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居士文章

 傅味琴居士:心理导引——喜(70~75)


   日期:2023/4/19 23:26: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喜(70)
———————— 傅味琴 2002.5.9 ————————

  愚人总是笑有智慧的人可怜

提要:
  ·现在学戒定慧的人都被愚人说成是可怜虫
  ·你对学戒定慧产生了厌恶心,这个厌恶心就在瞋恨心里
  ·佛弟子要惜福培福否则,“福尽而衰现,种种横逆生”

现在学戒定慧的人都被愚人说成是可怜虫

我们讲戒、讲定、讲慧,每天两点多就起床,天天修禅定诵经听法,时间安排得非常紧凑,连休息日也没有,暑假寒假也没有,每年只有一到两次的探亲假让你探望父母。像我们这样竟然会被某些佛门里的人取笑,取笑的方式虽不同,意思一样。当年我在九子岩华严寺讲法,有一天来了一个穿坏色衣的出家人,他说:“我是路过,听说傅老师讲法讲得很好,所以我也特地想来听法。”同学跟他说:“下午一点钟才讲法。“那我就等到一点钟吧。”我对他很恭敬,我请他到寮房休息,准备了茶和水果、糕点。等我午睡完,这个出家人留了一张纸条走了,值班同学说他没休息,坐在石阶上念念佛,后来看到我们在墙壁上贴的《律海十门·制戒缘起品》的颂文就问,“你们是哪一个宗?”同学回答他说:“我们讲的戒定慧,没有什么宗派”,他说“喔,你们是学戒定慧的”,意思就是你们不是念佛的,好像戒定慧跟念佛是两派,又说:“你们学戒定慧,可怜啊”,说完就走了,戒定慧的法也不听了。现在变成学法、求法、懂法、修禅定、开智慧,都是可怜虫,

从前有人说,毛主席一句话能顶一万句,可是毛主席说:“一句就是一句,哪能顶一万句?”最近《普陀山佛教》也登出一篇文章:《一句佛号岂能代替佛法?》自己不学佛法愚痴可怜,反而笑我们愚痴可怜。

你对学戒定慧产生了厌恶心,这个厌恶心就在瞋恨心里

当然“可怜”这两个字,他也不过是跟着喊罢了,开头肯定是一个很有影响的人讲出来的,后来就传开了。原是说:“只要一句佛号,三藏十二部戒定慧都在里边了”,可是有人不听他的,主张要依照佛说的要广学多闻,他又来一句“要可怜他们。”这么一来,“可怜”这顶帽子满天飞。其实你对学戒定慧产生了厌恶心,这个厌恶心就在瞋恨心里。

佛弟子要惜福培福否则,“福尽而衰现,种种横逆生”

“福尽而衰现,种种横逆生”,福报慢慢的用完了,各种衰败的现象就出来了。收入也少了,做生意赔本,人经常生病,无缘无故给汽车压断了一条腿。儿子也不听你话了,媳妇打你耳光,这种种现象都要出来了。

横,飞来横祸,即使你一个人坐在家里,照样有飞来横祸,乃至于死亡,称为“横死”。《药师琉璃光如来本愿功德经》里,说有九种横死。“逆”呢?样样都不称心如意了。本来你有福气的时候,家里把你捧得高高的,你一回家,从前是:“老爷回来了”。后来嘛变成:“先生回来了”。老婆看见你,笑得眼睛成了一条缝。(众笑)一旦破产了,厂关门了,家里也没有人叫你老爷先生了,因为佣人都回去了,老婆看见你,头也懒得转,眼睛斜着叫你去洗衣服被单。从前老婆还会给你倒杯茶,现在会骂你:“你有这么大的福气吗?”不光是男的,女的也一样的。

