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淫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法师开示

 宗舜法师:长者子说


   日期:2020/10/17 18:51: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长者子说

宗舜法师

  长者子原本就是“长者之子”,亦即“长者的儿子”的意思,这是无可争议的事实。就像《心经》中的舍利子,子就是儿子,即舍利的儿子,舍利是其母亲的名字。唐·法藏《般若波罗蜜多心经略疏》解释说:

  初中言舍利子者,举疑人也。舍利是鸟名,此翻为鹙鹭鸟。以其人母聪悟迅疾,如彼鸟眼,因立其名。是彼之子,连母为号,故曰鹙子。是则母因鸟名,子连母号。聪慧第一,标为上首,故对之释疑也。

  但是,自从夏莲居在其所作《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清净平等觉经会集本》中,将后汉译本和吴译本中的“阿阇世王太子”和“五百长者迦罗越子”会集成“阿阇王子”和“五百大长者”后,原本不是问题的“问题”也就随之而生。在我们指出夏会本的种种错误,粉碎了夏会本的“无一义不在原译之中,无一句溢出本经之外”、“有美皆备,无谛不收”(见梅光羲序)的谎言后,一些人试图竭力从种种方面进行回护和辩解,以维护夏会本的“权威”和夏莲居的尊严。对“长者子”的解说,成为他们反击的一项说辞。针对我们所指出的夏会本的错误,在海外弘扬夏会本最得力的那位法师,就带着十分的不屑说:说长者子是长者的儿子,那是他们不懂!子,是古代的尊称。长者子的“子”,就像老子、孔子的“子”一样。
  那么,事实真的是这样的吗?是不是佛经翻译中,在“子”解释作“儿子”的这一义项之外,还存在某个所谓“尊称”的用法?弄清这个问题,不仅可以打破夏会本的疑团,也对正确理解经典有积极作用。


一、《无量寿经》原译本和夏会本的对比及解说

  《无量寿经》后汉译本卷一涉及此问题的原文是这样的:

  佛说无量清净,为菩萨求索,得是二十四愿。时阿阇世王太子,与五百大长者迦罗越子,各持一金华盖,前上佛已,悉却坐一面听经。阿阇世王太子及五百长者子,闻无量清净佛二十四愿,皆大欢喜踊跃。心中俱愿言:令我等后作佛时,皆如无量清净佛。佛则知之,告诸比丘僧:是阿阇世王太子及五百长者子,却后无央数劫,皆当作佛,如无量清净佛。佛言:是阿阇世王太子、五百长者子,作菩萨道已来,无央数劫,皆各供养四百亿佛已,今复来供养我。是阿阇世王太子及五百人等,皆前世迦叶佛时,为我作弟子,今皆复会是共相值也。则诸比丘僧,闻佛言皆心踊跃,莫不欢喜者。

  这段文字也见于吴译本卷上:

  佛说阿弥陀佛为菩萨,求索得是二十四愿。时阿阇世王太子,与五百长者迦罗越子,各持一金华盖,俱到佛所,前为作礼佛,以头面着佛足,皆持金华盖,前上佛已,悉却坐一面听经。阿阇世王太子及五百长者子,闻阿弥陀佛二十四愿,皆大欢喜踊跃。心中俱愿言:令我等后作佛时,皆如阿弥陀佛。佛即知之,告诸比丘僧:是阿阇世王太子及五百长者子,却后无数劫,皆当作佛,如阿弥陀佛。佛言:是阿阇世王太子及五百长者子,住菩萨道已来,无央数劫,皆各供养四百亿佛已,今复来供养我。阿阇世王太子,及五百长者子,皆前世迦叶佛时,为我作弟子,今皆复会是共相值也。则诸比丘僧,闻佛言皆踊跃,莫不代之欢喜者。

  从两译的文字内容来看,基本没有差别。不过后汉译本将阿弥陀佛翻译作“无量清净佛”。夏会本根据后汉译本和吴译本,会集成如下文字:

  佛说阿弥陀佛为菩萨求得是愿时,阿阇王子,与五百大长者,闻之皆大欢喜,各持一金华盖,俱到佛前作礼。以华盖上佛已,却坐一面听经,心中愿言:令我等作佛时,皆如阿弥陀佛。佛即知之,告诸比丘:是王子等,后当作佛。彼于前世住菩萨道,无数劫来,供养四百亿佛。迦叶佛时,彼等为我弟子,今供养我,复相值也。时诸比丘闻佛言者,莫不代之欢喜。

