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居士文章

 冯学成居士:《赵州禅师语录》壁观卷中(301-320)


   日期:2022/4/2 21:08: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301)

  问:“如何是无为?”师云:“者个是有为。”

  无为者,无造作也。真如无为,大道无为。无为于法,经论中祖佛有甚多的解释,总而言之,无为乃圣者所证之真理,曰涅槃,曰法性,曰实相,曰法界,皆无为之异名也。既是无为,则无问无答,有问有答,皆为有为也。

  (302)

  问:“如何是祖师西来意?”师云:“栏中失却牛。”

  实证之真如—西来意—水牯牛,此南泉赵州之门风。真如自性,人不欠少,个个圆成。不知自家宝藏,抛家出走,东觅西觅,端的如“栏中失却牛”一般。赵州此答,可谓天衣无缝。

  (303)

  问:“学人远来,请和尚指示?”师云:“才入门,便好蓦面唾。”

  真是直指人心,痛快淋漓,这恰是赵州老汉本色。说法应切中要害,这要害莫如人之痛处。痛处之最,又莫过颜面。对新来之人“蓦面唾”,稍有我见,便生嗔恨;若无“我见”,则可相契。若觅向上事者,或可于此省悟。当然,苟非其人,道不虚行。此术亦得百岁之赵州方可行得,德威盛也欤!

  (304)

  问:“如何是直截一路?”师云:“淮南船子到也未?”云:“学人不会。”师云:“且喜到来。”

  唐袭隋代运河之便,江南、淮南之船亦可达河北。其线为淮河上之泗州沿汴河西北上至河阴渡黄河,再于汲县至长芦,再溯漳水可达赵州。古赵州桥之英伟,可见当年船运之盛。

  那僧问“直截一路”,与“淮南船子”毫不相干。赵州作题外之问,乃是让那僧在迟疑中领悟到念头中的“直截”。以“淮南船子”将那僧所问之事直下截断。那僧云“不会”,赵州反云“且喜到来”。这一箭双雕,息妄显真之功夫端的把握得恰到好处。

  (305)

  问:“柏树子还有佛性也无?”师云:“有。”云:“几时成佛?”师云:“待虚空落地。”云:“虚空几时落地?”师云:“待柏树子成佛。”

  此因果不二之连环套,谁解得开?赵州柏树子话想来传布已久,故有僧因此前来相询。且不问柏树子几时成佛,人皆可自问,“我几时成佛?”赵州云:“待虚空落地。” 虚空又几时落地?如此问答,绵绵无尽,却又极为简洁明白。若是猛利之人,大吼一声,将脚一跺,着地了也,成佛了也。虽然如此,敢承当么?

  (306)

  问:“如何是西来意?”师云:“因什么院里骂老僧?”云:“学人有何过?”师云:“老僧不能就院里骂得阇梨?”

  是赵州年老耳背,还是老癫,何以说话东拉西扯,稀里糊涂。非也,此宗门“指桑骂槐”之技也。截断众流亦有种种方式,赵州将那僧问话放置一旁,忽然施袭,那僧原有思绪立即荡然无存,鼻头被赵州穿却了也。若能在此念头陡转的刹那间回过神来,即不负赵州老汉之心肝矣。于此可见,后世“黄龙三关”之机,原来出自赵州。

  (307)

  问:“如何是西来意?”师云:“板齿生毛。”

  赵州“板齿生毛”话,林泉老人在《空谷集》第四十四则中有所评唱,兹录于下:

  示众云:无意之意,其意远矣。无味之味,其味恒然。若知露柱怀胎,便信石龟解语,还真个么?举:

  僧问赵州:“如何是祖师西来意?”州云:“板齿生毛。”

  师云:赵州古佛出现于世,虽无莲台光焰,却有妙用神通,具四辩才,得八解脱。端的海口鼓浪,航舌驾流,浩浩辞源,滚滚流出,优游平易,殊无艰难险阻之态。方信真文不措,真武不粗。一日上堂云:“正人说邪法,邪法悉皆正;邪人说正法,正法悉皆邪。诸方难见易识,我这里易见难识。”僧问:“如何是毗卢师?”师便起立。云:“如何是法身主?”师便坐。僧礼拜,师曰:“且道坐者是,立者是?”林泉道:“有劳神用。”师问一婆子:“什么处去?”云:“偷赵州笋去。”曰:“忽遇赵州又作么生?”婆便与一掌,师休去。林泉道:“眼自争先得,筹因打劫赢。虽是勾贼破家,其奈泥中隐刺。莫更别有钝滞处么?颂云:(投子义青禅师颂)

  九年少室自虚淹,
  争似当头一句传。
  板齿生毛有可事,
  石人踏破谢家船。

  师云:九年面壁,垂一则语,直至而今,诸方赚举非是,虚淹岁月,漫度春秋。意似责他不说而说,未若说而不说。其实当头一句把定,则唇寒齿冷。放行则喜气津津。若也脚根线断,舌上关开,横说竖说,无可不可。昔外道问佛曰:“昨日说何法?”佛曰:“定法。”云:“今日说何法?”曰:“不定法。”云:“昨日说定法,今日何说不定法?”曰:“昨日定,今日不定。”林泉道:“大人得自在,世尊板齿虽不生毛,其奈舌端还能具眼。似许石人脚根点地,鼻孔辽天。踏破澄潭月,穿开碧落天。何止谢家船舷已哉!还知么?若能截铁斩钉,必不拖泥带水。

