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淫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居士文章

 其它:“印顺思想”——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佛学思想(郭朋)


   日期:2021/11/3 20:58: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印顺思想”——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佛学思想

郭朋

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研究员

提要

本文,从治学方法和对大乘佛教、菩萨、文殊与普贤、人间佛教等五个方面的论述,展示印公在佛学研究领域里的卓越成就和印公佛学思想所具有的划时代意义。

明年四月(清明节前一天),是众所景仰的印顺法师的九五诞辰。以现代佛教学会为代表的台湾佛教界,发起撰写祝寿论文,并将编辑、出版《印顺思想》一书,以表达对印公高寿的庆祝与崇敬。蓝吉富先生和萧丽华先生与台湾友人,也向我发来了约稿函件。[1]我在欢欣之余,高兴地接受了蓝、萧先生的盛情稿约,不揣愚陋,欣然命笔。

佛教,这个历史悠久、而传播区域又极为广阔的世界性宗教,不仅“佛说”的各种经典浩如烟海,而且,天竺论师、华夏宗主们的各种着述,同样也是繁若群星。不过,不管是论师们的论着,还是宗主们的疏释,归根结柢,却都是依佛论佛,在教言教,很少有(几乎是没有)能够揭示佛教在其长期发展中的内在规律和演变进程。诸如,印度佛教的由小乘而大乘,在大乘佛教中,又由龙树、提婆之“空”,到无着、世亲之“有”(以至最后蜕变为与传统佛教完全相反的密教??密宗);中国佛教的由南北朝时期的学派繁兴,到隋唐时期的宗派竞起,其间的发展规律,演变过程,都是很少有(几乎是没有)人触及的。其原因,就是这些论师、宗主们,都是在脱离历史、脱离时空的情况下,演绎佛教的(虽然这些论师、宗主们的着述,实际上也都是特定的历史、时代的产物);佛教仿佛都是“天启”、“神授”而不受任何时代、历史的影响似的。所以,千百年来,尽管佛教的传播者们,或者是“皓首穷经”、或者是“着述等身”,而对于佛教何以会有如此的发展、演变,终究还是犹如盲人摸象,只知一点而不知其余。或者以偏概全(就如天台之以《法华》、贤首之以《华严》概括全部佛教教义),或者只讲现象,不寻根源(这种情况,在佛教发展史上,可以说是数不胜数的)。这在佛教的研究史上,可以说是早已形成为一种传统了!而这,却又是关系到对于佛教的研究方法上的一个极关重要的问题(在哲学史上,“方法论”便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面对这种传统情况印公提出了与众不同的(也是超乎前人的)治学方法。印公极为明确地提出︰“从现实世间的一定时空中,去理解佛法的本源与流变,渐成为我探求佛法的方针。”??“从现实世间的一定时空中”,去“探求”佛教的“本源与流变”,也就是从一定的历史条件和时代背景下,去探求佛教在它的长期发展中的“本源与流变”(既探“本源”,又寻“流变”)。这,乃是一种十分科学的治学方法。因为,佛教,既然产生在人间,又长期地在人世间传播,那末,要对佛教进行严肃而认真的研究,那就绝对地不能脱离开具体的历史条件和时代背景去研究,只有这样,才能洞察佛教全貌,把握佛教本质;否则,必然是下笔千言,离题万里!尽管看(听)起来是神乎其说,无奈其脱离实际何!空话连篇何!

单就中国佛教而言,何以学派佛教会出现在南北朝而宗派佛教却出现在隋唐?而在隋唐佛教的各个宗派中,何以三论、唯识两宗都是短命的,而禅宗的寿命却又相当的长?东晋远公,何以敢于傲视王侯,公开提倡“沙门不敬王者”?而北魏和尚法果,却又带头给皇帝磕头!(还恬不知耻地说︰“我非拜天子,乃是礼佛耳”!)隋唐佛教的鼎盛,而宋以后的佛教却日趋衰落,所有这些出现在中国佛教发展史上的各种现象,如果脱离开历史条件、时代背景,你能说得清楚吗?在就某些佛教教义来说,例如︰“贪、嗔、痴”(亦称“淫、恚、痴”,“淫、怒、痴”)三者,在传统佛教里,被称为“三毒”,因为它们能够“毒”害人的“法身”、“慧命”,而后来,竟然演变成了︰“淫欲即是道,恚、痴亦复然,如是三法中,具一切佛法!”由“三毒”一变而成了“三法”,这又是一种多么大的变化啊!诸如此类,如果离开时代背景去说教,那也只不过是一种“在教言教”罢了!

