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法师开示

 惟因法师:惟因老和尚传 5


   日期:2020/9/11 22:21: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惟因老和尚传(5)

    从1983年开始,一直到生命的最后时刻,惟因老和尚为了办好全省僧伽培训班,全力以赴,呕心沥血,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然而谁又知道惟因老和尚已经是重病在身。特别是到了晚年,惟因老和尚患了喉癌,以至进食困难,连干饭都吃不进,最后三年每天祗能喝稀饭、芝麻糊或米汤。就是在这样的身体状况下,惟因老和尚还是坚持为学僧们讲课。后来到课常上讲课不行了,他老人家仍在住房里为学僧解难释疑直到生命的最后。在他的遗嘱里把自己所留数量不多的钱用于培训班和资助中国佛学院、福建厦门南普陀佛学院等地就读的弟子们。
 
    惟因老和尚对于僧伽人才的培养与造就的另一个重要方面,就是随缘启坛,传授三坛大戒。自从来到南华祖庭出家后不久,惟因老和尚即担任了知客,继而兼当家、兼首座等主要执事。早年在本焕和尚主持法席时,惟因老和尚在数次传戒中,先后受请为尊证、教授和尚。到“文化大革命”结束后,南华祖庭再次启坛传授三坛大戒时,惟因老和尚则是担任得戒和尚了。重任在肩,事关继佛慧命,绍隆佛种之大事,惟因老和尚更是十分严肃认真。对于戒期的选定,三师七证的礼聘,有时连礼请聘书的填写,惟因老和尚都是事必躬亲。有时大家看到他老人家过分操劳,就相劝是否可以放轻松点。听到这种说法,惟因老和尚立即十分严肃地说,我们要记住祖师们的教导,启坛传戒是事关佛门兴衰的大事,千万马虎不得。三师七证的选取聘用,关系到戒坛是否清净的关键。虚公老和尚曾反复教导我们,启坛传戒,三师七证中若有一个不如法,那么此戒坛就不清净了,所传的戒也就不如法了。我们千万不能做上对不起历代祖师,下则有损佛教声誉的事。因而,在惟因老和尚的主持下,南华禅寺于1983、1985、1988、1989年启坛传授三坛大戒,如法如律,戒坛清净,为千余名戒子团具足戒。惟因老和尚为继佛慧命,绍隆佛种而做出不凡的贡献,得到教内外好评,建树了出众的功德。
 
    与此同时,作为一个名闻海内外的禅门高僧大德,有不少僧人特地前来投身他老人家座下为徒。对此,惟因老和尚开头总是谦虚婉拒。后来,常住上大众师父们则以广大佛门,继延曹溪禅灯为重任相劝,惟因老和尚才开始收徒纳嗣,但严格要求,认真考核,慎重择收。一旦收入门下,惟因老和尚以他们则是一方面,率先垂范,以身表率,真正是身教重于言教;另一方面,则从严监管,严格把关,不让他们有丝毫放逸。平日要求徒弟们认真执行常住各项规矩,上殿过堂,坐禅习静,出坡劳作。要求徒弟诵念《金刚经》、《六祖坛经》等经典,学习唱念。对于徒弟的做人成才,惟因老和尚很是严格要求,稍有出入,总是及时指出,善意批评。对于的徒弟是这样,对于一些年纪大一些,或是有所成就,即便当了政协委员、人大代表的,惟因老和尚则要求也更加严格。其中,有一位徒弟在外地当选为政协委员,获悉喜讯后惟因老和尚立即亲笔写信表示祝贺,同时在信中告诫这位徒弟今后要更加谦虚做人,努力学习党和政府的各项政策,认真听取各方面的意见,千万要克服过去那种易发脾气的不良习气。当时这位徒弟捧着恩师的一封信,十分感激,奉为珍宝,保存至今。
 
    致力研究,硕果累累
 
    惟因老和尚自青年时就感悟人生无常,一心向佛。来到南华祖庭剃度出家以后,惟因老和尚向佛之心更加虔诚,数十年如一日,穷究佛典,亲近虚云老和尚等禅门泰斗,参禅修性多有正知正见。长期以来,惟因老和尚在刻苦禅修的同时对禅修的目标、方法与注意事项等进行深入研究,得到丰硕成果。“文化大革命”结束后,先后在《法音》上发表《修行漫谈》、《福慧双修》、《解行相应》、《自性自度》等文章,阐述自己的研究成果。特别是1988年冬,在南华禅寺禅七的三周中,惟因老和尚每天都亲自为大众讲开示,结合自己的禅修体验,弘扬曹溪宗风。
 
    首先,惟因老和尚强调“作为每一个佛教徒,应当明白佛教的道理,依法修行。”但是作为生活在现实社会中的人来说,佛教徒也时时会被许多与修行不相适应的尘埃即佛门中所说的妄念干扰,影响修行。“要使思想清净,不染尘埃,这是很不容易的事情。”所以,惟因老和尚告诫学人一定要有坚定的信仰,要发大心。“一方面要广学多闻,明白佛理,把尘埃(妄念)消灭于未萌之前;另一方面,发菩提心,积极多做善事。凡有利益,无不与崇。”以此为准则,“这样再向前进,达到能所俱泯,人法双忘,才是修行的极则。”更重要的一条是能够坚持实修实证。“佛经上常讲‘问、思、修’,‘信、解、行、证’这修行的‘修’字,行持的‘行’字,最为吃紧,不能忽视。”惟因老和尚进一步强调,禅修就好比想吃果子,“就要浇水施肥栽培果树,否则便成空想。”然而,禅修是一项长期的必修功课,要持之以恒,方可得利益。要做到这一点,惟因老和尚要学人明确方向,树立目标。所以,惟因老和尚教导学人要懂得“参禅为了悟道,道由心悟。”对于禅修的实质,惟因老和尚有很通俗而切实理解,他强调“修行就是修正自己不正确的行为”。因此做为禅修者首先要明白“我们现在是人,先要学会做人的方法。倘若做人尚且做不好,如何做菩萨?”惟因老和尚认为会做人,可以做出很多有益于人类的事;不会做人,做坏事,甚至犯法坐牢,哪里还谈得上修行呢?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