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法师开示

 明奘法师:佛法的安心方法在哪里?禅修,从呼吸入手。


   日期:2022/4/10 13:15: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佛法的安心方法在哪里?禅修,从呼吸入手。

——清华总裁人文素养高级研修班禅修课2009年10月23日上午坐禅,明奘法师开示

奘师:先把你们期望来这儿参加这样的班,把学习内容拓展到寺院和禅这一块儿的想法,以学员的身份说一说好吗?

(与学员交流)

所以要来学习佛教还不大容易,本身它不是一个热门的东西。即使热门了,也热到旁门左道去了。该热闹的没有热闹,不该热闹的反而却热闹起来了。比如少林寺,如果每个人都会打了,谁还会谈判呀?所以不该热闹的,结果热闹的不得了。武校在一个县城里边竟然能够上百家,能够解决几万人的学业,解决十几万人的税收,解决几十万人的温饱和富裕,这是个不健康的现象。

但是该热闹的却没有热闹。什么是佛法?佛法的安心方法在哪里?却没人真正去热闹它。你认为河南三大寺(洛阳白马寺,嵩山少林寺,开封相国寺)齐名,它为什么在历史上曾经出名呢?是因为那里有过高僧。高僧干嘛呢?高僧是在那儿扛一捆香,扛得比别人高?就成为高僧了?那一定不是。是因为他的智慧,他对社会、对人心的这种利益,让他成为高僧。

17号上午,我们在上海的论坛,也跟你们一样,那个论坛是中欧国际工商学院他们的论坛。许嘉璐教授讲的,我觉得特别的……一是佩服,二是震惊。佩服这个老人家,原来是复旦大学校长,然后是中国民进党主席,然后他又曾经担任过全国人大副委员长。但是他对儒释道的这种把握,比我们佛学院的这些讲师们,如果拿佛学院的讲师的普遍的从业水准来讲,比不上许先生,佩服。震惊,震惊在哪里呢?震惊在人家实际上很明白儒释道到底是怎么回事,反而我们自己却不明白我们是怎么回事。

所以你们尽管人少,但是能走到这里来还是了不起的一个门槛你跨进来了,但是进来了是不是,那就又不一定。

禅修实际上要解决的问题非常简单。(学员A:开启智慧的钥匙。)开启智慧的钥匙,这是你认为的?(学员B:为了明白。)为了明白,明白个什么呢?(学员C:明白了放下。)放下个什么?(学员B:舍弃。)舍弃个什么?(学员B:该舍弃的。)那你说说看,什么是该舍弃的?(学员B:对自己不利的都该舍弃,暂时有利的以后没利的也该舍弃。)有利的,就都得舍,是吧?那有害的呢?(学员B:那更该舍弃。)所以“利害”、“利害”嘛,有利必有害呀,这害得舍,那利也得舍,那最后也就是你都得舍。因为你们整天不是追名就是逐利,“商人”、“商人”,商人如果不逐利,就不能叫商人。所以这个是天经地义的,但是如果你只以逐利为唯一目的,而忘了“利”和“益”的关系,“益”是帮助社会、帮助自己、帮助生命的,“利”是帮助生命、服务社会的一个方式,以“商”的方式展现出来。叫“利益”,两个字是不一样的。“利”要舍,那就是舍“利”而取“益”。但是你没有 “利”做基础,这个“益”也不在,是吧?

(学员B:有利就有害。)是的,因为你追了什么东西,从商人的角度,追利,最后要舍弃。从学位的角度,要追名,要舍弃。这就名和利了。那你说追权,权位,当你卸下官职无事一身轻的时候,再不能呼三喝五的意指气使的时候,你最后发现,从你出娘胎到离开这个世界,这整个的过程,跟你最真实的朋友,既不是名,也不是利,更不是权,也不是位,乃至感情、婚姻、家庭、事业,所有这一切,都是你临时的,陪你走一段的朋友,但真正从你生下来到你死去陪你的唯一不离不弃的朋友,是谁?(学员B:自己。)自己在哪里?(学员B:灵魂。)灵魂在哪里?

