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淫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居士文章

 温金柯博士:以经显经的《观无量寿经》大意


   日期:2021/1/13 8:30: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以经显经的《观无量寿经》大意

一、前言

《观无量寿经》的纲要,善导大师分为「定善」与「散善」,最后又说:「上来虽说定善两门之益,望佛本愿意在:众生一向专称弥陀佛名」,将全经大意归于称名。依此,法然上人《选择本愿念佛集》第十二章〈付嘱念佛章〉的诠释是:「当知随他之前,虽暂开定散门,随自之后,还闭定散门。一开之后永不闭者,唯是(称名)念佛一门。」也就是说,「十三观」的定心观佛、「三福九品」的修福回向,都是「暂开还闭」的法门,往生的唯一行业,只有称名一门而已;此一观点,拙著〈新眼光读日本净土宗法然上人选择本愿念佛集〉已辨其非。

既辨其非,应当重新阅读《观无量寿经》,以经显经,畅明其旨。

二、《观经》大要

《观无量寿经》的内容是以韦提希夫人愿生阿弥陀佛极乐世界,而请释尊「教我思惟,教我正受」,释尊即为宣说。关于这一次说法的内容,释尊自己的命名是:「佛告阿难,此经名『观极乐国土、无量寿佛、观世音菩萨、大势至菩萨』,亦名『净除业障,生诸佛前』。」

从韦提希夫人的提问,到释尊的回答,可以看出此经的主题是「观察思惟极乐净土的依正庄严」,其目的是为了「净除业障,生诸佛前」。

韦提希夫人发愿往生极乐世界,随即提出来的问题就是「教我思惟,教我正受」。这是因为依当时的宗教常识,往生清净善处的方法,「思惟、正受」就是其中最核心的部份。

「人天善果」,在后代一般佛教徒的心目中,含有贬意,似乎不屑为之。但是佛教的正义,这是解脱道与菩提道的基础,是一般佛教徒应当首先具足的。从原始佛教开始,佛陀的教化,首先开示的就是这个。如《中阿含.教化病经》说:「如诸佛法,先说端正法,闻者欢悦。谓:说施、说戒、说生天法;毁呰欲为灾患、生死为秽;称叹无欲为妙、道品白净。」能够接受这个的(闻者欢悦),才为他进一步说趣入涅槃之道。从大乘净土教的意旨来说,虽然极乐净土超出三界,即是无为涅槃界,但是初闻者往往类同之,因此,韦提希夫人有如是之问。

所谓「生天法」,就是往生天界的方法。《分别功德论》说:「布施也、功德也、思惟也,此三行,世俗生天法。」换言之,要积集福德,才能往生善处,而持戒与布施,都属于广义的「戒」;思惟则属于「定」。戒与定,一方面是「三无漏学」的前二支,另一方面也是佛教认为的「世俗善业」的主要内容。而修定思惟须以持戒、布施为基础,才容易得力,因此,修定思惟是更为殊胜的善业。正是在这一常识的基础下,韦提希夫人在愿生极乐净土之后,接着了提出「教我思惟,教我正受」的请求,而释尊所回答的内容,也正是「观极乐国土、无量寿佛、观世音菩萨、大势至菩萨」,以使她「净除业障,生诸佛前」。

三、净业正因:三福

在此经中,释尊在具体说明如何思惟观察极乐世界依正庄严之前,首先提出的,则是「三世诸佛的净业正因」,也就是「三福」。经说:

「欲生彼国者,当修三福:一者孝养父母,奉事师长,慈心不杀,修十善业。二者受持三归,具足众戒,不犯威仪。三者发菩提心,深信因果,读诵大乘,劝进行者。如此三事名为净业。」

佛告韦提希:「汝今知不?此三种业,乃是过去、未来、现在,三世诸佛净业正因。」

接着,释尊才开始叙述思惟观察极乐净土的方法。

三福的内容,第一「孝养父母,奉事师长,慈心不杀,修十善业」,指的是实践世间的善行。第二「受持三归,具足众戒,不犯威仪」,指的是实践声闻佛教的戒行。第三「发菩提心,深信因果,读诵大乘,劝进行者」,指的是实践大乘菩萨道的戒行。教导行人在定心思惟之前,要先具足戒行,这样的教导也是佛教的常轨,因此经中才会说,「此三种业,乃是过去、未来、现在,三世诸佛净业正因」。

四、思惟:「观极乐国土依正庄严」与「净除业障生诸佛前」的一体两面

接下来,释尊开始叙述思惟观察极乐净土的方法,也就是十三观。十三观依序为:日想观、水想观、地想观、宝树观、宝池观、宝楼观、华座观、佛像观、佛真身观、观音观、势至观、普观、杂想观。十三观的次第,是从单纯的日想观,逐渐复杂,到极乐世界的依报庄严,再到观阿弥陀佛与二大菩萨的身相庄严,然后观想行人自己生于西方极乐世界。