所以,在治学方法上,印公的“从现实世间的一定时空中,去理解佛法的本源与流变”,乃是一种最能把握佛教发展的特点与本质的科学方法。正因为如此,所以印公才能在佛学研究领域里取得了远超前人的、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卓越成就!

在中国的汉传佛教(此外,还有藏传佛教和云南傣族地区的南传佛教)中,两晋以后,大乘佛教,逐渐居于“独尊”的地位。除了在大藏经里还保留有属于小乘的“三藏”之外,无论是“义学”沙门,还是一般僧人(以及一些“居士”们),言必称“大乘”,行必以“大乘”自翊。就连杨广这个昏荒残暴的封建皇帝,居然也“耻崎岖于小径,希优游于大乘!”(因而被智顗恭维为“总持菩萨”!)于此可见,“大乘”佛教,在信奉“大乘”佛教的僧俗信徒们的心目中,其地位是何等的崇高与神圣!其所以如此,就是因为,它能把“三毒”变成“三法”(以及把“烦恼”变成为“菩提”等等),为一些言高行卑之徒作辩护,为这些卑污之徒,提供一种自欺欺人的“护身佛”!

印公在对待“大乘”佛教的问题上,却也有一些与众不同的看法。

印公有一部皇皇巨着《初期大乘佛教之起源与开展》,在这部巨着(在印公的所有着作里,这部书是篇幅最多的)里,印公系统地论述了他对“大乘佛教”的看法与评价。

在印度佛教的发展史上,“大乘”佛教,究竟是怎样出现的,印公对此,作出了精辟的阐述。印公说:

初期大乘的出现人间,是一向没有听说过的,这些初期大乘经,到底是从那里得来的?怎样传出的?(《初期大乘佛教之起源与开展》1312页--以下引文,只注明页数)

对此,印公提出了与众不同的五种说法:

一、诸天所传授的:如《大宝积经》卷七八〈富楼那会〉说:‘弥楼犍驮佛所说经,名八百千门,释提桓因诵持是经。释提桓因知陀摩尸利比丘深心爱法,从忉利天上下来,至其所,为说八百千门经。……’佛说法时,传说诸天也有来听法的。诸天的寿命长,所以在佛涅槃后,或末法中,如菩萨恳切的求法而不可得,诸天就会下来,将所听闻的佛法,说给菩萨听,经典就这样的流传在人间了。……依一般看法,这不过是神话、假托,但在宗教徒的心中,可能有这种意义的。(1312-1313页)

“释提桓因”(就是“帝释”天王,近乎中国民间传说中的“上帝”、“老天爷”)和其他“诸天”,把他们曾经从佛那里听来的经法,传到人世间来,于是,佛教的某些大乘“经典就这样的流传在人间了”!在一般人看来,“这不过是神话、假托”,但在佛教徒们虔敬的“心境中”,却可能是“有这种意义”的--似乎应该说是“可能有这种事情”的。

二、从梦中得来的:……由天仙圣贤力所引起的梦,就有相当事实,这是佛教界所公认的,所以梦中所见的,就有佛说的可能。……(1313页)

梦中“闻法”,醒来之后,又把这种“梦话”传了出来,这也就成了某些大乘佛教流传于世的来源之一。

三、从他方佛闻:……十方佛现在,如菩萨专心求法,是会感得他方佛来说法的。这对于印度当时,因释尊涅槃而无所秉承,是一项有力的信仰。……(1313-1314页)

