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淫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法师开示

 其它法师:佛教的道德观


   日期:2021/8/31 13:18: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佛教的道德观
成敬
闽南佛学

  从虚大师整个佛学思想系统中,可以看出他是十分重视人的道德修养,如他的《真现实颂》说:“仰止唯佛陀,完成在人格,人成即佛成,是名真现实。”是说人们有了高尚的道德修养,才能达到理想的境界,即佛的境界。大师一生关于道德修养的论著很丰富,现在笔者经过学习大师有关这方面的著作,从以下四个方面加以概括地阐述,一、佛教道德的理论基础,二、佛教道德的基本原则,三、佛教道德的具体内容,四、佛教道德的救世精神。 

  一、佛教道德的理论基础

  虚大师主要从两个方面来阐述佛教道德的理论基础,一、缘起,二、因果。

  一、缘起: 大师认为宇宙万有一切事物无一不是由条件和合而成的产物,故此大师以“缘成史观”来论证这个问题。他说;“宇宙万有,非由其外或其内,一种单独原因所造成,每事每物,皆由许多关系条件,在佛典上谓之缘,充足完满而后发生,故宇宙非神造,非唯心,乃众因缘展转变化而成立。宇宙如此,人生亦然。大之说到国家,说到社会,小之说到个人,无不待种种关系条件而存在。由此原理,推察人类历史,可谓之曰‘缘成史观’。”(见《全集》四十四册229页)此即说明了我们每个人都是相互依赖敬的关系,而我们所做的一切即是为了他人,他人所做的一切即是为了个人,可以说人与人的关系,即是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关系,因此古人说:“一言兴邦,一言丧邦”,也就因为每一种行动都是交互错综的,都是互相影响的。再如世界的成功,是由於人类的业力,这确是真理,并非玄想。譬如一个地方,都是有道德的,自然可以造成一个好地方,否则只能造成一个坏地方。由此可见人是社会性的,宇宙性的,大圣大贤,把全社会的力量发挥出来,普遍於全人类全世界,能够由人为转移一切,所以人对社会的一切行动,不可不审慎,因为人的行为业力,不但影响於人类,而且还影响於全世界(世界也是业力为缘所成)。依此道理原则做事,自然会有公平合理、大公无私的社会,同时,此世界也即成人间净土。

  二、因果:大师说:因果是佛教教理与道德的基础。因、即种种条件,果、即由种种条件和合的结果。如谷种入地为因,还需水,日光、人工等条件,才能收到果实。佛学的因果,是说明万法从因至果、皆有一定的秩序,其间善因招感善果,恶因招感恶果,或过去的因招现在的果,都是善恶分明,毫厘不爽的。宇宙间的自然界和社会,稍一观察,莫不含有因果关系。即以日常经验所得到的心理现象来讲,如现在现起一种好的或坏的心理现象的作用,都由过去经验所给与,同时,又可影响於将来。不但个人这样,就社会群众的心理,也是如此。社会的风尚好坏,一方面由过去的风尚好坏所给与,同时又影响到未来,这种前因后果关系非常明显。倘能了解因果相缘的道理,就能明白未来好的结果,是由现在好的行为所产生,反之,现在错误或犯罪行为,将来必自食其恶果。由此可知佛教因果律是通观三世的。个人如此,整个社会也是如此。所以改恶从善是个人道德的基础,有好因必获好果。这也是宇宙因果的定律,这是从心理及社会现象来分析因果关系,扩而言之,宇宙及大干世界也莫不如此。

