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淫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居士文章

 温金柯博士:龙树菩萨所述的极乐净土义


   日期:2021/1/12 21:29: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龙树菩萨所述的极乐净土义

一、前言

龙树菩萨是大乘佛教第一位大论师,著述丰富,有「千部论主」之称[1]。他是初期大乘佛教的集大成者[2],在他丰富的论著中,广引当时所见的大乘经,反映并整理了初期大乘佛教义理的全貌,也由此开启往后大乘佛教思想的发展。龙树菩萨引述的大乘经中,包含了《无量寿经》、《般舟三昧经》等宣说极乐净土的经典。由于龙树菩萨对于极乐净土的诠释,被后代的净土信仰者所接受,因此将他推尊为「净土宗」的祖师。值得注意的是,龙树菩萨不仅是「净土宗」的祖师,也是其他宗派推崇的祖师,汉传佛教称之为「大乘八宗」的共祖。因此,相对于其他后代的净土诠释者(的可能宥于宗派门户之见),我们从龙树菩萨的论著中,更可以看到从初期大乘佛教的整体出发,所呈现的大乘佛教极乐净土观的原貌。

除此之外,李元松老师曾经指出,现代禅的教理哲学,乃是以中观论为本。察考龙树菩萨的净土论,也应有助于理解李老师后来提出「现代净」的思想资源。

二、龙树菩萨与往生极乐净土

在叙述龙树菩萨的净土教义之前,净土信仰者可能感兴趣的一个问题是:龙树菩萨是否发愿往生极乐净土?因为这是净土信仰的根本要义。这可以据佛教经典、传说与传记中,所传说的故事来看。

首先是龙树菩萨临终的情形。鸠摩罗什的《龙树菩萨传》和玄奘的《大唐西域记》的记载略有差异,但都提到了龙树菩萨自断命根,布施给怨忿者的情况,同时也都没有提到是否往生极乐世界之事。

《龙树菩萨传》说:「是时有一小乘法师,常怀忿疾。龙树将去此世,而问之曰:『汝乐我久住此世不?』答言:『实所不愿也。』退入闲室,经日不出。弟子破户看之,遂蝉蜕而去。」(T50.184c)《大唐西域记》卷十,则叙述国王因龙树的协助而得长寿;王子为了早日继承王位,知道父王如果没有龙树的协助,将不能如此长寿,因此当面向龙树菩萨请求施舍项上人头,于是龙树「以干茅叶,自刎其颈,若利剑断割,身首异处。王子见已,惊奔而去。」(T51.929b)龙树菩萨施舍性命的作风,是标准的菩萨行者「难行能行、难舍能舍」的气概。

然则,在其他一些传说中,龙树菩萨是发愿往生净土的。如唐.迦才《净土论》中,引用了相传为龙树菩萨所作的偈颂《十二礼》[3],表达礼赞阿弥陀佛并发愿往生之意。刘宋天竺三藏求那跋陀罗翻译的《拔一切业障根本得生净土神咒》中记述此咒的来源是:「龙树菩萨愿生安养,梦感此咒。」(T12.351c)又,《入楞伽经》卷第九「大慧汝谛听,有人持我法,于南大国中,有大德比丘,名龙树菩萨,能破有无见,为人说我法,大乘无上法,证得欢喜地,往生安乐国。」(T16.567c)这都是翻译的经典中,有龙树菩萨发愿并且已经往生极乐世界的信仰。

此外,在汉传佛教的往生传中,记载净土宗的祖师、北魏的昙鸾临终之前,梦见自称龙树菩萨的梵僧,告知他即将寿终:「一夕,鸾正持诵,见一梵僧掀昂而来,入其室曰:『吾龙树也,其所居者净土焉。以汝有净土之心,故来见汝。』」[4]由此可见,尽管在传记中没有提到,但是龙树菩萨在佛教的经典与信仰的传统中,被视为一位发愿往生西方净土,而且已经在西方净土的一位大德。

三、龙树学说的面貌与精神

龙树菩萨的思想与著作,最为后人所称颂的,是他的《中观论》。但是龙树菩萨学说的全貌,不是只有《中观》而已。近人吕澄将它归纳为两个方面,即从「深」与「广」的两个方面,来组织大乘学说。深的方面,指的是尽量批判一切学说,加以鉴别,以丰富自己的理论,其具体阐述,见于《中论》一书[5]。在广的方面,是「从佛教的根本精神出发,以当时已有的大乘思想为中心,吸收和概括佛教各方面的学说,比较全面地组成大乘的思想体系。」[6]

关于龙树菩萨学说的「深」与「广」的这两个方面,印顺法师则从龙树的传记中,认为可将它们分为前后两期。「前期是在北印度学声闻三藏,更学大乘;然后『周游诸国,更求余经』,使『外道论师,沙门义宗,咸皆摧伏』。那时的著作,如《中论》、《回诤论》、《广破论》等,着重在遮破外道及声闻行者(即『沙门义宗』)的执着,而开显声闻与菩萨的不二深观(质同而量异,如毛孔空与太虚空)。……后期是在乌荼国,得到(华严的)《不可思议解脱经》等。这以后,他着《大智度论》、《十住毗婆沙论》等,是依不二深观而明菩萨的广大行。」[7]

