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居士文章

 傅味琴居士:定学开导(130~139)


   日期:2023/4/26 19:33: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定学开导(20-4)(总第130)

傅味琴讲于浙江泰顺崇教寺 2008.8.17

能简别选择得失,称之曰慧,
拜师亦应以十德来选择

提要:
  ·阿难多闻第一,证阿罗汉果也快
  ·能简别选择得失,称之曰慧,拜师亦应以十德来选择
  ·如今末法对师虽不能要求太高,但也不能对没有调伏、寂静、除惑三德
   的师,尽是磕头
  ·没有智慧的人,容易受迷惑,男女间的迷惑,会断送法身慧命
  ·出家人见了女众,眼往下看,在家人离了婚又结婚,仍醒不过来

阿难多闻第一,证阿罗汉果也快

这个梦,从法上来启发,我这几天讲定学,在赞叹僧宝功德,可能清定上师大为欢喜。清定,清,戒净;定,禅定,圣种;侍者表慧。当年佛陀身边的侍者是阿难,阿难听佛讲法听得最多,称为多闻第一,没有一个人比得上他。因为他一直在佛的身边,平时有人来顶礼佛陀,请教问题,佛讲的时候只有阿难在旁边,就是阿难听到的。

作为佛陀的侍者,很忙啊,当然,法听得多,可能他修持比较少。别看他修持少,证阿罗汉果特别快。佛涅槃以后,五百阿罗汉结集佛讲的法,阿难有点想法:“怎么没有我的名字?”迦叶尊者跟他说,“我们都证阿罗汉果了,你还没有证。”阿难大为惭愧,就到树下去修禅定,很快就证果了。所以虽然他没有时间好好修持,可是这种功德使他证阿罗汉果极快极快。

后面还有小故事呢,他去敲门,迦叶尊者不开门,说“你证了阿罗汉果,还要我开门啊?”他就从门缝里进去了。所以我想这个梦,实际上是表法。

我想还有第二个因缘,可能因为我今天安排接见你们发心常住的新同学,你们的发心真是难能稀有啊,所有清定上师也高兴,给我这么一个梦。 慧~四如意足中之慧如意足,五根五力中之慧根慧力,不是由定生慧之慧,是一种选择。

慧根~简择得失,名之曰慧;由此生诸善法,名曰慧根。既有定根,定中简择,则慧根当然可得

能简别选择得失,称之曰慧,
拜师亦应以十德来选择

能海上师说“慧根慧力不是由定生慧之慧,是一种选择,简择得失名之曰慧”。简择就是简别选择,你这样的发心到底是有得还是有失,要从智慧上去选择。例如拜师父前要经过选择。从前有个修行人说:“佛教不乱拜师,拜了师也不随便抛弃师。”要慎重!当师的要有十种功德。要根据择师十法选择师!而现在佛门里就是乱拜师,随便得很,跟这个人关系好,“我拜你做师父”,还有的人,拼命抓徒弟,“你还没有拜师,就拜我为师吧!”这么随便!

如今末法对师虽不能要求太高,但也不能
对没有调伏、寂静、除惑三德的师,尽是磕头

当然末法时期对师的要求不能太高,十全十美的师找不到,十德多少要有些吧,总要有点样子像啊。首先要有戒定慧的功德,第一德调伏,就是戒;第二德寂静,就是定;第三德除惑,就是慧。哪可以不看看这个师有没有戒定慧,尽是磕头。

没有智慧的人,容易受迷惑,
男女间的迷惑,会断送法身慧命

什么人最有智慧?不受迷惑的人最有智慧,你虽然学了很多法,如果受了迷惑,你仍然是一个没智慧的人。最容易迷惑人的,乃至会断送你的法身慧命,使你流转生死的,就是男女的迷惑,那是最可怕了。出家人为什么不结婚?因为出家是为了了脱生死,有了男女的情爱,生死了不脱的。

出家人见了女众,眼往下看,
在家人离了婚又结婚,仍醒不过来

而且男众出家人遇到女众,眼睛只能往地上看,最多看到她的鞋子。也为了防止往上看,要起男女爱心,打妄想。我再补充一句,从前女的都是穿布鞋,现在女的穿的鞋奇形怪状,所以鞋子也少看看。

有些人没结婚就醒过来了,这种人有慧根,这个根从哪里来?前世他就是有觉悟的人。有些人受了迷惑,结婚后醒过来了,“我上当了”。有些人结了婚还醒不过来,离婚了又结婚,一直到老还往老年婚姻介绍所跑。

定学开导 (20-5)(总第131)

傅味琴讲于浙江泰顺崇教寺 2008.8.17

佛的智慧不是让你充分
享受欲望,而是叫你离欲

提要:
  ·很多人结婚,并非有所追求,糊里糊涂的就随着老风俗这么做
  ·结婚的兴趣就好比旅游,森林里如有老虎,你敢去玩吗?
  ·这个脸,多看也厌了,换个不男不女的,你也不会要
  ·迷于婚姻的人,竟然求我加持,真是找错门了
  ·佛的智慧不是让你充分享受欲望,而是叫你离欲

