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淫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法师开示

 亲佛法师:二课合解 第六讲


   日期:2021/12/10 16:15: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二课合解》第六讲

12月21日上午9:30,释亲佛法师在榕桦寺念佛堂继续向四方信众讲授《二课合解》。这堂课继续上节课未讲完的《心经》。

亲佛法师讲到: 心经是佛教大乘教典中,一部文字最短少,诠理最深奥微妙的经典。仅以二百六十个字,浓缩了六百卷大般若经的要义;摄尽了释尊二十二年般若谈的精华。既阐明宇宙人生缘起性空的原理;同时显示般若真空妙理的体用与功能;实是般若的核心,佛法的心要。心经修持好了,成佛有余。

接着法师开始讲授《心经》正文,现谨取简文如下:

舍利子。是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

此明诸法空性绝对待也。诸法即五蕴、及下六入、十二处、十八界、十二因缘、四谛等法。蓋真空性中了无诸法可得、以迷故似有、故曰空相。(正如六祖大师偈云: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既无诸法、当體不生、生既不生、灭亦无灭、故曰不生不灭。九界众生常迷不觉、妄想为垢、其性丝毫不循虚妄、故曰不垢。佛界常觉不迷、证清净體、全具九界作用、故曰不净。(若心能转物即通如来;若特能转心即是凡夫)以其生佛同體、互具十界、无欠无馀、同一圆满、在凡不减、在圣不增故也。(喻凡夫是没有提炼的金矿石,而佛是提炼出的金矿石,纯金没有杂质。)此六不字、即显当人绝待心體。所以悟之、处处咸是、处处自在、所谓万里青天孤迥迥、一江明月普辉辉。

是故空中。无色无受想行识。

此结蕴空也。五蕴诸法、皆是因缘和合、虚妄有生、因缘别离虚妄名灭、既悟真性、则因缘自空。傅大士云、信得自心本来清净、具有般若真性、坚固常存、非幻非虚、不生不灭、谓之实相。

具十界依报正报唯有色心二字、则包括殆尽。诸佛悟之、则色心无碍、众生迷之、则色心有隔。迷心则愚心、迷色则著色、故佛特开四句、消彼群迷。一为迷心多、迷色少者、说五阴开心合色之法。二为迷色多、迷心少者、说十二入开色合心之法。三为俱迷者、说十八界色心俱开之法。四为俱不迷者、唯说色心、即得融通无碍矣。(我等凡夫身体皆由四大即地水火风组成,此是因缘和合。故此身非我,见性是我)

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

此明十二入(十二入即六根与六尘。六根为眼耳鼻舌身意,六尘为色声香味触法。)空也。上句六根空。下句六尘空。六根六尘、皆是真空性上所现之幻法、既悟幻法无性、当体即清净真性。

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

此明十八界空也。根尘无体、识性元空、即是妙性。

问、唯有真空、无蕴处界、安能起用。答、经云、若能转物即同如来、身心圆明、不动道场、於一毫端遍能含受十方国土。是以根根互遍、圆该法界、尘尘容纳、十方根尘、皆自性中普光明智、色心无碍、大用现前。只因众生执著、不得不破、所以万缘放下又放下、无放下处又放下、正似悬崖撤手、十方虚空、尽是妙用无碍、拈起一毫、无非妙性融通。

无无明。亦无无明尽。乃至无老死。亦无老死尽。

此明十二因缘空也。缘觉从此悟道故。感果名因、助因名缘。又因为能生之种、缘为所生之境。无明者、惑道也、由一念妄动、迷真空妙性、而无智慧之明、名为无明。行即过去所造善恶之业即业道也、由惑造业、故曰无明缘行。识者、了别随业所现之境、起倒觉而托胎、故曰行缘识。名色者、识既托胎、有命暖识三、识心为名、胚胎为色、故曰识缘名色。六入者、既有名色、六入具足、故曰名色缘六入。触者、出胎初孩、根但触尘未能分别、故曰六入缘触。受者、五六岁、至十二三、由触故、领纳前尘但作嬉戏、故曰触缘受。从识至受五支、是身苦果、即苦道也。爱者、十四五至十八九、由受故、即生爱染、故曰受缘爱。取者、二十岁已、由爱故、周遍追求、故曰爱缘取。此二支、属惑道也。有者、由取故、有三界因、故曰取缘有。此一支亦业道也。生者、有善恶因、感后世生、故曰有缘生。老死者、有生即有變坏、故曰生缘老死。此二支属苦道也。唯惑、业、苦、三道流转生死、为生灭门。若能逆观生死苦境、以有为因、有以取为因、取以爱为因、爱以受为因、受以触为因、触以六入为因、六入以名色为因、名色以识为因、识以行为因、行以无明为因、无明无体、以真空妙性为体、真性尚如虚空、则无明从何而起、既无所起、岂非当体即真空之妙性、此还灭门也。

