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居士文章

 傅味琴居士:心理导引——喜(30~39)


   日期:2023/4/18 11:25: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喜(30)
———————— 傅味琴 2001.6.20 ————————

没有醒觉的人说话,都是梦话

本次提要:
 ·苦恼是因为没有得到法喜
 ·没有醒觉的人说话,都是梦话
 ·主人有觉悟,小偷忙缩手
 ·愚者醒不过来,财宝偷光也不知道
 ·看得破就是觉
 ·世俗享受看不破,粪蛆到清水里也叫苦

苦恼是因为没有得到法喜

有些人总说苦恼,你不要受他们影响,咱们得到法乳要欢喜,他们没有得到法乳叫苦恼。从这方面来理解他们也没说错,以后再碰到这样的人——“我是苦恼人啊”,“不错,你是苦恼人”,“你也是苦恼人”,“怎么我也是苦恼人?你没有得到法的欢喜所以苦恼,我天天听法,法喜充满,怎么叫苦恼人呢?应该是法喜人”。从来没有“法苦人”,所以不听法的人天天说苦恼,苦恼这顶帽子不要强加给天天听法的人头上,尺寸不对。听到法能滋养法身慧命,已经够快乐的了,够欢喜的了,从听到法以后产生的法喜,才是我们真正需要获得的欢喜,没有烦恼,没有颠倒,没有愚痴,能渐渐使我们在慧命上成长。

没有醒觉的人说话,都是梦话

再讲讲觉,觉这个字可以大讲特讲,整个四十九年教法全是讲一个觉。一个骗子,一个小偷,他最怕的就是这个人在觉悟中,所以他希望最好大家都不要觉悟,他可以行骗,如果主人觉悟了,他骗得了吗?从前有个小偷,爬到屋顶上,因为从前老房子屋顶瓦片中间有块可以透光的玻璃,小偷就把玻璃移掉,如果天窗比较大,他会从这儿跳下去,再开了门出来,小偷在黑暗中看到有点亮光,就再听声音,如果他听到下边呼噜声,知道这个人睡着了不会发觉,可以偷东西了,偏偏那一天他听到的是:“你来了?请坐请坐。”他一吓,以为房里人醒着,叫我下去坐,我一下去他把我抓住了,还是跑吧,刚刚想跑,又听到:“你走了,不送不送”。其实房里人在说梦话。

主人有觉悟,小偷忙缩手

我六岁死了父亲,家很穷,二哥出去工作,买了一支外国牌的金笔,插在上衣口袋里,挤公共汽车,心都在这支金笔上,因为他心没有离开,有觉悟啊。那时候扒手多,扒手在背后用两只手指从他肩上伸过来,他已有感觉了,他“嗯”一声,小偷急忙把手缩回来。

愚者醒不过来,财宝偷光也不知道

现在有人叫佛弟子不要深入经藏,不要智慧如海,听法用不着听,叫大家学愚,可不要上他当。这是他们行骗的第一步,让你睡着了,他好干坏事,因为你没有觉悟了嘛。释迦佛说法四十九年,只说要从法上去觉悟,释迦佛从来没有说过,佛弟子不应该从法上觉悟,应该离开法,去走愚的道路。所以现在有很多人已经不懂法了,都在走愚的道路,始终没有醒过来,家里智慧的财宝都被偷光了,他也不知道。

看得破就是觉

要讲觉,通俗地说“看得破就是觉”。前几年上海的大学生有一句口头禅,说“我看破红尘了”,他们把消极说成看破红尘了。现在大学生都找女朋友,女朋友不要他了,他就消极了:“唉,看破红尘喽”,可能还有下一句没说出来,“干脆当和尚去”,这叫看破吗?

前几天有四个年轻人,来佛协文教部小住,原是在社会上工作的,叫什么“摇滚乐队”,就是拿着吉他,一边弹一边唱,上身抖下身摆,后来他们对这种乌烟瘴气的生活很不满意,总算还有点觉性。由于他们的朋友知道福鼎有这么一个佛协文教部,很清净,所以他们也发心来,本来说住五天,住了两天就跑掉了,所以他们还没有看破呢。

世俗享受看不破,粪蛆到清水里也叫苦

修行人修不出快乐,天天叫苦,吃也吃得苦,不到外面走一圈倒也罢了,到外面看到肉啊鸡啊鱼啊,烦恼起来了压不住啊,到底还是从前没人管我好,即使庙里吃素,我拿了师父的钱上街走一走,鸡啊鱼啊吃饱了再回去。现在钱也不能乱花,想多睡一会儿,时间一到不起来又算违反规章制度,我总以为人世间不太清净,想到佛门里来享享清福,虽然清闲也是清,谁知道这么苦啊?就好像粪缸里的蛆,人们说大便小便都是臭的,我想到清水里去总能舒服一点,怎么一到清水这么苦啊?连个苍蝇都没有了,我不适应,不习惯啊!他们进了佛门还迷恋着世俗的生活,吃喝玩乐,自由散漫,开开玩笑,要么结帮结派,动瞋恨心,搞斗争,把他搞倒了我也痛快,这样的人,并没有看破,也没有醒过来。

 喜(31)
———————— 傅味琴 2001.6.20 ————————

“红”就是名,“尘”就是利

本次提要:
 ·“红”就是名,“尘”就是利
 ·名利虚妄不实,追求它干什么
 ·最脏的是钞票
 ·修行人图名利,仍是世俗人
 ·对弟子不负责培养,要背因果
 ·弘扬佛法,教育众生,要什么名利
 ·出家人更不能迷恋世俗

“红”就是名,“尘”就是利

什么叫看破红尘?并不是消极,而是有伟大的人格,崇高的精神,才能离得开红尘,离开了红尘的人,就是一个有伟大人格的人,有崇高精神的人,怎么叫做消极呢?

