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法师开示

 广东六祖寺·大愿法师:佛说优婆塞五戒相经学记3


   日期:2020/10/2 11:48: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佛说优婆塞五戒相经学记3

大愿法师讲解

 

一切恶莫做,一切善应修。

遍调于自心,是则诸佛教。

若离于杀生,一切皆爱敬。

恒无病长寿,常乐不害法。

一切所生处,恒乐佛所行。

常遇佛法僧,速成无上觉。

诸位善知识,首先请大家发菩提心,为自他超出轮回,得到暂时和究竟的安乐,所以我们来学习《佛说优婆塞五戒相经》。

上午略讲了五戒殊胜的功德利益,并且讲了这是我们得到现世的幸福和人天福报的基础,也是我们将来得解脱的基础。

 

制戒因缘

释迦如来最初制定不杀生戒的制戒因缘,是因为佛陀有一次在广严城胜慧河边的时候,为诸比丘说不净观,教比丘众修习不净观(根据《四分律》第二卷的记载),然后佛陀两个月时间去专门坐禅,除了半个月布萨的时候参加以外,其它时间弟子们不能见到佛陀。

其他弟子在修习不净观的时候,确实很厌恶自己这个身体,对自己这个身体过去造了无量的恶业感到很羞愧。因为极度厌恶身体的心,有一些比丘就自己拿起刀来自杀,有一些就服毒,也因为那些天魔外道干扰的缘故,很多比丘没有成就就命尽了。

另外有一位比丘就去找一个鹿林梵志,是一个外道,跟他说:“我修习不净观,所以我觉得这个身体很秽恶,如果你把我杀掉,我这些衣钵就给你了。”鹿林梵志受了魔的蛊惑,就真的拿刀杀掉这个比丘,总共杀掉有六十位比丘。

佛陀在后来布萨的时候,发现比丘明显地少了,就问阿难陀怎么回事,然后才知道是很多的比丘弟子修习不净观已经自杀,或者教他杀。佛陀因此缘而制定不杀生戒。

 

五缘成犯

不杀生戒,这个杀生有一些是说五缘成犯:第一缘是人、第二是人想、第三是起杀心、第四是有方便、第五就是前人命断。

第一,犯这个不杀生戒,大家要知道,一般来说是不会犯根本戒。也就是说要真正地完全破掉这条不杀生戒,一般是不会的。他所指的第一个对境是人。

第二,人想,就是说自己心里面也知道,也认定对方是人。

第三,杀心,他有一个想伤害对方的预谋的一个动机。

第四,兴方便,也就是我们前面所说的,或者是内色,或者用手、用脚、用其他的肢节去伤害对方;或者用非内色,用石头,或者用其它的一些器械来伤害。还有一种是内非内色,比方说他手拿一个木棒子去伤害对方,那么手是内色,木棒子是非内色。还有一些是咒杀,还有一些是毒药,有些地方他们会捉蜈蚣,让蜈蚣互相吞食,最后剩下的一只蜈蚣就是最毒的,把它弄死,磨成粉,然后就念一些咒语,放在人的饮食里面,或者其它里面,就是所谓的蛊毒,这样子去伤害人。

第五,前人命断。

这样子的五缘就是成不可悔,不可以通过作法忏清净,所以称为犯根本罪。

还有一些说法,是说三个条件:1、知是人;2、预谋而有杀念;3、杀死。这样子是犯波罗夷罪,犯极重罪。事实上只是开合不同:知是人,这里面有人、人想,两方面了;然后杀死对方,第三个条件就包括了兴方便和前人命断,所以也是五条。

金刚乘里面,他们有一个说法是四个条件,也是说犯根本,犯根本罪:基、发心、加行和究竟。基也就是对境,然后有恶心,有加行和究竟,如果具备了这一些条件,就是犯波罗夷罪。否则的话是伤害,或者过失,没有构成完全破掉杀生罪。

另一个方面,自杀在法律上面虽然不加以定罪,但是在佛法中间认为自杀是非常愚痴的行为,并且是罪恶的行径。因为个体的生命不仅仅是属于自己所有,我们的生命是众缘和合的,属于父母亲,属于民族,属于国家,属于社会,所以要能够回馈、回报、造福社会。并且自杀以后也无法解决原来的问题,还犯了一个杀业,后世容易堕恶道之中,所以为佛弟子遇到任何情况都是不可以自杀,遇到任何痛苦都应该努力地积福忏罪,不可以作贱自己宝贵的生命。