无苦、集、灭、道。

此明四谛空也。声闻修此成罗汉果。苦、谓三苦、八苦、一百八苦、无量诸苦。集、谓三惑烦恼。集是世间因、苦是世间果。道、谓略则戒定慧、广则三十七道品。灭、谓灭生死之有、证涅槃之性。道是出世因、灭是出世果。若悟真空、则五蕴六入皆如、无苦可离。尘劳本清净、无集可断。边邪皆中正、无道可修。生死即涅槃、无灭可证。唯是妙明真性耳。

无智亦无得。

此明智得俱亡也。然智为破惑而用、兵为荡寇而设、妙性天然、实无迷悟、灵明本彻、智何所用、如天下既治、兵不复用、故曰无智。既是性源清净、不假修得、若有丝毫可得、即是虚妄、故曰无得。古云大彻悟时了无一法可得是也。明实相般若竟。

以无所得故。菩提萨埵。依般若波罗密多故。

此至三藐三菩提、明观照方便二般若义。此三句、别明观照般若。初句、承上起下。妙性清净、一尘无染、故无所得。以无所得故、便是菩提萨埵。依、即观照。以其能依般若智而照、即到菩提彼岸矣。菩提萨埵、翻大道心众生、即菩萨自利利他之称也。

心无挂碍。无挂碍故。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究竟涅槃。

此明方便般若得究竟也。上故字亦可起此心无挂碍句、谓能依般若起观照故、便得心无挂碍。以无挂碍故、便无恐怖颠倒梦想。岂非究竟涅槃耶。真空性中无业可缚、当体解脱、故无挂碍。真性无苦、是大安乐、当体法身、故无恐怖。真性无惑、远离八倒、当体般若、故无颠倒梦想。既无惑业苦三、当体究竟寂灭、即名三德(解脱德、法身德、般若德)涅槃。涅槃、翻寂灭。又翻灭度。又翻圆寂。皆言究竟法性不生不灭故。上二节明菩萨依此得究竟大涅槃竟。

三世诸佛。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此明诸佛依此成无上正觉也。三世者、过去、现在、未来、是约竖论。(三世佛有纵横之分。横三世佛指东方药师王佛,主管东方琉璃光世界,他有两位胁侍,日光普照菩萨和月光普照菩萨;中央现在佛,释迦牟尼,主管中央娑婆世界,他有两位胁侍,“大智”文殊菩萨和“大行”普贤菩萨;西方阿弥陀佛,主管西方极乐世界,他有两位胁侍,“大勇”大势至菩萨和“大悲”观世音菩萨。纵三世佛指过去佛燃灯古佛,现在佛释迦牟尼佛,未来佛弥勒佛。大多数寺院供奉横三世佛,而我们邯郸距武安约35公里的禅果寺供奉的是纵三世佛)诸佛者、统括十方三世诸佛、是约横论。非唯菩萨依此而证、然诸佛亦依此而成三藐三菩提。故大论云、诸佛所师所谓法也。依字是观照、得句是证佛果也。阿耨多罗、翻无上。三藐、翻正等。三菩提、翻正觉。高不可极、曰无上。不偏不邪、曰正。十界同体、曰等。异凡外之邪见、曰正觉。圆极佛果、自在菩提、故曰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故知般若波罗蜜多。是大神咒。是大明咒。是无上咒。是无等等咒。能除一切苦。真实不虚。

此以咒名结经也。咒名陀罗尼、此翻总持。今经又名咒者、以其总摄大藏显密诸教、罄无不尽故。充遍法界、曰大。灵验不测、曰神。诅恶成善、曰咒。诵此大神咒者、能破魔障故。智慧圆照、曰大明咒、能灭痴喑故。高无所上、曰无上咒、直显真如故。寂照双融、等无可等、曰无等等咒。又外道天仙亦有咒术、能知他心、或能飞变、或能住寿、今般若咒超彼无量无边、譬喻所不能及、故曰无等等。又什师译本中、无大神咒句。然四句若作一句理会、即与真空之性妙契矣。能除一切苦者、结叹般若功用广大、谓能除九界生死之苦故。真实不虚者、此经字字从真空妙心流出、则何虚之有。(念兹在兹,念佛就是佛,念贪就是饿鬼,念嗔就是地狱,念痴就是畜生)

