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法师开示

 净土法门法师:“大比丘”释义


   日期:2011/4/2 22:47: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摘自净土法门法师《阿弥陀经要解讲记》

  “比丘”加一个大,那就是属于大乘的比丘,说明他是菩萨比丘,不是普通的比丘,不是小乘比丘。我们这部经是大乘经典,所以修学的都是属于大乘菩萨。这些出家人受了菩萨戒,称为‘大比丘’。“比丘”,受过具足戒律的出家人,称为比丘。“具足”就是圆满,佛所制定的每一条戒他都接受,他都能够依教奉行。在中国,出家比丘戒是二百五十条戒,统统都能够遵守。“比丘”有三个意思:第一、‘乞士’。“乞”是乞食为生。我们中国对乞食为生的人,称他作乞丐,在社会上是没有地位的。不像印度,印度乞士社会对他非常尊敬,中国要是托钵的乞士,没有人能看得起,这是社会制度不相同,文化背景不一样。他虽然是乞食,他是“士”,用现代话讲,就是知识分子,这是读书人。中国社会对于读书人非常尊重,俗话说:“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这个乞丐是读书人,是乞士;换句话说,他有学问,有道德,但是他是乞食为生的。

  ‘一钵资身’,“资”就是养活我们这个生命,靠一个钵。“钵”是钵盂,盛饭盛菜的,饭菜都混合在一起,没有分别、没有好恶,这是托钵乞食。‘无所蓄藏’,佛的制度,出家人随身所携带的,他的全副家当是“三衣一钵”,三件衣一个钵,是他全部的财产。这个制度在北印度,行!那是属于热带。我们晓得,释迦牟尼佛当年游化的地方都是印度,从喜马拉雅山以南,他的足迹所到之处一直到锡兰岛,整个印度这个地区他都曾经游历过。在那个时候,那个地区,三衣一钵够了。佛教传到中国之后,中国纬度比那边高得太多,三衣不足以御寒。中国的天气冷,“三衣”到了中国就变成形式。中国出家人还是穿中国的衣服,没有更换。只有在诵经、法会典礼,才将袈裟披在身上,做一个纪念,象征的意思。印度没有这个衣服,他就是一块布裹在身上。我们风俗习惯跟他们不一样。从这个地方也能够让我们深深体会到佛法的圆融,佛法的随俗,也就是我们现在所讲的现代化与本土化。所以它到中国来,所有一切生活方式完全是中国化,穿中国的海青,长袍长袖子。海青是我们汉朝时候的礼服,也就是士大夫阶级所穿的。用现在的话来讲,读书人、、知识分子所穿的礼服是海青,我们出家人也是穿这个衣服。在家人海青绣的有花纹,出家人没有彩绣,穿得很朴素,差别就在此地,衣服的样子完全相同。“三衣”,我们只有在典礼法会的时候才用,所以这个衣就把它缩小,差不多是原来的三分之一,我们用钩环搭在身上做纪念。

  佛教从中国传到日本之后,日本的法师比我们更现代化。日本的法师实在看不出来,他们穿西装,他们穿皮鞋,实在讲只是剃了头,除这个之外,他的服装没有办法看得出来的。他们的袈裟就更方便,缩成一小块,大概只有一、二寸,平常就装在西装上面的小口袋,到法会的时候掏出来挂在身上,这一块就是他的袈裟。从这些地方,显示佛教的适应能力非常强,非常圆融,的确是圆圆满满的做到本土化与现代化,所以佛教才能普遍的被大众欢迎、接受。这些当然都是属于形式,最重要的是它的实质内容。佛为我们所制定的,真正的用意就是教我们要舍,身心世界一切放下,这样才能得自在!所以出家人没有家,出家哪里还有家?没有家,无忧无虑,无牵无挂。一定要做到这个样子,你心才会安稳,才能够得到三昧现前,才能够开智慧。

