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法师开示

 惟因法师:惟因老和尚文集《六祖坛经》讲义(11)


   日期:2020/9/10 23:16: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师曰:“实无功德,勿疑先圣之言。武帝心邪,不知正法,造寺度僧,布施设斋,名为求福,不可将福便为功德。功德在法身中,不在修福”。师又曰:“见性是功,平等是德,念念无滞,常见本性,真实妙用,名为功德。内心谦下是功,外行于礼是德;自性建立万法是功,心体离念是德;不离自笥是功,应用无染是德。若觅功德法身,但依此作是真功德。”

六祖大师说:“实在没有什么功德可说,不可对先知先觉的圣言有所怀疑。”其实在永嘉禅师《证道歌》中所说:“觉即了不施功,一切有法不同,住相布施生天福,犹如仰箭射虚空,势力不尽,箭不坠,招得来生不如意。争似无为实相门,一超直入如来地。“由此可见梁武帝不是执着有为法,心地存有邪见,虽然崇信佛教不能了知真正的实相法门。所以建造寺院业林,度僧无数,供养三宝,布施供斋,正是住相布施生天福,称名为求人天有漏之福。就是不能把这个人天有漏之福报当做功德。因为功德就在“净智妙圆,体自空寂”的常寂光法身之中,如是功德不以世救的真谛,不是在修福的事相上求的。

六祖大师又说:“能够自己明悟见得真如自性就是功,能洞彻一切众生平等性智就是德。念念之时体露真常,无滞无碍,恒常清净,彻见真如本性,廊然营彻,本自具有的恒沙妙用,真如实相,称名为不可思议的功德。内心不自高自大,虚心谦逊是功。外行要威仪足礼敬是德。情器世界都不离真如自性,而建立一切万法是功,一念真心的妙觉明体,离一切妄想执着杂念就是德。诸法的实相清净无念而念,念而无念不离真如自性是为功;心净朗然鉴照无碍,应用诸法事理而不染着就是德。假使要寻求诸法寂灭相,不可以言宣功德法身,就是依照无念行的实相法门去作顿彻诸法,而一超直入如来宝所,才是真正的无漏功德。”

“若修功德之人,心即不轻。常行普敬,心常轻人,吾我不断,即自无功。自性虚妄不实,即自无德,为吾我自大,常轻一切故。善知识!念念无间是功,心行平直是德,自修性是功,自修身是德。善知识!功德须自性内见,不是布施供养之所求也,是以福德与功德别,武帝不识真理,非我祖师有过。”

如果是真正修行这“净智妙圆,体自空寂,如是功德不以世求”的行人,心行平等就不会轻慢他人。因此常行菩萨道行,并对一切生普遍尊敬,而不笑看别人。如果心中常轻慢他人。二我之执就没有断除,增长邪知邪见,就自然没有功。本源清净自性被五阴染着虚伪妄执而不真实,就自然没有德。 这就是因为我执与我慢,骄傲自大,并常常视目空一切的缘故,而失去了所有功德。善知识!随顺法性念念清净,而不间断是为功;心行一如,平直无曲就是德。自己修而无修明见真性是为功,自己修证真如法身理体才是德。善知识!如此大乘功德无形无相,无染无净,必须从真如自性里去彻见,而决不是借着布施供养所能求得到的。所以说,如是功德不以世救的原故,因此福德和功德是差别在此。这问题是当时的梁武帝不认识功德的真理,并不是我们的菩提达摩祖师说的有了过错呀。
这段是以“功德“二字的辩析,功德是自性上的妙智成的般若实相,而不是心性之外所能求觅到的,这一点区别对学佛者事关重大。

刺史又问曰:“弟子常见僧俗念阿弥陀佛,愿生西方。请和尚说,得生彼否?愿为破疑。”师言:“使君善听,惠能与说。世尊在舍卫城中,说西方引化以文,分别去此不远,若论相说里数,有十万八千,即身中十恶八邪,便是说远。说远为其下根,说近为其上智。有人两种,法无两般,迷悟有殊,见有殊,见有迟疾。迷人念佛救生于彼,悟人自净其心。所以佛言,随其心净,即佛土净。”

韦刺史又问道:“弟子经常看见一般出家僧众和在家的善男信女,持念阿弥陀佛的圣号,求愿往生西方极乐世界。阿弥陀佛是梵语,译为无量光或无寿量寿觉者,是本文极乐世界净土的教主。《阿弥陀经》说:“彼佛光明无量,照十方国无所障碍。”又说:“其佛寿命及其人民无量无边阿僧劫。”所以称为无量光佛和无量寿佛。

韦刺史又说:“请和尚慈悲解解说,这样的修行念佛空间是否能得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呢?恳请和尚弟子破除心中的疑团。”