故说般若波罗蜜多咒。即说咒曰。

揭谛揭谛。波罗揭谛。波罗僧揭谛。菩提萨婆诃。

(揭谛揭谛。波罗揭谛。波罗僧揭谛。菩提萨婆诃。此句表示人空、法空、空空。)

此正说般若咒、以明即显即密、功用难思也。当知此经、是六百卷大部般若之心。而如来一代时教无不以般若为心,众生若非般若之心、岂能入波罗蜜门哉、思之思之。

摩诃般若波罗蜜多。

此一切般若部之总题也。以功用难思、故结而诵之。如昔帝释被修罗战败、上告梵天王、王敕诵此句、释、诵之、刀兵自空而下骤如雨点、修罗肢节皆伤、逃潜无地。呜呼般若之功可不信欤。

上来现前清净众。讽诵楞严诸品秘密咒。

此半偈、结上起下也。精修梵行、曰清净。六和同聚、曰众。背文曰讽。以声接之曰诵。六和者、身和同住、口和无诤、意和同悦、见和同解、戒和同修、利和同均。具此六和即名为僧。

回向三宝众龙天。守护伽蓝诸圣众。

此下十句偈承上功德、回向十界也。回向二字直贯下十句偈、气不可断。今二句、回向三宝诸神。三宝、详忏悔文。龙天、总摄八部。伽蓝、详祝赞文。天龙伽蓝等神皆多菩萨权现、故称圣众。今回向三宝、愿求加被。回向诸神、祈其拥护三宝也。

三途八难俱离苦。四恩三有尽沾恩。国界安甯兵革销。风调雨顺民安乐。

此四句、回向法界有情幽显普益也。三途八难、详怡山文。四恩有三、一谓天地蓋载恩、日月照临恩、皇王水土恩、父母养育恩、此世间四恩也。次正法念经云、一父、二母、三如来大师、四说法师、此世间出世间四恩也。三心地品云、一父母、二众生、以互为父母及成我者、三国土、四三宝、此广该世出世间四恩也。其说虽多、必当尽心平等普报。三有即三界、有善恶因果、著相不忘、故曰有。沾、润也、受也。国界者、远约大千、沙界。近约五洲、九洲。兵、戎器也、昔蚩氏以金作五兵、一弓、二殳、三矛、四戎、五戟是也。革、甲也。又革车即兵车也。天下乱时兵革锋起、明君治世国界安宁、愿同尧舜之世、五日一风、十日一雨、兵革永销、庶民乐业。今以讽诵之功、回向法界群生、普沾无为之乐。

大众熏修希胜进。十地顿超无难事。

此二句偈、愿同修者俱得胜进也。熏修、熏炼修治也。希、求望也。胜进有二义、一按位次进、谓渐修入、依五十五位次第而进/是大乘钝根。二超次而进、即胜进也、谓顿修人、五十五位越次而进、是大乘利根。又从凡位、顿超初地、乃至十地。或从初地、顿超十地。如观音、闻千光王静住如来、说大悲咒、从初地顿超八地是也。又别教初地以前、皆属缘修、不名胜进、以缘历事境而修故。若登初地则属真修、乃名胜进、以真见法性、念念任运而进、不假作意故。圆教初住以前、皆属缘修。初住以去、则属真修、即名胜进。又别初地、圆初住以去、或超或次、皆名胜进。十地者、一欢喜地、二离垢地、三发光地、四焰慧地、五难胜地、六现前地、七远行地、八不动地、九善慧地、十法云地。不历僧祗获法身、故曰顿超。心言直故、中间永无诸委曲相、故曰无难事。

三门清净绝非虞。檀信皈依增福慧。

此祈合寺平安、檀那获益也。三门者、三解脱门也。一空门、观诸法无我我所。二无相门、无男女一异等相可得。三无愿门、观一切法、无相无所作、亦无所愿。非虞者、不测之祸也。檀、具云檀那、华言曰施、又云檀越者、华梵兼举也。若行布施能越贫穷故。凡护三宝者、及皈依受戒者、皆承回向之功、而增正福正慧也。

以上三偈、乃宋真歇清了禅师所作也。师、生蜀、绵州雍氏子、嗣丹霞淳禅师、后绍兴二十一年、诏住杭州皋亭山新寺。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