没福气了,谁都来找你麻烦。一种,冤家找你麻烦,一种,邪道魔道要找你麻烦,因为你要弘扬正法,除非是社会的大善人,佛门里的大人物,他才不大会找你麻烦。比如一条狗健壮时,谁敢去碰它?狗被打得掉下水去了,叫落水狗,(众笑)谁看见了都去打它一下。人没得福气了也是这个样子,到处被欺负。所以佛弟子要爱惜自己福报,还要经常培福。今天讲到这儿。

喜(71)
———————— 傅味琴 2002.5.14 ————————

  有邪见就会谤三宝谤戒谤定

提要:
  ·烦恼的快乐是痛苦的根源
  ·游玩衣食美,不畏福渐尽
  ·修行人福报用在修行上,不懂佛法的人出了家,尽情享受供养而消福
  ·傲慢容易产生邪见,邪见深了更难转
  ·有了邪见就会谤三宝谤戒谤定
  ·佛门外的人谤三宝,佛门里的人谤戒定

烦恼的快乐是痛苦的根源

上次我们讲到慧乐,慧乐从哪里来?从佛法中来,所以我们佛弟子应该欢欢喜喜进佛门,欢欢喜喜学佛法。智慧的快乐才是真正的快乐,烦恼的快乐是痛苦的根源。

游玩衣食美,不畏福渐尽

我们已经讲到“开示愚痴”:“自安稳快乐,现前皆如意”,福报好的人贪着眼前的如意,在人世间尽是享福。“游玩衣食美,不畏福渐尽”,整天游山玩水,美衣美食,因为世间上的人没有听过佛法,不知道因果,也不知道福报有享完的一天,要进了佛门他才会改变。现在最风行的就是旅游,旅游不光来回的车钱,而且要吃好、住好、穿好,都是在消耗自己的福报。

修行人福报用在修行上,
不懂佛法的人出了家,尽情享受供养而消福

你们居士进佛门前跟进佛门后大变样了,听说你们深圳的同学,没进佛门前洗一次头要七百元,现在呢?“没钱了”,不是福报没有了,这是你的福报用在修行上了。这里说的是那些没有进佛门,或者进了佛门跟世间上人也差不了多少,不懂佛法,不知因果的愚痴人,以及出家了以后,尽量地享用居士的供养,大量消耗自己福报的人。

傲慢容易产生邪见,邪见深了更难转

“谤三宝戒定”,凡是自以为福气好,命运好,鸿运高照,都自以为了不起,高傲得很。穷人容易自卑,富人容易傲慢。自卑不好,傲慢更不好。富人在名利上成功了,由于傲慢的关系,很容易产生邪见,以为自己一切都是好的,自己的知见没错。还有一部分受邪见影响的人,由于他过去世有善根,过去世他跟佛菩萨有缘,今世如果他接受佛法早,这个人还会转变,如果进佛门晚,世间上的观念太重了,习气太深了,就算是进了佛门,到老也只是一个烧香老太婆,仍像世俗人一样什么都放不下,什么都转不了,头脑里始终有个观念:荣华富贵,子孙满堂。

有了邪见就会谤三宝谤戒谤定

产生邪见就要诽谤了。所以我们劝人家信佛,有时候反而被他讨厌,如果你再劝下去,他就冒火了,讲出来的话也不对了,乃至开始诽谤了,我们信佛的人听了吓坏了,赶快停止。他说:“你说佛教是圆满的,那么佛经里有没有开矿的技术?”知识分子会挖空心思给你提问题:“戒律是束缚人的东西,人生不享受活着有什么意思?”“你叫我去恭敬和尚,和尚仅仅是不讨老婆,他们文化都比不上我,还要我去恭敬他?”各种各样话全会出来。谤三宝谤戒定的人全是邪见。

