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居士文章

 傅味琴居士:定学开导(140~152)


   日期:2023/4/26 11:33: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定学开导(22-2)(总第140)

傅味琴讲于浙江泰顺崇教寺 2008.8.20

世俗观念太重,退了菩提心,
他人吹冷风退了你的菩提心,都犯根本罪

提要:
  ·世俗观念太重,退了菩提心,他人吹冷风退你菩提心,都犯根本罪
  ·对于世俗人的压力,你不听,它就起不了作用,好比说给聋子听,会起
   作用吗?
  ·信了,闲话才起作用,这叫心理作用,不信,对你就不会起作用
  ·中年抓名利,年轻抓爱情,后果都恶劣,难道说为你好的人,是真的为你
   好吗?

世俗观念太重,退了菩提心,
他人吹冷风退你菩提心,都犯根本罪

你们这一次整顿道风,搞得不错,又把道风竖起来了。你们的发心如果倒下去了,退了心,就败坏了你们的善根。戒律里说:败坏别人的善根是犯根本罪。可是这种事在生活中经常会碰到。你们同学经常来这儿听听法,发心放弃名和利,要做像一个真正的佛弟子,为了一切众生的利益来,从事佛教的教育事业,当然这很伟大。但是周围不信佛的人,他们关心的不是佛教,他们只关心他们自己所关心的事情,这种人经常会来败坏你的善根,就看你们顶得住顶不住。

败坏别人善根罪过极大,可是他们既不知道也不信,或者他们是颠倒的错见,以为我是为你好。我们发心是为佛教事业、为了一切众生的好,他所谓为你好,就是要你放弃伟大的事业,不再为千千万万的众生考虑,只考虑你一个人。渺小的心态总是跟伟大的心胸合不来的。他们要吹冷风,给你输送世俗的温暖,灌迷魂汤,提出种种顾虑,让你越想越退失雄心壮志,这就是在败坏你们善根。你听进去了,你就屈服了,没有力量了,最后连根都要败坏。

他们这么做,因为他们不信佛不懂因果,我们自己岂能随着他们转、自己拆自己的台、败坏自己的善根?那太说不过去了吧?自己害自己是最愚蠢的!

对于世俗人的压力,你不听,它就起不了作用,
好比说给聋子听,会起作用吗?

常有人说:“这个亲戚跟我这么说,那个朋友跟我那么说,我的压力太重了。”当你说这话的时候,你已经投降了。我就不相信,他给了你什么压力?难道在你的背上压了两百斤石头啊?我教你一个办法,你一点都不会有压力。很简单:你不听他的,它就起不了作用。比方说,这种闲话、那种闲话,所有的闲话说给聋子听,会起作用吗?

信了,闲话才起作用,这叫心理作用,
不信,对你就不会起作用

给你们讲个故事,十多年前上海气功协会的秘书长也信佛,他邀请我到他们那里去开禅定班,他们把禅定看成是无上功法,最高级了。但我要说明:气功是外道,我们佛弟子不练气功的。

有一次他跟我说:东北来了个气功师,要求气功协会批准他开班,邀请几个领导到旅馆里去看他表演。去的人,上来一个,他一发功,这个人就往后倒,上来一个倒一个。有一个人躲在墙角里看,最后他出来,“我不信,你给我试试看。”这个气功师听到“我不信”,他就不敢试了,说“你就别试了。”那个人就抓住他不放:“你可以给别人试,为什么不能给我试啊?”他只好试了,发来发去他一动也不动。气功所取得的一点小小玩意儿,说白了其实都是心理作用。

所以你们要想保护好菩提心,也要对那些会破坏你菩提心的闲话一动也不动,你只要记住,“我不信你的”,随便别人怎么吹冷风、退你菩提心,拿你一点办法也没有。

中年抓名利,年轻抓爱情,后果都恶劣,
难道说为你好的人,是真的为你好吗?

这些破坏你善根的话,都挂着一块牌子,“我是为你好”,说来说去,无非叫你把名利情爱再抓起来。那天跟你们唸过一篇报导,从中可以看出,做爸爸的人到中年,抓的是名和利,希望孩子也去抓名利;年轻人到了青春时期抓的是爱情。名利和男女恰恰是我们修行人最反对的,因为它们最终的后果恶劣。而世间人却一再叫你去抓,这是真的为你好吗?

定学开导(22-3)(总第141)

傅味琴讲于浙江泰顺崇教寺 2008.8.20

发菩提心是为众生做贡献,
我有宗教信仰,希望你们尊重我

提要:
  ·对付世俗闲话,要干脆,如果心软,脸不严肃,他话就多了
  ·发菩提心是为众生做贡献,我有宗教信仰,希望你们尊重我
  ·我只对修行人有感情,我只把自己供献给释迦佛的教育事业
  ·佛法讲的慧不是世人的小聪明,也不是世间硕士博士的慧
  ·这个根和力,是道谛里的慧根慧力,修道没有工具能成就吗?

对付世俗闲话,要干脆,
如果心软,脸不严肃,他话就多了

对付这种人你要非常干脆,如果你话里边有点软,就麻烦了。比如说,从前社会上人请我吃饭,人家喝酒,也在我杯子里倒酒,我就脸一沉,很简单一句“我不喝酒。”如果他再倒,“喝一点怎么样?”我还是这句硬梆梆的话──“我不喝酒”。不要多说,脸上要严肃,不要笑嘻嘻的。人家看我这么严肃,也就不再劝了。

假如你说话软绵绵的,“我喝不来,喝不来。”人家就有话好说:“喝不来么学学。”“我从来没有喝过酒。”“那么今天我请你,你总要给我一点面子啊。”对这种人有什么多说的。如果心想:他是好意啊,那就是在给自己找麻烦。

发菩提心是为众生做贡献,我有宗教信仰,
希望你们尊重我

所以你们听到这种那种闲话,你只要很严肃地告诉他,“我发的是菩提心,我是佛教徒,我要一辈子为众生做贡献,我有宗教信仰,希望你尊重我。”你这么一说,他就不敢开口了。

我只对修行人有感情,
我只把自己供献给释迦佛的教育事业

从前有人对我说的话也有怀疑,“傅老师说他没感情的,我看傅老师非常有感情么。”今天就跟你们说明白,我是对世俗没有感情,我发的是菩提心、只有修行人的感情。比如人们总有一句话,“这个老师福报很大。”拿这句话来启发你们,如果我在社会上抓名抓利,今天也会成亿万富翁吧。你看我全放下了,在佛门全心全意做好释迦佛的弟子,把我生命的时光全部供献给释迦佛的教育事业,供献给所有苦难的众生,从不动摇。

佛法讲的慧不是世人的小聪明,
也不是世间硕士博士的慧

“亦即根之力也”,这个力是慧根的力量,这个慧不是世间上人的小聪明,也不是根据你是大学毕业,或者是硕士博士。硕士博士究竟啥个意思我是不太懂的,我有时讲话比较风趣,人家说我们这儿藏龙卧虎,年轻人都是高级知识分子,还有博士硕士。我说:“书念得太多了,头脑都锁起来,所以叫硕士。”(众笑)我只知道白雪公主遇到七个小矮人,其中有个是博士。书读得太多了,有句老话“要成书呆子的”。你不相信去看看事实,山里人夫妻离婚的很少,因为他们书唸得不多。(众笑)离婚最多的就是高级知识分子,书唸得太多,变成书呆子了,哪个女的喜欢你啊?