  夏会本此段文字,有两个重大疏漏。一是将阿阇世王太子错误地简省作“阿阇王子”、将“五百长者迦罗越子”错误地简省成“大长者”。二是将佛之授记作了删节。因阿阇世王太子发愿,希望将来成佛时,大愿功德与阿弥陀佛完全相同。所以在后汉译本中,佛说:“是阿阇世王太子及五百长者子,却后无央数劫,皆当作佛,如无量清净佛。”吴译本也说:“是阿阇世王太子及五百长者子,却后无数劫,皆当作佛,如阿弥陀佛。”这里强调的都是他们将来成佛时,与阿弥陀佛在各个方面都完全一样(如阿弥陀佛)。但是,夏会本仅仅只有八个字:“是王子等,后当作佛。”而把“如阿弥陀佛”的内容删去,致使佛之授记内容不全,而阿阇世王太子等的心愿(如阿弥陀佛)完全落空。如果“后当作佛”可以等同“皆当作佛,如阿弥陀佛”的话,何以佛陀要不厌其烦地加上“如无量清净佛”或者“如阿弥陀佛”?难道佛陀真的老了?
  夏莲居之所以将“五百长者迦罗越子”错误地会集成“五百大长者”,原因即在没有弄懂“迦罗越”的意思,所以大笔一挥,将“迦罗越子”删去。宋·法云《翻译名义集》二解释“迦罗越”说:

  《大品经》中居士是也。《楞严》云:爱谈名言,清净自居。《普门疏》:以多积财货,居业丰盈,谓之居士。郑康成云:道艺处士。

  《佛光大词典》解释“居士”时也说:

  音译迦罗越、伽罗越。意译长者、家主、家长。指印度四姓中吠舍种之富豪,或在家有道之士。经、律典籍中,常称吠舍种之富豪为居士,如《中阿含》卷一《水喻经》、《长阿含》卷二十二《世本缘品》、《大品般若经》卷一、《放光般若经》卷一等所载。而《大智度论》卷九十八等,则称居家有道之士为居士。
  佛教中之居士常与古来所称之长者混同,如慧远之《维摩义记》卷一末(大三八·四四一中):“居士有二,一广积资产,居财之士名为居士;二在家修道,居家道士名为居士。”后者即为佛教中之居士。如印度之维摩、贤护等常修佛道之在家菩萨,及我国梁代傅大士、北魏刘谦之、唐代李通玄等能通佛道之在家者。今则泛指在家修道之男子为居士,亦有称女在家修道之女子为居士者。

  所以,佛经中的“迦罗越”,即是我们常说的居士。经典之中,提及“迦罗越子”的地方,非常明显就是“迦罗越之子”。如西晋·支法度译《佛说逝童子经》中说:

  闻如是。一时佛在罗阅祗耆阇崛山中,平旦从诸比丘,被袈裟持应器入城分卫。佛行向富迦罗越门,富迦罗越有子,年十六,名曰逝,时在第三门内,遥见佛来,(后略)佛说是决已,迦罗越子逝、天帝释,及诸比丘,闻经欢喜,皆前为佛作礼而去。