佛门外的人谤三宝,佛门里的人谤戒定

我二十二岁进佛门就喜欢听经,有一次路上碰到一个算命的,他朝我招招手,“你过来,我送你几句话。”我很和气地跟他说:“我是信佛的,信佛的人不算命。”他听了挺不高兴,“你是信佛的,你懂不懂和尚?有三种和尚,有一种叫焐被窝和尚,太阳高高的他还不起来,焐在被窝里。”开始骂和尚了,吓得我赶快逃走。这种事情多啊,现在发展到佛门里的人也在谤三宝谤戒谤定,“时代不同了,戒可以改变了”,“修定要着魔的”,“听经听多了变成杂修了”。这种话越来越多,已经达到了危险的地步,所以这一期《法音》杂志登出一篇文章《念佛不宜偏执》,这篇文章的批评分量很重。佛都是圆满的,有些人抬高一尊佛,贬低十方佛,那就成了谤佛,对别的宗派的贬低否定就是谤法。

喜(72)
———————— 傅味琴 2002.5.14 ————————

 福尽衰现,业障来了受苦报,
没佛法的人护法也跑了

提要:
  ·学佛的人贪世俗,笑我们修行戒定慧是愚人
  ·福尽衰现,业障来了受苦报,没佛法的人护法也跑掉了
  ·种种横逆生,万缘不随己,思往倍伤心
  ·凡夫福报靠不住,在佛菩萨前培福最好

学佛的人贪世俗,笑我们修行戒定慧是愚人

“大笑悯人愚”,这个人自己愚,可是他却笑人家愚。比如说以前有个佛学苑,来了二个挂单的,跟两个小和尚聊天,“你们要出去开开眼界,多做点佛事,有钱了到我这儿来投资,咱们一起开公司。如果你们有胆量把大殿里的佛像搬走,你就可以喝酒吃肉了。”有些人看我们这些人愚啊,这么辛苦,又不赚钱。现在给人家做佛事的人,腰里是满满的,你们只做贡献不赚钱,衣单费只有几十元,还不想走,真是没出息。拜金主义的风气已经进入佛门了,有这些观点的人就是愚痴的人。

福尽衰现,业障来了受苦报,没佛法的人护法也跑掉了

“福尽而衰现”,且不说你背了因果犯了戒将来要受苦报,就说你福报享完了,“种种横逆生”,非但样样不如意,你过去世的业障也要来了,因为你没有这么大的福报把它挡住,肯定会有飞来横祸。《药师经》里说有九种横死。最可怜的就是小孩子,他今世又没有做什么坏事,人又很聪明,可是业障来了,在幼年童年青年时期就突然死亡。

一个成年人不知道福报要用完,也不知道怎么样去培福,也不信佛法,业障来了,受苦受难,这还值得同情。进了佛门了,却不肯学佛法,起烦恼,贪图享受,结果业障来了,护法菩萨看见你只有烦恼,没有法,没有法他怎么给你护法呢?他也只会摇头叹气跑掉了。没有智慧,信邪知邪见,分不清是非好坏,造了罪还以为是功德,劝他要断烦恼,他更冒火:“我这算烦恼啊?”你提醒他,“你这样要背谤法的罪过”。他眼睛一瞪:“你别扣帽子”。那么业障来了,你自身没有善的力量,护法因为你没有法又跑掉了,你还有什么力量抵抗?这种人比前一种更糟糕,因为他不要三宝来救护。

种种横逆生,万缘不随己,思往倍伤心

“种种横逆生”,几年前我到成都,有人告诉我:“前几天有个信佛的从楼上跳下去,因为他学气功出偏差了,他说时候到了,所以跳下去。”一个人邪了,肯定横逆会来的,相信邪教*轮的,死了多少人了?