用易懂的话来解说,“红”就是名,“尘”就是利,看破是把名利看破了,放得下。进佛门的人一不求名二不求利,叫看破红尘。

名利虚妄不实,追求它干什么

名利都是虚妄不实,追求它干什么?名利都是肮脏的东西,“名”肮脏在哪里?一个人出名,很多都是采用不正当的手段,踩在别人的背上爬上去;“利”呢?最好别人吃亏,自己占便宜,才发得了财,搞歪风邪气,尽动脑筋怎么样赚钞票。举个简单的例子,有人问:“你知道最近小黄怎么样?”“小黄啊,报上常有他的名字,他红喽”,出名就叫“红”。

最脏的是钞票

“尘”呢?就是灰尘的意思,灰尘是肮脏的,世间上最肮脏的还不是大粪,如果大粪最肮脏,狗怎么看见就去吃?最肮脏的是钞票,钞票堆满细菌,从没洗过,假如这儿有一堆粪便,有一叠钞票,狗用鼻子闻到粪便,就吃光。钞票比大粪还脏,连狗都不要。人就喜欢钱,如果粪缸里有张一百块的钞票,肯定有人会去捞。

有一年,西安请我去讲心理治疗课,因为讲课有报酬,我就到银行里去把钱汇回上海家去。银行里一个女的服务员,看见我表情就紧张,最好距离三尺,因为那个时候上海正流行肝炎,她看见我手里的钞票也害怕,我说,“你尽管放心,老人不会传染肝炎的。”她这才放心,她怕什么?怕钞票上带有肝炎病毒。

修行人图名利,仍是世俗人

进佛门的修行人,还在为名为利,这个人不像修行人,仍是世俗人,还在红尘里转,你修行怎么连个名利都修不破?佛教最反对名利,名是最害人的,利是最危险的,你对这两个没有觉悟的话,就不是一个有智慧的人,信佛白信了,也可能你根本不懂佛法,或者只懂了一点,也可能现在你变了,好比很久没晒阳光,人也发霉了,闻不到香味,全是霉味。

对弟子不负责培养,要背因果

人怕出名猪怕壮,名最可怕,有了名就很难修得好了。第一恭敬供养你的人多,你容易起贪心,贪恭敬利养,这个修行人就完了。人家说:“这个大师父名气大,归依弟子好几万”,本人还自得其乐。这么多人来归依你,你给他们培养了没有?是不是天天在给他们讲法啊?受了弟子三个礼,又受了红包包,不负责要背因果的。

弘扬佛法,教育众生,要什么名利

第二,树上有两三只鸟窝,树枝也已经弯下来了,一棵树上全是鸟窝,这棵树不死才怪呢。真正修行人看见名利的场面就害怕,只要能够弘扬佛法,教育众生就可以了,要什么名要什么利?没饭吃,释迦佛也不会把你饿死,没饭吃去托钵。你自己不肯去托钵,那是你自己的事情。原始佛教托的钵有这么大,要两只手捧着,够你吃饱,有这么大的钵,还要名利干什么?

出家人更不能迷恋世俗

居士虽然有家庭,家庭是世俗的家庭,也不能迷,不能留恋,要有觉悟,要跟出家人学习,不迷恋世俗,出家人更不能迷恋世俗。迷恋世俗的人从小地方就看得出来,来一个穿着非常时髦、年轻美貌的游客,生了眼睛总能看见,也不能闭着眼睛走路啊,看见了就可以了,再看就迷了。

 喜(32)
———————— 傅味琴 2001.6.20 ————————

没有烦恼的快乐才是无苦之乐

本次提要:
 ·小和尚遇到姑娘求拍照,拔脚就跑
 ·出家人把情爱看成魔
 ·被色声香味触吸住了,全叫迷
 ·学生挺好,挺好也得防止
 ·世俗一切不要迷,尝到莲子芯才知苦
 ·没有烦恼的快乐才是无苦之乐

小和尚遇到姑娘求拍照,拔脚就跑

前一时期看到你们写的一篇日记:“走上山坡,半路上碰到两个姑娘,背着一只照相机”,因为小和尚都是青少年,小姑娘开口说:“来来来,跟我们拍张照。”那个小和尚,心里就想:“我是出家人,能跟你拍照吗?”一想不对,还是跑吧,就慢慢的走下去了,这小姑娘还在打招呼:“哎,来来来,来呀,拍张照,拍张照”,他一听,怕她追上来,拔起腿来就跑进了寮房,总算跑掉了,这就叫觉。

假如迷了呢?拍照就拍照,又不是我要跟你拍,你要跟我拍,咱们有缘嘛(众笑),将来好度你,话倒好听,其实迷掉了。

出家人把情爱看成魔

我年轻时,安庆一个学生跟我说,有个寺院开放后,男女青年来往很多,有的大学生也常去。有一次两个大学生去见当家,傲慢没有礼貌,说:“师父,窗外男男女女,一对一对,请问师父有何感想?”(众笑)竟然说这个话,也太放肆了。这个出家人回答:“我们出家人也是人,也有欲望,不过观点不同,你们看起来男男女女,亲亲爱爱,我们看起来,这些都是魔。”说得两个大学生没话说,好比给老师父打了一个耳光。

被色声香味触吸住了,全叫迷

我以前在成都昭觉寺听清定上师讲经,因为昭觉寺跟动物园相通,游客多啊,清定上师讲经时常说:“不要看!不要看!谁看了谁倒霉”,谁看了谁倒霉,怕你一迷掉,法身慧命就死掉了,那不是倒霉了吗?你们出外去买样东西,看了这家看那家,花花绿绿挺好看,这也是迷。有一家在放电视,你即使没有进去,在门口看一下也叫迷。被色声香味触吸住了,全叫迷。