印顺法师还透过援引《大智度论》卷一的「一切实一切非实,及一切实亦非实,一切非实非不实,是名诸法之实相。」(T25.61b)指出它就是《中论》卷三的「一切实非实,亦实亦非实,非实非非实,是名诸佛法。」(T30.24a),而认为无论是后期的《大智度论》还是前期的《中论》,龙树菩萨对佛法的根本立场,都是:「诸佛以无量方便力,为种种众生,说种种法门,只要能『离戏论』,则一切法门,莫不能『知诸法实相』。」[8]

四、龙树菩萨著作中的净土信仰

龙树菩萨论阿弥陀佛净土的文字,主要见于前述「依不二深观而明菩萨的广大行」的《大智度论》和《十住毗婆沙论》二书。此外,题为龙树菩萨造的《释摩诃衍论》,卷第十也谈到了往生西方净土之事,虽然与前述二书可以相互发明,但因此论一般视为疑伪,因此不加论列。

当然,也有现代学者疑《大智度论》和《十住毗婆沙论》非龙树著作,今依印顺法师的研究,以《大智度论》和《十住毗婆沙论》同为龙树的著作[9]。并以此二论作为叙途龙树菩萨阿弥陀佛净土论的依据。

(一)古印度的临终往生故事

「往生传」,也就是记载信佛念佛的人,临命终时,见佛来迎,往生极乐的故事。这类故事是净土信仰重要的支柱之一。在龙树菩萨的著作中,也有这一类的记载。如《大智度论》卷九说:

复有一国,有一比丘,诵《阿弥陀佛经》及《摩诃般若波罗蜜》。是人欲死时,语弟子言:「阿弥陀佛与彼大众俱来,即时动身自归。」须臾命终。命终之后,弟子积薪烧之。明日,灰中见舌不烧。诵《阿弥陀佛经》故见佛自来,诵《般若波罗蜜》故舌不可烧,此皆今世现事。如经中说,诸佛菩萨来者甚多。如是,处处有人罪垢结薄,一心念佛,信净不疑,必得见佛,终不虚也。以是诸因缘故,知实有十方佛。(T25.127a)

这一段文字,可以注意的是:龙树菩萨在此强调所讲的故事是「此皆今世现事」,也就是当时的真实故事。由此可见,古代印度就有往生西方净土故事的流传;而当时认为:阿弥陀佛临终来迎的原因,是「诵《阿弥陀佛经》,故见佛自来」。

(二) 诸佛功德平等

《观无量寿经》说:「佛心者,大慈悲是;以无缘慈,摄诸众生。」(T12.343c)阿弥陀佛世界,在十方世界中,是清净佛土的代表;而释迦牟尼佛则是在秽土成佛的代表。后代的部份净土宗人,因此刻意强调阿弥陀佛的特胜,超越其他诸佛[10]。但是龙树菩萨在《大智度论》说,诸佛功德平等。卷三十二说:

一切佛功德皆等,无多无少。

问曰:若尔者,何以言「阿弥陀佛寿命无量、光明千万亿由旬、无量劫度众生」?

答曰:诸佛世界种种,有净、不净有杂。……

当知释迦文佛更有清净世界如阿弥陀国。阿弥陀佛亦有严净、不严净世界如释迦文佛国。诸佛大悲彻于骨髓,不以世界好丑,随应度者,而教化之。如慈母爱子,子虽没在厕混,勤求拯拔,不以为恶。(T25.302b)

《大智度论》卷九十三也说:「佛非但一国土,乃有十方恒河沙国土。佛有清净国土,有杂国土。杂国土中则具有五道。净佛国土,或有人天别异,或无有人天别异。」(T25.711c)佛不只在一国土示现成佛,这是龙树菩萨强调的。龙树菩萨指出,「诸佛大悲彻于骨髓,不以世界好丑,随应度者,而教化之。」《法华经.观世音菩萨普门品》有「应以何身得度者,则现何身而为说法」之义,因此净土与秽土都是诸佛教化众生的场域。

(三)净土是众生易于得度的地方

净土与秽土都是诸佛教化众生的场域,然则,诸佛之所以要庄严佛土,是为了创造容易度众生的环境。《大智度论》卷九十二说:

问曰:何等是净佛土?

