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居士文章

 张秉全居士:莫讶一称登十地,须知六字括三乘


   日期:2023/1/16 8:53: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莫讶一称登十地,须知六字括三乘”

此七言联语,为印祖所撰,是为赞叹净土念佛法门圆顿广大普摄机而发的。对仗工整,用语贴切,有极强感染力。令读者对念佛法门生起无限崇敬之信心。联语文字简练,含义弘深,初学难解。今不揣己之庸愚,试将此联,略加诠释。

“莫讶一称登十地”者,一称,即一称南无佛也。十地,即十地菩萨也。由于是心作佛,是心是佛。能念是始觉,所念是本觉,能所不二,始本合一,即是究竟觉。故法华经云:“一称南无佛,皆已成佛道。”以念念即佛故,全超十地菩萨所修之行。吾人一念心性,不变随缘,随缘不变,横遍十方,聚穷三际。横聚交彻,即法界体。今以此法界体,念佛名号,则举法界全体而起成为佛的法界,佛法界最高,全超包括菩萨法界在内的九界,此是圆顿义理,任何不信或疑讶,都是不对的。所以印祖警诫吾等:“莫讶一称登十地。”

“ 须知六字括三乘”者,六字,即南无阿弥陀佛六字洪名。三乘,即声闻乘、缘觉乘、菩萨乘。此三乘圣法,一句六字洪名包括无遗。藏教,是声闻缘觉乘,通教,通前藏教,通后别圆。钝根通前藏教,利根则通后别圆。别教是菩萨乘,独菩萨法。至于圆教,则是圆融无碍非渐非顿的无上佛法。念佛一法,属圆教有门,(然亦摄余三门。),藏通二教行人,念佛往生,若未断见思,则生极乐凡圣同居净土,若已断见思,则生方便有余净土。别圆二教行人,若已断见思,犹未破无明,则亦寄生方便有余净土,若破无明,则生实报无障碍净土,亦分证常寂光净土。若四十二品无明全破,则是上上实报,究竟寂光土也。五逆十恶凡夫,临终一念改悔,乃至十念,亦预末品,终得不退转成佛。而已居等觉菩萨高位,如善财及华藏海众,欲圆成佛果,尚须经过往生西方途径。故蕅祖云:念佛法门,持名妙行,“上上根不能逾其阃,下下根亦能臻其域”印祖亦赞叹念佛一法,普被上中下三根,统摄禅教律诸门。须知六字括三乘之教导,也是千真万确的。故印祖特用须知两字提醒我等须知也。且与上联莫讶两字起到对应效果。由此可见印祖文字三昧之妙。

庐山东林寺《净土》副编辑李维居士发来电子邮件云:有投稿人在引用印祖这一联语时,将下联写成是“虽知六字括三乘”。细玩文意,直觉似有错误,但又不知错在何处云云。我知下联为“须知六字括三乘”,此系投稿人笔误,但为慎重起见,为李君查阅《印光法师文钞三编》下册,念佛堂联语的原文,确实是“莫讶一称登十地,须知六字括三乘”。故作此短文以答之。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相关文章:张秉全居士)(五明学佛网相关文章:张秉全居士)  

 张秉全居士:欲得佛法实益,须向恭敬中求 

 张秉全居士:理具和事造 

 张秉全居士:生与无生,两冥之道 

 张秉全居士:二谛圆融,说法正印 

 张秉全居士:二谛圆融,说法正印 

 张秉全居士:略论一句弥陀,能除八十亿劫生死重罪 

 张秉全居士:一句弥陀,即凡夫心,成秘密藏。 

 张秉全居士:一真无性,染净从缘。如金铸器,贵贱天渊。 

 张秉全居士:尽信书,不如无书 

 张秉全居士:真念佛人,用不得禅门知识开示 

 张秉全居士:持名念佛,有事持理持 

 张秉全居士:依一实境界起修,速得疾入菩萨种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