在此段经文中,有几个值得注意的重点。

一是释尊在向韦提希夫人解说的同时,还三次付嘱阿难要将所说的内容受持流通。如在说第一「日想观」之前说:「阿难!汝当受持,广为多众宣说佛语。如来今者,教韦提希,及未来世一切众生,观于西方极乐世界。以佛力故,当得见彼清净国土,如执明镜,自见面像。见彼国土极妙乐事,心欢喜故,应时即得无生法忍。」在说明第三观「地想观」之后,释尊又对阿难说:「汝持佛语,为未来世一切大众欲脱苦者,说是观地法。」在说明第七「华座观」之前,释尊又对阿难及韦提希说:「谛听谛听!善思念之!吾当为汝分别解说除苦恼法。汝等忆持,广为大众分别解说。」

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释尊在教韦提希夫人思惟观察极乐世界的时候,也有意在此同时教导未来世一切众生,因此才会殷殷付嘱阿难,三致其意。这与法然上人所理解的,指称思惟观察极乐庄严的内容,是「暂开还闭」,也就是不要流通,是不相符合的!

第二、如前所引的那段经文:「如来今者,教韦提希,及未来世一切众生,观于西方极乐世界。以佛力故,当得见彼清净国土,如执明镜,自见面像。见彼国土极妙乐事,心欢喜故,应时即得无生法忍。」释尊在此清楚地指出:思惟观察西方极乐世界的方法,是如来教示的;而众生之所以能见彼清净国土,是「以佛力故」。教众生观察净土的是佛,使众生以依此方法而得见净土的,也是依恃佛力之故。由此可见,修观净土并非众生自力可成;但是依恃佛力,众生可以修习观察。因此,「修观」与「自力」并不能划上等号。「依他力」与「不要修观」也不能划上等号。

善导大师的《观经疏》在说明「日想观」时指出,修观而有障碍的,乃是由于众生的业障「障蔽净心之境,不能令心明照」。行者见此,应当严饰道场,在佛前忏悔无始劫以来所造罪业。礼忏到三障尽除,就能够「所观净境,朗然明净」。因此,从一定的意义上来说,行人心境的明净与否,与其业障是否净除息息相关。而众生能否净除业障,从佛教的教义来说,除了般若之外,最主要的就是佛力了。因此,不能把「修观净土」视为「自力」,相反的,它是行人依凭佛力,净除业障的自然显现。

第三、释尊虽然在此教导了十三观,但是,在第三「地想观」时,佛就说:「若观是地者,除八十亿劫生死之罪,舍身他世,必生净国,心得无疑。」也就是说,修到初级阶段,就已经必定往生了。接下来,第六「宝楼观」,佛说:「若见此者,除无量亿劫极重恶业,命终之后,必生彼国。」第七「华座观」:「此想成者,灭除五百亿劫生死之罪,必定当生极乐世界。」第八「佛像观」:「作是观者,除无量亿劫生死之罪,于现身中得念佛三昧。」第九「真身观」:「作此观者,舍身他世,生诸佛前,得无生忍。」第十、十一观音、势至观,则有「作是观者,不遇诸祸,净除业障,除无数劫生死之罪。」「观此菩萨者名第十一观,除无数劫阿僧祇生死之罪。作是观者,不处胞胎,常游诸佛净妙国土。」第十二观:「见此事已,名见无量寿佛极乐世界,是为普观想,名第十二观,无量寿佛化身无数,与观世音及大势至,常来至此行人之所。」

依此,也可以看见,修观净土庄严的程度,与其人净除业障的程度为一体的两面。须知,思惟观察净土依正庄严,其背后的动力,就是行人「一心皈命弥陀、愿生净土」之心。这样的心能使佛力有所施为,为其净除业障。业障越是被净除,则显现为修观越是进步。依经中所示的程度,若以来世往生净土为目的,第三观成,就必定得生;第八观成,就能够在今身,得念佛三昧,常得见佛。第十二观成,如同今身即在极乐净土无异。

五、往生之相状:上品上生总摄十三观之人

释尊在教示观极乐世界依正庄严的十三观之后,又重新开始了另一段教导,就是叙述往生净土的九品众生。这一段经文,善导大师说它是「散善」,以别于前面说的十三观为「定善」。但笔者认为,将叙述九品往生的这一段经文界定为「散善」是不精确的。因为上品上生的人「修习六念」,其实就是定心思惟,因此也包含了「定善」在其中。而下品往生则都是恶人,不能称之为「善」,因此把九品总称为「散善」并不适当。