这个根和力,是道谛里的慧根慧力,
修道没有工具能成就吗?

这个根这个力,是三十七道品里的慧根慧力。当年释迦佛说四谛法,苦谛要你明白世间是苦的;集谛要你知道:苦是烦恼聚集而来的;灭谛要你知道,消灭了烦恼以后,彼岸就是常乐我净;道谛叫你知道,应该把通往彼岸的这条道路修修好。由此可知,关键还在道谛。因为即使你明白世间是苦的、想要断烦恼、也想要到彼岸,你路没有修好,你咋到彼岸了?你没有工具咋修路?三十七道品就是三十七种修路的工具,不重视三十七道品,你修行会有成就吗,离开释迦佛的教导,都是异想天开了。

定学开导(22-4)(总第142)

傅味琴讲于浙江泰顺崇教寺 2008.8.20

退了出离心、菩提心,就叫愚,世俗尘垢
尚未扫干净,仍要回进去,这是愚人干的事

提要:
  ·道品里的慧,是一种智慧的选择
  ·连世俗都放不下,有留恋,你肯到彼岸吗?
  ·“凡心不死,道心不生”,想用世俗方法报恩的白素贞连师父的话也不听了
  ·退心回去的人,不是做人老婆,就是做人老公,道心退了,法身慧命也就
   完蛋了
  ·退了出离心、菩提心,就叫愚,世俗尘垢尚未扫干净,仍要回进去,这是
   愚人干的事
  ·不是我讲的法要求太高了,这仅仅是中等,好比矮子总说别人高,却不说
   自己矮
  ·探亲回来的同学,常会把世俗的臭气带回佛门,世俗里的粗人,喝酒玩乐,
   究竟有多少价值

道品里的慧,是一种智慧的选择

这个慧根慧力是道品里的慧,是我们修道的工具。修行就要先把这条通往彼岸的路修好,对于我们发大乘心的人,这条路不光是通往彼岸,而且还是菩提大道,一直能成佛。

连世俗都放不下,有留恋,你肯到彼岸吗?

说得具体一点,慧根慧力的慧,就是出离心菩提心。你连世俗都放不下,对世俗留恋,不肯出离,你肯到彼岸吗?从前能海上师在四川讲经时说过,四川有个老居士念佛功深,临命终时看见阿弥陀佛来接引,他却向阿弥陀佛告假,因为他有留恋。

“凡心不死,道心不生”,想用世俗
方法报恩的白素贞连师父的话也不听了

老话说,“凡心不死,道心不生”,凡心不死对你有什么好处?黎山老母三劝白素贞,白素贞不听她的,连师父的话都不听了,因为凡心起来了。她有理由:“我要报恩”,因为从前许仙救过她的命。这个理由听起来好像挺光明正大,假如许仙掉在海里,你也去救他,那是报恩,怎么去给他做老婆,哪有这种报恩的?偏偏现在世俗里用这种方式报恩的人多得很,自己想要一个老公,凡心一起来,师父的话都不听了。

退心回去的人,不是做人老婆,就是做人老公,
道心退了,法身慧命也就完蛋了

我的学生中途离开我回家的人有多少啊,当初我每个人都劝过,连老师的话也不听,偏要回去,干嘛?不是做人家老婆么就是做人家老公,就这么回事情。实在留不住也没有办法,佛也有度不了的众生,何况我这个老师呢?其实我心里明白:你凡心起来了,道心退掉了,你的法身慧命完蛋了。

退了出离心、菩提心,就叫愚,世俗尘垢
尚未扫干净,仍要回进去,这是愚人干的事

所以你有出离心、菩提心,就叫慧,你起了凡心,出离心、菩提心退掉了,就叫愚。整个世俗环境都是过世俗生活,而修行环境,整个都在修行。要想修得好,修行环境必须做到清净。你从世俗环境里来,把世俗的灰尘也带进来了,进了佛门就要扫扫干净。这些人,世俗尘垢尚未扫干净,仍要回进去,这是愚人干的事。

不是我讲的法要求太高了,这仅仅是中等,
好比矮子总说别人高,却不说自己矮

你们这两天听我讲法,可能有个感觉:要求太高了,实在说要求并不高,只能算中等,我讲的是慧根慧力,这是四谛法中的道品,可不是讲下士法,也不算上士法,叫中士法,那不是中等吗?

有许多老居士年纪老了,修了一辈子,还停留在,求菩萨保佑我发财、子孙满堂,惭愧不惭愧啊?矮子看见高的,只会说你怎么这么高?从来不说自己怎么这么矮。

探亲回来的同学,常会把世俗的臭气带回佛门,
世俗里的粗人,喝酒玩乐,究竟有多少价值

你们常住同学有探亲假,即使没有回去探亲,你们拿了探亲假,到世俗去转一圈,我心里怦怦跳。你回去就等于在粪缸里转一转,一回来,满身臭气。我可麻烦了,还得给你洗澡,只好在讲法的时候叫你们提高警惕,别受影响了。

讲讲我亲身碰到的两件事情,有一年我在包头讲学,包头的学生一定要请我去吃饭,还把厂里的领导、同事请来,坐了满满一桌。因为我是老师,他们都尊重我,请我上坐。我不喝酒,他们也尊重我,那么说几句尊重的话,“老师啊,你是细人,我们都是粗人。”可真是粗人啊,喝起酒来放纵得不得了,还划拳。一个称为酒司令,什么话都出来了,真是粗得要命,世俗就是这么个环境。

还有一次在内蒙古包头,电视广播局局长亲自来跟我打招呼,“老师,你来回也很辛苦,我看你今年别回家过年了,我派几个人陪你玩。”我想想,不回家也可以,与其叫人陪我,不如到我宁夏表弟那里。表弟知道我是信佛的,给我安排一个安静的房子,让我在里边休息。年初一他的同事来了,边喝酒边做游戏,叫“大西瓜小西瓜”,谁搞错了谁喝酒。我在楼上光听到他们下面“小西瓜大西瓜,哈哈哈……。”(众笑)闹得我头都疼了,逃也没地方逃。这就是世俗的生活,到底有多少价值啊?你们身在其中多少会受影响的。

定学开导(22-5)(总第143)

傅味琴讲于浙江泰顺崇教寺 2008.8.20

世俗信佛的人,却劝人要退休后再修行,
搞得如今佛门里都是“月落乌啼霜满天”的老奶奶

提要:
  ·世俗是流转生死,修行是出离生死,连世俗上信佛的人,也往往会把你往
   世俗里拖
  ·世俗信佛的人,却劝人要退休后再修行,搞得如今佛门里都是“月落乌啼
   霜满天”的老奶奶
  ·我们这里都是年轻人,惹人喜爱,如今真是稀有难得,受人赞叹
  ·说不结婚和假结婚的人,后来孩子都有了,可见世俗的影响很厉害的
  ·说要嫁给菩萨的人,说穿了还是想嫁人,菩萨只忙弘法度众生,没办法
   管家,也够你苦的了
  ·别以为嫁人是件喜事,有妇女正在生产,因痛而起瞋心,把旁边老公的
   头颈死命卡住

世俗是流转生死,修行是出离生死,
连世俗上信佛的人,也往往会把你往世俗里拖

世俗是流转生死的地方,是退失我们道心的地方,凡是流转生死的众生都是生活在世俗里。我们修行的地方是出离生死的地方,性质完全不同。世俗的人,一万个人中间即使有少数人支持你,大部分人就在反对你,给你讲各种各样退心的理由,连世俗上信佛的人也往往把你往世俗上拖。

世俗信佛的人,却劝人要退休后再修行,
搞得如今佛门里都是“月落乌啼霜满天”的老奶奶

比如他说,“我也是信佛的,信佛要安心修行,总要先把家里安顿好。”那么家里什么时候才算安顿好?“像我这样退休了,儿女的婚事都办好了,退休工资拿到了,我才一切放下了,来佛门里修行了。”怪不得现在佛门都是到了“月落乌啼霜满天”的老头老太!