学生挺好,挺好也得防止

前两年我常去看病,也常跟老医生说两句风趣话:“我的这些学生来看病,如果他病好了,你就跟他说:‘你病好了,不必再来看了。’免得他们病好了也来看,其实是在街上逛两圈。”老医生跟我笑笑:“傅老师,你的学生都挺好”,挺好也得防止。

世俗一切不要迷,尝到莲子芯才知苦

世俗上的一切可不要迷呀,你现在觉得快乐,以后就觉得苦了,莲子边上咬一点,味道不错,咬到莲子芯,“怎么苦的呢?”里边就苦了,没有尝过莲子芯的人就不知道莲子芯是苦的。所以,我们要成为一个有觉悟的人,不要贪名贪利,求名求利,不要迷恋于世俗的生活。

没有烦恼的快乐才是无苦之乐

底下讲四无量心中的喜,“愿诸众生永具无苦之乐,我心怡悦”,这是四无量心中的喜无量,我们求喜,还要发大心,要广度众生,要发大愿,愿一切众生都有无苦之乐,我心里才快乐,这才是真正的喜悦。什么叫无苦之乐?没有烦恼的快乐就是无苦之乐,世间上人带着烦恼求快乐,都是有苦之乐,相对的乐就是有苦之乐,绝对的乐才是无苦之乐,无苦之乐就是智慧的乐,觉悟的乐,了生死的乐,断烦恼的乐,到彼岸的,乃至于一直到成佛的大乐,我们都应该有这样崇高的理想,伟大的胸怀,要成为一个有志气的佛弟子。今天时间到了,下课。                (2001.6.20 第八讲完)


喜(33)
———————— 傅味琴 2002.1.17 ————————

地狱是自己造成自己去

本次提要:
 ·佛弟子主要修个平等心
 ·放下欲望,就是幸福
 ·为什么明知危险,还要干下去,因为心不死
 ·老师父后悔了,不许徒弟赶经忏
 ·尽在释迦佛脸上抹黑,就是为了欲望
 ·“欲”无非是为名利,这就是地狱的因
 ·地狱是自己造成,自己去

佛弟子主要修个平等心

各位同学,上学期我讲心理导引,题目只有一个字,叫喜,还没有讲完。这学期我从回来以后,跟你们只见了一次面,听说你们快要考试了。我回来主要是养病,所以天刚亮,我就到树林里呼吸氧气,跟你们男众班请个假,但又常到女众部去讲课。你们会有两点想法,看样子傅老师的病在好起来,已经在女众部讲课了,还有一个想法,既然能到女众部讲,为什么男众部不讲?大概女众部是专修班,好像傅老师不太平等。其实我很想来讲。

虽然事情上总有点差别,但是平等心不能疏忽,什么叫平等心?只要有正法的地方,不管条件好条件坏都应该去,这就是平等心。佛弟子就是修个平等心,金钱是不可能平等的,你富了还有比你更富的,能平等吗?富了还会变穷的。佛弟子要尽量趋向于平等,平等就是觉悟。觉,觉些什么?就是平等。

放下欲望,就是幸福

古今中外都有句话,“欲望就是痛苦的根源”,欲望永远也满足不了,所以叫做“欲壑难填”。人到危险的时候,拉也拉不住,悬崖勒马,有几个拉得住?这匹马拼命往前跑,跑到快要掉在万丈深渊的悬崖的边上,它害怕了,可它刹不住啊,像卡车高速度行车,要立即刹住也刹不住的,因为惯性作用使它还要往前冲一冲,真正悬崖勒马的英雄有几个?

为什么明知危险,还要干下去,因为心不死

人生也是这样,贪名贪利贪享受,拼命地往欲望上追,跑,一到危险了,想停也停不住,这就是欲望的可怕,为什么停不住啊?不到黄河心不死,已经养成习气了,你叫他不干,他难受,明知道危险,他还要干下去。

老师父后悔了,不许徒弟赶经忏

一个人要满足自己的欲望,要花多少辛苦,钱也不是天上掉下来的,看看那些赶经忏的人也辛苦,为了在佛门里赚钞票,不怕在佛门里背罪过。听说这儿有个老师父,年轻时候一直赶经忏,年老了不许他徒弟赶经忏,他后悔了,所以跟徒弟说:“你只要在佛学苑唸书,你要什么条件我都答应你,但是你别出去赶经忏”。

尽在释迦佛脸上抹黑,就是为了欲望

有人告诉我他去过很多庙,凡是在佛门败坏风气,走错路的往往是得癌症死的,死后还要受什么报,这就不必说了。

所以有的好的师父,就是不许徒弟赶经忏,我在慈云佛学苑讲过课,她们就不做佛事经忏,我问,“你们怎么不像别的庙那样做佛事?”说,是老师父不许做,老师父说做经忏赚钱的人,死了要下什么地狱,要受多少长时间的苦。释迦佛的弟子竟然为了钱,尽在释迦佛脸上抹黑,这就是为了欲望。

“欲”无非是为名利,这就是地狱的因

钱是最肮脏的,无论哪一张钞票,从来没人洗过,100元钱丢在粪缸里照样有人抢,数钞票还愿意把钞票的脏送进嘴巴,人看见钞票就会迷。“欲”无非是为名利,如果我们心里不把欲望拔掉,对世俗的欲望还抱有一点希望,这就是地狱的因。并不是我说的可怕,以佛眼看众生,死后得不到人身者如大地土那么多,能得到人身者如手掌上一点土那么少。