“万缘不随己,思往倍伤心”,样样都有因缘,缘变了一切都要变。所以我们懂佛法求智慧的人千万不要以为自己能称心如意。你在水面上丢一块小石子,引起了水波,要它变很容易,你再丢一块小石子,又起水波,结果水波套水波,不是变掉了?再丢一块呢?圈圈套圈圈。就像小孩子看万花筒,人世间随时随刻都在变,算命也算不准,说不变就不是佛法。

我年轻时有人向我诉苦,他自己放弃上大学的机会去工作,工资供给他女朋友上大学,一直供养她整整八年,结果他的女朋友大学毕业后不要他了。他在女朋友身上培了这么多福,难道没有因果啊?有啊,可现在的缘变了,他的好报现在是拿不到了,要到来世她再还。所以讲因果讲因缘可没有一般人讲得那么简单,没有福报了每个缘都会变。

凡夫福报靠不住,在佛菩萨前培福最好

北京有位唐老居士,心地善良,本来家里很有钱,有地方闹水灾,他还做了很多棉衣去救济。结果十年动乱的共业来了,每个人都被卷了进去。他也被抄家了,只给他夫妻俩一个小房间住,当然很多衣服家俱都抄光了。结果他来信告诉我,他没有装东西的袋子,想到老房子里去拿一只布袋袋,被红卫兵看见了,一下子夺了过去。他说:“唉,我现在连得到一个布袋袋的福气都没了。”你们现在布袋袋很多吧?有福气!你们听我一句话,这个福气最好是佛菩萨给你的,那就靠得住了。佛菩萨怎么会给你啊?你在佛菩萨面前培福嘛,就等于佛菩萨给你福气了,凡夫给的福气都靠不住的。

喜(73)
———————— 傅味琴 2002.5.14 ————————

  因缘果报不同,遭遇也不同,
有钱人的伤心远胜穷人

提要:
  ·求福求慧,能挡违缘灾难
  ·因缘果报不同,遭遇也不同,有钱人的伤心远胜穷人
  ·业障有股力量,会使你去做不该做的事
  ·失望、爱面子思想会把人毁灭
  ·以刺激来弥补痛苦会更痛苦

求福求慧,能挡违缘灾难

我在十年动乱里被称为是资产阶级学术权威,这顶帽子可厉害了。靠三宝加被,没有批斗也没有抄家,要不然我当年的笔记全抄光,可是也卷入进去了。因为我家信佛,邻居都知道。结果来了造反队,我还在小佛堂里唸经,我心里也有点慌了,佛像经书往哪儿放啊?其实往哪儿放都不行,他们翻箱倒箧,一张纸片都要查。我想与其让他们进来,还不如我出去。我就走到门口,他们也到了门口。造反派跟我说:“外面的形势你知道吗?”我说“我知道,外面的形势都看见了,毛主席说:知识分子改造是长期的。”“那么你有什么表示?”“我自己会处理的。”“好好,你自己破四旧啊。”他们敲锣打鼓地走了。如果我没学文殊法,可能没这么大智慧。

因缘果报不同,遭遇也不同,有钱人的伤心远胜穷人

个人的因缘不同,个人的因果不同,各人的业障不同,所以每个人的遭遇也不同。等到你没有福报的时候,你想想过去是多么自在、多么享受,可现在再也没办法找回你失去的天堂,你越想越会伤心。有钱人的伤心远远超过穷人,穷人他本来就是穷的,痛苦还少点,富人本来是富的,有一天忽然没钱了,因为股票套紧,他精神一下就崩溃了,从深圳的华联大厦跳下去,思往倍伤心啊。所以佛早就说过:黄金是毒蛇。

业障有股力量,会使你去做不该做的事

“前途茫无际”,以后怎么办呢?老年人还好说,总不会让你饿死,年轻人就两样了,尤其是中年人,上有老下有小,到这个时候怎么办?以前听说有这么一家,缘变了,再加上自身的业障。说“人家有业障你怎么看得出来?”不懂业障就看不出来,懂业障就看得出来了,就好比外行看不出机器的毛病,内行一看就知道。业障是通过你心里的起心动念,使你有一股力量,必须去完成你想做而不该做的事,使你跳不出来,这就是业障。放不下,跳不出,明知不好,偏偏要去做,这在精神病学里,是一种病态,到那个时候你会理智控制不了感情,不去这么做你怎么也不舒服。我常说佛教是科学,所以我总是从科学方面来解答。

