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居士文章

 高振农教授:民国年间上海佛教界赈灾活动资料点滴


   日期:2020/12/20 12:44: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民国年间上海佛教界赈灾活动资料点滴

高振农

今年我国发生了历史上罕见的特大洪水灾害,使许多灾区的工农业生产和亿万人民群众的财产受到严重损失。为此,全国佛教界人士发扬佛教救苦救难的慈悲济世精神,和全国人民一起,捐款捐物,帮助灾区人民抗洪救灾,重建家园,恢复生产。

赈灾济困是我们佛教的优良传统。民国年间,我国一些地区连年灾荒,民不聊生,饥民遍野,各地佛教界曾多次伸出援助之手,利用各种方式,募集赈款,成立赈灾组织机构,派员深入各地灾区查放赈款,受到当时社会各界的好评。佛教界的一些赈灾活动,对于帮助灾区人民渡过难关,恢复生产,重建家园,确实起了相当大的作用。

下面我介绍几则当时上海佛教界赈灾活动的资料。

1917年秋京津地区水灾,千百万亩农田被淹,千万人民流离失所。消息传到上海,上海佛教界知名人士狄楚青、王一亭居士等集合沪上佛教界人士决定发心办赈救济,并邀请当时在终南山结茅潜修的高鹤年居士出山办理赈灾事宜。高鹤年是一位虔诚的佛教徒,也是一位具有慈悲心肠的佛教居士,毕生以救助他人为乐。高鹤年居士在接到上海佛教界的邀请函后,当即慨然应允,离开终南前往上海,与狄楚青、王一亭、程雪楼居士等一起商谈救灾事宜。此后,高鹤年居士受上海佛教居士之托,分别赴浙江普陀山和宁波观宗寺,拜谒印光、谛闲二位法师,请他们参与赈灾事宜,均蒙发心相助。高鹤年返沪后,经与王一亭、狄楚青等居士商讨,决定在上海组织佛教慈悲义赈会,专事灾区赈济事宜,并设会址于玉佛寺。当时决定,由狄楚青居士综理一切会务,高鹤年居士任总务之职,负责分赴各地劝募赈款、劝办分会以及赴灾区察看灾情、办理发放赈款等事宜。高鹤年接受任务后,曾分别前往苏州、杭州、常州、镇江、扬州等地,与佛教界人士洽谈,并请得冶开、济南二位上人以及苏州西园寺、杭州灵隐寺等寺院住持的大力协助,共同劝募赈款,劝办赈济分会。最后终于在半年左右的时间里,募得大量赈款。1918年3月,高鹤年奉佛教慈悲义赈会之命,携带大量赈款,亲至京津一带灾区进行赈灾查放事宜。同行者还有冯梦华、魏梅荪二位老居士以及曹乐钧先生。天宁寺住持冶开老和尚也一度陪同前往。前后参加赈灾查访的人员共有十余人。在查访过程中,曹乐钧先生曾提出:查灾放赈“是最难办之事”。因此,“放赈以救命为急,分别受灾轻重之等差,酌量发给票款之多寡。其手续以查灾民户口为第一关键。查户真切,则事事有济;查户含混,则项项虚糜。以救命不救贫为主旨,达到救人须救彻之目的。人既有少壮残疾之各异,赈自有极贫次贫缓急之不同。盖赈款有限,恩难遍施,或相倍蓰,或相什百,只要破除情面,不以公济私,不以缓害急,本诸良心,随机应变,则不均而自均,斯得查施之旨矣。”(高鹤年《名山游访记》1995年版第228页)这些意见,得到全体查访人员的赞同。其后的查访赈灾工作,即本着这一宗旨办理。在查放中,从京至津,查访人员看到沿途水灾奇重,房屋冲塌无数,无家可归者极多,他们一一予以救济。数月之中,灾区居士得赈者无数,许多灾民得以度过难关,重建家园,并逐步恢复生产。后来,京津一带赈灾事宜告一段落,尚余有一部分赈款,高鹤年居士即请示上海佛教慈悲义赈会的狄楚青、王一亭等,请将余款移赈湖南地区灾民,得到同意。高鹤年即偕一部分查访人员,奔赴湖南一带放赈。这次佛教慈悲义赈会派员到京津一带赈灾的义举,受到当时社会各界的高度赞誉和评价。