地狱是自己造成,自己去

拿社会上人说,并不光是判处死刑的罪犯要下地狱,以佛的智慧来细致观察,释迦佛说过“人间妙五欲”,人间的五欲享受哪个不喜欢?微妙得很,“地狱五条根”,你死后下地狱的五条根已经生在地狱里了。并不是由谁来判你去,法院也不可能判你下地狱,地狱是自己造成自己去,这叫业力。    

喜(34)
———————— 傅味琴 2002.1.17 ————————

魔现僧相,僧宝就自然消灭了

本次提要:
 ·众生心里的种子,想拔掉可不那么容易
 ·开好花就做人,开毒花就下恶道
 ·被恶人勾起了欲望就会听他的
 ·在佛门里造恶业,罪更重
 ·有行动的造业,会直接影响释迦佛的威信
 ·搞分裂,会给同学们造成很大苦恼
 ·有人要把正法打下去,把名利的欲望勾起来
 ·学会唱唸,赚了大钱,给你娶老婆
 ·出家人在佛门干赚钱事,罪过在你身上
 ·魔现僧相,僧宝就自然消失了

众生心里的种子,想拔掉可不那么容易

做众生不光是做人,我们畜生道也去过,地狱道也去过,享福的天道也去过,六道轮转,今世做了人,把过去事情都忘了,不过我们内心里面种子没有拔掉,一颗种子在众生的心里种下去了,你想拔掉可不那么容易。

开好花就做人,开毒花就下恶道

今世为什么做人啊?因为我们在六道轮回中,好事坏事都做,坏事坏结果,好事好结果,因为过去世做的好事今世开了好花,所以做人了,等过去世做的坏事开花的时候,只好下三恶道,就凭心里面的种子。阿罗汉没有生死轮回,因为他烦恼断尽,没有烦恼种子。

被恶人勾起了欲望就会听他的

假使一个人根据他的心,根据他的言语思想,肯定下地狱,他说起话来咱们听了心也会动,因为咱们也有这些种子啊,也会受他影响,最后世俗的欲望出来了,他叫你怎么走你就会听他的,结果仍然走上一条三恶道的路,流转生死就是这么流转的。

在佛门里造恶业,罪更重

所以无论外界用什么样的欲钩来勾我们欲望,千万不能受影响,否则的话,信佛白信了,学法白学了,修行白修了。在佛门里造恶业,比社会上人造恶业罪更重,因为我们是佛弟子,身份不同。打个比方,一个普通老百姓说错一句话,还没什么,出国的全权代表说错一句话,影响了国家的威信,那可不得了。

有行动的造业,会直接影响释迦佛的威信

咱们佛弟子,错了一个念头还不要紧,每个人都会有点妄念,走错一步路啊,可不得了,有行动的造业,直接影响到释迦佛的威信,这个罪可大了。

搞分裂,会给同学们造成很大苦恼

我回来养病已三个多月了,对于教务部的情况我不大关心,上学期有个试讲老师在男众部搞分裂,造成了男众部同学很大的苦恼,走了好几个同学,首先是我错,因为这个出家人是我推荐的。

有人要把正法打下去,把名利的欲望勾起来

这学期呢,听说从别的佛学院来了一个挂单的,跟你们讲了些话,简直是下地狱的话,而教务部竟然没有管。他所说的话归纳起来无非是两点:把正法打下去,把为名为利不清净的欲望勾起来。欲望是很可怕的,谁都有欲望的种子,一勾就会勾起来。

学会唱唸,赚了大钱,给你娶老婆

记得很多年前我在隆昌寺主持僧伽培训班,有不少小和尚,我很感动。有一天我问当家:“年纪这么小就出家当和尚,这个风气很好啊。他们父母想得通吗?”一般父母,别说你出家会极力反对,就连信佛他也不一定赞成,因为怕你信佛后要剃头,也舍不得的呢,我说:“他们的父母一定是信佛很虔诚的居士了。”当家笑笑,说:“老师你不知道,是父母叫他们来的,父母还跟他们说一定要头上烫香洞,学会唱唸赚了大钱给你娶老婆。”

出家人在佛门干赚钱事,罪过在你身上

今天既然进了佛门,不管你当初出家的时候怎么样,你已经是出家人了。也不管你是自己来还是父母要你来,你以出家人的身份在佛门里干赚钱的事情,这个罪仍然在你身上。

魔现僧相,僧宝就自然消失了

非但世俗上的人说为名为利的话,我们听不得,佛门里有世俗心的人,讲世俗的不清净的话,更听不得,出家人说错了话就会影响别的出家人,所以危害性更大。在《法灭尽经》里,魔王对如来说他要现僧相来灭僧团的僧相。只要魔现僧相,僧宝就自然消失了,如来听了很悲伤,说:“如果你这么做我就没办法了,佛法要灭了。”现在普遍都有假和尚,因为魔来当比丘了,魔最主张五欲享受,用五欲钩子来勾我们,那不是魔是什么?佛说过:“如来涅槃应以戒为师。”魔最反对佛教,所以有人就说:“现在什么时代了,还讲戒吗?”那不是反对释迦佛吗?佛弟子反对释迦佛到底是不是佛弟子呢? 