显然,释尊是用「上品上生」来统摄前面所说修习十三观的人,并对这些人来世往生的情况作了描述。因为在叙述十三观时,释尊已经明示,第三观成的人来世必生净土;乃至第十二观成的人,此身即同在净土。但是这些人无论如何,都必定会有寿终之时,因此,释尊在此说明他们往生的相状。

为说明这些人的状态,释尊首先的提示是,众生之所以会往生极乐,是因为他们真诚、深刻地发愿往生极乐净土:「若有众生愿生彼国者,发三种心,即便往生。何等为三?一者至诚心,二者深心,三者回向发愿心。具三心者,必生彼国。」释尊的这一说明是总纲性的。从上品上生到下品下生,无不如此。

接下来,释尊又列举说明,在「具三心而往生净土」的众生当中,有种种差别。首先就是上品上生。这种人的特色是:「一者、慈心不杀,具诸戒行;二者、读诵大乘方等经典;三者、修行六念,回向发愿,生彼佛国。具此功德,一日乃至七日,即得往生。」

这样的人,正是前面十三观所说的:在具备戒行、认同大乘菩萨道的前提下,又修习「念佛」等六念法门。前面叙述十三观时,谈到净除业障已达极好的状态,此身已如同在极乐净土的行人,乃至第三观成,必定会往生极乐的众生,都可统摄于上品上生人中。

但是释尊在此所说的上品上生人,显然还要比十三观中所说的更为宽泛。也就是即使没有修习到第三观成,只要具此功德,一日乃至七日的,即得往生,而且是上品上生。

释尊叙述其人往生的相状:「生彼国时,此人精进勇猛故,阿弥陀如来,与观世音,及大势至、无数化佛、百千比丘声闻大众、无量诸天、七宝宫殿;观世音菩萨执金刚台,与大势至菩萨,至行者前。阿弥陀佛,放大光明,照行者身,与诸菩萨授手迎接。观世音、大势至,与无数菩萨,赞叹行者,劝进其心。行者见已,欢喜踊跃,自见其身,乘金刚台,随从佛后,如弹指顷,往生彼国。生彼国已,见佛色身,众相具足,见诸菩萨,色相具足,光明宝林,演说妙法。闻已即悟无生法忍,经须臾间,历事诸佛,遍十方界,于诸佛前次第受记。还至本国,得无量百千陀罗尼门,是名上品上生者。」

闻者或者会怪异于,为什么上品上生者的条件如此宽泛,而往生的所得竟然又如此庄严?但这此正显示净土信仰的特色,以及阿弥陀佛的本愿之所在。

六、总论往生之相状

九品往生段的总纲是:「若有众生愿生彼国者,发三种心,即便往生。何等为三?一者至诚心,二者深心,三者回向发愿心。具三心者,必生彼国。」从上品上生到下品下生,无不如此。

上品上生段总摄十三观之人,且扩大其范围,只要是具足戒行、读诵大乘、并且修习念佛等六念,而将其功德回向愿生净土的,下至一日乃至七日,阿弥陀佛就无限扩大他的功德,而满足其修行的愿求。上品中生以下的各种往生人的相状,也都是如此。

释尊在上品上生总摄修十三观的人,随后又叙述其他种类的往生人,其意至明,就是:不必修习十三观,也能够往生极乐。以下开始列举其类别。

上品中生,其状态是:「不必受持读诵方等经典,善解义趣,于第一义心不惊动,深信因果,不谤大乘。以此功德,回向愿求生极乐国。」这里描述的是属于大乘智证门的修行人,如修《般若》的,或者像是汉传佛教的禅宗、天台、华严、密宗的修行人,皆可摄归此类。而其往生为:「行此行者,命欲终时,阿弥陀佛与观世音及大势至,无量大众眷属围绕,持紫金台,至行者前赞言:『法子!汝行大乘,解第一义,是故我今来迎接汝。』与千化佛一时授手。行者自见坐紫金台,合掌叉手赞叹诸佛。如一念顷,即生彼国七宝池中。」(下略)

而上品下生,则是更广义的大乘佛教徒,甚至只是初阶的大乘信徒而已。其状态为:「上品下生者,亦信因果,不谤大乘,但发无上道心。以此功德,回向愿求生极乐国。」而其人将命终时,「阿弥陀佛及观世音并大势至,与诸眷属,持金莲华,化作五百化佛,来迎此人。五百化佛一时授手,赞言:『法子!汝今清净发无上道心,我来迎汝。』」(下略)

