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居士文章

 冯学成居士:《赵州禅师语录》壁观卷中(221-240)


   日期:2022/4/1 9:07: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221)

  问:“如何是学人本分事?”师云:“与么嫌什么?”

  四祖礼三祖,云:“愿和尚慈悲,乞与解脱法门。”三祖云:“谁缚汝?”四祖云:“无人缚。”三祖云:“何更求解脱乎?”四祖言下大悟。既是本分事,与他人何涉,与他人言语何涉?欲知自己模样,他人说千道万,不如临镜自照。“我是谁?”这还须问人么?赵州云:“与么嫌什么?”把镜与人自照,亦婆心甚矣。

  (222)

  问:“万法归一,一归何处?”师云:“我在青州作一领布衫,重七斤。”

  “万法归一,一归何处?”好个问端,虽九章算术,亦无此题目。以义理论,一即万,万即一,全无“一归何处”之说词;以实修论,一者,真如自性也,其有归乎?有归则有来去,非真如也;若无归,亦非真如也。此问一出,端的使人头大脑裂。

  “我在青州作一领布衫,重七斤”,牛头不对马嘴,楚之南,燕之北。如聋子和哑子对话,不妨叫旁观者疑着。“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情却有情”,“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别胡思乱想了,若肚饥,则弄饭吃。

  此公案出,如赵州语录中的花锦,历代颂唱极多,且看雪窦重显禅师所颂:

  编擗曾挨老古锥,
  七斤衫重几人知?
  而今抛向西湖里,
  下载清风付与谁?
  再看白云守端禅师所颂:
  七斤衫重岂难提,
  日出东方定落西。
  一击珊瑚枝粉碎,
  轰轰雷雨满山溪。
  再看万庵知禅师所颂:
  拶到悬崖撒手时,
  七斤衫重有谁知?
  寒来暑往浑无用,
  挂在赵州东院西。

  赵州此语,《碧岩录》中有所评唱,可参照看。

  (223)

  问:“如何是出家儿?”师云:“不朝天子,父母返拜。”

  印度佛教制,出家之沙门,不拜父母王者,反受其供养礼拜。此乃因道大于一切,尊于一切。沙门者,修道行道者也。是“出家儿”知己之职责乎?赵州此语,如绕梁之钟声,三日不绝。

  (224)

  问:“觌面事如何?”师云:“你是觌面汉。”

  “觌面”者,见面也,当面也。“觌面事”乃宗门常用之语,以喻真如与己不隔,本来面目之事也。“你是觌面汉”,虾跳不出塘,心外无事,事外无心,谁能将其打作两截?但谁又不将其视作两截?洞山五位颂有云:

  偏中正,
  失晓老婆逢古镜。
  分明觌面别无真,
  休更迷头犹认影。
  自己的胖瘦丑妍,还须问人么!

  (225)

  问:“如何是佛向上人?”师云:“只这牵耕牛的是。”

  唯耕者,能令天下人有食,方有供佛供僧之需,真“佛向上人”也。唯知“高高山顶立”者,亦须知“深深海底行”。

  (226)

  问:“如何是急?”师云:“老僧与么道,你作么生?”云:“不会。”师云:“向你道,急急著靴水上立,走马到长安,靴头犹未湿。”

  “如何是急(疾)?”此事因人而异,且万人万面,这里赵州老汉有自己的“急”法:“急急著靴水上立,走马到长安,靴头犹未湿”,可谓急迅矣。然此事非世人之足力可以办到,而一念之动则可。人如何用自己的这“一念”?

  (227)

  问:“四山相逼时如何?”师云:“无路是赵州。”

  “四山”者,喻生老病死也。宗门中如此之话甚多,而赵州之答特奇。“无路是赵州”,对生老病死,谁能免之?佛也得慎重面对,不敢逃之夭夭。欲回避,欲超越者,皆属妄想。唯有老实在其中修行,与其打成一片,才是真道人。一句“无路“,无须出离也,自肯自休也。

  僧问洞山:“寒暑到来,如何回避?”洞山云:“何不向无寒暑处回避?”回:“如何是无寒暑处?”洞山云:“寒时寒杀阇黎,热时热杀阇黎。”

