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法师开示

 宽运法师:去除五欲 清净修心


   日期:2020/11/10 19:55: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去除五欲.清净修心

──宽运法师弥陀佛七开示

  自《世外淡然看红尘》一文推出以后,有网友留言问及:「修佛的人要『呵欲』,面对美妙的女子您动心吗?您又是怎样呵欲的呢?」这两天的佛七开示,内容都是有关去欲、断欲、清净修心的问题,而今日开示文中谈及五欲之害及其去除的方法,并指出「色欲之中,以女色最为可怕」,正回答了上述的问题。但愿亦能为其他意愿清修之网友,提供正确的认知与概念。

  昨天跟大家讲了,我们每一个人都有七情六欲。「七情」的说法出自中国儒家经典《礼记.礼运》,其文云:「何为人情?喜、怒、哀、惧、爱、恶、欲,七者不学而能。」意思是说七情六欲是与生俱来的,是我们的业力。我们过去把它储存在第八识田中,种子如今现行,便造成种种的苦恼;例如看见喜欢的人,便生起爱念和占有心;见到冤家,便生厌恶心、恼害心;遇上中人──不喜欢也不讨厌的人,便无怒无喜,不生爱恶。

  喜怒乃人之常情,但如果我们希望生活愉快、法喜充满的话,便要舍弃喜怒之心。若能如此,才是真正的念佛人。佛教经常强调要断除五欲;五欲是什么呢?五欲对我们的修行有多大的祸害呢?在《大智度论》中说,五欲即色、声、香、味、触五境,这五境本身不是欲,但人们却对其充满贪爱的欲望;因欲望而起种种烦恼,所谓「从痴有爱,是我病生」,这五欲能令人贪得无厌,且越益炽盛,令善心转成恶心、染心;贪欲与色尘的关系,俗语比喻为「烈火干柴」就是这个道理。

  五欲好比盗贼,盗取我们的功德,还障碍我们的修行,令我们轮回三涂,永无休止。因此,出家以断漏为上,凡夫若不能断漏,就会一直沉沦于五欲的追求。这五种欲望犹如烈风中的火炬,我们被烧仍不自觉;五欲又像害人的毒蛇,我们的脚绊到牠,却不察觉牠能毒害人命,故不知远离,而最终被牠咬死。我们世俗人就是贪着五欲,至死也不愿舍离。譬喻一个愚人,贪恋树上的果实而爬到树上去采摘,可是爬上去之后便不愿下来,结果人们砍树的时候,他便随大树倒下而摔死。五欲又可比喻为「刀头蜜」,即涂在刀锋上的蜜糖,我们吃上去很甜,但不知道内里其实是利刃一把,随时有割伤舌头的危险。由此种种譬喻,我们可以想象五欲的祸害是多么的大。

  我们都知道,色、声、香、味、触都是身体官能上的感受,这些感受其实非常的短暂,如果我们沉迷其中而不知觉醒,便要付出沉重的代价。因此,我们修行人,尤其是念佛人,应及早警觉五欲之害而远离五欲。

  我们菩提学会每年都举办「重阳思亲法会」,讽诵《大般涅槃经》,经中说菩萨摩诃萨应该如是发愿:「宁以热铁挑其两目,不以染心视他好色……宁以铁锥遍身搀刺,不以染心听好音声……宁以利刀割去其鼻,不以染心贪嗅诸香……宁以利刀割裂其舌,不以染心贪着美味……宁以利斧斩斫其身,不以染心贪着诸触。」大家都知道,热火溶化了的铁,温度非常的高,而人的眼目更是非常的宝贵,但菩萨摩诃萨宁愿被热铁挖目,也不愿以染着的心看种种色;宁愿以锥子刺自己的身,也不愿以染污的心听好的声音;宁愿用刀割去自己的鼻子和舌头,也不愿贪着香气和美味;宁愿用斧头砍斩自己的身体,也不愿纵容身体享乐。

  这说明了五欲对修行人来说,是极大的障碍。如果修行人贪着五欲,不求出离的话,就永远只能生于地狱、饿鬼、畜生,因为五欲乃三涂之因。这五种欲望虽能为我们带来短暂的快乐,但只会令我们流转生死,所以念佛人要尽量断除五欲,以佛号净化自己的心,从而化解种种烦恼。

  因此,我们念佛之心不能间断;若能到不间断、不夹杂便离佛不远。古时庐山慧远大师,一生之中三次得蒙阿弥陀佛摩顶;怀感大师一称念佛名,就能见佛;少康大师念佛时,人们便看见阿弥陀佛从他口中而出;念一声有一尊阿弥陀佛,念十声就有十尊阿弥陀佛。上述这些大德能与佛感应道交,而且并非一般的感应,主要是因为他们深知五欲的过患,是故能立定决心,终生念佛,远离五欲;由于他们念佛非常的至诚、恳切,所以才有真实的感应,而且最终都能到达常寂光净土,与诸佛一起共住。

  如前所述,五欲即色、声、香、味、触,以下我们讨论一下如何凭借念佛的方法,避开五欲的障碍:

  我们凡夫的眼睛都喜欢美色,都喜欢眉目娟好、唇红齿白的容貌;若看见美男或美女,我们都喜欢多看几眼。这里的「色」不仅指男女之色,还包括青、黄、赤、白等种种妙色,这些妙色都能引起我们种种贪爱之心,让我们心生妄想,追逐追求,「业」就是如此种下的了。所以,若我们不能断除色心,则永远不能能得到念佛三昧。

  色欲之中,以女色最为可怕,修行人一定要避开。佛经说:「邪视女色,含笑作姿,憍慢羞惭,回面摄眼,美言妒瞋,行步妖秽,以惑于人。」就是说女色的种种都是迷惑人心的。要知道,如果一个世俗人触犯法律,受刑还有一个期限;但若一旦掉进女色的枷锁,受其捆绑,则是生生世世,难以脱身的。历史上有很多「英雄难过美人关」的情况,不少人因为女色,把一生的名节都毁了,例如周幽王丧国,乃因褒姒之笑;晋献公亡家,实由丽姬之误。从古至今这样的例子举不胜举,是故修行人要避开色欲,要从佛法中得到真正的欢喜,甚至得到比女色更快乐的感觉。唯有远离一切欲望,才会从心底里生起对法的真正追求;此外,我们对种种的颜色都不要贪着,这样才能生起真正的念佛之心。我们今天在这里念佛,就是要让自己放下五欲、放下七情、放下贪执。如此方能与佛道相感应,否则便会离佛越来越远。

  色、声、香、味、触五欲,我们今天只讲了色欲,下一次再讲其余四欲。我们必须把这五种官能上的贪欲放下,才是学道的根本,不然的话,所谓的「修行」,只能种下善缘种子,无法真正得益。

  刚才提及,一位菩萨摩诃萨,为了不染色、声、香、味、触,可以做到头悬梁、椎刺股,如此方可确切生起道心。我们今天来到寺庙里念佛,听了法师一番讲话后,不能听完就算,要明白经教内在的涵意。我们在此三界火宅之中,停留的时间越久,对我们越没有益处。念佛是结合自力与他力的法门,自力就是自己念佛之功,他力就是阿弥陀佛的愿力接引,因此只要我们精进念佛,就会离佛越来越近。念佛是了生脱死的因,能令我们不再受轮回。为什么我们还不赶紧努力,一心念佛呢?

  今天时间又够了,我们就讲到这里,阿弥陀佛!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