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法师开示

 体方法师:解脱之道讲记 b14 三法印 一 诸行无常


   日期:2021/12/27 19:21: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佛说真理的轨律,有三:一、〔诸行无常〕「行」是运行或存在。”

行,就是迁流变化或造作运行,万物存在的当下就在迁流变化中,所以都叫行。从大的格局来看,千古以来就是一个大的迁流运行的过程,所以叫行;我们身心的当下在剎那变化叫行;身心的造作产生的业力也叫行(业)。行的解释可以很深广,千古以来有宇宙的运行都叫行——大用流行。有时观察万法要从千古以来宇宙大用流行的角度来看——大期生灭;从生命一生过程的变化来看也是行——一期生灭;起心动念剎那间的起灭变化也是行——剎那生灭。行就是运行或存在,存在可以从远古来的运行变化直至当下的刹那生灭来看。

“从前后延续的时间上,说明宇宙人生的一切事物,时时刻刻都在不断的迁流变化。”

佛法的观察要从迁流变化的活动中来看,而不是静止的、解剖的横切面。

“在这千变万化、动转不停的现象,其中没有什么永恒不变的东西,没有任何固定不变的存在,就是「无常」。”

佛陀谈的无常,是观察存在的现象(包括身心),不离开迁流变化的万象来谈无常,一切事物都在不停地迁流转动变化。佛陀确实发现了无常的法则,万法就是剎那剎那变化而没有一刹那停止过。这就揭示了没有任何永恒不变的存在,从宇宙的运行直至小小念头的变化,都是无常不住的。故而无常性是根本的,也是必然的,这就是真理法则之一。否定永恒不变性和单一性,可以破除常见我见的实有感。

众生没有智能去深观,总是觉得一切的存在都是那样真实固定不变。即使宗教也知道,人与一切事物不可能永恒不变,但人们往往推想并希望事物的背后有一个不变的东西,否则不得安心。所以人人都在说:“我、我、我”,这个“我”,在印度佛教或宗教界所代表的就是永恒不变、独存、不生不灭(也叫自性)。佛陀观察一切事事物物都是剎那迁流变化不停,没有一剎那是停住的,没有永恒不变的东西。他原先苦行了六年,也修了甚深的禅定,仍然不能安心。因为当时他是根据印度所有宗教(包括婆罗门六师外道)有永恒不变的自性“我”的理论而修的。后来才发现所有众生妄执“我”而造成忧悲苦恼、造业生死轮回。佛陀在菩提树下觉悟到缘起法,彻底破除了所有宗教妄执的“我见”(自性见),而宣说无我!这就是佛法与一切世俗观念乃至宗教不同处,也就是佛法的特质——三法印。从无常的观察中知道无我。佛陀依据我们身心的体会,不是想象有一个神的存在,有一个外在的他力控制。佛法是建立在缘起的无常上来观察,才了解没有永恒不变性(常性不可得),没有单一性(我性不可得),都是因缘和合的聚散而已。聚——生,散——灭,中间没有一个永恒不变的我。但是在因缘条件聚散之间,众生产生了执着的业力。业力其实属于一种能量,这一种执取不断,在这一生结束时,条件还会相续,必然会执取未来的新生命。因此会产生所谓轮回不停的现象,但不是有一个不生不灭永恒的东西(我)在轮回。佛法虽然讲无常无我,没有永恒不变性,但不否认因缘聚合产生的迁流变化,产生千差万别的现象,而成立一切法,成立六道的生死相续因果不断。但是外道的观念却认为如果没有一个实在永恒不变的我,就不能成立轮回。其实在佛法中并不需要一个永恒不变的主体才能产生轮回的现象,因为缘起故。六道的产生只是因缘条件的组合,并不需要一个永恒不变的东西。反之,如果有一个永恒不变的自性,又如何产生六道的变化与生死轮回呢?恰恰是由于没有自性,才能产生变化的。这是非常重要的观点!

“虽然似乎世间有暂住或安定的状态,但从深智能去观察时,即使是一剎那,也还是在变异中。”
    从我们的认识观念来看这个世间,人大约存在百年左右,事事物物也有一期的安定性,有的树木还可以活千年,地球可以存在几十亿年。我们会觉得有暂时的安住或安定的状态。但是如果用深智能去观察,看起来静止不动常住的东西,其实内在还是剎那剎那地在变化着。现在的科学比较进步,过去研究物质到原子,现在已经微细到夸克了,不过又进一步深入知道夸克还是缘起的组合。科学发现一切都在剎那变化,只是能量的一种转换而已。现代科学的进步,也使我们能容易了解一切法确实是剎那生灭的,我们身体的细胞在一剎那(不到一秒钟)中有十万个细胞在新陈代谢,新陈代谢就是生灭。

