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法师开示

 贤崇法师:禅七贤崇法师开示


   日期:2022/12/25 20:56: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禅七贤崇法师开示


自我认识

这是我们香海禅寺第一次举办这样长时间的禅七。包括我及各位师父和义工们都是一个很好的挑战。刚好这次禅修的一些同修面孔都很熟悉,我想大家都有禅修这方面的经历,可以在体验的过程中不断的自我修正,觉得哪方面有什么不足、哪方面没到位都可以指出来,以便下次我们办的更好一些。

中国的佛教在这个时代是一个断层,虽然古代的文献也有收集的很多,同时也在不断的探索之中成长,但还是有很多的空间需要我们去提升,所有的方法都是在成长的阶段。昨天慧海法师教大家拍打身体,我觉得拍打着身体很舒服,好的东西要拿出来分享,好的东西希望大家带回去。

禅修的妙处

刚才我在黑板上写着:“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为道。”

这就告诉我们一个立场坚定、积极向上,努力想改变自己人生的人,都是上士闻道之人,听到好的东西赶紧去贯彻去实践它,这就是上士之人;中士之人听到这个道理以后用了两天就不用了,过段时间想起来了又用了两天,叫做中士之人;下士之人听到这个道理以后就觉得这个道理太可笑了。

所以,人生当中抉择、取舍都是自己决定的,当我们内心不需要的时候,别人是没办法强加给我们的。大家坐在这里的时候就要学会把那个心门打开,自高我慢的那扇封闭的门要打开,没打开坐在这里像一个木头吸收不了营养。

禅修最大的一个功能就是让我们把所有分别在外的五根收回来,我们的眼、耳、鼻、舌、身一直在搜索外境,看到好的喜欢,看到不好的就抵触,听到好听的话,听到美妙的声音就飘飘然,听到不好的声音就全身起疙瘩,这是我们五根对外镜的认识。我们要改变这样的一种认识世界,那么禅修就是最好的修正。禅修的过程是不断的内察,察出自己的情绪、思想、观念、认识。为什么佛教的思想是究竟的?因为他对物质世间的认识没有丝毫的挂碍,了了分别。

早晨起来,鸟在鸣、花在开、风在吹,一草一木的美都展现在我们的面前,我们有没有接纳的心去喜欢?我们看到这些景象内心当中有没有升起一种喜乐呢!如果没有,那你内在的烦恼太多了。很多人跟我说师父啊,我打坐的时候看见光了,我说每样事物都有光啊,只不过你被烦恼遮住了以后看不到光。当你打坐的时候你的内在的心慢慢清净下来,就能感受事物的正向的一面,美好的一面。当你内在充满烦恼污浊的时候就永远感觉不到这个世界的美好,就会用很抵触、负面的去感知这个世界。所以,禅修就是不断地把这些修正过来,从邪修到正,从染污修到清净,都是一个修正的过程,我们每天都是在修正自己的行为、思想、所作所为。因为我们平常的时候觉察不到自己,才到寺里禅修。


 
我是谁

今天首先要讲的第一个主题是“我是谁”:

我们在企业里是中层、高管,回到家是父母的子女或者是子女的父母,我们到底是一个什么角色?能做什么?我的行业在这个世界当中属于什么档次、等级、状态,我在这个市场份额里占了多少?大家有没有不断的往这下面去参?找到一个自己的定位,我们都活得迷迷糊糊的,自己到底在市场里占了多少份额?自己的产品、团队、文化到底是什么都不知道,更别说了解自己内心的思想境界,当我们不了解自己就没办法定位自己。孙子兵法里讲,知已知彼,百战不殆,自己都不知道自己有多少力量如何跟对方去战斗,别人能举起一百斤,你只能举起十斤,你怎么跟别人去对抗?前段时间我看孙子兵法就感触很多,其中讲到当别人比你强大十倍甚至二十倍的时候,别人来攻击你,怎么办?那你就想尽办法逃,即使逃不过也要在别人面前装孙子。吴王夫差卧薪尝胆,这就是知已知彼。当我们没有实力跟对方抗衡的时候就要学会如何保存自己的实力,这也是每个人要思考的“我是谁”。

