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法师开示

 亲佛法师:二课合解 第八讲


   日期:2021/12/10 8:14: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二课合解》第八讲

1月4日上午9:30,释亲佛法师在榕桦寺念佛堂向四方信众讲授《二课合解》。这堂课内容继续上堂课所讲的《佛说阿弥陀经》。现谨取主要内容如下:

经题如人脸目,美丑善恶皆可从脸目而观之。古德讲:“闻经题名获无量功德利益。”像《佛说阿弥陀经》、《金刚经》、《妙法莲华经》等,单听闻经题的功德就很大了。经题又分通题与别题。“经”这个字是通题,佛所说一切法都称之为经。所谓别题,就是别于其它的经题,“佛说阿弥陀”这五字只有本经可用,别经不用。现在分别解释本经别题这五个字。“佛”是娑婆世界教主本师释迦牟尼佛。“说”不单表示用嘴言说,而表示当释迦牟尼看到众生成佛的机缘成熟了,特别喜悦地向众生介绍西方极乐世界、介绍阿弥陀佛。“阿”代表无。“弥陀”表示量。“佛”表光、寿。那么,合起来本经题就表示,娑婆世界教主释迦牟尼佛说出西方极乐世界阿弥陀佛,这样的一部经。

初序又分为通序、别序。通序,通于诸经皆具故。别序,诸经不同,唯本经是本序,为本经发起因缘,文各发起序。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祗树给孤独园。

如是者,是一经之法体,信顺之允辞。如人说事,闻者若信,则言如是。不信,则言不如是。此是如来亲赞极乐依正微妙庄严,诚无虚语。且有六方诸佛共赞,众生若信如是经教,依教持名者,决定往生无疑也。又不异名如,无非曰是,言此经与十方三世诸佛所说,理无有异名如。阿难结集与佛说不差曰是。此下六种成就,俱可判于四教六即,恐烦不叙。我闻,是能闻之人,耳为六根之别,我心为五根之主,如外有声,心若不在,即同无闻,今则废别从总而言主,故曰我闻。凡佛有说,则阿难心耳明承,如瓶注瓶,滴滴不漏,佛灭度后,而阿难结集经藏,与金口无异,所谓佛法如大海流入阿难心是也。一时者,若众生有大小机感,佛即现胜劣二身,随机说教,名曰机教相扣之时,今为净土之机,赞扬净土之时也。在者住也,诸佛法身,无住无不住,法身本无形相,曰无住。心量周遍法界,曰无不住。报身待大机感发则住,如华严会中佛现光明遍满之身,而说圆顿之教是也。应身亦无,全赖众机感见,随类化身,应机说法则住,如释尊八十年住世,机尽则灭。说此经时,应身在给孤园,化一类净土之机,故曰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者,舍卫,此翻闻物,物产美闻诸国故。时为中印度之大国,是波斯匿王所王。其太子名祇陀,此翻战胜,有花园在南门外距五里,为太子玩赏之所。国有大臣名须达多,此翻给孤独,买园布金,建造精舍,请佛僧住,太子感其诚,施林花及馀未布少地,故并名祇树给孤独园。

与大比丘僧,千二百五十人俱,皆是大阿罗汉,众所知识。

此下至诸大弟子,是声闻众也。初句明类,千句标数,皆句标位,众句叹德。五事既成,必赖法众而成所利。盖以一佛出世,诸圣辅化,令六凡同归佛道也。比丘是因行,阿罗汉是果位,所言大者,具大多胜三义。以诸比丘,为天王大人所敬仰,故大。智慧明彻,通内外典,故多。超出魔外,位高且正,故胜。比丘具三义,一乞士。乞食资身,乞法长智慧故。二破恶,能破见思烦恼之恶故。三怖魔,禀戒归心,能惊魔宫故。僧者,梵语僧伽,此翻和合众,理和则同证无为解脱,事和有六,谓身和同住,口和无诤,意和同悦,见和同解,戒和同修,利和同均,是名僧行六和。千二百五十者,谓三迦叶波,兄弟三人,共一千弟子,本修外道,佛化成果。又舍利、目连共率弟子二百人,先亦外道,归佛证真。又耶舍子率弟子五十,先亦学外,佛化得道,故有此数。复有五比丘五人,最初受化,得成道果,此等皆感佛化度深恩,常随辅化故。阿罗汉具三义,一应供,因为乞士而舍贪,果受人天之供养。二杀贼,因若破见思之恶,果名杀烦恼之贼。三无生,因令魔怖,果号无生,以其此身殁后,更不受后身故。此以比丘三义为修因,罗汉三义为果证故。定性罗汉不名为大,慧性罗汉乃名为大,今皆内秘菩萨,外现声闻,辅佛大化,为众中上首,知机识时,故曰众所知识。