我们这里都是年轻人,惹人喜爱,
如今真是稀有难得,受人赞叹

你们看到我这儿这么多的年轻人,如果你们到法雨山佛学苑去看看,那边全是充满青春活力的年轻人。每个来小住的人看到我们这么多年轻人都高兴,真是稀有难得。领导看见我们这些年轻人也高兴,还说这是老师培养得好。

说不结婚和假结婚的人,后来孩子都有了,
可见世俗的影响很厉害的

再讲两件事情给你们听听。我年轻时,经常有年轻人说:“我是要修行的,我是不结婚的”,结果两个不结婚的合得来,去结婚了。就好比外国,有人主张独身主义,独身主义跟独身主义合得来,也结婚了。所以说世俗的影响很厉害的。

还有人说:“不结婚,压力太重,我父母面前不好交待,亲戚朋友都看我怪,那么我跟他说好,咱们俩都想修行,来个假结婚。”好比上次那篇报纸上说:女人都是很傻的了。一结婚他是你丈夫,他会听你的?没几年,孩子也有了。

说要嫁给菩萨的人,说穿了还是想嫁人,
菩萨只忙弘法度众生,没办法管家,也够你苦的了

还有的人想得更好,有个姑娘说:“我要嫁给菩萨。”你想嫁人,就老老实实说“我想嫁人”, 连谁是菩萨你都搞不清楚,还说要嫁给菩萨!你真的嫁给菩萨,够你苦的了。说“他有菩萨心肠,我怎么会苦?”菩萨弘法度众生的工作都忙不完,还有时间来管家吗?菩萨就干这件事情呀!什么事情都要你忙。

别以为嫁人是件喜事,有妇女正在生产,
因痛而起瞋心,把旁边老公的头颈死命卡住

而且你嫁了人,生孩子时痛得哇哇叫的可不是老公,是你呀,叫起来真像杀猪那样,别以为嫁人是欢欢喜喜的事情。妇女生孩子的时候,最恨的就是老公:全是他害我的。有幅漫画,产房里一个妇女正在生产,旁边老公陪着,她把老公的头颈死命卡住,弄得护士实在为难,“这件事情,我们到底该不该管?”

定学开导(22-6)(总第144)

傅味琴讲于浙江泰顺崇教寺 2008.8.20

别把世俗感情世俗知见在清净道场乱说,
帮助人有功德,败坏人有罪过

提要:
  ·佛陀从未叫弟子们去抓名利来度众生,只说过,人间妙五欲,地狱五条根
  ·多少人在“爱的梦想”中从高楼跳下去
  ·信佛的父母叫子女去发财,子女还不如投胎到老板家去
  ·佛弟子家庭里如果仍然充满世俗感情,仍然得不到清净
  ·别把世俗感情世俗知见在清净道场乱说,帮助人有功德,败坏人有罪过
  ·要在出离心、菩提心的慧根上,产生出离心、菩提心的力量

佛陀从未叫弟子们去抓名利来度众生,
只说过,人间妙五欲,地狱五条根

我们佛教是一切为众生,尽我所有做供献,那真是伟大。你今天有的,你就供献吧,何必再去抓名抓利?从前听说有个老板,富得不得了,他是做服装生意的,一套西装要卖一万元,这是从前价啊,现在可能一万元一套不稀奇了,这完全是暴利。

可是他给自己脸上贴金:虽然我卖得很贵,可是我赚了钱一分三,一份自己用,一份供献社会,一份供养三宝。三宝叫你抓名抓利搞暴利啊?佛有这么说过吗?如果当年佛陀像他这样行菩萨道,也用不着离开王宫、去雪山苦行了,干脆做老板好了。五欲以财色名利为首,人间妙五欲,地狱五条根,你抓名利来做好事,将来下地狱,即使对你照顾一点,你也吃不消。这儿有油灯,你伸手去烧烧看,你不叫“哎哟哇”才怪了。

多少人在“爱的梦想”中从高楼跳下去

整个世俗环境给我们就是这么个影响,青春时期是叫我们追求爱情,昨天给你们唸的《爱的梦想》,爱到结果从四层楼跳下去;一到中年,叫你抓名和利。

信佛的父母叫子女去发财,
子女还不如投胎到老板家去

如果你投胎投到佛教家庭里来,这很正常,因为你前世信佛,今世投胎,总要找一个信佛的父母吧。结果信佛的爸爸妈妈跟你说,“我们也信佛,你现在年轻,信佛太早了,退休以后再说吧。你现在应该去抓名抓利,去当老板去发财。”你可以跟爸爸妈妈说,“怪我投错胎了,我投到你家,你不培养我修行,叫我去当老板,早知道这样,我还不如投到老板家里去。”今天信佛的家庭里普遍都是这种情况。奉劝这些信佛的父母们别辜负了如来的希望,别败坏了来到你家里投胎的儿女的善根,赶快鼓励他们今世好好学法继续修行。

佛弟子家庭里如果仍然充满世俗感情,
仍然得不到清净

什么叫肮脏,什么叫清净?名利男女就是肮脏,世俗习气、世俗知见、世俗爱好、世俗感情全是肮脏,因为它们是贪瞋痴所成的东西。出离心菩提心,一切为了释迦佛的事业,为众生救苦救难。勤修戒定慧,熄灭贪瞋痴,这才叫清净。

你们投胎到信佛的家里,也靠你的福气,可是佛教的家庭里还是充满世俗感情、世俗知见、世俗习气, 仍然是世俗家庭啊。你们来的时候都是带着满身世俗气进的佛门,释迦佛就是专门给众生洗澡的洗澡师。你们到这儿接受佛陀教育,赶快把这些脏东西洗洗干净。小住的同学有世俗气,你们也要帮助他,给他洗洗澡,要慢慢转。对常住老同学,老同学要从严,新同学从宽。这是理所当然的,比如妈妈对做姐姐的总是严,对做妹妹的总是慈。

别把世俗感情世俗知见在清净道场乱说,
帮助人有功德,败坏人有罪过

所以不要辜负释迦佛的希望,好好把自己的道场清净清净。最最重要的,不该说的话别说,语言的影响是很厉害的。医生一句话能治好病,一句话也能害死人。从前我是靠心理治疗来给病人治病的,我能一句话就把病治好。有个老病人高高兴兴来到下一期的治疗班里,跟新同学说,“我上期快结束时,还没完全好。可就在联欢会上听了傅老师的一句话,我就好了。”