喜(35)
———————— 傅味琴 2002.1.17 ————————

对佛的话要欢喜接受,觉悟就出来了

本次提要:
 ·佛弟子要自爱,要懂得怎样保护自己
 ·受了污染的影响,对不起当初出家的发心
 ·出家人以寺庙为家,要爱护好这个家
 ·对佛的话能欢喜接受,觉悟就出来了
 ·觉悟了,你的欢喜心更大
 ·得法乳,滋养法身慧命
 ·“红”是名,“尘”是利,放下名利才叫“看破红尘”
 ·劣比丘,从未被清净比丘看得起过

佛弟子要自爱,要懂得怎样保护自己

我们讲的喜,并不是吃喝玩乐的喜,讲吃喝玩乐还修什么行?我们的喜是从法来,什么法?佛法。佛法使人觉悟,佛法给人智慧,这智慧全是佛的智慧,会逐步逐步导引我们进入佛之知见,把我们凡夫愚蠢颠倒的知见转为佛的觉悟知见。有人说出反对释迦佛的法,这就是魔法了。你们要自爱,要懂得怎么保护自己。

受了污染的影响,对不起当初出家的发心

我回来后女众部已大不一样,安定团结清净欢喜。是不是她们有一道围墙,你们没有围墙。男男女女的游客,年轻人看见了难免要动心,她们女众部就看不到,她们里边没有挂单的,外来的一些染污话,她们就听不到。一旦受了影响,老师的辛苦,就成了白辛苦。老师没有管好,也对不起你们,培养不出人才,也对不起释迦佛,你们自己受了影响了,也对不起你们自己当初出家的一颗心。

出家人以寺庙为家,要爱护好这个家

喜从法来,这是个觉悟的喜,可不要受污染了,要保护好,不要慢慢变成贪求五欲的喜,这是两条道路,一条清净的道路,能出离生死,一条肮脏的道路,要下三恶道。所以我们一方面要求法喜充满,一方面要保护自己的由法产生的欢喜,不要受人家扰乱。进了山门不是有一尊韦驮菩萨手执金刚杵嘛,谁来扰乱,韦驮菩萨就把他赶出去!

所以我常说佛教也要讲斗争,只是不跟善斗争而要跟恶斗争,如果佛教不讲斗争,坏人你跟他也笑嘻嘻,不把他赶出去,那要韦驮菩萨干什么?你们是出家人,出家人以寺庙为家,你们要爱护这个家。

对佛的话能欢喜接受,觉悟就出来了

“喜从觉来,喜生觉”,听法听得欢喜了,才会生觉悟,听法打瞌睡,欢喜心生不起来,你怎么觉悟啊?比如听到不能抽烟喝酒,心想这有什么关系,越听越不喜欢,这个觉悟会产生吗?要欢喜释迦佛的智慧,你才会越听越欢喜,欢喜就能接受,能接受觉悟就出来了。

觉悟了,你的欢喜心更大

“觉生喜”,觉悟了你的欢喜心更大,女众班所以欢欢喜喜,也是从觉来。有个女众班老师,常跟我说,“我明白了,我悟了。”当然是小悟,她在某一个问题上想通了,高兴得要跳起来。如果证了阿罗汉果,佛经里形容证果时候的喜呀,就像掉在苦海里绝望的人,忽然看见一个小岛的边边那样的欢喜。菩萨一登初地,这个欢喜如鸟出笼,当它飞向自由太空的时候,这个欢喜世界上最了不起的诗人也很难描写,佛也只能说说比喻了,究竟会欢喜到怎么样,也只有自己尝到了才会明白。

得法乳,滋养法身慧命

“喜,觉,喜”,第一个喜,得法乳滋养慧命,所以欢喜了,听到佛法,就好像小孩子吃到奶,小孩子吃母亲的奶,能使身子成长,佛弟子得到法乳,使我们的法身慧命成长。

“红”是名,“尘”是利,放下名利才叫“看破红尘”

觉悟了,就看破红尘,不迷世俗。红尘看不破,迷于世俗,你这个佛弟子没觉悟。红尘二字是譬喻。简单说红尘就是名利,名利要看破。比方有人说:“小黄,报纸上常有他的名字,他出名了,红了。”红,就是名。尘,就是灰尘,最肮脏了。钞票比大便还要肮脏,因为大便只是你一个人的肮脏,钞票经过多少人的手啊,多少人手上的肮脏全粘上去了,所以尘就是利。

劣比丘,从未被清净比丘看得起过

有些人在佛门里赚钞票,有了点钱他自以为了不起,其实他最可怜最渺小,释迦太子连王位,连王宫里的所有金银财宝,他都不要,你得了这么点小钱,还起贪心,岂不可怜?抽烟的只有烟鬼才看得起,喝酒的只有酒鬼才看得起。劣比丘从来没有被清净比丘看得起过。             

喜(36)
———————— 傅味琴 2002.1.17 ————————

要把释迦佛换成济颠僧,那可真疯了

本次提要:
 ·无苦之乐,才是真正修行人的喜
 ·把戒说成装样子,简直在骂释迦佛
 ·自称肚子里有货的人,拉出来的全是大粪
 ·有个出家人说:“要出去,要娶老婆,要打妄想”,这样还能了生死吗?
 ·还俗娶老婆称伟大,是佛的思想吗?
 ·要把释迦佛换成济颠僧,那可真疯了
 ·哪本经里有释迦佛叫比丘去赶经忏赚钱的
 ·佛救我们出苦海,他叫出家人下海当老板
 ·佛把比丘定位在人天师表,有人把出家人定位在做买卖、赶经忏、功德箱
 ·对邪恶的话厌恶,就对了
 ·出家的目的是为了修行证果

无苦之乐,才是真正修行人的喜

第三个喜是我们得到的无苦之乐,欢喜里面不包含着苦恼,才是真正修行人的喜。

把戒说成装样子,简直在骂释迦佛

可以分析一下同学们听到的那个挂单的和尚讲的话,像这样的言论,他是不是佛弟子,他有没有得到法乳滋养慧命,有没有看破红尘,有没有不迷世俗,他所讲的快乐,以后会不会有苦?他说:“学戒也挺好,光学戒也不行,装个样子有什么用,”把戒说成是装样子,直接在骂释迦佛。

自称肚子里有货的人,拉出来的全是大粪

他主张,“关键是肚子里有没有货”,那么他肚子是什么货,他卖的什么货?无非是不要戒,赶经忏,出去兜风。据说还在佛学院学过,也不知道他在佛学院学点啥,像这样的佛学院你们能去吗?去了也变成这个样子了。

有个出家人说:“要出去,要娶老婆,要打妄想”,这样还能了生死吗?