失望、爱面子思想会把人毁灭

这一家人,那时下岗了,其实下岗也没有什么,国家还给你下岗生活补贴,只不过是比原来生活苦一点呀。因为是知识分子,脸皮放不下。这一点就比不上当年在上海谋生的江北人。我年轻时,上海人一般都看不起江北人,小学生跑到老师面前诉苦,“老师,他骂我江北人”,老师说:“以后他骂你江北人,你骂他是江南人!”(众笑)我就很敬佩江北人,意志力顽强,在艰苦的时候他什么都干,捡垃圾、磨剪刀、剪头发,有什么可以被人家看不起?而知识分子因为面子关系,谁肯捡垃圾啊?那么做点小买卖也可以,可他脸面放不下。结果去买了一斤肉酱,把毒老鼠的药放在里边,做了菜给全家人吃,结果一家人全死光,这种狭隘、钻牛角尖、自卑、痛苦、失望、爱面子的思想,就是他业障的缘。

所以我常说修行人改变自己的个性脾气,就是在改变自己的业障。有法的地方那些人还要跑,大概听济公歌听得太多了,“走啊走啊,乐啊乐啊”,走完天道走人道,走完人道走畜生道。

以刺激来弥补痛苦会更痛苦

“行乐更增悲”,思想很痛苦的人,怎么办?还是找点快乐刺激刺激吧。你行乐更是增加你的悲伤,有句话,以酒浇愁愁更愁,喝醉了你总会醒过来的呀,再数数钱,更少了,因为喝酒喝掉了。所以以行乐来弥补自己的痛苦会更痛苦。

喜(74)
———————— 傅味琴 2002.5.14 ————————

愚痴堕畜生,没有智慧的人好心办坏事

提要:
  ·给干坏事的人出钱,并非有功德,环境变了,老话也不顶用
  ·钱产生了作用,才会有善恶的果报
  ·愚痴堕畜生,没有智慧的人好心办坏事
  ·享乐的人消耗了福报又浪费了生命时光
  ·贪爱的人尽干傻事,培福不仅仅看你的发心,还要看结果

  给干坏事的人出钱,并非有功德,
环境变了,老话也不顶用

再分析分析我们现实生活里种种的因缘种种的报应,使大家能够明白,福报怎么会消尽?福报消耗了,你得到的又是什么?这话虽然很简单,研究起来却不简单。前一代老人都有这样一个思想:出钱就有功德。有人说:“你别管他干什么,他做坏事是他的事情,我出钱我就有功德。”他不懂,用佛法辩证地看,条件改变了,因果也要改变,缘就是条件。

现在环境变了,人心也变了,不像古时候的古风,现在少数民族还没有开发的地区,古风还保持着,人非常朴素。他们做生意报的都是低价,这是我从报上看到的。去住旅舍,公告上规定,比如一天二十元,店主只肯收十元,弄得发达地区去的人莫明其妙。他们说:“我去买东西,人家都给我便宜的,我好意思不便宜吗?”这就是古风。可现在的环境变了,老话也不顶用啊。

钱产生了作用,才会有善恶的果报

有一年我在深圳过春节,我学生的朋友是老板,也是信佛的,他跟我说:“我从小是庙里把我养大的,我对佛教感情深厚,我现在还每天四点钟起来,洗澡、点香、拜佛。我很喜欢供养,可现在我对供养产生了怀疑,老师,我以前的供养到底有功德吗?”

