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居士文章

 雪漠:改变,从心开始


   日期:2020/10/28 16:43: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改变,从心开始

生命的本质是就在一种巨大的虚空之中,填上你的行为。除了你的行为产生的意义和价值之外,你能够留下的,不过是相片中你的音容笑貌、你做过的那些事情、留下的几本书,或者你帮助别人明白了、快乐了的这些经历。

一旦你真的开始改变自己的心灵,你就会发现,好多东西也跟着改变了。

多年前,我仍在教委工作的时候,一点儿吵杂响动的声音都能让我没有办法写作。那时候我和家人住在一间房子里,实在没办法写作,就希望有一间自己的房子。我去要房子的时候,办公室主任对我说:“哪里这么多的毛病,为什么有人就不能写东西?”他一下把我点醒了。后来我就训练自己,不管有人没人都得能写出东西来。长此以往,无论在多吵杂的环境里,我都可以随心地写作。

诸如此类的东西,其实是一种毛病,毛病是可以改过来的,一定要明白这一点。发现自己的毛病之后,就要改变它。这就是我们所说的“对治”。要对治习气的原因是,我们不能让任何事物改变自己内心的宁静。

我父亲去世的时候,身边一片哭声,但我仍然很宁静。虽然父亲去世我很伤感,但这种伤感仍然影响不了我的宁静。我的心灵还是如如不动。

所以,先要从改变自己做起,从当下做起,不要寄希望于将来,也不要寄希望于别人,更不要寄希望于亲人。一定要改变自己,让你在任何一种状态下都能进入自己的心灵,都能守住自己的真心。当你的心灵能够自主的时候,你就宁静了,快乐了,自由了,一天天更加健康、安详。

如果你首先改变了自己,会比出了这本书还要快乐许多的。这就是我为什么经常花费大量的时间,和一些有缘人聊天的原因。因为,他们的行为可能和我写一本书具有同等价值。这个世界或许不需要我的一本书,但是需要我身边的那些人。他们改变自己而获得快乐的这种行为,自然会对世界产生影响,从而改变这个世界。

工作也好,兴趣也好,任何人在做任何事情的时候,实质上都是在汲取营养,这种营养包括:遭遇苦难后获得智慧,遇到美好事情时的幸福体验,以及宝贵的人生经历。你不能把人生中的好多东西当成一个任务,你要明白自己正在从中汲取营养。你在享受工作,享受生活的时候会非常快乐,如果你背负着一种使命的话,也要享受这份使命。

俗话说:“快乐就这样一辈子,不快乐也就这样一辈子。为什么不快乐地活?”这句话是非常正确的。无论你快乐还是不快乐,要来的总会来,要走的也总会走,为什么不能保持内心的宁静,享受当下?要知道,活着本身就是一件值得喝彩的事情。多少帝王将相百般折腾,就是为了寻求一个能长久活下去的方法。既然我们还活着,为什么不好好享受每一分钟?

走路的时候体会一种走路的快乐,独行的时候得到一种独行的快乐,什么时候都要体会那份快乐,观察那份快乐,享受那份快乐。心,就像镜子一样,对这个世界上的一切都洞察秋毫,但是镜子如如不动。这样,就一天一天快乐了。没有任何人和任何事可以动摇你的快乐,而且这份快乐是没有任何附加条件的,你无需等价交换。

有的人希望另一半快乐,所以不断开导她,称赞她,也买了很多东西送给她,但这样做只能带给她短暂的快乐。为什么呢?因为他自己也不快乐,他本身就有很多东西都放不下,自然没法用智慧的光明去照亮她的心。

改变一个人,你必须改变他的心灵。改变这个人的心灵不是给他洗脑,不是把你的东西强行灌进他心里去,而是用你生命中的一种光明,去照亮他的心,让他自己也拥有那份光明。

所以说,一定要在每件事中调节自己的心,苦也好,乐也好,都要让自己享受人生。即使有焦虑和苦难,也要享受人生。永远都要记住,眼前的一切很快就会消失了。

只要父亲、母亲还健在,哪怕他们有烦恼也很好,因为毕竟现在他们还能感到烦恼,有一天,你想让他们再给你带来烦恼,都不可能如愿。凉州人老说:“父母本是佛前灯,一口吹灭永无踪。”想通这一点之后,就算看见父母烦恼焦虑,你也是非常快乐的。所以我们经常说,要学会珍惜。

活着本身就是一种幸福。那么多的因缘聚合把你的父母结合在一起,让他们生下了你,然后你健康、平安地长大,开始了可以自主的人生,这是很不容易的事情。我父亲已经不在了,我想听听父母的吵架声都听不到了。所以有的时候,吵架也是幸福的,因为这都是生命存在的证据,说明你还活着。但生命以及这些证据很快就会消失,肉体也会消失,一切都会消失。生命的本质是就在一种巨大的虚空之中,填上你的行为。除了你的行为产生的意义和价值之外,你能够留下的,不过是相片中你的音容笑貌、你做过的那些事情、留下的几本书,或者你帮助别人明白了、快乐了的这些经历。

什么时候你能享受一切东西,在超越功利的宁静之中,在超越世俗、无分别的真心中间,宁静地关注这个世界的时候,你就会慢慢享受到许多过去感受不到的快乐。这时候,你的生命就充满了另外一种滋味。什么滋味你都要去享受它。把该做的事情都尽力做完、做好之后,你心里留住那份坦然就好,不要期望它给你带来多少满足,也不要为了得到满足而去做某件事情,不论成败哈哈一笑,就会非常快乐。埋不掉的终究埋不掉,泡沫永远是泡沫,这不是你开不开心就可以控制得了的。

我举个小小的例子:有个二十四岁的年轻人,他老是演讲,他的发言很有煽动性,他无数次被掌声所包围。但演讲结束后,掌声也就消失了,如果他的演讲里没有他独有的东西,那么曾经的掌声,曾经的荣耀,就会像泡沫一样很快消失,被时光冲刷的一干二净,比他肉体消失的速度还要快上很多倍,一切都会随着人们的记忆,很快消失。

我接触过的人,都被我打动或是改变过,因为我的生活方式本身就不错。所以我觉得你也可以慢慢体会这个道理,不要让自己焦虑,一定要健康、平安、宁静地生活,然后不要懒惰,精进做事。做事的时候,认真即可,对它的结果不要太在意。做好了非常快乐,做得不好也没关系,你能做的也只是尽力。保持住这样的心态,你就能生活得非常坦然了。

真正的大境界就是无求。成就者是无求的。所以说,圣者是无梦的。因为没有什么欲望了,所以他做了好多事情,却又像什么事都没做过,佛讲了四十多年经,却又没有讲一个字,因为他心中从来不执著那些东西。

--选自《让心属于你自己》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