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淫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居士文章

 谈锡永居士:四重缘起深般若 第一章 解说《心经》 4 五道十一答


   日期:2020/9/18 8:39: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四重缘起深般若 第一章 解说《心经》(4)

  4 五道十一答

  (一)利根与钝根

  无垢友将《心经》的正文,亦即观自在菩萨答舍利弗之所问,分为十一答。阿底峡解释,此十一答,十答答钝根、一答答利根。

  对钝根的十答,涵盖五道,故是为未得密咒道诸弟子说;对利根的一答,则专为密咒道弟子说。不过,当阿底峡如此说时,他却又有补充。凡弟子发心修学般若波罗蜜多者,其实都已是利根,其差别仅在于是否得到秘密教授。

  然而这秘密教授又实非秘密,“导师并无握拳不示之意”,所以“密咒道”只是一个名相,得教授的人相对未得教授的人,名为修密咒道,实则若由本觉而言,导师的一切教法都无有异。

  阿底峡自己教授弟子,因此亦并非一律授之以密咒道,有许多弟子,他仅授之以因乘教法,也即是如今通途之所谓显乘。这原是印度阿阇梨的一贯传统。

  有一个故事说,十一世纪时,印度大阿阇梨慈护 (Maitripa)见宝塔放光,于是发掘出弥勒的两本论,一为《辨法法性论》、一为《宝性论》。于是慈护将这两部大论重新弘扬。他的教授即分两系,一派为见部(密乘称为“续部”),一派为修部,后者即修密咒道。[注4]

  不过奇怪的是,慈护传授见部弟子时,已教授了他们的究竟见,后世称之为“离边大中观”的思想,即由此派弟子传承。对修密咒道的弟子,他在见地上却仅授至“他空大中观”而止,层次较下。——关于“离边”(mtha'brai)与“他空”(gzhan stong)等,下来将会细说。

  这位慈护,在主张“他空”的西藏觉囊派(Jo nang)教法史中,说为世亲的传人。这说法,汉土的唯识今学家可能不会承认,因为慈护弘扬如来藏,而汉土的唯识家却在对待如来藏的态度上跟汉土一些中观家合流,认为如来藏是错误的思想。他们奉无著、世亲与陈那为祖师,所以应该没有可能承认慈护的地位。

  慈护的嫡系弟子冈波巴(sGam po pa,1079-1153)大师,在《宝性论》教授中,亦分两系而教。《青史》说——

  [冈波巴]对合乎密宗法器诸人,则示方便道;对虽未能灌顶然而合般若波罗蜜多法器诸人,则传授大手印[见]教授。[注5]

  这种传法的方式,即遵从他的先辈上师慈护,亦即分见部与修部而传。同样地,他以较高层次的见地教授见部弟子,而教授修密咒道的弟子,则仅示之以方便道。说为方便,即非究竟,所以在见地上即低一层次。

  这种由印度传下来的传授模式,其实如今一直保存下来。所以“他空见”近年才会由西藏噶举派(bKa'brgyud)的喇嘛在西方弘扬。[注6]

  关于这点,其实亦应该说一说来龙去脉。

  西藏的觉囊派,称自己的法门为“他空见”。甚么叫做“他空”?他们认为,一切法空性,但一定有一个不空的本体,若连这本体亦为空性时,便会成为断灭见,亦即陷入虚无的边际。

  所以在修习时须要认清,应该空甚么,应该不空甚么,这才是正见。他们认为,如来藏即应该不空,它即是法界的本体,佛与众生都由这本体生起。在修习时应该空掉的,是外加于如来藏上的污染与障碍。

  当宗喀巴(Tsong kha pa,1357-1419)出道弘法时,他极力批判的便是这种他空见。及至格鲁派(dGe lugs)成立,而且政教合一,达赖与班禅已统治了卫藏,觉囊派便开始末落了。

  可是后来觉囊派却出了一位大学者,即多罗那他 (Taranatha,1571-1635),他著作等身,声名远播,因此就给蒙古王请去青海传教。当多罗那他逝世那一年,一位王子诞生,蒙古王便将这王子视为多罗那他的转世,及至这位王子长大,便成为觉囊派的掌门人。

  然而当这王子去西藏时,五世达赖喇嘛却扣留了他,要所有觉囊派的寺院都改宗格鲁派,于是乎一夜之间觉囊派便灭派了。所以时至今日,只有在四川、青海还存在一些小寺,一直继承着觉囊派的传承。

  可是,他空见却一直弘扬不绝。宁玛派(rNying ma)与噶举派都有他空见的教授。为甚么呢?因为这两派都分续部(即是见部)与修部而传。对于修部,多只传至他空见,此亦即慈护以至冈波巴等大师一直传下来的传统。所以,在见地上,两派都不以他空见为究竟,可是在修部传授时,却传授以他空的修法,他们认为,他空不是错见,只是方便道。

  这便跟格鲁派祖师宗喀巴的立场不同。宗喀巴不但说他空见为错见,而且认为是邪见,在传授密法时,绝不许沾他空见的边。

  但在传统的传授情形下,他空见却给完整地保存下来。所以如今一些在西方的噶举派喇嘛,已无在西藏时的顾忌,便相继公开宣扬他空思想,许多西方学者大感兴趣,甚至有人信奉。

  其实这种他空思想,我们汉土一点也不陌生,即是《大乘起信论》所说的“一心二门”。这种学说,为汉土禅宗、律宗、华严宗、天台宗所依止,甚至亦成为净土宗的义理。因此,我们很难相信这是邪见,否则,汉土诸宗便都成为邪派。

  民国初年,汉土唯识家批判《起信论》,这历史影响深远,其实他们只是执着一些名相来批判,而不理解,这些名相无非只是“道名言”(chos skad)。

  甚么叫做“道名言”?

  即是为了说明修习所依据,而建立一些名相。在建立名相时,有共义有不共义。譬如“空”,佛家诸宗都承认它即是说一切事物没有自存自成的本质(道名言为“无自性空”),这是共义,但于“无自性空”之外,却仍有诸宗的不共义,譬如中观宗就有承认心识中自证分与不承认的两派,所以当其同时说“空”时,便其实有各自不同的定义。一者说空,不否定心识的自证,一者说空时,则并不以“识觉”为究竟(此于下来将有说及)。

  因此对于一个名相,若不去理会他宗的定义,而只持着自宗的定义来理解,许多时就会变成偏激。倘若肯持“道名言”的观点来观察他宗的说法,那就会尊重其他不同宗派的见地,因为他们只是用不同定义的道名言来说自己的见地,当自己将它看成是矛盾时,他宗却实非矛盾,以名言的定义不同故。而当时汉土的唯识家,却坚持着自己的定义,去批判《起信论》的一些名相,好像一用这个名词,便非要依从他们唯识家的定义不可,是故《起信论》在民初才会闹出风波。影响所及,因为《起信论》说如来藏,至今一些唯识后学依然认为如来藏是错误的思想。

  弥勒有一本《宝性论》专说如来藏,世亲亦有一本《佛性论》说如来藏义理,甚至无著在其论着中亦不时提到如来藏,这些都是他们的祖师,可是他们根本不理,或否定这些是祖师的论着。所以一失去“道名言”的概念,唯说自己的道名言,且以自己的不共义来作为共义,很多时就会错批他宗,寻且变成动摇佛教的修持,那就根本失去弥勒瑜伽行的立场。

  笔者把话题扯远了,如今且回头再说密咒道与钝根利根的问题。

  阿底峡虽然认为密咒道弟子为利根,但依照传统,对这些弟子其实只授以方便道,比较起来,所谓钝根弟子反而可以得传究竟见。为甚么呢?这就是说,所谓利钝,其实只从其堪不堪修习方便道而作分别,反而不问其是否堪能闻受究竟见。原因即在于,方便道有一些修法,非为一般人所能接受,关于这些,须要另文详谈,这里就暂且不说了。

  明白了这点,非密乘弟子便应该心平气和,对密乘便不应存有偏见。显乘其实可以得传授至究竟,密乘修法无非只是方便。在见地上,见部高一头地。

  然而虽可高一头地,却非一入手即应从高处学习,因此,佛才说为五道。由是观自在菩萨对钝根弟子的十答,实在亦有次第,由浅入深,由低至高,由不究竟(方便)以至究竟。所以阿底峡说无垢友的释论,对钝根十答,可分为资粮道一答、加行道一答、见道三答、修道一答、无间道一答、佛道三答。这即是《心经》的大部份正文内容。

  (二)瑜伽行的四种所缘境事

  由于无垢友释《心经》,主要依据《解深密经》所说的修证次第,因此,先须在这里说一说《解深密经》中的四种“所缘境”。

  所缘境,是告知修习禅定时心中所起的行相。修习禅定并非心中一无所念,心念不起反而不是正常的状态,心如槁木死灰是即谓之“枯禅”,属于禅病。即使修习小乘最深的灭尽定,灭尽一切觉受,其心念实依然相续不断,只是极为微细,不主动去攀缘觉受而已。

  以凡心念,必成为一个境界,这个境界,即说为心所攀缘,是即名为所缘境事。

  《解深密经》说有四种“所缘境事”——一、有分别影像所缘境事;二、无分别影像所缘境事;三、事边际所缘境事;四、所作成办所缘境事。

  这四个名相,不容易由文字来了解,因此亦须一说。

  佛家修禅定,称为止(samatha)、观(vipasyana)。止,是将心止息于一个特定的境界。譬如净土宗修“观想念佛”,依《观无量寿经》所说的十六种观想来修,每一种观想便即是一个“止”的境界,此即行者的所缘境事,亦可通俗名为定境。依次观想落日、大海、碧琉璃地等。