释迦入灭,弟子们失去依怙,“无所秉承”,而以“专心求法”的至诚,便能“感得他方佛”来为他们“说法”的。

四、从三昧中见佛闻法:……在定中见佛,与佛问答,……这就是从三昧得经而传述出来。……(1314页)

“三昧”,意为“正定”、“正受”等等,也就是通常所说的“禅定”。从“禅定”中,“见闻佛法”,这是大乘佛经出现于世的又一来源。而“三昧”的数量,更是多的不可胜数;从而,从各种“三昧”中“得来”的“佛经”,自然也就不在少数了(在初期大乘中,单以“三昧”名经的,就约有二十多种(1216-1218页))。

五、自然呈现在心中:……成就念力的,到了下一生,有从来不忘的,有以因缘引发、得宿命智的,恢复了过去所知道的,这就是自然的呈现在心(中)了。……(1315页)

所谓“自然呈现”,就是说,他在“前生”之中所“修学”的经法,到了这一生,仍都还能记忆不忘,仍能“自然呈现”于脑海之中而宣说出来。

印公对于上述的五种说法,做出了如下的概括:

在以上五类中,梦中得来的,是梦境;……诸天所传说的,……是幻境;从他方佛闻,从三昧中得来(其实是唯心所现),及因念力……而自然现前,都是定(境及定慧相应)境。“先所未闻经”的传出,主要是最后一类。在非宗教者看来,这简直是幻觉,然在宗教领域中,是有相当内容的,与伪造不同。……(1316页)

印公从而得出如下结论:

初期大乘经,事实上是没有“集出”的。集--结集的原语,是合诵、等诵的意思。对于流传的佛法,经过大众的共同审定,公认为是佛法,称为结集。从初期大乘经所见到的,只是传出而没有集出;在流传中,受到信受者的尊重而保存下来的。可以这样说,初期大乘经,没有同时多数人的共同审定,却经过了先后无数人的探究与发展。(1301页)

这里,印公提到了印度佛教史上佛经形成过程中的一个极为重要的情况,这就是:按照印度佛教史上的传统说法,释迦涅槃后,弟子们为了把佛在世时传布下来的全部佛法,汇总起来,不致散失,先后举行了三次“结集”。这里所谓的“结集”,其实就是“会诵”(印公称之为“合诵”、“等诵”)。当时,佛的教法,并无文字记录,众弟子们(据说约有五百到七百人)集合在一起,全凭个人的记忆,你背一段,他背一段,经过大家的“共同审定”,以为确实是这样的,就定了下来,成为某某“佛经”。所以,在各种“佛经”里,一开头都有这样的话:“如是我闻”(我是这样听说的)。而“初期大乘经”,却都没有经过这样的“结集”过程,而都只是辗转“传出”来的(但在现存的各种大乘佛经的开头,也都冠以“如是我闻”等等的字样,仿佛这些为数众多的大乘佛经,也都是经过“结集”似的)。这里,印公在论述初期大乘佛经的由来这一问题上,再次展示出了他那种可贵的历史发展的观点。

从以上印公对于“初期大乘”的论述中,可以清楚地看到:大乘佛教之出现在印度佛教的发展史上,原来也是一种特定的历史现象,时代产物!

与大乘佛教密切相关的,还有“菩萨”的问题。

大家知道,代表“小乘”佛教的,是“声闻”(“罗汉”);而代表“大乘”佛教的,则是“菩萨”;而“菩萨”一词的出现,却是很晚的︰

西元前后,“发菩萨心,修菩萨行,求成无上菩提”的菩萨行者,在印度佛教界出现……(第1页)

这也就是说,在释迦入灭五、六百年(或三、四百年)之后,在印度的佛教界,方才出现了“菩萨”这个名词。所以,“菩萨”一词,是相当晚出的。这里,印公还更为具体地指出︰

依论典所见,菩萨名称的成立,不可能迟(早?)于西元前二世纪的(128页) 。

“菩萨”

这一名称,约成立于西元前200年前后,……(129 — 130页)

那末,什么叫做“菩萨”呢?