  虚大师以缘起、因果的理论,来说明道德的内涵,为佛教道德奠定了理论基础。

  二、佛教道德的基本原则

  大师认为佛教道德的基本原则是“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这一原则即是止恶行善。止恶即止一切恶,行善即行一切善。大师说:“恶止善行,诚言简而义周矣。然恶之谓何?善之谓何?若无准确之义界,;则仍莫得运思措行之轨辙。故恶之与善,尤应解之通正,而后践之得当也。害他为恶、利他为善。恶与善分界之本概在乎是,而交互转变之式则非一,害他亦实害自,固为愚且恶;害他不害自,及害他为利自,似智且巧,而不见终必不利自且害自,亦不免愚而恶。故害他必断然是恶,作恶断然是愚痴,明智者必不致害他作恶。;利他亦利自,固为智而善。利他不利自及利他致害自,似愚且抽,而若知终必利自而不害自,则皆为智而善。於利他必断然是善,行善必断然是明智,愚痴者亦不於利他行善。”故得结论曰:“害他终害自,而致自他俱害,故为恶。利他终利自,而成自他俱利,故为善。”(见《全集》四十二册718一?19页)

  在这里虚大师论述了善恶的标准。从自己的内心说:心净是善的,心如不净是恶的。我们的内心不起杂染的烦恼,而生起清净的因素,就是善。这如与贪、瞠,痴,相反的无贪、无瞠、无痴,崇尚贤善而轻善拒恶的惭、愧,使心地安定清净。实现止恶行善的境界,这些都是净的、善的,反之,如贪、瞠、痴、无惭、无愧、不信、放逸等,就是不净的不善了。从见於行事的对他影响来说,那末如有利於他的,是善,如有损於他的,是不善。前是说明白利,后是说明利他。在社会里,人与人(众生)之间的关系,应该是互助共济的合作,遵行自他共处的和乐原则。如所作为是有害於他,那即使有利於已,也是不善而不可为的。如有利於他,即使有损於已,也是善的而应该做的。  由此得出,损已利他,是善的,损他利已,是不善的。如此我们应以止恶行善利他为准则,做到尽善尽美,使人类社会大同化。

  三、佛教道德的具体内容

  大师认为佛教道德的具体内容,即严持五戒、十善以净化自己的身心,广行四摄、六度以利益人群。 

  五戒是做人的根本准则,故大师教导人们应积极地去执持。五戒;即不杀、不杀害一切有情;不盗、不偷盗他人的东西;不邪淫、不做男女不道德的事;不妄语、不说谎话、不欺骗他人;不饮酒、不喝任何酒类,因吃酒会使人神经错乱。因此五种禁戒都有损害他人的利益,故做人应持五戒。

  十善:l、不杀生:以充养恻隐人物不忍残害之仁慈,2、不偷窃:以充养人物生活,咸遂情性之义利;  3、不淫乱:以充养人物细温调畅生化之礼乐;4、不妄语:  5、不两舌:  6、不恶口:7、不绮语:以充养心言一致彼此通诚之信赖;8、不悭贪: 9、不瞠嫉:10、不痴:以充养了达事实符顺真相之智慧。此十善法,是人生之真道,亦大乘之始基,故曰:“端心虚,趣菩提者, 唯人道为能!而今世之所急需者,亦唯在此。”(见《全集》46册152页)

  既知此十善法是人生之真道,大乘之始基,那么我们怎样信业果报修十善法呢?业:即善不善所遗留在赖耶中之习气种子,而能为后时生起快乐或痛苦的总报、别报之差别功能。由善的业可招致快乐的果报,由不善的业可招致痛苦的果报,即是信业果报。於是孜孜不倦地治伏不善的身心动作,而调和善的身心动作,名修十善法。所以说持五戒行十善,是人人份内之事,并非要他人强迫所做,我们应该无条件的去做。然就佛教业报轮回来讲,吾人只有持五戒行十善,才可来生得人身或生天的。

  但如要进一步得到极善之果,即菩提果,必行菩萨四摄、六度才能得之。这也即是要求我们的道德修养,应进一步地建立在菩萨之大悲心上。

  四摄法:1、布施摄:有财施、  法施、无畏施。即在经济上、学识上、精神上帮助他人,叫做布施。你要摄化他人,必须将你的财力、学力、体力帮助他人。对方受了你的恩惠,对你自然发生好感,相信你所说的话,听从你的指挥。就是不大符合情理的话,他都会迁就,何况你说的是符合情理的正法?人是感情的动物,幇助他人是最能联络感情的,有了感情,做事就顺利。举办义务教育,以及福利社会的慈善事业,都是属于布施摄的菩萨{亍为。