还有一句话害死人的,有个病人跟医生说:“我到底生了什么病,你尽管告诉我,我想得开的,你不相信到厂里去打听打听,我是非常开朗乐观的人。”医生就告诉他:“你是生了一个字的病。”这个人马上软下去了,楼梯也下不去了,由四个人抬下去的。

所以别小看语言的作用,要注意自己的说话,别把世俗感情、世俗知见、世俗上的观点在同学之间乱说。帮助人有功德,败坏人有罪过。

要在出离心、菩提心的慧根上,
产生出离心、菩提心的力量

既然每个人都有慧根,我们要帮助每个同学产生慧力,所以要多鼓励大家发出离心、菩提心,在出离心、菩提心的慧根上产生出离心、菩提心的力量。

今天讲到这儿。

定学开导(23-1)(总第145)

傅味琴讲于浙江泰顺崇教寺 2008.8.21

戒定慧是出离法,追求名利是贪欲,
男女情爱是生死根源

提要:
  ·力是从根产生的,如果根动摇了,这个力也不会产生
  ·不保护好慧根,会导致修行路上变质、退心
  ·世间智慧无非是教人怎样发财、谈恋爱,而真能解决人生苦恼的智慧却找
   不到
  ·追求名利的人,结果往往是想自杀
  ·业障来了,总有因缘会促使你走上这条受苦的路
  ·有人得到了佛法的智慧,却想利用这个智慧去抓名利与爱情,岂不颠倒了
  ·戒定慧是出离法,追求名利是贪欲,男女情爱是生死根源

能海上师说:“不可屈伏名为力,力者根之力也。”

力是从根产生的,如果根动摇了,
这个力也不会产生

今天继续讲慧力,能海上师说“不可屈伏名为力,力者根之力也。”力是从根产生的,如果根动摇了,这个力也不会产生。

不保护好慧根,会导致修行路上变质、退心

我们今天讲的是慧力,当然是从慧根产生的。很多人进了佛门以后想修行,却没有保护好自己的慧根,那当然出生不了慧力,一步步衰退下去,最后衰败得修行路上一步都走不了,导致修行人变质,退心,这是很可惜的。

世间智慧无非是教人怎样发财、谈恋爱,
而真能解决人生苦恼的智慧却找不到

世间上也讲智慧,佛门也讲智慧,这两种慧可不同,世间上是要你抓名抓利,你抓到了名利,就说你有“智慧”。世间上这本书那本书,无非是教你怎么发财、怎么谈恋爱。可是人们生活中会遇到很多苦恼,而真正能解决人生苦恼的书,却找不到。

追求名利的人,结果往往是想自杀

想起我头一次到深圳开禅定班,来了很多的年轻人,有人告诉我,“老师,你来了就救了我们。你没来以前,我们两个好朋友准备一起自杀,经常讨论用什么方法自杀,痛苦少点。”社会上的书都是给你追求名利和爱情的世间智慧,可是当你追求到最后,痛苦地想自杀了,却找不到解救的方法。

业障来了,总有因缘会促使你走上这条受苦的路

所以你们对世俗上的名利爱情看看穿,这种苦报说不一定哪天会轮到你的头上,算命都算不准的,就看你福气喽。死在车祸里的人不知有多少,谁不是想“不一定轮着我”,如果都像想得这么好,一个车祸的也没有了。要看你的福气和业障,业力来的时候,总有因缘促使你走上这条受苦的路。

有人得到了佛法的智慧,却想利用
这个智慧去抓名利与爱情,岂不颠倒了

今天我们讲的慧根慧力,这是佛陀的智慧,这个智慧是叫我们离开名利、离开情爱的追求。佛到娑婆世界成佛度众生,说法四十九年,没有一本经叫《保你发财当老板经》,所以得到了佛法智慧,不用在看穿情爱、放下名利,却想利用这个智慧去抓名利、抓情爱,岂不是颠倒了?佛门最反对就是名利和男女,五欲就是以这两个东西为首,古来有修养道德的人对这两个东西也是极力批判的。

戒定慧是出离法,追求名利是贪欲,
男女情爱是生死根源

今天你们是来学佛的,学佛就是学法,我这里讲的是以戒生定、由定发慧,是讲的出离乘,可不是人天乘,当然你修人天乘能照这么去修更好。出离就是出离烦恼、出离生死,追求名利的人会没有烦恼吗?也只有掉在烦恼里的人才会去追求名利,如果没有贪心、没有欲望,你还会去追求名利吗?男女情爱是生死的根源,佛叫我们出离生死轮回,会主张男女情爱吗?

定学开导(23-2)(总第146)

傅味琴讲于浙江泰顺崇教寺 2008.8.21

会讲的人如果是非辨不清,
等于鹦鹉学人话,见了小偷叫请坐

提要:
  ·学了佛法,去谋取名利,不按照佛陀的希望去做,就成了变相的盗法
  ·药用错了也会害死人,要具有无产阶级思想才容易悟到佛陀的真实义
  ·对法不重视,认为听不听法无所谓,这就是破坏你慧根的邪见
  ·败坏我们慧根慧力,破坏我们修行的就是魔,放不下,就是跟魔握手
  ·“我们需要的是佛法的教育,我们不需要不符合佛陀教育的知见和迷信”,
   这两句的力量就能冲破一切魔障
  ·会讲的人如果是非辨不清,等于鹦鹉学人话,见了小偷叫请坐
  ·什么都要,什么都讲,连佛弟子需要什么、不需要什么都搞不清楚,这种人
   是善知识吗?

学了佛法,去谋取名利,不按照
佛陀的希望去做,就成了变相的盗法

所以我不能老停留在人天乘,原地踏步的培养,培养来培养去,还是求福报、求子孙、求发财。这次要求稍微提高一点,所以讲话就两样了。如果你得到了佛法,不按照佛陀对你的希望去做,去抓佛陀反对的名利和男女,就成了变相的盗法,因为你把佛陀的智慧拿去派别的用场,佛陀可不同意呢。

药用错了也会害死人,要具有无产阶级思想
才容易悟到佛陀的真实义

比如说有许多药既能治病,也能把人害死。麻醉药在医院里麻醉时用用,那是可以。假如你拿去吸毒,那你完全搞错了。佛陀的智慧岂能帮助你去发展名利?娶十个老婆的全是发财的人,穷人是娶不起的。因为我是无产阶级思想,所以我容易悟到佛陀的真实义。

对法不重视,认为听不听法无所谓,
这就是破坏你慧根的邪见

要保护慧根、要使慧根增长力量,你不听法,你保护得了吗?你这个慧根能增长吗?慧根不增长,会有慧力吗?如果有种风气,使佛弟子对法不重视,认为听不听法无所谓,这就是破坏你慧根的邪见。

败坏我们慧根慧力,破坏我们修行的
就是魔,放不下,就是跟魔握手

总的来说,破坏我们慧根慧力,破坏我们修行的就是魔。魔有内魔外魔,内心的贪瞋痴就是内魔,内魔外魔一破坏,修行就会出现中断。佛经里有句话“内外魔障中断类”,这三种力量会把你的修行摧垮。有好些同学开头一时冲动,修行好像蛮像样子,越到后面越不像样,最后中断了,口口声声,“没办法,我放不下啊。”你放不下就是跟魔握手。

“我们需要的是佛法的教育,我们不需要不符合佛陀
教育的知见和迷信”,这两句的力量就能冲破一切魔障

怎么冲破魔障、保护好自己慧根、不断增长慧力?很简单,就是你们现在贴出来这两句标语:“我们需要的是佛法的教育,我们不需要不符合佛陀教育的知见和迷信”,这两句的力量就能冲破一切魔障。

会讲的人如果是非辨不清,等于鹦鹉学人话,见了小偷叫请坐

听法听得久了,讲起来头头是道,可是是非分辨不清楚,这种讲得好有什么稀奇,好比鹦鹉会学人话,可是它好坏分别不清楚,看见客人来了,“请坐请坐”,看见小偷来了,也“请坐请坐”。

什么都要,什么都讲,连佛弟子需要什么、
不需要什么都搞不清楚,这种人是善知识吗?