佛陀在没有悟道之前,跟各种各样的人学习,很多外道都是他的老师,你们觉得当老师好吗?我觉得应该学会当学生,把老师的身份放下来,你永远是一个学生,这样自己才会成长,不断的吸收别人好的东西,你如果每天在台上不停的跟别人讲,讲到最后你还有什么可以讲?没有一颗当学生的心,到最后你的能量就被封闭。古来大德隔段时间都会去闭关,调整,自我反思。反思的过程也就是找到我是谁?我在哪里,我要往哪里去?我们很少这样去观照自己,在人生当中真的很多东西都值得去反思。我们设计万佛殿的万佛,它讲到了华藏世界,讲到了一花一世界,一叶一如来,三千大千世界可以容纳一芥子当中,一芥子当中可以展现无量世界。就好像我站这里都要比你们高一些,但是到了某些场合我也很矮,但从外太空看我的时候是什么?连一粒灰尘都不如,若有若无的,我们小的根本看不见。我们人往往不知道我是谁?《阿弥陀经》讲从这个世界到西方极乐世界要经过10万个国土,无法想象那里有多远。

我们作为一个学佛者,作为一个修行人一定要把我们原有的思维不断的打破。慧海法师教大家要有空杯的思想,而这个杯子的执着也要打掉,杯子打破了就什么都不存在了。在学习成长的过程当中我们要把原有的思维模式打破,不断的自我打破,不断的自己我超越。

这两天大家在禅修的过程中就要不断的问自己“我是谁?”。

如果我是母亲就要像大地一样承载万物,我是个父亲就要像上天一样的关怀你身边的人,你如果是个董事长就要呵护底下的人成长。所以,大家要找到我是谁才能定位好自己,当你明白了我是谁你就知道如何去设定自己的定位。今天我在香海禅修就要在这个过程里好好的反思,时刻的活在当下,不断的明白自己在什么状态,明白自己处于什么角色!而我们人往往不是这样,处在这个角色做其它的事,所以我们活得很痛苦,因为你没活在当下,所有的烦恼都由此产生,你不断在计较、分别、比较之中,世间的痛苦永远就是这样。

 

认识万物生灭

昨天有个女的给我打电话说他的先生跟他第一任女友住在一起不回来了,觉得委屈了。我就给她几个案例,我说濮院镇有一个老板把初恋情人带回家,告诉他老婆说,你接受我有两个老婆吧!还有一个天天吸毒,总是不回家,她也痛苦。这种现象层出不穷,只要你的心不能接受这种状态,你永远就痛苦无边。最后我就给她两个选择,第一个,你能选择接受他目前的状态就不离婚;第二个,你如果不能接受他目前的状态就选择就离婚,这种痛苦跟谁去述说都没用,只能取决于你自己。

我们活在这个世界上不可能没有痛苦,因为我们有感情,我们的身体是血肉之区。就像我上个月牙疼一样,疼到最后开刀我都没感觉了,佛在世时也要生病。我们这个是有相的身体,到最后都会坏灭,你要是认为这种有相的身体永远不会坏灭,你的知见就不正确,不正确的知见就会产生烦恼。

不要认为结婚了以后还跟谈恋爱那时候的一样,那是不可能的,你在变,他也在变,环境在变,事物等等都在变,要学会适应。比如一个企业刚开始市场很好,正在上升之中就很容易做成,走到了一定的时候就开始下降了,发现自己再努力都没办法做起来,说明你没有了解到事物存在的那种规则。因为事物在变,而你的心没有变,你没能把握住事物存在的那种规律就痛苦。大家要记住,不要用一成不变的观念去看待瞬息万变的世界。我们人的烦恼就这样产生的,你会变你的先生会变,你的孩子、公婆都会变。所以,我经常跟大家讲要培养自己的福报,我后面会讲到,有大愿者就有大福报、大成就。

我经常打一个比方,一张纸在画一个圆圈,很多人只能看到这个圆圈,只看着这个点,很少去想这个圆圈以外还有那么大的空间。我们的思维出了问题,在我们的人生里面要学会不断的放大,把目前发生的事情放小。玉树地震死了那多么人而你还活着,你为了你先生的事情而痛苦煎熬,人家父母孩子可能一下子就没了,所以,我们很多时候是给自己找了很多烦恼。真正的一个修行者,大觉悟者,他的心像虚空一样没有边界,眼前所发生的任何事情在他面前不是什么大事情。所以,我们修什么?就是不断的把心放大,人家说泰山压顶而不惊慌的时候,那说明你有一定的境界。所以,当我们碰到越大的事情就更要从容的应对,从容是从哪里来的?是要拥有一个开阔的心,如果你没有这样的心量不痛苦是不可能的。

 

