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居士文章

 雪漠:真心帮助你更好地面对世界?


   日期:2020/10/24 21:25: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真心帮助你更好地面对世界?

一物长灵明,涵盖乾与坤。

诸法皆空处,不昧灵知明。

一物,代指本元心。灵者,灵动无碍。明者,光明朗然。“一物长灵明”是说本元心永远是那么灵明。乾坤万法都体现在心性里面。如果没有心性,天地也罢,万物也罢,对于你,究竟有啥意义呢?

为什么这么说?因为,有了心性,你就能够凭借它来处理生活中各种各样的事情,做出最为恰当的选择,或者凭借它来将你亲历、耳闻的事情看得更为透彻,这叫做心性生起妙用。心性会对境,即针对不同的事情、情况生起无穷无尽的妙用,你的一言一行,都将体现出心性的妙用。你会发现自己变得更加淡定,更加清醒了,对许多事情都不那么在乎,但对自己笃定的方向又愈加坚定了,也不再缺乏安全感或患得患失。你将会发现,自己不再生活在外部世界的奴役和迫害之下,即便仍有一些顺从,也是出于慈悲、智慧或方便。总之,你的心情变好了。不过,这种改变不是发生在明白心性之后,明白心性的同时,你的心情、你对世界的认知和处世态度就自然会发生改变。

真心的妙用,超越了逻辑与思维。在认知了真心之后警觉的存在是非常必要的,这不是说你应该时时刻刻都生活在一种神经高度紧绷的状态之下,而是说,你应该保持一种清醒而非散漫的状态,时刻关注自己内心的所有细微变化,关注自己的念头和情绪,不要被外部世界所触发的种种念头左右你的心灵。警觉有助于捕捉心灵给你的每一个讯息,更好地了解自己,也更好地面对世界。

“诸法皆空处,不昧灵知明。”诸法皆空时,能所俱空时。“能”代表你的心,“所”代表外部世界。也就是说,世上的一切都归于空性,不仅你的心念是虚幻的,整个外部世界也是时刻变化,因而是虚幻的。但注意,必须“诸法皆空处,不昧灵知明”。这意味着,你明白了这个世界和自己心灵的如梦如幻,但不能因此什么也不管,什么也不做,不能堕入顽空。明空智慧的“明”就是指这个,这就是真心的妙用。

《了凡四训》中的主角袁了凡,因为早年遇到高人得知自己一生的命运,一度堕入一种看似随缘实际上只是顽空无记的状态。这种状态类似于虚无主义,他不思恶也不思善,仅仅随着世事浮沉,像一只被抛入大海的小船,没有划桨的人,被滔天巨浪裹挟着,它不期待什么,甚至不期待到达某个地方,而仅仅在等着一场所谓命定的风暴,把自己带向下一个轮回。这是一种非常无知的状态,他虽然也无求,但这是一种无知的无求,是一种面对命运时的奴性。

我们说欲望是魔鬼,欲望是一切痛苦的根源,但并不是说人必须没有追求。没有追求,不思考活着的意义而只有活的过程的人,跟动物没有什么区别,他的人生只是为了走向死亡,这是一种极度消极的态度。袁了凡在明白了自己正走向另一个误区的时候,也改变了自己的做法,他做了许多善行,于是命运的轨迹也在他的行善当中不知不觉地改变了。

所以说,了知世界的无常,不是为了让你走向堕落或陷入无记,而是为了让你拥有一种更为积极和健康的态度,让自己成为心灵的主人,去正确面对和珍惜自己的人生。在短暂的一生中,在你可以控制的这一辈子里面,去实现一些你真正想要、也应该去实现的价值。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