今天佛门里很多人不懂佛法,乱七八糟什么都讲的人更是多得不得了,他们是佛法也要,世间上人写的书也要,怎么发财、怎么谈恋爱也要,儒教的《三字经》、《弟子规》也要,太上老君、何仙姑也要,什么都要,什么都讲。连佛弟子需要什么、不需要什么都搞不清楚,这种人是善知识吗?

定学开导(23-3)(总第147)

傅味琴讲于浙江泰顺崇教寺 2008.8.21

很多佛教家庭,他们望子成龙,
是望子成名利龙、荣华富贵龙、传宗接代龙,
儒教思想加到佛教里,佛教就会变颜色

提要:
  ·我们这里是佛门,不是道门,也不是鬼门,正气证正果,邪气证邪果,
   有因必有果
  ·贪瞋痴就是魔,想发财就是贪,吃饱了就别再要了才是正常,比丘托钵
   不准留到第二天
  ·勤劳是美德,贪是恶习,菩萨可不是为自己勤劳,而是为一切众生勤劳
  ·爱说好话的有钱人从不愿把财富平等分配,佛教修行就是要修正自己的行为
  ·很多佛教家庭,他们望子成龙,是望子成名利龙、荣华富贵龙、传宗接代
   龙,儒教思想加到佛教里,佛教就会变颜色

我们这里是佛门,不是道门,也不是鬼门,
正气证正果,邪气证邪果,有因必有果

这两句标语是我写给法雨山佛学苑的校规,谁违反这两句校规就请他走,因为我们这里是佛门,不是道门,不是鬼门。有人说,“到傅老师那里听法,正气很浓。”如果我不辨别清楚是非,不说这些话,正气哪里来啊?正气能证正果,邪气能证邪果,有因必有果。

贪瞋痴就是魔,想发财就是贪,吃饱了就别再要了
才是正常,比丘托钵不准留到第二天

魔就是贪瞋痴,你心里稍微有点贪心,这是小魔;你贪大了,这是大魔;你一直贪,放不下,这是大魔的老祖宗。世俗里的人,哪个不贪?如果有人肯做赔本生意,肯开赔本公司,这个人不会贪,因为他目的是赔本嘛。全世界所有的企业家,动的脑筋都是怎么样赚钱,谁肯赔本啊?想发财就是贪。

如果你又饿又冻,为了吃饱肚子,菜根也吃,糙米饭也吃,假如你吃饱了就不要了,那是正常的。假如你吃饱了,还要,越多越好,准备留着明天吃,那就是贪。这是根据佛的教导说话的。佛教导比丘,今天的东西不准留在明天吃,托钵只能乞今天够吃的,如果把明天吃的也要下来,那是不许可的。

勤劳是美德,贪是恶习,
菩萨可不是为自己勤劳,而是为一切众生勤劳

蚂蚁非常勤劳,从没有星期天,叼了一点粮食钻到洞里堆起来。蚂蚁洞里的粮食已经很多了,它还要堆,这么贪得无厌,所以只好做蚂蚁,做不了人,蚂蚁是畜生道啊。

勤劳是美德,贪是恶习,菩萨可不是为自己勤劳,而是为一切众生勤劳。

爱说好话的有钱人从不愿把财富平等分配,
佛教修行就是要修正自己的行为

有些有钱人说起来挺好听,“我赚钱不是为自己,是为了所有的人,我要回馈社会,我要帮助一切苦难的人。”这些话听起来还有点菩萨心肠,可能他们是听法听来的。那么请问,你死的时候你所有的家产是给国家还是给儿子?所有家产都回馈社会,在中国可能很难找得到吧?

有些话,还算是有觉悟有头脑的,“我所以有今天这样的富裕,都是因为员工、的劳动、消费者的消费,所以我对员工、对消费者非常感恩。”这话好像是从外国学来的,现在非常流行“感恩”两个字,我们佛教只有知恩报恩念恩,没有“感恩”。那么你有什么表示?你能把你的家产分给消费者、员工吗?你能从今年开始年年赔本,你肯吗?

佛教的修行不是凭口里说好听的话,而是看你行动,修行就是修正行动嘛!

很多佛教家庭,他们望子成龙,是望子成名利龙、荣华富贵龙、
传宗接代龙,儒教思想加到佛教里,佛教就会变颜色

还有人说,“佛教是好的,我不反对。”可能这个人也有点信佛,至少对佛教有好感,可他又说:“可是我儿子不能学佛,因为我要他去日本开酒家。他学了佛,当了老板赚不到钱了。”不要说这种人,现在佛门里的人乃至老居士,有没有这种思想啊?一面说好听的话,一面拖儿子后腿,因为他望子成龙。这可不是成菩萨龙、阿罗汉龙、无上正等正觉的龙,而是名利龙、荣华富贵龙、传宗接代龙。为什么我特别反对把儒教的东西加到佛教里来,儒教就是这种思想,把儒教加到佛教里,佛教就会变颜色。

定学开导(23-4)(总第148)

傅味琴讲于浙江泰顺崇教寺 2008.8.21

佛弟子不挑教育众生事业的重担,谁来挑?不为自利利他而深入经藏,这样的佛弟子有责任感吗?

提要:
  ·男女情爱放不下,死后就会去投胎,慈悲里带有贪瞋痴,就不是纯粹的
   菩萨感情
  ·溺爱子女,妨害了子女的正常发展,也使自己掉入“放不下”的泥坑,
   难以自拔
  ·孩子成了土皇帝,养育他们可真累啊,父母正派严肃,孩子也不敢变坏
  ·佛弟子不挑教育众生事业的重担,谁来挑?不为自利利他而深入经藏,
   这样的佛弟子有责任感吗?
  ·子女要关心,更要关心千千万万众生的利益,要挑起菩萨事业的重担,
   就要做到“尽我所有作供献”

男女情爱放不下,死后就会去投胎,
慈悲里带有贪瞋痴,就不是纯粹的菩萨感情

你们要想保护自己的慧根,使根产生力,你们应该先检查自己,有没有放下内心的贪瞋痴。贪瞋痴也是一种感情,活人都有感情,有感情才是活人。人死了,尸体没有感情,可是死了以后的中阴身还是有感情,对男女感情放不下,所以会去投胎,投胎是最强烈的情爱感情。我们佛教讲慈悲,慈悲也是种感情,贪瞋痴也是种感情。好好检查一下自己,你们的慈悲里有没有贪瞋痴,是完全慈悲的感情,还是挂了慈悲的名义,实际上包含了贪瞋痴?