答曰:「佛土」者,百亿日月、百亿须弥山、百亿四天王等诸天,是名「三千大千世界」,如是等无量无边三千大千世界名为一「佛土」,佛于此中施作佛事。

佛常昼三时、夜三时,以佛眼遍观众生:谁可种善根、谁善根成就应增长、谁善根成就应得度。见是已,以神通力,随所见,教化众生。心随逐外缘,得随意事,则不生瞋恼;得不净、无常等因缘,则不生贪欲等烦恼。若得无所有、空因缘,则不生痴等诸烦恼。

是故诸菩萨庄严佛土,为令众生易度,故国土中无所乏少,无我心故,则不生悭贪、瞋恚等烦恼。有佛国土,一切树木常出诸法实相音声,所谓无生无灭、无起无作等。众生但闻是妙音,不闻异声。众生利根,故便得诸法实相。如是等佛土庄严名为净佛土,如《阿弥陀》等诸经中说。(T25.706a)

这一段文字,前半在说明何谓「佛土」,一佛土的范围包括「无量无边三千大千世界」,它是「佛于此中施作佛事」的场域。佛在其中,以各种方法教化众生的地方,包括提供使众生不生贪欲、瞋恼、愚痴等烦恼,得诸法实相的环境。显然,这里所说的「佛土」包括秽土与净土。也就是说,无论是净土还是秽土,都是佛陀施作佛事的地方。

后半段则是说明何谓「净佛土」。此处的「净」是动词,就是集诸功德,创造清净的世界,其目的是让往生的国中众生易于得度。也就是说,净土是更好的「得诸法实相」的地方。

极乐净土是一个’利于修习佛法的地方,龙树菩萨的《十住毗婆沙论》、《大智度论》都有详略不一的说明。如《十住毗婆沙论》的〈易行品〉对于往生极乐世界的功德,以偈颂加以叙述。如说:

「若人命终时,得生彼国者,即具无量德」。「彼国人命终,设应受诸苦,不堕恶地狱」,「若人生彼国,终不堕三趣,及与阿修罗」。「人天身相同,犹如金山顶,诸胜所归处」。「其有生彼国,具天眼耳通,十方普无碍」,「其国诸众生,神变及心通,亦具宿命智」,「生彼国土者,无我无我所,不生彼此心」。「超出三界狱,目如莲华叶,声闻众无量」。「彼国诸众生,其性皆柔和,自然行十善」,「从善生净明,无量无边数,二足中第一」。「彼土诸菩萨,具足诸相好,以自庄严身」,「彼诸大菩萨,日日于三时,供养十方佛」,「其土甚严饰,殊彼诸天宫,功德甚深厚」(T26.43)等等,大抵是依《无量寿经》而说。

又,前引《大智度论》卷九十二说:「有佛国土,一切树木常出诸法实相音声,所谓无生无灭、无起无作等。众生但闻是妙音,不闻异声。众生利根,故便得诸法实相。如是等佛土庄严名为净佛土,如《阿弥陀》等诸经中说。」(T25.706a)

这些解说,都在表示:阿弥陀佛世界是一个修习大乘菩萨道的良好环境。

(四)阿弥陀佛净土不是最严净的佛土

尽管阿弥陀佛极乐世界是大乘经中严净世界的代表,但是龙树菩萨认为,西方极乐净土并不是最为严净的佛土。如《大智度论》卷三十二说:

阿弥陀佛世界不如华积世界。何以故?法积比丘佛虽将至十方观清净世界,功德力薄,不能得见上妙清净世界,以是故世界不如。(T25.134b)

「华积世界」应是「华藏世界」的异译,「法积比丘」即「法藏比丘」的异译。「华藏世界」即「莲华藏世界」是诸佛真实报土。如《金刚仙论》卷四说:「此言净土者,正是诸佛依报真实智慧第一义土。此土以真如法性为体,即莲华藏世界。」(T25.827b)龙树菩萨认为,阿弥陀佛世界不如莲华藏世界,其原因是:虽然世自在王佛带法藏比丘至十方世界,观清净佛土,但由于当时的法藏比丘功德力薄,无法得见上妙清净世界,因此所发的净土愿,其庄严清净的程度尚未达到极致。[11]

极乐净土不够严净的一个明显例子,是还有二乘人。因为诸佛为度化五浊恶世的众生,才有必要说三乘道,而不能直畅本怀,说一佛乘。而阿弥陀佛世界虽然严净,但是却仍有无量声闻于其中。其原因在于发愿时的所见,以为诸佛皆如此,才有如此的设计。如《大智度论》卷九十三说:

佛出五浊恶世,于一道分为三乘。

问曰:若尔,阿弥陀佛、阿閦佛等不于五浊世生,何以复有三乘?