  观,并非观想的“观”,它是观察的意思,于一定境中,对此定境加以观察,亦并非只观察境中事物的形象,主要为观察境中事物的体性。例如净土中有六种光明,这六种光明以何为体性,如是等等,依照着经教来做,这便叫做观。

  所以《解深密经》说——

  观,是有分别影像所缘境事。因为当行者作观察时,其实是对所缘境事作种种分别。正因为有这种分别,才称之为观察。

  止,则是无分别影像所缘境事。因为此时心念只止息于一境界形像上,对此形象更不须起任何分别、任何观察。

  例如观想落日,修止,只须观想落日红彤彤,圆卜卜,甚至可以观想它的热力,无论如何观想,落日便是落日,是故为无分别。

  至于修观,那就不同了。要分别“红”是不是这落日的体性、“光”是不是这落日的体性、“圆”是不是这落日的体性、以至“热”是不是这太阳的体性,如是作种种观察,便即是有分别影像所缘境事。

  《解深密经》说,有分别影像所缘境事,是为资粮道上说。

  接下来,便为见道上行人说第三种所缘境事了。这即是事边际所缘境事。

  事,指一切法。例如色法,即指一切具有物质成份的事物或现象。边际,即指其自性或实相。所以在定境中能现证诸法实相,便即圆成了事边际所缘境事的修习。

  这是见道位以上行人的修习。当真能现证“见道”,名为“触证真如”,在地位上,称为初登地菩萨。

  二地菩萨至十地菩萨,一共九个地位,名为修道,他们没有特别的止观,因此《解深密经》没有说一个属于修道的所缘境事。弥勒则说,修道上行人只是“反覆观照真如”。关于这点,下来还将会说及。

  至于《解深密经》所说最后一个所缘境事,名为所住成办所缘境事,那即是无间道上行人之所现证。“所作成办”即是圆成佛道。

  (三)资粮道的现证

  大约说过四种所缘境事,便真的非进入《心经》的正文不可了,否则便拖得太长。虽然笔者所说,实尽非题外话。

  在玄奘译的略本中,未明说观自在菩萨答舍利弗之所问,劈头就说——

  舍利子,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

  因此有些讲解《心经》的人,还以为全经是释尊答舍利弗,观自在菩萨在经中的角色,只是行深般若波罗蜜多行,因为他如是行,释尊便乘机对舍利弗如是说。

  但若依详本,则整段经文实在是——

  观自在菩萨摩诃萨,答具寿舍利子言:若善男子或善女人,欲修行甚深般若波罗蜜多,此应如是——应如是观,须正观五蕴体性皆空。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色不异空、空不异色。如是受想行识亦复皆空。

  依阿底峡的解释,经中“应如是观”,是指有分别影像的内观,此亦即资粮道行人之所应为。即如无垢友尊者所说,资粮道上行人遍观五蕴、十二处、十八界种种法相,亦即是说,不但五蕴的色、受、想、行、识皆自性空,即六根(眼耳鼻舌身意)、六境(亦名六尘,指六根所对境,即色声香味触法)、六识(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等)亦悉皆自性空。

  这自性空由资粮道上行人修内观而现证,所以不同于知识上的认知。所谓“现证”,佛譬喻为“如人饮水、冷暖自知”,是故离一切计度。此即如不能用温度计来测水温 (是则为计度),便认为已知水的冷暖。这冷暖是一个觉受,非温度可以表达。

  蕴、处、界的自性空,皆如色法的例从而现证,这现证分两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现证色空的“即是”;第二个层次是现证色空的“不异”。在略本译文中,这两个层次的次序颠倒过来,不过这也没有关系,我们可以这样理解:详本是先说浅、后说深;略本是先说深、后说浅。这等于我们日常说话,“读大学小学”,或者说“读小学大学”,意思都一样,不须要订定一个次序规范,知道的人亦不会误会。因此不能说略本有误,或者详本有误。

  下面,我们即依此资粮道的现证来说明。

  资粮道上的观空,是观“实法自性为空”。于一切法,未入道的人都看成是实法,这所谓“实法”,便即是修瑜伽行时的所缘境事。于所缘境作分别,由是抉择,便即是观实法自性为空。

  以色为例,即由“色空”起观(这在宁玛派的修习,则说为“现空”,范围较“色空”为广)。先观二者为“即是”,然后深一层次观二者实为“不异”,由是即可抉择色空不是两种对立的自性。

  甚么叫做“即是”?

  一切色法的自性,即是空的自性,那就叫做“色即是空”。

  对这句说话可以解释一下。我们认识一切事物,其实只认识到它的相状与功能,而实未曾接触到它的自性。

  譬如说,甚么是水性?如果说,水会流动,那便只是水的动相;如果说,水能浮舟,那便只是水的功能。

  所以,我们立刻就可以将水来作为“所缘境事”,在观察中加以分别,我们就会知道,诗人咏水、画家画水、水上人家认识水,无非都只是水的相与用。从来没有一位诗人可以咏出水性,从来没有一位画人可以画出水性,也从来没有一位水上人可以说出水性。

  可是,我们却执持着水的相状与功能,将水看成是有“水性”的实法。一个擅长游泳的人,即便说为熟悉水性,其实他所熟悉的无非只是水的动态。

  那么,水到底有没有水性(自性)呢?

  有,水的自性即是空的自性(当然不只是水,蕴处界的自性,都即是空的自性)。这句话怎么说?一切我们看成是“实法”的事物与现象,无非只是有功能的事物与现象,它的自性则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如同于空(sunya)。

  用“空”来形容,是不得已,因为根本无可说,若要说时,勉强只能说之为“空”。

  空的梵文,即是“零”的意思。空即是零。如今许多人说,“空不是零”,那是将“零”看成无有,实在对“零”不够了解。如果了解到“零”其实具有功能,那就不会说“空不是零”,不信的话,你去请银行在你银行户头的整数后面加一个“零”,看银行肯不肯。[注7]

  对于“空”,我们的执着最少,所以在要说时,我们唯有说,一切法的自性便即是空的自性(即是“零”的自性)。“等于零”,我们马上就意会到是甚么一会事。

  因此“色即是空”,便是“色法的自性等于零[的自性]”。

  然而,甚么叫做“空即是色”呢?

  那是为了避免误会“空”是虚无(“零”根本不等于虚无)。所以说,在空(零)性中可以有一切事物与现象如其本份而显现。这不只是自然界的事物,绿水青山红树,即便是人类的发明,由粗糙的陶器以至精细的微纤,无一不是空性中的自显现。那即是说,空性不排除一切法(事物与现象),是故有一切法显现。

  所以“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应该解读为“色自性即是空自性,空自性即是色自性”,这样一来,我们就不会偏执色法为实有自性,亦不会落于断灭的边际,以一切事物与现象的存在为虚无。

  这也等于说,空性即是一切法的共性。然而除此共性之外,事物与现象亦更无个别的自性,所谓特性,无非只是事物或现象的相与用。例如水具湿性,这湿性不是水的自性,只是水的功用。所以中国古代阴阳家说:“水润下,火炎上”,若加观察,即知水的“润”、火的“炎”,只是它们的功能;水动向下,火动向上,只是它们的相状。说“润下”为水性,“炎上”为火性,那便只是我们的偏见,这种偏见,佛家即说为“虚妄分别”(或说为“虚妄遍计”)。

  执着这种偏见,便不能见诸法的实相(性),其真实,唯有说之为空。

  但当我们作观察时,若只见其“即是”,那就只见一边,并不全面,另一边,便是“不异”。所以我们还要观察“色不异空,空不异色”。

  这里的“不异”,吉祥狮子在《心经密咒道释》中解为“不离”,因此便解说得很直接。“色不异空”,即“谓轮回涅槃一切法,离空性即无所显现”;“空不异色”,即“谓无可遮遣之空性功德,色法显现实不能离彼”。

  吉祥狮子尊者的解释,可以打一个比喻。

  我们看电视,在萤光幕上万象纷呈,而且今古兴亡,悲欢离合,一一都在萤光幕上搬演。于萤光幕上的人物,自然将萤光幕上的事物与现象视为真实,因此便有恩怨情仇,但看电视的人却知道,萤幕上的一切事物的影像都无自性,若要说其自性,唯有说萤光幕的自性即是这些事物的自性。

  不但如此,我们还知道,萤幕上的一切事物,绝对不能离开萤光幕而显现;同时,萤光幕的功用(功德),不排除任何萤幕上的显现。因此萤幕上搬演《三国志》,演“三顾草庐”,萤幕一定不可能只让刘备出现,而不许刘备身边暴跳如雷的张飞出现。

  这就是“即是”与“不异”了。

  我们生活在世间,对觉者来说,其层次只等于萤光幕中的人说萤光幕中的一切事物为真实,而觉者则是看电视的人,知萤幕上的一切事物无自性,唯依于萤幕而显现。

  这个譬喻有一个缺点,那就是将觉者说成离开萤光幕,事实上却非如此,觉者自己也是萤幕中的人物,只是他却能由观察而知实相,他实在不必离开萤幕而知。

  这也许即是资粮道上行人的难处了。难处在于自己处身于萤幕,却须能现证,萤幕上一切法与萤幕的自性彼此为“即是”与“不异”。若真的能离开萤幕,则当然人人都可以做到。

  (四)加行道的现证

  接着,《心经》说:“是故诸法空相”。这“空相”,依梵文可解读为“空性无相”(sunyatalaksana)[注8]。此处所说,即是资粮道上行人的现证,是为加行道上行人的基础。

  前面我们说资粮道上行人现证“色空四句”(是故空性、无相)时,实在并未说及缘起,缘起法是一切佛法的基础,因此在说“空性无相”时,非对此问题澄清不可:甚么是缘起?