溺爱子女,妨害了子女的正常发展,
也使自己掉入“放不下”的泥坑,难以自拔

你如果能把子女教育好,保护子女正常成长,将来做个好人,为人类做贡献;进一步教育子女信仰三宝,将来为三宝做贡献,这种感情才叫慈悲。如果你是对子女宠爱、放不下,想要不断给他快乐,要知道快乐得太过份,会乐死人的,古人也说乐极生悲,所以说“爱就是害”。这个爱并不是慈爱,而是指宠爱。爱得太过份了,所以你放不下呀。

这种放不下的爱,说白了就是贪爱!你对子女宠爱了,子女就离不开你,一天到晚靠在你身上撒娇,上海人叫发嗲,连叫你的声音也好听,叫声“妈──”,你感到子女多么爱我啊,这也是种享受啊。你是贪这个爱,所以拔不出来了,那么你更是样样都满足子女了,还不是贪的感情作用?你对子女百依百顺,你还能修行吗?一面听法,一面舍不得离开子女,修行人到底是倒向修行这一面,还是倒向贪爱的一面啊?

孩子成了土皇帝,养育他们可真累啊,
父母正派严肃,孩子也不敢变坏

从前在福鼎的时候,我女的也去过,你们称她“师母”,这些学生把她说的话讲给我听。她说:“家里三个孩子全都怕他。”我假如对孩子宠爱,他们会怕我吗?你们可能相反吧,不是孩子怕你,而是你怕孩子吧?因为宝贝儿子、宝贝女儿,碰不起。

从前我孩子小的时候,邻居就说:“我养一个孩子,都快累死了,你们家三个孩子怎么养得这么轻松,一点不吃力?”就因为他们怕我。他们怕我,所以他们每一个都不敢变坏。你们居士结婚成家了,总要对孩子好好地教育教育!

佛弟子不挑教育众生事业的重担,谁来挑?
不为自利利他而深入经藏,这样的佛弟子有责任感吗?

佛弟子应该经常来听法修行,如果为了照顾家里儿女的感情,留在家里陪他们而放弃了修行,那就不能为佛教挑重担。佛教菩提心事业的重担,佛弟子不挑,谁挑?

有人却说:“三藏十二部,我们用不着,让别人去悟好了。”三藏十二部佛弟子不去深入,竟然叫别人深入,别人是谁?当然是不信佛的人了,像这样的佛弟子,有责任感吗?

子女要关心,更要关心千千万万众生的利益,
要挑起菩萨事业的重担,就要做到“尽我所有作供献”

我最苦闷的就是年纪越来越大,还有很多的法要讲,就怕讲不完。佛弟子挑重担都应该关心佛教事业啊,关心子女,仅仅是关心一两个人,而关心佛教事业是关心广大众生,还牵涉到子孙万代的利益,你作为佛弟子连这点觉悟也没有吗?既然要挑重担,就应该做到:尽我所有作供献。我就是这样精神,我自己做到了,也教育我的学生做到。我经常说,我是彻彻底底的无产阶级,因为我的钱,全是供养三宝的。

定学开导(23-5)(总第149)

傅味琴讲于浙江泰顺崇教寺 2008.8.21

人来钱不来,弘法事业难以发展,钱来人不来,
人少钱多,佛法从此衰落,佛门从此败坏

提要:
  ·为挑重担,就要把所有的生命精力贡献三宝,该放下的就要放下,何况是
   钱财
  ·佛门不搞贸易,兴隆三宝事业,靠的是佛弟子的供养
  ·人来钱不来,弘法事业难以发展,钱来人不来,人少钱多,佛法从此衰落,
   佛门从此败坏
  ·如今信佛的人,得了加持发心很高,冲动一过就退了下来,还比不上从前人
   懂得求加持要发愿,得了加持要还愿
  ·发心供养了,不要再索回,也不要不供养,也不要打折扣

为挑重担,就要把所有的生命精力贡献三宝,
该放下的就要放下,何况是钱财

我年轻时就赚大钱,因为我是自由职业者。就凭我这点技术,假如今天我还是自己在社会上干,算下来,我二十天能赚一百二十万,我都放下了,为挑重担,就要把所有的生命精力全部贡献三宝,何况是钱财。

说说风趣话,我看三宝蛮喜欢我,所以我病好得快。病好得慢,要好好检查检查自己,看三宝喜欢不喜欢你。喜欢你,你就得加持,不喜欢你,你就不得加持。

佛门不搞贸易,兴隆三宝事业,
靠的是佛弟子的供养

怎么样才是挑重担,兴隆三宝事业要有人,也要有经济来源。佛教的经济来源不是靠做生意,那么靠什么来维持经济?靠佛弟子的供养。供养要自发,不能勉强。

人来钱不来,弘法事业难以发展,钱来人不来,
人少钱多,佛法从此衰落,佛门从此败坏

能海上师当年学法求法,他把全部的家产卖光,全部供养。如果你能这样,你是第一等。现在有些人,人是来了,可他不想供养,宁愿有钱留给儿女。那么佛教事业没有人供养咋办?这种人也是好,因为他做到人来了,只能算是第二等。为什么他只供养子女不供养三宝,这也是贪:执著这是我的财,心目中只有儿女。你给儿女,现在都是独生子女,你只能给一个人,要知道你供养三宝能供养多少人。有些人听法这么多年,心中没有三宝,就算有三宝也不过是求三宝加被。

还有的是人不来,来钱,这是第三等,那么佛门里越来越富,钱多得没地方用,这个佛门不要腐败吗?就算好一点,用来修庙,把庙修得富丽堂皇,可是里边没几个人,不讲经说法,多识教授说这是庄严的墓碑。

如今信佛的人,得了加持发心很高,冲动一过就退了下来,
还比不上从前人懂得求加持要发愿,得了加持要还愿

还有一种情况,开始信佛的时候得到菩萨加持,欢喜又激动,发心很高,也可能是一时冲动。要不了多少时候,慢慢退下来,从前发的愿也不还愿了。还比不上从前农村的人,我小时候家乡有庙会,有人手臂里一根筋穿过去,吊着很重的东西走,说是还愿。从前人还知道,为求加持要发愿,得到加持了,要去还愿,现在很多人都没有这种思想。

发心供养了,不要再索回,也不要不供养,也不要打折扣

你不发愿倒也罢了,反正泥塑木雕也不会批评人。有的人非但发了愿没做到,还讨还。从前我在上海一个居士家里,看见一个居士跟法师讲啊讲,法师就说,“按照道理,你供养了就是供养了。你是不是要把供养我的一百元拿回去?你要拿回去我就还给你。”在寂天菩萨的《入菩萨行论》里说,你发心供养了,你不供养,或者你发过愿,发心供养,供养时扣掉一半,都是下恶道的因。

也许有人在想:可能老师在说我吧。其实我是在说我自己,要不然我怎么会体会这么深?从前寂度和尚住在我家,碰巧他没带来念珠,我自己有一串念珠,一时冲动,说:“师父,这串念珠我天天念的,供养你吧。”天天用的念珠有感情了,事后越想越舍不得,第二天我跟寂度和尚说,“师父啊,我这串念珠实在放不下,你还我吧!”我也说说自己,免得你们听了生我气!

