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淫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居士文章

 宋立道教授:介绍斯里兰卡的上座部佛教


   日期:2021/2/22 16:41: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介绍斯里兰卡的上座部佛教

宋立道[1]

一、上座部说或长老说:

印度部派佛教之两大根本部派之一。又译作圣上座部或长老说。佛陀涅槃后百余年间,教团统一,此称为原始佛教。其后,教团内部对戒律及教义产生异论,首度分裂成上座部及大众部二根本部派。大众部是较进步革新的青年大众。反之,上座部则忠实地遵守传统,并以保守的长老们为代表,因此又称为长老部。不久,大众部再分裂成为七八部,上座部分裂成十一、二部,至公元前后,两部共计分裂成为18部或20部的部派佛教。

其中,从最初上座部分出的11~12部,是最广义的上座部系(Theravada System),计有:说一切有部、正量部、上座部等三部。最后的称为根本上座部(它传播于印度西方及南方以后传至斯里兰卡)。至于锡兰(英文拼写为Ceylon,那是欧洲人的称呼,应该来源于Simbala(师子的国或岛),阿拉伯人称“塞兰提布”,欧洲人称“Zeiland”,对照New Zealand)。

至于今日的狭义上座部,只是指流行于斯里兰卡、缅甸、泰国、柬埔寨、老挝等地区与国家的佛教。它的经典采用巴利语来记录,所以又称巴利佛教。

斯里兰卡的上座部,在公元前3世纪中期由阿育王的儿子或弟弟叫摩哂陀,从印度传入。摩哂陀在当时的首都建“大寺”。一时佛教非常兴盛。至公元前1世纪,伐陀伽摩尼王(Vattag?mani)建无畏山寺(Abhaya-giri-vih?ra),于是有主张上发生对立,至4世纪,甚至兵戎相见,将大寺焚毁。后数百年间,无畏山寺常占优势。大寺衰退之际,有只多林寺派(Jetavana-vih?ra)兴起,于是楞伽岛上有三派佛教。

12世纪时,锡兰王普罗伽摩巴护(Parakkamab?hu)支持大寺,认为无畏山寺与只多林寺不守戒律。也正是此时佛教从斯里兰卡传向东南亚。[[2]]

这里多说一句,东南亚的佛教更古老的时代已经有,公元前3世纪时,阿育王的传法史臣们就到过所谓“金地国”。东南亚地区的今天佛教徒是这样认为的。但从前3世纪到14世纪的1600-1700年间,那里的佛教多所变迁。广泛意义上座部系与大乘佛教都在该地传播过。这从我们中国僧传史料中可知,来自南海的不同僧人的学术传统,大小乘都有。下缅甸及泰国沿海地区,似乎自古即有来自南印度的上座部佛教。3世纪前半期译出的汉译《法句经》及《义足经》,原本极有可能来自泰柬。13世纪以后,斯里兰卡大寺派上座部成为此地主流。

“佛教有多宗,佛法仅一味”(Many Buddhisms, One Dhamma- vinaya):佛教的内在结构是“三宝”,而三宝之佛法僧所依存的从根本上看仍然是“佛法”(Dahmma-vinaya)其内容仍然是佛所说的法(Sermons)和佛为僧伽制订的规矩(Vinaya)。佛教的发展,在某种意义上,是佛灭后,他的追随者对佛之言教的不同理解与解说。佛法的基本内容与原则应该是没有根本性质改变的。除了法,还有律,即戒律。其实在印度,戒律并无完全对应的术语。“戒律”是中国人的讲法。南亚原来要么有戒(?īla)、要么有律(vinaya或别解脱律/波罗提木叉(Pātimokkha / pratimok?a))总之,佛的所说法以后随解释不同而成为十八部或者二十部派,甚至最终形成大乘。如果在不含贬意的情况下,我们把大乘之外的佛教派别称作“小乘”,而上座部是真正源远流长的最为接近佛所说口义的一个派别。今天的上座部是唯一一个早期非大乘的部派(the sole survivor of those early non-Mahayana schools)。当然20世纪以后,通常人们更愿意使用另外一个称呼“南方佛教”(Southern Buddhism)或者与它相对的“北方佛教”(Northern Buddhism)。