说“这里是穷山沟,你们要出去”,“此处不留爷,自有留爷处”,他是老爷,“不过你们要有当爷的本事”,什么本事呢?“要学日本,日本和尚也娶老婆的”,又说:“你们都要打妄想,没有妄想哪来觉悟?”,那么永远妄想,永远觉悟,还能了生死吗?简直是胡说八道的大颠倒!

还俗娶老婆称伟大,是佛的思想吗?

“你们就算出家三年,还俗娶老婆也伟大”,伟大什么?还俗娶老婆。这是佛的思想吗?佛鼓励众生出家,出家就不能娶妻,佛的思想是叫我们要成佛,释迦佛有老婆也离开了,那些话简直是魔道当世。这种人在哪儿都是佛门的耻辱!

要把释迦佛换成济颠僧,那可真疯了

还说:“如果你们愿意,可以把大殿里释迦佛移走,换成济公像,你们就可以吃酒吃肉了”。济公当着人面前喝酒吃肉,被人看成是疯和尚,实在说,他是罗汉转胎,会吃肉喝酒吗?这是神通变化,据说他嘴一张,能把吃下去的鸟活着飞出去,济公能把酒变成水,你有这个本事吗?他仅仅是为了掩饰自己罗汉转世这个真相,在装疯呀,你真这样做,那可是真疯了。

哪本经里有释迦佛叫比丘去赶经忏赚钱的

还说“你们可以提问题,不过不许提佛法”,可见得他佛法不懂。“佛教文化就是敲打唱唸赶经忏,要学得精、好、妙”。

哪本经里有释加佛叫比丘去赶经忏的?而且如今的赶经忏越来越不像样,连黄梅戏调都唱出来,还有越剧调、京戏调,旧社会的四季小调,乱七八糟什么都有,这样能超度死人吗?超度不了,你自己下地狱。

佛救我们出苦海,他叫出家人下海当老板

还说“你们可以去学经忏,到北京去开公司,我是董事长,你们做股东”,佛救我们出苦海,他叫我们下海当老板。

又说:“死了也不后悔”,到地狱去还要当英雄。

佛把比丘定位在人天师表,有人把出家人定位在做买卖、赶经忏、功德箱

又说“出家人应该怎么来定位”,出家人是人天师表,他却把出家人定位在三点上,做买卖,赶经忏,功德箱。又说“僧人凭什么要受供养?施主一粒米大如须弥山,还不起”。出家人受供养有什么错?这是如来规定的为众生培福。在家居士可以在社会上谋生,佛制规定出家人不得做生意,不得赚钞票,当然他说这些话的用意并不是叫出家人都饿死,而是叫出家人都去做生意赶经忏赚钞票,“还能够活得更好一点”。

对邪恶的话厌恶,就对了

今天因为讲到欲望,讲到法,讲到觉悟,我看刚才这个例子是最典型的反面例子。

你们有的虽然文化不太高,佛法听得不多,但是是非好坏,你们总应该懂。娑婆世界龙蛇杂居,我们将来究竟要成龙,还是成蛇?你们有的同学,曾经听到过那些话,感到气愤,感到讨厌,厌恶,就对了!如果感到欢喜,你就迷掉了。做老师的,总是希望你们觉悟,而不希望你们迷掉。

出家的目的是为了修行证果

女众班有去过好几个佛学院的,认为这儿很清净,能够学到真正的佛法,培养真正的人才。有的师父前两天打电话来,说要把徒弟送到这儿来学,她说“我就是走不开,否则我也想来”。释迦佛说过,有正法的地方,再苦你也要去。不清净的地方,不能依法修行,条件再好,你也不能去,去了也吃亏啊,我们出家的目的不是为了生活条件,我们是为了将来清净修行证果,到彼岸,今天讲到这儿。(第九讲完)  

喜(37)
———————— 傅味琴 2002.1.24 ————————

把佛法出卖,形成现在这种恶劣局面

本次提要:
 ·导引错了,容易步入歧途
 ·人生路上的遭殃,不是正常的规律
 ·杀生求长寿,反增罪业
 ·邪师恶友引路不会有好结果
 ·歪理识不透,心里起共鸣,会觉有道理
 ·放逸多横死,在佛门赚钱结果都不好
 ·把佛法出卖,形成现在这种恶劣局面
 ·佛法不懂,故意歪曲,恶知识引导众生进三恶道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三称)
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
我今见闻得受持,愿解如来真实义

这次给大家讲心理导引,题目是“喜”,已基本讲完了,今天算个总结吧。

导引错了,容易步入歧途

什么叫导引?导引就是引导,引导你走上一条容易成功的路。导引很重要,路引错了,你非但不能成就,而且很危险,容易步入歧途。人生的路尚且不好走,所谓人生坎坷,一失足要成千古恨,何况修行人的路呢?

人生路上的遭殃,不是正常的规律

在人生路上有多少人,变的变了,疯的疯了,牺牲的牺牲了,有的人受了一辈子的痛苦,还有的人半路就死了。我们唸《药师经》的时候就知道,有九种横死,全是不应该,不是正常的规律嘛。

杀生求长寿,反增罪业

比如第一种,听信邪师,受了迷惑,为了自己病好能长寿,就去杀害了很多众生,非但解决不了问题,还增加自己的罪业,像这样会有好结果吗?我们读《药师经》就能得到启发。

邪师恶友引路不会有好结果

如今在佛门里,邪师恶友不知有多少,如果由他们来给我们引路,会有好结果吗?这是引诱呀,引诱就是先迷惑你一下或者先给你点好处,以后等你受苦了他就不管你了。做坏事的人,会先做点好事,否则你怎么会相信他呢?