定学开导(23-6)(总第150)

傅味琴讲于浙江泰顺崇教寺 2008.8.21

外境勾内魔,修行就有障碍,慢慢就中断,
导致退心,世俗心一起,甚至会败坏儿女的慧根

提要:
  ·外境勾内魔,修行就有障碍,慢慢就中断,导致退心,世俗心一起,甚至
   会败坏儿女的慧根
  ·对子女不要有所贪求,与其为名利去冒风险,还不如平平稳稳做人
  ·今天讲的是解脱道,当然要讲如何度众生解脱生死出轮回
  ·乐善好施的人,如贪图五欲,也很容易被魔拖过去,佛是叫我们放下五欲,
   去追求觉悟的快乐
  ·“发展经济,弘扬佛法”的口号很好,可别发展了经济,却不弘扬佛法,
   又用在享受上去了

外境勾内魔,修行就有障碍,慢慢就中断,导致退心,
世俗心一起,甚至会败坏儿女的慧根

有了内魔,遇到外面五欲的境,外魔勾内魔,结合起来一起干,因为志同道合,外魔就把你勾出去。这就是末法时期众生烦恼重、业障重,很不容易成就的原因。内魔外魔一来,我们修行就有障碍。障碍来了,你就没有力量,慢慢就中断,退心了。

人很容易受外面环境影响,比如你本来信佛,还想得穿,外面人这么一句那么一句,你听进去了,慢慢就变得倾向世俗了,这种事尤其容易发生在家庭里。人家说:“你儿女大了,你做父母的总要关心关心他们的婚事。他们今天信佛也很好,可是年轻不懂事,万一年龄大了,想结婚了,那时再找对象,就难了。”你想想也有道理,就催着子女结婚成家,既败坏了儿女的慧根,又给自己造了恶业。

对子女不要有所贪求,与其为名利去冒风险,
还不如平平稳稳做人

我对儿女从来没有贪求过,他们考不上大学,我一句话也不批评;他们结婚,我也随他们;他们不结婚,我也不会去催他们结婚;他们要剃头出家,我也不会把他留住。千万不要败坏儿女的慧根。儿女的婚姻自有他们的因缘,强扭的瓜不甜的!做父母的何必要像拉郎配那样强拉在一起。

还有的希望儿女找个好工作,工资要大,或者要他做生意,希望他发财。结果他上个月赚了二十万,这个月赔了二十万,再做下去你害得他跳河自杀!还不如平平稳稳、老老实实做人,少拿点工资,吃饭总能吃得饱吧。

今天讲的是解脱道,
当然要讲如何度众生解脱生死出轮回

我今天讲的是中士解脱道,不是叫你发财享福,是叫你成圣者、证阿罗汉果。讲经说法,不照释迦佛的意思讲,不度众生出生死轮回,去讲名利发财,讲子孙满堂,那算什么讲法呀。

乐善好施的人,如贪图五欲,也很容易被魔拖过去,
佛是叫我们放下五欲,去追求觉悟的快乐

外魔就是环境对你修行的破坏,刚才讲的只是世俗环境。佛门里环境不好,照样会破坏你的慧根,伤害你的慧力。魔王波旬势力很大,讲究享受五欲就是魔,因为众生贪图享受,所以魔很容易把众生拖过去。有些人就想一面享受一面做好事,做了好事再享受。魔王也做好事的,不做好事会这么大福报吗?可是他引导众生,跟释迦佛的路线完全相反,魔是要人追求五欲的快乐,释迦佛要我们放下五欲的快乐,去追求觉悟的快乐,佛说“人间妙五欲,地狱五条根”。

“发展经济,弘扬佛法”的口号很好,可别发展了经济,
却不弘扬佛法,又用在享受上去了

现在佛门内部也已经五欲泛滥,社会上更不谈了。昨天看报,北京新建一个宾馆,开出天价,一个晚上要22万,这究竟算什么宾馆,你住得起吗?肯定是亿万富翁去住的。亿万富翁看你很苦,帮助你困难,做点慈善事业,真是牛身上拔根毛!当然肯拔根毛也是好的,别到最后一毛也不拔,尽在佛门里拿好处,就不肯为三宝献爱心。我特别赞叹第一期企业家禅定营,他们自己喊的口号“发展经济,弘扬佛法”。说话要算数,别发展了经济,到头来不弘扬佛法,又去用在享受上了。

定学开导(23-7)(总第151)

傅味琴讲于浙江泰顺崇教寺 2008.8.21

邪知邪见会破坏慧根慧力,一辈子
要做愚人的人,能给佛弟子做榜样吗?

提要:
  ·邪知邪见会破坏慧根慧力,一辈子要做愚人的人,能给佛弟子做榜样吗?
  ·要求智慧、保护慧根慧力,首先对修行要有信心,“信为道源功德母”,
   佛弟子不给人吹冷风
  ·能不能证果,往前跑了再说,今世有了基础,来世也能证嘛
  ·你既然是钝根,怎能知道我也是钝根,好比你这么笨,又怎能知道我
   考不取呢?
  ·禅定能开智慧,使钝根转利根,又怎能说钝根不宜学禅定呢?

邪知邪见会破坏慧根慧力,
一辈子要做愚人的人,能给佛弟子做榜样吗?

除了魔以外,还有邪知邪见、外道会影响你,会向你攻击,主要目的是破坏你的慧根慧力。比如有人不提倡讲经说法,没人讲法你智慧哪里来?那不是在破坏我们佛弟子慧根慧力吗?

还有提倡学愚,好比我们身体太虚了,吃一点人参,那些人却对你宣传萝卜的好处:萝卜通大便,萝卜能清火。你吃萝卜就把人参的功效抵消掉了,所以那些学愚的人佛法再也听不进去了。

前几年有个出家人,我说到要“勤修戒定慧,熄灭贪瞋痴”,她听后当天晚上就要走,留也留不住,理由就是“我要做一辈子愚人”,这样的人能给佛弟子做榜样吗?

要求智慧、保护慧根慧力,首先对修行要有信心,
“信为道源功德母”,佛弟子不给人吹冷风

慧根慧力是用来使我们修行成就的,修行要成就就要断烦恼、了生死、证果成道,那么信心是第一位。经书上有句话:信为道源功德母,你想将来修行成就、想追求智慧、保护慧根、增长慧力,首先对修行要有信心。魔就是摧垮你的信心,宣传现在末法时期了,成就没希望了。既然成就没希望,那还学法求智慧干什么?我从前是做心理治疗的,我对这种话特别敏感,我讲法讲得大家信心百倍,一颗心火热火热的。你来吹冷风,吹得人心里冷冰冰的,我心理治疗还有什么作用啊?

能不能证果,往前跑了再说,今世有了基础,来世也能证嘛

有一年,山东有个医学会请我去讲学,领导听了后,他们有感触:“老师,我们听下来,你有个秘诀,就是要使病人对你绝对信仰。”我说“对的”。你对释迦佛的话没有绝对信仰,你想成就啊?有人摧毁你对释迦佛的信仰,摧毁对自己成就的信心,这是最厉害的破坏手段。比如说:“我们是放不下,我们这辈子是证不了果喽。”你证得了证不了,往前跑了再说嘛,即使真的证不了,你今世有了基础,来世也证得了嘛。我这个老师从来没想过,我今世能不能证果,我只知道往前跑。

你既然是钝根,怎能知道我也是钝根,
好比你这么笨,又怎能知道我考不取呢?

