.想 5.思
    作意:是由心对外境的寻找.取境的开始。触:是由心寻找到的外境而生“妄心”的开始。
    生命由于开始寻找.取于外境,才使生命对寻找到的外境有了接触。由接触了外境而引发了受.想.思,便有了喜爱与厌恶的产生,便有了善恶的观念,这样就有了妄想分别心。
      受:是对作意寻找到的外境的领受与接纳。想:是对外境的想象。思:是对外境的思量.对比.等量的意思。
      受.想.思是依触而生的,如果没有对外境的接触,也就生不出受.想.思,也就不会生出善恶观念,也就没有妄想分别心的出现。(二).别境:别境就是单独的.个别的.特别的心意境界。
    有五个:1.欲(是欲望.希望.希冀) 2.胜解 (是彻底的明白) 3.念(牢记不忘) 4.定(是专注) 5.慧(是世间的智慧,是凭自己的志趣而有选择的世间智慧)。
    上面的遍行心所有法,产生了善恶的观念,产生了妄想分别心。任何一个遍行心所有法的产生,都会连带其他遍行心所有法的出现。
    而别境的五个心所有法,是独立存在.单独产生的,与其他四法没有连带关系。是由于攀缘心而生起的。
    遍行心所有法,是刚刚生起了善恶的妄想分别心,可以通过佛法的修行止息它们。而如果别境心所有法产生了,就很难停止了。(三).善法:就是生命的本性,行善的能力和心态。
     有十一个:1.信(信心) 2.精进(勤奋努力地去实行) 3.惭(羞己不如人).4.愧(羞己过失) 5.无贪 6.无嗔 7.无痴 8.轻安 9.不放逸(守规矩) 10.行舍(舍去恶的思想与行为) 11.不害(不恼害他人)。
(四).根本烦恼:就是使有情生命生起痛苦哀愁的根本的心意活动。
    根本烦恼有:1.贪 2.嗔 3.痴 4.慢 5.疑.6.身见.7.边见.8.见取见.9.戒取见.10.邪见十个法。
    身见.边见.见取见.戒取见.邪见,统成为“不正见”。
    贪 .嗔 .痴 .慢 .疑.又叫五顿使,不正见又叫“五利使”。
        (我们主要来看看五利使)
    身见:就是执着“色身”是我,我拥有的就是我的。
    边见:就是偏离一方,不合中道的意思。也可以说是偏见。
    见取见:就是因执着“有”,而产生占有的欲望,及十二因缘的取。
    戒取见:就是执着“守不合理的戒律”。
    邪见:就是邪知邪见,就是可以使他人坠入愚昧无知的思想学说。
    根本烦恼,又叫“惑”。五顿使是“思惑”,五利使是“见惑”。
    思惑:就是迷情。由于对宇宙生命现象的“无明”,而迷失自我,坠入生死轮回的意思。
    见惑:就是分别计度。是对宇宙诸法不正确的分别.计度与见解。(五).随烦恼:由于根本烦恼的存在,而随之产生的烦恼。
    小随: 1.忿(嗔恨心突然发出) 2.恨(隐藏在心里的嗔恨心) 3.恼(烦恼,忿恨到了极点) 4.覆(掩盖.隐藏自己的缺点) 5.诳(欺骗) 6.谄(chan.溜虚怕马)7.骄(自满.不服人) 8.害(损害他人) 9.嫉(妒忌) 10.悭(吝啬)
    中随; 1.无惭(不知自己不如人.自视太高) 2.无愧(不知羞耻)
    大随: 1.不信  2.懈怠(懒惰) 3.放逸(放纵) 4.昏沉(不清醒.不理智) 5.掉举(内心激动.恐惧不安.失去内心的安宁) 6.失念(忘记) 7. 不正知 8.散乱(不专注)(六).不定:是指本质善恶不定,要看具体的情况才可以定其善恶的心意状态。
            有四个: 1.睡眠 2.恶作(悔恨.后悔曾经所做的业) 3.寻求(寻求.粗略地推度) 4.伺(细微地推度.伺察)。
           (这就是全部的心所有法)
三.色法:
    就是宇宙中一切可以看到与看不到的物质统称色法。
    有:1.眼 2.耳 3.鼻 4.舌 5.身(一切有形体的) 6.色(颜色)  7.声(声音)  8.香(气味)  9.味(味道)  10.触(可以通过接触而感觉到的法) 11.法处所摄色十一种法。
    法处所摄色又分为:1.极略色(眼睛无法看到的物质) 2.极迥色(肉眼无法看到的极远的法) 3. 定果色(由禅定变现的法) 4.受所引色(接受佛法的修行而引发出的法) 5.遍计所执色(由意识错误的执着,而生出的幻象)五种法。