  故解脱非离此世间也,必在此世界而得解脱,方为佛法。离此世间,更无佛法。

  (228)

  问:“古殿无王时如何?”师咳嗽一声。云:“与么即臣启陛下。”师云:“贼身已露。”

  “古殿”者,此五蕴身也;“王”者,真如自性也。世人为烦恼拘系,而不见真如,如“古殿无王”一般。然真如并未因此远人,而就在这五蕴身内。对那僧之问,赵州咳嗽一声,以示主人公。那僧也是作家,知赵州用处,故云:“与么即臣启陛下。”赵州亦云:“贼身(王、真如)已露。”

  沩山摘茶次,谓仰山云:“终日只闻子声,不见子行。”仰山撼茶树。沩山云:“子只得其用,不得其体。”仰山云:“未审和尚如何?”沩山良久。仰山云:“和尚只得其体,不得其用。”沩山云:“放子三十棒。”仰山云:“和尚棒某甲吃,某甲棒教谁吃?”

  赵州以“咳”示主,沩山以默示主,此二尊宿是同是别?

  (229)

  问:“和尚年多少?”师云:“一串数珠数不尽。”

  “和尚年多少”?是问此身之年岁,或问真如之年岁?对赵州老汉而言,都是“一串数珠数不尽”的。

  (230)

  问:“和尚承嗣什么人?”师云:“从谂。”

  唐五代时,丛林中常有“师唱谁家曲,宗风嗣阿谁?”之问。答他师承,则埋没自己;不答他师承,则埋没先师。故祖师们的回答,极为生动,且千人千面。如牛头山微禅师答云:“山畲脱粟饭,野菜淡黄齑。”四祖清皎禅师答云:“楷师岩畔祥云起,宝寿峰前震法雷。”此类答话虽然高妙,怎如赵州所答直截。赵州云:“从谂”,恰如六祖当年对五祖所言:“迷时师度,悟了自度。”若不“自度”,佛也无可奈何。

  (231)

  问:“外方忽有人问:‘赵州说什么法?’如何祇对?”师云:“盐贵米贱。”

  参善知识,不能会其意,唯知拾其语,已是不堪。虽然,得善语而传之,亦是一段功德。赵州云:“盐贵米贱”,直教人分别无路。无路,则言语道断,于此知赵州不可思议处。若说玄说妙,徒增人之分别,于法益远,则误人矣。

  (232)

  问:“如何是佛?”师云:“你是佛么?”

  快哉此语,端的是直接人心,让人张口结舌,吞吐不出。芙蓉参归宗,问:“如何是佛?”归宗云:“我向汝道,汝还信否?” 芙蓉云:“和尚诚言,安敢不信。”归宗云:“即汝便是。” 芙蓉云:“如何保任?”归宗云:“一翳在目,空花乱堕。”故此事不在思维分别上,若一念相应,直下承当,如芙蓉灵训禅师那样,岂不美哉。于此,又可见赵州之用处。

  (233)

  问:“如何是出家?”师云:“争得见老僧。”

  “如何是出家?”晨钟暮鼓,朝颂晚课,二时斋饭,是出家么?赵州不作此答,而云:“争得见老僧。”千里参学,只为一个道字,这便是出家;若能见“老僧”——真如,这便是出家。

  (234)

  问:“佛祖不断处如何?”师云:“无遗漏。”

  “不断处”者,谓不断烦恼而成佛也,天台、华严、真言、净土、禅宗均倡此说。圭峰云:“性相圆融,一多自在,故诸佛与众生交彻,净土与秽土融通,法法皆彼此互收,尘尘悉包含世界,相入相即,无碍镕融,具十玄门,重重无尽,名为无障碍法界。”此可为禅宗即心即佛之注脚,亦可为赵州“无遗漏”之注脚。

  但赵州此处全无分别思维处,当下即收,当下即了,若在义理上寻觅,又蹉过了也。

  (235)

  问:“本源请师指示。”师云:“本源无病。”云:“了处如何?”师云:“了人知。”云:“与么时如何?”师云:“与我安名字著。”

  不论此僧名本源或是问本源,赵州云:“本源无病”,却是言端语端。“本源”者,真如也。那僧却也识机,心领神会。又问:“了处如何?”“了”者,究竟也,彻法源底也,知本源也。此事如人饮水,冷暖自知,故赵州云:“了人知。”未了之人,又何得而知?那僧于此,却来拶赵州:“与么时如何?”若了便了,还问什么如何。赵州却也不负他,云:“与我安名字著”。于此,不知那僧是手忙脚乱,还是应对自若?此语突兀而出,上不沾天,下不着地,赵钱孙李,牛羊猪狗,皆为之张惶四顾——与么时如何?