答曰:诸佛初发心时,见诸佛以三乘度众生,自发愿言:我亦当以三乘度众生。(T25.712c)

《大智度论》卷三十八,认为清净的佛土,没有三恶道,没有三毒,甚至没有三毒之名,也没有二乘及女人:「问曰:生他方佛国者,为是欲界、非欲界?答曰:他方佛国杂恶不净者,则名欲界。若清净者,则无三恶道、三毒,乃至无三毒之名;亦无二乘之名,亦无女人。一切人皆有三十二相,无量光明常照世间,一念之顷作无量身,到无量如恒河沙等世界,度无量阿僧祇众生,还来本处。如是世界,在地上故不名色界,无欲故不名欲界,有形色故不名无色界。诸大菩萨福德清净业因缘故,别得清净世界,出于三界。」(T25.340a)这里所说的清净佛国的条件,阿弥陀佛世界几乎全部具备,唯其中有声闻僧一项,略有差别而已。因此,阿弥陀佛世界虽然不是最严净的佛土,但也是非常严净的佛土。

(五)净土的成因:菩萨的清净三业与慈悲摄化

综上所述,可以看到龙树菩萨的净土论,强调净土是诸佛施作佛行,度化众生的场域。而且成因则是菩萨发菩提心时的本愿:「净佛土愿」。

在佛国净土中,佛陀是主,国中众生是伴,主伴和合,方成为一个佛国世界。主伴共同成就清净的佛国,乃是彼此的清净因缘。《大智度论》卷五十说:

净佛世界者,有二种净:一者菩萨自净其身,二者净众生心,令行清净道。以彼我因缘清净故,随所愿得清净世界。(T25.418a)

从这一段文字可以看出,即使是从一般性的净佛世界的原则来看,菩萨发净土愿,未来成佛时,成就清净佛土,虽然也须要众生的清净因缘,但是主动性还是在菩萨。因为菩萨一方面「自净其身」,另一方面「净众生心,令行清净道」,众生的清净是菩萨的努力,使众生能行清净道的。因此,在《摩诃般若波罗蜜多经》中,须菩提问:「世尊!云何菩萨摩诃萨净佛国土?佛言:有菩萨从初发意已来,自除身麁业,除口麁业,除意麁业,亦净他人身口意麁业。」(T25.706c)

《大智度论》卷九十二解释《般若经》的这一段文字说:

一切菩萨道皆净此三业。初净身口意业,后为净佛土,自身净亦净他人。何以故?非但一人生国土中者,皆共作因缘。内法与外法作因缘,若善若不善。多恶口业,故地生荆棘;谄诳曲心故,地则高下不平;悭贪多故,则水旱不调,地生沙砾。不作上诸恶故,地则平正,多出珍宝。如弥勒佛出时,人皆行十善,故地多珍宝。(T25.706c)

因为成就净土是菩萨自净净他的结果,所以龙树菩萨指出,高地菩萨才有能力净佛土。《大智度论》卷五十说:「菩萨住七地中,破诸烦恼,自利具足。住八地九地,利益他人,所谓教化众生,净佛世界。自利利他深大故,一切功德具足。」(T25.419b)卷九十二说:「是菩萨得无生法忍,住神通波罗蜜,然后能净佛土。」(T25.706c)《大智度论》卷九十四详述其义:

如鸟无翅不能飞翔,菩萨亦如是,无神通波罗蜜不能教化众生。

菩萨以天眼见十方国土诸佛及一切众生,以天耳力从诸佛闻法,以如意神通力放大光明,或现水火,作种种变化,现奇特事,令众生发希有尊重心。以他心智力故,知他心心数法,所著所厌,可度不可度,是利是钝,是善根成就是未成就,如是等知他众生心,摄取善根成就者。有可度者,以宿命智生死智观其本末何所从来,种何善根,所好何行,从此终当生何所,何时当得解脱,如是筹量思惟,知可度者过去业因缘、未来世果报。复以神通力,是人应以恐怖度者,以地狱示之。汝当生此中,应以欢喜度者,示以天堂。眼见是事,心怀惊怖、欢喜,厌患世间。尔时以漏尽神通说漏尽法,众生闻是法,破其着心,以三乘而得涅槃。

譬如白鹭欲取鱼时,筹量进止,不失期会,知其可得,即便取之,终不空也。菩萨亦如是,以神通力故,观众生本末应度因缘、国土、时节,知其信等诸根增利,诸因缘具足,而为说法,则不空也。是故说菩萨离神通不能饶益众生,如鸟无翅。

余神力如佛自说。以天眼见十方众生生死,亦知众生心,随意说法。乃至善修神通力,而为众生受身,不为苦乐所污。是菩萨于众生中,或为父、或为子、或为师、或为弟子、或为主、或为奴,或为象马,或为乘象马者,或时富贵力势,或时贫贱,于此诸事,亦不为染污。譬如佛所化人,作一切事,不染苦乐。一切事者,如先作种种阿僧祇身度众生。苦乐不染者,乐中不生爱,苦中不生瞋。不如生死众生,随处起烦恼。菩萨应如是游戏神通,成就众生,净佛国土。(T25.717)

从这一段文字可知,高地菩萨由于具备的能力,使他能够「为众生受身,不为苦乐所污」,才能够以游戏神通,成就众生,净佛国土。龙树菩萨同时也认为,「庄严净土」是高地菩萨圆成佛道的过程中,必须具备的功德。如《大智度论》卷九十四说:

问曰:何必要用成就众生、净佛国土。

答曰:佛自说因缘,不成就众生、净佛国土,不能得无上道。何以故?因缘不具足,则不能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因缘者,所谓一切善法。从初发意行檀波罗蜜,乃至十八不共法,于是行法中无忆想分别:是施者、是财物、是受者,乃至十八不共法亦如是。若菩萨不着心,无所分别,行六波罗蜜,乃至十八不共法,是为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因缘。以是道,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亦能自度,又能度众生。(T25.717c)

印顺法师的《净土新论》,强调「庄严净土」与「往生净土」同为大乘通义,批评中国的净土宗只说「往生净土」,而少说「庄严净土」,认为是偏向了。[12]这是极为重要的提醒,但对一般佛教徒来说,尤其是自知并无自在神通力的初学者,此时着重在往生净土,而少说庄严净土,无宁是很正常的。

(六)念佛发愿往生净土:给初学者的胜方便

事实上,龙树菩萨指出,发愿往生阿弥陀佛净土,本来就是为了如来摄护初学菩萨道的行者,而施设的胜方便。龙树菩萨认为,新学菩萨应该要常值诸佛,而不要急着度化众生。如《大智度论》卷二十九说:

问曰:菩萨当化众生,何故常欲值佛?

答曰:有菩萨未入菩萨位,未得阿鞞跋致、受记别故,若远离诸佛,便坏诸善根,没在烦恼,自不能度,安能度人?如人乘船,中流坏败,欲度他人,反自没水。又如少汤,投大冰池,虽消少处,反更成冰。菩萨未入法位,若远离诸佛,以少功德,无方便力,欲化众生,虽少利益,反更坠落。以是故,新学菩萨,不应远离诸佛。(T2.275a)

龙树菩萨清楚地指出,未入法位的菩萨,又远离诸佛的话,想要以自己少小的功德力、方便力来度众生,可能反而更加坠落。量力而行,是必要的。

身处诸多违逆的娑婆世界,对于利根、坚心、久集功德的菩萨而言,可能也是一个很好的学习环境,但是对于某些初学者而言,则是令其怖畏的地方。当然,龙树菩萨认为,十方诸佛恒时摄护一切发心学习的菩萨,且佛力甚大,可以超越诸多的留难与魔事。如《大智度论》卷六十七说:

新发意菩萨闻是事,心大惊怖:「我等生死身。魔是欲界主,威势甚大。我等云何行般若波罗蜜得无上道?」是故佛说恶魔虽欲留难,亦不能破坏。何以故?大能破小故。如离欲人常胜贪欲者,慈悲人常胜瞋恚者,智人常胜无智者。般若波罗蜜是真智慧,其力甚大。魔事虚诳,是菩萨虽未得具足般若波罗蜜,得其气分,故魔不能坏。是事因缘,故舍利弗白佛:「谁力故,魔不能破?」佛答:「佛力故。」如恶人中,魔为大;善人中,佛为大。缚人中,魔为大;解人中,佛为大;留难人中,魔为大,通达人中,佛为大。

初说佛力者,释迦文佛,后说十方现在佛,是余佛阿閦阿弥陀等。如恶贼余恶相助,诸佛法亦如是,常为一切众生,故有发意者便为作护。所以者何?般若波罗蜜是十方诸佛母,人欲沮坏,不得不护。应当知其有书读,乃至正忆念者,皆是十方佛力。(T25.529b)

这一段文字说的是,只要有菩萨发心,只要有菩萨学习般若,诸佛自然能以佛力作护,协助他们趣向无上道。

在这当中,如果有初学菩萨,自觉信心怯弱的,如来更有殊胜方便,就是教导他们念佛,以及发愿往生西方极乐净土。这也是龙树菩萨在《十住毗婆沙论.易行品》所特别阐释的:

行大乘者,佛如是说:「发愿求佛道,重于举三千大千世界。」汝言:「阿惟越致地,是法甚难,久乃可得。若有易行道,疾得至阿惟越致地者?」是乃怯弱下劣之言,非是大人志干之说。

汝若必欲闻此方便,今当说之。佛法有无量门,如世间道,有难有易,陆道步行则苦,水道乘船则乐。菩萨道亦如是,或有勤行精进,或有以信方便,易行疾至阿惟越致者。(T26.41a)

这里强调的仍然是给初学者的胜方便,名之为「易行道」,而其要点,乃在于以信为方便,承佛之力,而能易行疾至不退转位。

《十住毗婆沙论.易行品》所说的「以信方便,易行疾至阿惟越致」的方法,首先提到的是:「若菩萨欲于此身得至阿惟越致地,成就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者,应当念是十方诸佛,称其名号。」(T26.41b)列东方善德如来等十方佛名。其后,又说:「问曰:但闻是十佛名号,执持在心,便得不退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为更有余佛余菩萨名,得至阿惟越致耶?答曰:阿弥陀等佛,及诸大菩萨,称名一心念,亦得不退转。」(T26.42c)以下列诸佛菩萨之名,并于其中,特别介绍了阿弥陀佛及其世界:「阿弥陀佛本愿如是:『若人念我,称名自归,即入必定,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是故常应忆念。」(T26.43a)并以偈颂称赞,详述其依正功德庄严。

