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淫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居士文章

 洪修平教授:什么是中道?


   日期:2021/9/14 17:40: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什么是中道?

中道,梵文madhyama—pratipad,即离开二边之极端、邪执,不偏于任何一方的中正之道。中道是大小乘佛教共同主张的一种思维方法。中道之义称中道义,中道的真理称中道理,观中道之理称中道观。因中道表现了宇宙万有的真实相,故就中道即实相的意义而言,又称为中道实相。中道观念在佛教中也是不断发展与深化的。早期佛教的中道观因其侧重点的不同主要有苦乐中道、无记中道、有无中道、断常中道等。

苦乐中道是佛教中道观念的最早形态。这一主张的提出与当时印度一些思想派别对待人世生活的两种极端态度有关,一种偏于享乐,以顺世论为代表;一种偏于苦行,以耆那教为代表。释迦牟尼本人从青年时期王室的奢华生活,到出家修行后的艰难苦行,对苦、乐两种感受的极端体验,使他认识到这两种生活方式都不是通向觉悟与涅槃的正道。因此,证悟后他教导弟子:“舍此二边,有取中道,成明成智,成就于定,而得自在,趣智趣觉,趣于涅槃。”(《中阿含经》)

早期佛教的中道观念还表现在“无记”上。“无记”指释迦牟尼对当时的思想派别所热衷于讨论的种种形而上的问题均采取“不为记说”的态度,即不给予明确的答复,因为这些问题对解脱人生的烦恼来说并非当务之急。例如,“十无记”说提到的十个问题:世间常住、世间无常、世间有限、世间无限、我身是一、我身是异、如来死后有、如来死后无、如来死后亦有亦无、如来死后非有非无。对志在修行解脱的人来说,纠缠于这些问题就如同一个中了毒箭的人不立即进行治疗,而去追究弓箭的构成等问题。在“十无记”或“十四无记”中已经表露出佛教“有无中道”的观念。

有无中道涉及的主要是有关世界有没有一个主宰体(根本因或造物主)的问题。佛教将诸“外道”提出的“有”与“无”均看成极端,主张“离有无二边”,离“无”,但又主“无我”;离“有”,又认为有涅槃境界。中道就体现在对“有”与“无”的双离之中。

断常中道从时间的角度延续了对世界有没有一个恒常不变的主体这一问题的讨论。《别译杂阿含经》中说:“若说有我,即坠常见,若说无我,即坠断见。如来说法,舍离二边,会于中道。”早期佛教讲“无我”,却反对顺世论关于“无我”的“断见”,并不否认有轮回与解脱。虽与婆罗门教同样讲轮回与解脱,却又不承认有恒常不变的“阿特曼”(我)的存在,离开外道所执的“常见”、“断见”,在佛教看来就达到了“中道”。

中道观念在大乘佛教时期发展得更为全面彻底,到中观学派出现时,就真正成了佛教理论的核心。大乘佛教中较早明确强调中道的是小本《宝积经》。在部派佛教时期,佛教分成许多派别,各部派都程度不同地存在偏执的问题,如方广部的偏空与说一切有部的著有。小本《宝积经》列举出有我与无我、有真实心与无真实心、不善法与善法、世间法与出世间法、有诤法与无诤法、有为法与无为法等一系列概念,认为它们分属“二边”,并倡导“中道真实观法”,以去除对二边的分别,这是对当时部派佛教执空执有的一种纠正。后来在中国产生较大影响的《维摩诘经》,以“不二法门”体现了对中道的强调。“不二法门”直接讲“无分别”,也是一种对中道精神深入贯彻所达到的境界。此外,早期大乘经中的《法华经》和《华严经》也不同程度地讲到了中道对于佛法的重要性。