  若详细来说,缘起实有四重义理,此详见于龙树的《七十空性论》,然而一般人说缘起,则只说一个或两个层次。在下文将会对这四重缘起加以介绍,如今便亦只说两层浅义。

  第一层,是说事物“孤因不生”,必须“因缘和合”然后才可以生起。

  一说出来,便知道逭其实是常识范围以内的事。譬如种花,光有一粒种子如何能生长呢,一定要把它种在泥土里,还要浇水、施肥,加上阳光的温煦,种子才能够发芽、长养、结蕾、开花。

  在这个譬喻中,种子即譬喻为“因”,而种植的一切施为则都是“缘”,由于因缘和合,然后才有“果”(譬如开花,即是种花这事情的果)。

  宁玛派的道名言,将这重缘起义理名为“业因缘起” (有时又名之为“业果缘起”;格鲁派则称之为“相连缘起”,用“因果相连”之义)。这是最粗的缘起观。

  但即使最粗,亦已足以令人理解一切法无自性(诸法空性)。如前喻,我们不能说开出来的花有种子性、或土壤性、或肥料性、或水性、或阳光性,而若离开这种种性则不能有花,是故只能说花是因缘和合而生起,其生起实无自性(并没有一种特独的“花性”可以令花生起)。

  以花为例,蕴、处、界的一切法其实亦同此理,他们都是因缘和合显现而成为有,当因缘不具足时则不能生起;于生起以后,若因缘变异时亦可令这事物坏灭。这就叫做“诸法因缘生,法亦因缘灭”。

  然而,这层缘起实在可以说是以业为因,从而产生业果。

  业是甚么?以人类而言,即是他们的思想、语言、以及行为。

  一个想法,可以引生一个结果,譬如科学发明,以至日常生活现象。科学发明不必说,以日常生活为例,我想说一说自己一段深刻的感受。

  我在十三岁以后才接触西洋文学,那时候,读《林肯传》,当时令我童心深深感动的,是林肯母亲的一句话,她对林肯说:“不要践踏山路上的蚂蚁,它们和你一样,都有一个完整的摇篮。”

  这就是一个思想了,由这思想,就可以引生许多事件,如是佛家即称之为“意业”。所以林肯的美国会解放黑奴、会尊重生命、会尊重人权;所以林肯的美国一定不会将自己的利益凌驾于一切国家之上。

  “强凌弱,众暴寡”,本身就不是一个由正义思想决定的正义行为。

  以意业为例,其余语业和身业就可以类推而知了,这即是佛家所说的身语意三业。

  佛家认为,蕴处界一切法都以业为因,而一切法都是依于业因,当诸缘具足时随即生起,大至整个宇宙,小至一粒微尘,一切事物与现象无不如是。

  这不只是自然界的事物,即使是人工的造作亦可归为业因。

  一团泥,可以捏造为佛像,亦可以放在陶车上造成一个盆,当成为佛像以后,这团泥受人礼拜、供养,而成为盆的一团泥却给人用来盛载不洁的事物。同是一团泥,何以有如此分别,那就有众多的因缘,譬如商人的订单、陶师的意乐。

  但如果将这业因深一层分析,那就说为另一层次的缘起,即是“相依缘起”。

  一般说相依,说为“事物相对待”,初学很不容易理解,甚么叫做“对待”呢?原来说这话的人,以为事物依业因而生即是“对待”,对待者,即是相对的事物相辅相成,既然“孤因不起”,事物不由一因而生,而是因缘和合而生起,那就叫做对待了。因与缘相对,但二者又相辅相成,如是由“对待”而生起的事物,当然不能说它有自己的体性。

  然而这样说时,相依缘起便跟业因缘起没有分别,所以唯识家说事物有“依他自性”,倘若以为“依他”即是“事物相对待”,那实在还不是龙树所说的相依缘起。

  龙树在《七十空性论》中,说相依譬喻为父子,有子始有父,那才叫做相依。

  一个男人,无论他年纪多大,假如他没有儿子,他就不能成为父亲。所以子固然要依赖父亲而生,但“父”这个名言,实际上亦必须依赖“子”而成立。

  我们其实都生长在一个名言的世界里面,有一个名言,就有一个概念,而人则由概念去理解事物。在现实生活中,这样做没有错,可是若因名言概念就将事物看成为有自性,那就错了。业因缘起固然已然否定了这点,但若深一层次来观察,便知道一切名言其实都由相依而成立。

  父与子是一个很明显的例,而其他事物其实亦莫不如是,那就是——事物的名言概念实在依心识而生起。

  这样说,并非唯心(藏密否定唯心为究竟),而是客观事实。《红楼梦》刘姥姥入大观园闹笑话,其实并非笑话,只是因为刘姥姥的心识不同王凤姐的心识,所以她没有王凤姐的名言概念;掉过来,王凤姐如果去刘姥姥的乡下也一定闹笑话,因为她没有刘姥姥的乡下人心识,自然就对乡下的事物没有相同的名言概念。

  人的心识,对事物的认知已经有这样的分别,更不必说一切众生了。一条小犬跟它的主人看同一事物,一定有不同的名言概念。用塑胶造成香蕉和红萝卜,给小犬咬,取悦小犬的其实只是触觉与声音;香蕉和红萝卜的形象,与其说是取悦小犬,毋宁说是取悦它的主人。

  所以,并不是说由心识可以造成一切法,而是说,一切法皆依心识而成立其名言与概念,由是根本不必理会一切业因而成立之有,只从一切法由心识相依而始能成立之这一点,就可以说由因缘和合而成的“因缘有”为“诸法空性”了。因为一切法的性,其实只是由名言产生出来的概念,譬如说山,我们立刻由“山”这名言,在心识中生起“山”这概念,这就叫做“外境依心识而变现”。

  不过反过来,心识亦须依赖外境,如果没有外境,心识亦不生起(准确点来说,可以说为“心识亦不起功能”)。例如没有食物在口,我们的味觉就不产生作用;没有气味,我们的嗅觉亦不起功能。这就叫做“心识依外境而起用”。

  由是可知,心识与外境实在是彼此相依而成立。心识如父,外境如子,无味道即不能说有舌识,亦如无子即不能说一男子为父。那时候,这男子并非不存在,只是他还未发挥成为父亲这功能;一如舌识,并非不存在,只是因为它不发挥分别味道的功能,就等如不存在、不成立。

  所以由相依缘起观察一切法,所见的便不只是业因有的“诸法空性”,还可以“见到无相”这一面——这才叫做“一切法空性无相”。

  为甚么“无相”呢?因为“相”其实正是名言概念。蓝色的蓝,红色的红,蓝与红无非都只是概念,一般人将“蓝”看成是蓝色的特性,将“红”看成是红色的特性,其实这所谓特性,不是依人类心识而生起的名言与概念,是甚么?小犬看出来的蓝与红,一定不同它主人看出来的蓝与红,因为心识不同,自然就有不同的名言概念。这一点,前面已经说过了。

  蓝与红如是,一切法亦如是,由是必须由相依缘起,才可以说“无相”。倘若以为一切法既然无自性,它的相亦自然无自性,那就只是推理,而不是现证,资粮道上现证“色空四句”,勉强还可以落在业因的层次来现证。但当要现证“空性、无相”时,已非超越业因,悟入相依缘起不可。至加行道,行人要将“空性无相”作为修学之所依,便即是以“外境与心识相依”这现证为自己的修证基础,继而生起他们的决定。

  这一层次的修习,便是唯识了。唯识家倘如不了解龙树的相依缘起,将《成唯识论》读到多熟,都不可能作为加行道上的修证基,因为一切修证都不能依推理而得现证果。

  然而空性、无相,还毕竟只是加行道上的修证基础,行者依相依缘起现证“一切法空性、无相”(诸法空相)之后,还要作两重寂止(无分别所缘境事),才可以称为加行道上的圆成。这两重寂止,即是《心经》说的——“不生不灭,不垢不净”。

  要解释这两句话,依梵文本解读比较容易,那即是——“无生无灭、无垢无离垢”(anutpanna aniruddha amalavimala)。

  无生无灭,不是说一切法不生起、不坏灭,只是说,一切法的相可以呈现出生灭现象,可是这些现象其实“无相”(并无所谓生灭相)。

  所以由决定“无相”来现证“无生无灭”,是加行道上行人的第一重寂止。

  何以必须是寂止而不是内观呢?因为这时已得“空性无相”的决定,且以此决定为基础来作修证,一切法都空性无相,那就不必再加以分别(由分别而决定空性无相,前已说是资粮道上行人的修证)。

  具体的修证方法,密乘有“生起法”(skyed tshul,包含生起次第与圆满次第)[注9],在这里不必详谈,因为这须要由有资格的上师教授。怎样才能称为有资格呢?可以说,能教授如何由仪轨修习相依缘起而超越相依缘起的,即堪称为有资格的上师,如若不然,只教人如何依仪轨来观想本尊,又如何念咒,如何放摄光明,那便只是事相,依然落于身语意的业因造作,不但未能超越相依,而且连相依缘起亦未能悟入,那就根本连资粮道上的修习都如梦梦,当然更谈不上加行道上的修证了。学者须知,不但推理与认知不是修证,即使持着一个坛城与本尊相亦不是修证。修证的要点是:先依教法抉择,然后修证,于修证中生起决定。现在加行道上行人,依“空性无相”作抉择(此已于资粮道上现证,是故抉择必然无误),然后修证“无生无灭”这个决定。

  加行道上行人的第二重寂止,是修证“无垢无离垢”。

  这一重寂止,已经超越相依缘起,进入相对缘起的层次。相对缘起称为深缘起法,所以在这里不打算详谈,只须指出,在唯识学中,相对缘起亦名为依他(究竟说则为依他上的遍计,下来当细说此点),因为凡相对法都有自与他的分别。所以研究唯识的学者,不可将依他只看成是笼统的对待,因为对待亦有不同的对待,若不知此差别,就很难理解一些经论。

  然则,我们怎样来决定“无垢无离垢”呢?

