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法师开示

 达照法师:七情六慾


   日期:2023/2/27 20:28: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七情六慾

    乐者悦也,心事兑现,是为人生之大乐!虽则世事由来多缺陷,幻躯焉能免无常,然而浮萍虽是无家客,欲到天涯任去留。也不失为变幻人生之大乐。风前残烛虽无定,雨后梅花香更浓。人有生老病死相催,岁有春夏秋冬更替,若能识得亲娘面,十字路口可回家!静思之下,竟也时刻体悟和乐之人生,不亦快哉!
    快乐是什么?最初应是慈母的乳汁,然后就是小伙伴的几个火柴盒可以链接起来做火车,少年时期的父母老师一声赞叹,青年朋友的肯定与欣赏,中年的事业有成,晚年的膝下儿孙满堂!不,何止如此?快乐是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其实快乐是从初一到十五的月亮越来越圆越明亮,人生就是如此,也是从十六到三十的月亮越来越小越融入黑暗而从容不易;快乐是早上的太阳,中午的暴雨,下午的彩虹,傍晚的霞光,晚上的星星和月亮。快乐是每天早上从黑暗中出来,重新开始;是每天晚上带着一天的成就迈向宁静的安祥。快乐是生命的存在,无论遇到什么都让你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微笑和眼泪都让自己终生难忘!快乐就是有饭吃,有房住,有衣服穿!穿的是什么,吃得怎么样并没有关系。
    当快乐的音符划过寂静的心空,举手投足天地间满是和谐的交响,古人说:久旱甘雨,故知他乡。近人说:花枝春满,天心月圆。当心灵的月光不去寻觅他人的光环,静视四周和自身,无论何时,身在何处,都那么明亮那么安祥,还有谁会浪费宝贵的情感!只在这无言的寂静中,安然而住,从容而往,坚毅而出,淡定而还!犹如云卷云舒,花开花谢,快乐本是平常。 


    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
    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
    一片荒丘,万重宫阙。
    人生何故怒难平?只为心头火,根未绝!
    一念嗔心起,百万障门开!只见心火炎炎,烧尽菩提之种;境风浩浩,凋残功德之林。仙人一嗔怒,城市遭大劫。修罗一发火,海水为颠覆。米拉日巴尊者之发怒,冰雹消灭众多人。狮子吼,无畏说,百兽闻之皆脑裂。
    让这颗“心”成为“奴隶”,或者置心于奴隶之下的状态,就是“怒”;如果让这颗心处于“如”如不动之当下,即不会发怒,而行之仁“恕”了。
    当怒火攻心的时刻,你的生命已经成为世界的奴隶,毫无把握,不能自己,将来的果报是铁床铜柱猛火烈焰。当怒火停息,彻底抽薪,从此地狱之门永远关闭,生命最大的痛苦亦将寂灭。心王行处,心奴服膺,心中没有一点怒火,世界顿时清寂无比!


    喜悦啊,犹如白云穿过蔚蓝的天空;欢喜啊,犹如清泉投入大海的怀抱。
    观察现实人生的各种景象,无明阴影笼罩下的生命是多么黯淡无光;一路追求的疲惫,终也抵不过岁月的风寒;清净完美的自性,却呈现出人们那支离破碎、不堪一击的无限忧伤。智慧的花朵,开放在灵性的殿堂,谁知道慈悲和智慧在每个人的心中静静地流淌!从容不迫,空寂安然。
    禅人的喜悦,就是看穿了身心世界的一切伪装,打破了价值观念的所有禁锢,放开心去,一尘一刹都是自性之庄严,一举一动都是心灵之展现,一景一物都是生命之因缘,一色一香都是究竟之寂静!此时此地,唯独只有佛法僧在心中流过,杂染烦恼和串习顷刻间化为天际的一道彩虹,美妙殊绝,无与伦比。人我是非,嘻笑怒骂都点缀着命运的车轮。
    天然大业,不假装璜;刻意求全,反致损伤。动物任其孕育,植物任其流芳!眼泪是轻描淡写的风景,微笑是茶余饭后的余香。看那穿越时空的距离在红尘外轻舞飞扬,灵性的觉醒在舒展的空气中回翔,没有谁明白这是最令自己喜悦的家乡。