二、巴利语佛教

巴利语是上座部佛教的经典语言——Pali的本意就是文本和经典。这种语言是佛陀时代中印度地方(摩揭陀与邬阇衍那/Ujjayani)的方言。佛陀逝后,至公元前3世纪这种语言成为向西发展佛教的主要语言。在南传方面人们相信释迦牟尼当初用的就是摩揭陀语说法的,理由就是阿难在佛灭后诵出佛的教诲,每段经文前面都有"Evam me sutam"(Thus have I heard.)到公元前250年,三藏经典基本形成。前3世纪斯里兰卡的僧人就已经在整理阿毗达磨藏。公元5世纪,藏外经典(the post-canonical texts)也形成。前250年左右,佛教三藏主要靠它来编纂记忆。巴利语最初是口头语言,甚至没有书写字母,但在公元前1世纪时,僧团里开始发明记录巴利语音的字母——这最先发生在斯里兰卡。更早以前,这些文字僧人使用的是婆罗米字母来记录巴利语音。当然以后的巴利语经典也采用更多的文字或字母来记录,比如有也有天城体(Devanagari)的、泰文的、缅甸文的、罗马拼音的、还有西里尔(Cyrillic)字母的。19世纪以后,巴利语经典也有用英文字母来转写的。尽管如此,上座部学者们仍然认为,要研究佛教上座部的理论,只有真正懂得巴利语才能知道其精义。我们只能说,也许佛陀本人当初说法时用过摩揭陀语,或者用过类似巴利语的当地语言。但今天不会有人再问这个问题。不管怎样,巴利语的经典是最接近佛陀使用过的原始佛教语言的了。

三、上座部佛学的特色[[3]]

上座部原在北方,后因说一切有部在北印和中印占有优势。代表上座部的是化地、法藏一系。南方上座部指从中印度传到斯里兰卡的那一支。它以大寺住一派(Mahavihara)为代表。玄奘、义净在印度游学时,那里还有上座部流行[[4]]。后来印度的上座部绝迹,而以斯里兰卡所传为代表了[[5]]。

上座系统除化地、法藏、斯里兰卡三派之外,还说有个雪山部。说一切有部分裂出去后,摩揭陀一带成了他们的势力范围。迫使上座部向雪山方向转移,以后,根本上座即转为雪山部了。从(斯里兰卡所传的)《善见律》看,阿育王派上座去雪山传教,人数最多,由末示摩率领五人去。所传经典中有佛说的第一部经《转*轮经》。考古资料方面,山崎大塔还有雪山部的铭文。玄奘回国时就带来上座系统的三藏十四部,化地(弥沙塞)的三藏二十二部,法藏(法密)的三藏四十二部。这里所指的上座三藏,可能也是锡兰的,仅有十四部,恐当时已不全。据义净《寄归传》讲,上座三藏计十万颂,约合中国四百卷[[6]]。

上座系的论,汉译有一部完整的,也是唯一的《舍利弗毗昙》。此书是姚秦时代译出,共三十卷。旧译《十八部论》、《部执异论》都认为此书是犊子部的,实则此书与犊子部主张大都相反。如犊子主张有补特伽罗,本书不谈;又犊子讲六道轮回(多阿修罗一道),本书则只讲五道。

从汉译的《舍利弗毗昙》系统(它在中国是化地、法藏系统传下来的)与南传有内在的联系。南传七论是︰《法聚》、《分别》、《界说》、《人施设》、《论事》、《双对》、《发趣》。其中除《论事》外,其余六论与《舍利弗毗昙》基本一样。

吕澂先生认为,研究部派思想,可以借鉴《成实论》的十大标准。《成实论》的作者是诃梨跋摩。他造论的目的是为了评议各部派的说法。各家的根本主张为十论,即十主题或者论题,它们是︰

1. 法这种存在物是否是实在的?从时间系列上看现象,其真实性如何呢?现在它是实在,过去和未来呢,是否也是实在?这叫“二世有无”?