菩萨,是菩提萨埵的简称,菩提与萨埵的缀合语。……菩提,译义为 “觉”,但这里应该是“无上菩提”,……是佛菩提、无上菩提的简称。……萨埵,是佛教的熟悉用语,译义为“有情”?—有情识或有情爱的生命。(130页)

这就是说,所谓“菩萨”,就是决心追求“无上菩提”?—佛的果位的“大心”有情,他们的志趣,是“上求佛道”,“下化众生”。不过,既称“有情”,自然也就不限于人类。因为,

修菩萨道的,可以是人,可以是鬼神,也可以是禽兽!(146页)

“修菩萨道的”??菩萨,“可以是人,可以是鬼神”,这似乎还不难理解,而“也可以是禽兽”,这听起来可就未免有点令人感到惊异了!怎么,难道连“禽兽”也可以成为“菩萨”吗?当然是可以的。在佛的许多“本生”故事里,就有诸如“狮王”、“象王”、“鹿王”、“马王”甚至“豺”、“犬”等等的兽类;“鹅王”、“雁王”、“孔雀”、“金翅鸟”等等的禽类。在所谓“天龙八部”里,也有“龙”、“大莽神”(摩亩罗迦)、“金翅鸟”(迦楼罗)等等。所以,“菩萨”,实在并不只限于人类(以及“鬼神”的)。当然,成佛则是要具有“丈夫相”的,那就非人类不可了。不过,根据各种大乘经典里对于“菩萨”形象的描绘,很少是平民百姓的,大都是国王、大臣、豪富之类的高阶层人物。这,也从一个方面反映出了大乘佛教的特点和本质。在“菩萨”群像中,很少有一般僧像的,他们的穿着打扮,大多都是非常豪华的。《维摩经》中的主人公“维摩居士”、《胜鬘经》中的女主人公“胜鬘夫人”等等豪富、权贵,固不用说,就连汉地佛教盛传的所谓“四大菩萨”,除“地藏菩萨”头戴“五佛冠”、身披袈裟之外,其余文殊、普贤和观音这三位“大菩萨”,都是满身的珠光宝气,阔绰得很!豪华得很!(当然,这里所说的,都是从现有的各种造像中看到的,至于“活”的“菩萨”们究竟是怎样的穿着打扮,谁也没有见过。)这就清楚地表明了,这些“法力无边”、“神通广大”的“菩萨”们,并非出家僧人,而是极为特殊的一群;而大乘佛教,正是以他们为代表的,所以,大乘,又通称之为“菩萨乘”(小乘,则被称为“声闻乘”)。

在上述印公对于大乘和菩萨的论断中,许多都是言前人所未言,发前人所未发,卓越创见,令人仰佩!

在为数众多的诸“菩萨”中,印公还特别对文殊、普贤这两位“大菩萨”,进行了论述。

关于文殊,印公指出︰

文殊师利,唐译曼殊室利,意译为溥首、濡首、软首、妙德、妙吉祥。在初期大乘佛教中,文殊师利是有最崇高威望的大菩萨。(837页)

初期大乘时代,文殊师利是一位最负盛名的大菩萨。(909页)

可见,这位非常了不起的“大菩萨”文殊,也是随着「初期大乘”佛教的出现而出现于印度佛教舞台的。文殊,不仅“智慧第一”,而且“神通广大”。据说,文殊还是释迦的“恩师”︰

……佛说起前生因文殊的教导而最初发心,所以,文殊是释迦的恩师。(876页)

往昔为佛师,今为佛弟子,揆其原因,乃是为了“助佛扬化”??赞助释迦,宏护圣教。据说,在初期大乘圣典中,有关文殊的经典,就有三、四十部之多。

(详见918—919页)

这位地位非凡的文殊,起初还曾示现过出家僧像:

……《文殊师利般涅槃经》说:文殊‘于我(佛)所出家学道,……作比丘像’。从初期大乘经看来,……文殊师利,确定是出家比丘。(930页)

可是,身为“出家比丘”的文殊,在行履上却是很不检点的:

《文殊师利现宝藏经》(卷下)说到︰在夏安居[2]的三个月中,文殊没有来见佛;没有住在僧团中,……也没有参加说戒。直到三月终了,文殊才出现在……众会中。据文殊自己说︰‘吾在此舍卫城,于和悦波斯匿王宫采女中,及诸淫女、小儿之中三月’……大迦叶知道了,要把文殊摈出去!……(933页)

身为出家比丘,“安居”期间,别人都在寺内虔诚净修,均不外出,而他文殊,却居然去和宫女、淫女(也就是妓女)等辈们一起厮混了三个月,这简直是太不成体统了!所以,恪守戒规的苦行僧大迦叶知道了这种情况之后,非常地生气,主张把文殊驱逐出僧团,开除他的僧籍!因为经中只说是迦叶“要”把文殊“摈出去”,但究竟是否真的开除了文殊的僧籍,却不得而知。不过,在现有文殊的各种造像中,确实没有一种是“比丘”像的,因此,可以推想,此后的文殊,似乎确已不再是僧人了!就是这位与众不同的文殊,他的思想理论,在初期大乘佛教中却形成了影响甚大的所谓“文殊法门”:

“文殊法门”︰依般若的平等空义,而有了独到的发展。在家的,神秘的,欲乐的,佛梵同化的后期佛教,“文殊法门”给以最有力的启发!(19页)

出现于初期大乘佛教中的文殊及其“法门”,却又给予了“神秘的”、“欲乐的”、甚至是“佛梵同化的”“后期佛教”“以最有力的启发”!于此可见,文殊及其“法门”,在印度佛教的发展、演变史上,具有着多么大的影响,具有着多么重要的地位!那末,这位“大智”文殊,究竟是一种什么样的身分呢?

文殊师利的出现,是世尊的胁侍—?天上弟子大梵天、人间弟子舍利弗,合化而出现大智慧者的新貌!(937页)

这就是说,文殊,这位非常了不起的“大菩萨”,原来乃是天上的大梵天与人间的舍利弗(他在“声闻”弟子中也被称为“智慧第一”)这两位佛的“胁侍”(站立于佛之两侧的侍者、侍从;他们当中,有天有人,有菩萨,有声闻)的合成体!

首先,让我们来看一看文殊是怎样同大梵天王“结合”在一起的︰

‘……时梵天王化为童子,五角髻。’……这使我们想到,文殊是被称为童子的。在文殊像中,虽有一髻的,没有髻的,但五髻是最一般的。五髻文殊相,岂非就是梵王示现的色相?……(469页)

就这样,梵王“童子”,就化为文殊“童子”;“五髻梵王”,就化为“五髻文殊”,于是,就构成了文殊的“半身像”!

其次,让我们再来看一看文殊又是怎样同舍利弗“结合”在一起的。

佛教传说,文殊乘坐青色狮子(现在汉地佛寺中的文殊像,都是坐的狮子),而舍利弗却也同狮子颇有关系。据有关佛经记载,舍利弗不仅经常于大众中作“狮子吼”,而且还常在佛的面前作“狮子吼”;直到临死,还是在“入狮子奋迅”定中而般涅槃的。

舍利弗……依止这狮子奋迅而入涅槃,文殊……也就坐着狮(子)而出现人间了!(467页)

这样,“狮子”也就成了把文殊和舍利弗“结合”在一起的中介了!

同时,在大乘佛教中,文殊被称为“法王子”,而在小乘佛教中,舍利弗也同样被称为“法王子”!据有关佛经记载,文殊之于诸佛,犹如“父母”,而舍利弗之于诸比丘,也“犹如生母”!两者之间,又颇为相似!于是乎,就又构成了文殊的另一“半身像”!

就这样,天上的大梵王,加上人间的舍利弗,便极其巧妙地“合成”了“文殊”这位大菩萨的“全身像”!如此“合成体”身份的文殊,却成了大乘佛教中地位极其显赫的“大菩萨”!

