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居士文章

 张秉全居士:持诵《普贤行愿品》,利益殊胜难思议


   日期:2022/12/14 7:23: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持诵《普贤行愿品》,利益殊胜难思议

《华严经》是释尊最初成道时所说一部教典,称性直谈界外大法。所谈内容,纯属如来自证之不思议境界,所谓如证而说者也。经所被机,乃界外四十一位破明显法性之法身大士及根熟天龙八部。二乘人在座,不见不闻,所谓有眼不见舍那身,有耳不闻圆顿教是也。

《华严经》文辞浩瀚,有晋译,唐译二种,分别有六十卷,八十卷之多,通读一遍之人,诚不多见,况日常持诵者乎。另有一种人称为《贞元经》的四十卷本《华严》,唐贞元年间般若三藏所译,则知者甚少。此卷《普贤行愿品》乃出于四十《华严》入法界品最末一卷之文。此卷经文,十分重要,何以故?盖晋唐二译,均无十大愿王导归极乐之内容,得此一卷经文,《华严》圆顿义理,方始圆满。因为华严二字之意,即以万行之因华,庄严一乘之果德。万行虽众,概括言之,不出十大愿王。本经云:“善男子!如来功德,假使十方一切诸佛,经不可说不可说佛刹极微尘数劫,相续演说,不可穷尽,若欲成就此功德门,应修十种广大行愿。”所以持诵此卷《普贤行愿品》经文,等于持诵《华严》全文,其功德何可思议。然则持诵此品经文,如说修行,究竟得何功德利益?此则须论通别两益。先说别益,后说通益。别益者,十大愿王分别论其功德利益也。

(一)礼敬诸佛。能得何益?礼佛能除我慢障,宿世我慢障,无量无比可仗礼佛而消除。未来之世,能得三十二相,八十种好尊贵身。

(二)称赞如来。称者,称扬。赞者,赞叹。称赞如来得何益?能除宿世恶口障。或口哑不能说话,或言语口齿不清,或声音极其难听,即其障相也。能仗称赞如来而消除,未来之世,能得无碍辩才。

(三)广修供养。广修供养,即是广行布施。布施与供养,略有差别。

布施可以是泛指一切对象,供养唯指父母尊长及佛法僧三宝。广修供养。可除宿世悭贪障,未来之世,得大财富。

(四)悔业障。忏者,忏其先罪。悔者,后不复造。忏悔能除三障,即烦恼障,业障,报障。使修行离诸障碍。能得依正具足。依即依报,指衣食住行等。正即正报,即指五蕴色身。未成佛前,因位之中,生生世世,身相庄严,衣食丰裕;果上成佛,正报则相好圆满,依报则珍宝严饰。

(五)随喜功德。随是随顺,喜是欣悦。功是力用,德是道行。致力用功,所得道行,谓之功德。十法界四圣六凡一切功德,皆当发愿随顺喜悦,故曰随喜功德。随喜功德得何利益?能除宿世嫉妒障。宿世嫉妒致罪,今反其道而行之,故能灭罪。能生起平等善法,能得大眷属。质言之,能得大众拥护。未来世能度脱众多出家和在家弟子,得彼等亲近拥护,故曰得大眷属。

(六)请转*轮。此为发愿性质,以今佛已灭度故。请佛转*轮者,即佛最初成道时,首先请佛说法,名曰请转*轮。也包括在法会上,代诸大众启请,求佛开示。请佛转*轮,能除宿生慢法障,得多闻智慧。

(七)请佛住世。此亦为发愿性质,以今佛已灭度故。

愿言:佛若欲涅槃,请佛继续住世,莫入涅槃,为众生说法,名曰请佛住世。请佛住世,能除宿世谤法重障,未来世得慈善根。慈善即是慈悲善,乃佛所说大小乘经典所具七善之一。佛所说法,无非慈与一切众生之乐,悲拔一切众生之苦。在因地中常发劝请之愿,能速获慈悲善根。

(八)常随佛学。此亦为发愿,以今佛已灭度故。发此愿得何益?因中常发此常随佛学之愿,未来之世,常得亲近诸佛。又:净宗行人,发愿求生西方极乐世界,亲近弥陀,即为常随佛学。

(九)恒顺众生。恒者恒常,顺者顺从。发恒顺众生之愿,即为发菩提心也。因地中常发此恒顺众生,饶益一切有情之愿,则能圆满己之大悲心。经云:“因於众生而起大悲,因於大悲生菩提心,因菩提心成等正觉。”故果上能速得圆成佛果菩提。

(十)普皆回向。回是回转,向是趣向。回己所修一切功德,而趣向于所期目的。回向凡有三处:一者回向菩提。回己所修善根功德,趣向于佛果菩提;二者回向众生。回己所修善根功德,而布施于一切法界众生;三者回向实际。回己所修善根功德,趣向于真如实际之理性。前面一,二种回向,是随相回向,第三种回向,是离相回向。回向菩提,是圆成自利之行;回向众生,是圆成利他之行;回向实际,是远离二利之相,会归于中道理体。若能将己所修善根功德,回向三处,其功德利益不可思议。