1922年,上海佛教居士林(世界佛教居士林前身)成立了慈善布施团,以救济灾民、难民为主。其时我国北方五省灾情严重,各省也先后多次发生水灾、兵燹。灾区难民流离失所,民不聊生。上海佛教居士林的慈善布施团,即向各界劝募赈灾基金,专供赈济灾区难民之用。当时曾假上海大舞台义演助赈,同时发表宣言:凡捐款10万元以上者,上海佛教居士林即为之铸铜像顶戴于公共游艺场所,以资鼓励。后来,上海佛教居士林即将募得的赈款,通过各种渠道,发往北方五省灾民及其他各地灾民手中,缓解了部分灾区的燃眉之急。其后,上海佛教居士林改组为世界佛教居士林,仍设有慈善部,负责赈灾事宜。1933年,世界佛教居士林又特地成立了一个赈灾协会,由沈润秋居士任主任,专门负责赈济各地灾民的工作。该协会曾先后多次将劝募所得大量赈款,陆续送到各地灾民手中,使部分灾民免受冻饿疾病之苦。

1931年,陕西地区灾荒严重,灾民遍野,惨不忍睹。当时佛教界知名人士朱子桥居士闻讯后亲自入陕,赴各灾区实地查看灾情。旋即通过种种关系,联络华北、上海等地的佛教慈善团体,劝募救灾基金。经过他的努力,得到华北、上海等地的佛教慈善团体以及广大佛教徒的支持,共同发起募集赈款。在募得大量救灾款后,朱子桥居士即亲赴陕西灾区,先后三次查灾放赈。他先后在灾区散发大批赈粮,并在灾区设施粥厂十余处,每日就食者多达四万余人。又以工代赈,动员灾民修路筑桥;发放种子,支持灾民恢复生产;还设灾童教养院和妇女织染厂,鼓励灾民生产自救;同时施医施药,掩埋饿殍。在此期间,他还在陕西联合当地的各种慈善团体,共同组成华北慈善联合会,开展救灾赈济工作。又于灾区设立灾民教养院,于院内开设佛学讲座,请专人宣讲佛学基础知识。还在灾区开设佛教养老所,专令老人念佛,求生极乐净土。朱子桥在陕西灾区的赈灾救济活动,使无数的灾区人民通过生产自救、以工代赈等方式,得以安养生息,度过难关,重建家园。而他所奉行的这种以佛教慈悲济世思想为指导的爱人、益人行为,也受到广大灾民的崇敬和社会各界的称赞。

1940年,皖南各县发生大旱灾,灾民流离失所,情况悲惨。上海佛教同仁会闻讯后立即召开董事会,商讨赈济灾民事宜。当时决定,向各界劝募赈款,组织人员前往皖南查明灾情,然后决定施赈办法。1941年2月,该会由董事长范成法师亲自率领西竟、白圣、宽明等法师,携带募得的赈款,前往皖南各县施赈。前后三个月,他们走遍了皖南各县灾区,共发施赈款六、七万元,受益灾民甚多,大大地缓解了当地的灾情。其后放赈人员看到许多灾区有疫病流行,他们又返沪向各界筹募大量药品,并配备医务人员,携带药品到皖南灾区救治灾民。

1946年,苏北一些地区灾荒严重,许多灾民流离失所。上海市佛教界得到消息后,马上行动起来,成立赈济组织劝募赈款,组织人员前往施赈。时有上海市佛教会和红字会等,共同发起组成了苏北灾区救济伤亡委员会,推举李天真居士为主任委员,止方法师、范成法师和朱警辞居士为副主任委员。经过几个月的劝募赈款和人员组织,这个委员会派出一批赈灾人员,携带赈款和医药用品,前往苏北地区,查明灾情,发施赈款。同时将施赈人员分成医药和掩埋二组,不仅救活了不少奄奄一息、无力救治的灾民,而且还掩埋了不少露体荒野、无人认领的灾民尸体。差不多与此同时,上海佛教同仁会也募得寒衣数百套,送往苏北灾区,让灾民御寒过冬。其中1946年冬,送出寒衣240套,1947年冬又送出寒衣50套,使灾区部分灾民免受寒冻之苦。