但是对于那些犯自杀的人,已经受了五戒,然后他又因为极大困苦的缘故,也没有真正透彻明白佛法,他自杀是犯支分罪,没有犯根本罪。因为要等到他自己命尽的时候,这个自杀才能完成。他自杀命尽以后,马上就转入到中阴身阶段了,所以他生前所受五戒的戒体已经失去了,就无法结成根本罪了,只是因为他前面的发心和加行就构成支分罪。

不杀生戒最重的就是杀人,其次是杀非人,伤害天龙鬼神,比方说有一些咒,学咒的人会咒龙,用咒来控制龙。伤害这些天龙鬼神是属于杀非人,这个罪又次一些。

再次一等是杀畜生道的众生,这个杀生的罪又次一些。杀畜生道的众生之中,杀形体大、寿命长的众生这个罪业比杀形体小、寿命短的众生的罪又要重一些,是什么原因呢?为什么会有这些轻重的不同?                                                          

在戒律论《日光疏》里面有一个解说,为什么杀人的这个杀生罪是犯得最重?因为人身非常珍贵,依靠人身可以产生三宝。根基具足,如释迦佛一样,可以在人间以人身示现八相成道,有一些传承说十二相成道,这样子成就佛宝,这是依人身而成就;然后依人身,六根具足可以出家修行,为僧宝;然后佛宝与僧宝这个心相续之中所产生的法宝;所以三宝依人身而产生、而立。所以伤害人的话,犯这个杀生罪是最重。并且依人身可以获得别解脱戒、无漏戒和禅定戒,所以杀人的业是最重的。

其次,杀非人的罪业为什么次之呢?因为依非人的身体无法示现成佛,佛都是在人间示现成佛,示现八相成道。但是依非人的身体可以产生法宝和僧宝,依非人的身体不可以受别解脱戒,但是可以受无漏戒和禅定戒,所以说杀非人犯杀生罪又次之。

更次之是旁生。畜生,依畜生身无法产生三宝,也无法受持三戒,别解脱戒、无漏戒、禅定戒,都无法受持。如果是伤害旁生,这个罪就比较轻,所以他们犯佛制罪又次之。

但是无论你杀人、杀非人、杀旁生,都是一样地犯自性罪。这个不杀生戒的内容就包括了不杀人、不杀非人、不杀动物。

第四个方面是不得损害植物。五分戒本上面说:“若比丘杀众草木,波逸提。”也就是说,比丘不可以去伤害草木。佛经上面有说到一条龙,头上面长了一棵树,也是因为他做比丘的时候曾经伤害过草木。

并且现在的南传佛教,小乘佛教的国家,好像斯里兰卡、缅甸那些比丘,早上就只能够到地上去捡掉下来的鲜花去佛殿供佛,沙弥就可以把花摘下来去佛殿供佛,因为比丘的戒律上面就规定不可以损害植物。那是什么原因呢?因为草木上有一些鬼神,依草附木,是为了不让这些鬼神生嗔恨心,不坏鬼神村,所以佛陀才制定不杀生戒的这个微细来说是不要损害植物。

如果我们能够守持不杀生戒,所有的生命形态都可以得到保护,所以说不杀生戒也称为慈悲戒,这个是不杀生戒的定义,五缘成犯,被杀的对境是人、非人、动物,乃至于不得损害植物。

 

三种杀生

还有就是三种杀生不可以造。

一、不可以自己动手去杀生。严格来说,如果是浪费时间,暴殄天物,都可以说是犯杀生戒。比方说闲得无聊了,叫几个人来打麻将,如果你已经受五戒,应该来说是有犯不杀生戒,虽然没有犯根本,但是还是有恶作。因为你浪费自己的时间,生命是由时间组成的,浪费自己的时间是犯杀生,浪费他人的时间也等于是谋财害命。如果暴殄天物,食品、用品不知道珍惜,这一些都是依靠人的精力才做成的,所以浪费的话,一方面是消耗自己的福报,另一方面也是犯不杀生戒。

二、教他杀。教他杀这个罪业人类犯得是非常重。我们看第一次世界大战,第二次世界大战,都是几千万人无家可归,几百万人都丧生,是人类历史上规模非常大的教他杀。所以我们都能够守持不杀生戒,对于世界和平有极大的利益。还有比方说现在的一些邪教,日本的奥姆真理教,中国的*轮功,这些邪教都有犯教他杀这个罪业。