而中品上生与中品中生,都是受持基本的声闻戒律,甚至只是初级的声闻佛教信徒而已,这样的人若将功德回向愿生净土的,临命终时,佛都来迎。

中品下生则连佛教徒都不是,因为他们没有受持声闻皈戒,而且显然也未曾听闻大小乘佛法,而是一般的世间善人:「中品下生者,若有善男子、善女人,孝养父母,行世仁义。」这样的人,只是在临终时,遇到了善知识「为其广说阿弥陀佛国土乐事,亦说法藏比丘四十八大愿。闻此事已,寻即命终,譬如壮士屈伸臂顷,即生西方极乐世界。」

而下品的上中下生,和中品下生一样,同样也都是临命终时,才听闻阿弥陀佛的救度事,而这些人连世俗善业都没有。下品三位都是恶人,下品中生是佛教徒中的恶人,他们毁犯戒律、偷盗僧物、不净说法,无有惭愧,等于是佛教的败类;下品下生是五逆十恶,是极恶之人,但是只要回心念佛,愿生极乐,佛也来迎。由此可见,从九品往生这一段经文来看,闻知阿弥陀佛净土,而心生向往,无论此人罪福多少,时节久近,以及表达愿生心的形式如何,当他临命终时,佛都会来迎接他到极乐净土。这就是九品往生段要述明的。

七、总结:回观全经要旨

既然「九品往生段」不应称为「散善」,那么,相对的,说明「十三观」的经文,也不应称为「定善」。因为「定善」、「散善」是相对而成立的,一既不立,另一个也不能独存。那么,应当怎样界定这两段经文的意旨呢?笔者认为,既然此经的要旨是「观极乐国土、无量寿佛、观世音菩萨、大势至菩萨」与「净除业障生诸佛前」,应可以依此二义来判别。

依「观极乐国土、无量寿佛、观世音菩萨、大势至菩萨」来看,修十三观的人,依佛力、依思惟观察、依净除业障,而能对极乐世界的观察,渐次从粗观到细观,从依报到正报,乃至达到就如同现身即处于极乐净土一般;而对九品往生人来说,极乐世界的依正庄严是临命终时,佛力护佑,一时现前的。从「净除业障生诸佛前」来看,修十三观时,净除业障的果效具体表现在禅心的清净;而对九品往生人来说,则显现为往生净土之后,无有众苦、但受诸乐,而且道果的必定圆满成就。

依此二义来看,「十三观段」讲的是行者命终前的今身之事,「九品往生段」讲的是信者临命终时与往生后的来生之事。应依此分判前后二段的差别。

因此,在此经的最后,〈得益分〉中,叙述了闻法的韦提希夫人与五百侍女,都见到了极乐世界广长之相,与阿弥陀佛及二菩萨,并因此得无生忍,发无上道心,释尊授记她们都当往生彼国。这是叙述来生的利益。接着,释尊又勉励说:「行此三昧者,现身得见无量寿佛及二大士。若善男子及善女人,但闻佛名二菩萨名,除无量劫生死之罪,何况忆念!若念佛者,当知此人即是人中芬陀利花;观世音菩萨、大势至菩萨为其胜友,当坐道场,生诸佛家。」这一段主要讲的是现今之身净除业障、生诸佛家的利益。

对于净土信仰者来说,欲得来世之利益,涓滴之善,回愿必生。甚至究极而言,往生之业,靠的是阿弥陀佛的救度,而不是靠自己的善业。这是《观无量寿经》说得再明白不过的。净土信者应于此得大安心,全部交给弥陀就好。也就是说,不必为了疑虑自己能不能往生,而一直为此作种种的努力。相反的,「应当」或者「可以」努力的,是在必得往生的大安心中,自勉具备三福,并在此基础下,依佛力,具足惭愧,常行忏悔,摄心自净,常行念佛,而在业障净除的过程中,不知不觉中,成为超乎常伦的「人中芬陀利花」,乃至「观世音菩萨、大势至菩萨为其胜友,当坐道场,生诸佛家。」

这就是《观无量寿经》的大意与要旨。

二○○八年三月十日写于台北象山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相关文章:温金柯博士)(五明学佛网相关文章:温金柯博士)  

 温金柯博士:佛陀的师承与超越 

 温金柯博士:六门教授习定论现代汉语译 

 温金柯博士:《杂阿含经》贯珠 

 温金柯博士:《杂阿含经》辨义 

 温金柯博士:台湾居士佛教的展望 

 温金柯博士:佛教徒参政之省思 

 温金柯博士:佛教团体参政之商榷 

 温金柯博士:原始佛教指导悟道的方法--以《杂阿含经》所见 

 温金柯博士:评《新雨》的〈谈龙树的哲学〉 

 温金柯博士:初果退见问题初探 

 温金柯博士:四向四果与菩萨 

 温金柯博士:印顺法师对大乘起源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