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居士文章

 张曼涛教授:香港的佛教


   日期:2020/12/18 16:37: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香港的佛教

张曼涛

香港的佛教发展,可远溯至魏晋南北朝时代。相传刘宋·元嘉(424~453)之际,杯渡曾来屯门(青山)。今香港有灵渡寺,据闻杯渡禅师曾驻锡于此。又有杯渡庵,是为追念杯渡而建立的道场。 

民国以后,佛教正式传入香港。 

1916年,潘达微等人组织佛教学会之后,乃正式有研究佛学的活动;1920年,又邀请太虚至港讲经。 

尔后,香港遂成为佛教的中心地。 

1925年,成立以宣扬密教为主的“居士林”。 

1927年,港人礼聘茂峰讲经,听众反应热烈,每晚均有三千众前往听讲。 

其后,又有以素菜馆传扬佛教者,如蟠桃天、卫乐园、小只园,形成香港佛教发展过程中的特色。九龙地区成立“哆哆佛学会”,专弘净土。 

此后,香港寺院与日俱增。 

1929年,香港着名何东爵士夫人张莲觉创办女子佛学院,并聘霭亭主持教务。 

1931年春,陈廉伯、陈静涛等人组织“香港佛学会”,并邀请筏可、显慈、茂峰诸师讲经布教。 

1936年,东华医院邀虚云主持七日的“万善众缘水陆大会”,掀起禅宗学习热潮。 

1949年,国民政府自大陆撤退之时,各地僧侣集至香港,使香港佛教界产生巨大变化。当时,法舫、倓虚、印顺、定西、太沧等人均曾驻锡香港。 

同年成立“香港佛教联合会”,由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共同组成。到1990年,共有会员一万多人,团体会员二百多个单位,是香港政府、香港居民最重视的宗教团体。 

香港佛教联合会三十年来大力推动佛教法务,计兴办佛教研究单位五十多处。 

其中“能仁书院”为香港佛教最高学府。“荃湾西方寺”亦创佛学院,学生遍及东南亚、日、韩等国。香港中文大学亦辟佛学教师进修班。 

此外,1965年,罗时宪等人成立“佛教法相学会”,为香港研究佛教唯识宗仅有的学术团体。 

1982年,霍韬晦创设“法住学会”,若干年后又兴办“法住文化学院”,以推展佛教文化现代化为宗旨。 

到1990年代,出家僧人之中,以觉光、永惺二师之影响力较为显着。佛教刊物则以《内明》、《香港佛教》较为人所知。 

此外,香港的佛教学校有幼稚园、小学、中学、大学共七十三所(1989),佛教图书馆三所,以及一座颇具规模的佛教医院。 

香港佛教僧伽会自1971年起新增一项传戒仪式。以每七天为戒期,受戒者须过出家生活;此项传戒戒仪带动甚多港民参加受戒,对于佛教的流布,颇有推广作用。 

1980年,香港大屿山宝莲禅寺在大屿山木鱼山峰上兴建露天的青铜释迦佛像──天坛大佛。此一佛像高二十三公尺,重二0二公吨,地座面积二二三九平方公尺,直径五十三点四公尺,为罕见的青铜大佛像。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相关文章:张曼涛教授)(五明学佛网相关文章:张曼涛教授)  

 张曼涛教授:“空”之中国的理解与天台的空观 

 张曼涛教授:佛教是随着郑成功渡台才传至台湾的吗? 

 张曼涛教授:中国佛教与印度佛教之差异 

 张曼涛教授:从佛教看存在哲学 

 张曼涛教授:佛教与科学·哲学 

 张曼涛教授:大乘涅槃思想之展开 

 张曼涛教授:中国佛教的思惟发展 七、结论 

 张曼涛教授:中国佛教的思惟发展 六、禅宗的独特思惟 

 张曼涛教授:中国佛教的思惟发展 五、天台与华严的思惟特徵 

 张曼涛教授:中国佛教的思惟发展 四、魏晋佛教的思惟展开 

 张曼涛教授:中国佛教的思惟发展 三、中国佛教之被限性与展 

 张曼涛教授:中国佛教的思惟发展 二、中国思想之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