    眼.耳.鼻.舌.身指的是组成生命体的五种器官,我们的色身是由四大物质因缘假和而成的。所以,眼.耳.鼻.舌.身也是色法。
    色.声,颜色与声音,是我们肉眼不能看到的物质,在空气中传播的现象。所以,颜色与声音也上色法。
    气味与味道,也是由于我们肉眼不能看到的物质,进入了我们的味觉器官与嗅觉器官,才使得我们有了气味与味觉的感受。所以,气味与味道都是物质色法的现象。
    颜色.声音.气味与味道都是当今的“物理学”方面的知识。早在两千六百多年前的释迦牟尼,就把当今的科学知识,用佛法的形式给阐述出来了。可见成佛后所起的能力。
    这说明佛法就是科学知识,佛法不能脱离现代科学而令设一类。        
                        (这就是全部的色法)
四.心不相应法:
    就是由心法的活动而生出,但本身却不是心意现象。由心法而生却又不与心法相应,不相合作,是不受心.色二法所摄的另一类。
    心法与心所有法.色法都是心识针对外缘而起的功能,而心不相应法没有这种针对外缘的能力。所以,他与心法.心所有法.色法不相应,不合作。
    为什么那?因为,心不相应法是由心法.心所有法.色法,相互交合而产生的。他没有具体的形质.没有滞碍.没有自相.没有本体,他完全是虚假不实的。所以他不能与其他法相应,相合作。又因为他具有生灭的特性,所以他也不与无为法相应.相合作。
    分为二十四种:
    1.得:就是法的获得,由贪心与想.思.取等法交合而产生的。
    2.命根:就是生命的根本,由身.火.识三种构成。身:就是生命所依附的身体。火:就是身体所蕴藏的能量。识:就是神识。这三种缺一都不可能构成生命的根本。
    3.众同分:就是众生共同平等拥有的
    4.异生分:在众生具有平等无二的本质的前提下的个别差异。
    5.无想定:就是一切意识活动都止息的一种定境。也是一种外道的邪定,因为这种定境是厌倦生死的感受,止息一切意识活动的定。这种定违背了在“有为中看到无为,在世间法中看到出世间法的中庸宗旨,也是一种偏向一边的偏空现象。
    6.灭尽定:就是执持灭除一切烦恼的定境,也是一种外道的邪定,他以勉强的方法来灭除烦恼为目的的。自性本来不增不减.不垢不净的,只有净化自己的身心,使自性显现,才能初去烦恼的根本。执持灭尽烦恼本身就是烦恼,以烦恼去灭除烦恼怎么可能?最终只能是,灭除一个烦恼反生令一种烦恼,循环不息.无有休止,终不得解脱。
    7.无想报:就是修无想定,舍弃色身后而得到的果报。修无想定舍弃色身后,八识仍然执持.依附于极其细微的色身。这种色身同样具有生灭的特性,当果报享尽色身败坏后,依然是要坠入生死轮回中,受种种的烦恼与苦难的逼迫。所以,无想报也是虚假不实的。
    8.名身(就是名称.名词) 9.句身(就是语句,是用来显示法的) 10.文身(就是文字,也是用来显示法的) 11.生(一切法的生起) 12.住(停留) 13.老(败坏)。
    14.无常:就是灭.空的意思。生.住.老.无常:是世间一切事物发展的一个循环规律,就是通常说的成.住.坏.空。
    15.流转:因果相续.迁流不息。
    16.定异:善恶果报依法而定,善有善报.恶有恶报,决不混乱。
    17.相应:就是相应因果规律。大家注意,我们现在讲的是‘不相应法’,为什么在不相应法中会有个‘相应法’那?
    因为‘不相应法’是与‘心法.心所有法.色法.无为法’不相应。而这里的‘相应’是相应的因果规律,不要混淆。这也就是说:在世间法中,任何一法也逃避不了因果的规律。
    18.执速(就是果报来势的速度) 19.次第(先后次序) 20.方(方向.空间) 21.时(时间) 22.数(数目.数量.也可以说是分别心,有数量.数目也就有了分别心。所以,在佛法中数喻分别。) 23.和合性(调和.融合) 24.不和合性(不相融合.不相调和)。
       (这就是全部的心不相应法,到这里有为法就讲完了,我们下面来看看无为法。)                          