  此经中明确说富迦罗越有一个儿子,年仅十六,叫“逝”。经之最后,称“逝”为“迦罗越子”,可见“逝”就是迦罗越(居士)的儿子。所以,《无量寿经》后汉译本和吴译本的“长者迦罗越子”,就是长者、居士子,即长者和居士的儿子。因居士也有长者之意,故有时候仅称长者子。
  子,据《汉语大字典》解说,依据《说文解字》分析,本义即为幼儿。《汉语大字典》“子”字条下,共列举37个义项,而第一条就是:“古代指儿、女;现在专指儿子。”可见,子释作“儿”,乃最常见的用法。老子、孔子等的子,乃是古代对男子的通称。《玉篇·子部》:“子,男子之通称也。”古人用子的时候,有尊敬的意思,如《谷梁传·宣公十年》:“其曰‘子’,尊之也。”此义项《汉语大字典》列为第11条。表面看来,将长者子理解成对长者的尊称,举孔子等例证之,颇为合理。不过,长者原本就是尊称,《汉语大词典》列举长者有5义:1。年纪大或辈分高的人。2。指显贵的人。3。指德高望重的人。4。指豪侠。5。旧时对男子的尊称。《佛光大词典》则称:“长者,为家主、居士之意。一般则通称富豪或年高德劭者为长者,如《杂阿含经》卷五所载,那拘罗长者已一二○岁,年耆而根熟。”可见,无论中、印,长者都是指耆年有德之人。但是,既然长者已是尊称,再加个表示尊敬的“子”,就如头上安头,显得不伦不类,似乎古代译经的大德,不至于如此弱智。
  其实,讥讽别人不学,起码自己也该下点查证的功夫。当然,如果自己觉得自己已经是“无学”了,则可以例外。要解决夏会本的这个疑点,其实不难。唯一的办法,就是查考佛经中有没有将“子”用作“尊称”的例子。


二、长者、长者子并举之例证

  经过研究,我们发现,除了单独用长者或者长者子之外,佛经中比较常见的例子,就是将长者与长者子并举。如后秦·佛陀耶舍共竺佛念译的《长阿含经》卷第十一“善生经”中说:

  善生,若长者、长者子解知四结行,不于四处而为恶行,复知六损财业,是为,善生,于四处得离,供养六方。今善后善,今世根基,后世根基。于现法中,智者所誉。获世一果,身坏命终,生天、善处。善生,当知饮酒有六失:一者失财。二者生病。三者斗诤。四者恶名流布。五者恚怒暴生。六者智慧日损。善生,若彼长者、长者子饮酒不已,其家产业日日损减。善生,博戏有六失。云何为六:一者财产日耗。二者虽胜生怨。三者智者所责。四者人不敬信。五者为人疏外。六者生盗窃心。善生,是为博戏六失。若长者、长者子博戏不已,其家产业日日损减。放荡有六失:一者不自护身。二者不护财货。三者不护子孙。四者常自惊惧。五者诸苦恶法常自缠身。六者喜生虚妄。是为放荡六失。若长者、长者子放荡不已,其家财产日日损减。

  在佛经中,有时也作“长者或长者子”。如梁·僧伽婆罗译《文殊师利所说般若波罗蜜经》说:

  迦叶,譬如长者或长者子,已失一大宝珠,价直亿万两金,大生忧恼。今更还得,生大欢喜,忧恼悉灭。如是迦叶,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于未来世闻此最深般若波罗蜜经,与般若相应,闻已生喜,心得安乐,无复忧恼,亦复如是。

  有时候还作“长者及长者子”。如西晋·竺法护译《佛说阿惟越致遮经》卷下“叹法师品第十六”说:

  譬如长者及长者子,财富无数,独处藏宝,行到他国。

  另外,还有“长者若长者子”的例子。若,乃是连词,就是“和”、“及”的意思。如北凉·昙无谶译《大般涅槃经》卷第十“如来性品第四之七”中说:

  善男子,譬如长者若长者子,多畜乳牛,有种种色,常令一人守护将养。是人有时为祠祀故,尽构诸牛,着一器中。见其乳色,同一白色,寻便惊怪:牛色各异,其乳云何皆同一色?

  从上面所举的几个典型例证可以清楚看出,长者与长者子是一个并列的概念,长者子就是长者的儿子,并不是对长者的尊称。当然,这些例子都是泛指长者和长者的儿子,在佛经中,也有同时具体称呼某某长者和某某长者子的情况。如昙无谶译《大般涅槃经》卷第三十六“迦叶菩萨品”第十二之四,举出“频婆娑罗王、郁伽长者、须达多长者、释摩男、贫须达多、鼠狼长者子、名称长者、具足长者、师子将军、优波离长者、刀长者”等优婆塞,其中须达多长者即是给孤独长者,他在皈依佛陀后,曾建造祗园精舍供养佛陀,可谓“长者中尊”。如果长者子是对长者的尊称,他可以说是最有资格了。可这些人中,只有一位“鼠狼长者子”被称为长者子,显然长者子并无尊称的意思在内。