  垢其实亦是相,例如杂染相与障碍相,这些杂染与障碍,相对于事物的本体而言,便可以称为垢了。

  在相依缘起中,说凡愚的心识起功用时,恒常执持著名言概念,这名言概念便是外加于事物的垢,也可以说是心识的垢。

  概念外加于事物之上,这很容易理解,因为这即是我们日常生活的定义与经验。然而,却并非说这些定义和经验没有用,或甚至有害,不是的,它对我们的生活十分有用,小孩子知道火会烧手,烧伤就是火的定义,曾经给火烫伤,便是对火的经验,亦一定要靠这一类定义和经验,人才可以成长,才可以生存。所以佛并没有对它们加以否定。佛所否定的,是执持着这外加的概念而把它们当成是物性,由是即不能认知空性无相。

  所以,问题只在于是否执着外加于事物上的概念,不执着,便即使日常应用这些定义与经验,亦不会成为牵系我们生生世世轮回的锁链。所以,是垢还不是垢,是障还不是障,只看我们的心识如何去认知。

  正因如此,我们才说“无垢”,因为垢与非垢,无非只是心的行相(可暂时理解它即是心理活动)。既然无垢,自然亦“无离垢”,因为离垢亦无非只是心的行相。

  由是可知,加行道上所修证的两重寂止,当修证“无生无灭”时,主要以外境为所缘,但当修证“无垢无离垢”时,主要的所缘境事却是我们自己的心识。

  心识有执持则名之为垢,一切贪嗔痴都由此而起,这种心识状态即名之为阿赖耶:当心识无所执持之时,便即是离垢的心理状态,这状态即便称为如来藏。是故阿赖耶跟如来藏实相对而成立。

  由于“无垢无离垢”,因此佛并非否定阿赖耶、肯定如来藏,更没有将如来藏看成是一个实体(具有真实体性)。同时,假如行者执持着“离垢”来修证,例如执持着空性来修证,这种执空的心理便亦是垢,因为空也无非是外加于事物之上的概念(事物的实相无可说,是故才加一个“空”的概念去形容)。所以能够无垢无离垢,行者才可以说是现证中道,亦即既不偏向于垢的一边,亦不偏于离垢的一边来认识事物的本然(法尔)。

  这样说,学佛的人或许会觉得奇怪,明明说要证空性,为甚么又说空性不能执持呢?

  这须知道,说“空”,其实只是为了对治凡愚将一切法执之为“实”,也即是说,“空”只是“实”的对治,既然是对治,那就不是可以执持的事物。譬如病人患上热病,须要用凉药来对治,并不是说人可以长期日日饮凉药,是即谓凉药亦不可执。

  因此执著于空无,跟执著于实有一样,同样是歪曲了的心理状态。佛曾经对迦叶说,我宁可见到人执有,将自我看得比须弥山还要大,也不愿意看见那些“方广道人”在妄谈空性,而陷入虚无的心理状态。因为执有的人,对他说空就可以对治,但对于执空的人,可谓无可救药。

  所以如来藏并不是一种虚无的心理状态,它只是自然而然的离垢心识,然此中对离垢亦不执持。加行道上行人所欲修证的,便是现证这种心识境界。

  因此我们也便知道,加行道上何以只修寂止,因为寂止是“无分别影像所缘境事”,既然无垢无离垢,此境界自然便是无分别。

  如是即是加行道的两重修证,由抉择“空性无相”来现证“无生无灭”、“无垢无离垢”这两重决定见。于中“无生无灭”稍偏重于现证空性,无垢无离垢则稍偏重于现证无相。说为“稍偏重”,即并非偏重,只是修行次第上自然而然的偏颇,也即是说,依次第修行,便自然有依次第而起的偏颇,当次第超越时,这些偏颇便亦自然得到纠正,及至完全无偏,便即是唯佛始能现证的究竟离四边体性,此体性非空、非有、非空亦非有、非非空亦非非有。

  这是一种怎么样的状态呢?

  因为佛离四边的证智境界,已尽离一切名言概念,是故不可形容,那就叫做不可思议。如果勉强要形容,便只能说是离四边,有时候又形容为“离边复离中”。[注10 ]

  现在,加行道上行人是开始进入这种境界,或者说,是开始登上一条漫长的旅途,其目的地便是现证佛智。

  (五)见道的现证

  于是,行者经过资粮道“色空四句”(空性无相)的决定;经过加行道现证“无生无灭”、“无垢无离垢”两重决定,就进入见道了。若见道圆成,便登初地菩萨的道位,这道地,名为初欢喜地。

  一入见道,马上就要超越加行道上行人的一种执着,那就是前面所说,他们持着一个目的而入道,目的在于现证佛智。

  持着这个目的有甚么不对?

  目的没有不对,不对仅在于持。一但执持,便又落名言的边际。即使是“佛”逭名言亦不可执持,一旦执持,就根本不可能成佛。为甚么呢?你所持着的名言概念,恰恰就是你成佛的障碍。

  人们或者会奇怪,在世间法中,我们持着一个良好的目的来努力,堪堪受人赞许。例如说,我们想成为一位学者,于是努力读书,一定会得到家长与师长的鼓励,那为甚么却不可以持着成佛这个目标来入道上路?

  很简单,世间法不脱离世间的名言概念,是故就可执持。例如“学者”是一个名言,这名言包含的概念任何人都可理解,那就是可以思、可以议。然而出世间的佛,其心识(这时应该叫做“智”了),不可思议,因此就不能用世间的一切概念来定义。若勉强这样做时,行者所持的概念一定不是佛的实相,只是自己构思出来的一个形象。

  持着一个由名言概念构思出来的境界,来想现证离名言的不可思议境界,那真的可谓南辕北辙。

  见道上行人的难处就在这里了。

  由是《心经》说他们的现证,便是“无增无减”(不增不减)。

  “无增无减”的意思是,要现证般若波罗蜜多,根本不须要增加一些甚么,减损一些甚么。例如,我们不须要增加一些功德来现证,亦不须要减损一些污染来现证。

  这样说,并不是不分善恶,并不是否定业力因果。见道上行人亦须励力作善行,利益有情,因为因果分明具在,只是,他却不应以为行善就可成佛,就可现证般若。

  所以对于善行,要“三轮体空”而作。

  何谓“三轮体空”。凡身语意业,皆有三轮,此三者即是:作者、受者、所作之事。例如布施,行布施的人、受布施的人、所布施之物,便是所谓三轮,此三轮空性、无相,是故可以说为既无施者,亦无受者,更无所施之法。菩萨布施即是如是而施。由是菩萨并不执持着布施有甚么功德,这便即是“无增”的一个例子。

  至于“无减”,更容易理解,前面已经说过“无离垢”,离垢其实已经是减,所以无离垢实亦即是“无减”的一部份。

  何以无离垢不是无减的全体呢?因为无减实在不光是无雕垢。

  在空性无相的世间中生活,根本不要有所逃避,那是无减;在修行时,不必着意去除修持境界中的劣境与障碍,那亦是无减。那就叫做如实生活、如实修持,

  所以证入见道之所修,是“有分别影像所缘境事”。何以须要有分别?因为必须有分别,他才能洞察自己刻意增加了一点甚么,刻意减损了一些甚么。[注11]

  禅宗的故事说,有两位禅师,一位见蚊子咬自己,随手就拍;一位虽然给蚊子咬,却永远不拍,只挥手令之飞走。那一位禅师对呢?如果不刻意,两位都对,如果刻意,两位都不对。这刻意与不刻意,旁人很难说,一定要行者自己作分别才能知道。

  所以见道上行人之所修,虽有分别,却是深观,深于资粮道上行人观“色空四句”。

  这样说,或者又会引起疑问。观“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色不异空,空不异色”何等深邃,有人甚至以为这四句即是《心经》的心髓,为甚么却说这内观为浅呢?