  2、爱语摄:就是用极和蔼的话与人谈论,使之听之入神,引之入胜。和蔼的话包括三种:①慰喻语,要是有人生病或受到灾难,受到恐怖,不该幸灾乐祸,须要用慈蔼和悦的面容和话语等劝勉他,使他得到精神上的慰藉。虽然没有多大的力量帮助他,但这温柔的言语, 同情的态度,也可以使他感激你,对你发生好的感情。②庆悦语:每个人都有他的长处,坏人也有好的地方。凡有好的地方,我们都应该赞叹他,鼓励他,激发他, 使之欢喜,即是助成他向好的方向发展。就是坏的人,也会因此走上好的途径。  ③胜益语:是使人听了你的话可以辗转增胜增益,由此体现出菩萨慈悲精神。

  3、利行摄:自己所做的事情,能使他人得到好处,便是有利于行。像老师教导学生,处处为学生的利益着想,也必能得到学生的尊敬,又像做官的能顾全部下的利益,自然会得到部下的拥戴;菩萨能随顺众生,为众生的利益做诸善事,就会得到众生的尊敬,而来服从他的化导。

  4、同事摄:即和社会各阶层的人去共同做事,共同担任工作,共同生活,共同甘苦。譬如说;你没有经历过商人生活,你说的话商人未必都懂,都接受;你没有过农民生活,你说的话,农民也未必都懂,都信受。所以菩萨为了方便度人,要与各阶层的人物共同生活,共同任享,潜移默化,得到成功。观音大:七三十二应身,地藏人士和弥勒大士的化身千百亿,都是菩萨示现和众生同事的榜样。

  此四种方法,实是摄受人、化导人的最好方法。就是世间人,也不能违反这四种原则,我们能以此来宏扬佛法,摄化众生,一定很容易见效。自己虽然修行佛法,或教化人,而说的话不能感动别人,不能使更多的人信受,原因何在呢?一定是自己没有学到这四种方法,或虽学而没有做得好,也即是道德修养还不够好。

  六度:第一、布施:如金钱,生命全部可供献国家、人类乃至宇宙一切众生。人生的意义,在於奉献,而不是索取。

  第二、持戒:就是应守的律仪,这不但恶的消极不做,而尤在善的方面积极去做,故有集聚一切善法戒,不应做的事不去做,应做的事要多做。这是圣贤行为,与普通豪杰行为不同,因为豪杰所作的事业,未必尽是善的,而圣贤所做的无往而不是利他之善事,所谓叫亍一不义,杀一无辜,虽得天下不可为也。”

  第三、忍辱;这并不是含冤受辱,而是一种宽容大度,从大觉大悟的胸怀中,见到普通人很多易犯幼稚病。譬如我们为大众谋利益,或有人不了解时,应以精诚感服,而自己仍孜孜不息的行善,丝毫不改初衷,由此而使其心悦诚服。

  第四、精进;精是精纯无杂,进是进行不息。认定真理即孜孜不倦,为正义和大众利益去不疲倦地奋斗,无论遇到怎样大的困难,都能克服而不为所阻。古来禹王治水,三过其门而不入;又如墨子为普利天下,摩顶放踵,这就是菩萨的精进{亍。

  第五、禅定:大学中所谓:“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能得。”我人常由物欲的引诱,精神不能集中。颜回三月不违仁,这都是定的修养。有这样的定力方可担当大事,作济世利人的津梁。