关于普贤,三曼陀跋陀罗,或译为普贤、遍吉。(465页)

不过,这位以“大行”着称的普贤菩萨,

在初期大乘经中,是佛教界所不大熟悉的。极少数几部经,有普贤菩萨在场,没有说法,也没有参与问答。以普贤菩萨为主的经典,是《三曼陀跋陀罗菩萨经》,及《妙法莲华经》的《普贤菩萨劝发品》。依《法华经》而说的《观普贤菩萨行法经》。……(1144—1145页)

在“初期大乘经”中,普贤的地位,还不如文殊那样显赫;有关的经典,也远不如文殊的那样多。印公指出:

普贤与“忏悔法门”,关系是非常密切的。普贤与忏悔、降服鬼神有关,而出现于“华严法门”的,却是邻近佛地的大菩萨。(1145页)

这表明,到了“华严法门”,普贤的地位才有了很大的提高??由原来“佛教界所不大熟悉的”(也可以说是默默无闻的),一跃而上升到了“邻近佛地的大菩萨”的地位。那末,这位普贤菩萨的身分,究竟又是怎样的呢?

首先,与释迦的人间弟子目呦连(在声闻弟子中,他被称为“神通第一”)有关。

佛教传说,普贤是乘坐白象的(现在汉地佛寺里的普贤像,都是坐的白象)。而

目呦连也是化一只六牙白象,坐着从空中飞去。(《增一阿含经》卷二二)还有《阿毗达磨大毗婆沙论》卷一六二所说︰‘大目呦连般涅槃时,入香象颦呻等至。’……大目呦连依止香象颦呻定而入涅槃,普贤……也就坐着(白)象而出现人间了。”(467页)

这里,“白象”就又成了普贤与大目呦连相“结合”的中介了!

其次,与释迦的天上弟子帝释天有关︰

关于普贤与帝释,首先注意到的,是普贤坐的六牙白象,与帝释坐的六牙白象,恰好一致。普贤坐的六牙白象,如《法华经》的〈普贤菩萨劝发品〉,及《观普贤菩萨经》,有详备的叙述。……(469页)

而帝释坐的六牙白象,在《长阿含经》卷二○〈世纪经〉中,也有相当具体的介绍(避繁,经文从略)。帝释与普贤,坐的都是“六牙白象”,这又“是怎样的和合”!(470页)此外,

帝释,……手执金刚杵,而被称为金刚手。……普贤菩萨,在密典中,就是金刚手、执金刚与金刚萨埵。……普贤菩萨的特性,是深受帝释影响的!(470—471页)

就这样,人间的目呦连与天上的帝释天这两位佛的“胁侍”,这两个“半身像”,就又非常巧妙地构成了“普贤”这位大菩萨的合成体,“全身像”!

这样,文殊、普贤这两位“大菩萨”,却原来乃分别是由释迦的天上、人间的两位(合之则为四位)“胁侍”所“合成”的!

从以上的论述中,可以清楚地看到印公在对于文殊、普贤这两位菩萨的论述上,再次显示出了他那特有的、非同一般的卓越见解!

为了让佛教能够更加贴近现实社会,能够表现出佛教也是以人为本位的,是“淑世善民”的,近现代以来,佛教界的某些有识之士,极力倡导佛教的“入世”性,要使佛教尽量地也能够为现实人生服务。印公对此,也是极力倡导的,印公的一部专着《佛在人间》(收入《妙云集》下编之一),便是专门阐述“人间佛教”的要义的。

印公认为︰传统的中国佛教,一向讲究“了脱生死”。由于重视于死,也就重视于鬼。中国的民俗,以为人死了就变成了鬼——“人死为鬼”,这似乎已经成了某些人们的一种“共识”。长时期地传播于中国社会的中国佛教,也不可避免地深受这种情况的严重影响!所以,不少的佛教僧俗信徒们,往往都自觉不自觉地准备在死了之后也去做鬼类。因此,在他们死了之后,人们也要用各种食品来祭奠他们(按照佛经的说法,只有“饿鬼”,才需要这种食物祭品),烧冥衣给他们穿,化锡箔、冥洋给他们用,甚至还要扎纸楼房给他们居住。某些佛教学者,甚至主张,要想信佛教,就要先“信鬼”,简直是把佛教蜕变成了“鬼教”!致使在许多佛教信徒的心目中,似乎死鬼比活人还更为重要!正是这种不管活人、只顾死鬼的严重情况,才导致了佛教脱离社会,脱离人生,从而便日趋没落,走上末路。针对这种情况,印公语重心长地说︰