长老舍利弗、摩诃目犍连、摩诃迦叶、摩诃迦旃延、摩诃俱絺罗、离婆多、周利盘陀伽、难陀、阿难陀、罗睺罗、憍梵波提、宾头卢颇罗堕、迦留陀夷、摩诃劫宾那、薄拘罗、阿(耨)楼陀,如是等诸大弟子。

此标名也。年德俱尊,故曰长老,此十六位,各占一德以称第一,皆称长老。

身子。智慧,在胎即能益母胜辩,幼童时七日内遍达佛法,八岁登座,论议无双。

目连。神通。制伏毒龙,止车烧堂,止外道之移山,举释种于梵天,普化无尽。

饮光。行头陀行,年老不舍,传佛心印,为第一祖。

文饰。论议,文辞善巧,纵横玲珑,是南天竺婆罗门种。

大膝。善问答,外道时专读十八经,出家后得四辩才。

星宿。心无倒乱,深行正定故。

继道。善义持,因教半偈,数月不成诵,久而忽悟,神通辩才无尽。

善欢喜。仪容挺特,为佛亲弟。

庆喜。历劫多闻,佛之堂弟,后为侍者,如为入灭,结集经藏,传佛心印,为第二祖。

覆障。密行,唯佛能知,佛之太子,以昔塞鼠穴六日,今受胎报六年。

牛呞。常应天供,以昔轻一无齿老僧吃食如牛呞,自报五百生作牛,今得证果,尚有余报恒事虚哨,人见则谤,天知敬礼,故佛令常在天上应供,今之少年毋弄轻言,慎之思之。

不动。常受供养,广作福田,设斋诚敬,必来冥应。

黑光。身黑而光,为佛使者,教化最善。

房宿。善观星象,初来投佛,中路值雨,寄宿陶舍,佛化一僧亦来求宿,僧为说法,即证道果,僧复佛形故名。

善容。容貌整肃,又得五种不死,因昔曾施病僧一果,食之病愈,故得是验,又昔持不杀戒,今寿百六十。

无贫。昔以稷饭施辟支,九十一劫所求如意,今修三昧而得天眼明彻。

此十六位尊者,皆内秘菩萨,外现声闻,常随佛辅化故也。

并诸菩萨摩诃萨:文殊师利法王子、阿逸多菩萨、乾陀诃提菩萨、常精进菩萨,与如是等诸大菩萨。

此菩萨众也。初句举类,文殊下标名,末句总结无量菩萨也。菩萨,具云菩提萨埵,翻大道心成就众生,以能悲智双运,自他遍利故。佛称法王,菩萨能绍隆佛化,为佛上首,故名法王子。舍利弗,为声闻中权智第一。文殊,为菩萨中实智第一。无能胜,为当来补处之尊。不休息,旷劫修行而不为暂停。常精进,自利利他穷劫无倦。此等深位大士,尚愿亲近弥陀,望诸来者,不可以净土为藐视,致过非小。

及释提桓因等,无量诸天大众俱。

此天人众也。释提桓因,翻能作天主,三十三天以忉利天为主故。等者,该括十方三界诸天,故曰无量诸天。又该八部之众故,凡与净土有缘而预会者无不该之。声闻住空,常随于佛,故居前。天众住有,为外护,故列后。菩萨行于中道,绍隆佛化,如影随形,故介乎中。