自己在哪里?灵魂在哪里?你得知道你自己在那里才知道自己,对不对?你得知道灵魂在哪里才可能知道灵魂。所以佛法的禅修要解决的就是这个问题。凡是不是你的,凡是阶段性陪伴你的,都不是你,都必舍。都必须得舍,也不可能不舍。所以,都不是你的。那么从生至死陪伴你的是什么?(学员D:思维、思想。)思维、智慧?那植物人,躺20年他也不死,也没有什么思想。(学员E:生命。)生命?孔子死了,但是《论语》现在这么热,所以肉体虽死、精神犹在。(学员E:精神。)精神没个载体,靠什么?

所以从生到死,到底是什么跟我们不离不弃,陪着我们?知道吗?离开了一分钟你就必死无疑的那个东西,是什么?气。所以这就是释迦牟尼他最厉害的地方,找到了跟任何人都直接挂钩的一个手段、媒介——呼吸。离开一分钟,就必死。所以你说你再尊贵的东西、再宝贵的物品、再什么样最后都可以跟你分开,唯有呼吸不能离开你,离开了你就死了。因此佛法它找到了一个对任何人都实用的一个禅修方法。这个禅修方法跟你是什么人没关,你这个人是打上任何的标签,无关紧要。这里(额头上)贴个“总理”,你也不能离开你的呼吸。这里贴个标签,是“经理”,你也不能离开这个呼吸。你这儿贴个“俄国人”,你还得呼吸。这儿贴个“澳大利亚人”,你仍然得呼吸。所以它人人实用。(学员B:还不要钱。)对了,它又最简单。人人都有,人人都实用,同时它又最简单。它不需要你每个人像王石一样,爬到珠穆朗玛峰去,或者像某些人登到月球上才能禅修、打坐,不需要,任何一个时间,任何一个场合,只要你愿意,这个前提——只要你愿意。你不愿意,谁也没办法,即是把你捆上了,像刘胡兰、像江姐,被斩头了,但是你不来观察这个呼吸,也没用。那这也就是前提,只有你自己愿意,回来寻找它,安心。你才会发现原来呼吸须臾不能离也。离开了生命就没有了。那么承载你思想的,承载你财富的,承载你智慧的,承载你生命体的,乃至你的灵魂的都不存在了。所以它上来就让我们从呼吸入手。

知道不的呼吸在哪里吗?读过庄子吗?你们上这个总裁班,开没开老庄的课?凡夫呼吸以喉,夜里打鼾,喝点儿啤酒之后你们睡觉,那个呼吸哪发出的声?圣人呼吸以踵,哪?脚踝子骨、脚丫子,圣人在这儿呼吸。那怎么样才能找到那儿呢?80年代末90年代初气功热的时候,严新也好、田瑞生也好,叫“全身无处不毛孔”,说的什么意思?到处都可以呼吸,这个道理。但是这些,全身无处不毛孔,那到底哪个毛孔才是决定我呼吸的呢?这些仍然让人家无可把握。

但是佛法至简、至易,任何人,这个最真实的、最本来的。哪怕我是豁唇、兔子嘴儿,哪怕我是《岳飞传》里边没鼻子军师哈密赤,没鼻子,他呼吸仍然靠这个,因此,把我们的观察力,把我们的觉知力,放在这个地方,很简单。你尝试一下,现在我说,大家开始练习,体验这个呼吸。

(长吸气)堵住左边的,你体验这吸气、吐气,体验一下。尽可能拉长它,体验一下。左鼻孔有没有?有没有呼吸?那换这边,堵住这边(右边),吸气拉长,吐气也拉长。能感知到吗?啥样?是冷、热、凉?这个天气,一定是凉,是吧?那这次别堵住,两个鼻孔同时的,看你能不能同时观察到两侧的。把吸气拉长一点,这回不要手帮忙。能感知到吗?(学员:能感知到。)这个感知在哪里能找到吗?感知本身在哪里,能找到吗?(学员:在鼻腔上头这块儿。)这是被感知的呼吸,气息和鼻腔的摩擦被我们感知到,但是能感知的那个东西在哪?知道吗?所以现在我们先不要找,能感知的,是从哪里发生的,我把心脏派出一个卫队感知呼吸,是这样的吗?不是。但是尽管没有从这里派出一个力量来观察这个呼吸,可是“啪”(击掌),是心脏派出一个千里眼或者顺风耳,来搜集这个声音反馈到耳朵里吗?是吗?这些现在还不是我们要观察的,这是随着我们禅修的深入,我们就会来把我们日常的认知的方式、认知的手段全都是一种颠覆性的,发现我们习以为常的,恰恰是我们所不了解的。而我们最应该了解的,恰恰我们是最无知的。因为从生至死,唯一不离不弃,唯一陪伴我的,就是我的呼吸。所以我们的禅修就从这里开始,从呼吸开始。

