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法师开示

 曲槐:我的出家因缘


   日期:2011/3/28 11:09: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凡事皆由因缘所成。同样,出家者亦有出家的因缘。又因人各有异,故有种种因缘之不同。纵观古今大德出家的因缘,有因听闻经教受到启发而出家者,有因受到佛化家庭的熏陶而出家者,有听父母出家的,有不听父母出家的,也有因走投无路投奔寺院寄宿而出家的……如是等等举不胜举。虽然各人的出家因缘有所不同,但其归原大概无有二致。辞亲割爱,批缁空门,勤学苦修,无非是为了转迷成悟,转凡成圣,回复自己的清净本性而已。今为了坚固道念,不废学、修,解行并进,成就道业。追述昔日出家之因缘以资勉励,故叙述如下:

  只因一念之无明投托母胎,感此业报色身;饱受十月之复藏,深知此世苦不堪忍。生我之时母亲难产,险些丧命。而我命又难以保全,呼吸微弱,连哭都不哭一声。家人几乎绝望,放在草席上等待时辰,即将卷席又见微动即舒席。总之命不该死,经过医生一日一夜的抢救,死而复活。命虽保住了,但通身是病,没法医治。因心脏病重,医生建议母亲食素。为了挽救儿子的生命,母亲数年未食肉。等我病好后又不惯于食肉,胃中无霉消化。而我从小又不食五辛。为此常常犯难,和父母因不能同锅吃饭而吵架。这也许是我后来出家的一个优利条件吧。

  记得童年五六岁的时候,比我小两岁的一个弟弟因病夭折。不久又有邻居家的一位老爷爷去世。小小的我虽不知死亡指的什么?但从小弟去医院而未归,从母亲的哭声中和村人的安慰声中,叹息声中也能看出一二来。特别是邻居家的那位老人,前一晚上还看见他好好的,第二天早上就不见了。从这两件事中确实认识到了国土之微脆,生命之无常。如《遗教经》中所说:“生命在呼吸间”。又因我从小体弱多病,常听村人讲,我的病难以医治,所以我特别的怕死。一旦感觉身体不适就去看医生,按时服药,从不让父母为此而操心。父母怕养不大我就把我保到村边庙中的神案下,常常带我去庙中烧香拜神,求神保佑加庇我常命百岁。因此我每逢初一十五就去庙里烧香拜神,久而久之就成了习惯,遇庙便进,逢神就礼。不知常去庙里的缘故还是什么原因?我一但没事就去庙里,甚至连礼拜天都去庙里复习功课,特别喜欢住在庙里。又因早感生命之无常的缘故,从小性格较为孤僻,一向不大与人往来。随着年龄的增长,阅历的丰富,曾经向往过五柳先生的世外桃圆,追求过他的那种“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的精神境界。特别是仰慕寒山子的“白云抱幽石”,“山道绝人迹”的解脱境界。随着年龄的不断增长,寻求解脱的信念愈加强烈。这可能是我后来出家的一种动力吧。

  因我地处偏远山村,不闻三宝之名,不知佛为何人?法为何意?僧为何人?只是间接地从小说中或电视中略知一二而已。直至我到县城去上中学的时候,一个偶然的机会才使我接处佛教。老师布置了一篇游记散文,为了寻找题材。听说城西大像山有唐代大佛像,石胎泥塑,高30米,闻名中外。并且山高气爽,风景优美,有太昊雄宫,侧柏迎松,双明古洞等八大胜景。全山共有24窟,三步凉亭五步楼,白松遍野,丁香满山,并且下午还可以看到朱圉晚霞。于是偕几位同学一起上山去游玩,当我们参礼大佛完毕,下山回家的途中。经过金碧辉煌的永明寺,便进去参观。我参礼完毕后,到走廊里去看重建永明寺碑记。这时走来一位面容慈祥和蔼可亲的老和尚,他手里拿着一叠经书。他看见我便走了过来,微笑着问道:“你是一中的学生吗?”听到他的声音,看到他的笑容,觉得他无比的亲切,无比的慈悲,那种安详自在的神态令人神往,令人羡慕。有“相见恨已晚”的感觉,相视良久,好象曾经相识似的;又好象有千言万语而一时难以道尽,默默无语,相视而笑。不由自主地跪下来向他磕头礼拜,他忙扶我起来,并赠一本印顺导师所撰的《佛法概论》。就这样一个偶然的机遇使我进入了佛教大门,从此以后便不断的向他索取佛经看,也常常到寺里去玩。但我们始终未通姓名,直至我落发时,他还不知道我的俗名。后来我才知他就是本寺的方丈-------上本下逢大和尚。由于常去寺院,常和出家人交往的缘故,就特别的羡慕出家人过的清净生活,出家的念头也就一天比一天强了。