  是的,这的确比见道上行人的内观浅,因为无论道理怎样艰深,观色空、空色,即使以心识为所依,相对而言亦到底只是外观,即是不能离外境而起行相,可是见道上行人之所观,却纯属自己的内心世界,内心世界实在比客观的外在世界深邃,可以说是深不可测,变化万千。而且,外在的世界无非依内心世界而成为有,所以凡一切执着(例如执著名言),根源实只在于内心,而非在于外境,如今见道上行人之所为,即在于根除内心惯常所作之增减,所以就比资粮道上行人之所为困难得多,是故禅宗才有“家贼难防”这个话头,家贼者,即是自己的内心。

  (六)三解脱门

  ——说见道至修道的过渡

  谈到这里,已经谈过五道中的三道:资粮道、加行道、见道。于此三道上行人的决定,依《心经》,称为八事,是即——

  1 空性———┐

  ├——资粮道

  2 无相———┘

  3 无生———┐

  4 无灭———├加行道

  5 无垢———│

  6 无离垢——┘

  7 无增 ———┐

  ├——见道

  8 无减———┘

  依无垢友尊者的说法,空性与无相二事,属于“空三摩地”修证;无生以至无离垢四事,属于“无相三摩地”修证;无增无减二事,则属于“无愿三摩地”修证。如是便与佛所说的三解脱门相应。三解脱门即是空解脱门、无相解脱门、无愿解脱门。佛家称为“三门”。

  对于三门,有人将之分别轻重,认为空解脱门最重要,因为是修证无相、无愿二解脱门的基础。这种说法不能说它错,因为由空性而证无相无愿,亦很合理,然而我们却不认为这是彻底、究竟的见地,因为若偏重于空性时,始终是落于边际。

  或许有人会说,我现证的空性已经离一切边际,因为我的现证,即是龙树的中道。

  对持着这见地的人,应该这样解释。你若持着空性见时,所谓中道,无非仍是执持着“四边”这概念的中道,那等于画一个四方形,在四方形中心的一点,便是你所现证的“中”。这个“中”,看起来离四边,但实际上却未离四边,因为它是在四边的范限之内。要离四边,实在要离四边的范限。关于这点,就要说到龙树的“相碍缘起”了。

  然而相碍缘起称为甚深缘起,所以我们暂时不谈及它,不妨画一个图形来表示——

  左面的四方形,以四边为范限,因此才能定出一个中点,但若脱离四边范限,这个中点就根本不能成立,像右面两个四方形重叠,就可以看到,一个四方形的中点可以恰好成为另一个四方形的角,这就表示受四边范限的中,实际不可说为中,它只是相对的中,范限里头的中。持空性见来证中道,其所谓中即是这样,这并不是龙树所说的中道。

  要形容龙树所说的中道,目前只能这样来形容:“离边复离中”(下来还有细说)。所离的中,指的正是未离四边范限的中。

  如果问:没有范限,怎能说中?

  这就恰恰是不可思议境界了。我们一定要有四边的范限才能定出一个中点,是因为我们受到相碍,范限就即是碍,龙树说四重缘起,其相碍缘起就正为此而说。必须离相碍,然后才能证佛智,成佛的难处就正在于此。

  不过,见道的圆成却不必离相碍,行者只须悟入相碍,便可以现证真如,此时的现证称为“触证”(这是弥勒瑜伽行建立的道名言)。

  何以未离相碍亦可触证真如呢?

  触证真如只是脱离了心性的缚束,即是不再受由心识建立的名言概念所缚,此时,初地菩萨(触证真如的行人)已住入法性,但却受法性的缚束,是故未能称为解脱。所谓未离相碍即可触证真如,只是说行者已于心性中自解脱,他所离的,只是心性的范限,也即是说,他已悟入了一个正方形的中点,可是法界却无限无边,若他执持着这个中点,便等于永远不能离四边的障碍。

  见道上行人的修证,其局限即在于此,因此我们才不能说偏重空解脱门是究竟。

  那么,三解脱门彼此的关系又如何呢?

  它们是广大法界的性、相、用。空性是性、无相是相、无愿是用。对于性相用三者,我们不能侧重于其中任何一个,否则便依然是有分别,一有分别,充其量也只能现证见道,登入初地,至极限也只是于六地现证般若波罗蜜多,不能说是“行深般若波罗蜜多行”。所以《心经》于说完八事之后,还要继续说下去,那才是观自在菩萨的三摩地境界。

  《心经》说——

  是故空中无色、无受想行识。

  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

  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

  这三句经文,即是修证果,分别遮遣蕴、处、界的现观果。菩萨尔时住于法性之中(亦即住于空性等八事之中),见蕴处界一切法都空性无相,都无生灭、垢离垢,以至无增无减,如是始谓之为“无”,并不是笼统地说空,便无五蕴、十二处、十八界。

  明白这三句经文说的是修证果,亦即现观果,非常重要,否则观自在菩萨便只是一系列一系列地举出一些道名言来加以遮遣,实在没有深意。如果知道是现观果,那就不同了,那是住在法性之中的现观,才能周遍蕴、处、界而观。同时,还须分别性相用而观,才能称之为周遍(周遍性相用)。在弥勒瑜伽行的道名言,这就叫做“悟入法性能相”——关于这些,在说瑜伽行时还会细说。

  其周遍一切法而观,并非唯笼统说空,这一点亦非常重要,因为前面既然已分别说现观八事,是则其现观果当然即是这八事的修证果,是故此所谓“无”,即八事现观之无,亦即由其性、相、用而说之为无。

  说无性、无相不会引起误会,但若说其功用亦无,那便可能引起误会,盲目附和的人会因此陷入虚无,如龙树所指责的方广道人。所以对此问题尚应一说。

  《心经》在这里说“无”,大前提是住于空性等八事之中,唯住于此八事中的行人才堪现观其为“无”。这“无”,并不否定世俗有,因为世俗有并不住于空性等八事。亦即是说,世俗有实为有性、有相;有生、有灭;有垢、有离垢;有增、有减。有此种种,即因为世俗有具足功能。

  不否定世俗有而见一切法于空性等八事中为无,那即是见道菩萨所现证的般若波罗蜜多。在这时候,世俗有的成立,是由相碍而成立,即是由超越“法能相”而成立,而非超越“法性能相”而成立;即是超越阿赖耶而成立,而非超越如来藏而成立。

  法能相与法性能相,是弥勒的道名言。法能相即是虚妄分别;法性能相即是真如。

  阿赖耶与如来藏是释迦的道名言,阿赖耶不同阿赖耶识,一切有情心性本净(空性、无相;无生、无灭;无垢、无离垢、无增、无减的境界),是名之为如来藏;若成世俗有 (有性、有相等的境界),那便是阿赖耶。

  所以初地菩萨的触证真如,即是悟入法性能相,亦即触证如来藏。

  然而佛家的修证并不以此为究竟,因为般若波罗蜜多与深般若波罗蜜多的分别,即在于对真如的性相用作不作分别。若仅能分别性、相、用而现证,那只是般若波罗蜜多,若能性、相、用三无分别而现证,才能现证深般若。是故在由八事中见蕴、处、界为无的基础上,初地菩萨尚须修证性相用三无分别。

  因此,就有《心经》的三节经文——

  无无明、亦无无明尽,乃至无老死、亦无老死尽。

  无苦、集、灭、道。

  无智、亦无得、[亦无无得]。

  无无明一节,是由性与相无分别去现证;无苦集灭道一节,是由相与用无分别去现证;无智一节,是由性、相、用三无分别去现证。这三节经文,即是由见道过渡至修道阶段的修学,亦为修道上九个道地(由二地至十地)菩萨的基本修学(因为这九个地位的菩萨其修学为“反覆观照真交口”)。

  先说无无明一节。

  以“无明”为缘而有“行”,以行为缘而有“识”等十二缘起,都是世俗有,其被世人认知,是因为世人但执持其性与相。例如无明,世人即说它以痴为性,呈现为执著相;又如行,世人即说它以业为性,呈现为行相。

  所以菩萨住于空性等八事之中,即着重于其性与相而观八事,由性与相而说之为无。

  然后是四谛一节。

  苦、集、灭、道是释尊依缘起而建立,给弟子作为修习的依据,着重于相与用。苦有诸苦相,而这诸苦,则是集的功能(用),因为有五蕴结集然后才引生诸苦;灭苦有灭苦相,而这灭苦,则是道的功能,因为有修习道然后才能灭诸苦。如是等等,无非都是世俗有,当住于空性等八事之中作现观时,即可说其相与用皆为无(无增、无减,是故无用)。

  最后是智与得一节。

  智是一个境界。在凡愚,称这境界为心识,因为未离分别,而分别这个作用却正是心识的最基本功能;若在圣者,因为已离分别,所以他的心理状态便不能再称为识,而称之为智。

  菩萨的心理状态(对于佛,则已不适宜再称之为心理状态),若分别由性、相、用来观察,可以说为有,但这却依然是世俗有,或者我们可以说它是菩萨的世俗有,它虽然已超越凡愚,不再将十二缘起与四谛视为实有,但却用分别的心态来评价佛智,是故说之为有,这即是初地菩萨以至修道上诸地菩萨的心态。

  菩萨的世俗有,恰恰是诸地菩萨的障碍,因此说为“无智”,那即是离性、相、用而作观察时,便应证知佛的证智境界亦非实有,二地以至十地菩萨的证智境界,当然更不可执之为实。这现观,即由性相用三无分别的境界来观察佛智。

  在宁玛派的修学中,即说此现分、明分、空分三无分别。在这里,现分是法性的功用;明分是法性所周遍显现的法相;空分即是法性的自性。

  接下来,便说“无得、无无得”了。

  何以无得?因为无可得之因。何以无无得,亦因为无无得之因。佛的正知、十力、无畏等等功德,法尔存在,即非由缘起而存在,是法界本然具有的功能,偏重于功能 (用边),可以说其为有,但却只是世俗有,若由性相用三无分别来观察,便知成立正知的因、成立十力的因、成立无畏的因都为无有。但亦不是虚无,因为是法尔而有(自然而然而有,离因缘而有),所以才说,亦无“无得”之因。