以上所明是别益。现再明通益。通益凡有五种:

(一)能得往生极乐世界。本经说:“是人临命终时,最后刹那,一切诸根,悉皆散坏,一切亲属悉皆舍离,一切威势,悉皆退失,辅相大臣,宫城内外,象马车乘,珍宝伏藏,如是一切无复相随,唯此愿王,不相舍离,於一切时,引导其前,一刹那中,即得往生极乐世界。”所以净业行人,除念佛外,加诵此品经文,并以此功德,回向求生西方,定能满愿,此乃如来金口诚言也。

(二)能速得圆成佛道。本经说:“不久当坐菩提道场,降伏魔军,成等正觉。”成等正觉,即成佛也。本经开首即说:“如来功德,假使十方一切诸佛,经不可说,不可说佛刹极微尘劫,相续演说,不可穷尽。若欲成就此功德门,应修十种广大行愿”云云。可见读诵此卷《普贤行愿品》,依经文所说,行十大愿,如理观照,一真法界,即能速得圆满佛果菩提。

(三)能具足种种功德力用,普度一切众生。本经云:

“此善男子,善得人身,圆满普贤所有功德,不久当如普贤菩萨,速得成就微妙色身,具三十二大丈夫相,乃至能於烦恼大苦海中,拔济众生,令其出离,皆得往生阿弥陀佛极乐世界。”但欲遂度生之愿,须自己先出离生死,证得无生法忍,才有可能。而读诵行愿品,如说修行,即能往生西方,速证无生。本经云:“其人自见生莲华中,蒙佛授记,得授记已,经於无数百千万劫,普於十方不可说世界,以智慧力,而为利益”云云。经中所说授记,乃授别地圆住菩萨证无生法忍,破一品无明,证一分三德,能分身百界作佛,化度众生果位者之记。故读诵《行愿品》,能令行者未来速证无生果位,实现“众生无比誓愿度”之宏愿。

(四)能灭宿世一切恶业重障。本经云:“或复有人,以深信心,於此大愿,受持读诵,乃至书写一四句偈,速能除灭五无间业,所有世间身心等病,种种苦恼,乃至佛刹极微尘一切恶业,皆得消除。夫五无间罪,乃最极重之恶业。读诵《普贤行愿品》尚能消除无五间业,何况其他一切罪障,至于世间上一些身心病苦,更是如汤浇雪,立见消亡。

(五)所求如意,得种种殊胜果报。凡有五种:

(1)得增上果。谓持诵《行愿品》之人,无论在于何地,所行无有障碍。本经云:“行于世间,无有障碍。如空中月,出于云翳,诸佛菩萨之所称赞,一切人天,皆应礼敬,一切众生,悉应供养;

(2)等流果。等者,同等。流者,流类。谓持诵《行愿品》者,不久亦当如普贤菩萨,同等流类。本经云:“不久当如普贤菩萨,速得成就微妙色身,具三十二大丈夫相。

(3)异熟果。异熟,即异时而熟,乃指未来世所受果报。谓持诵《行愿品》者,经常于人天尊贵族中受生,享受种种殊胜果报。本经云:“若生人天,所在之处,常居胜族。”

(4)士用果。士即大士。乃菩萨别名。谓持诵《行愿品》

之人,能得菩萨之力用。本经云:“悉能破坏一切恶趣,悉能远离一切恶友,悉能制伏一切外道。”言此人虽非真正大士,而有大士之力用,故名士用果。此乃未来世之报,非今生也。

(5)得离系果。离即脱离,系即系缚。喻烦恼。持诵《行愿品》,即能任运脱离烦恼系缚。本经云:“悉能解脱一切烦恼,如师子王,摧伏群兽,堪受一切众生供养。”

持诵《普贤行愿品》,并依文发愿,依愿践行,必定往生西方极乐世界,速得圆满佛果菩提。有此殊胜利益,故净土宗将此品经文列为净土五经之一。普劝缁白二众,发心持诵此《普贤行愿品》。庶几同生极乐,同证菩提。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相关文章:张秉全居士)(五明学佛网相关文章:张秉全居士)  

 张秉全居士:欲得佛法实益,须向恭敬中求 

 张秉全居士:理具和事造 

 张秉全居士:生与无生,两冥之道 

 张秉全居士:二谛圆融,说法正印 

 张秉全居士:二谛圆融,说法正印 

 张秉全居士:略论一句弥陀,能除八十亿劫生死重罪 

 张秉全居士:一句弥陀,即凡夫心,成秘密藏。 

 张秉全居士:一真无性,染净从缘。如金铸器,贵贱天渊。 

 张秉全居士:尽信书,不如无书 

 张秉全居士:真念佛人,用不得禅门知识开示 

 张秉全居士:持名念佛,有事持理持 

 张秉全居士:依一实境界起修,速得疾入菩萨种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