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淫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居士文章

 张秉全居士:印光大师殊胜开示的句解之一


   日期:2023/1/12 8:49: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印光大师殊胜开示的句解之一

印光大师是近代佛界仰之如泰山北斗的大善知识,被尊为净宗第十三祖。弘一大师极赞印公,认为三百年来第一人而己,诚非虚誉。大师之法语、信函开示、深入浅出、事理俱臻,具详《文钞》。读其书起信归向佛门者何止笔者一人,而禀其教修净土法门而得大法利者,遍及海内外,无虑百千万人。

今试就印光大师一则辗转翻印广为人知的殊胜开示,进行逐句诠解,冀阅者共沾法益。

初、先出原文;二、逐句诠解。

初、先出原文。

“无论在家、在庵,必须上敬、下和。忍人所不能忍,行人所不能行。代人之劳,成人之美。静坐常思己过,闲谈不论人非。行住坐卧、穿衣吃饭,从朝至暮,一句佛号,不令间断。或小声念,或默念。除念佛外,不起别念。若或妄念一起,当下就要教他消灭。常生惭愧心及忏悔心。纵有修持,总觉我工夫很浅,不自矜夸。只管自家,不管人家。只看好样子,不看坏样子。看一切人都是菩萨,唯我一人实是凡夫。果能依我所说修行,决定可生西方极乐世界。”(文钞三编卷二第五百二七页复叶福备居士书)

二、逐句诠解。

“无论在家、在庵。”此指净土法门所化之机。在家,指居家男女二众:在庵,指出俗家住寺庵僧尼。净土法门,其大无外,似天普盖,似地普擎。三根普被,利钝全收。上至等觉菩萨,不能超出其外,下至逆恶凡夫,亦得参预其中,故无论在家居士,出家僧尼,均是净土法门所化之机。皆堪依之修习也。

“必须”,告诫之辞。此二字笼罩全段开示,一直贯穿到“唯我一人实是凡夫”为止。即告诫必须如是知、如是行之也。   

“上敬、下和”

“上”指尊长,如父母,师长等,“敬”指尊敬、敬重。《诗经》云:“父兮鞠我,母兮育我,哀哀父母,生我劬劳,欲报之德,昊天罔极。”岂可不加敬重、尊奉乎哉!师长於我有训导教育之恩。在家师长,“传道、授业、解惑”,教我以做人道理,传授知识技能之术业,解决您所不明疑问;出家师长,以佛法训导。诫勖于我,成就我之法身慧命,岂可不加敬重、尊奉乎哉!是故父母,师长必须上敬也。《梵网经》云:“孝顺父母,师僧三宝,孝名为戒,亦名制止。”若不孝父母三宝,於戒行有亏。又:《观经》云:“孝养父母,奉事师长。”此为净业正因。

“下”,指下辈儿女,下级员工,如企业主之雇员、工人、富家之佣仆等类是也。“和”,指慈和。对待下辈,下级,佣仆,应存慈和之心,常怀忠恕之道。必须和颜悦色对待之,绝不能颐指气使,盛气凌人。常思他们虽是我之下辈、下级、雇工。然而心佛众生,三无差别,都是过去亲属,未来诸佛,应生慈悲心,平等心对待之,并发救度他们共出苦轮之心。

“忍人所不能忍。”此句是说于别人所不能忍耐之事,我偏能忍受。此是忍辱波罗密,乃过量大人,出格高人之行履。譬如前人无故以横逆加之于我,折辱于我,不管是非曲直,即使是彼之错,我亦能悯彼无知而不与之计较,安心忍受,是为生忍。若遇意外之自然灾害,如水灾、风灾、别人或有诃风骂雨之言论,而我则思此乃自己宿业所感,恬然忍受而不生怨尤之心,是为法忍。

“行人所不能行。”行是指一切动作、行为。遇到别人所不屑行或不能行之事,此事如果于众生有利,于三宝有利,我必全力以赴地去从事,虽赴汤蹈火所不惜,此是菩萨行也。如释尊因地舍身饲虎,割肉喂鹰,即难行能行之菩萨行典范也。“行人所不能行”,必成佛道,必须努力行之。   

“代人之劳”。别人有劳苦之事,我愿为代劳。若没有深切之大悲心,诚难做到。《普贤行愿品》云:“若诸众生,因其积集诸恶业故,所感一切极重苦果,我皆令代受,令彼众生,悉得解脱,究竟成就无上菩提。”吾辈凡夫,虽不能做到如大菩萨代众生受苦,但至少要见他人劳苦,怀同情心,一定设法予以帮助,使彼减轻劳苦。假如此事我力所能及,则毫不犹豫为其分劳或代劳。

