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法师开示

 惟因法师:惟因老和尚传 4


   日期:2020/9/11 19:20: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惟因老和尚传(4)
认真严格,精育僧才
 
    出家之后,惟因老和尚看到当时南华祖庭在虚公老和尚的主持下,正在进行修复重建,急需人才,因而发心学习佛门规制和有关礼仪。随着时间的推移,惟因和尚对佛门人才的培养问题越来越重视。因而在机缘具足之时,惟因和尚即以自己的慈悲之心,视缘而教。早在1953年,惟因老和尚就注意教导在圆具足戒后留在寺中的新戒。据李志真居士回忆,当年惟因老和尚见自己曾在来果老和尚座下当过侍者,有一些基础,就教自己学习《增广贤文》、《幼学琼林》、《百家姓》、《千字文》。同时,惟因老和尚还教自己学习做诗、作对子。而后,由于机缘的变化,特别是“文化大革命”的迫害,惟因老和尚的培养僧伽人才的大志一直无法酬践。
 
    到“文化大革命”结束后,看到当时佛门人才奇缺,惟因老和尚看在眼里,急在心头。但当时南华禅寺仍由管理处管理,自己还是要种菜、种花,祗是感受到机缘尚未具足。但当时已有不少青年人,虔心向佛,先后来到南华祖庭出家。看到佛门后继有人,惟因老和尚很是高兴。可是看到当时南华祖庭的僧众虽有数十人,但由于“文化大革命”的十年浩劫,僧众们于佛事经典或久于不习,或因无人教诲而难于入门。有见于此,惟因老和尚首先抓紧对僧团的组建与整肃,严格规矩,恢复佛事仪制。同时,惟因老和尚随缘施教,方便点拨。特别是对新出家人,惟因老和尚更是寄予厚望。当时,僧众中有不少人初入佛门,就连早晚功课都不会。惟因老和尚一方面每天率众参加早晚课殿。另一方面,惟因老和尚自己出钱,千方百计地托人到外地请来《佛门念诵集》,分发到新僧手中,让他们平时多练习,也就在此前后,看到当时有不少广东的沙弥跑到外省去受戒,惟因老和尚则尽力帮助他们,使之满愿。在他们遇到困难,特别是路费或戒费缺少时,惟因老和尚总是拿出自己的单资相助。惟因老和尚也一再叮嘱他们圆具足戒后,要发大心回广东来振兴佛教。
 
 
    1982年管理处撤销,南华禅寺全部交由僧人管理,惟因老和尚受众推举荣膺方丈。他老人家见机缘成熟,立即着手向省、市、县有关领导提出举办僧伽培训班和起坛传授三坛大戒的请求。当这一请求得到批准后,惟因老和尚很是高兴。不久,惟因老和尚又得到省佛教协会下达的有南湖禅寺承办全省首届僧伽培训班的委托。惟因老和尚在主持南华祖庭的修复重建工程的同时,积极地筹备僧伽培训班。从办学的宗旨的确立,到教学计划的安排;教材的选用,教师的物色与聘请,教室、教具的落实,学僧的招收,诸如此类的许许多多的问题,亲自过问,精心策划。在因为老和尚的主持下,1987年全省僧伽培训班在南华祖庭如愿开办,有学僧70余人。老和尚亲自担任班主任。培训班开设了宗教政策、佛教简史、丛林仪规、《六祖坛经》、《金刚经》、书法、语文等课程。惟因老和尚不顾自己年迈体弱,亲自登台,主动承担了《六祖坛经》、《金刚经》、书法、语文等课程的主讲重任。为此,惟因老和尚在主持南华禅寺寺务的同时,一心扑在培训班的管理与所承担的教学任务中。惟因老和尚对于教学十分认真,尽管对于《六祖坛经》、《金刚经》等经典早已是谙熟于胸,但每次上课之前,他老人家都坚持详尽地备课,毫不含糊。教学之中,惟因老和尚既把握经典的根本宗旨,同时又结合历代祖师先贤的教导,有很多时间还结合自己的禅修实践来进行。正是这样,惟因老和尚在短短的几年中,完成了《六祖坛经讲义》、《证道歌讲义》等,多达10余万字的讲义。因而这样的教学很受学僧的欢迎,也能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惟因老和尚还遵循六祖慧能大师的教导,“出世不离世间觉”,在认真的进行禅修、丛林规制等教学的同时,十分注意培养学僧对世间知识的了解与掌握。在培训班上为学僧们开了宗教政策和书法、语文等课程。请政府有关部门的领导来讲宗教政策课。书法语文课,则是惟因老和尚自己主讲。对于书法,惟因老和尚认为既可适应今后寺院实际之需,用于接人待客。同时,书法的练习,可修心养性,陶冶情操,有助于禅修。因此,对于书法技能的培养,惟因老和尚极为重视。这是他老人家的一贯作风,到了主持僧伽培训班时就尤其突出。惟因老和尚除了在课堂上耐心细致地为学僧讲解、分析教材,示范书写,而且要求他们在课外每天坚持临帖。对于学僧的习作,惟因老和尚经常加以检查、评点,写得好的加红圈予以表扬,写得不尽人意的则一一点明,必要时则耐心示范。对于那些经济比较困难的学僧,惟因老和尚在指导他们学习的同时,还拿自己的单资去买来纸张笔墨,送给他们。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