  第六、智慧:对事理要有头绪,并有丰富的经验,然后才能少犯错误。有此大智大慧,就成为人哲,像孔子,孟子,都是有超人的智慧,方能作出不朽的事业。

  以上阐述了吾人利他所应具备的条件,表明了吾人只有以身作则,加上聪明才智,才能化导众生,利益有情。所以佛教平常所说的学菩萨行,与其他的宗教不同,因为其他的宗教,只信仰万能的神,而学佛是以佛的觉悟与高尚道德为标准,由人或众生依菩萨行去渐渐达到佛的最高觉悟。因此菩萨四摄、六度行也即是吾人最高的道德要求。有了崇高的道德,就能发出无量大悲的救世精神。

  四、佛教道德的救世精神

  大师就佛教道德的救世精神,主要谈了菩萨之大悲心,即菩萨行,但要从持五戒,行十善法的基础作起,要求我们人人都要发菩提心,即大悲心。然大悲心从行为上表现出来,即是高尚的道德,其主要体现在利他救世方面。此种精神唯有从菩萨上求下化,利济有情,才能表现出大悲心的意义。如修四无量心,菩萨报四恩即可总括此义。   

  四无量心:即慈、悲、喜、舍。

  一、慈无量心:慈即是给予他人的快乐。世间人多只知自己求快乐,忘掉别人的痛苦。但修习慈无量心的人就不同,他不但祈求自己的亲人得到快乐,乃至十方世界一切众生,都要得到快乐,还要脚踏实地,去帮助他们得到快乐。即是无量的‘慈’,能给无量的众生得乐之菩萨精神。

  二、悲无量心:悲是一种悲怜他人受苦的同情心。平常人只知自求解除痛苦,不顾别人的痛苦,但这悲无量心则相反,只知救拔别人的痛苦,却忘记自己的痛苦,所谓“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这即是悲心似海的宏愿,为的是拔人之苦,即是无量的‘悲’,能拔无量众生苦的菩萨精神。

  三、喜无量心:喜是欢喜,眼看别人能够离苦得乐,而生起一种无限喜悦的心情。世人只为自己得到快乐的事情,或其亲人得到升官发财,而生欢喜心,很少见别人乐事而生起欢喜心的。而有一部份人,还存着幸灾乐祸的心理,见人快乐,心里则闷闷不乐,见人受难,心里则暗暗欢喜。这与喜无量心显然不同。不但见人得乐而生欢喜,就是冤家敌人,能有善的事,也同样无量欢喜。

  四、舍无量心:舍是舍掉一种分别执著的观念。对恶的行为,故应舍弃,又无论做任何善事,也要把为善的怡然自得的心理舍掉。则心量广阔,慈悲济度无量众生,心不执著,正似秋水如镜,  月穿无痕,故称舍无量心之菩萨精神。

  四无量心是菩萨最初发菩提心所应具备救世之悲心;同时也具备了报四恩的行为。

  四恩:一、报父母恩,二、报国土恩,三、报众生恩,四、报三宝恩。大师认为四种恩中,最重要的是报众生恩和报三宝恩,以能够报众生恩,即包括报父母恩。因为四生六道一切众生,通通都是我们过去的父母,人未有见父母受苦而不救者。从此发大悲心,是发最深切的悲愍心,视一切众生都是我们的父母,所以能够度众生就能报父母的恩了。如《地藏本愿功德经》说地藏菩萨所发的大愿,在往昔劫中行孝本事,发愿“众生度尽,方证菩提,地狱未空,誓不成佛”,此以大悲心救度众生,就是报父母恩一例。又如目莲尊者,以天眼观生身慈母在生前作诸恶业,死后堕地狱受苦,乃求释尊开示救母的法要,发起盂兰盆胜会,以众人的方量,生母得救升天,并度一切众生碍苦,这是以报父母恩而报众生恩一例。即一切众生都是我们过去的父母,现今都落在六道轮回中,於是发心救度一切众生,众生不尽,誓不成佛。那末,报众生恩就是报父母恩。依此大悲心去学习,去修行,就;是学菩萨道,修菩萨行。菩萨见一切众生都是过去生身的父母,故发起无缘大慈,同体大悲,行菩萨道,利益众生。若不如此发心,所修学的也不能直达无上菩提。《楞严经》说:  “因地不真,  果招迂曲。”