禅修要与生活结合

人生短暂的过程,把禅修跟生活有机结合在一起,禅修不等于你坐在这里叫禅修,实际上行住坐卧,言谈举止时时刻刻都可以体现禅修。

这次我在交大拓展训练的时候,一个房间住三十多个人,一到晚上睡觉的时候,那个呼噜声此起彼伏,每个都是老板,都有一个大肚子,都是打呼噜的高手。有时候听着他们打呼噜打着打着中间断就掉了,我还在等着他把后面的呼噜打完呢!这也是对我的一个成长,我平常不喜欢跟别人住在一起,进去的时候他们说给我单独安排一间,我说不用,这个机会很难得,我也要接受一下团体生活,我也要接受一下挑战自己的极限。我平常累的时候就观自己的心,让它放松下来做一个深呼吸,拍打一下,自己精神很快又找回来了。所以,我们禅修的过程要跟自己生活连在一起。累的实在不行了,回来就应该闭上眼睛,把心收回来,做几个深呼吸,这样你的能量又可以回来了。

我常把禅修比喻做止沸,经常拿一凉盆水放进去,那个沸腾就会止住,那锅水就不会烧干。我们的身体也是这样的,不断在沸腾的时候,那盆水就会烧干,禅修就是那盆水,让你补充能量的,我们身体的毛病都是自己正常循环当中出问题了,我们自己本来有一套免疫系统,自己可以调节自己,都是自己平常的时候自己没有注意。比如我那天牙齿痛,后来我就找到原因了,连续几天很晚休息,那几天宋老师老是拉我去吃留莲,又吃了很多辣椒,这几样火一加那就来了。其实,我们身上有一套非常好的免疫系统,这种免疫系统要靠我们自己去调节它。

所以,禅修要跟我们的生活时刻紧密的结合起来。回家吃饭的时候,感觉这个饭菜很美,要记得赞叹做菜的人;看到公婆,岳父岳母也要赞叹他们;看懂孩子,学会欣赏他,甚至看到花草你也赞美它两句,那个鲜花就会开得更灿烂更美丽。你们知道《水知道答案》这本书吗?如果不知道就去看看,连水都知道你对它的赞美,更何况你赞美的是人!我们用全身心的爱迎接今天,我要学会赞美别人,学会鼓励、学会欣赏别人,当我们身上每一个细胞都鲜活存在的时候,你身上肯定不会有毛病,癌症不会来到你身上。你不用去担心,担心本身就是一种毒素,就是负面的东西在我们身上成倍的增长,我们要把任何担心都抛开,用清净喜乐的心活在这个世间,这样才会开心。我们人往往不会欣赏自己,不会欣赏自己所拥有和得到的东西,总是想着别人的东西,有对比的时候就很痛苦。刚才有个同修讲到别人开宝马,住别墅,总是去攀比,但是,我们自己拥有的别人也未必有,应该珍惜自己现在所拥有的,你就会发现生活处处都是美好的。明白自己的能力、地位等等,自己目前有多少资源能力把它做好。

 

遵循因缘法则

我最近经常讲,人要相信命运,很多东西是要因缘条件成熟了才能推进,条件不成熟你再怎么想都没用的,事情还是做不成的。我们寺院后面的两幢房子,去年9月份我就想土建完工,因为资金不到位,以及各种原因制约着我,后来我就安慰自己,既然很多条件不够成熟我也不能逼着赶出来,那样质量什么的就会出问题。一切东西的存在都有它存在的规律,违背了那种原因和条件,你还想达到的那个目标就痛苦,就像赶鸭子上架一样。

我们在抚养孩子面对困难,碰到问题的时候不要跟着自己的情感去对抗,不要感情用事。比如你父母得了绝症了,在你有能力的基础下就去治疗他,实在不能治疗就没必要弄的两方面都痛苦。大家知道有一本书叫《人间正道》,后来拍成电视剧叫天道,里面有一个人他的父亲得了癌症,最后发现再努力也没办法,就只好让他父亲去世了,结果别人用异样的眼光看他。大家想一想在不可能医治的情况下放弃治疗到底是孝顺还是不孝顺?不过我们作为子女的,只要父母有万分之一的希望,都要想法设法的去治疗他,如果治疗不了就选择放弃,那样他本人也能减少一些痛苦。