从《十住毗婆沙论.易行品》可以看出,其所说的「以信方便,易行疾至阿惟越致」的方法,就是念十方三世诸佛菩萨,称其名号。因此并不以阿弥陀佛为唯一的对象,但阿弥陀佛却是其中叙述得最为详尽的一佛。

(七)念佛不只是初学的胜方便而已

念佛,称其名号,是摄护初学者,易行疾至不退转位的胜方便。不仅如此,念佛也是可以贯彻于整个菩萨道之全过程的法门。《大智度论》卷七说:

问曰:如菩萨三昧种种无量,何以故,但赞是菩萨念佛三昧常现在前?

答曰:是菩萨念佛故,得入佛道中,以是故念佛三昧常现在前。

复次,念佛三昧能除种种烦恼及先世罪。余诸三昧,有能除淫,不能除瞋;有能除瞋,不能除淫;有能除痴,不能除淫恚;有能除三毒,不能除先世罪。是念佛三昧,能除种种烦恼、种种罪。

复次,念佛三昧有大福德,能度众生。是诸菩萨欲度众生。诸余三昧无如此。……

复次,佛为法王,菩萨为法将。所尊所重,唯佛世尊,是故应常念佛。

复次,常念佛得种种功德利。譬如大臣,特蒙恩宠,常念其主。菩萨亦如是,知种种功德、无量智慧,皆从佛得,知恩重,故常念佛。(T25.108c-109a)

这一段文字指出,是菩萨以念佛之故,得入佛道中,又能除种种烦恼、灭种种罪,又能度众生、报佛恩。因此,它是可以贯彻于菩萨道全程的法门,非仅是为初学者的方便而已。

(八)念佛的一大利益:生于佛国净土

关于菩萨修习念佛的利益,《大智度论》卷二十九又说:

菩萨常善修念佛三昧因缘故,所生常值诸佛。如《般舟三昧》中说:「菩萨入是三昧,即见阿弥陀佛。便问其佛:『何业因缘故,得生彼国?』佛即答言:『善男子!以常修念佛三昧,忆念不废,故得生我国。』」(T25.275a)

往生阿弥陀佛世界的功德,已如前引《十住毗婆沙论.易行品》所述。《大智度论》所说的,还有二点可以补充。如卷四说:「阿弥陀佛时,人寿无量阿僧祇劫。」(T25.93b) 卷二十一说:「(念佛为)行得、亦果报得。行得者,如此间国中学念佛三昧。果报得者,如无量寿佛国人,生便自然能念佛。」(T25.220a)也就是说,往生阿弥陀佛世界的人,往生者自然念佛。

(九)关于易行与难行

综上所述,关于佛国净土,正如印顺法师提到的,有「庄严净土」与「往生净土」二事,具足功德的高地菩萨,必须帮助众生学习佛法,以「庄严净土」,来圆成佛道;而初学菩萨道的人,若自知功德力弱,则应以念佛为殊胜的方便,易行疾至不退转地,其中也包括往生阿弥陀佛世界。高地的佛菩萨,在佛道中行「利他」之事,而初学者接受「他利」,则能迅速进步。[13]

《十住毗婆沙论.易行品》说:「佛法有无量门,如世间道,有难有易,陆道步行则苦,水道乘船则乐。菩萨道亦如是,或有勤行精进,或有以信方便,易行疾至阿惟越致者。」(T26.41a)初学菩萨道的人,以信为方便,承佛慈力,易行疾至不退转位,这固然是「易行道」。但相对于「易行」的,应可以称之为「难行」。一些净土宗人,将「净土门」等同于「易行道」,而认为「圣道门」即是龙树菩萨所说的「难行道」。笔者认为,这是后人望文生义,想当然尔的推衍。在龙树菩萨的著作中,「易行」与「难行」这两个词并不是对立的概念,也不能简单地如此比配于所谓「净土门」与「圣道门」。

「难行」是佛教的常见语,《菩萨本缘经》卷中说:「若不修行难行苦行,何缘得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T3.59c)对于凡夫而言,菩萨的广大行愿,都是难行之事吧!若没有修行这些被凡夫视为难行苦行之事,是不可能成佛的。《大智度论》卷二十七说:

众生闻佛种种妙法,知佛为佑利众生故,于无量阿僧祇劫难行能行。众生闻见是事,而名此法为大慈大悲。譬如一人,有二亲友,以罪事因缘,故系之囹圄,一人供给所须,一人代死。众人言:「能代死者,是为大慈悲。」佛亦如是,世世为一切众生,头目髓脑尽以布施。众生闻见是事,即共名之为大慈大悲。(T25.257a)

龙树菩萨指出,这些众生视为「难」「苦」之事,对于菩萨而言,并不视之为「难」「苦」。换句话说,菩萨道的难易苦乐,主要的还是主观的感受。《大智度论》卷五十三说:

若菩萨生难心苦心,则不能度一切众生。如世间小事,心难、以为苦,犹尚不成,何况成佛道?

