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居士文章

 方伦居士:《净法概述》第五章 发往生极乐愿


   日期:2023/4/8 19:16: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净法概述》

第五章  发往生极乐愿

方伦居士

第一节  发愿之重要性

蕅益大师说:“得生与否,全由信愿之有无;品位高下,全由持名之深浅。”但是行者在极乐国的品位高下,不是问题所在,问题乃在能得生与否?也就是说:行持深浅,不是问题所在,问题乃在信愿有无。信、愿、行,是净土三资粮,资粮不具,绝不得往生,所以发愿在净法中,占极其重要的地位。

阿弥陀佛往昔以发四十八愿为极乐国缘起,自是之后,十方众生亦以发愿往生为净行根据,一是愿接,一是愿往,两愿俱全,则自他二力乃备,所以修净业者,必须发往生愿。弥陀四十八愿中的第十九愿分明说:若人至心发愿欲生其国,寿终必来接引,故有愿必生。而《弥陀经》中,佛告舍利弗:“若有人已发愿,今发愿,当发愿,欲生阿弥陀佛国者,是诸人等皆得不退转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于彼国土,若已生,若今生,若当生。”此即说明今生发愿,今生必生。《华严经》中亦曾说过:“是人临命终时,最后刹那,一切诸根悉皆散坏,一切亲属悉皆舍离,一切威势悉皆退失,惟此愿王不相舍离,于一切时引导其前,一刹那中即得往生极乐世界。”即此便见发愿之功用。这样看起来,发愿往生极乐国,是净土行人所必须实行的一宗大事,不当忽略,致失大利。

古今行人发往生极乐国愿者极多,故愿文亦多,其中字句虽千差万别,或详或简,而其大略,则总不外叙明愿于今生命尽后,即生极乐国之意。中尤以莲池大师、慈云忏主之发愿文及大慈菩萨之发愿偈等,最为详善;但若就不繁不简方面言之,似以慈云忏主发愿文为最合适。兹谨将前人愿文数首,并发愿仪式,抄录于下,俾作参考。行者发愿时,可在佛前诚心照念一遍,即可算是已发愿,命终之时,决定可以蒙佛接引,往生极乐国。

若欲自撰愿文亦可,但总当明白说出“我今以念佛因缘,求生净土,愿于命终时,佛来接引,往生极乐国”之意。因为修净土人,若工夫未十分真切纯熟,则临死时,为病苦故,或致陷于昏迷状态;为眷属情爱难于分舍故,或致陷于痴恋;为田庐财产难于忘怀故,或致陷于悲痛;为怨忿念头未能平息故,或致陷于嗔恨。其他如各种横死,临终时无不极度痛苦,绝不能念佛,或时间太骤,来不及念佛,若非佛现在其前,则不特净念将无由生起,并且将因痛苦嗔恨的缘故,堕三恶道中。为了这一理由,所以愿文中必须提及请佛前来接引这一事,方为稳妥。

发愿时,或到佛寺,于烧香拜佛后,跪在佛前发愿,或在家中佛像前行之均可。再不然即用一张红纸条,写上“南无十方三世佛菩萨”贴在壁上,对之烧香行礼发愿,亦无不可,但切勿在神道前行之。

