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法师开示

 万行法师:做什么就像什么


   日期:2023/2/26 16:27: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做什么就像什么

2010.8.24

问:您在给我们授皈依的时候,告诉我们皈依是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让我们不要去拜那些精灵鬼怪。但是,弟子今天看到很多您的弟子去烧法印纸,这种现象和您所教导的不吻合,让令弟子很困惑,请问对此我们应该如何理解?

师:法印纸是为我们的冤亲债主烧的,并不是为了精灵鬼怪。跟皈依时的要求——不允许礼拜、供奉精灵鬼怪的性质是不一样的。因为我们过去有意无意做了许多不应该做的事,结了许多恶缘,所以可以通过这种方式去化解恶缘。

实际上隐态的潜在规则和我们显态的潜在规则是一样的。比如我们人世间是通过金钱、物质进行交换,在隐态里面也一样有金钱和物质的交换,只是形式上和我们有差别,性质上并没有差别。说在形式上有差别,其实上也没有大的差别。无论是人还是精灵鬼怪,或天神等其他道的众生,都在互相轮回。为什么在有些人身上会体现出非常高雅的言行举止,我们说这个人很脱俗,像神仙一样,走起路来很飘逸,为人处事很洒脱,而在有些人上体现出来的气质却很庸俗呢?我们有时候骂一个人有阿修罗的品质、畜生的品质、某种动物的品质,的确,这个人是刚从动物道里投胎转世成人的,他刚刚来到人道,而有的是从天道下来到人道,所以他们身上有前一道留下来的影子。如果一个人做了很多世的人,在他身上就会体现比较重的人的习气。如果是天人下来,在他身上就会体现出仙人的气质与风格。如果你仔细观察,这些都看得到。

当三恶道的众生修够了福报和智慧,转成人以后,在他这一世的人身上还会流露出过去三恶道留下的痕迹,因为他才刚刚开始做人,你怎么看,他的言行举止,包括思维方式都不符合人的标准,很像从三恶道里出来的。有些居士,包括一些俗家人,一看他们的言行举止,就像学佛多年的人,甚至很像出家人。你问他学佛多久,出家多久了,他说刚刚信佛。为什么他才刚刚信佛,给我们的感觉却像学了几十年的佛,甚至在他身上还体现出出家人的形象呢?就是因为过去世他修过道。可是有些出家人、学佛的人,尽管这一世很努力,但你怎么看,他都不像个出家人,不像个学佛的人。

我问大家一个问题: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职业,可是为什么在我们身上体现不出我们的职业形象呢?为什么当警察的体现不出警察的形象,当兵的体现不出当兵的形象,学佛、出家的,体现不出学佛、出家的形象呢?你们每个人身上是否都带有自己职业的形象?这个问题留给你们去思考。

你们新来的居士,谁来汇报一下第一次到东华寺参加打坐,你们是怎么用功,怎么修行的?(居士报告略)大家来东华寺参学,学到了什么?哪方面让你们受益了?东华寺的出家人,包括万行,哪方面值得你们学习?你们学他们的什么?你们看到了我们什么优点?(居士回答略)

我们到一个新的环境,接触一个新的人,如果你发现不了人家的优点,发现不了这个环境的可取之处,说明你没有用心和这个人,和这个环境交流。在发现别人优点的同时,你也应该发现这个人、这个环境,也就是这个团队不足的一面。你能发现人家的优点,也应该能发现人家的缺点。只要你能发现,就说明你有用心观察,也说明了你的水平。如果我们看事情不能入木三分,和人交流没有洞穿力,那说明我们还没有用心,或者智慧不够。

我们到一个地方是向人家学习的,应该学习人家好的一面。可是很多人的心态不健康,本来是去向人家学习的,结果却发现了人家的缺点,紧紧抓住人家的缺点不放,人家的优点他一点也没有看到、学到。本来是去淘宝的,结果变成了去收集人家的垃圾、业障。很多人所谓的“参学”都是到处收集人家的业障、垃圾,看到人家的缺陷、短处就抓住不放,记得牢牢的、死死的,然后去攻击人家,忘了自己参学的初衷。久而久之,他的心态就扭曲了,身体也生病了。这种人看谁都是看到人家的缺点,不会发现人家闪光的一面;到任何一个团体,只看到人家不足的一面,没有看到人家好的一面。还有一种人恰恰相反,只看到人家好的一面,没有看到人家不足的一面,什么事情都朝好的方面去看去想,可是最后发现:怎么和我当初想象的,感受的,认识的怎么不一样呢?于是又大失所望,甚至最后还要骂人家。