  通观《空谷集》此则之评唱,除其“示众”云云,取《碧岩录》“久坐成劳”之意尚可外,其余的真的是“拖泥带水”了。僧问香林:“如何是祖师西来意?”香林云:“久坐成劳。”圆悟评唱云:“久坐成劳,可谓言无味,句无味。无味之谈,塞断人口,无尔出气处。要见便见,若不见,切忌作解会。香林曾遇作家来,所以有云门手段,有三句体调(云门三句,即涵盖乾坤句,截断众流句,随波逐浪句)。”于此可见,《空谷集》逊《碧岩录》远矣。

  (308)

  问:“贫子来,将什么过与?”师云:“不贫。”云:“争奈觅和尚何?”师云:“只是守贫。”

  这僧心诚且谦,不将一物而来,自称“贫子”,乞赵州“过与”——印证。赵州亦因其诚谦,又知落处,故赞之曰:“不贫”。那僧已悟玄机,更欲向上,故云:“争奈觅和尚何?” “只是守贫”,赵州此句大可玩味。香严悟道后,仰山来勘验。香严云:“去年贫,未是贫。今年贫,始是贫。去年贫,犹有立锥之地。今年贫,锥也无。”故知“贫”者,证空性,证实相也。虽然,亦须知护持。赵州“只是守贫”,点出悟后的风光与功行。要知“守贫”亦非执著,若执著,则非“贫”矣。

  (309)

  问:“无边身菩萨,为什么不见如来顶相?”师云:“如隔罗。”

  “罗”者,极细之丝纱也。赵州以此答那僧,亦如骑牛觅牛之人,唯一念之转也。世人行事,常是如此颠倒可笑,寻觅一生的那个,竟与自己不隔罗。

  (310)

  问:“诸天甘露,什么人得吃?”师云:“谢你将来。”

  佛教经典中所言甘露,乃诸天不死之药,食者命长身安,力大体光。这僧乃禅僧,所云甘露,不外以喻菩提。赵州云:“谢你将来。”人人皆有不老药,此即真如自性。赵州一生作为,可谓是随缘尽性,尽性随缘,任何话头,拾来即用,端的得大自在。

  (311)

  问:“超过乾坤的人如何?”师云:“待有与么人,即报来。”

  超过乾坤者,法身也,无边身也。然此不可以目见,不可以耳闻。赵州何须与那僧费舌商量,说鬼,牵一两个来瞧瞧。超过乾坤者,亦可牵来瞧瞧。

  (312)

  问:“如何是伽蓝?”师云:“三门,佛殿。”

  宗门问答,要在问在答处,答在问处,且截断众流,不容思议。故有正答,反答,不答。或声东击西,或敲山震虎,要且从中透出消息。赵州此为正答,山是山,水是水,现量如是,不容妄生分别。直心是道场,于此可见一斑。

  (313)

  问:“如何是不生不灭?”师云:“本自不生,今亦不灭。”

  此亦赵州正答之例。然此“不生不灭”何处可见?赵州不说内,不说外,亦不说中间;不说彼,不说此,亦不说非此非彼。只这“本自不生,今亦不灭”,让那僧自省去。

  (314)

  问:“如何是赵州主?”师云:“大王是。”

  唐末河北藩镇割踞,赵州归成德军节度,节度使王氏被朝廷封为郡王,诸侯以赵王称之。这僧问“赵州主”,乃问赵州老汉自性法身。赵州却推出一个“大王”来,是真俗二谛、世出世法圆融无碍矣。此所谓“头头上显,物物上明”,手段须活,言句要新,一语中的,那僧只得忍气吞声去也。

  (315)

  问:“急切处请师道。”师云:“尿是小事,须是老僧自去始得。”

  赵州此处天机尽泄,点出现量境界。如此答话,唐五代时唯赵州一人而已。“急切处”者,生死事大,无常迅速也。如此大事,被赵州一泡尿了毕。欲知下落处么?月下梦回三万里,天寒回屋自添衣。

  (316)

  问:“如何是丈六金身?”师云:“腋下打领。”云:“学人不会。”师云:“不会请人裁。”

  赵州亦惯用含糊之词以待参学之人,“腋下打领”,是腋下领会,还是如缝纫师裁剪衣物时用腋下余料做衣领?统观全文,应是后者。从中亦可见赵州老汉非唯会农耕,亦解自作衣物。如“镇州出大萝卜”一般,赵州将那僧问话放在“腋下”,已使那僧出头不得。那僧自然“不会”,赵州也不容他多虑,“不会请人裁”,将那僧之种种思虑分别,全都放在酱甕里。参禅的确如此,于走投无路之时,或可憋足一口气直冲九霄而去。