成(佛道)因缘者,所谓大慈大悲心,于众生如父母、儿子、己身想。何以故?父母、儿子、己身,自然生爱,非推而爱也。菩萨善修大悲心故,于一切众生,乃至怨雠同意爱念。是大悲果报,利益之具都无所惜,于内外所有尽与众生。

此中说不惜因缘,所谓一切处、一切种、一切法不可得故。若行者初入佛法,用众生空,知诸法无我。今用法空,知诸法亦空。以此大悲心及诸法空二因缘故,能不惜内外所有,利益众生,不起难行想、苦行想,一心精进欢喜。

如人为自身,及为父母、妻子,勤身修业,不以为苦;若为他作,则无欢心,苦行难行。(T25.438a-b)

客观上看起来相同的行为,有因有缘之故,有人以为苦,有人不以为苦。因此,菩萨道的初学者,觉得「阿惟越致地,是法甚难,久乃可得。」而想要询问:「若有易行道,疾得至阿惟越致地者?」从高地菩萨的观感,当然觉得「是乃怯弱下劣之言,非是大人志干之说」。然则,佛法确实是「有无量门」,如果有人「必欲闻此方便,今当说之。」也就是说,如果不以为难的、不以为苦的,则可以走「勤行精进」之路,以为难、苦的,则「或有以信方便,易行疾至阿惟越致者」可以学,也就是念十方三世诸佛,称其名号,即能「得至阿惟越致地,成就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从佛法的原理来说,能够「勤行精进」而不以为难、不以为苦的,事实上都是已得诸佛菩萨的护佑摄化,而能远离懈怠放逸,已能于法得乐的。而这样的行者,也是不离于念佛的。如龙树菩萨在《十住毗婆沙论》说:「菩萨在初地中心多欢喜」,其原因之一是「念三世诸佛」:「念诸佛者,念然灯等过去诸佛,阿弥陀等现在诸佛,弥勒等将来诸佛。常念如是诸佛世尊,如现在前,三界第一,无能胜者,是故多欢喜。」(T26.26b)因此,从龙树菩萨对菩萨的理解来看,无论「圣道门」还是「净土门」,「念佛」都是贯彻始终的心行,而「道」的难易其实是主观的,初学者以为菩萨道很难,于是就教他念佛;而在佛菩萨的摄护下,具足一切功德之路,也变得快速而容易起来。不久之后,或许从外人来看,这人竟然也在不知不觉中,成为「勤行精进」的行者,而自己却仍然乐陶陶的走在菩萨道上。

(十)关于净土的生因

众生如何能够往生净土,是净土宗的重要题目。从龙树菩萨的著作来看,往生的行业是多样的。如《大智度论》卷二十九,引《般舟三昧经》说:「菩萨入是三昧,即见阿弥陀佛。便问其佛:何业因缘故,得生彼国?佛即答言:善男子!以常修念佛三昧,忆念不废,故得生我国。」(T25.275a)这是援引大乘净土经典原本的说法。

除此之外,也有其他一些较为自由的说法,如《十住毗婆沙论.易行品》说:「若人愿作佛,心念阿弥陀,应时为现身」(T26.43a)「愿作佛」就是发菩提心了。发菩提心,而心念阿弥陀佛,即可见佛。《大智度论》卷九说:「诵《阿弥陀佛经》故,(临终)见佛自来」。又,相传《拔一切业障根本得生净土神咒》,即《往生咒》为龙树菩萨梦感而得,所以持咒也成为往生的行门。

《十住毗婆沙论.易行品》又说:「阿弥陀佛本愿如是:『若人念我,称名自归,即入必定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是故常应忆念。」(T26.43a)这段文字只说「即入必定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也就是不退转位,而未明言「往生净土」,但可以将「称名自归」视为往生的因业。

综上所述,可以见到龙树菩萨并没有像后代的净土宗人那样,认为有必要把往生的行门当作一个须要仔细研究的课题,但大体来说,是以「心念」、「常忆念」、「忆念不废」为主的,而诵阿弥陀经、持往生咒,都可以作为方便。而往生净土,以菩提心为前提,皈依阿弥陀佛、称念佛的名号,心常忆念阿弥陀佛,并将所有善根回向往生净土,就能速得不退转位,也是至为明显的。如《十住毗婆沙论.易行品》赞叹阿弥陀佛的偈颂的最后二颂说:「我于今先世,福德若大小,愿我于佛所,心常得清净;以此福因缘,所获上妙德,愿诸众生类,皆亦悉当得。」(T26.43c)偈颂的意思,也是将自己今世与先世的福德,无论其大小,回向于往生净土,而能得到往生净土的上妙福德之意。这一观念,可以说是净土经典之常说,而龙树菩萨也作相同的表述。