一个人到任何一个地方,所谓的发现一个人,发现一个团体,你们说是发现什么?什么都应该发现。好的一面要发现,不足的一面也要发现。人家好的一面你是否学到了,能否做到?人家不足的一面,你是否也存在?你如何去规避?千万不要接触一个人,或者到一个新的环境,人家问你感觉怎么样,你说很好,好在哪里却说不出来,或者说很差,差在哪里也说不出来,然后就随便说几点好的或差的,都是无关痛痒的地方。这只能说明我们根本没有用心去感受,没有用心去和人家交流。

我们和人共事,乃至交朋友,都要想办法让对方把长处发挥出来,避免他的短处,不要给他造业障的机会,而是要为他提供发挥长处的机会。有时候对方造业障,做错事,是因为我们没有管好自己的身口意,才给了对方这样的机会。同样,我们想让对方做好事,也要为他创造做好事的机会。实际上你给他创造做好事的机会,你会得到和他一样的福报,因为是你给他提供了方便,创造了条件,尽管事情是他的做的,你和他一样有功德。

佛教一再强调学佛不外乎管住自己的身口意,一是不给自己造业障的机会,二是不给别人造业障的机会,或者说给自己一个修福报的机会,也给别人一个修福报的机会。管不住自己身口意的人,做什么都不会成功。一个人只有具备了超人的智慧,再加上超人的毅力,才会有超人的成就。你做什么事都不了了之,虎头蛇尾,以这种方式学佛修道,其结果也是不了了之,虎头蛇尾。看你做任何一件事情,就可以看出你做所有的事情,乃至你这一辈子所做的事情都可以看到,因为你做的这一点点事情就能全方位地体现出你内在所有的信息。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一个小的工作环境,你的品质、能量、能力、素质和你所有的信息都会在这个小环境里面体现出来。打一个比方,我们流通处进的货物的款式、颜色、摆设的方式就体现出里面工作人员的审美、素质和水平,从这些细节上就可以看出他们内在所有的信息。同样,看我们东华寺的库房,就可以看出管库房那几个人内心的状态。你想看他们做事是不是清晰明了有章法,只要看库房的摆设就知道。想看他们的内心世界是清晰还是混乱,只要看库房里面的东西摆放得是不是一目了然,可以不假思索地信手拿来就知道。库房物品的摆放是否畅通无阻,拿东西是否顺手,就代表他的思维清不清晰,明不明了,有没有逻辑性。库房就是他们的内心世界,只要看库房整理得好不好,就知道他们的内心世界。一个人做事如果没有程序、章法,他内在的消化就不良,气血的运行就阻滞、淤塞。你们看看自己的房间摆得整不整齐,协不协调,就知道自己的身体健不健康,内在协不协调,干不干净。你房间的卫生多少天打扫一次,你就应该知道你心灵的卫生、内在贪嗔痴,多久打扫一次。一个从不打扫房间的人,他会打扫他心灵的空间吗?一个人对自己的工作抓不住要害,来学佛,又怎么能抓住学佛的要害呢?看问题看不到要害,学佛也一样无处下手,他所谓的“在修行”,修的都是些无关痛痒的、边缘的方法。

一个不检查自己工作环境的人,他对自己内在的世界也是一个不严谨的人,他也不会去检查自己内在的起心动念和思想。如果他善于检查自己内在的起心动念和思想,同样,他也会经常检查他的工作环境,看看自己的工作是否都按时完成,是否有效率。

很多人喜欢清静,整天把自己关在小房间里不出来。这样还想修行,还想达到天人合一,和万物融为一体? 听起来岂不是可笑?从理论上都讲不通,实修上又怎么可能达成呢?在群体里面总是和别人格格不入,把脸拉得长长的,好像人家欠了我们几百万元一样,连自己身边的人群都融不进去,又怎么和大自然,和宇宙万物,和佛菩萨融为一体呢?眼前看得见摸得着的都回避,不予理睬,都不能沟通,又怎么和看不见摸不着的沟通呢?幸亏是看不见,所以你就说已经沟通了!人总是喜欢自己骗自己,看不见的,就说已经沟通,已经融为一体了!