“万象只是流动的过程而已,无始也无终。”

万法(包括身心)都是流动的过程而已,这句话很重要很重要!如果确实知道身心是迁流变化剎那不住的,还有谁能让“我”或“我的身体”安住不动、不老不死?色身的任何一处乃至心灵的感受观念等,哪里能永恒不变?无常是一个很简单的事实真理,但我们从来没有深思过,往往被忽视了,所以无法发觉生命的真相。我们的观念及造作都违背了这个真相,大家都在求永恒不变,求永远的拥有和主宰。事实的真理是不能改变的,痴迷的众生与真理相违背的结果,就是思想观念的颠倒及所带来的痛苦烦恼造业而生死不断!宇宙的无常真理是一个事实,我们不了解,内心时时希望一切美好的都永远不变,我能主宰控制,得而不失。其实越有这样的欲望就越痛苦烦恼,因为无常的真理法则是谁都无法改变的。只有顺着无常无我的真理法则,不强求不主宰,那就不会造作,爱取执着断了,执着的意识就不再起,也就不会起有取识了,才能解决生死问题。

“所以,「无常」是一个事实:个人的生老病死,社会国家的兴亡乃至日月星宿的成、住、坏、灭,都是无常。”

大至宇宙的山河大地,小至我们自己的身心都没有离开无常法则,一切就在迁流变化中。“行”就是变化迁流,万物都在变化中。

“〔无常的理由〕:本来,一切法都在变动,一般人多少也可以知道。但是,人们总不能彻底,总想要有个常性才好,或以为生灭无常现象的背后有个常住的实体,或以为某分是无常,某分是常(如唯心论者之心)。以佛法看,不管内心外物,一切都是无常的。”
   外道与众生都觉得无常不能满足“我”的存在,误会死了就是什么都没有了。心不愿承认无常,也不愿了解无常,总是希望我们能永存,这叫我执。希望永远生存的意欲就是我执我见的根本。观察宇宙山河大地到我们的身心,明明没有一点常住的地方,但我们偏偏不情愿,总是希望有一个常性才好:“如果一切都无常,不是太可惜了吗?”死了就没有了,感到一种断灭的感觉。所以希望在这无常生灭的背后有一个主宰的常,一切是由常来变成无常的。佛教的真常系理论就不承认一切是无常的,说一部分是常,一部分是无常的,无常的是现象物品,常的是心。而根本佛法说的却是五蕴身心都无常,而不是一分常,一分无常。

《杂阿含经》里,佛陀就说,众生最执着颠倒就在这里。如果认为山河大地存在的时间很长,比如一棵树有的活二三千年,你执着它常还有道理,因为没有出生,它就存在了,直至你临死前,它还存在,这样的执着常还情有可原。但是我们的心灵哪一剎那不像猿猴一样跳来跳去变化无常?哪一剎那的心灵是常住的?这是每一个人当下都可以体会到的。所以最颠倒的就是把外相当无常,把内心当常,这是佛陀亲口对弟子们开示的道理。然而后来的人还是认为身体是无常的,有一个灵魂本性或真心是常的,这都违背了法的根本。只要有一点点希望永恒存在的影子,那个“我”就有安立处,就会产生我执。佛法彻底破除常恒不变的实在性,绝对没有一点空间让你申辩,无常就是无常,无我就是无我,一点都不可含糊,这是佛法的根本,本来就是这样的,绝对不可讨价还价。不可因不甘心而来一半常,一半无常,真理法则绝对不是这样的!真理法则不是讲价的,也不是你自己去想象摹拟的。

有人和我说过他的一个朋友的经验,有一次车祸时发现自己死了,当时悬在空中看着自己的尸体就躺在那边。他就问我:那不是灵魂吗?我回复他:如果你的朋友真的死了,他过后不会和你讲这些话的。正因为没有死,才会和你说起当时的感觉。其实当时的感觉还是五蕴身心的作用,因为没有死,才会起作用,还是不离身心而有的现象。注意听!不是超越了身体,另外有一个什么存在。有些人说自己在医院停止了心跳呼吸,他觉得浮在空中看医生在急救。如果真的死了,这个作用也不会存在。你今天能把当时的情况说出来,表示当时根本没有死,意识还在作用中,怎么能讲这是不变的灵魂呢?只能讲心灵的作用。还有人说到神通,说打坐入定时,想到哪就到哪,想到美国就看见美国,想到自己的家就看到了,其实那时还是没有离开身心的作用。如果肉体坏了绝对不会有那个作用的,注意啊,那个还是五蕴的作用。所以不要以为有一分常,有一分无常,这个很重要!