三、见杀随喜。这些是犯杀业。

杀生的罪业,它的轻与重有几个方面的分别——

一、与用意有关。

1、明确地知道对方是有情,人或者动物,其中以伤害人这个罪业最重,由于三毒烦恼的缘故去起杀的恶念,这个是最重的。因为人是万物之灵,他有自我防卫的能力,要伤害他的话,用的精力、精神很多,然后造的恶业很重。

2、无意中间杀害牛羊、蚂蚁、小虫子,虽然有罪,但是比较轻,是属于恶作。

3、第三是虽然伤害有情,但是杀伤他们的时候,不单单是没有伤害他们的心,也不知道是有情众生。比方说经典上面记载:有一位阿罗汉,他已经完全双目失明了,不小心走到一个蚂蚁窝里面踩死很多蚂蚁,很多比丘不知道他到底是不是犯了不杀生戒,就问佛陀,佛陀说无罪。就是说罪非常轻微。

二、与动机有关。

看你的动机是什么,出发点是什么。如果动机是保护众生,在大乘菩萨戒来说,帮助众生的这种动机是可以成为菩提道的资粮。比方说释迦牟尼佛因地为了救五百商主,并且令那个强盗不造杀五百人的恶业,所以释迦佛说:“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然后杀掉那个强盗。这样子虽然外相上面有伤害众生,但是动机是非常贤善的。

明朝末年,有一位跟李自成同时起义的张献忠,他带领军队打到四川的成都。打了很久,这个城池攻不下来,他很嗔恨,很愤怒,所以成都这个城破以后,张献忠攻进去就下令屠城,要把全城的老百姓都杀掉。

当时有一位大德就挺身而出,劝张献忠不要屠城。张献忠就想着:“你要劝我不屠城,这就是强人所难。”所以他就出一个点子说:“法师,我现在准备很多酒肉,你是出家人,如果你能够当着我和大家的面喝酒吃肉,我就可以答应你不屠城。”也就是说你那个是强人所难,所以我也强你所难。

这位大德就毫不犹豫,马上当着张献忠的面饮酒吃肉。张献忠肯定不能食言了,所以也就禁止屠城。

大乘的菩萨能够非常圆融,为了救度一切众生,自己发心意乐是非常好,宁愿自己因为违反一些戒律,受一点痛苦,但是愿意救度一切的众生,以这样子贤善的动机也就非常好了。

还有比方说抗日战争时候,我们佛弟子也是要能够止暴安良,要能够维护国家,不是以嗔恨心去伤害对方,而是以一种菩萨舍己为人的精神,所以也是非常好。

还有一种是没有伤害众生的心,但是无意中间会伤害到。比方说,佛陀住世的时候,浴室里面因为很多天没有用,天气很热,生了很多小虫子。比丘去做卫生就不敢做了,回来请问佛陀,佛陀说:“不为伤虫,是为清理浴室。”所以比丘就很放心去做。

三、与投入杀生的精力有关。杀人比杀动物的罪业要大,因为人有防卫的能力,有智慧,要花很多的精力去谋划,所以这个恶业极重。并且人能够产生三宝,能够受持别解脱戒、无漏戒和禅定戒,所以伤害的话业很重。

四、与所杀的对象有关。人中最重的是杀父、杀母、杀阿罗汉、出佛身血、破和合僧,这个称之为五逆罪。因为恩德极大极大,所以罪不可忏,除非有一些特殊的方便,否则是堕无间地狱。这是最重的,其次是杀人,再次是杀非人,再次是伤害动物。

【又复堕胎者,与有胎女人吐下药,及灌一切处药,若针血脉,乃至出眼泪药,作是念:“以是因缘,令女人死。”死者犯不可悔罪;若不即死,后因是死,亦犯不可悔罪;】

“亦犯不可悔罪”,这个就是讲堕胎。

【若不即死,后不因死,是中罪可悔。若为杀母故,堕胎,若母死者,犯不可悔罪;若胎死者,是罪可悔;】

为什么这个胎儿死了“是罪可悔”呢?因为他的动机是伤害这个怀孕的母亲,所以是在母亲这边得方便罪,不于胎儿这边得罪。因为他没有杀胎的心,所以胎儿死了,“是罪可悔”。

【若俱死者,是罪不可悔;若俱不死者,是中罪可悔。若为杀胎故,作堕胎法,若胎死者,犯不可悔。若胎不死者,是中罪可悔;】

就是说胎儿已经有了命根、身根、意根,但是眼、耳、鼻、舌,这个四根还没有形成。如果是伤害作堕胎的话,这个胎儿死了就犯不可悔。一般来说在胎中七天以后就会形成好像一个凝固的酥油一样,凝酥,他有一个名字叫做歌罗仙,或者迦罗仙。如果以杀心,兴方便,去让这个胎儿死亡,也是犯不可悔,所以犯堕胎这个业是很重。《长寿灭罪护诸童子陀罗尼经》上面说,胎儿因为没有生出来,所以他很清净,好像阿罗汉一样,所以堕胎这个业是非常重。“若胎不死者,是中罪可悔。”