  既发此大悲心,还要有救度的方法,否则入井救人,自陷其身。度生的方法,须向三宝中去求,惟三宝中有这种方法,可以救度一切。从佛法僧来讲,佛是大觉能仁,早巳发明了救脱生死苦恼的办法,证到了无上正等正觉的果,位,又能愍一切沉论受苦的众生,教一切众生依此方法而达到与已同样的无上菩提。佛所觉悟的一切法,就是众生本来具足的,但众生被三惑烦恼所迷昧,故自己不知,佛不过开示指导,使众生本来具足的一切功德,照佛法去行,得完全开显而已。从凡夫的地位发心乃至达到部分心觉悟一切,就能真实承佛家业,而能代佛宣化,故既发大悲心救一切众生,而报世世父母之恩。其救度的方法,除三宝外是得不到究竟办法,纵有别种相似的方法,也不能真正离苦得乐,结果仍在轮回而已,故惟三宝能救一切(世间)众生出轮回而达到究竟离苦得乐的地位。这种办法,凡是要救度众生报父母恩的大心众生,都要修学。报三宝的恩,就是报国土的恩,因为国家政治,亦以佛法中的人乘正法,以五戒十善等来化导人民,使国家繁荣昌盛,人民安居乐业,将来亦可获得人天殊圣的果报。而十善法亦就是佛教信徒修学无上菩提的基础,是世出世间之善法(即基本道德修持法)。若修此善法,三宝恩固可以报,国土的思就包括在三宝恩之中。故四恩只要能报众生恩和三宝恩,则父母国土思无不报答。求学佛法,所有的正闻熏习,都是直接间接为菩提心的增上缘,故发报三宝恩的心,也可说明发菩提心,若能由发大悲心自度度他,而归敬三宝修学佛法,即能应病施药,就是发菩提心。修菩萨行。虚大师即依此菩萨救世精神,而发救国救世之大悲心,宣说佛陀救世之精神,救国救世之道,而广度一切有情,使佛法如明月照世间,普化世间一切有情。

  前面总述了大师的佛教道德观,他把佛教道德与社会实践相结合,阐明了唯有佛法才是救人救世的根本,而吾人只有持五戒、行十善法,发大心、修菩萨四摄,六度等,才能修养成最完美最高尚的道德,亲证佛的果位。所以只有佛法的原理,才能净化人类思想,阐明一切事物,皆赖众多交互的因缘,共同成立、共同维持。若损害其他赖以互相资助而成立的条件,以求发展自己孤零的个体以单独生存,那一定是缘木求鱼,煮沙成饭。故我们生存在一个社会中,应谋社会以至整个国家民族利益以利他,处处以社会及国家民族为前提。因此,人的存在,是须众缘的结合,人与人、国与国之间的和睦相处,需要人人有慈悲心,有好的道德修养,我们这个世界,才能趋入理想的社会,  即大同世界。这是大师的心愿,也是我们大家共同的愿望。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相关文章:其它法师)(五明学佛网相关文章:其它法师)  

 其它法师:破迷开悟,离苦得乐(德行法师) 

 其它法师:破迷开悟,离苦得乐(德行法师) 

 其它法师:一声“南无佛” 皆共成佛道 

 其它法师:九华山晓悟老法师开示录 

 其它法师:去除心中的那根刺(通德法师) 

 其它法师:断除妄念亦能健康长寿 

 其它法师:绍云法师开示录 

 其它法师:禅七讲话(惟因老和尚) 

 其它法师:善导大师的念佛思想(心行法师) 

 其它法师:以传统「智慧道德修养」化解地球危机(从慈法师) 

 其它法师:和谐社会谈觉之教育(释隆迅) 

 其它法师:念佛与修行漫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