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居士文章

 吴立民居士:般若与无我


   日期:2022/1/11 19:43: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般若与无我 

去年夏天,中国佛教协会佛教文化研究所所长吴立民先生莅会山西五台山。其间,我们几位高校的研究生,有幸亲近,虔诚求教。吴老不顾长途跋涉之劳,欣然开示。五台山上,我们谨行教诲,感触良深;返校后,又时听录音磁带,每遍都有新的感受。遂整理于此,以飨同好。

---------------------------

作为—般的旅游者,读点介绍五台山的小册子,知识上的了解基本也就够了。如果说作为一个对佛学有兴趣的研究生,想到五台山来求点灵感,找点独特的感受,那就有一个前提,就是你一定要有点信仰,这是一个基础。不然的话,只是怀着一点好奇心,四处问问真不真、假不假什么的,你想得到点什么感受,很困难。当然让你们完全地、坚固地信仰下来,不是一下子的事情,但至少要有—个诚敬的心情:相信这个道场就是文殊菩萨的道场,已经一千多年了。

文殊菩萨是个什么菩萨呢?讲过去,它是古佛,讲现在,在我们这个世界,他现的是菩萨身,协助释迦牟尼佛教化众生。在大乘佛教里,文殊菩萨是释迦牟尼佛左边的胁侍,表示大智慧。普贤菩萨是右边的胁侍,表示大修行。经典上说,文殊菩萨是法王子,他能继承法王释迦牟尼佛的全部法门。在诸菩萨中,他居首位,是第—位菩萨。这就是文殊在诸菩萨中的地位。释迦牟尼说法时,—般都是文殊菩萨出来提问题,来问佛。当然也还有别的菩萨,但一般地说,大乘是文殊,小乘是舍利弗——他在佛的十大弟子中也是智慧第一。总之,文殊菩萨是表示智慧的。

就古佛来说,文殊是诸佛之母,所有的佛都是由文殊古佛产生的。这个意思是说,所有的佛都是从般若中产生的。文殊是表示般若的。般若的意思很深,可以勉强翻译为智慧,这是一种大智慧,一种没有方法来譬喻的大智慧,是—种觉悟的智慧。这种智慧的表现方面很多,所以文殊有许多法身、化身、应身,有的现金刚文殊,有的现比丘文殊,有的现儿童文殊,这都是就表法而说的。有的文殊头发无髻,有的有五个髻,有的有一个髻,法门很多。什么是般若?般若是空又是不空,空而不空,不空而空,这叫空不空。有时般若着重讲空,有时般若着重讲不空。这是针对不同的根基。如果偏执于空,佛法着重给你讲不空;偏执于有,佛法着重给你讲空。就空的方面讲,般若就是金刚能断。金刚是一种极坚利的武器,它坚固不坏,又很锋利,能斩断一切。般若就代表这种东西,它能斩断一切邪魔外道、痴情妄念,能斩断一切不正确的知见。所以在庙里,文殊菩萨常常手拿一柄宝剑。文殊是不是只表示空的—面呢?不!它又能表示实相般若,把事物的真实面目告诉你。能用智慧观察事物,叫观照股若;能了解事物的本来面目,是实相般若;另外能用文字语言方便善巧地表达观照、实相般若的,叫文字般若。今天你们到五台山来,到这清凉圣地、文殊菩萨的道场,希望你们能得到这种智慧之光,希望这种空不空的智慧能加被我们,开发我们的头脑。