【若母死者,是中罪可悔;】

为什么母死是中罪可悔呢?因为是在胎儿边得方便罪。

【俱死者,是犯不可悔。是名堕胎杀法。】

如果伤害这个胎儿,这个母亲死掉了,胎儿肯定会死掉,所以这样子是犯不可悔。但是有一些特殊情况,母亲宿世有这个业,胎儿没有这个业,母亲死掉了,胎儿不会死。比方说,我们讲到的火生长者,他母亲已经死了,拿火来烧的时候肚皮就会裂开,小孩子就会跳出来,还没有死掉。

【按腹者,使怀妊女人重作,或担重物,教使车前走,若令上峻岸,作是念:“令女人死。”死者,犯不可悔;若不即死,后因是死,是罪不可悔;】

这里面其实有微细的分别,如果当时没有死,以后死了,这个中间一直有一个相续不断的杀心,这是犯根本。但是他当时这个动机是要杀死她,然后这个人没有马上死亡,在这个人没有死亡之前,前面作伤害的那个人起后悔心,这是犯支分。

【若不因死者,是中罪可悔。若为胎者,如上说。是名按腹杀也。】

也就是说让这个怀孕的女子去劳作,或者兴一些其它方便去伤害。

【遣令道中死者,知是道中有恶兽饥饿,遣令往至恶道中,作如是念:“令彼恶道中死。”死者,犯不可悔;余者亦犯,同如上说。是名恶道中杀。】

【乃至母胎中,初得二根,身根、命根歌罗逻时,以杀心起方便,欲令死。死者,犯不可悔罪;余犯,同如上说。】

“歌罗逻”,翻译为凝滑,状如凝酥,好像凝结的酥油一样。就是胎儿入胎以后七天,称为“歌罗逻时”。在这个时候“以杀心起方便,欲令死,死者,犯不可悔罪。”

【赞叹杀,有三种:一者,恶戒人;二者,善戒人;三者,老病人。】

【恶戒人者,杀牛羊、养鸡猪、放鹰、捕鱼、猎师、围兔、射獐鹿等,偷、贼、魁脍、咒龙、守狱,若到是人所,作如是言:“汝等恶戒人,何以久作罪?不如早死。”是人因死者,是罪不可悔;若不因死者,是中罪可悔。】 

猎师的师,就是狮子的狮,通假字。

对于那些从事恶业的人,我们为佛弟子不能够劝他死,要劝他改恶从善,劝他转变这个职业。有一些人他不知道,就说:“哎呀,你看你一天到晚去杀牛、杀羊、杀猪,你每天造那么多恶业,寿命那么长,造的恶业就很重,不如你早点死掉算了,还不用造那么多业。”如果那个人听了你的话死掉了,你就是犯不可悔,无作戒体就破掉了。如果那个人没有依你的这个说法,死亡的话,也是中罪可悔。

【若恶人作如是言:“我不用是人语。”不因是死,犯中可悔罪。若赞叹是人令死,便心悔,作是念:“何以教是人死?”还到语言:“汝等恶人,或以善知识因缘故,亲近善人,得听善法,能正思惟,得离恶罪,汝勿自杀。”若是人受其语,不死者,是中罪可悔。】

还有一种情况,他前面劝那个造恶业的人,从事不好职业的人自杀,然后他自己又后悔了,又希望他去亲近善知识,改恶从善。如果对方听了没有死,是犯中罪可悔。

【善戒人者,如来四众是也。若到诸善人所,如是言:“汝持善戒,有福德人,若死,便受天福。何不自夺命?”是人因是自杀,死者,犯不可悔罪。若不自杀者,中罪可悔。若善戒人作是念:“我何以受他语自杀?”若不死者,是罪可悔。若教他死已,心生悔言:“我不是,何以教他善人死?”还往语言:“汝善戒人,随寿命住,福德益多故受福益多,莫自夺命。”若不因死者,是中罪可悔。】