“1、以时间显示无常:「杂含」说:「过去未来色无常,况现在色!」佛法上过、现、未之分别是:已生已灭的叫过去,未生未灭的叫未来;现在只是过去与未来的连接过程;离过、未,现在不能成立。”

什么叫过去?佛法的定义是已生又灭的;什么叫未来?未生未灭的;什么叫现在?过去与未来的连接,离却过去与未来,现在就不能成立了,说明没有一个单独的现在。要相依相缘才展现所谓三世——过去、现在、未来,这都只是从时间的迁流中产生的名词罢了。

“过去已灭,未来未生,现在息息流变,根本没有一个单独性的现在,表示常性的不可得。”
    从迁流变化的时间感觉里就可以知道,没有一个永恒不变的现在。一秒钟前剎那过去的就已经不存在了,当我们说“现在”时,现在又刹那过去了,所以没有一个永恒不变的现在,没有一个叫常的东西,常就是永恒不变的单一性。从时间的观念就知道——常不可得,无常的深义就是常不可得。

“2、以因缘显示无常:「杂含」说:「若因若缘生诸色者,彼亦无常;无常因无常缘所生诸色,云何有常!」诸行是依无常因生的,所以无常。”

比如身体是色、受、想、行、识五大条件的因缘和合而有,各个蕴是无常的,因无常,缘也无常,所组合成的五蕴身心也是无常的。这是从因缘和合来看没有常的东西,凡需因缘条件组合而成,必然是没有常性的。

“一般人虽谈因果,但总以为推之最后,应该成立一个常在的本因。”

一般人的观念推想总有一个创造无常的东西,背后总有一个实在的东西吧?这样推想的原因是不甘心无常。为何不甘心无常?因为我们有自性见,对身心以及外在的法都产生执着,希望是永恒的。讲到这里,还有一个更重要的,注意听!身体是无常因无常缘所生的色,所以本身就是无常的法,那么无常的身心产生的感觉与作用会是常的吗?禅定、神通、修行的境界是从哪里来的?还是从我们身心的造作而来的,身心既然无常,那些境界是实在的常的吗?注意听!很多人执着境界:我现在修观,定力慢慢有了,看到佛的眼睛与脚,看到佛国非常清净庄严。请问:无常因无常缘所产生的境界是常吗?注意听,这个一定要点,否则很多人被怪力乱神搞得晕头转向,迷信崇拜都来了。

佛法讲的境界只有一个是真的——涅槃。真的体会到身心的贪瞋痴烦恼内在的忧悲苦恼都止息,而不再颠倒执着时,就是体会佛法所说的解脱涅槃。佛陀哪里会讲什么神通变化?即使神通变化也不过是无常因无常缘所生的诸法而已,那是真实常住的吗?这个很重要!不然看到一个稍能禅定入定的就不得了啦,他再显示一些神通,讲一些你所谓的过去未来,那就更不得了啦!修四禅是可以产生一些身心的变化,但是身心的变化是常恒的吗?是存在一个灵魂(我)可以来来去去永恒存在吗?佛法都不承认这些的。所以只要建立起三法印正见,就不会迷失方向,不会怪力乱神搞崇拜。我们要探讨的是真理法则,主要是改善自己的身心错误,清净自己的人格,不再造业,不再与贪瞋痴烦恼相应。自己有受用时,知道解脱清净的快乐自在,没有生死的束缚。然后发悲心能利益更多的人,广大群众是那么苦,我们的心不忍,所以发出悲心利益更多的人,这是自然的反应。如果大家都能这样,就能净化人间,产生真正的极乐世界。如果不探讨这些,只是在神话里,在依赖他力救度里,怎样才能解脱?这个世界何时才能净化进取为极乐世界?这个很重要!以因缘显示无常比时间显示无常更能帮助我们不执着。

“佛则说:凡是因缘法,必定都是无常的。因果关系是不即而不离的,所以,因无常,果也必然无常。”

因果的关系就是不即不离的,因变成果时,果不是因,但不离因而有,所以不即也不离。不即就是不一,不离就是不异,因果关系一定要建立在不一不异、不即不离上。比如说,一棵豆的种子发芽时,豆就不见了,变成芽了。芽不是豆,但不离豆而有——不即不离。变成芽的时候,豆已经消失了,芽是因为豆而有的,所以是不离的;但芽已经是芽,不是原来的豆,所以是不即的。进一步,芽再长大变成树,树不是芽,也不是豆,但不离芽与豆而有。这个因果关系叫不即不离,一定要明白。

“一般人对于色法,还能知道它的变动不居,偏偏对于心法,反而不能了达其无常,这是为什么呢?佛法说:这是我见在作祟。”