    厌烦的心绪在事业不顺时出现,厌世的情结在人际矛盾时降临!世故人情不如意时,天理良心受侵犯时,恶心就会像被雷雨冲垮的堤坝,迅速蔓延淹没了往日的繁荣,如临怨贼盗匪,如遭天灾人祸,天旋地转,直接晕倒。每个人在生命的尽头,都会看见凶恶残暴的狰狞面目和恐怖无极的厌恶心态,其实都是埋在心中最深处的“恶”心展现,在生活中或许你会想办法掩盖自己那凶残的情绪,但在死亡面前却又泄露无遗了。只要心中还有丝毫的不愉快感觉,或者看不惯他人和事物,或者对自己身心存在着不满的情绪,甚至心中自以为是的正义感,都能导致嗔恨的萌芽,那就是恶心的流布,也就是被情所转,终必流浪生死苦海!
    在崎岖的道路上颠簸,定力不好的人就会感到恶心。在扑塑迷离、变幻莫测的人生过程中,脚力不踏实的人也会感到恶心,甚至难以承受,呕吐不止。消化不了现实社会的种种现象,被一件不如意的事情所干扰,结果就感到全部的人生都是难以接受的,所谓被一颗老鼠屎坏了一锅粥!或者说“一失足成千古恨”,也是凡夫世界的恶心状态。
    在自私自利情欲熏习之下,情感世界的“恶”心,更是令人触目惊心、吐血喷泪!有人一不小心怀孕了,便去医院把他们的情种或者孽种消灭在萌芽之际;有人反应迟钝,已经怀孕好几个月了,还要流产药死将要跳动的生命;有人把孩子生下来了还要后悔,却将亲生骨肉活活溺死在尿桶里;有人将活泼可爱的婴儿丢弃于街头或寺门之外,生死任其由命;有人将亲生孩子恶骂毒打,虐待成性,畜生不如;有人把兄弟姐妹同胞骨肉的财产据为己有,甚至杀害亲人谋财害命;有人不孝敬父母师长前辈,养育深恩不知报答,有苦推给长辈,恶言相加,恶骂侮辱,动手殴打亲人长辈,丧尽天良,愚昧无耻。如此等辈,今生营造苦具,来生感召恶道,三途易进而难出,地狱苦极而永劫,深夜思之,哀哉可伤!
    当心中被“恶”的情结所困,举目长天眷属而无亲,环顾四周欲哭而无泪,夜色宁静却难眠,晨曦初绽却无神,白天工作觉乏味,寻常交往不开心;春困秋乏夏打盹,冬季又太冷;行路担心遭劫贼,住处感觉像牢笼,坐静心如甴针毡,卧时心又起扰攘。那颗不安的心,一直缠绕在凡夫众生的现实感觉中,难以休止,难以自拔,难以醒悟,极难调伏苦痛得安息,极难消灭恶心悟真常。无量劫的生生死死,直到今天还不停止,那颗计较自私多苦多难的心,依旧流浪在滚滚红尘的飞扬!
    如果不是佛法的透视,谁能放下这千劫轮回的肮脏?如果不是苦切至诚的改善,谁能契入这亘古亘今的安祥! 