  这三节经文,是由见道说至修道,一切菩萨的修学都由十二缘起、四圣谛、证智、功德来作性相用三无分别的观察,然后才能现证深般若波罗蜜多,此亦即现证三解脱门。

  在这里,无垢友尊者引《月灯三昧经》 (Candrapradipasamadhi)来作总结,经说——

  薄伽梵说解脱之自性,即甚微细功德亦不可得。

  所谓甚微细,即其非是为有。

  (七)修道的现证

  在修道上九个地位菩萨的修学,《心经》说道——

  以无所得故,诸菩萨依止般若波罗蜜多,心无障碍,无有恐怖,超过颠倒,究竟涅槃。(依详本引)

  这节经文说的是三件事:一、心无障碍;二、无有恐怖;三、超过颠倒、究竟涅槃。

  关于心无障碍,可以说是菩萨的基本修学,若依龙树四重缘起,这即是由悟入相碍缘起而修证离相碍。若依弥勒的道名言,这即是由圆成自性而现证胜义无自性。

  《解深密经》将各地菩萨的障碍说得很清楚,每一地位的菩萨都有两种愚,而且由二愚引发一种粗重。每地的二愚一粗重,即是该地位上菩萨的障碍。[注12 详见《解深密经·地波罗蜜多品》。]

  在这里,我不打算将《解深密经》所说的愚及粗重一一加以阐释,因为对一般读者来说,可能觉得很繁杂,所以《心经》亦仅统名之为障碍,修道上菩萨的修学,便即是现证“心无障碍”,这样理解就已经很够了。

  障碍即是局限,局限由分别性、相、用而引生。譬如时间,我们的器世间,时间为一元次,所以有来、有去,这来去即是时间相,由是成立过去、现在、未来,即是时间的功用。由执持它的相与用,我们便建立了时间性(可是却实在说不出来),由此分别,所以我们说时间有“时性”,所以才有将“时”说为恒常的哲学流派。但如果我们离开“一元次”这个局限来观察,就不能说来去,亦不能说过去、现在、未来了,此即如爱因斯坦建立四元次的“时空连续体”,它就超越了过去、现在、未来这“三世”。这“时空连续体”,就即由超越性、相、用的局限而成立。

  因此,离障碍便即是离局限。每一地的菩萨都有他自己的局限,亦即有他自己对法性的性相用所作的分别,如何渐次证入三无分别,便即是各地菩萨的修证。

  于是,菩萨就可以离怖畏(“恐怖”)了。菩萨的怖畏在于仍未能圆满离诸颠倒,是故才有怖畏。他们的怖畏不同凡愚的怖畏,凡愚的怖畏是不能离生灭的因果,亦即是生死皆不得自在,由是即有种种苦,复因苦而生怖畏,菩萨已能离苦,甚至可离生死,所以他们的怖畏即在于离缘起后的无所依。

  修道上的菩萨,依于相碍缘起而作修证,渐次能离缘起,但这时他反而有所怖畏。最典型的是第五地菩萨,《解深密经》说他们的两种愚是——“纯作意背生死愚”,以及“纯作意向涅槃愚”。背离生死而趋向 涅槃,不能说不对,可是,这就始终是有分别的所缘境,正由于持着这分别,五地上的行人才会怖畏生死,希求涅槃,佛认为这亦即是颠倒。

  为甚么求离生死而得涅槃亦是颠倒呢?

  因为在这种有分别的所缘境中,五地菩萨正由于分别性相用而分别生死与涅槃,是故未能现证性相用三无分别的法尔,这分别便是菩萨的颠倒。有这颠倒,便永不能住入平等性。

  对于佛家的平等性,许多人都忽视了他的重要性,以为佛说众生平等,便是平等性了。这样理解平等性,实在依然落入世俗的层次,以为佛现证的平等性,有如我们所说的男女平等、肤色平等、宗教信仰平等之类,这就是轻视了平等性。

  佛所现证,是周遍法界的大平等,是故周遍法界无处不具生机。这所谓周遍法界,已不同于初地菩萨,由分别性相用来周遍。初地菩萨的周遍,是用三种观点来周遍,对事物由观察其性而认知、对事物由观察其相而认知、对事物由观察其用而认知,由是即可观察一切法而无遗,是故说为周遍,但这周递却不平等。譬如说,由寂灭相来认知佛,那是由相来作认知,这时候,就不能说具寂灭相的佛与具颠倒相的众生平等;又譬如说,佛具力、无畏等功德,而众生则不具,所以从用来认知,亦不能说佛与众生平等。

  这也等如说,若分别性相用来观察,这观察可以周遍,但一定不平等,佛所现证的,却是平等的周遍。

  平等的周遍,是对性相用三者无分别而现证,是故不能从寂灭相来定位佛,不能从颠倒相来定位众生,佛与众生都无非只是法性中的自显现;亦不能从功德与业力来分别定位佛与众生,因为这亦是法尔,佛法尔具足功德,众生则法尔具足业力,由是才说佛离因果,而众生则受因果定律的支配。

  此所谓法尔,其实亦是不得已而安立的名言,它实在是不可思议的境界。文殊师利的不二法门,便是现证不可思议境界的法门。

  因此,大平等性(平等而周遍是故名之为“大”),不可思议,是佛内自证的智境,不能用我们的名言概念来加以形容。每一地位的菩萨渐渐离障碍,才能悟入这大平等性。所以在佛地无间道上的菩萨,《解深密经》说他们还有“极微细碍愚”,由是可知离相碍缘起而无有怖畏,并不是容易现证的事。

  超过颠倒、究竟涅槃,二者是因与果的关系。关于超过颠倒,前已说各地菩萨都仍然有颠倒,所以指的并不只是凡愚那种执一切法为实有的颠倒。

  解释《心经》,明白菩萨亦有颠倒,这一点十分重要,否则便将“究竟涅槃”说成太过轻易,凡愚执实,这种颠倒在资粮道上已经超越,因为这正是资粮道上行人之所现证。若超越凡愚的颠倒即便可以究竟 涅槃,那么,资粮道上的行人跟佛还有甚么分别?

  曾经有人告诉笔者,讲经的时候,说十地菩萨都有颠倒,听众很难接受。这也许是事实,因为崇拜菩萨已经成为事相佛教的风气,在菩萨信众的心目中,自己所崇拜的菩萨已经是圆满无缺的圣者,所以才可以作福众生,如果说菩萨都仍然有颠倒,心理上很难接受。

  所以笔者常常以为,佛教其实不妨分两个途径来传播,一个途径是宣扬世俗有的事相佛教,另一个途径则是依经论来弘扬佛的教法,例如说菩萨亦有颠倒,就是佛的教法,假如因为有事相佛教就避而不谈这点,那么,便等如是对佛法作减损,此亦等如谤法,因为这种做法,等如今具根器的人无法认识佛法。

  其实,说菩萨亦有颠倒,亦并非对菩萨有所不敬。他未成佛。为甚么未成佛呢?就正因为还有颠倒。而且,菩萨的颠倒在层次上根本不同众生的颠倒,因为众生根本不识缘起,而菩萨的颠倒则落在相碍缘起之上。四重缘起中,相碍缘起最为深密,是故最难超越,未能完全超越即有颠倒。

  举一个例,我们生长在三元次的空间,因此一切事物都呈立体相,这立体相就是我们的局限,亦即是我们的障碍,所以当我们观想佛相之时,亦必然观之为立体的人形佛。这样做,其实已经是颠倒,因为这样的形态,只能说是我们这个器世间的化身佛形态,例如释迦,但我们却以为一切佛都是这个形态,那就是受到三元次空间的障碍。

  所以《维摩经》就举出一个香积佛国,这个佛国中的诸佛菩萨并非具有我们的身形,所以维摩诘才要化现为一与香积国相应的菩萨身,往香积佛国向佛乞食。香积佛国的诸菩萨,从香积佛的开示中得悉有我们这样的一个娑婆世界,便很想一见释迦与娑婆世界的菩萨众,香积佛便吩咐他们说——

  可往,摄汝身香,无令彼诸众生起惑着心;又当舍汝本形,勿使彼国求菩萨者而自鄙耻。[注13 ]

  你看,香积佛国中的菩萨,分明就跟我们娑婆世界的菩萨不同,所以才要“舍汝本形”。他们的本形到底是怎样的一个形状,《维摩经》虽未说,但至少已令我们知道,见到他们的身形我们会自卑,所以我们不可以用自己的形状来规范其他世间的众生。

  由是可知执着自己的身形已经是一种颠倒,这颠倒以时空的障碍为基础而生起,要超越这颠倒,就要打破时空的障碍,可是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实无一刹那不受这时空限制,因此离时空障碍便实在是很困难的事。由是可知,说菩萨亦有颠倒,释迦是如实而言,目的在指示菩萨应如何修证。

  依龙树的教法,离障碍即是离缘起。离缘起并非否定缘起,只是超越缘起。所以对于由障碍而生的颠倒,亦并非加以否定(否则便是否定世俗有,由是落入虚无的边际),只是加以超越。如是即是经中所说的“超过颠倒”。

  超越颠倒而究竟涅槃,此中的“究竟涅槃”实在亦应一说。

  佛家诸宗部对“涅槃”其实各有不同的理解,因此才成立为诸宗部的见地。俄罗斯学派对此有专门研究,据说,不同的“涅槃”定义共有二十余种之多,而每一种都可以引佛说为依据。

  事实上,“涅槃”的梵文nirvana一词,实在是一个复义词,Theodore Stcherbatsky曾有专着探讨[注14]。所以因其复义而成不同的宗义,亦很容易理解。诸宗的成立,无非都只是修证的目标有所不同。如是见、如是修、如是证,即便成为一个宗部。