  (317)

  问:“学人有疑时如何?”师云:“大宜小宜?”学云:“大疑。”师云:“大宜东北角,小宜僧堂后。”

  此处之“大宜小宜”,当为大便小便解。一些寺庙田地在其后,故将厕所置于东北角,赵州观音院当年应亦如是。

  那僧问疑,赵州借音以“宜”反问。那僧云“大疑”,禅宗有“大疑大悟,小疑小悟,不疑不悟”之说,故那僧亦勇猛向道求决者也。赵州将其“疑”轻轻放在一边,漫不经心地云:“大宜东北角,小宜僧堂后”是何用意?观上面赵州答“急切处”云:“尿是小事,须是老僧自去始得”,便可知此语落处。是不论大疑小疑,俱应“自去始得”。赵州此语,虽令人捧腹,更令人深省。

  (318)

  问:“如何是佛向上人?”师下禅床,上下观瞻相云:“者汉如许长大,截作三橛也得,问什么向上向下。”

  絃外之音,非知音者不识;言外之意,非达意者不晓。赵州下禅床,上下观瞻丈六金相,已透出“佛向上人”的消息。“截作三橛”者谁能为之。佛为人所成,佛像为人所造,人亦能毁佛,若此,如何是佛向上人?

  (319)

  尼问:“如何是密密意?”师以手掐之。云:“和尚犹有这个在?”师云:“是你有这个。”

  此有赵州之出格手段。“密密意”者,非己不晓,他人岂得知之。若以此问人,是舍家外走也。赵州“以手掐之”,在“男女授受不亲”之年代,对人心的振动不言可知。尼云:“和尚犹有这个在?”且道,“这个”是什么?须知赵州门下之女尼、婆子皆非等闲之辈,浸润既久,入门自深。赵州云:“是你有这个。”“这个”与“密密意”是同是别?圆悟参五祖,其见道偈云:

  金鸭香销锦绣围,
  笙歌丛里醉扶归。
  少年一段风流事,
  只许佳人独自知。

  且道,这“独自知”是“密密意”否。此公案历代亦有不少颂唱,且看慈受怀深禅师所颂:

  密密深深意最长,
  几人冷地错商量。
  师姑若会赵州掐,
  铁打心肝也断肠。
  再看高峰原妙禅师所颂:
  猛虎深藏浅草窠,
  几回明月入烟萝。
  顶门纵有金刚眼,
  未免当头蹉过他。

  (320)

  师示众云:“老僧三十年前,在南方火炉头,有个‘无宾主’话,直至如今,无人举着。”

  临济、曹洞二宗,皆有“宾主”之说,本虽一致,而作用殊别。而“宾主”的来由,最早见洞山参马祖门下的龙山和尚。灯录有载云:

  洞山问:“如何是主中宾?”龙山云:“青山覆白云。”问:“如何是宾中主?”龙山云:“长年不出户。”问:“宾主相去几何?”龙山云:“长江水上波。”问:“宾主相见,有何言说?”龙山云:“清风拂白云。”后来临济、洞山相继出世,均有“四宾主”之说。赵州“三十年前”,于行脚时得闻。然此“无宾主话”,是赵州老汉于火炉头边时所立,还是“南方”某寺的“火炉头”所立,就不得而知了。

  “宾主”者,参学者是宾,善知识是主;烦恼是宾,菩提是主;用是宾,体是主,如是等等,以利宗门之教化提持。宗门教化虽然灵活,不拘一格,亦有用久成滞之弊,故洞山在《宝镜三昧》中有“动成窠臼,差落顾伫”之训。赵州老汉较临济、洞山,年岁约长三十,开眼既早,历炼尤深,禅修早入化境,不受一切规范,独往独来,八十犹行脚。这“无宾主”,正是赵州“不二”之精神也。须知“二”是有为法,“不二”是无为法。“二而不二,不二而二”是圆顿法。于此,知赵州意否?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相关文章:冯学成居士)(五明学佛网相关文章:冯学成居士)  

 冯学成居士:心灵锁钥 后记 

 冯学成居士:心灵锁钥 第五章:中国圣贤心性观与佛教(二) 

 冯学成居士:心灵锁钥 第五章:中国圣贤心性观与佛教(一) 

 冯学成居士:心灵锁钥 第四章:顿悟成佛话念头(三)念头的 

 冯学成居士:心灵锁钥 第四章:顿悟成佛话念头(二)杀人刀 

 冯学成居士:心灵锁钥 第四章:顿悟成佛话念头(一)大机大 

 冯学成居士:心灵锁钥 第三章:是天上飘浮的云朵还是连通大 

 冯学成居士:心灵锁钥 第三章:是天上飘浮的云朵还是连通大 

 冯学成居士:心灵锁钥 第三章:是天上飘浮的云朵还是连通大 

 冯学成居士:心灵锁钥 第二章:心灵世界的内在机制与精神王 

 冯学成居士:心灵锁钥 第二章:心灵世界的内在机制与精神王 

 冯学成居士:心灵锁钥 第二章:心灵世界的内在机制与精神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