2. 一切有无?即一切现象是否都有?

3.“中阴”有无?人死到再投生,中间的过渡状态叫“中阴”,有没有这个过渡?

4. 渐、顿现观问题。通过禅定在实践领悟四谛道理,在直接经验中把握谓之“现观”,这种把握是渐得呢,还是顿得呢?

5. 罗汉有退还是不退?

6. 随眠(使人烦恼的习气)与心相应还是不相应?

7. 心性是否本净?

8. 未受报业是否还存在?

9. 佛是否在僧数?

10. 有无人我?

上座部对这10个问题的主张是:

1. 否定二世有实体;2.认为并非一切法都实有;3.否定有中阴;4.现观是顿得;5.主张罗汉不退;6.随眠与心不相应(南方有时也讲可相应);7.主张心性本净(南方认为心性不一定净);8.否定未受报业有体;9.上座各派对佛是否在僧数看法不一致,化地特别主张佛在僧数,不能把佛孤立在僧外;10.否定有人我。

佛家的理论一般是从‘境、行、果’三个方面进行阐述的。境,就是他们对世界的认识;行与果是一种宗教的实践活动,也就是他们对世界的改造。下面就上座系对这三方面的学说要点,进行分析研究。

上座系如此分析宇宙现象,就比较详细了。按照十二处来分析宇宙现象,似乎很复杂,但归结起来,不出‘色’、‘心’两类。而严格地联系“心”来讲“法”;也联系“心”讲认识[[7]];也联系“心”讲“解脱”。解脱属于实践,也就是行与果二者。上座系将解脱的主体归之于心,是心得解脱。这就会要涉及心的性质,心能否能否解脱、怎样解脱?对此,上座系主张“心性本净,客尘所染”。心的自性既然原来清净,为什么还会有受束缚的事呢?这是由于心被外来烦恼所染污的缘故。于是问题成为两面:就潜能言,心可以解脱;就途径言,心解脱必须去掉客尘。与此有关的是另一问题:那么,烦恼与心是什么关系?它们是否相应(是否时时不可分离)?上座部认为,烦恼有两个方面:一是随眠,即烦恼习气,如人处于睡眠时一样,它是潜在的、与心不相应。另一是缠,指烦恼的现行,它与心是相应的。依上座系看,不论与心相应或不相应,烦恼的染污并不影响心的本质。心尽管与烦恼同时同起,但本质上还是分离的,是两个东西。这是上座部不同于其他部派学说的特点。

上座系的实践,就在去掉客尘,恢复本性。采用的方法与原始佛学是一致的,即先见(见道)而后修(修道)。见道是明白四谛的道理,所谓现观四谛。修道即修行,主要是用禅定。佛家修道的方法是禅定,上座系特别重视这一方法。所以《舍利弗问经》在谈到化地部特点时,用‘禅思入微,究畅幽密’来形容,可见该派的禅定功夫很深入,对禅定的理论讲得很细致。《异部宗轮论》提到化地部主张时,也说‘道支皆是念住所摄’。道支一般都讲三十七菩提分,而化地却以念住(定)为中心,各菩提分皆与念住有关,可以看出他们重视禅定的特色。

他们的禅定并不是简单的不动心,而是从禅定中对心性加以认识、分析和研究。他们对心理过程的分析是非常细致的。南方上座的《法聚论》,对心的性质好坏、地位、阶段等详加分析,得出八十九种范畴[[8]]。