人活在这个世间要遵循因缘法则,如果不遵循你花了大量的精力,结果还是得不到什么收获。这也是要求我们明白我是谁,我在哪里?就像我以前学英语一样,我的语言天份特别差,整个学校就我英语最差,后来还跑到厦门去学日语,我很刻苦的学,没想到别人学几天就超过我了。我在宁海将近四年,就连最简单的说吃饭我都不会讲。这种言语的天赋我就很弱,在学生时代很渴望想把英语学会,甚至规定每天还背多少个单词,在自己的房间到处贴着单词,发现还是不行就放弃了,不想再浪费时间了。这也是告诉我们要遵循因缘法则。我经常讲敬天爱人,大自然的法则不能违背,就跟我们的身体一样,冬天寒冷了时候就应该多穿点衣服,但是很多女士还是穿的非常少,现在年轻的时候还好,等到你年老的时候问题就来了。

 

 

所以,我们要明白我是谁,我在哪里?我是人,我活在这个世间,在万物中不过是一个点,不能以点概面。就像我们外面的草一样,很多人都讲打什么除草剂之类的,我说不需要。还有我们寺院到了冬天就开始掉叶子,你今天扫了只是扫今天的叶子,明天掉下来的叶子你还是要扫。你一口气想把后面所有的东西都解决掉是不可能的,每天要做的就是当下的事情。只要你努力把每一个过程做好,原来想期待的结果就自然的浮上来了。当我们明白自己在做什么的时候,就知道后面该往哪里去了!每个人都有想法,每个人都期待那个结果,那个结果能不能按你预期实现呢?那就要一步步的做起来。人生路上,时刻关注自己的内心,明白自己处的位子,属于什么样的一个角色。人最不容易做到的就是明白自己,不知道自己的角色,所以活得痛苦。

 

有大愿者必有大福报


如何自我定位

今天要讲的第二个主题是:“有大愿者必有大福报,有大福报就有大成就,大业绩”。

我经常跟一些年轻人讲,要把自己的人生定位一个有大愿力之人,愿是理想,愿是人生方向,愿是人生期待的美好结果,愿越大成就越大。一个有大成就的人,他的爱慈济众生,那芸芸众生都会成为他力量的推动者。世界上那些企业能遍布五大洲,他的每一个产品,所推动的理念都是普泽到很多人。一个世界首富必然有一个非常大的心量,他的出现能把这些问题解决掉,解决的问题越多,他的成就越大。而这个点是怎么来的?首先想到是为了别人,想帮大家解决问题。

德鲁克的管理就讲到了我们每个人存在这个世界都是一个点,在这个点里面定位好自己之后,如何把这个点运作的最好。比如说我们寺院的客堂,你在客堂工作,就应该把接待客人负责好,而寺院也是这个社会的一个点,都是一个枢纽,都把他运作好的时候,这个社会才能良性的运转。但是我们人往往忘记了那个点,自己的观念里面总是想着我要什么,而不是付出,不是去帮助这个社会解决一些问题。

 

成为解决问题的角色

我们的愿力为什么发不起来,都是我们的思维出了问题,我们经常会忘记自己在这个时间属于什么样的角色。现在的很多企业都讲企业文化,企业的定位,市场份额等等,而把最根本的东西忘记了,做起来就很辛苦,招一个员工不是让他天天给你赚多少钱,而是联合在一起去完成一个使命,把这个枢纽运作的更好,不是为你做,也不是为他做。所以,我告诉寺里的义工,你们来这里不是帮贤崇法师完成理想,而是一起完成一个平台,让这个平台利益更多的人。我们为什么要创立“和基金”,这要完成一个什么理念?就是一个义工银行,义工银行运作好了以后就解决了将来自己的养老问题,不用依靠家人和国家,我健康的时候帮助别人,然后把这个时间存到义工银行里面,不健康的时候把这个时间取出来用,这样就不需要子女,这个方法运作的好,以后的养老院就不需要请外面的人。我们旁边有个养老院,早上起来把凳子搬出来一起晒太阳,从早上晒到晚上,这是社会资源最大的浪费,因为他活着要消耗社会的资源,这个时候你还健康就可以去扫地、拔草、种菜、帮别人按摩等等,为什么不去这样的做呢?所以,我想以后通过和基金创立一个这样的机制,只要我健康就是一个资源,只要我健康就可以帮助别人。我们是社会的枢纽,我们的存在是帮助社会解决问题,所以,才有和基金这些诸多的想法。

我们的存在不是向社会索取多少,要把自己定位成一个为社会解决问题的角色,你以后的成就就无穷大,这就是有大愿者必有大福报,有大福报就有大成就,所有的问题都能得到解决。为什么从古至今那么多人在顶礼佛陀?不是他能保佑你什么?而是他教你的智慧能让你得到快乐、得到解脱、得到自在、得到喜乐,佛陀这种思想是为了让更多的人因为他而得到解脱。