如果生活中别人说的话你不能很快地理解,或者理解了做不到,那么你学佛也是这样,佛说的话,明师说的话,你也无法理解;即便理解了,你也没有实施的能力。如果你真的是一个想学佛的人,你的心中还有忌讳的事情,我奉劝你去面对,去接受,去突破,除非你不是真正想学佛,不是真正想进步。你心中有忌讳,正是你的“我执”在作怪。如果你已经感受到,认识到了,想回避,那么你更应该放下你的“我执”去面对它;如果意识不到,又另当别论。

事实上据我多年的观察,很多人学佛学得越久,心灵的空间越小,外面套的外壳越来越厚,最后把自己套死了,还美其名曰自己在勇猛精进用功修道,还以为自己很有修行。

虽然学佛的人不去攀援,不去惹是生非,但是,当缘来到你的面前,是非来到你的面前,如果你回避,不敢去面对,这怎么能说明你学佛进步了,你超越了呢?虽然佛光是普照的,就像阳光普照万物一样,但是你躲在屋子里关上门,拉上窗帘,不出去,怎么会得到阳光的照耀呢?虽然佛是没有分别的,但是,如果碰到一个很有分别的众生,佛也无可奈何。

世间上有很多机会我们碰不上,可是当碰上以后,为什么我们又不敢去面对;或者面对了又达不成,做不到呢?我们不是经常说人身难得,佛法难闻吗?可是你得到了人生,闻到了佛法,又怎么样?难道你就比别人高一等,比别人更富有吗?你和别人并没有区别,甚至闻到佛法以后,你反而不如别人了,因为你把佛法给曲解了。如果你没有闻到佛法,你就不会去接触佛教徒,那么你听到的,见到的,都是社会上更真实、更直接的东西,这些可能会把你的内心世界剖析得更深刻,让你的内心世界更真实地袒露出来。可是由于我们无明,虽然闻到了佛法,但把佛法给错解了,反而把佛法的理论变成为自己行为开脱的论据和理由。

我时常说一个懒惰的人在社会上没有生存的空间,突然有一天出了家,闻到了佛法,他的懒惰反而变成长处了,他为自己的懒惰找到了冠冕堂皇的说辞:“哎呀,学佛要看破、放下,不要追求世间上的功名利禄,既然得到了人身,就要好好修学佛法呀。”于是他每天呆在屋子里胡思乱想,甚至整天发呆,给别人的感觉却是,这个人对功名利禄都看破,放下了,心里对什么都不在意了。事实真是这样吗?同样,一个懦弱胆小的人,他没有胆识魄力去跟别人竞争,在社会上也没有生存的空间。但是一进入佛门,他的弱点就变成长处了,人家说这个人修行真好,看破放下了,什么都不去争,不去抢,不去斗。你是不敢斗,没有能力斗,还是看破放下了,不去斗?而一个做事没有耐力,不了了之的人,给别人的感觉也是拿得起,放得下。所以看佛教徒真的要别俱慧眼,否则就容易识错人。

问:师父,我想请教您一个发愿的问题,有个居士诵地藏经,发大愿,结果招了一身的附体,很痛苦。您曾经说过,凡夫都是以妄心发愿,而一个开悟的人自然就具足了愿力。那么凡夫是不是不应该发愿呢?如果要发愿,该如何发?

师:我先问你第一个问题,为什么他发愿不仅没有得到好处,反而得到坏处;不是招来了善缘,而是招来了恶缘?

问:是不是以妄心发愿招来的魔障?

师:我每天也有妄心,也打妄想,我怎么就没有招来精灵鬼怪,没有招来不好的运气,导致事业衰败,而这个人所谓的“发愿,结果却招来了横祸,事业衰败,家庭破裂,身体有病呢?你认为他发的愿是真的吗?我们在座的都是凡夫。如果我们以凡夫的心发愿,真的就能招来精灵鬼怪附体、事业不顺,家庭破裂,身体不健康吗?又有几个人真正懂得何为发愿,如何发愿?!你以为我们每天读一读“众生无边誓愿度,烦恼无尽誓愿断” 就是发愿吗?以为说一说“我要替国家承受灾难,替某人承担病痛”就会有力量,就真的能替他受过,承担业障了吗?如果真的这样,我们发愿本来是因为可怜别人,想帮助别人,代人受过,替人承受病痛,结果自己还倒了霉,那谁还敢发愿?这个问题留给你们去参悟。悟不透,再来问我。不过我可以给你们一个提醒:诸佛菩萨、护法神是干什么的?我们发愿去帮助别人,替人承担业障,承受病痛,自己反而生病,家破人亡,事业衰败,那要这些护法神干什么?为什么别人这样起心动念,本来不好的变好了,不成功的变成功了,为什么形式上大家都在做同样的事情,得到的结果却不一样?这个问题留给你们回去思考、参悟。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