上座系把结生后的有分心看成为最初的,把死亡前的有分心看成为最后的,这一理论使佛教的学说带有“我”的倾向了。原始佛学本是否认有作为人生主体的“我”的,但不承认是一回事,在实际中却又大讲“业力”和“轮回”;承认“业力”、“轮回”,没有“我”便讲不通,这就使得后来的犊子部就公开主张补特伽罗,别的部派则采取了变相的说法。上座的“有分心”贯彻生死,成为生死之间的主体,也就是一种变相的“我”了。南方如此,在北方的化地部发展成为“穷生死蕴”。化地主张诸行(蕴)有两种运行方式:一是“一念蕴”(即刹那灭行),一是“一生蕴”(即从生到死相续的)。所谓“一生蕴”,不仅承认一期生死,而且承认还要再生,直到最终解脱才能结束,所以名之为“穷生死蕴”。这种主张,与南方的有分心完全相似,更是一种变相的“我”了。上座系学说出现“我”的倾向,这实际上也是原始佛学未能解决的问题逻辑地发展必然要有的结果。

在解脱理论上,上座部对原始佛学也是有所发展的。原始佛学只讲“人我空”,上座部讲到三解脱门(即空、无相、无愿──也是一种禅定方法)中的空解脱门时,就进而讲到了“法无我”。这一理论,在南方上座的着作中有明白的解说,北方上座的着作中则不甚明了。一般认为小乘不讲法空、法无我,并且还以此为大小乘区分的标准,这可能由于北方材料不全而引起的误解。由“人空”到“法空”,应该看成是对原始佛学的新发展。

上座部的佛学方法论在于“分别说”。分别说的特点便是“具体情况、具体分析”这也就是联系不同的背景来看问题,提主张。他们自己也承认,如南方上座自称是“分别说上座”。不过,北传佛教对此种性质了解比较模糊。所以,在化地、法藏外,又另立一个“分别论者”的名目,似乎另有一派似的。关于分别论者,我们可以参考以下的说法:

斯里兰卡(古锡兰)所传之上座部原属于分别说部。属于南方流传的上座部学说,印度佛教史家均视之为上座部别传,常用“分别说”之名加以区别。如玄奘所译无性菩萨《摄大乘论释》,其中提到上座部认为“阿赖耶识为有分识”[[9]]。西藏所传的分别说部,异说甚多,就其本性言,与说一切有部关系密切,其下分出化地、铜鍱、饮光等诸部。印顺法师所着《印度之佛教》、《说一切有部为主的论书与论师之研究·序论》中,把分别说部归入上座部,在其中别成一系,其下出化地、饮光、法藏、(赤)铜鍱(传于锡兰者)等四部。

[1] 作者为中国佛教文化研究所所长、教授研究员。

[2] 阿育王时须那与郁多罗往金地传教。此外,据出土古物、遗址,可知今日下缅甸之卑谬或泰国中部之佛统,在公元二三世纪时与南印度案达罗地之佛教关系密切。古代东南亚,大小乘兴废交替不定。7世纪末,下缅甸、泰国中部犹有信仰上座部者;占婆(今越南中部)则奉婆罗门教为主,兼有正量部、有部;柬埔寨曾流行印度教与佛教;爪哇、苏门答腊则受印度教或佛教密教支配。12世纪,斯里兰卡大寺系佛教传向东南亚。古代东南亚的佛教大乘影响颇大,着名的真谛三藏来自扶南,“晋惠之末至于洛阳”的天竺僧耆域;僧伽婆罗(扶南国人)“天竺沙门求那跋陀之弟子也。复从跋陀研精方等。”“梁初又有扶南沙门曼陀罗者。梁言弘弱。大赍梵本,远来贡献,勅与婆罗共译宝云、法界体性、文殊般若经三部合一十一卷。虽事传译,未善梁言,故所出经文多隐质。”(《续高僧·译经篇》卷一)

[3] 以下一段主要参考:吕澄《印度佛学源流略讲》(第2章第2节)。

[4] 据义净记载,说一切有部分出之后,上座还分三部,但未举名。吕先生说,可能指斯里兰卡的三座寺庙学统——无畏山住、只多林住、大寺住。窃以为应该指华地、法藏及根本上座三者。