六祖大师回答说:“韦使君请听我来为你解说。释迦牟尼佛在印度骄萨罗国的都城,舍卫城内,无问而自宣说西方接引化度的经文,很清楚地指明西方净土去此不远。倘若依相隔的距离有多少里数的话,也有十万八千亿佛土。其实这是象征众生身心内的十恶八邪。所谓十恶是杀生、偷盗、邪YIN、妄语、两舌、恶口、绮语、贪欲、瞋恚、邪见,称为十恶。八邪是邪见、邪思维、邪语、邪业、邪命、邪方便、邪念、邪定称为八邪。因十恶八鸦障隔自性的光明,所以便说西方之遥远。但是说西方净土的遥远。实是根性极其劣下的一般人随相而方便说的。说西方净土的相近,其实是为根性特别锐利的上智人随性而拈说的。然众生的根性虽然有利钝两种的差别,但一切诸法整理的体性并没有两样,而众生虽然有沉迷和明悟的差别,悟见真如自性就有时间上剎那与长远的不同。一般痴迷的人着相念佛求生西方净土,明悟的人只求自己净化自家真心。如果人生能够清净明了,直捷在心地上参究,洞察众生佛性的渊源在何处?如果念佛十万亿佛土剎那现前,根本就没有什么远近之分。所以佛说:“随着鼐一念真心的清净,也就是佛土的清净,所谓心净则国土净。”

“使君!东方人但心净即无罪;虽西方人,人心不净亦有愆。东方人造罪,念佛求生西方。西方人造罪,念佛救生何国?凡愚不了自性,不识身中净土,愿东愿西,悟人在处一般。所以佛言:“随所住处恒安乐,使君!心地但无不善,西方去此不遥;若怀不善之心,念佛往生难到。今劝善知识,先除十恶,即行十万;后除八邪,乃过八千。念念见性,常行平直,到如弹指,便睹弥陀。”

韦使君!东方人只要能使真心清净,就是处在东方也是无有罪垢的。换言之,虽然处在西方的人,自心执着杂染不能清净也是罪过的。罪失是罪愆过失。东方人造了罪业,就想念佛求往生西方净土世界。西方极乐国人犯过之后,又将念佛求往生到那一个国土里去呢?(此处说法是令行人在念佛时不能大意,一失足成千古恨的警语)。凡情愚痴不能了悟真如自性理体的可贵,更不能认识自己身中具遥净土世界。所谓“摩尼珠人不识,如来藏里亲收得。六般神用空不空,一颗圆光色非色。”由此可见凡情执着,向外愿东愿西地求生。觉悟了的人东西南北无处不通,无论何时何地都是一样的净土,因此佛说随身所住之处常得安乐自在。心是万法的根本,孕一切诸法,犹如大地生长万物,称为心地。韦使君只要心地悟常清净,没有丝毫的不善,西方极乐世界就在你的眼前了,还会远吗?倘若你心地妄染,怀有不正之心,念佛救愿往生西方净土是难以到达的。现在奉劝各位善知识,首先铲除十恶,心地清净无染,就等于行了十万里道。然后再彻底清除八邪而归正智,感应道交,心行无染无着,就等于继续行过了八千里道行。心行相应,念念清净湛然,彻见自性本体,常行菩善萨万行,平等一如,直心即是道场,玄者实不去,生者决定生,本文在剎那。所以到达西方净土犹如弹指的一瞬间那样快,弹指二十念为瞬,二十瞬为弹指,也就是在一弹指之间,就能亲眼目睹阿弥陀佛的清净法身。

“使君!但行十善,何须更愿往生?不断十恶之心,何佛即来迎请?若悟无生顿法,见西方只在剎那;不悟念佛求生,路遥如何得达?惠能与诸人移西方如剎那间,目前便见,各愿见否?”

众皆顶礼云:“若此处见,何须更愿往生?愿和尚慈悲,便现西方。普令得见。”

韦使君!只要能够常行十善法,又何必须要发愿往生本文净土呢?所谓十善是不杀生、不偷盗、不邪YIN、不妄语、不绮语、不恶口、不两舌、不贪欲、不嗔恚、不愚痴,称为十善法。由此可以说十善法是求生净土的前方便。倘若不能断除十恶的心,到时还有什么佛会来接引你往生净土呢?如果能明悟无生法忍,顿然超越凡情知见,彻法本源了无所得,解脱自在,不住一根处,证见西方极乐净土就只在一剎那之间。如果不能了悟能念的心了不可得,所念的佛离相绝名,如说是空,而能念的心灵灵不昧;所念的佛历历分明,空有不立,全归中道求生净土,万修万人去道理。否则十万亿佛土路途遥远,怎么能够到达目的地呢?所以惠能大师现在要为诸位在一剎那间功夫,把西方极乐世界移到眼前,举目就能亲自见到,但不知各位愿意见西方净土吗?

大家一起向上顶礼六祖大师说:“如果能够在这地方立刻见到西方净土,又何必再要外发愿往生西方呢?谨望和尚大慈大悲,方便展现西方极乐世界的圣境,普遍让大家能得见叫吧!” 《弥陀经》分明说西方极乐世界离此十万亿佛土,而六祖大师又说十万八千里,可见佛说和祖说中的数字,诸位应向自己心性上去参穷,深深体会经中奥妙何在。因此说,西方就是自性,里数就是化城中无明尘沙惑业,惑业深重,离自性法界十万亿之遥,惑业除自性清净无染,十万亿佛土不离一念真心,远与近、迷和悟只在一念之倾,顿断无明尘沙,当下就是净土世界的受用。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