  (236)

  问:“纯一无杂时如何?”师云:“大煞好一问。”

  前有“混而不杂”之问,此有“纯一无杂”之问,世间有此“纯一无杂”之物么?人心有此“纯一无杂”之念么?赵州云:“大煞好一问”,是答他,是未答他?截断众流,涵盖乾坤处,不知那僧会么!

  (237)

  问:“无为寂静的人,莫落在沉空也无?”师云:“落在沉空。”云:“究竟如何?”师云:“作驴,作马。”

  “沉空”者,谓大乘菩萨二阿僧祗劫之终,于第七地专修无相观,上无菩萨可求,下无众生可度。于是钝根怯弱之菩萨,著此空相而废自利利他之大行,谓之七地沉空之难。那僧问及此,赵州确答云:“落在沉空。”既是如此,那“究竟如何”呢?赵州云:“作驴,作马。”此乃禅宗作略,欲不沉空,须“作驴作马”;落入沉空,亦“作驴作马”,此二是同是别?参!

  (238)

  问:“如何是祖师西来意?”师云:“床脚是。”云:“莫便是也无?”师云:“是便脱取去。”

  “如何是祖师西来意?”赵州初云:“庭前柏树子”,此又言“床脚是”,此语当如何领会。后数十年,僧问云门:“如何是佛?”云门答云:“乾屎橛。”又有僧问洞山(守初),洞山云:“麻三斤。”是知祖师用处不可思议。虽是涵盖乾坤,截断众流,总不可作涵盖乾坤、截断众流会去。

  那僧云:“莫便是也无?”正合吃棒。但赵州却不欲棒他,云:“是便脱取去”。脱却大千世界,也未见祖师西来意。僧问石头:“如何是西来意?”石头云:“问取露柱。”僧云:“不会。”石头云:“我更不会。”不能言下知归,一切总是蹉过。

  (239)

  问:“澄澄绝点时如何?”师云:“老僧这里,不作客里汉。”

  此又一“澄澄绝点”之问。饶他“澄澄绝点”,亦是赵州的奴才。赵州云:“老僧这里,不作客里汉”,主位不移,法座不动,任万象来朝。是丈夫汉,须得有如是之襟怀。

  (240)

  问:“凤飞不到时如何?”师云:“起自何来?”

  凤者,吉祥鸟也,此以“凤飞”,喻一切善法,妙法。僧问:“凤飞不到时如何?”赵州不直答他,反问“起自何来?”是欲知去处,先识来路。以霹雳之水势,洗海底之明珠,不知此水能及明珠否?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相关文章:冯学成居士)(五明学佛网相关文章:冯学成居士)  

 冯学成居士:心灵锁钥 后记 

 冯学成居士:心灵锁钥 第五章:中国圣贤心性观与佛教(二) 

 冯学成居士:心灵锁钥 第五章:中国圣贤心性观与佛教(一) 

 冯学成居士:心灵锁钥 第四章:顿悟成佛话念头(三)念头的 

 冯学成居士:心灵锁钥 第四章:顿悟成佛话念头(二)杀人刀 

 冯学成居士:心灵锁钥 第四章:顿悟成佛话念头(一)大机大 

 冯学成居士:心灵锁钥 第三章:是天上飘浮的云朵还是连通大 

 冯学成居士:心灵锁钥 第三章:是天上飘浮的云朵还是连通大 

 冯学成居士:心灵锁钥 第三章:是天上飘浮的云朵还是连通大 

 冯学成居士:心灵锁钥 第二章:心灵世界的内在机制与精神王 

 冯学成居士:心灵锁钥 第二章:心灵世界的内在机制与精神王 

 冯学成居士:心灵锁钥 第二章:心灵世界的内在机制与精神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