歪理识不透,心里起共鸣,也觉有道理

一个人说一句歪理也能讲出一番道理来。我们心里都有烦恼种子,都有贪欲,都有世俗观念。因此在佛法来看,这是歪理,可是我们识不透,对别人讲的歪理,心里起了共鸣,也会承认它是有道理。

放逸多横死,在佛门赚钱结果都不好

世间人吃喝玩乐,喝酒赌博,或者贪图YIN欲放逸无度,白白地消耗了自己的身体,成了横死。再看看现在修行人死的情况,不完全好吧。有的没有受邪师邪说的影响,没有放弃自己的修行,临终的时候很好,这是他修出来的。可是有的人呢,一种老年痴呆症,一种临终昏迷,一种几乎变了植物人,更多的人生癌症而死。有人告诉我,他所了解的修行人中间,凡是做经忏佛事的,大都是得癌症死的。

把佛法出卖,形成现在这种恶劣局面

把佛法当货物出卖,换人家的钱,换了钱干啥?有许多大家都已经知道了,也不必说了,总不是好事吧。佛门变了商场,全搞赚钞票的事情,也不像佛门了。那也不能够完全怪出家人,也得怪怪居士,为什么不肯修供养?一定做佛事才肯拿出钱来。还得要怪一怪,佛门里为什么不讲经说法了?佛门常讲经说法,居士就知道佛门不能搞名利。这样一层一层恶性循环,形成现在这种恶劣的局面,假如由他们来导引我们年轻一代,会有什么好结果呢?

佛法不懂,故意歪曲,恶知识引导众生进三恶道

还有不懂佛法的,只知其一不知其二的,没有修行的,竟然当师父,还当善知识,当大法师,由他们来导引,还有好结果吗?假如这个人除了不懂以外,还为了个人目的,别有企图,把经书上的话歪曲了,把佛法改变了,他来导引,人们岂不要进三恶道吗?这个罪过大得很呢。经书上常说犹如盲人引路,怎能到达目的地?这是略微讲一讲导引的重要性。                

喜(38)
———————— 傅味琴 2002.1.24 ————————

出了家再去搞钱,害了多少年轻一代

本次提要:
 ·要以法上的喜来引导修行人
 ·比丘无德,以何教诲比丘尼
 ·无戒无定无慧,骗佛弟子的钱是不得了的罪啊
 ·出了家再去搞钱,害了多少年轻一代
 ·大雄宝殿能改为“大雄宝店”吗?
 ·学习前辈有功德,辨清前辈的错误也有功德
 ·凡夫当师父,难免会有错,无错者唯有佛
 ·信的不是正法,能叫信佛吗?

要以法上的喜来引导修行人

那么喜的导引针对什么呢?就是针对不欢喜呀。以不欢喜来导引修行人,至少我不主张。咱们这儿男女都分开,很清净,现在的女众部天天沉浸在欢喜里,靠什么力量啊?既不是靠给她们好吃的,也不靠给她们赶经忏赚钱,又不是靠陪她们去旅游,靠天天给她们讲法。是法的力量。所以欢喜要从法来,才是真正的欢喜。欢喜要从觉悟来才是真正的欢喜。

比丘无德,以何教诲比丘尼

说句实话,排起队来男众排在前面,当初因为阿难再三的为女众求情,释迦佛才同意收女众,才开始有比丘尼,并规定要遵守八敬法,女众半个月要到男众那里去听比丘的教诲。假如你们将来成了比丘,你们自己搞歪风邪气,比丘尼来听你教诲,你教诲什么呀?世间上做了坏事尚且要下地狱,佛门里做了坏事能生天堂吗?

无戒无定无慧,骗佛弟子的钱是不得了的罪啊

就拿做经忏佛事来说,你是何等人?喝酒吃肉,唱戏唱歌,没有修行的道行,禅定都不懂,观也观不起,你能超度得了吗?在佛门骗佛弟子的钱那可是不得了的罪。

出了家再去搞钱,害了多少年轻一代

那些邪师魔道,搞名搞利的人,他也在烦恼里,他真的有快乐吗?如果真有快乐,岂不做老板更快乐吗?专门卖茶叶蛋的小摊贩,也可能每月会有一、两千元收入,如果这就是快乐,你们又何必出家呢?咱们有觉悟啊。出了家再去搞钱,再搞吃喝玩乐,那岂不是变了钻到佛门来做生意的人。做生意到佛门外面去做,到佛门里来做生意,把佛门搞坏了,害了多少年轻一代,这罪过可大啦。

大雄宝殿能改为“大雄宝店”吗?

我年轻时听说,海外来了一个佛教代表团,每到一个地方参观,总有人陪着。有一次代表团里有位法师指着“大雄宝殿”的匾说:“我看这个‘殿’字最好改一改”,旁边陪的这些大和尚,以为这个字的书法不好,就请问该怎么改,回答说,“改成商店的店”,“大雄宝店”,这批评可厉害,还叫佛教吗?简直像个商店。我昨天在女众部讲课,讲到戒定慧的功德要天天增上,那样佛门才能搞好。

学习前辈有功德,辨清前辈的错误也有功德

我讲几句风趣话,你们学老师也要一分为二啊,有的地方可以学,有的地方可别学啊,我今年七十二岁得了高血压,那你到七十二岁,可别想尽办法得高血压,这能学吗?同样的道理,以往的古德、大德有他功德的一面,如果他有错误的一面呢,咱们能学吗?希望你们将来研究一下中国的佛教,为什么今天会搞得这么样衰落,败坏,看看过去老一辈有哪些错误,以释迦佛的教导来辩明是非,这才功德无量啊。

凡夫当师父,难免会有错,无错者唯有佛

有些人也认为我讲的都是正法,但又觉得傅老师连高僧大德都要批评,就想不通,我说,阿罗汉尚且有错,何况凡夫?阿罗汉没错的话,佛怎么会训斥他们焦芽败种,阿罗汉错在不发菩提心,只有佛不错,佛是圆满彻底究竟的。

信的不是正法,能叫信佛吗?

