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居士文章

 吴甘霖老师:禅:直指人心的管理学 二


   日期:2020/12/12 17:15: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禅:直指人心的管理学(二)

吴甘霖

二、在逆境中开发心灵

一次,我和一位远方来的僧人去拜访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秘书长学诚大和尚。学诚大和尚曾讲过这么一句著名的格言:“棉花堆里磨不出好刀来!”

这句话,给人很大的启示:一帆风顺不可能有大的进步;卓越的成就,来自重重的磨难与修行。这也正如明海大和尚所指出:

“我们的心,就像一把刀,想要锋利,就必须用磨刀石去磨它。我们的心要让它放光,要让它的智慧出来,有时候和风细雨是不够的,完全顺着它是不够的,要让它难受。”

其实,纵观那些有成就的人,不管是佛教的得道高僧,还是世间的成大业者,无不是承受了种种压力、经过种种逆境与磨难,最后才得以成就的。他们心理的承受力,超出常人,他们心理的平衡性和稳定性,也超出常人。

正如平坦的道路上留不下脚印,也正如名僧不可能只在禅床上炼成,名企业也同样不可能在温床里炼就!

上个世纪80年代中期,一个处于创业初期的企业陷入了经营与管理的双重困境,创业者开始变得茫然,一时不知道自己该干什么,能干什么,怎么去干。

当时彩电是社会上争相抢购的紧俏商品,于是企业高层觉得这是个难得的商机,便千方百计从电视机厂搞来一批彩电,想加价后卖出去,希望借此大赚一把,帮助企业挺过危机。

然而因为不懂得将税金打入成本,在交完税之后,他们才发现这桩以为稳赚的生意其实赔大了。创业者们只好到郊区农村买来萝卜、白菜摆在计算机所门口卖给职工,以填补亏损。

事实上,除了萝卜白菜,这家企业的创业者们还卖过旱冰鞋和电子表,但都以失败告终。

连续的挫折与越来越举步维艰的困境,逼得创业者们不得不下决心反省,认真细致地总结惨败的经验教训。

经过讨论,大家达成了共识:做企业必须稳扎稳打。于是他们开始重新审视企业的目标和发展方向。

他们开始重视团队的建设与管理,致力于以好的理念、思想和习惯等去影响团队,共铸自己的企业文化,并注重吸纳新人,消化一批再吸纳一批,建成“斯巴达克方阵”,壮大核心队伍,增强竞争力……

经过重重磨砺之后,20年后的今天,这个创业者们曾经卖过萝卜白菜旱冰鞋和电子表的企业,已经成长为了国内高科技产业的佼佼者,并开始在国际舞台上精彩亮相。

这个企业,就是今天如日中天的联想集团。

能力人人想有,辉煌人人想得,阻力却人人避之唯恐不及。

只有真正的强者,才会善于借逆境增长修为,于苦难中成就大业。因为在磨难的压力之下,我们内心的智慧才会被压出来,很多的潜能也会开发出来。—其实,顺境逆境都是增上缘。一个以禅的智慧武装自己的人,更应该把所有挫折和困难,都变为提升自己的良机。你会发现,正是那些你以为跨不过去的磨难,真正成就了你。

三、团队中超越自我

现在的组织很重视团队建设,团队建设总是与单位相关。但很少人知道:我们常常说到的“单位”,其实最早来源自禅宗。

从马祖和百丈师徒开始,便提倡“丛林”,也就是僧众聚居的寺院。来参访的出家人到了以后,被管事的知客师带到禅堂,进门以后旁边有一个长条禅凳,用来打坐;在东西北边凳子后面都有一道帘子,帘子后面是通铺。每个人都有个位置,帘子前面有根长棍子,出家人的袈裟、海青没事就挂在上面,要念经了就穿上,平时打坐在凳子上,睡觉时把帘子一掀就进通铺。

这,即是“单”“位”。由此我们可以看出,禅宗很重视僧团建设。而禅宗管理僧团及禅宗的一些理念,对于当今的团队建设和管理,有许多值得学习和借鑒的地方。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