通序竟。

六道-----

三善:天道、人道、阿修罗道。

三恶:畜生道、饿鬼道、地狱道。

八部------

天:天然妙乐,即三界诸天,有二十八重。

龙:守天宫殿,持地注雨等龙,其能隐现升降,皆自在故。

勇健:亦名暴恶,谓飞空陆行甚速,守天城池门阁等。

香阴:不啖酒肉,唯香资身,是天主缘幢倒掷乐神。

无端正:又云非天,有天福无天位,因中行施生嗔,感此报应。

金翅鸟:两翅相去三百三十六万里,项有如意珠,以龙为食。

疑人:什曰非人似人,而头有角,亦天之伎神也。

大腹行:肇曰,大蟒神,腹行者也。

尔时,佛告长老舍利弗:『从是西方,过十万亿佛土有世界名曰极乐,其土有佛,号阿弥陀,今现在说法。』

此总指依报教主之名也。盖诸部部待请方说,今经不然,良由极乐,为九界众生之真归。弥陀,乃了脱生死之方便,二乘罕知,六道无闻,赖释尊运无缘慈,作不请师,矢口直告舍利弗。广赞净土胜因,何啻当会沾益,尽未来际咸以此为极归也。夫净土专经三本,唯此小本最方便。四种念佛,独持名最捷径,七日之内有得一心不乱者,决定往生。所谓馀行法门,犹蚁子上于高山,念佛功勋,若风帆扬于顺水。又如虫在竹,直上则难,横蛀则易,念佛持名横超三界,如虫横出可以带业往生,横见四种净土,他之法门,安能如斯。

问:十万亿土每土宽几许。

答:大小不可限局,如娑婆以一三千大千世界为一土,他方或二三大千,或至千万大千为一土者,如法华经佛记富楼那未来成佛,以恒河沙等三千大千世界为一土,以此比之,则娑婆为小矣。若世界远近,有事有理,约事虽有十万亿土之遥,约理则不离咫尺。楞严云,空生大觉中,如海一沤发,有漏微尘国,皆依空所生,沤灭空本无,况复诸三有。是故十方若净若秽诸微尘国,皆依自心建立,而自心圆包太虚而非远,收在目前而非近,远近一如。若人念佛,念念与佛相应,则去佛不远,宝所非遥,此约理性净土虽近,而十万亿土事相历然。事相国界虽多,足之蹈之无非极乐。妙哉唯心,讵可得而思议也欤。有世界名极乐者,举依报也,十方佛刹皆具四土,各分净秽,唯极乐四土皆净,皆是弥陀愿行称性功德,及众生念佛三昧胜故所感也。有佛号阿弥陀者,序教主之名也,通论佛有三身,谓法身、报身、应身。又三身各有单複,并三身所住四土,见圖可知。今现在说法者,简过去已灭,未来未至,现在何独弥陀常说,而水鸟树林演畅音亦无间歇,众生若闻,顿开佛慧,速证无上佛道,乃至尽未来际法音不止。

三千大千世界-------

小千:为一二禅天所覆,覆得一千初禅,初禅以下。

中千:为一三禅天所覆,覆得一千二禅,二禅以下。

大千:为一四禅天所覆,覆得一千三禅,三禅以下。

(竖为三界,横为大千。总为一佛分千百亿身所化之境。而极乐在十万亿个大千世界之外。又举娑婆,极乐,十万亿土,亦总在二十重华藏世界之第十三重,而第十三重有十三佛刹微尘数大千围绕。)

极乐四土:凡圣同居土、方便有余土、实报庄严土、常寂光土。

讲授完正文之后,释亲佛法师又谆谆劝嘱道:

修学佛法,必须明理。明理修行,一日千里。糊涂修学,就会走弯路、错路。大家要多听经闻法,佛理明了了,利于修行。我在十一月十七弥陀圣诞,开示的题目是“唯有念佛法门乃是修行正路”。这句话是善导和尚所讲过的。善导和尚是阿弥陀佛再来,他老人家有两句重要法语:“西方乐,愿往生”、“释迦所以兴出世,唯说弥陀本愿海”。佛法八万四千法门,都是门径。佛教以佛为本体。念佛即进入佛本体,意味着已在门之内。所以大家要坚定道心,好好念佛。我希望大家都是极乐世界的莲友,不要在六道轮回。学佛的目的不是贪恋现世,这个世间是五浊恶世,无乐可言。而极乐世界众上善人俱会一处,是真乐。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