很多人结婚,并非有所追求,
糊里糊涂的就随着老风俗这么做

我年轻时爱好文学,受外国文艺小说影响太深,外国文艺小说都是描写男女情爱。可是我只知道男女情爱好像挺快乐,我没有什么追求。但我怎么会结婚?糊里糊涂结婚的,好像这是人世间的传统。

有很多佛教青年都是糊里糊涂结婚的,从前有个居士家一个儿子,娶了个媳妇挺漂亮的,两家都是信佛的。一年后男的死了,死的这一天刚好就是他们结婚的这一天。

我常去他们家,给他们讲讲法,有一天我问这个女的,“你当初是怎么结婚的?”她说:“我也是糊里糊涂结婚的。两家的大人都信佛,做了个介绍。后来又给我口袋里塞了一张纸条,说你们好了几个月,可以结婚了。他们安排我结婚,我就结婚了。”很多年轻人都是这样结婚的,好像这是一个老风俗,做人就是这么做,好像结婚充满着幸福神秘感。至于结婚是什么?就不明白了。

结婚的兴趣就好比旅游,
森林里如有老虎,你敢去玩吗?

打个比方,结婚的快乐和兴趣好比是旅游,人为什么要旅游?因为生活太枯燥,想找一点新鲜的刺激,来刺激刺激枯燥的生活。看起来好像是一个办法,真能给你幸福吗?吸毒的人就是因为心灵空虚、生活枯燥而吸了毒,吸毒是有快乐,能给你幸福吗?有些人旅游了一个城市,还要游两个三个城市,乃至全国旅游,有钱的世界旅游,他们有道理啊:各有各的特色,北京有故宫,杭州有西湖。

我也旅游过,我姨妈在北京,年轻时我陪着妈去游故宫,游颐和园,头一次兴致勃勃,新鲜啊。等我第二次到北京,再叫我到故宫颐和园,没兴趣了,看来看去就是这些东西,这有什么好看的?说“老师,那你到别的城市去。”也没兴趣,看穿了,无非是房子、人、汽车,所谓风景,无非是有山有水,还有什么?说“这个地方不同,别的地方老虎关在笼里,这里老虎都放出来,叫森林公园。”真叫你到森林里去看老虎,我看你也不敢去。

这个脸,多看也厌了,
换个不男不女的,你也不会要

结婚就是这么回事,还搞第二次干什么?说“女的各有不同,这个脸长的那个脸圆的,这个怎么怎么样。”说来说去还是女的。“那么我给你介绍一个,跟女的完全不同,是女的又不是女的,半男半女。”不要!(众笑)是不是你们精神太枯燥太无聊了。婚姻介绍所是要赚你的钱,所以开婚姻介绍所。

迷于婚姻的人,竟然求我加持,真是找错门了

有些人对婚姻迷到什么程度?从前我在别的地方碰到过,她跟旁人说,“我要跟傅老师个别谈。”那么吞吞吐吐:“老师!我实在难说出口。我年龄这么大了,总有点需要吧?”最后讲出来,要我给她加持,加持她能找到男朋友。哦!叫我加持你迷茫?加持你生死流转?我真是哭笑不得,你找错门了!

佛的智慧不是让你充分享受欲望,而是叫你离欲

这几个新同学发心,那是极其殊胜,他们都没有受婚姻的迷惑。所以今天早晨我跟他们见见面。他们为什么会这么样发心,因为他们有慧根啊。这个慧不是世间上的小聪明,学佛法就要学佛陀的智慧。

世间上人为什么对佛法感兴趣?因为佛法非常殊胜,稍微拿到一点,就能得到好处。得到好处了,所以他经常来抓好处,什么好处?“我要办企业,我到佛法里拿点智慧,让我成亿万富翁、世界首富。”“我现在还没有成家,我希望很多男的女的喜欢我,我要提高修养,讲究威仪,培养仪表风度,要讲点有智慧的话,那多吸引人啊!”你在佛法里拿好处,拿到了,去谋求五子登科,这就离谱了!佛法的智慧是让你离苦得乐,不要掉在地狱里了,佛讲过,“人间妙五欲,地狱五条根”,佛的智慧不是让你充分享受欲望,而是叫你离欲。

我这几天连续给你们讲法,我是发大欢喜心,我梦到清定上师,他肯定也对我发欢喜心,你们也发欢喜心,所以我今天要给你们讲的法层次是很高的。

定学开导(20-6)(总第132)

傅味琴讲于浙江泰顺崇教寺 2008.8.17

从佛陀的智慧中出生的种种善法,
才是没有漏洞的智慧

提要:
  ·修行人今世证不了果,来世还会证果,求财的人,下世仍然迷于流转
  ·世俗人尽给你吹冷风,其实在这儿修行,一辈子都有保障
  ·修行人有修行的传统思想,世俗人不知伟大,也许会问,“伟大多少钱
   一斤”
  ·人一天会有七八张脸,只有一分钟是好看的,到老方知:鲜花只是迎春笑,
   岁月天天催人老
  ·从佛陀的智慧中出生的种种善法,才是没有漏洞的智慧