  高中的三年一晃而过,高考时成绩一落千丈,一事无成,白白浪费了父母的血汗钱。但在这三年中,陆续的看了许多佛经,如《法华》,《楞严》,《华严》,《般若》等。特别是看了茗山法师的《我的慈悲主义》和《精神不朽》二篇文章后,深受启发。确实感到“出家乃大丈夫之事也,非帝王将相所不能为”,认为修学佛法是寻求解脱的正路,投身佛门是人生最好的归宿。高中毕业不想再继续复读考取大学,便向父母请求出家之事。父母一听此言,暴怒如雷,难以接受这个现实。父母的心情我是理解的,因为我们那里根本没有人信仰佛教,特别忌讳出家。即使是父母能够理解我的心情,但他们亦难以接受村人们的讥言讥语。父母怕我出家更是严加管教,不让出门。又怕我偷跑,就把我送到兰州的姑父家,到他的厂里作助手。初次步入社会,饱受饥寒。确感此界充满众苦,苦不堪言。社会急需净化,人心急需向善。天长日久,渴望出家寻求解脱的要求愈加强烈。

  一年后,辞职还家。再次向父母请求出家,父母不言不语,泪流满面。我深知父母的不忍割舍之心,亦知父母已默允我出家。但是他们依然严加看管,不许独自出门。我知机缘未到,在家中早晚持诵《观世音菩萨普门品》,昼夜持观音圣号,祈求菩萨加被。过三个月后,机缘终于来了。清晨父母去田里劳作,这天祖父母正好去了姑母家,弟弟住校不归家。家中再无人,只有我一个。于是急急收拾行装出走,在书桌前留了个纸条。乘车到了大像山永明寺,时值农历四月初七,不巧本老去兰州浚源寺参加融开法师的升座法会了。由于出家心切,又怕家人追回。连夜又去了兰州,见到本老我还未来得及开口,他就说:“你是来出家的吧!”我点头示答。法会完毕我们一起回到永明寺,经过开会商谈,一个礼拜后为我剃度,再不须留寺考验。就这样于公元一九九八年岁次戊寅农历四月十九日酉时,礼大像山永明寺监院上觉下来法师为和尚,在寺门前观音洞批缁落发。法名昌莲,号慧如。又因本寺七月传戒,就于上茗下山律师座下求受具足戒。家师因我离家太近,又怕家人寻找扰乱道心。就带我前去西安卧龙寺参学并进堂打七。明年春南下参学,考进栖霞山佛学院,因缘不足未去。同年初秋因仰慕印祖朝拜灵岩山寺,并入学院读书。今日四年学满毕业,奉命到寒山寺常住,不觉出家已有五年了。

  回忆往昔,不觉泪下,惭愧万分。学教不明教理,念佛还未上路。于世间有损,与出世有亏,两途都失,愧为释子,滥号沙门。道念已不比初发心时那么坚固,并且时时懈怠放逸。想想自己的出家因缘,实因生来体弱多病,从小食素之故,成为后来出家的一个先决条件;又因早感生命之无常,渴求解脱,性情孤僻,喜欢静居之故,成为后来出家的动力;后来又无意上像山游玩,偶逢本老,以经书想赠,启迪人生智慧,投归佛门。只因一次偶尔相逢之增上缘,使我由不认识佛教到认识佛教,由不信仰佛教到信仰佛教,乃至到后来的出家受具。实乃一次偶尔相逢之因缘成就之,难思难意。我是无意中上山游玩,难道本老他是有意会我吗?真乃是时节因缘的天然巧合。正因为相互珍惜了这个偶然相逢的机缘,才有我今天的出家。“人身难得而易失,良时易往而难追”,为了珍惜此生出家的因缘,深自内心发大誓愿,勤学勤修,坚固道念,力研天台教观,力修净土法门。通过学教以知通途法门之难修,从而坚定对净土法门的深信。真为生死,发菩提心,唯佛是念,唯西方是求,尽此一形成办末后大事。是为追述出家因缘之目的也。

  时维佛历三千零三十二年岁次癸未孟冬中浣之吉昌莲于寒山寺弘法楼。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曲槐       出家)(五明学佛网:曲槐       出家)  

 其它法师:我自幼至长因「观音菩萨」慈悲引渡而念佛、学佛, 

 其它法师:七十二条铁证—出家人为社会为国家为世界的贡献( 

 自立法师:佛说四十二章经讲记 第一章 出家证果 

 傅味琴居士:出家是悲愍众生求解脱,修行是探索宇宙人生求真 

 傅味琴居士:出家是悲愍众生求解脱,修行是探索宇宙人生求真 

 傅味琴居士:出家是悲愍众生求解脱,修行是探索宇宙人生求真 

 傅味琴居士:出家是悲愍众生求解脱,修行是探索宇宙人生求真 

 傅味琴居士:出家是悲愍众生求解脱,修行是探索宇宙人生求真 

 傅味琴居士:出家是悲愍众生求解脱,修行是探索宇宙人生求真 

 傅味琴居士:出家是悲愍众生求解脱,修行是探索宇宙人生求真 

 傅味琴居士:出家是悲愍众生求解脱,修行是探索宇宙人生求真 

 傅味琴居士:出家是悲愍众生求解脱,修行是探索宇宙人生求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