佛教是宗教,……如不能重视人间,会变成着重于鬼与死亡的,近于鬼教!……真正的佛教,是人间的,惟有人间的佛教,才能表现出佛教的真义。所以,我们应……来发扬人间的佛教。(《佛在人间》——《妙云集》下编之一,21—22页。下引该书,只注页数)

本来,释迦是人(佛,也不过是人中的觉悟者——“佛陀”,就是“觉者”的意思),他也是在人间创建佛教的。从降生到入灭,八十年中,他始终生活在人间(当然有时也到“天上”去说法),衣服、饮食、卧具、医药,这“四事”供养,一件也离不开人间。这也就是说,佛教,本来就应该是“人间”的。只是在以后的发展、演变中,才逐渐地蜕变成了脱离现实、脱离人生的鬼神之教。这也可以说是佛教的一种历史悲剧吧!所以,印公指出︰

我们首先应该记着!在无边佛法中,人间佛教是根本而最精要的,究竟彻底而又最适应现代机宜的。……(22页)

印公还特别强调︰

所以,我们必须立定“佛在人间”的本教,才不会变质而成为重死亡的鬼教,或重长生的神教。认定了佛在人间,……佛法即是佛在人间的教化。(27页)

只有重建“人间佛教”,才能使佛教重获生机,恢复活力。最后,印公大声疾呼︰

我们是人,需要的是人的佛教!(28页)

但愿当今的佛教界,能够在这个问题上,极其认真地想一想!

× × ×

以上这些极其片段的论述,在印公博大精深的佛学思想体系中,只能算是一些小小点滴,远不足以窥见印公佛学思想体系的全貌,不过,举一反三,因小见大,睹一斑而可窥全豹,观一树而可洞森林,所以,从以上这些简短论述中,似乎还是可以或多或少地领略到印公佛学思想体系所具有的那种极其卓越的划时代意义!

印公一生,行履上卓立不群,思想上独树一帜。末世而能有印公这样卓越的佛学大师,不仅是中国佛界的骄傲,而且是中国佛界之大幸!这里,我默默祝祷︰愿“人间佛教”导师,久住世间弘化!则师门幸甚!佛界幸甚!

--------------------------------------------------------------------------------

[1] 我在1999年3月4日(印公九四诞辰的前一个月)写给印公预祝寿诞的信中,顺便提到这件约稿的事,对此,印公回信说︰“蓝吉富居士发起出版《印顺思想》论文集以祝贺我九五之年,竟远向学友约稿,学友接受稿约,虽说是好事,但不免要增加学友的烦累,实在抱歉!”捧读印公来信,使我感愧良深!

[2] 佛制︰在从(且按我国农历计算)四月十五日至七月十五日三个月的“雨季”里,僧人们均不外出,安居净修,谓之“安居”,或称“结夏”。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相关文章:其它)(五明学佛网相关文章:其它)  

 赖永海教授:佛教与小说及其它文学艺术形式 

 其它:莲池大师思想研究(刘红梅) 

 其它:涅槃思想研究 第四章 涅盘思想的完成—大般涅盘经的 

 其它:涅槃思想研究 第三章 大乘经典的涅盘思想 

 其它:涅槃思想研究 第二章 涅盘思想的展开 

 其它:涅槃思想研究 第一章 涅盘思想的起源 

 其它:论圆瑛法师的佛教对联(刘福铸) 

 其它:关于《金刚经》中的“冥世偈”(顾伟康) 

 其它:煮云法师的佛教经验与佛教事业─1949年大陆来台青 

 其它法师:破迷开悟,离苦得乐(德行法师) 

 其它法师:破迷开悟,离苦得乐(德行法师) 

 其它法师:一声“南无佛” 皆共成佛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