所以接受善知识的导引,如果他是叫我们听佛的话,就没错。我们是信佛,不是信人,因为现在佛涅槃了,你是一个佛弟子,是代如来传布佛的法,所以称为善知识,我们信你,实际上是信佛,如果不是正法,或者挂了佛的牌子,却是假冒的骗人的,我们信你,那怎么叫信佛呢?那我信你不是信人了吗?那又何必作佛弟子呢? 

喜(39)
———————— 傅味琴 2002.1.24 ————————

贪瞋痴都从不欢喜来

本次提要:
 ·如来说法,经常微笑,佛弟子要皆大欢喜
 ·佛门以寂静为庄严,不是以压抑为修行
 ·不要让自己死得快一点
 ·贪瞋痴都从不欢喜来
 ·心里一高兴,想骂也骂不出来了
 ·掉在愚痴里,心也不灵巧了,没有欢喜心,修行就没劲了
 ·说今世成不了佛,活着也去不了极乐世界,所以学佛法,修戒定慧都没劲了
 ·释迦佛成道是我们年轻人学习的榜样

如来说法,经常微笑,佛弟子要皆大欢喜

我在心理导引的时候,首先讲“喜”,就是针对有些人导引的错误,即使不算大错,至少也是一个错吧,有错总是错,智不及愚也是愚呀。我导引你们欢喜,他导引你整天苦恼,你好不容易想高兴高兴,透口气,他就认为不对不对。你听法,听得法喜充满,有时候因欢喜而笑笑,身子动动,他就会说:“笑什么笑?不庄严”,一定要他的一套庄严,像个泥塑木雕一样,他才满意。如来当年说法也经常微笑,听法的弟子也经常皆大欢喜嘛。

佛门以寂静为庄严,不是以压抑为修行

佛门以安静为庄严,并不是要把年轻人压得不像年轻人,享受不到年轻时代的生活,发挥不出年轻时代的个性,也失去了年轻时代的天真,都学得像老头老太那样,还有朝气蓬勃的气氛吗?现在的佛门,年轻人都是宝啊,有句话说:“你们是早晨八九点钟的太阳,希望寄托在你们身上。”西沉的太阳要不了多久全都没了,这不是说笑话,我是深有感触,也很悲哀啊。

不要让自己死得快一点

如果佛门的领导,或领头的,整天跟在老太太后面转,好像不照她们话做,就要翻天了,这样佛门还搞得好吗?我就喜欢跟年轻人在一起,至少在身体健康上也借个光,眼睛看的都是年轻人,自己老了也忘记了。跟老太太在一起,走路也没劲,拿着一串念珠,东去助唸西去助唸,心里也会想,看样子你们很快也要给我助唸了,还会死得快一点。

贪瞋痴都从不欢喜来

只有欢喜才学的好,只有欢喜,人才会变好,贪瞋痴都是从不欢喜来的,有些人因为穷,欢喜不起来,其实生活还是可以过得去,就是看到别人有这点享受,气不过,欢喜也没了,结果动脑筋去贪钱,做坏事了。

心里一高兴,想骂也骂不出来了

瞋恨心呢?全是在生气的时候动瞋恨心,从来也没有一个人在欢喜的时候动瞋恨心,哪有因高兴才骂人的?心里一高兴想骂也骂不出来了。

掉在愚痴里,心也不灵巧了,没有欢喜心,修行就没劲了

愚痴的人也是不欢喜的,不管是愚是痴,一不欢喜脑子就迟钝了。有句话说:福至心灵。一个人遇到欢喜的事情,他心也灵巧了。

不欢喜促使贪瞋痴泛滥。有人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没劲了,这个人已经掉在愚痴里了,还俗不好意思,现在找工作也难找,为什么没劲啊?因为心里没欢喜嘛。

而且,看到游客男男女女穿得很漂亮,做佛事吹得响,敲得响,想想当初开学的时候佛学苑规定学生不得参加做佛事,以免影响学习。虽然是好话,却不允许我赚钱,想想没劲了。上课也等于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这就是愚痴啊。

说今世成不了佛,活着也去不了极乐世界,所以学佛法,修戒定慧都没劲了

再听到某些话,越听心越冷,心暖不起来还有什么劲呢?在上课时听到四弘誓愿,“佛道无上誓愿成”,出了课堂碰到老辈的,或者来挂单的,他们对你说:“末法时期众生能成佛吗?”被泼一盆冷水,看样子我成佛没希望了。“娑婆世界这么苦,条件这么差能成佛吗?还是到极乐世界再去修。”可是又不能今天晚上就死,因此第二天就没劲了,这不是形容啊,现实就是这样吧?

释迦佛成道是我们年轻人学习的榜样

十二月初八那一天,是释迦佛成道纪念日,要纪念就要知道释迦佛怎么成道的,以作为我们年轻人学习的榜样。可是有的地方不是这样,释迦佛成道纪念日那天,整天唸南无阿弥陀佛。我年轻时候释迦佛圣诞唸释迦佛名号,阿弥陀佛圣诞唸阿弥陀佛名号,观世音菩萨圣诞唸观世音菩萨名号,现在不管什么佛什么菩萨圣诞,全唸阿弥陀佛,这样就搞乱了。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