“成人之美”。此句谓成就人家之美事、好事。若见别人作于公众有益之善举、美事,我不但不生嫉妒之心,反而多方设法帮助他把美事、善举作得更为成功、圆满。譬如有人,发心施茶、施药、放生、印经,均于众生有所裨益之美事、善举,我一定要帮助于他,使之成就,是为成人之美。此即四摄法中之菩萨行。财力上帮助,属布施摄;劳力上帮助,或与其共作,属利行、同事二摄。苟能如是,爱语摄自在其中矣。

“静坐常思己过”此为自讼寡过功夫。夫一日之中,诸务丛集,酬酢往来,或有失言,失检之处,于休息之时,居室静坐一刻半时,检讨一日言行,有无过失,甚为有益。明人袁了凡先生每日写功过格,即是自讼寡过之极佳典范。印光大师说:“必须严以自治,毋怠毋忽,克己复礼,主敬存诚,其器仗(即武器工具之意)用颜子之‘四勿’,曾子之“三省”。”四勿:“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语出论语颜渊篇)“三省”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语出论语学而篇)不管“四勿”也好,“三省”也好,均是反省思察自己一言一行有无过错,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闲谈不论人非”此句是离口过。人们相聚闲谈,每喜谈论他人之是非、过端,此最伤厚道,口过不少。若前人确有其非,议之,犹伤我厚德,乃薄福之徵;若被议者实无其事,则属造谣兴谤,口业无边矣。吾辈为佛弟子,当痛戒之。

“行住坐卧,穿衣吃饭,从朝至暮,从暮至朝,一句佛号,不令间断。”此几句是示念法方法。为什么要一句佛号,行住坐卧,穿衣吃饭,从早到晚,从晚至晨,要不间断地去念?目的是求达到心佛相应,念念即佛之境界。《维摩诘经》云:“心净佛土净”。克实而论,净土实不在心外,十万亿外佛土,亦唯心所现。假若行人心不清净,西方净境何能临终现前,所以现在千念万念,不间断地去念,无非为念熟此句佛号,使心地得到清净。须知我人从无量劫来,背觉合尘,烦恼妄习,时时现起,熟得很!相反一句佛号,今时方念,生得很!不间断念佛。就是要把过去熟的东西逐渐疏远起来,现在生的东西逐渐纯熟起来,此之谓熟处转生,生处转熟。功夫如何得力,必须从不间断念佛中去锤练、熏习。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云:“都摄六根,净念相继,得三摩地、斯为第一”大师这段念佛不令间断之开示,实际上指示我们念佛要“都摄六根、净念相继。”不过换过说法而已。因为没有都摄六根之专注,行住坐卧,穿衣吃饭是无论如何达不到“不令间断”即净念相继的。

“或小声念,或默念,除佛佛外,不起别念”此几句示念佛须调理得当,则易持久安适。行住坐卧,穿衣吃饭,若唯用大声,则势有所不能,且会影响同伴令人讨嫌。又高声久念,念者亦易耗气致病,故以小声念为妥,只要自己耳根能听得清楚即可。至于睡眠或如厕,必须默念,否则便为不恭敬,有罪过。不论小声念或默念,功德一样,但务求不起一毫与念佛无关之别念。为何念佛要不起别念,因为现前一念之心,竖穷三际,横遍十方,体即法界,起心念佛,即成佛法界。《观经云》“是心作佛,是心是佛。”若起别念,则随其念之善恶,又成别的九法界矣。故欲生西方,须将心念停留在一句佛号上面。

“若或妄念一起,当下就要教他消灭”此二句示歇妄之法。谁人无有妄念,但贵行人及时起觉照,立即消灭,以妄念本空故也,古人云:“不怕念起,只怕觉迟。”夫妄念依真而起,全真起妄,全妄即真,如水与波然。水喻真心,波喻妄念。波止即水,原非二物。《楞严云》:“狂心若歇,歇即菩提。又:《圆觉经》云:知幻即离,离幻即觉,不历渐次。”此乃念佛除妄之妙诀也。