所以,我们要思考一下自己在这个社会的枢纽!思考一下我在哪里,要往哪里去?从自身的角度去思考一些问题。为了争取那个名才显得我自身存在,你自身的德行不够的时候,即使给你那个名望也照不住。我经常讲富贵有三种:第一种像山中花草,自己春天绽放,秋天结果,这是用德行得到的宝贵;第二种像盆里的花草,通过你的培植才能开花结果,这是通过功名得到的宝贵;第三种靠权力得来的富贵,就像那个花从地里捡起来插到花瓶里一样,今天看上去很漂亮,两三天就枯萎掉了。想让你的富贵能持续的下去,那就需要你的德行,就像山中的花草一到春天自然而然的绽放。我们要发大愿力,为这个世间奉献自己的一份力量,你的力量可能很小,只要你去努力和坚持,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我们推广“爱的裂变”,只要你把这种爱,通过你推广开来,人生就会变化,通过你传播给十个人,那十个人再传播给另外的十个人……

 

归空的修炼

找到自己就知道如何去做。一般人衡量一个人只看他的财富有多少,名望有多少,头衔多少,不断的增加自己的头衔,觉得头衔越多越好。我在外面经常收到很多名片,那些人头衔真多,一张印不完印两张,还要折页,那么多的头衔实在的也就一到两个。这就是我们一般人看别人成就的标准。佛教里面讲的是要用减法,不断的减,减到为无,减到为空,等到你内心当中对名闻利养归零的时候,你身上所产生的能量会成倍数的增加,以前是加法,但是归零之后产生出来的就是乘法。当你开家长会的时候,在幼儿园里还显示自己是个董事长,那个场合你就是孩子他爸,你就要把所有的包袱卸下来,归空才能自在,才能学到东西。

每天禅修就是要让自己归零,我们所有烦恼的产生,所有的障碍在自己身上层出不穷,因为你把自己看成一个实实在在的固体,一个固体跟另外一个固体碰到一起,矛盾就由此产生。空性就是把自己空掉,像虚空一样,什么东西过来都没有关系,那你还有烦恼吗?还有计较吗?还有我慢、我执吗?这些东西都没有的时候,谁都伤害不了你,因为你把自己空掉了,空是人生的最高境界,是最究竟的大智慧,当你空的时候,在你心中可以升起无量无边的大智慧。

我们这个地球是飘浮在空中,那些宇航员都在外太空的时候都在那里飘,为什么我们没掉出大气层之外?为什么我们不会掉出地球之外?因为我们的业力、执着、欲望强强的把我们捆绑在这个地球之上,离开了就活不了,这就是业力,这是与生俱来的欲望深深的把我们绑在这个三界中,所以,要把这个世间困扰的东西都解除掉。你对这个有一丝一毫的贪恋、执着、放不下的时候,你的内心就不能得到解脱,不能归零,不能归空,你就不快乐。归零、观空的思想就是我们每天禅修要自我观照的一个修行方法。

 

专注与归零

最后有一个要求就是专注、坚持、弃而不舍、持之以恒。专注其实也是归零的体现,你心中没有归零的时候根本做不到专注,大家坐在这里还想着家里、公司、朋友等等,你就不能专注当下,不能专注当下就得不到多少东西。专注也是我内在要修的一个方向,我经常不专注,开车的时候打手机有时还发短信,最近我到上海都不开车,改坐火车,坐火车可以看书。有一次做火车我也抵触了很长时间,因为那个车是四位数字的火车,再加上这个车是跑远途的卫生打扫的不好,刚进去的时候特别难受,那个臭味实在难闻,后来时间久了就感觉好多了也就接受了,这都是我们内在的情绪在抵抗。大家这几天来这里禅修,来了就把心安下来,时刻观注自己的心,这只是一个短暂的训练,最主要的就是把这种观注当下的理念,回到生活中有机的结合。当你生活中时刻处于这样状态,身上是打开的不是绑紧的,是奉献不是索取,是包容不是敌对,负面的东西都会改变过来,很多事情你就能做好。这是两种思维方式,两种看待问题和理解问题的方法。

今天就到此结束,我们这个禅修讲课讲的太多了,应该是让大家多修,在这里只是给大家播一个种子,要得到收获还要大家回去以后的坚持,回去不坚持讲的再多都是没用的!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