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居士文章

 黄国达居士:生活禅修指引(讲义摘录)第二讲:大自然的观想


   日期:2020/12/18 8:35: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生活禅修指引(讲义摘录)

第二讲:大自然的观想

身心调柔的第二个课程就是大自然的观想。观想就是要发挥想像力,在我们的大脑里储存了许多美好的记忆及经验,都与大自然有关,但是我们在都市的生活中都和这些隔绝了。

观想就是要将它唤回来,例如观想在田野上漫步;在海边看日落;在深夜里躺着看天上的星星;观想自己是一座山,是那么的稳重;观想自己是一棵柳树的垂条,是那么的柔软;观想自己在盛夏之时,舒服的躺在一棵大而浓密的榕树底下,空中不断传来蝉的吱叫声,清凉的微风不断的吹抚着,还伴随着花草的香味,心情是那么的悠闲开朗;观想海浪一阵又一阵的拍打岩岸「唰!唰!」;等等的大自然场景。

之所以要做这样的大自然场景的观想,主要是因为现代都市人的生活都与大自然脱节了,但是我们是来自大自然。我们在人为的环境中受到规则及各种条件的制约,为了要满足这许多人为的条件,所以生活在大自然的本能都流失了,丧失了内在与大自然的连接,也因此会有孤独与疏离。人与人之间各式各样的冲突,都会使我们活得很不快乐,当我们到野外独自一个人时,与大自然融和在一起时,反而能将这些压力放下舒解,这时不需要有深的禅定就可以有一种轻松的感觉。除非有一种状况是你还不断的思索着烦嚣都市生活的事务,这时你虽身处大自然,心仍在「人为」的世界,还是一样得不到舒解。


现代人的生活与古代人不同,现代人有一层制度性的压抑。古时候制度性的压抑没有现代人多,而制度性压抑指的是我们出生在这样的一个文明社会里,受到文明条件种种的制约。每个人都背着很重的担子,要努力符合社会的标准,儿时欢乐的场景几乎快要从记忆中隐没了,其实人不一定要活得那么辛苦,这些都是文明的产物,基督教说人从伊甸园出来以后就不快乐,因为他(她)必须要自己不断的和其他的人竞争,才能获得所须的一切。

然而大自然的生活是最单纯的,也是最喜悦的。文明的压抑是它的制度告诉我们要成为一个什么,于是我们就努力地去和自己比,和他人比,然后我们就觉得很没有信心,但是在外表却伪装成很自信的样子。其实对自己并不是那么的有信心,常常怕做错事,怕人不理会我们,怕这怕那的。男的怕被人看不起,女的怕没人爱,这都是观念所造成的。我们都忘了我们是来自大自然,我们的身体是大自然所生成,死后都要回归大自然。我们把自己看得很伟大而要脱离大自然,但这是违背缘起的。

我们做大自然的观想,就是帮助自己回归大自然,这有助于身心的放松舒解,对般若智慧的开发也很有帮助。很多森林里的修行人,他们在大自然里很容易悟道,因为那里没有很多人为的瓜葛,不需要去担心许多的事务,可以直接在大自然中见到「法」。只要解开自己对自我的执取,自己对大自然的执取,这样就能解脱。他不须花很多的时间去处理「人」的事,「社会」的事,所以他要解脱比较容易。

我们现代人这种环境比较缺乏,所以更要把握在大自然禅修的机会,大自然中的禅修是一个很好的助缘,但也不是说都市生活的一切都是错的,而是说在解脱的过程中,负面的障碍比较多。至于到了禅定成就以后,已无所谓都市或森林,即使十字路口也可以参禅打坐了。一般初学的人很容易被外在文明世界所干扰,若是到大自然去,你就不会想说我要拥有这棵树,我要拥有那彩虹、那太阳,你不会这样想,但是在这文明社会里,你会想要拥有一部车子、一栋房子,想要拥有名拥有利。在大自然中想要呼吸早晨清新的空气,就尽管去呼吸。天边的彩虹要看就尽管去看,浩翰无际的天空尽管去投入,没有人会阻挡你,除非是自己阻挡自己。

大自然的观想,对学佛非常有帮助。练习观想的方式是唤起自己记忆中的场景。在佛教里,观想的内容种类繁多,在这里为什么我们采取大自然的观想,因为这种方式对我们现代人最有帮助,最能调和都市生活的步调。古时候的修行人有的是观想「四大」,也就是观想自己是大地,观想自己是水、整个世界都是水,观想有热度的,观想流动的等等。也有的修行人观想青色、白色,观想佛相,观想咒字等等,但是这样的观想和大自然还是有一段距离,因此对现代人的效果就不是很理想。

大自然的观想大约有两种性质,一种是会有力量的升起,例如:清晨情景的观想,会升起一股清新的力量。另一种观想是日落的观想,具有止息的作用。在黑夜里轻松地躺着,看着星空,这是一种寂静的观想。一个属于动态,一个则属于静态。一个是明亮的,一个则是以黑夜为背景的观想。当我们很烦燥时,就可观想日落的场景或观想夜空里浩翰无际的宇宙,这样的观想具有安抚的作用,也可开扩心胸。

另外,若不是工作所产生的疲倦,而是心里感觉到没有力量时,就观想清晨日出,大地变得一片明亮,或是观想阳光照射在一片金黄的稻田,或是观想果园里累累丰硕的果实,都可以使我们恢复能量。这样的观想可以让身心做一次洗涤,不必担心走火入魔,它只是让你回到记忆中的大自然。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相关文章:黄国达居士)(五明学佛网相关文章:黄国达居士)  

 黄国达居士:生活禅修指引(讲义摘录)第七讲:冲突对立的消 

 黄国达居士:生活禅修指引(讲义摘录)第六讲:盲点的突破 

 黄国达居士:生活禅修指引(讲义摘录)第五讲:无常的观照 

 黄国达居士:生活禅修指引(讲义摘录)第四讲:觉知与觉醒 

 黄国达居士:生活禅修指引(讲义摘录)第三讲:六尘中的寂静 

 黄国达居士:生活禅修指引(讲义摘录) 

 黄国达居士:‘学佛三要’导读 

 黄国达居士:‘成佛之道’导读 

 黄国达居士:‘我之宗教观’导读 

 黄国达居士:‘佛法是救世之光’导读 

 黄国达居士:‘佛法概论’导读 

 黄国达居士:‘般若经讲记’导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