 

   在凡情迷执的涌动下,一次又一次地调整自己的方向,但总是一次又一次地宣告失败。就像一只猴子最初它所得到的只是一只玉米,然而当它看到了西瓜之后就去追求西瓜,最后它看到了野兔之后,竟也撒手抛下西瓜而去追求野兔,野兔跑走了,它就只能两手空空,什么也没有得到,真是如梦幻泡影。其实人生又何其不是如此呢?每一次成功之后就是叹息,每一次荣誉之后就是警觉,因为,每次的付出都远远超过了获得,而每次得到的东西,都不是自己真正想要的!
    在不稳定的、杂乱的、不自主的、轮回生死之中,最大的原动力就是欲望。如果没有了欲望,人就会像是树没有根一样,慢慢的枯萎,乃至死亡。可以说,一切凡夫众生没有无欲地生活的,只是欲望也有两类:一是杂乱无绪不能自主的恶欲,二是天伦之常长幼有序的善欲。恶欲使人迷惑颠倒心智狂乱,丧失人伦之纲常,影响自他之身心,使人烦恼痛恨堕落无奈;善欲则令人意志坚强身心愉悦,倍感责任重大,努力护卫自他,令人开心快乐感恩积极。
    佛法就是“先以欲勾牵,后令入佛智!”的缓兵善诱法,首先认识到恶欲的可怕坚决加以消灭,从而达到善欲的人间和乐境界;其次还要认识到善欲的局限狭隘坚决加以超越,从而达到了无欲则刚的解脱圣境;最后又从无欲的世界里出来,秉持着“无缘大慈、同体大悲”的情怀,菩萨完全依赖于“愿力”来到人间,示现弘化普渡众生!这三种情况其实都是以欲望作为根基而展开的。
    我们放弃了世俗的荣耀和光辉,于是拥有了真善美慧的心灵感受;我们舍弃了世间的真善美慧,于是解脱了无始劫来的那份蠢动与不安!在回望来时路的刹那,欲望就像魔鬼一样,装扮着各种角色,佩戴着各种面具,又在那里一一向路人表演它那些独特的绝技。而我们,走过来的人啊,多么庆幸看到了只会生长智慧和慈悲的地方,那就是菩萨的心肠,那就是欲望被转化之后的安祥!


    燃一炷幽幽檀香,
    迎风飘来阵阵木犀的清凉,
    寄情山水的寂静与流畅,
    生命是如此的悠然!
    怎不令人神往?!
    人是泥土做的,从小就爬在大地上,大地犹如母亲,母亲亦如大地,至今还带着泥土的芳香。春天的乡村,到处弥漫着山花的清香,柳絮池塘,梨花院落,杜鹃娇红,桃树嫣然!放牧在薄雾如纱的清晨,阳光温煦而迷离,淡淡地洒落在身旁。鵰鹰卷起雾霭,震动高飞的翅膀,冲向蓝天,自在翱翔。一片嫩绿的秀水青山,生机盎然。爸爸陪着我走在山岗上,空气格外的馨香。夏日南瓜和玉米的清气,还有河塘中的莲花飘香,桑葚葡萄挂满了枝头,在竹林里午睡时,闻到了竹叶的芬芳。中秋明月,丹桂飘香;冬雪洁白,无尘无染。油菜地和稻田的气味,伴随着母亲乳汁的喂养,感激不尽,恩德无边;六尘的世界啊,却让生命体验了如此丰富多彩的美好和苦难。
    饮食男女,山河大地,财色名利,是非人我,爱恨情仇,得失利弊,无一不是令人迷惘的对象,无一不是令人觉悟的地方!古今中外,男女老少,都喜欢香尘扑鼻,月穿竹影连窗绿,风送香花满谷场!衣食住行、吃喝拉撒都离不开香尘的缠绵。香妃香水伴香囊,何处香魂彻骨凉?曼殊云:乌舍凌波肌似雪,亲持红叶嘱题诗;还卿一钵无情泪,恨不相逢未剃时。木老诗云:香车西向马头东,从此天涯梦不通;暮暮朝朝风兼雨,三春落尽泪珠同。
    嗅觉灵敏的人啊,早就应该放下对香尘的贪婪。
    香,代表庄严的气氛!佛前一炷清香,给你永远的吉祥!