  因此,我们不能说这个宗部对,那个宗部不对。因为只须不偏离佛法,实在没有任何一个宗部不对。对于诸宗部,最适宜的做法是,以缘起做大前提,将诸宗部加以定位。如果依照龙树的教法,那就是将诸宗部加以分别,有些落在业因缘起的层次、有些落在相依缘起的层次、有些落在相对缘起的层次,有些落在相碍缘起的层次,至离相碍则为“究竟”。

  藏密宁玛派祖师努·佛智(gNubs chen sangs rgyas yc shes)有一本论典,名为《禅定目炬》(bSam gtan mig sgron),论中分“渐门”、“顿门”、“大瑜伽”及“无上瑜伽”,抉择四次第禅定。这是一本极其深邃的论典,论师依自己的内自证境界而造论,已非一切诤论立足处。由本论,便知由对 涅槃的岐义,可以建立不同的禅定。

  诸宗部所执持的nirvana语义,即是他们落在那一个缘起层次的反映,例如声闻乘宗部多以灭正受即是涅槃,那便是落于业因缘起而未能超越,是故便将不受身语意业作为涅槃。这即是取其“吹灭”的语义。

  照中观宗的观点,唯识今学(此为陈那成立的唯识学派,由玄奘法师传入汉土的即是这派)落在相依缘起,因此月称论师(Candrakirti)在《入中论》(Madhyamakavatara)便指出它所建立的“自证分”即永远成为相依,那便等于执实相依缘起而说空[注15]。唯识家对此虽然多方辩解,说自己的学派并未将心识执实,但他们却并不从“自证分”是否落入相依缘起这一点来立论,那就根本没有回答月称的话题。

  所以,月称的涅槃观亦一定不同唯识家的涅槃观。唯识家要将“大涅槃”与“大菩提”作分别,中观家则根本不须要作这分别。由是唯识家要修证的便是“本寂”,同时认为“本觉”思想不妥,可是瑜伽行中观派(例如无上瑜伽密诸宗部)却认为“本寂”无非只是佛的证智相,而“本觉”则是证智的功能,二者不异不离,不可分别。这就是修证的见地不同,因而对“涅槃”便有不同的理解了。

  笔者的意见是,每一个学佛的人都讲究缘份,这一生有缘依止那一个宗部,就不妨依着这宗部的见修来现证,实在不宜是此非彼,与其偏执与诤论,不如依见地来修证。若自己依止的宗部没有修证的法门,那就须要检讨,光落在理论的层次,算不算得上学佛。那就恐怕要另寻修证的门径了。有说、有修、有证,是释迦的说话,是故不能以有说为止境。

  这即是说,我们实在不宜为“涅槃”一词的定义多兴诤论,最重要的是如何去修证。

  然而《心经》所说的却是“究竟涅槃”。

  甚么是“究竟涅槃”呢?无垢友尊者说,“大舍离”是入究竟涅槃的因。然则,甚么是“大舍离”呢?这即是舍离一切颠倒。菩萨落于相碍缘起而修证,大舍离便即是离诸相碍,现证无碍。

  这现证无碍,虽然是修道上九个地位菩萨的修学,及其究竟,实在无间道地位圆成。

  (八)无学道的现证

  在五道的无学道上,无间道为因位,佛地为果位。即是无间道上的修证为成佛的因,然后于佛地现证佛果。

  《心经》说——

  三世诸佛,依般若波罗蜜多

  这即是说无间道位上的修证,他的修证已无可说,弥勒瑜伽行唯有说之为“所作成办所缘境事”,所谓“所作成办”即是修证圆成,至于具体如何,实在未说。

  这无可说,是因为菩萨在无间道上已离一切缘起,即已完全超越世间的一切语言文字概念,由是即不可能再用语言文字概念来加以表达,是即名为不可思议。

  一定要说,唯有说之为“依般若波罗蜜多”。因为般若波罗蜜多代表一种智境,在智境中,一切法都宛然具在,但却是无所有而存在:一切法的性相用都三无分别而存在;一切法都如其所应存在而存在;一切法都受范限而存在;一切法都适应他所受的范限而存在。

  于未来世或者有更好的譬喻,但在我们的时代,唯有说一切法在证智境界中,宛如电视萤光幕中的事物;在古老时代,无电视可作譬喻,唯有说为如幻(魔术变化)。

  我们也实在只能这样去体会佛的证智,这亦即《心经》之所说——

  无上正等觉、现起平等觉[注16]

  这即是无间道上行人之所依,亦即诸佛之现证。是故对这境界,虽不可说,亦须一说。

  说为“无上”,因为这是无可超越的现证境界:说为“正”,因为此已离一切颠倒,是故更无谬误;说为“等”,因为于证智境界中一切法体性相同,亦即一切法的体性都为无有;说为“觉”,这是假施设一个名言用来表示现证的功用。

  所以“无上正等觉”这个名言,即是说证深般若波罗蜜多的功用。

  我们也许可以这样来理解,深般若波罗蜜多,是一个现证的境界,凭甚么才可以达到这个境界呢?凭“觉”的功用,而这种“觉”,则可形容之为“无上”、“正”、“等”。

  但若光这样说时,“行深般若波罗蜜多行”的菩萨,就似乎跟佛没有甚么分别了,其实不然,因为菩萨未“现起平等觉”。

  无垢友尊者在说《心经》时,说“平等觉”即是“圆觉”,这是很重要的提示。我们读《圆觉经》时,或未将“平等”看成是“圆”的定义,而事实上却实在如此。

  前面已经特别提出“平等性”,由前面所说的平等性,我们便知道这实在是离一切相碍的大平等,离一切相碍而周遍,便即是“圆”。

  所以佛跟“行深般若波罗多行”的菩萨,只有一个分别,佛的现证为“圆”,而彼菩萨的现证则未圆。亦即是说,佛已现证大平等性,而彼菩萨则尚未能现证。

  对于佛的证智及证智境界,恐怕也只能说到这样,否则便有画蛇添足之虞。

  (九)密咒道的现证

  《心经》接着便提到密咒道了——

  是大明咒、是无上咒,是无等等咒、能除一切苦之秘密咒、真实无倒。(依详本引)

  这段经文,在玄奘法师的略本译文中,作“是大神咒、是大明咒、是无上咒、是无等等咒、能除一切苦、真实不虚”,在字面有省略。“大神咒”的“神”字是“秘密”义;“能除一切苦”则省略了“秘密咒”一词,因为他已在前面将“大秘密咒”译为“大神咒”,在这里即不宜再译为“能除一切苦大神咒”。所以要说密咒道义,以依梵文详本来说为宜。

  吉祥狮子在《心经密咒道释》中,说《心经》所说,显示密咒道五种功德。阿底峡则说这五功德总摄五道的义理,亦即说“大明咒”摄资粮道;“无上咒”摄加行道;“无等等咒”摄见道;“能除一切苦秘密咒”摄修道;“真实无倒[秘密咒]”摄无间道。

  现在,且一说吉祥狮子所说的五种功德——

  一、以其自明自性,故为大明咒。

  二、以其非为他人念诵,故为无上咒。

  三、以其不建立为“有法”,于性相无等,故为无等等咒。

  四、以其自性相即是功德,等同“无分别”此要义,于通达要义时,能最胜除灭一切颠倒之苦,故为能除一切苦秘密咒。

  五、以其咒义住于无所缘之澄明,是故不虚,且知咒义为真实,故为真实无倒秘密咒。

  下面,将对此逐一解说。但于解说之前,却须先说“咒”(密咒)的意义。

  “咒”的梵文mantra,意思是“救护心识”,或“救护心意”,因此佛说“四陀罗尼门”,即“忍陀罗尼”、“咒陀罗尼”、“法陀罗尼”与“义陀罗尼”[注17]。四陀罗尼即说密咒具四种成就。分别相应为“以法性体性而成就”;“以有法自性而成就”;“以加持而成就”;“以能力而成就”。关于这些,可谓说来话长,在这里不能一一细说。

  但却须知,以有法自性而成就的咒陀罗尼,实将密咒分为三类,念诵的密咒仅为其中之一,余者为vidya(译为“明”)及dharani(音译为“陀罗尼”,意译为“总持”)。

  这三类密咒,分别与空分、明分(觉)、明空双运相应,《心经》的密咒属于后者,故若严格一点来说,应该称之为总持。

  所谓“以有法自性而成就”,即是由咒字的声音及义理来观修有法,通达有法的自性。所谓有法,即指我们在心识中将之建立为实有的一切法(这是方便的解释)。这即是三类密咒所共有的功能。

  念诵密咒,仅能证知有法的空分;观修明咒,则能证知有法的明分;观修总持,则能现证有法的空分与明分双运。

  这须要举实例来解释——

  一、例如金刚萨埵的咒,om vajrasattva ah,在念诵时着重观想(ah)的涵义为“无生”,以无生死(无生无灭),是故为金刚(无变异、无坏、无动、无垢、无碍等),具金刚体性(即是具无生体性)的有情,便名之为金刚萨埵。所以,这是密咒mantra,因为念诵时所证知的,即是有法的空分。

  二、例如观自在菩萨的六字大明,om mani padme hum,在念诵时,要观修摩尼宝珠(mani)和青莲花 (padme),前者代表世间法成就,因为摩尼宝珠即是如意珠,能满一切世间愿;后者代表出世间法成就,因为青莲花出污泥而不染,有如由凡庸修证而成圣者。

