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居士文章

 雪漠:真正的主人翁


   日期:2020/10/23 1:17: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真正的主人翁

欲望渐衰退,放弃执染心。

由观诸梦幻,以悟毕竟空。

省悟常观照,心遂超红尘。

舍弃诸迷乱,从此成主人。

有人不明白什么叫出离,她问我,出离心是不是“万念俱灰”?我对她说,不是这样的。当然,两者之间也有相似的地方。当你受到严重的打击,失去所有希望的时候,一切曾经的诱惑对你来说,便像是烟花燃尽后剩下的那堆灰烬,没有太大的意思。出离心也是这样,花花世界对一个真正产生了出离心的人来说,已经失去了往常五光十色般的魅力。聚餐、逛街、购物、唱卡拉OK、饮酒作乐等等生活方式,对他来说,也不再是一种“乐”,而变成了一种负累。为什么呢,因为他已经不需要在心外寻找寄托,他也知道在心外永远找不到真正的快乐。不过,这时他的心中还留有一个渴望,那就是,他像瞎子渴望光明、饿死鬼渴望食物一样,渴望实现生命的真正价值。

对实现生命价值的巨大渴望,就是出离心与万念俱灰之间的区别。出离心,是一种看破假象之后的积极与选择,而万念俱灰则是一种虚无主义的消极态度。

在生起真正出离心的前提下,你才敢于并且愿意打破固有知识体系与社会价值观的束缚,无视世俗生活的种种裹挟,做出一种更加适合你需要的选择。比如,你从前也许很喜欢买各种装饰品来点缀自己的生活,或许会购买昂贵的护肤品来保护自己的青春美貌,或许会不断追求比当下更加高雅的生活方式,但是当你生起出离心的时候,你或许就会放下各种情调以及超出基本需要的希求,选择一种简单、质朴的生活方式,因为你非常清楚,比起视觉、身体上的各种享受,你更需要时间与专注。所以你并不觉得自己放弃了什么,正如你在选择沐浴液的时候,不会因为自己在润肤类产品与杀菌类产品中选择了后者而辗转反侧,你也不会对前者有任何留恋,你仅仅是在生命本能的指引下做出了一个更加切合需要的选择。

你的生命之所以会产生这样的变化,是因为你心中的欲望正在逐渐消退,你的烦恼和执著变得越来越少。被红尘中诸多欲望与谬误所污染的心,也渐渐得到了净化。你的价值评价体系因而发生了翻天覆地般的变化,你正在接近一种超越“等价交换法则”的快乐。

为什么是“接近”,而不是“获得”呢?因为你通过观察世界的虚幻本质,见到空性智慧的光明之后,还要一步步走向那光明,一步步接近那光明,最后才能和光明融为一体。这就叫证道。证道之后,你才能获得那份毫无条件的快乐与自由,此前,你仅仅是找到了通往快乐幻城的正确道路而已。

然后,你要保住心中那点萤火般的觉悟,向终极快乐走去。在此途中,你必须时时反省,并且养成用智慧观照自心与红尘中所有事物的习惯。这很像是学习英文的过程。在你还不能用英文流利对话的时候,要经常温习单词和短语,还要不断汲取英文电影与英文歌曲中的营养,你不但不能把学会的东西抛诸脑后,还要坚持用英文来表述生活上的每个细节以及自己的所思所想,久而久之,英文就会像母语一样渗入你的生命,成为呼吸一般的存在。这时候,一旦遇到外国人,你就能灵活地与他对话,再也不用有意识地在脑海中翻译任何东西。所谓证道,就像是你能够无意识地与外国人用英文对话一样,这时你已与那空性打成一片了,心如如不动。什么叫“如如不动”?不以物喜,不以己悲,随缘任运,心下一片坦然,任何事情都无法打破你心灵的宁静,这就是如如不动。从迷到悟,到保任,再到如如不动,这跟学习英文一样,也是个从无意识到有意识,然后再回到无意识的过程。

即便你已经开悟,明白了真理,要将真理变成生命本能般的存在,也仍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正如,就算一个人能够阅读英语文章,他也未必能达到把英文变成另一种母语的地步。

这个过程中最为困难的是什么呢?注意,开悟之后,你的身上还有细微的习气,这些还需要除掉。什么叫习气?习气就是长久积累形成的习惯,比如难以改变的行为、语言和思维模式等等。举个例子,一个木桶里盛了三年尿,把尿倒干净之后,木桶里还会有尿味,这些尿味就相当于我所说的习气。

俗话说,冰封三尺非一日之寒,同样的道理,习气的形成也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所以说,除习气同样不是三两天就能完成的事情。我曾经说过,开悟,就像是打开了一盏灯,开灯的瞬间你会发现屋里原来满地都是垃圾。这些垃圾,就是你的习气。许多人无法面对自己,就像很多人都不愿意看到自己的家里堆满了令人作呕的垃圾和污垢一样。所以,他们每次在外部因素的刺激之下,看到自己生起的习气时,都会觉得痛苦不已。为什么呢,因为追求智慧的人,都是有着精神洁癖的人,他们总是因为自己心灵上的污垢而感到惭愧和羞耻。只不过,身体上的洁癖仅仅会让人时时刻刻感到一种压迫与负担,但精神洁癖却不一样。怎么个不一样法?尽管精神洁癖的表现形式——反思和直面是痛苦的,但它能换来毫无瑕疵的幸福与坦然,这样的结果却又是令人向往的。

那么如何清除习气呢?你要时时提醒自己,注意哪些是习气,一定要清除。用正念、正觉、本元之心、明空之心时时观察自己的习气,然后慢慢对治并清除它。如何对治?在习气生起的时候,一次又一次地观照它,明白它的本质也是空性,是虚幻无常的存在,与情绪及物质没什么两样,渐渐地,你就会变得越来越淡然。那情形,就好像拿着一把刷子刷尿桶,刷一遍臭味就会少一些,刷洗上无数遍后,臭味就没有了。这时候,习气也就没有了。一位日本人曾说,马桶刷到一定次数时,里面的水就能喝了。

习气清除之后,各种迷乱就没有了,细微的无明也就破除了。你这才真正成为自由之身,成为心灵真正的主人。这时候,你已经达到大乘所说的十地菩萨的境地了,这就是我们所说的证道、成佛。

这是通过观察世上的因缘聚合,生起出离心,然后见道,明白一切皆是幻化,生起离戏之智慧,进而破除执著烦恼,并且清除习气,最后解脱、证道。它跟前面谈到的“说次第”不太一样,区别在于后者是由戒定慧入手,再由事上契入空性。不过,虽然侧重点不大相同,但两者的结果都是一样的,都能证道,只不过它们各自适合不同的根器。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