[5] 汉文材料中言及斯里兰卡上座部特点的有《唐高僧传》《大唐西域记》等,前者卷第四中《玄奘传》“殑伽南岸有波咤厘城……垣北门外大菩提寺。六院三层。墙高四丈皆砖为之。师子国王。买取此处兴造斯寺。僧徒仅千。大乘上座部所住持也。”后者的卷第十《羯陵迦国》说“羯陵伽国,周五千余里。国大都城周二十余里……气序暑热,风俗躁暴,性多狷犷,志存信义,言语轻捷,音调质正……辞旨风则颇与中印度异焉,少信正法,多遵外道,伽蓝十余所,僧徒五百余人,习学大乘上座部法。天祠百余所,异道甚众,多是尼干之徒也。”

[6] 上座部三藏,汉译中保存的,经有安世高所译《增一阿含》片断,被称为《杂经四十四篇》,附在《七处三观经》之后。它与巴利文《增一阿含》,完全可以对照。律就是《四分律》和《五分律》以及《毗尼母经》(此经一向被认为是法藏部的律,经日本学者研究认定是雪山部律)。论则有《舍利弗毗昙》。以上为北传佛教资料。南方巴利文资料,上座部三藏都完整。中国译本中藏文有些南方经的零本,是从斯里兰卡传来的。若汉文《善见律毗婆沙》。

[7] 讲“法处”都是就“所知”上说的,如色是所见的,声是所闻的等等。所以尽管有“法处”,但决非独立存在,而是必须与心相连,以心为前提存在的。另外,他们讲“诸行无常”,把无常讲到刹那灭的程度算是够透彻的了,所以后人称化地部为“刹那论”者。问题是,他们讲刹那灭不是以时间为标准,也是联系心来讲的,因为心是刹那灭,被心所知的对象(外境)外界便是刹那灭的。上座系根据这一观点推论现象中只有现在这一刹那是实在的,过去、未来,都不实在。

[8]  这八十九种心又可以依据另外的标准,归纳为一般表现的心理作用为十二心,再概括十二心为九类,是为九心:一、在平静的状态时,称为有分心。二、动念时生起警觉,好像从睡眠醒来一般,名转向心。三、由此随着五根有五类感觉作用,称为见心。四、有了见便对境界感受苦乐,名受持心。五、由此分别善恶,名分别心。六、又安立了境界的相状,叫令起心。七、这样决定发起作用,名速行心。八、假使境界强盛,便继续引起反省或熏习的作用,名果报心。九、从这里仍旧恢复到平静状态,复名有分心。这种循环往复,有若轮转,唐人着作,如《唯识枢要》,称“九心轮”。九心轮共有十二种作用,它可以体现在一件事情上,也可体现在人一生的过程上,人从有生命一开始,谓之“结生心”,以后按照九心轮发展下去,直到寿命完结,谓之“死心”。由“结生心”至“死心”之间,中间不知经过多少次的“有分心──有分心”轮转,所以人的一生,九心循环往复,直到“死心”这一有分心时,才告结束。

[9] 梁译《摄大乘论释》卷二(亦即陈真谛所译《论释》)、《成唯识论》卷三、《成唯识论述记》卷四本。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相关文章:宋立道教授)(五明学佛网相关文章:宋立道教授)  

 宋立道教授:西方生态伦理观与佛教生态伦理(宋立道) 

 宋立道教授:当代印度的新佛教运动 

 宋立道教授:宗炳的《明佛论》——公元五世纪初的中国佛教观 

 宋立道教授:从《颂古百则》到《碧岩录》 

 宋立道教授:本于印度,融摄中华——惠能禅法的认识论特点 

 宋立道教授:关于佛教僧伽教育 

 宋立道教授:现代佛教:太虚大师的思想背景 

 宋立道教授:南传佛教研究 

 宋立道教授:《弘明集》所反映的佛教观念 

 宋立道教授:发扬佛教的慈悲观构建当代和谐和平的世界 

 宋立道教授:努力促进社会和谐是宗教媒体的责任 

 宋立道教授:法显西行求法及其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