好,把手表、念珠都摘下,让自己尽可能的放松,先来体验禅修。摘掉它,让你没有负累,没有牵挂。把腿子盘起来,左腿在下,右腿在上。慢一点,先不能急。不要来硬的,万一上不去就散盘。但是不是你们高射炮似的散盘,先把左脚脚跟尽可能的往里收,不要垫子,脚跟抵住会阴穴,左脚抵住,然后右脚贴住,就平行的,这样的坐姿,仅次于双盘,它更稳。所以你们可以用这种方式,它不会太痛,但是坐的也会很稳。尤其胖一点的,你们当老总的,一定要用这种方式。你指挥别人、收拾别人惯了,没人收拾你,现在让自己的腿收拾收拾自己,知道有所敬畏,我不是万能的,我连自己的腿还得听它的。好,就照这种方式把腿盘起来,用裹腿布把膝盖一定要围得严,两个膝盖。左手在下,右手在上,轻轻的放在肚脐上,贴近身体。坐直,但是不能挺直。坐直是自然的生理弯曲,硬挺不对的。硬挺你腰椎的三节、四节大概五分钟就会酸。所以坐直是要自然的挺直,而不是强行的挺直,放松它。舌头尖轻轻的放在两个上门牙的后缝,轻轻的放在那儿。眼望正前方,别仰头看,仰头也会累。也别低头,低的过分必然要睡着。所以正前方,略往前低一点点。你们慢慢找那个姿势。

禅修是一个让自己远离所有束缚的一个方式,当是禅修的下手的恰恰是先让自己身体不自由,被束缚,它是一个悖论。禅修的终极目的是让我们从一切束缚中解脱,从而自由,但是它的入手恰恰是从先让我们这个身体不自由开始。

两个大拇指别用劲,轻轻的相抵。眼睛微闭,睁两份到三分,闭上七分到八分。面带笑容,好像看着你最亲爱的一个小宠物、小狗在眼前跑来跑去那样的笑容,这样的笑容你保持。坐下来,开始,唯一的工作就是把你的注意力放在呼吸这儿。你不要管左鼻孔,不要管右鼻孔,你只要知道鼻孔有气息进,有气息出,进、出、进、出……你唯一要做的是这件事。面带微笑,全身放松,无所事事地去进行对于呼吸的观照和觉知。呼吸它从来就在,但是我从来都没有认知到,不知道它在,现在我只是放回来。好,听到这个声音,我们就止静,止静了就再痛也不能动,要忍着。直到听到我敲这个金属的时候,才可以把眼睛睁开,才可以腿子动。我们现在开始,禅修一小会儿。(三声木鱼)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相关文章:明奘法师)(五明学佛网相关文章:明奘法师)  

 明奘法师:禅修开示 

 明奘法师:禅宗思想和人生智慧 

 明奘法师:石佛寺第一届动中禅 

 明奘法师:石佛寺第一届动中禅开营 

 明奘法师:北大讲座:云在青天水在瓶——禅的生命意境 

 明奘法师:物本人本心本——奘师在“少林问禅”高峰禅会演讲 

 明奘法师:最优秀的人才来做和尚 

 明奘法师:禅茶一味——复星集团CEO沙龙无我禅茶会的开示 

 明奘法师:圣泉之旅·朝阳之道第二届秋令禅修营精彩开示 

 明奘法师:与新浪网友的问答 

 明奘法师:也许会引发争议的答问 

 明奘法师:企业家的心灵环保论坛开幕式上的讲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