与此类似的话在佛门里多得很,例如“我们都是钝根”,那么你问他,“你怎么知道我是钝根?”说“末法时期都是钝根。”“那么你呢?”“我也是钝根。”你既然是钝根,怎么会知道我是钝根?笑话不笑话!好比一个人笨头笨脑的,脑子都转不过弯来,看见人就说,“你肯定考不取的。”你这么笨,怎么知道我考得取考不取?

禅定能开智慧,使钝根转利根,
又怎能说钝根不宜学禅定呢?

我有一次到一个大寺院去,当家和尚对我热情接待,他跟我说,“现在末法时期的众生都是钝根,他们能学禅定吗?当然你老师例外,你老师修禅定完全合适,他们比得上你吗?”咱们来研究研究,假如他不认得我,我作为陌生的居士去见他,他肯定说:“我们都是钝根,修禅定不行的。”那么我到底是钝根还是利根?说你是利根,他是钝根,全在乱说。只有有了宿命通,能知你过去世的因缘,才能知道你是不是钝根。

定学开导(23-8)(总第152)

傅味琴讲于浙江泰顺崇教寺 2008.8.21

有人把佛的话改了,听到正法的人
受了他影响也会退失信心

提要:
  ·有人把佛的话改了,听到正法的人,受了他影响,也会退失信心
  ·杨仁山居士曾对在经的原文中乱加字评论说:于原文一加“纵令一生造
   恶”,“开后人放肆之门,不可不辨”
  ·过去的法师都会指出写书人的错误,如今即使有严重错误,却无人敢指出
   其错
  ·还有的却说“经中虽无这句话,可是有这个意思啊”,这样就混淆不清了
  ·把原话增减混淆,还认为意思是一样的,岂不在认为大便本是米饭变,
   所以大便与米饭是一样的

有人把佛的话改了,听到正法的人,
受了他影响,也会退失信心

你们假如回家,肯定会听到周围环境里这些话,听得多了,连我老师讲的话──大家都说我讲的是正法,我讲法讲得没错,有人听了我几年法,对我老师的信心还会动摇,可见这些话多厉害!为什么会产生这么厉害的力量?因为现在有一个恶劣的风气,他说这话是某某经里的,人家一想佛讲的会错吗?结果我们查下来,经书里没有这句话。

你们常听到这句话,“《大集经》里说:末法时期,亿亿人修行罕一得道,唯以念佛得度生死。”既然末法时期,亿亿人修行都不能成就 ,那么肯定念佛也不能成就,因为现在念佛也是末法时期啊,不是自相矛盾吗?我们查过《大集经》,从前也有法师查过,根本没这句话,可是他偏要说《大集经》说的,骗了多少人啊!

有位法师查过,他说:“《大集经》上哪儿有这样的话?本来祖师大德们为了方便弘扬自宗的教法而说的话,怎么变成佛说的了呢?”再方便也不能假冒佛说的话。打个比方,封建社会,你假冒皇帝的话,这是欺君之罪,满门抄斩,竟然欺到释迦佛头上来了。

有人说“是故大经云”,大经就是《佛说无量寿经》,“若有众生,纵令一生造恶,临命终时十念相续称我名字,若不生者,不取正道”,查下来《佛说无量寿经》里第十八大愿是“设我得佛,十方众生,志心信乐,欲生我国,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觉,唯除五逆诽谤正法”,后面删掉了“唯除五逆诽谤正法”,前面加入一句“纵令一生造恶”,把佛讲的话去掉一句加一句,那不是制造伪经吗?难怪现在海外有种观点:如果你想快快往生极乐世界,你只要多做坏事,越做得坏,阿弥陀佛对你越慈悲。因果都否定了,没有因果还是佛教吗?

杨仁山居士曾对在经的原文中乱加字评论说:
于原文一加“纵令一生造恶”,“开后人放肆之门,不可不辨”

创办金陵刻经处的杨仁山居士对这话评论说,“于原文加此六字,开后人放肆之门,不可不辨。”一加“纵令一生造恶”这六个字,后面的人就放肆了:我干了一辈子坏事,我只要临终十念念佛也能往生。干坏事也不怕了,这个贪瞋痴还会克制啊?“岂有刻其书而不检其过耶?”哪有去印他们的书,而不检查检查这里面有没有过错的?

过去的法师都会指出写书人的错误,
如今即使有严重错误,却无人敢指出其错

“即如南岳大乘心观引起信论之语,添一恶字,莲池已举其错。”从前南岳的心观,写书时添了一个“恶”字了,莲池法师就指出他的错误。

“敝处”,就是金陵刻经处,“刻藕益书甚多,亦时时论其错处”,金陵刻经处刻藕益法师的书,也经常指出他的错。

现在这句话又变成“《大集经》云,末法亿亿人修行罕一得度,唯以念佛得度生死”,“亿亿人修行都没有一个成就”,那我修它干什么。在佛门里这么宣传,弄得大家没信心了。这么严重的错误,今天竟然没有一个人敢指出来。你们有空可以把《大集经》从第一个字看到最后一个字,看有没有这句话,还好,现在还有经可查。

还有的却说“经中虽无这句话,
可是有这个意思啊”,这样就混淆不清了

还有一种人,你即使照经书说,说得他没话了,他还有一句:经书里虽然没有这句话,可是有这个意思啊,这样就混淆不清了。

把原话增减混淆,还认为意思是一样的,
岂不在认为大便本是米饭变,所以大便与米饭是一样的

很多年前就发生过这种事情,海外的法师说:经书里没有“带业往生”这句话,这是违背因果的话,佛弟子首先要深信因果。这篇文章一发表,国内据说也发表一篇文章:虽然经书里没这句话,但是有这个意思。

我身边有很多同学都对这些当领导的同学有意见:为什么傅老师的话,从他们口里传达出来就走样了?因为这些当领导的,头脑也很灵活,我说五句,他传达出来只有三句,他是把我的话,在他头脑里转一转,根据他的理解说出来,那就不一样了。好比吃进去的饭,拉出来是大便,大便跟饭是一样还是两样?他们也有理由,“老师,我虽然没有照你原话说,可是我领会老师就是这么意思呀!”弄得我实在没办法,我只好叮嘱他们:你照我的话说,不许改变。

从前在福鼎有一个风波,居士们很有意见,我说:“我可没有说这个话啊。”说是某某人说的,我就找他来:“居士们听了你的话对我很有意见,我可没有这么讲啊,你怎么这么说的了?”他说,“老师啊,我领会你就是这么个意思。”所以“虽然没有这句话,可是有这个意思”,这种话也听不得。

今天讲的时间长了一点,因为今天是第五期结束,所以我就把这部分讲完了,明天要讲底下两句。(回向)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相关文章:傅味琴居士)(五明学佛网相关文章:傅味琴居士)  

 傅味琴居士:《金刚经》四句偈的开示 

 傅味琴居士:平等爱徒的乐趣 

 傅味琴居士:观师持戒、多闻、解空功德 

 傅味琴居士:企业家的人生与禅乐 

 傅味琴居士:《律海十门》开示 

 傅味琴居士:制戒缘起十义门第一(90~95) 

 傅味琴居士:制戒缘起十义门第一(80~89) 

 傅味琴居士:制戒缘起十义门第一(70~79) 

 傅味琴居士:制戒缘起十义门第一(60~69) 

 傅味琴居士:制戒缘起十义门第一(50~59) 

 傅味琴居士:制戒缘起十义门第一(40~49) 

 傅味琴居士:制戒缘起十义门第一(30~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