1948年春,苏北邳县发生严重灾荒,上海佛教界人士闻讯分头募集赈款,并专门发起组织了苏北邳县急赈委员会,推选屈映光、黄涵之任正副主任委员,窦存我、胡松年居士和海山、忠实、皖峰等法师为查访委员。后来由查访委员携带募得的赈款,前往邳县灾区,查明灾情,分别情况,将赈款发放给灾民。此外,上海市佛教青年会福利部也发动全体会员踊跃参加赈灾活动,将捐献的钱物送往邳县灾区,救济灾民。

上海的一些佛教团体,还对本地区遭到火灾的居民进行救济。1940年以后,上海沪西等地的一些棚户区多次发生火灾,上海佛教同仁会均一一予以救济。如上海法华东镇陆家路棚户区白日起火,多数贫民均外出谋生,归来时住房已成灰烬,天寒露宿,苦不堪言。上海佛教同仁会马上劝募救济基金,发放施粥票,制发棉被60余条,以济燃眉之急。1942年冬,沪西金家巷棚户区不慎失火,无家可归的难民多达100余户,计300多人,他们露宿街头,受冻挨饿。上海佛教同仁会当天即前往发施粥票,先解除灾民的饥饿之苦;又设法募款,搭建瓦顶竹屋125间,分配给灾民居住。后来该地区灾民为感激上海佛教同仁会伸出的援助之手,即将该地区命名为同仁?。差不多与此同时,沪西金家巷后边上天殡仪馆东隅棚户区又失火,烧毁五六十家,该会也给予粮食、棉衣救急。1943年,沪西余姚路牛奶棚西首棚户区又发生大火灾,受灾难民多达四五百户,男女老幼总数达千余人。上海佛教同仁会立即发动大规模劝募,所得款项即就该处搭建瓦顶竹屋250间,分配给无力建屋的灾民居住。后又在该地设立义务小学一所,招收四级学生共百余人,使之免费就读。

此外,上海的一些佛教组织和团体还在上海广设难民收容所,收容和救济各灾区流入上海的灾民和难民。特别是抗日战争期间,各地连年发生灾荒,还有连年战争造成的兵灾。当时,有大批灾民、难民拥入上海,他们流落街头,乞讨为生,景况悲惨。上海的一些佛教组织和团体,纷纷发扬佛教慈悲济世的精神,募集款项,成立了各种各样的难民收容所,收容、救济灾民、难民。如圆瑛法师领导的中国佛教会,曾办有许多难民收容所。而由佛教居士黄涵之、赵朴初等领导的慈联救济战区难民委员会,收容、救济灾民、难民的工作做得最好。委员会下设有收容股,由赵朴初居士任主任,负责所有收容事宜。这个委员会先后在各处设立了50多个难民收容所,收容灾民、难民多达50万人次。在收容所内,不仅施衣、施食、供给医药,还对难民进行抗日救亡教育。而组织难民中的优秀青壮年投奔苏北新四军,参加抗战,又是佛教界对抗日救亡运动做出的一大贡献。由于该委员会难民救济收容工作办理得十分出色,受到大家的广泛支持,上海各界市民纷纷出钱出力,从各方面支持救济战区难民委员会的收容救济工作。

上海佛教界的这些赈灾活动,曾受到当时社会各界的好评,许多新闻媒介也都作了报道。

民国年间佛教界发扬佛教慈悲济世精神、赈济灾民的事迹还有很多,因手头资料不全,已难窥其全貌。但从上所述,已可看出佛教界救世济民的一贯传统。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相关文章:高振农教授)(五明学佛网相关文章:高振农教授)  

 高振农教授:菩提达摩禅法是少林寺禅文化的精髓 

 高振农教授:中国近代佛教中的伦理思想(下) 

 高振农教授:中国近代佛教中的伦理思想(上) 

 高振农教授:《华严经》在中国流传概述 

 高振农教授:上海龙华寺的峨眉山僧人 

 高振农教授:成唯识论述记 

 高振农教授:关于佛教在社会主义时期作用问题的探讨 

 高振农教授:梁启超的佛学思想 

 高振农教授:《坛经》中人间佛教思想对中国佛教发展的影响 

 高振农教授:关于佛教研究方法论的几个问题 

 高振农教授:佛教文化与近代中国 

 高振农教授:民国年间的上海佛学书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