五、结语

综观龙树菩萨的论著中所述的极乐净土教义,是不与「圣道门」对立的「净土门」;是在不废六度万行的同时,强调念佛的重要;在往生行业中,强调以「忆念」为核心,而可以有种种不同的方便(称名、持咒、修习念佛三昧等等)。这些都与日本法然上人发展出来的「舍闭搁抛」的净土教不同,而近于汉传净土教的传统。

龙树菩萨净土教的特点,并不把阿弥陀佛视为至高无上的一佛,而是在诸佛功德平等的基础上,把阿弥陀佛视为在净土度众生的代表,加以称颂礼敬,并发愿往生。

龙树菩萨净土论的另一个特点是强调,在菩萨道的整体历程中,初学者最好仰依「他利」,可以有易行道的坦途,而高地菩萨有「利他」之行,在庄严净土中,终于圆成佛道。

龙树菩萨有清晰的「他力观」:以佛为主的「佛土」,其范围包含无量无边三千大千世界,佛在其中施作佛事,观察众生的根器,协助众生修学佛法;佛度化净土的众生,也度化秽土的众生。初学的菩萨不应远离佛的摄化,而应以念佛为方便,迅速成为不退转菩萨;不退转位的菩萨则在佛的摄化中,具足功德,能作难行苦行之事,而不以为难苦。

在个人的行持方面,龙树菩萨是远离戏论、深入实相第一义谛的智证者,他是布施身命的菩萨行者,又是往生极乐净土信佛念佛人。智证门与信心门、易行道与难行道、度化众生与一心皈命弥陀,在龙树菩萨的实践中,全然的统合,而无有扞格。龙树菩萨给后人的启发与典范,是值得深切赞叹的。

二○○八年四月十五日写于台北象山净苑

--------------------------------------------------------------------------------

[1] 吕澄,《印度佛教源流略讲》,台湾,天华出版公司,113页。民国71年7月1日初版。(书名改为《印度佛教思想概论》)

[2] 吕澄,《印度佛教源流略讲》说:「大乘经流行一个相当时期,积有很多种类之后,就有学者据以组织学说,进行宣扬,开头做这件工作并做得很有成绩的就是龙树。」台湾,天华出版公司,112页。民国71年7月1日初版。(书名改为《印度佛教思想概论》)

[3] 大正47.96b。

[4] 宋.戒珠,《净土往生传》,(T51.113c)。

[5] 吕澄,《印度佛教源流略讲》,台湾,天华出版公司,117-119页。民国71年7月1日初版。(书名改为《印度佛教思想概论》)

[6] 吕澄,《印度佛教源流略讲》,台湾,天华出版公司,117页。民国71年7月1日初版。(书名改为《印度佛教思想概论》)

[7] 印顺,《大智度论之作者及其翻译》,台北,东宗出版社,106-107页。民国81年8月。

[8] 印顺,《大智度论之作者及其翻译》,台北,东宗出版社,45-46页。民国81年8月。

[9] 印顺,《大智度论之作者及其翻译》,台北,东宗出版社,101页。民国81年8月。

[10] 参考拙著〈阿弥陀佛是「佛中之王」考〉。

[11] 《大智度论》卷五十说:「观诸佛国者,有菩萨以神通力飞到十方,观诸清净世界,取相欲自庄严其国。有菩萨佛将至十方,示清净世界,取净国相自作愿行,如世自在王佛,将法积比丘至十方,示清净世界。或有菩萨自住本国,用天眼见十方清净世界,初取净相,后得不着心,故还舍。」(T25.417a)意思是说,发净土愿的菩萨,观十方清净世界的方式有多种,法藏比丘是被世自世在王带着去观察的。这与前引「法积比丘,佛虽将至十方观清净世界,功德力薄,不能得见上妙清净世界,以是故世界不如。」可以合观。

[12] 印顺,〈净土新论〉,收在《净土与禅》,38页。台北,正闻出版社。民国七十九值三月十三版。

[13] 「利他」与「他利」借用昙鸾祖师《往生论注》的概念。「『他利』之与『利他』,谈有左右。若自佛而言,宜言『利他』。自众生而言,宜言『他利』。」(T40.834c)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相关文章:温金柯博士)(五明学佛网相关文章:温金柯博士)  

 温金柯博士:佛陀的师承与超越 

 温金柯博士:六门教授习定论现代汉语译 

 温金柯博士:《杂阿含经》贯珠 

 温金柯博士:《杂阿含经》辨义 

 温金柯博士:台湾居士佛教的展望 

 温金柯博士:佛教徒参政之省思 

 温金柯博士:佛教团体参政之商榷 

 温金柯博士:原始佛教指导悟道的方法--以《杂阿含经》所见 

 温金柯博士:评《新雨》的〈谈龙树的哲学〉 

 温金柯博士:初果退见问题初探 

 温金柯博士:四向四果与菩萨 

 温金柯博士:印顺法师对大乘起源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