由于对“我”的执着很深,所以不愿意承认。很多人说“由来好梦不易醒”,其实是不愿醒。怎么能承认无我?“死了不是什么都没有了吗?”会很害怕的。

“一切无常,连心也无常,岂不是没有我了吗?它怕断灭,满心不愿意。所以,在众生看来,法法可以无常,推到最后自己内在的这个心,不应再无常了,它是唯一常住的。循着这思想推演,终可与唯神论或唯我论、唯心论相合。佛法则认为,心与色同样的无常,故经说:「心意识日夜时刻须臾转变,异生异灭,犹如猕猴」。色法尚有暂时的安住,心法则犹如猕猴,是即生即灭的,连「住」相都没有,可说是最无常的了。”

《杂阿含经》也说,生命不外色心二法。我们会执着色的部分,是因为色暂且有一期的安定性,而心却像猕猴一样剎那不住。我们在体会无常时要体会“住相都没有”,这很重要。在观察的过程中,确实能觉察到住相不可得,因为它是剎那不住的。这句话能观照体会明白的人,当下就能破我执而解脱。

“对这色心同样无常的道理,假使不能圆满的理解接受,必然要走上非无常非无我的反佛教的立场。”

外道或一般的众生与佛法总会有不同的观念,这很正常。但身为佛弟子还不能正确理解佛法的内涵,最后和反佛教的外道观念一样,佛教的结局岂非很惨!所以大家要注意一点:导师很慈悲,为了健全佛教建立共识,使整个佛教界共同得到正见的认识,所以才很辛苦的厘清佛法的流变过程,让我们明白什么是佛法的正见。当大家都能回归到佛法的正见时,佛法就有救了。如果佛法在中国,正见慢慢不见了,与外道的思想又混在一起,就会发生印度佛教的危机:印度佛法到后面越来越圆融,结果流传一千六七百年的佛法由于圆融而灭了!印度是佛法产生的地方,兴盛了那么久,最后竟然灭了!这是一件非常严肃的问题!我们有否探讨佛教衰灭的真正原因?中国的佛教到清末民初也是危机四伏,佛法的正见不见了,理性智能的佛教搞成神化鬼化,最后是否也会有衰灭的结局?导师的良苦用心就在这里,为何要研究印度的佛教历史?就是要找出印度佛教之所以灭的原因,伟大的佛教之灭是印度的历史事实。导师担心中国佛教也会隐伏危机,所以他才去探讨研究,找出佛法会灭的根本原因。人或物一定是先腐烂才会生虫,身体会病坏掉,也一定有内在条件,不能只怪外面的病毒来侵袭。如果身体很健康,病毒来也感染不了,体内的防疫系统很快就会把病毒细菌消灭掉。但如果里面腐烂了,就没有抵抗外面的力量,最后必然会灭。所以导师认为佛教内部已经产生了很大的变化,佛法的根本特质都不见了,最后被外道消溶掉,这是一个很大的危机。

佛法的根本就在杂含,可是大乘却认为杂含是小乘不了义,这个观念害死人!阿含是一切法的根本,我们数典忘祖,把根本都忘了,后面就越来越流变了,与外道天化神化的思想又混在一起,最后搞到鬼化。佛教还有本质吗?如何再生存下去?你们慢慢就能体会到厘清正见的重要,这是使病人恢复生气的根本处,首先要建立起来。我常讲:我今天在这里讲这些话都不是很高深的佛法,恰恰是佛法最基础浅显的,也是大家所忽视的。但这个最浅显的根本基础建立得好,就可以在上面建高楼大厦,几十层几百层都可以。如果没有这个基础,不要说建高楼大厦了,建平房都会倒,就好比建立在沙地上,很危险的。所以我常讲:我没有什么德行,没有什么境界,但是我们建立的是法的根本,人人依循这个次第,人人都能解脱。我们真的能明白最简单的,就能达到最高的。不要一步登天,选最圆满最顿的,哪一个能顿得上去?最圆满的理想,讲是讲得最好听,可是哪一个能做得到?佛法不是在唱高调,不谈虚无飘渺的高超圆顿,它是如实的,就在我们的生命中可以理解并实践证明的,是多么的平凡而如实!所以,我们这个课程虽然是最简单最基础的,其实是最重要的。导师语重心长地说,如果对无常的道理不能圆满的理解和接受,一定会走到和外道一样的非无常非无我的反佛教的立场。身为佛弟子变成反佛教的立场,那不是很悲哀吗?佛法不是很悲哀吗?佛教不就惨了吗?大家就知道这何其重要!这也就是导师用心的地方。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