第二节  介绍前人愿文及发愿仪式

一、前人愿文

(一)莲池大师发愿文

稽首西方安乐国,接引众生大导师,我今发愿愿往生,惟愿慈悲哀摄受。我今普为四恩三有,法界众生,求于诸佛一乘无上菩提道故,专心持念阿弥陀佛万德洪名,期生净土。又以业重福轻,障深慧浅,染心易炽,净德难成。今于佛前,翘勤五体,披沥一心,投诚忏悔。我及众生,旷劫以来,迷本净心,纵贪嗔痴,染秽三业,无量无边,所作罪垢,无量无边,所结冤业,愿悉消灭。从于今日,立深誓愿,远离恶法,誓不更造,勤修圣道,誓不退惰,誓成正觉,誓度众生。阿弥陀佛,以慈悲愿力,当证知我,当哀悯我,当加被我,愿禅观之中,梦寐之际,得见阿弥陀佛金色之身,得历阿弥陀佛宝严之土,得蒙阿弥陀佛甘露灌顶,光明照身,手摩我头,衣覆我体,使我宿障自除,善根增长,疾空烦恼,顿破无明,圆觉妙心,廓然开悟,寂光真境,常得现前。至于临欲终前,预知时至,身无一切病苦厄难,心无一切贪恋迷惑,诸根悦豫,正念分明,舍报安详,如入禅定。阿弥陀佛与观音、势至,诸圣贤众,放光接引,垂手提携,楼阁幢幡,异香天乐,西方圣境,昭示目前,令诸众生见者闻者,欢喜感叹,发菩提心。我于尔时,乘金刚台,随从佛后,如弹指顷,生极乐国,七宝池内,胜莲花中,花开见佛,见诸菩萨,闻妙法音,获无生忍,于须臾间,承事诸佛,亲蒙授记。得授记已,三身四智,五眼六通,无量百千陀罗尼门,一切功德,皆悉成就,然后不违安养,回入娑婆,分身无数,遍十方刹,以不可思议自在神力,种种方便,度脱众生,咸令离染,还得净心,同生西方,入不退地。如此大愿,世界无尽,众生无尽,业及烦恼,一切无尽,我愿无尽。愿今礼佛,发愿修持功德,回施有情,四恩总报,三有齐资,法界众生,同圆种智。

 (二)慈云忏主发愿文

一心皈命,极乐世界,阿弥陀佛,愿以净光照我,慈誓摄我。我今正念,称如来名,为菩提道,求生净土。佛昔本誓:“若有众生,欲生我国,志心信乐,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觉。”以此念佛因缘,得入如来大誓海中,承佛慈力,众罪消灭,善根增长。若临命终,自知时至,身无病苦,心不贪恋,意不颠倒,如入禅定,佛及圣众,手执金台,来迎接我,于一念顷,生极乐国,花开见佛,即闻佛乘,顿开佛慧,广度众生,满菩提愿。十方三世一切佛,一切菩萨摩诃萨,摩诃般若波罗蜜。

(三)大慈菩萨发愿偈

十方三世佛,阿弥陀第一,九品度众生,威德无穷极。我今大皈依,忏悔三业罪。凡有诸福善,至心用回向,愿同念佛人,感应随时现。临终西方境,分明在目前,见闻皆精进,同生极乐国,见佛了生死,如佛度一切。无边烦恼断,无量法门修,誓愿度众生,总愿成佛道。虚空有尽,我愿无穷。

 (四)白话简单发愿文

南无阿弥陀佛,我现在发愿,愿我死了之后,即生极乐世界,求佛到那时来迎接我。

二、发愿时仪式

1.念佛号不拘多少,多多益善。

2.南无十方三世佛菩萨。(三称三拜)

3.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三称三拜)

4.南无西方极乐世界大慈大悲接引大导师阿弥陀佛。(三称三拜)

5.南无观世音菩萨。(三称三拜)

6.南无大势至菩萨。(三称三拜)

7.南无清净大海众菩萨。(三称三拜)

8.读发愿文。

9.念:“某年某月某日,众生○○○,今在中华民国某某地方发愿,愿于命终时,蒙阿弥陀佛接引,往生极乐世界已竟。”

这是于未发愿前,先礼请上列诸佛菩萨前来证明,然后发愿,则证见具足。发愿后再加叙年月日、发愿人姓名、发愿地点、发愿已毕等文字,经这一举动之后,发愿一事,已成铁案,不可磨灭,死后往生,竟可千稳万当,不特自心中信得过,并且释迦弥陀及诸佛菩萨也不能不负其责了。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相关文章:方伦居士)(五明学佛网相关文章:方伦居士)  

 于凌波居士:方伦居士简介 

 方伦居士:律学集要 

 方伦居士:可畏可爱的业力 

 方伦居士:2009年《中级佛学教本》试题 

 方伦居士:2010年青年学佛组《佛学高级教本》考试题 

 方伦居士:净话 

 方伦居士:《净法概述》第八章 前人往生事略 

 方伦居士:《净法概述》第七章 余义随谈 

 方伦居士:《净法概述》第六章 以观想辅助持名 

 方伦居士:《净法概述》第四章 持名念佛 

 方伦居士:《净法概述》第三章 净土修行途径 

 方伦居士:《净法概述》第二章 极乐国轮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