 

    声欲就是对声音、声誉、声韵、声尘的希求和欲望,因为耳根所对的就是声尘,这又包括简单直接的声音、舆论影响的声誉、和雅哀畅的声韵、高低缓急的声尘。声尘作为生命组成的重要因素而朝夕相伴不可或缺,一生下来就伴随这“哇哇”的哭声而来,到最后还是听着身边那些人的“哇哇”哭声而去,为何歌?为何泣?苦笑无端明历历;村前锣鼓喧天地,人生红白都是戏。
    声音使人欢欣喜悦!父母兄弟的鼓励赞叹声,即便是婴儿也会停止啼哭;亲人朋友的喜欢劝慰声,即便是浪子也会奋发回头;二八佳人的环佩娇柔声,即便是仙人也会陶醉神往;和雅哀亮的琴瑟箜篌声,即便是异类旁生也会驻足静听;幽静空灵的清风细雨声,即便是疲惫旅人也会心旷神怡;美妙绝伦的梵呗歌咏声,即便是诸佛菩萨也会拈花微笑。名声使人努力自强不息!所谓:人过留名,雁过留声。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死到临头了还要想名垂青史。讲得宏伟博大一点就是名扬四海,讲得认真负责一点就是名正言顺,讲得敦厚实在一点就是名实相符。佛说:假名安立。但有言说,都无实义。
    声音也会使人烦恼无尽痛苦不堪!初生婴儿的啼哭声,严厉苦涩的责骂声,莫名其妙的诽谤声,烦躁腻味的唠叨声,凄凉愁苦的哀叹声,激烈刺耳的骂架声,车水马龙的嘈杂声,雷电交加的急切声,鬼哭狼嚎的恐怖声,哭爹喊娘的痛苦声,声名狼藉的绝路声,命若游丝的微弱声,盖棺定论的锣鼓声,种种苦痛,都可以通过声音来传播。所以,心随声转,易于散乱,如犬吠声,如狗逐块,最终都是虚惊一场空费力,人生犹如空谷回音,渐传渐远,似真似幻。
    既然声音能使人快乐,也能使人难过,何不选择自己一种散布声音的方式呢?佛以一音演说法,众生随类各得解。梵音传遍三千界,寂静祥和满九洲。虽然随声逐块都是凡情迷执,但是我佛教导第一要多闻多思。禅师说:频呼小玉原无事,只要檀郎认得声。当年香严童子因为石头击竹闻声悟道,遂吟云:一击忘所知,更不假修持;动容扬古道,不堕悄然机。圆通章说:初于闻处,入流忘所,能所双亡,即得见性。


    色为六欲之首,YIN为万恶之源。佛说:一切众生皆以YIN欲而正性命。在心潮蠢动分别迭起的刹那,根尘分离,心物照映,能所隔阂,彼此攀缘。从最初贪恋父母行事,到最后痛心挥别儿孙,色身来去生死之间,唯一“色”字了得。都说七情六欲人之常然,在此樊笼之中,苦乐自当,无能代者。回顾往昔,为色所困,吃需鼓腹,穿要遮寒,睡需适意,用要美观,玩要舒心,看需眼馋。形色各异,长短方圆;显色不同,赤白青黄;有表之色,眼根所对;无表色法,眼不能看。然而不知,都是被色所缠。
    “色”之为物,是人们从生到死连累最多,惹人最苦,最有动力,最有危险,又让人感觉最实在的东西。从出生睁开眼睛的时候开始,就开始挑选自己想要的色法。一直到七八岁挑选玩具、十几岁挑选朋友,二十出头挑选恋人,自始至终,挑选服装和款式,挑选物质和色彩,挑选美观和造型,挑选住宅和轿车,挑选环境与风景,挑选一切看到的和看不到的形状和颜色。从生下来一直挑选到死亡,最终只能眼睛一闭,一切色法都带不走,只有眼前黑乎乎一大片,除非在心中留着平素对色法的录像。带着这些心中的图景,去寻找下一次聚会的轮回模样,生生死死,如此这般。
    其实,色法没有错,无论是善相还是凶相,都是自然界所赋予;色法也不会迷,无论是美色还是丑色,都是生命本然的展现。高低胖瘦,各有其美;青黄赤白,独有所好。即便是不看外景,也会看到闭眼之时的黑暗。看外随着外境转,看内又随心情动,看内看外,都是一样,均被根尘相对之色法所滞。本来眼能见色,借色身以存命,心自坦然,万法无咎。奈何苍生苦,偏为色欲忧;视而不见处,智慧随心流。
    佛说: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此心妙用如《楞严》:见见之时,见非是见;见犹离见,见不能及。古德云:见色闻声皆妙用,搬柴运水是禅机。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溪声便是广长舌,山色无非清净身。所以,随缘放旷任沉浮,一任春泥群芳妒。