  ‘专求出要’,“出”是出离三界,“要”是最重要修学的方法,出家的志趣在此。所以,对于世间一切法都不可以留恋。在过去出家人,行。只要是出家受戒,任何寺院庵堂,这是出家人修行的道场,你出家了,这个道场都有你的分。你虽然没有家,你只要找到寺院,你都可以去住,所以道场叫“十方道场”,都可以去挂单。挂单是到这个地方去住,到这个地方去修学。每一个道场,它的道风、学风不一样,像中国分为许许多多的宗派,我们想学哪一个法门,打听哪一个道场是专修这个法门、专弘这个法门,我们就到那边去,那个道场一定要收留,没有理由拒绝的。只要我们遵守规矩,遵守戒律,不犯过失,他没有理由拒绝。佛法在中国传了将近二千年,任何一个制度时间久了就会发生弊病,佛门也不例外。古来祖师大德建的道场叫“十方丛林”、“十方道场”,到以后它慢慢变成子孙庙。住持和尚传给他的徒子徒孙,代代相传,不是他的徒子徒孙到他那个地方去,他就拒绝不容纳。传到今天,道场古时候的道风,现在完全没有了。逼着出家人不能没有财产,出家人不能没有积蓄,出家人不能没有房屋,这逼着走投无路了。现在我们说出家人不像出家人,跟在家人没有什么差别,也不能怪这些出家人,时势所逼,没有法子!

  历史的演变,这里面因因果果我们都要了解,然后在这个大时代当中,真正出家人只要守住“无所蓄藏,专求出要”,这就行了,我们的道业才能够成就。在这个时代虽然有所积蓄,这个积蓄是使我们的身体在这个世间依靠生存必须要有的条件。这是现在被逼非得要有,但是心里面不能有,心里面要有,那就坏了。你有所留恋,有所牵挂,到你念佛念成功,阿弥陀佛来接引,你说我还有房子,银行还有多少钱,那就糟了,阿弥陀佛不会带你去了。这些东西纵然是有,也要放得干干净净,什么时候走毫无留恋,有如没有,这才行!这是应付今天这个时代。自己有这个福报,应当尽心尽力去帮助别人,帮助这个社会,帮助佛法的弘扬,帮助一切众生,这就对了。决定不能够据为己有,自己贪图享受,那就错了,就堕落了。

  第二、‘破恶’。‘正慧观察,破烦恼恶,不堕爱见’。爱见就是烦恼。爱就是贪爱,是“思惑”,见是讲“见惑”,就是见思烦恼。这是讲用智慧破见思烦恼。“见惑”就是错误的见解、错误的认识;“思惑”就是贪、瞋、痴、慢、疑。疑是对于圣人的教诲你怀疑,你不能够深信。我们用真正的智慧,能够将这些错误的想法、错误的看法纠正过来,这叫做“破恶”。

  第三、‘怖魔’。魔是讲的天魔,也就是我们一般讲的上帝、天王,说的是这些人,这些人比我们世间人的福报大,三界六道都是他统治的。如果这个人出家修行要脱离三界轮回,他听说了,他看见了,就非常忧虑。为什么?他统治下的人民又少了一个,又跑掉一个,他心里就很不高兴,心里就很难过,这使魔王感到恐怖。‘发心受戒’,这是发的真实心。‘羯磨’是梵语,意思就是“作法”,现在来讲,就是举行的仪式。举行出家受戒的仪式,在仪式里面郑重宣示,接受佛的教戒,依教奉行,这样的人决定能够脱离三界,能够成佛、成菩萨、成阿罗汉,魔才恐怖!现在有许多出家人,出了家之后没有依照佛的教诫去修学,他们虽然在戒坛里面受戒,魔看到之后一定很欢喜,笑笑。为什么?他出不了三界;因为他并不认真,他那个出家的心是假的不是真的,所以魔现在也不恐怖了。从前出家人白四羯磨的时候魔恐怖,现在看这个样子魔不恐怖,魔看了笑笑而已,这就是说出不了三界。这是我们必须要知道、要理解的,要认真来反省,认真来修学。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戒律       净土法门)(五明学佛网:戒律       净土法门)  

 如本法师:净土法门 

 陈兵教授:净土法门实似论 

 净界法师:净土法门的特色 

 净界法师:念佛不等于修净土法门 

 法藏法师:净土深义 第五讲 净土法门的实修与检非 

 法藏法师:净土深义 第四讲 净土法门修持的正助 

 法藏法师:净土深义 第三讲 净土法门的特异方便 

 法藏法师:净土深义 第二讲 净土法门的特质 

 法藏法师:净土深义 第一讲 净土法门是大乘佛法的真实之教 

 净慧法师:第三届禅七开示 戒律是善恶的标准 

 净界法师:修学净土法门应该注意的事情 

 竺摩法师:净土法门的信和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