三、长者子的年龄问题

  前面我们解释过,中、印所称长者,都有一个显著特点,即年高德劭,如那拘罗长者已一二○岁。可是,我们却发现,佛经中出现长者子的时候,所指多半是年轻人,最小的连婴儿都可以称长者子。显然长者子不是什么尊称。

  (一)是婴儿的长者子。
  在东晋·竺难提译的《大宝积经》卷第一百八“大乘方便会”第三十八之三中,讲到父母慈爱,给还是婴儿的长者子找来乳母,哺乳他长大的事情:

  善男子,譬如长者子、若居士子,父母爱念,与其乳母。时此乳母,无有病痛,为婴儿故,自服苦药,欲令乳得清净。善男子,如来亦复如是,是一切世界之父。为教化不知业报众生故,如来无病,而为众生示现作病:以是业故,得如是报。以此业故,得如是报。众生闻已心生惊畏,除诸恶业不作恶缘。

  (二)是小儿的长者子
  在《佛说放钵经》中,讲了一个长者子惟摩罗波因吃石蜜饼而亲近沙门,最后得供养佛陀的故事。故事的主人公就是一个小孩子:

  有一乳母抱长者子字惟摩罗波休,息沙门持钵便下。乳母抱趣沙门所,沙门以石蜜饼授与小儿,小儿啖之大美,便随沙门去。

  (三)五六岁的长者子
  在北魏·吉迦夜共昙曜译《杂宝藏经》卷第四“长者子见佛求长命缘”中记载,佛为一个仅五六岁的长者子教授以谦忍恭敬得长寿的故事:

  昔佛在世,于一长者子,年五六岁。相师占之,福德具足,唯有短寿命。将至外道六师所,望求长寿,嗔彼六师,都无有能与长寿法。将至佛所,白佛言:此子短寿,唯愿世尊,与其长寿。佛言:无有是法,能与长寿。重白佛言:愿示方便。佛时教言:汝到城门下,见人出者,为之作礼,入者亦礼。时有一鬼神,化作婆罗门身,欲来入城。小儿向礼,鬼咒愿言:使汝长寿。此鬼乃是杀小儿鬼,但鬼神之法,不得二语。以许长寿,更不得杀。以其如是谦忍恭敬,得延寿命。

  (四)七岁的长者子
  在吴·支谦译《佛说义足经》卷上之“老少俱死经”第六中,记载一个七岁即早夭的长者子:

  城中时有一梵志死,寿年百二十死。复有一长者子,年七岁亦死。两家俱送丧,皆持五彩幡,诸女弱皆被发,亲属啼哭悲泪。

  (五)渐渐长大后娶媳妇的长者子:
  在东晋·瞿昙僧伽提婆译《增壹阿含经》卷第二十三之“增上品”第三十一中记载,有一位天子命终,生于舍卫城大长者家:

  我尔时,以天眼观见天子,而命终生舍卫城中大长者家。经八、九月,便生男儿,端正无双,如桃华色。是时,长者子渐渐长大,父母便求妇处。取妇未久,便复命终。生大海中,作龙蛇形。

  从前面所举的五个典型例子来看,这里所说的长者子,最小的尚需要乳母哺乳,大的也不过年至娶妻,可见都是很年轻的人。别的且不论,对一个小婴儿用所谓的“长者子”这个“尊称”,是因为他怎么样的年高德劭?这样的解释显然是不合适的。


四、从经典看长者子就是长者的儿子

  在佛经中,有很多地方提到长者及长者子的时候,明确指明,某某长者,某某长者之子(长者子),这可以说是对我们论点最为直接的证明。
  (一)吴·支谦译《撰集百缘经》卷第三“化生王子成辟支佛缘”:

  乃往过去无量世中,波罗奈国,有佛出世,号曰迦罗迦孙陀。于彼法中,有一长者,财宝无量,不可称计。其父崩亡,子与其母,各自分居。时长者子,甚好色欲,见一淫女,甚适其恶。以金百两,方听一宿。渐经多年,财物荡尽,更无所与,遮不听宿。

  按:此处长者已经去世,仅留长者子与其母,而长者子沉溺女色,败坏家财。

  (二)姚秦·鸠摩罗什译《大宝积经》卷第七十七“富楼那会”第十七、“多闻品”第二:

  尔时阎浮提中有一大城名为安乐,中有长者名为阇匿,有一子名摩诃耐摩陀。是长者子在空闲处,有一天来,为说偈言:“汝当勤求法,求已正思惟。功德王如来,已记汝作佛。”富楼那,天说偈已,忽然不现。时长者子,即诣父所,头面礼足,作如是言:我欲出家,于一切功德光明王佛法中,修习梵行。尔时阇匿长者,以偈答曰:我家多财宝,金银无有量。阎浮提所无,我家悉具有。我所求财宝,为子受欲乐。云何行出家,为世所轻贱。尔时长者子,偈答父言:我乐常求法,求已正思惟。不乐受富乐,当为世作佛。 不须家业宝,我欲求少欲。所出之法财,今当行出家。诸佛出世难,佛说法亦难。我今值佛法,云何当舍离。

  按:此处长者名阇匿,长者子名名摩诃耐摩陀。长者子因天人劝请而求出家,出家后被称为摩陀比丘。

  (三)北凉·昙无谶译《大方广三戒经》卷中:

  迦叶,犹如长者多财封禄,是长者子,所见诸物,起父财想。初始见时,此是我物。后持此物,随所至处,处处藏举。如是迦叶,尔时比丘闻,是等经作是念言:此是如来软妙梵音之所演说。复有比丘,闻是法已,而起诽谤。是持法比丘作如是言:此是佛说最为真实,少于伴侣是人劣弱,居处不恶日处藏举。迦叶,我后世护法城者甚为极少,我持是等委付弥勒,为其伴侣,是等当修行于大舍。

  按:此处乃泛指,但是明确指明长者子于财物,作乃是其父所有之想。

  (四)宋·施护译《佛说给孤长者女得度因缘经》卷上说:

  复次,去此舍卫国一百六十由旬,有一大城名曰福增。彼有长者,名谟尸罗,亦具大福德。妻子奴婢,眷属炽盛。富饶自在,广积财宝,其数无量,与毗沙门天王等无有异。而彼长者有一童子名曰牛授,上色端严殊妙无比,人所瞻者无不爱乐。然其长者及长者子俱事外道,于诸外道深生敬信,即不能知有佛世尊最上最胜,世尊所有最上法门亦复不闻,神通变化殊胜事业昔所未见。

  按:此处长者名谟尸罗,长者子名牛授,二人都信奉外道。

  从上面所举的几个例子来看,都是极为明确将长者子理解成长者的儿子的,而绝对没有任何用长者子作为对长者的尊称的用法。所以,我们可以肯定地说,在佛经中,长者子就是长者的儿子,而不是什么对长者的尊称。想用尊称这样的曲解,来使错会的经文蒙混过关,是根本行不通的。


五、阿阇世王太子和五百长者子

  在佛经里面,经常有提到五百长者子的。他们显然是大富人家贵公子的团体,往往游乐、学习甚至生活在一起。《佛说菩萨本行》经卷上:

  佛告阿难:尔时贫人者,今我身是。五百长者子,今此弥勒五百菩萨是。我以精进勇猛之故,超诸菩萨所作功德,而先成佛。精进勤修,不可不逮也,菩萨布施如是。

  而且,同样作为年轻人,他们也往往和王子在一起游学。如姚秦·竺佛念译《出曜经》卷第七说:

  昔佛在摩竭国界甘梨园石室窟中,是时众多比丘,到时着衣持钵,入罗阅只城乞食。见诸王子及长者子数十之众,共学射御,筈筈相拄,无空漏者。

  阿阇世王太子的情况,讲习会集本的人,往往语焉不详,包括号称详瞻的黄念祖所著之《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清净平等觉经解》。其实,阿阇世王太子,也是佛经中的一位著名人物。据西晋·法炬译《阿阇世王授决经》记载:“阿阇世王太子,名旃陀和利”。他的名字,也作“刷护”或者“和休”。当然,拥护会集本的人,也可以将“五百长者迦罗越子”曲解成“五百位长者和迦罗越子”,也就是说,有五百位长者和若干迦罗越子。这样虽然也有漏洞,因为删去了迦罗越子,经义不大完整。不过,随便删节佛说,原本就是夏莲居会集时候的家常便饭,这里也顾不得许多了。这样一解释,起码能使长者坐实了吧。可惜的是,《无量寿经》后汉译本和吴译本中,阿阇世王太子与五百长者子持金华盖供养佛,得佛授记的事情,也见于西晋·竺法护译《佛说太子刷护经》:

  佛在罗阅祗耆阇崛山中时,与千二百比丘,菩萨万二千人,优婆塞优婆夷,诸天王梵释,及无央数人民鬼神龙皆来俱会。阿阇世王太子,名为刷护,从国中与群臣长者子五百人,各持黄金华盖,出罗阅国相随出至佛所。持黄金华盖上佛已,却叉手持,头面着地,为佛作礼讫竟,皆叉手住。……佛告弥勒菩萨言:听我说之。太子刷护菩萨及长者子,前世皆供养百八亿佛,皆行菩萨道。乃前世提和迦罗佛时,是五百人皆是佛弟子,是我所教,后世悉当共会。六亿佛却后一劫,摩诃波罗会一劫中,五百人前后作佛,皆同一名若那伎头陀耶。后作佛时,当如阿弥陀佛其国,亦当如阿弥陀时等无异。国中菩萨往来者飞行者,皆如阿弥陀佛国。若有人民闻是经信喜者,皆当生阿弥陀国。佛说是已,太子刷护及五百长者子,诸比丘僧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诸天人民鬼神龙,皆大欢喜,前为佛作礼而去。

  可见此经的内容,与《无量寿经》后汉译本和吴译本完全一致。明明白白地说明,就是阿阇世王太子和群臣“长者子五百人”,与五百大长者毫无关系,连最后一根救命稻草也不肯给夏莲居!只是在《无量寿经》中,没有详细载明阿阇世王太子向佛所请问的二十七种法之因缘(如端正、三十二相、三业净、家中和顺、天耳、忆知宿命、预治佛国、光明遍照十方等)。此经之异译本,有失译人之《佛说太子和休经》,内容与此经完全一致。从经中我们可以肯定的知道,阿阇世王太子就是太子,不是什么王子。将王太子省略作王子,乃是非常不恰当的作法。要知道,在过去,“废储”,可是了不得的大事。弄不好会引起宫廷政变。而现在,凭夏莲居大笔一挥,就取消了人家继承王位的资格,不知道有没有同他父亲阿阇世王商量过?!
  其次,五百长者子就是五百长者子,不是什么大长者。将儿子的事情胡扯到老子头上,只能说夏莲居连最基本的经典的意思都没有读懂。这样的水平,真不知道当年“学儒、学佛”是怎么学的!
  综而言之,我们可以肯定地说,长者子在佛经中,就是“长者的儿子”的意思。夏莲居将长者子会集成大长者,乃是对经典的篡改。而黄念祖对此问题的回避,某法师对此问题的曲解,暴露的还是依人不依法的心态。夏莲居现在已经支离破碎的所谓“权威”的光环,象一面镜子,映照出的形形色色的脸谱,正好可供我们对照反省。而这么一个连文字都错掉的会集本,居然还被黄念祖叫嚷乃是最后百年“独留”之本,而古代译师并无错误、仅仅是翻译不够顺畅的本子却要在一派喧嚣声中黯然退场,其中的因缘,是何等的不可思议啊!

  2002年11月12日晚于写于无锡净慧寺
时正应请开讲《普门品》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相关文章:宗舜法师)(五明学佛网相关文章:宗舜法师)  

 宗舜法师:略论禅宗与念佛--以四祖至六祖为中心(下) 

 宗舜法师:略论禅宗与念佛--以四祖至六祖为中心(上) 

 宗舜法师:蕅益大师《灵峰宗论》删改问题初探 

 宗舜法师:《释氏疑年录》续拾(一) 

 宗舜法师:《释氏疑年录》拾遗 

 宗舜法师:魏源辑《净土四经》校点说明 

 宗舜法师:李逸尘居士“《佛说无量寿经诠释》序”引言 

 宗舜法师:何炳仪居士“夏会本”研究论文两篇小引 

 宗舜法师:读竺摩法师《东西两法并行不悖》 

 宗舜法师:略谈杨仁山居士评净土真宗--写在《杨仁山居士评 

 宗舜法师:关于净土真宗(本愿法门)几个重要问题的讨论 

 宗舜法师:关于净土真宗的一封公开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