般若智慧是人人都有的,为什么我们常常开发不出来呢?这就是因为我们总是“有我”,陷入无明。从生到死,都是在“我”里头生活,这也是我的,那也是我的。小的时候,我的爸爸、我的妈妈,我的家、我的书包、我的玩具,我的……我的……我的……,再大一点,我的学校,我的老师;这些东西不好吗?好!但如果是“我的”了,就不好了。长大以后,我的名誉、我的地位、我的权势、我的主义、我的学说,什么都是我的,我的,都据以为己有,这就是私啊!一有“我”了,他的头脑就不会智慧。为什么不会智慧?就是这个“我”把他的智慧遮盖起来了。什么东西都从“我的”角度看,他就戴上了有色眼镜,他就看不清了。智慧是无我的,从无我来看问题,他就看到了事物的本来面目,事物的本来面目就是实相;他能用智慧去看,就是观照;用观照般若看实相般若,就会清清楚楚,没有障碍。佛教大乘菩萨道都是无我,为人,度众生。像地藏王菩萨,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他一直要把众生度干净了,自己才成佛。这种大乘菩萨道的精神,它的心量好大,心量大,智慧也大。反过来,如果有“我”了,就是无明,心量就小了,就不明白了,糊涂了。无明正好是般若的反面、智慧的反面。所以你们来学文殊菩萨,想证悟一点什么东西,想得到一点感应,就一定要学习文殊菩萨的大智慧,用那把金刚王宝剑,一刀两断,把“我”斩掉,破我,没得我。世法上讲心地无私天地宽,伺况般若智慧?它的心量大得很,比虚空还要大。如果能这样,你们所祈求的那个感觉就来了。现在有句话叫跟着感觉走,可怜的是,你的那点感觉感来感去,觉来觉去,还是“我的,我的”,几时能够得解脱!

我们人是很有限的,眼睛能看到的,都在可见光波之内,超过可见光波,我们就看不到;耳朵能听到的,在一定分贝之内,超过一定分贝,噪音我们受不了,超声波我们听不到;我们鼻子闻的、舌头尝的、意识想的,都一样,很狭窄。对于不可思议的东西,你的意识就是思议不上去。这都是无明把我们障碍了,不仅把我们的眼睛、耳朵……,最根本的是把我们的意识障碍了。文殊智慧就是从根本上破你的无明。你能够“我”字破一分,你的般若之光就显一分,大智慧就显一分,头脑就开发一分。这个般若,所有的佛都由它产生,都是由破我而成佛,由证得般若而成佛,无一例外。

人的认识能力是很有限的,我们很难认识事物的本来面目。我们的语言,我们的逻辑思维也很有局限性,用语言、逻辑来认识事物的本来面目有一定的障碍。所以禅宗讲不立文字,用另一种境界来教导人,破你的执着。抓住自己不放是人我,把一种东西、一种见解固定化,执着不放,是法我。人我法我都不要执着,一执着就不是般若,就是无明。要做到这一点不容易,要经过实际修行,不断磨炼。特别是在思想意识上,心量要大,心里塞满了,就装不进新东西了。我们求学问,头脑也要经常保持空净,像虚空一样,能容纳一切。

文殊菩萨就是表示这个大智慧的法门。你们到这个道场来一趟,不要急于研究寺庙的建筑一类的,那些东西前人研究得很多,你要学习容易得很。你要真想得一点受用的话,就是学文殊这个法门,拿一个诚敬的心,反省反省自己是不是无我了,希望学了文殊菩萨以后,般若的光能照亮我。如果你们能用这样的精神来学习,那你们的感觉就会不同。五台山我不太熟,和你们—样是第一次来,但你们可以做这个:每个庙里的佛、菩萨很多,你们重点拜文殊;每个庙里塑的文殊菩萨都不一样,都表示一个法门。假使你们有这么颗求觉悟的心,求证般若的心,你去做了,你说不定真能得到一点不同的感应,甚至睡觉做梦都会有不同。你们试试看。如果你没有这个诚心,你不是修行,而是游玩,那要说你会有什么感觉,是很难的。只有修行,才会有证悟,才会有感觉。无我,心量就会大,心量一大,智慧也就不同了,身体也会不同。可能会有些傻人傻事,人家会看见他能讨便宜而不想讨,却尽干吃亏的事。但这些傻人有智慧,他看问题真实,你们如果有了这种精神,搞科研也好,做工作也好,你们就一定会有成就、有成果,因为你们用的是智慧。(魏风整理)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