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法师开示

 体方法师:非无此苦 然有此苦


   日期:2022/1/16 7:49: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非无此苦,然有此苦
     
      好我们再看下面一经,483经中册第42页,这一经我们讲过了,但是这经跟解脱有关系,我们还是要提出来谈,这一经在‘十四无记’里面也有,好,我们看经文。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王舍城耆阇崛山。尔时、世尊晨朝着衣持钵,出耆阇崛山,入王舍城乞食。时有阿支罗迦叶,”这一经的主角就是阿支罗迦叶,“为营小事出王舍城,向耆阇崛山,遥见世尊。见已,诣佛所,白佛言:‘瞿昙!欲有所问,宁有闲暇见答与不’?佛告迦叶:‘今非论时,我今入城,乞食来还,则是其时,当为汝说’。”他看到佛陀就想问法、请法,但是佛陀告诉他这个时候时间不适合,因为佛陀要去托钵、乞食,等他回来的时候再问,那时是恰到好处的。“第二,亦如是说。第三,复问瞿昙:”但是他不死心,他并没因为这样就不问,他继续问,第二次请问,还是这样(回答),第三次又问,“何为我作留难!”你为什么要留难我呢?“瞿昙!云何有异!我今欲有所问,为我解说!佛告阿支罗迦叶:‘随汝所问’。”他既然一定要问,(见其请法之恳切)佛陀就答应他啦。
      “阿支罗迦叶白佛言:‘云何瞿昙!苦自作耶’?佛告迦叶:‘苦自作者,此是无记’。”他的问题就是:我们身心起了痛苦、烦恼,这个是自己造作的吗?佛陀就告诉他,这个问题不回答,是无记——佛陀是不记说的。
      “迦叶复问:‘云何瞿昙!苦他作耶’?”他以为佛陀不回答他,可能是问题不正确,那么另外问一个问题,难道是苦是其它的条件来完成来制作的吗,(先前问)里面有一个作者?还是外面有一个作者?苦是里面有一个人在创作吗?还是外面的人创作的呢?“佛告迦叶;‘苦他作者,此亦无记’。”这个问题呢,佛陀也不回答,‘无记’就是不记说。
      “迦叶复问:‘苦自他作耶’?”迦叶不死心继续问,自作你不回答,他作也不回答,那么是自他和合的吗,里面有一个,外面有一个,合起来作的吗?“佛告迦叶,苦自他作,此亦无记,”这个也是不回答,那么继续再问啦,
      “云何瞿昙,苦非自非他,无因作耶,”那么是没有原因而有的吗?忽然间自然产生的吗?无因作——也是自然产生的意思。“佛告迦叶,苦非自非他无因作者,此亦无记,”佛陀也不回答这个问题。
      “迦叶复问,云何瞿昙,所问苦自作耶,答言无记,他作耶,自他作耶,非自非他无因作耶,答言无记,今无此苦耶?”佛陀不回答,你既然不回答,难道这个苦是不存在的吗,没有这个苦吗?“佛告迦叶,非无此苦,然有此苦,”佛陀的回答说,不是说没有苦啦,其实众生这个苦受都是有的。
      “迦叶白佛言,善哉,瞿昙说有此苦,为我说法,令我知苦见苦,”他就把握这个因缘,你不回答自作、他作的问题,至少你现在认为确实众生有这个痛苦,那么他就把握这点,请佛陀说法令他知道这个苦的真相。
      “佛告迦叶,若受即自受者,我应说自作,”今天我们的苦受,如果这个苦受是自己在受,那么我就会说‘苦自作’,“若他受,他即受者,是则他作,”如果这个苦是‘他’在受的,那么一个接受的人是‘他’嘛,他即是受者,那这样就他作了。也就是说,如果苦是你自己创作自己接受的,那么就有一个创作者或者是受者的意思,如果是外面的其他,‘他’其实跟‘自’是一样的,从另一个角度阐述啦。说你好啦,如果是你创造的,或者是你接受的,那么应该这个就有他受了。
      “若受自受他受复与苦者,如是者自他作,”如果这个痛苦啊,是内在自己作的或者是外在他人给你的,然后有一个接受的人,那么这样子的话,应该讲是和合的,就是自他受的,就是和合作的,“我亦不说,”他也没有这样讲过,因为佛陀从来没有讲过这些话,“若不因自他无因而生苦者,我亦不说,”佛陀从来没有讲,没有原因会产生一切法,苦受当然也是法之一嘛,一切法都是因缘生的,他从来没有讲过,没有因缘会有的。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