   人在爱欲之中,从生至生,从死至死,由爱根故,沉沦世间爱河,随河流浪,渐积渐深,终成茫茫苦海,所谓:爱河千层浪,苦海万重波!由爱故生苦,离爱苦永除。佛经上说:无明爱取三烦恼。无知事物的真相而生贪爱,爱心炽盛而努力求索,此三者实为人生之全部烦恼的过程,然归根结底乃是无明为根本。爱就是以无知冲动为前导,以获取占有为后盾,只是冲动与占有的全程展现而已!凡情迷执,几乎没有不被爱河湮灭的。
    但是,爱也是人性中的美德,只要看清冲动无知的真相,说服获取占有的私欲,爱则是生命中最完美最感人最浪漫的本有情怀!没有无知冲动的爱,是智慧明了自由的爱,当消灭了轮回中最初的无明,也就消灭了我执,没有我执的人是有智慧的人,只有具足了智慧才是自由解脱的,在自由的生命世界里,爱不会给人带来任何负面的作用,爱只是自由的表白,也只是智慧的外延,是生命本质内涵的天性,只有升华和喜悦,没有一切不安的相状,人人所需,人人赞美,还因为有大智慧故不住生死,起大慈悲不住涅槃,回转根尘,炼魔涤垢,如此之爱方为不死的永恒之爱。
    不再获取与占有,是真爱的自信与坦然,并非就没有了爱的拥有和妙用,也不是接受不了至爱的抚慰和美丽的展现,而是同样生活在世界上,无论遇到或者觉受生命本质所显现的景象,都无须回避,更无须为此苦恼不堪,因为心中已经没有那个想要占据一切的邪恶,自我解放了,思想也就超脱了,自我消失了,由自我为中心的自私也不复存在。爱也就纯粹是生命中的昙花一现、彩虹一闪,无论是阴雨还是晴空,彩虹总是绚丽多姿美妙绝伦的,赞叹如此清净脱俗的爱。
    神圣纯洁的心灵,使人消除愚钝,大开智慧之门,破除自私的黑暗,走出生活的低谷和角落,自由的灵性出现在无取无舍的天空中,如云布雨,万类苍茫均被爱雨所滋润,犹如黑暗里精妙的闪电,顿时照亮了大地!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相关文章:达照法师)(五明学佛网相关文章:达照法师)  

 达照法师:学佛修行的几个先决条件 

 达照法师:觉悟入门—人生的现象 

 达照法师:觉悟入门—生命的形成 

 达照法师:觉悟入门—业风与心力 

 达照法师:觉悟入门—改变命运的力量 

 达照法师:觉悟入门—人生三大问题 

 达照法师:觉悟入门—有福报的生命 

 达照法师:觉悟入门—人生的意义 

 达照法师:觉悟入门—明了我们的觉性 

 达照法师:觉悟入门—生命的内在景象 

 达照法师:觉悟入门—禅观内省 

 达照法师:觉悟入门—身心功夫 点滴做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