中观学派在吸收和借鉴从前学说的基础上,将中道观在印度佛教的发展推向了一个高峰。中观派的“中道”观念集中体现在“八不中道”的理论中。龙树在《中论》中提出:“不生亦不灭,不常亦不断,不一亦不异,不来亦不出。能说是因缘,善灭诸戏论。我稽首礼佛,诸说中第一”,用“八不”来说明万法性空的道理,以显不偏不倚之中道。中观学派认为,生灭、常断、一异、来去这四对范畴是概括一切存在的基本范畴,也是我们认识之所以成立的根据。在这些范畴前冠以“不”字加以否定,那就能“总破一切法”,即否定我们主观上的一切认识和客观上的一切存在,从而显示万法无自性、一切皆空的真理。青目在解释“八不”时曾有这样一段问答:“问日:诸法无量,何故但以此八事破?答日:法虽无量,略说八事,则为总破一切法。”在他们看来,真正的缘起说应该是对生灭、常断、一异、来去等八个方面都无所执著。万法由因缘聚散而有生灭,实则无生无灭,不能误解为有实在的生灭,只有通过否定生灭才能显示出缘起说的真正本意。由否定生灭,进而否定常断、一异和来去,即克服八种偏见,离开八个极端,就是八不中道,亦称八不缘起。中观派对中道观念的发展超越了般若类经典主要在“方便”层面上谈中道,将其真正上升为普遍的思想原则并贯穿理论体系的始终。中国佛教三论宗的吉藏继承并发展了中观派的中道理论,他一方面抬高“八不”,认为“八不”是“众经大意”,“为众教之宗归,群圣之原本”,另一方面把“八不”与“中道佛性”联系在一起,认为“八不即是中道佛性”。

中道观念在大乘佛教的另一主要派别瑜伽行派中亦有表现。此派从唯识的根本立场出发,在某些方面对中道思想做了发挥。《成唯识论》云:“是故一切皆唯有识,虚妄分别有极成故。唯既不遮不离识法,故真空等亦是有性,由斯远离增减二边,唯识义成,契会中道。”在瑜伽行派看来,“真空”指“我”与“法”非实有,“有性”则指“真空”与“识”非无,这就是“唯识中道”之理的体现。唯识学的三性三无性也从另一个角度论证了非空非不空的中道实相说。遍计执性,指对事物的虚妄分别,认为“我”、“法”实有,而实际上“我”、“法”均是不实的,这表明了“空”;依他起性,指一切现象依因缘而起,缘起的现象是无自性的,但不是绝对的虚无,这表明了事物有“不空”的一面;圆成实性,指的是把握事物的实相,达到一种如实圆满的认识,这种认识是般若正知,远离空有二边,即为中道。三无性与三性是对应一致的。相无性,指世间的遍计执非有;生无性,指事物的依他起非空;胜义无性,指远离一切虚妄分别,证人圆成实性的真如境界。法我非有,识心非空,非有非空并举,体现出独特的“唯识中道”精神。

随着佛教传入中国后,中道观念在中国诸多佛教宗派理论中都有重要体现,特别是三论宗、天台宗使其有进一步的发展。

(摘自《佛学问答》洪修平、许颖 著)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相关文章:洪修平教授)(五明学佛网相关文章:洪修平教授)  

 洪修平教授:印顺法师与禅宗史研究 

 洪修平教授:关于《坛经》的若干问题研究 

 洪修平教授:佛教的人心关怀及其现代意义 

 洪修平教授:如来禅与中国佛教文化 

 洪修平教授:小乘禅数之学略述 

 洪修平教授:隋唐儒佛道三教关系及其学术影响 

 洪修平教授:文化互动之果:中国佛教 

 洪修平教授:佛教与现代社会人生 

 洪修平教授:略论南岳怀让——马祖禅法的主要特色 

 洪修平教授:关于念佛与禅以及念佛禅 

 洪修平教授:论汉地佛教的方术灵神化、儒学化与老庄玄学化─ 

 洪修平教授:石头希迁与曹洞宗的禅法思想特点略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