  这两个观修,便是分别。不过由于是在智境中作分别,所以就不称为分别,而称之为“明”。因此所观修的便是世间法与出世间法的明分。

  三、例如《心经》的般若咒,om gate gate paragate parasamgate bodhi svaha,在念诵时,所观修的是行者自利利他的境界,行者的心识(心相续)于此境界中自解脱,是故即为空分与明分的双运——关于咒义,下来当更细说。

  说到这里,我们便应当明白,“大明咒”何以为“自明自性”了,此中有证知空分、明分、二者双运的层次分别。然而无论那一个层次,都是资粮道上行人的现证,亦即依次第而现证一切法体性(空性、无相)。

  “无上咒”说为“非为他人念诵”,这句话容易引起误解,以为是指行者仅为自己的利益而念诵,实际上却非如是。

  这里说的“他人”,是指密咒所依的本尊,例如念诵六字大明,本尊即是观自在菩萨。若于念诵时,行者以为自己是在念本尊的咒,那就等于将本尊当成是“他人”,亦即有行者本人与本尊的分别。如是圣凡即不平等,轮回 涅槃即不平等,佛与众生即不平等。

  所以必须去除这种种不平等的分别,然后才能悟入轮回界与涅槃界的平等性,如是始能将轮涅二界的显现,观修为法性中自显现的明相,所以,行者即是本尊,本尊念自己的咒,是即“非为他人念诵”。正因为由此观修平等性,是故才称之为无上。

  这亦正是加行道上行人的修证(无生无灭、无垢无离垢)。既自成本尊,则尚有何生灭、垢与离垢可言。

  “无等等咒”,说为“不建立为有法,于性相无等”,即是空分与明分的双运。于双运中,一切法宛然而有,亦似乎各有物性,但其实一切法的体性无有分别。

  一切法宛然而有,是明分;一切法体性无有分别,是空分。这二分双运,便即是胜义与世俗双运。双运的意思,是不偏重于任何一边。

  由世俗有,所以说为“等”(例如类别);由胜义空,所以说一切法性相为“无等”,因此当胜义与世俗双运时,即成“无等等”。这“无等等”并不是说世俗有更无类别、属性种种分别,只是一切分别都于空性中无有分别,是故便称之为无等等,可以解释作无等可堪为等(例如:无有一个种类可堪成为种类)。

  这即是见道上的修证(无增无减)。

  “能除一切苦[密咒]”,说为“其自性相即是功德,等同无分别此要义”,是故能除一切颠倒苦。

  在这道地位置上,密咒已成甚深的观修境界,实在已离“念诵”这个事相,在观修境界中,渐渐离开语言(声音)及文字(包括概念)。所以在密咒的观修中,这观修的自性便已经是功德,因为它是“无分别”的境界,亦即于观修密咒的境界中,不但“无等可堪为等”,它实已超越“等”与“无等”而证无分别。

  深般若波罗蜜多的要义,便即是无分别。前面已经说过,这即是修道上行人的修证(法界、真如、如来藏的性相用三无分别,彼此不即不离)。

  至于“真实无倒秘密咒”,是因为“咒义住于无所缘之澄明”,这是说佛道因位无间道修证。

  无间道上的行人,以“无所缘”为所缘境,证无分别而无舍离,是故说这种所缘境为“澄明”,也即是清净光明。

  在无间道以前的修道位上,九个地位的菩萨“反覆观照真如”以离相碍,这时候,依然有所缘,“真如”便是他们的所缘境界;依然有分别,真如与障碍便即是分别;依然有舍离,障碍便即是所离,九地渐次修证,至无间道才可以悟入住无分别而无舍离的无所缘。

  或许我们会有疑问:于前已说资粮道上证“空性、无相”;加行道上证“无生无灭”及“无垢无离垢”;见道上证“无增无减”;修道上证无颠倒、无怖畏,何以现在又说修道上的菩萨未能住“无所缘”境?既然已现证“空性八事”,便已完全离相,离相岂不即是无所缘?

  回答道:无间道以前的一切道位,实在还是落在缘起中来现证“空性八事”。例如唯识家的修证,虽然能现证“空性八事”,但实在是落入相依缘起而现证;又如中观家,虽然能现证“空性八事”,但实在是落入相对缘起而现证;再如持他空见的瑜伽行中观,虽然能现证“空性八事”,但实在是落入相碍缘起而现证,所以他们的“无所缘”,是落缘起的无所缘,而无间道上的无所缘,却是超越四重缘起的无所缘,有这样的差别,因此无间道才说为“住无所缘、证无分别而无舍离”。这是一个甚深的观修境界,无二、不可思议。

  注释

  4 慈护此两系教授,“见部”亦称为“经说系”(bshad rgyund),传予峨译师智具慧(rNgog blo ldan shes rab,1059-1109);“修部”亦称为“成就系”(grab rgyud),则由赞·喀沃且(bsTan ka bo che,1026-?)所领。详见《青史》(Deb ther sngon po)所载。

  5 郭和卿译《青史》(台北:华宇出版社)第二卷,页92。

  6 例如噶举派的戒海堪布(Khenpo Tsultrim Gyamtso),即是其中的代表人物,著有Progressive Stages of Meditation on Emptiness(Oxford:Longchen Foundation,1986),以明“他空大中观”的次第修习;复著有Buddha Nature:The Mahayana Uttaratantra Shastra(Ithaca:Snow Lion Publications, 2000),乃依“他空见”疏解工珠活佛(Jamgon Kongtrul Lodro Thaye)对《宝性论》的释论。戒海堪布的弟子S.K.Hookham,亦有专着,题为The Buddha Within(Delhi:Sri Satguru Publications,1991),甚受学术界重视。

  7 印度人对“空”(sunya)的认识,比我们直接得多。于公元前四世纪,当时的语言学家Panini已提出,一切梵文词语皆由词根及词尾所组成;一些只有奶的字汇,其实是以“零”(sunya)为其词尾。由是,sunya即用以表示“无实有然具有功能”此意义。后来,这“零”的概念乃传至阿拉伯,而数学家亦借用此概念于十进制的运算。

  8 此即可理解sunyatalaksana为sunyata(空性)与alaksana(无相)。藏译本译此为stong pa nyid de/mtshan nyid med pa,即同此意。

  9 可参莲花生大士《口诀见鬘》(Man ngag lta ba'i phreng ba zhes bya ba bihugs so)。此有沈卫荣汉译,收沈卫荣译《幻化网秘密藏续》(香港:密乘佛学会,2001年),页134-143。

  10 此如摧魔洲尊者(bDud'joms gling pa,1835-1904)于《净治明相》(sNang sbyang)中所言:

  “真实自性大圆满中,光明即离中离边之唯一基界,本始基之相亦即如宝法尔任运之明相,一切皆为自生起,如是则不堕于支离或落于边见。”

  然“离边复离中”却非宁玛派的一家之言。于《解深密经》即有云:“是薄迦梵最清净觉,不二现行,趣无相法,住于佛性,逮得一切佛平等性,证无中边佛地平等,极于法界,尽虚空性穷未来际。”

  11 弥勒瑜伽行与宁玛派修学,皆依止→观→止→止→观→止观双运之次第。初“止→观”,为资粮道上事;次“止→止”,为加行道上事,前止为暖、顶二位、后止为忍及世第一二位;深观则为见道上事;至见道圆成登初地,则为止观双运之果。

  见道上行人所修,为深观,是故仍属“有分别影像所缘境事”。至见道圆成,始证入“事边际所缘境事”。

  12 详见《解深密经·地波罗蜜多品》。

  13 依鸠摩罗什译,大正·十四,no.475,页552b。

  14 参Theodore Stcherbatsky,The Conception of Buddhist Nirvana(Delhi: Motilal Banarsidass,1978[reprint edition])。

  15 月称论师于《入中论》有颂言:

  “是故自证且非有 汝依他起由何知

  作者作业作非一 故彼自证不不应理”

  宗喀巴大士的《入是论善显密义疏》(dBu ma la'jug Pa'i rgya cher bshad pa dgongs pa rab gsal)释此颂云:

  “……安立诸识唯向内观离二取相领受体性,自为能证所证。然以观慧任何观察,终不见有能证所证。若于彼上能安立能证所证者;则余作者作业作用,皆应成一也。”

  由是论说唯识宗(唯识今学)所建立“自证分”之过失。

  16 asrityanuttaram samyak-sambodhim abhisambuddhah,依梵本引;玄奘本译为“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未有译出“现起平等觉” (abhisambuddha)之义。

  17 见《佛地经论》卷五、《瑜伽师地论》卷四十五等。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相关文章:谈锡永居士)(五明学佛网相关文章:谈锡永居士)  

 谈锡永居士:《净治明相》导论 

 谈锡永居士:四重缘起深般若 后记 

 谈锡永居士:四重缘起深般若 第四章 如来藏 7 法界赞 

 谈锡永居士:四重缘起深般若 第四章 如来藏 6 不二法门 

 谈锡永居士:四重缘起深般若 第四章 如来藏 5 如来藏九 

 谈锡永居士:四重缘起深般若 第四章 如来藏 4 不增不减 

 谈锡永居士:四重缘起深般若 第四章 如来藏 3 龙树说法 

 谈锡永居士:四重缘起深般若 第四章 如来藏 2 如来藏与 

 谈锡永居士:四重缘起深般若 第四章 如来藏 1 何谓如来 

 谈锡永居士:四重缘起深般若 第三章 弥勒瑜伽行 4 《三 

 谈锡永居士:四重缘起深般若 第三章 弥勒瑜伽行 3 唯识 

 谈锡永居士:四重缘起深般若 第三章 弥勒瑜伽行 2 法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