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居士文章

 雪漠:虚怀若谷又目空一切


   日期:2020/11/3 8:30: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虚怀若谷又目空一切

◎问:恕我直言,你是不是太过于自信,有些偏激,目空一切?

●雪漠:创作上,需要目空一切。创作之前,要谦虚。创作过程中,需要目空一切。在学习过程中,你是大海,你需要吸纳百川之水。创作中,眼前的大师,就成障碍了。首先,要从心里赶出他们。

我在写作时,非常自信。对许多作家,我不以为然。要是他的活着,不能为这个世界带来好东西的话,其生存就没啥价值。更有些所谓的作家,活着不如死掉。因为他活着,仅仅是在制造一些精神污染。

你想,老百姓花钱买你的作品,花时间读你的作品,读完后,才发现,里面全是垃圾,按鲁迅的说法,叫“图财害命”。

创作中间,既要虚怀若谷,又要目空一切。

◎问:在你的创作中,最大的困惑是什么?

●雪漠:现在,我已没有困惑了。我的困惑多在二十五岁至三十岁之间。现在早没有了困惑。就像一个小和尚有好多困惑,后来他苦修顿悟后,就不再有困惑了。现在,我只有快乐,我写作时得到的那种灵魂的快乐,绝不是红尘中的一般快乐所能比拟的。若是你在某一天顿悟之后,也会品尝到这种快乐。

◎问:你是体制内还是体制外的作家?体制内外给我的感觉那是平原和地沟、船上和海里。作为作家,只要是在体制内,就会经受分裂。雪漠特殊一点,他不是驻会作家,比较边远。深刻地讲,不在海中,就没有真正跟民间的人在一起,俸禄先定性地限制了他们不能完全跟人民同呼吸、共患难,这样一种体制也影响了整个民族的原创力和活力。

●雪漠:因为你没有看过我的东西,如果看了,你就不会问我这个问题。我的作品是被当地封杀的。我的父母是农民,我跑遍了那片土地,我对他们太了解了。关于体制内外的问题,我在武威市教委工作的时候,曾写过辞职报告,但是他们没批准,当时我真是不想干了,因为有人让我来写材料、办报纸。我的生命更珍贵,我要追求一种更高意义上的自由。在家乡我是家喻户晓的,我的小说拍过电视,又被当地半公开地封杀过,老百姓却喜欢我的书,书卖得非常好。那时,我时时刻刻想走出体制,至今,我仍把妻子的户口留在农村,还保留了几亩地。为了自由,我可能会随时辞职,回家种地。所以,如果想让我放弃自己的信仰和精神,去迎合一种东西的话,我是不愿意的,我绝不会让自由受到任何的束缚和损伤。为了活的理由,比如自由、爱这种精神,我可以放弃活的过程。所以我的写作很自由,那是纯粹从生命中流淌出来的。你看完我的作品,就不会有以上的那种想法。

前不久,我去罗马尼亚参加“国际文学节”,文学节的主题是“地球村里的孤独”。二十多个国家的一百五十多位作家都在抒发自己的孤独感慨,但几乎全部的内容,都在埋怨时下媒体对文学的挤压,都在感叹作家的边缘化。我接受国际广播电台的采访时就说:“作家们把孤独谈小了。他们所说的孤独,仅仅是一种情绪,是个人欲望和贪婪不能满足时的失落,是个体处于边缘时对世界的埋怨,是一种堕落的标志。那不是真正的孤独。真正的孤独是智慧的觉醒,是感悟生命的易逝、世间的无常和作家想建立的永恒价值之间的矛盾和冲突。真正的孤独是一种境界,是独上高峰望八都、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的怅然,是举世皆浊我独清、举世皆睡我独醒的冷寂。被钉在十字架上的耶稣是孤独的,菩提树下觉悟的佛陀是孤独的。”真正的作家应该在喧闹之中享受一份清凉,在迷醉之中保持一份清醒,在庸碌之中体现一种高贵,在大善之前保持一份谦恭和敬畏。因为,承载其思想的肉体很快会消失,无论他多么虚矫和世俗,都不会改变他终究成为白骨的命运。相较于无始无终的时间和无边无际的空间,生命的善逝比闪电还要快上万倍。趁着还能表达自己的思想时,趁着还能做些有益于众生的实事时,应该投入全部的身心,奉献全部的真诚,宁静专注地做他应做的事。

--选自《光明大手印:实修心髓》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