无为法

    就是恒古不变.常住不灭.平等无有差异,是万法之体,又称为法性。
    有:1.虚空无为 2.择灭无为 3.非择灭无为  4.不动无为 5.想受灭无为 6.真如无为六种。
    1.虚空无为:
            虚:就是虚假不实。
            空:不常住.不永恒的空性。
            无:是没有滞碍.没有障碍.没有束缚。
            为:是行使.使用。
    虚空无为:就是在虚妄不实的.不常住.不永恒的世间里,没有障碍.没有束缚地任意行使心意识的功能。
    也就是上面说的,在有为中看了到无为,并在有为中没有半点束缚.没有半点滞碍地无所不为的一种境界。
    2.择灭无为:
          择:是选择。
    选择了什么?
    选择了心识的智慧与智力,并用以彻底地灭除了自性一切的染污,得到了一种无为的解脱境界。在这种境界中,可以没有半点束缚.没有半点滞碍地无所不为。这就是在无为中依智慧而有为的解脱境界。
    3.非择灭无为:
      就是没有经过选择,全凭法性本能的清净无染,而自觉.自发地一种解脱境界。这种境界既不依无为而有为,也不依有为而无为,全凭法性的本能。
    4.不动无为:
      就是通过修行,一切相对的苦乐感受都得到了止息,使自性显现。内心湛然清净.巍巍如如不动,不为任何烦恼所动的一种境界。这种境界同样能够无为而无所不为。
    不动无为,是将前六识转化为“成所作智.妙观察智”,使六识的活动皆依智慧行事而得到的一种境界。
    5.想受灭无为:
    就是通过修行,将前七识转化为“平等性智”,使得的恒起差别的前七识的,一切活动都彻底地止息,灭尽了心意一切染污的妄想与种种的苦乐感受,而得到的一种境界。
    他与灭尽定的区别在于:
    灭尽定是用勉强的方法,而得到的一种外道境界。灭尽定的境界是不永恒.不常住的。灭尽定的境界还没有逃出因果的生灭法,终有一天是要出定的,出定后烦恼与束缚依然存在。
    所以,灭尽定只是一种高深的外道定,他还没有进入无为法的境界,还是在有为法的世间中。
    而想受灭无为,是通过对心意的内在净化,灭除一切的染污,而得到的一种出世间的清净寂灭的境界。这种境界是常.是住.是永恒的,是能够以无为而行无所不为的出世间法。
    6.真如无为:
    真如无为是前五无为法的本体,为一切有为法所依,是宇宙万有的本体,是唯一真实常住的法。
    也就是通过修行,将清净.染污搀杂在一起的第八识转化为“大圆镜智”。使得第八识清净无染,法性显现的一种无为而无所不为的,一种出世间的境界。
          (这就是无为法)


宇宙是怎样形成的

       宇宙的一切是由真如变现的,真如是宇宙一切的本体,它是宇宙一切的源头,是一切智慧的源泉.真如不同于组成宇宙物质现象的色与精神现象的心那样,总是处在永恒的因缘和合,缘聚而成,缘破而散的迁流不住.循环不息.生灭不定的空性之中的.真如是唯一常住不变的法。
       宇宙中的一切现象都是因为真如活动与变异的结果。无论真如怎样活动.怎样变异它的真如本质不变,因为真如的本质是不生不灭的,是唯一常住不灭的法。它隐藏在宇宙中一切已生的.未生的和寂灭的法里。
       真如就好比一粒种子,这粒种子由于它的活动与变异,使它发芽生长成一棵大树。这大树开花结果,这些果实落地又发芽生长,就会生出好多树来。这些树在生长,在繁殖,就这样不断地活动与变异,就生出了宇宙的无量诸法。
       由于宇宙诸法是处在永恒运动与变异着的,又由于这些种子落在了不同土壤.不同气候.不同的环境条件中,在经过活动变异生长出的树,就和它的母体大树与它一起生出的其它树有了差异。有了差异就形成了不同的物种.不同的法。
      无论诸法间的差异有多大,变异次数有多少,他们都具有真如不变的本质.宇宙诸法所具有的真如本质是相同的,是平等的.是不生不灭的.是常住不变的。宇宙诸法在不断地运动与变异之中,始终保持着具有平等无二的.相同本质的这种特性,就是我们当今的动物植物方面的科学理论(DNA.遗传基因.脱氧核糖核酸)。
      而诸法之间的关系又是:相互依赖.相互影响.相互支持.相互渗入.彼此融摄.彼此窒碍.彼此制约的。在这种关系中才能形成宇宙(法界)。而这种关系的平衡与否决定着宇宙(法界)的平衡与否。由于宇宙诸法间的这种关系,任何一法的活动变异与生灭都会影响整个宇宙(法界)。由于宇宙诸法间的这种关系,任何一法也不可能先其它法生而生,后其它法灭而灭.以一法不可能成就万法,以一法不可能成就宇宙.
      也就是说:“万法合成了宇宙,宇宙必要有万法才能合成的"。


宇宙万法形成的条件


   宇宙中一切事物的生灭现象,都必须有适当的条件才能以不同的形式显现出来。在宇宙中不可能出现任何一法,在没有适当的条件下,就可以有生灭现象的出现。
   使宇宙诸法显现出来的,适当条件就是“四缘”。