有一些人他是修善业的,念佛修行。如果另外一个人跟他说:“哎呀,你现在修行这么好,但是人世间这么复杂,你现在修行正是有正念的时候,干脆趁你这个正念的时候你赶快死掉算了。不然以后时间久了,还不知道你能不能够保持正念。”如果这样子劝他,那个人因此而死了,是犯不可悔罪。

还有一种就是老病,这个都是用口去蛊惑人家,让人家自杀,如果对方是自杀了,就是犯不可悔罪。

【老病者,四大增减,受诸苦恼,往语是人言:“汝云何久忍是苦?何不自夺命?”因死者,是罪不可悔;若不因死者,是中罪可悔。若病人作是念:“我何缘受是人语自夺命?”若语病人已心生悔:“我不是,何以语此病人自杀?”还往语言:“汝等病人,或得良药,善看病人,随药饮食,病可得瘥。】

“瘥”的意思就是好起来,病愈。

【莫自夺命。”若不因死者,是中罪可悔。】

这一类是说,如果有人年纪很大了,比较老了,或者有病苦。另外这个人跑去跟他说:“哎呀,你病得那么严重,又那么痛苦,干脆早点走算了。”这样子是犯不可悔罪。

尤其是我们学佛的佛弟子一定要注意,如果家里面有一些长辈,父母亲年纪很大了,然后病得非常痛苦,非常疼痛,真的是生不如死,你不可以劝他安乐死。

现在医院里有这个安乐死,确实他病得很厉害了,给他打一针就走了。可不可以这样做呢?不可以。如果是你的父母,要是看他太痛苦了,你心是好的,希望不要让他老是受这个痛苦,让他安乐死,打一针就了结了,就算了。可不可以这么想?绝对不可以。为什么?

因为第一个,如果你这样子做,你的父母亲真的是已经死了,佛制罪里面你就犯了一个根本罪,然后从自性罪来说,你犯了一个五逆罪,堕落到五无间地狱。

不要说好像病得很严重,太痛苦了,真的不忍心看到他那样子受折磨,受痛苦。你要怎么想?如果他头脑清醒,赶快劝他念佛;如果他不清醒,你自己要至诚恳切帮他忏悔,帮他念佛,帮他转这个业。

你要明白一点,不是说这一针打下去,他好像在人世间不受苦了,他命终了。你以为他的痛苦就消除了?你搞错了。打一个比方,他在人间还要受苦五分钟,但是你提前结束了,你在五分钟之前就请医生给他打了一针,那有个什么害处?他的第二生每一天都要受五分钟比这个更痛苦一千万倍的苦。所以反而是加多了很多倍,不要以为是帮他减轻了痛苦,你是帮他加重了痛苦,你那个想法就是非常愚痴的。

并且来说,你自己还要因此而受恶报,因为你犯的两种罪都很重,犯根本罪,犯五逆罪,佛制罪也犯了,自性罪也犯了,这个就很糟糕。所以佛弟子不可以自杀,更加不可以说,如果家里面有长辈年纪很大了,病得很厉害,想着:“哎呀,早点走算了。”这样子想就很错误,一定要帮他积福忏罪,要帮他消除宿世的业障。你要想,今生今世无论他怎么痛苦,他这个痛苦跟地狱里面的痛苦比起来是千万分之一都没有。你不要想着让他现在提前一点结束,实际上他的罪业没有尽,将来就更痛苦,受苦的时间更长,所以千万不可以用什么安乐死!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相关文章:广东六祖寺·大愿法师)(五明学佛网相关文章:广东六祖寺·大愿法师)  

 广东六祖寺·大愿法师:佛说优婆塞五戒相经学记23 

 广东六祖寺·大愿法师:佛说优婆塞五戒相经学记20 

 广东六祖寺·大愿法师:佛说优婆塞五戒相经学记19 

 广东六祖寺·大愿法师:佛说优婆塞五戒相经学记18 

 广东六祖寺·大愿法师:佛说优婆塞五戒相经学记17 

 广东六祖寺·大愿法师:佛说优婆塞五戒相经学记16 

 广东六祖寺·大愿法师:佛说优婆塞五戒相经学记15 

 广东六祖寺·大愿法师:佛说优婆塞五戒相经学记14 

 广东六祖寺·大愿法师:佛说优婆塞五戒相经学记13 

 广东六祖寺·大愿法师:佛说优婆塞五戒相经学记12 

 广东六祖寺·大愿法师:佛说优婆塞五戒相经学记11 

 广东六祖寺·大愿法师:佛说优婆塞五戒相经学记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