这个问题不好解答。说供养没有功德又不对,说供养有功德,他怎么想不通?必有想不通的道理啊。我就回答他:你供养的是钞票,好比一颗种子,你把它放在冰箱里,这颗种子能起什么作用?如果这张钞票你供养了别人,别人利用你钞票去做种种善事,这张钞票的作用就产生了。好比种子种到泥土里去,它开始发芽了,这个种子的作用就产生了。我又说:“有人拿你这张钞票,买了肥料去浇灌农田,生出的稻谷可以供给很多人吃饱肚子,这就有功德。如果有人拿了你的钞票买了肥料,浇灌到种鸦片的土地里,长出鸦片供人吸毒,你有功德吗?”他说“我明白了。”所以不是出钱就有功德,因果要讲讲清楚啊。

愚痴堕畜生,没有智慧的人好心办坏事

再比如一个人打牌输了钱,向你痛哭流涕,“你借给我点钱吧,我要去翻本啊。”你想:我帮你翻本总是好心吧。他没钱倒不去赌,有了钱又去赌了,助长了他赌博的习气,变了个赌鬼,又输掉了,他反而欠了你一笔债,有功德吗?畜生道的众生也有好心,为什么它们做畜生啊?佛讲,愚痴墮畜生,没有智慧就会堕入畜生。所以你给他钱你要问问清楚,他要干什么?他要买刀切菜,那可以,如果他要买刀去杀人呢?(众笑)你出了钱,你能算培福吗?我看是造业了。他要背因果,你也要背因果。

享乐的人消耗了福报又浪费了生命时光

咱们凡夫众生内心都有贪瞋痴。你到高级宾馆去吃饭,一餐花上几百元可能还被人看不起。那么你每个月工资多少?一个月的辛勤劳动,一顿美食消耗掉,这笔账划得来吗?一顿美食的营养能顶得上你一个月辛苦劳动的消耗吗?你福报也由此消耗掉了,这还没算上你浪费的宝贵的生命时光呢。

贪爱的人尽干傻事,培福不仅仅看你的发心,还要看结果

贪,扩大一点来说,亲亲爱爱就要起贪,贪世俗上的感情。贪心一来,你会心甘情愿地投入到你所亲爱的亲戚朋友里去,有钱的人出钱,没钱的人也可以帮忙,他叫你排队去买酒,你跑得快。你的钱财就是你的福报变的,你的福报原来储存在无形的福报银行里,一提出来,变成了有形的钞票,实际上你无形银行里的福报就在减少,你的福报是生生世世培福培来的,你这么消耗你的福报,算一算你得到些什么?别人又得到些什么?他们并没有因为要饿死了,你赶快去救人,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这当然是好事情。仅仅出于你对他的亲爱,也不过增加了他生活上的一点享受,养成了他的依赖性,养成了他对五欲的贪求,结果好人变坏人,所以这里大有问题。培福不仅仅看你当时的发心,还要看以后的结果。

喜(75)
———————— 傅味琴 2002.5.14 ————————

大乘佛教思想,把一滴水投入大海里去

提要:
  ·个人恩怨仅对个人,把福报投入到弘扬佛法的事业里去,这个功德大了
  ·把一粒米成倍的投到围棋盘的小方格去,皇宫粮库的米还不够
  ·供养错了对象,也会姑息养奸
  ·请客并非培福,会使人成鬼
  ·大乘佛教的思想:要把一滴水投入到大海里去
  ·一个微笑,带给很多人微笑,这叫“一本万利”

个人恩怨仅对个人,把福报投入到
弘扬佛法的事业里去,这个功德大了

个人之间的恩恩怨怨,仅是个人对个人,即使你今世对他有恩,最多来世你得到他一个人的报恩。假如你把这个福报,投入到一个能使很多人得到智慧,能够解脱,能够弘扬佛法的事业上去,这些人自身得到智慧了,他又去弘扬佛法,又使很多人得到智慧,你将来的福气多大?比方一百个人受益,每个人又为一百个人弘法,一百乘一百等于多少啊?算算这个利益有多大。