  
四缘生诸法

   宇宙中一切的法.一切的事理,都必要具备“四缘”才可以形成,才可以显现。
   这四缘就是:因缘.次第缘.所缘缘.增上缘。
   这四缘缺一不可,缺了一个就不可能生出法来。
   我们现在来看看什么是缘?
   我们大家先看看这个缘字的结构。
    缘:左边是个“绞丝旁”。右上面是个缺了一横的“互”,右下面是个“豕”字。
    左边的“绞丝旁”象征着绳索。
    右上面是个缺了一横的“互”字。这个“互”字在古代的意思是:用来挂肉的架子。
    右下面的“豕”字,在古代是“猪”的意思。
    大家都知道,一般都用“猪”来形容“笨”。实际上“猪”并不“笨”,“猪”是个很聪明的动物。就因为“猪”长的肥头大耳.呆头呆脑的,所以人们依自己的“识”,错误地认为是长的肥头大耳.呆头呆脑.行动缓慢的动物都是很笨的。在这里这个“猪”是愚昧.无知.无明的意思。
    这个缘字的结构,合起来的意思就是:一头被绳索捆绑.束缚起来的,愚昧无知的“猪”,即将被挂在肉架子上任人宰割。
    是什么样的绳索捆绑.束缚住了“猪”那?
    我们来看看这个“绞丝旁”。“绞丝旁”的笔画是三画,这三画就是贪.嗔.痴“三毒”。

什么是贪.嗔.痴“三毒”?
    贪:就是爱!就是贪恋!就是贪求!如:爱财.爱物.爱事.贪求等等。
    嗔:就是怒!生气!对人或事的不满!是由分别心导致的。
    痴:就是愚昧无知!愚笨!对某人或某事的极度迷恋.入迷!

        “猪”不但愚昧无知,而且还生起了贪.嗔.痴念。正是因为“猪”的愚昧无知与贪.嗔.痴念的生起,才使自己给自己制造了一条绳索,自己把自己捆绑.束缚住了。使自己生出了种种的烦恼与痛苦。这一切都是自己造成的,是自己“作茧自缚”。
    幸亏这个肉架子“互”缺了一横,说明这个肉架子还没搭好,所以“猪”是即将挂上肉架子,现在还没挂上那。所以,这头“猪”还有希望,还有挣脱绳索获得自由.获得自主.获得解脱愉悦的希望。
    这个“缘”的真正含义是:六道众生如果愚昧无知(无明),生起贪.嗔.痴念,就会自己束缚住自己,生出种种的烦恼与痛苦的逼迫,失去自主.失去自由.失去快乐。
    因此:有缘皆是烦恼.有缘皆是束缚。
    同样,佛缘.法缘也是一种烦恼.也是一种束缚。

一.因缘:就是真如法的种子,没有真如法的种子就不可能有任何法的生起。因为一切法都是真如活动变异的结果,任何法都隐藏真如的本质。真如法的种子,就是“因缘”。
二.次第缘:万法具有次第生灭的特性,如果前念不生,就不会有后念的灭,就不会有生死相续,循环不息。万法次第生灭的特性,这就是“次第缘”。
三.所缘缘:万法要想显现出来,还必须要有外缘引发,这个能引发万法显现的环境条件就是“所缘缘”。
四.增上缘:就是可以增强.帮助.促进.加速万法显现过程的力量。

    例如:一粒种子。这粒种子就是它今后生长发芽的“因缘”。而种子要想破土生长,就必须先在泥土中发芽。这种子发芽,就是它今后破土生长的“次第缘”。种子要想发芽生长,就必要依赖泥土这个外缘。泥土,就是这粒种子今后生长的“所缘缘”。种子要想发芽生长,还必要有阳光雨露的滋润。阳光雨露可以促进.加速种子的发芽生长,这阳光雨露就是这粒种子今后发芽生长的“增上缘”。
    这就是宇宙法界内诸法形成所必备的四个条件。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相关文章:极乐之光)(五明学佛网相关文章:极乐之光)  

 极乐之光:极乐之光 佛法应知 ~ 正确认识“魔” 

 极乐之光:极乐之光 佛法应知 ~ 什么是佛(总结) 

 极乐之光:极乐之光 佛法应知 ~ 佛三不能 

 极乐之光:极乐之光 佛法应知 ~ 佛的三身 

 极乐之光:极乐之光 佛法应知 ~ 佛的十八不共法 

 极乐之光:极乐之光 佛法应知 ~ 佛的四无所畏 

 极乐之光:极乐之光 佛法应知 ~ 佛的十力 

 极乐之光:极乐之光 佛法应知 ~ 什么是佛? 

 极乐之光:极乐之光 佛法应知 ~ 正确认识因果与福报 

 极乐之光:极乐之光 佛法应知 ~ 大乘经典与小乘经典 

 极乐之光:极乐之光 佛法应知 ~ 十地菩萨 

 极乐之光:极乐之光 佛法应知 ~ 什么是菩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