“常生惭愧心及忏悔心。”此句示惭愧忏悔之要。惭与愧,乃十一善心所之二种,惭谓惭耻,属内心自惭。如云:我怎可作此丧失人格之事耶!愧谓抱愧,属愧对于人。如云:我若做此不道德之事,怎么对得起父母与师长,由此不敢妄为,此为愧他。二者都以羞耻为性。修行之人,常怀惭、愧之心,自然恶事远离,德业日充,相反,无惭、无愧,乃二个中随烦恼,若人不知惭愧,则入于下作矣。印光大师撰文,结末每署常惭愧僧,可见惭愧二字在修行中之重要。

忏与悔。是改往修来之行。忏是忏其以往之旧业;悔是改悔,后不重造新业。《大智度论》云:“世间有二健儿,一者自不作恶,二者作后能悔。普贤菩萨行愿品,忏悔业障也列十大愿王之一,此是普贤菩萨向已证十地后心法身大士善财童子说的,可见上至等觉大士也须常行忏悔,何况吾侪具缚凡夫。常行忏悔,自然业消智朗,性天显露,即使八识田中,犹留宿世恶业种子,仗忏悔之力,也不致遇缘而起现行,故当常行忏悔也。

“纵有修持,总觉我工夫很浅,不自矜夸”。此三句明谦德之益。矜,自尊自大曰矜;虚诞自赞曰夸。修道之人,最忌自夸,才有一分,却说有一分半,甚至两分,如此即划地自限,不能进步矣。即使确有进境,总觉我工夫很浅,还不够,如此则能自强不息矣。《易》云:“谦受益,满招损。”虚心令人进步、获益,自满令人落后、受损。藕益大师云:“倘恃己修,见不修行便生忽慢;自持戒,慢破戒者;自读诵大乘,慢无闻者;自解义,慢愚鲁者;自观心,慢口说者。人我山高,胜负情重,毕生勤苦,止成修罗法界,去菩萨道远矣。”(灵峰宗论卷二)夫修罗法界心行,只合生修罗道,与念佛求生净土背道而驰,故当痛戒之。

“只管自家,不管人家”此二句从自修上立言,非是叫您作不发菩提心之自了汉也,幸勿错会。在修持上,不必去计较人家精进懈怠,用功或否,只管自己学好上进。谚云:“只扫自己门前雪,莫管他人瓦上霜。”

“只看好样子,不看坏样子。”古人云:见贤思齐,见不贤而内自省。善是好的榜样,我去学他,取以为法;恶是坏的榜样,我不去学他,内心引以为戒。如此则无往而不受益也。

“看一切人都是菩萨,唯我一人实是凡夫”前句示不慢任何人,后句示我辈障重凡夫,唯有念佛求生净土。《念佛三昧宝王论》开章明义,标目即云:“念未来佛速成三昧门第一。”夫心佛众生,三无差别。我们若能观一切人都是菩萨,是未来诸佛,则凡所见之人,不论贤愚,均可作你我增道胜缘。盖佛性平等,生佛等有,达多迷头狂走,正狂走时,本头何尝失去,一旦悟了,还不是彼此一样。我们要学《法华经》中之常不轻菩萨“我不敢轻于汝等,汝等皆当作佛”之作略,不轻慢于任何人。对于自己,总想我是一个罪障深重、轮回六道,苦不堪言之凡夫,只有一心念佛,求佛垂慈接引,往生西方才是我的安身立命之处。

“果能依我所说修行,决定可生西方极乐世界”

最末二句,印光大师为我等保证之辞。果然能够依我上面所说敦品励行,勉力为善,不间断地念佛,决志求生净土的话去做,尽此一报身,就决定可以往生西方极乐世界。

此则殊胜开示,不谈玄说妙,言词质扑无华,但一字一句,无不是从大师真知灼见的菩提心中流出,乃证道者阅历之言,果能宝此一段开示,当作座名铭,不时对照、省察,身体力行,则往生西方定如操左券而取故物也。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相关文章:张秉全居士)(五明学佛网相关文章:张秉全居士)  

 张秉全居士:欲得佛法实益,须向恭敬中求 

 张秉全居士:理具和事造 

 张秉全居士:生与无生,两冥之道 

 张秉全居士:二谛圆融,说法正印 

 张秉全居士:二谛圆融,说法正印 

 张秉全居士:略论一句弥陀,能除八十亿劫生死重罪 

 张秉全居士:一句弥陀,即凡夫心,成秘密藏。 

 张秉全居士:一真无性,染净从缘。如金铸器,贵贱天渊。 

 张秉全居士:尽信书,不如无书 

 张秉全居士:真念佛人,用不得禅门知识开示 

 张秉全居士:持名念佛,有事持理持 

 张秉全居士:依一实境界起修,速得疾入菩萨种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