把一粒米成倍的投到围棋盘
的小方格去,皇宫粮库的米还不够

从前有个皇帝叫臣子陪他下围棋,棋盘是一小格一小格划出来的,臣子怎么敢赢皇帝呢?皇帝一生气,他就有欺君之罪啊,竟然赢起皇帝来了,你想爬到皇帝头上?明明要赢,他也走错一个棋子让皇帝赢。但是给皇帝看出来了,皇帝说:“你在故意让我吧,这样下棋没劲,你能不能跟我真实地下一盘棋?如果你赢了,我非但恕你无罪,而且还有奖赏,你要什么我都可以给你。”大臣说:“君无戏言,否则我不敢。”“当然。”“如果我赢了,我要求不高,这个棋盘里的小方格,第一格你给我一粒米,第二格给我放两粒,第三格给我放四粒,第四格给我放八粒,一个棋盘米放满,我就满足了。”皇帝因为高傲,他想也不想就答应了。结果这个臣子赢了,皇宫粮仓里的米全给他都不够。这个例子已经帮你们把这个算数题回答了。

供养错了对象,也会姑息养奸

还有一种,心里有瞋恨心,“我出钱帮助你,我有功德。你也帮我干件事,那个人很坏,你把他打一顿。”供养一个坏人去做坏事,供养一个愚痴的人去做愚痴的事,岂不是姑息养奸,你出这个钱有功德吗?

请客并非培福,会使人成鬼

还有一种人,心有愚痴。朋友很多,为了表示他气量大,“我请客”,我请你吃也是培福呀。结果抽烟喝酒消耗了很多钱,将来他们都变酒鬼,等到来世,他一看见你就亲热,也请你吃喝,你今世不变酒鬼,下一世肯定变酒鬼。既消耗了你自己的福气,将来又要得到恶劣的报应,这叫培福吗?

大乘佛教的思想:要把一滴水投入到大海里去

一滴水会干,放到大海里,你这滴水永远不会干。一滴水没有办法使自己广大,投到大海里,跟大海里的水融合起来了,大海里所有的水都有你这个成分,这就是我们大乘佛教的思想。世俗的观念太渺小,太钻牛角尖,至少不能称为伟大。即使你有个最好的亲人,有个最好的朋友,也不过两个人。今世你对他们尽善尽美地照顾,来世也不过两个人报答你。你过去世造的恶业,来世要受报,这两个人的力量能挽救你吗?一个人生生世世培养起来的福报,仅仅在少数几个人身上消耗掉,那是很不聪明的。如果你能够照顾极其广大的人,在他们身上培福,种下洁白的种子,培养善良的因果,你这个福报是数不尽的。

一个微笑,带给很多人微笑,这叫“一本万利”

你们别看我不会做生意,深圳有人请我跟他们总经理谈话,谈完了,他说:“老师,如果你是个生意人,我保证谁都愿意跟你签合同。”我今天还在做生意,我有一本万利这么大本事。我做什么生意?我当场就做给你看。(众笑)你们看我笑了,你们也笑了,我一个微笑就是本钱,换来千千万万人的微笑,这是我的利润,所以叫一本万利。宇宙中每件事都有反应,我贡献给你一个微笑,你每天笑三次,身体会健康,当然有功德喽。可是你们每个欢乐的心,个个欢乐的脸,反馈到我身上,我得到千千万万的欢乐,千千万万欢乐的能量,我肯定长命百岁。我希望你们要做生意就做这个生意。今天讲到这儿。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相关文章:傅味琴居士)(五明学佛网相关文章:傅味琴居士)  

 傅味琴居士:《金刚经》四句偈的开示 

 傅味琴居士:平等爱徒的乐趣 

 傅味琴居士:观师持戒、多闻、解空功德 

 傅味琴居士:企业家的人生与禅乐 

 傅味琴居士:《律海十门》开示 

 傅味琴居士:制戒缘起十义门第一(90~95) 

 傅味琴居士:制戒缘起十义门第一(80~89) 

 傅味琴居士:制戒缘起十义门第一(70~79) 

 傅味琴居士:制戒缘起十义门第一(60~69) 

 傅味琴居士:制戒缘起十义门第一(50~59) 

 傅味琴居士:制戒缘起十义门第一(40~49) 

 傅味琴居士:制戒缘起十义门第一(30~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