修行人今世证不了果,来世还会证果,
求财的人,下世仍然迷于流转

“由此生诸善法名曰慧根”,你接受了佛陀的智慧,用佛陀的智慧觉悟去选择。你们有位同学,前几天还在考虑还在摇摆,经过选择他坚定了。

这种考虑是常有的事,别人也常会这么考虑:“我很想跟老师学法,假如我学了一辈子没有证到果,那不是白费劲吗?还不如回去赚点钱。”你赚个千万、亿万,你也证不了果,你来修行即使今世证不了果,来世还会证果。你回去发了财,今世证不了果,来世仍然证不了果,越发财越是迷,下一世仍然流转。

世俗人尽给你吹冷风,
其实在这儿修行,一辈子都有保障

世俗上人还尽给你吹冷风:“今天傅老师还在,你靠他靠得住;傅老师不在了,你没有儿女,又没有劳保,还没有养老金,你靠谁?”好像傅老师一死,所有同学全死光。那我有儿女,我今天究竟靠儿女还是靠我学生了?

为了要消除你们顾虑,所以我针锋相对,这里吃饭不要钱,住宿不要钱,衣服穿不完,发零用金还有医疗补助金。有钱没地方用,才是大富翁,因为只进不出啊。这样好的地方,你哪儿去找啊。而且我从六月份开始,给每个常住同学发养老金,可能还要不断上升,养老金发到你老死。

你再有顾虑,你讲给我听,我给你解决。你假如说“我要生个儿子。”你只生一个,这要求也太低了,你来我这儿,我叫你生一百个,将来你的每个学生都是你儿子,子孙满堂啊。

修行人有修行的传统思想,世俗人不知伟大,
也许会问,“伟大多少钱一斤”

可惜世俗上的人,他们是世俗的传统思想,我们修行人讲修行人的传统思想,他听不进去,再讲也是白费劲。你说,“我这个工作十分伟大,是用佛陀的伟大精神教育全人类。”他嘿嘿笑笑,“就算你伟大,伟大值几个钱一斤啊?你一个月多少工资啊?”真所谓话不投机半句多。

人一天会有七八张脸,只有一分钟是好看的,
到老方知:鲜花只是迎春笑,岁月天天催人老

能不受迷惑,这个人就是有智慧。为什么不受迷惑?他看穿了,最简单一句,娶老婆都是娶的老太婆,嫁老公都是嫁的老头子。年轻漂亮,能维持多久啊?况且这张脸看久了也看得厌了,再叫他多看看,实在不要看了。微笑的时候只有很短的时间,等她不微笑的时候又是一个脸,怄气的时候又是一个脸,傻乎乎的时候又是个脸,八个脸看下来,七个是难看的,只有一分钟是好看的。鲜花只是迎风笑,岁月天天催人老。

我摆事实给你们听,你看我今天不是老头子了?我妻子不是老太婆了?刚解放时,我到东北工作,那时都称自己的妻子叫“爱人”,现在不称了,改称老头子老太婆,因为可爱不可爱,自己心里有数。

从佛陀的智慧中出生的种种善法,
才是没有漏洞的智慧

我们得到佛陀的智慧,这才是没有漏洞的智慧。“由此出生诸善法”,是从佛陀的智慧中出生的善法。世间上的好人好事,世间上人的悲心智慧,跟佛法的精神比,差得远了,何不把自己提高提高?

定学开导(20-7)(总第133)

傅味琴讲于浙江泰顺崇教寺 2008.8.17

正确的路你不走下去,也就修不上去,
进一步退两步,究竟要退到哪里去啊

提要:
  ·世俗人傲慢、任性、不知尊重人,你对他们诚心相待,他们却言而无信
  ·为了希望你多学点佛法,咱们才无偿供应,热情招待,咱们可不是免费
   旅游供应站
  ·定中简择,则慧根当然可得,被人拖来拖去,没有定力故
  ·女儿要吃活杀的,就为她杀生,明知不对还去做,竟然有这样的佛弟子
  ·要走彻底觉悟、智慧圆满的路,决定了就不要变,要定得下去
  ·正确的路你不走下去,也就修不上去,进一步退两步,究竟要退到哪里去啊

世俗人傲慢、任性、不知尊重人,
你对他们诚心相待,他们却言而无信

说一件把我气坏了的事情,有一次,有个地方组织了一个团队,本来说定是来五天,后来这个头头跟我们打招呼,“五天实在困难,就定三天吧。”刚来的头一天,就有几个人不告而别。假如每人付学费五万元,他会走吗?你又不是来旅游的,你是来学佛法禅定的呀,你这样是对我们尊重吗?

听说还有人要走,咱们就跟这个头头谈话,他说:“我也没办法,因为我们是为他们服务的。”可是我们是为修行人服务的。

后来我就干脆召集他们没走的人,明确一下,很客气地对他们讲:“你们定好是来三天,照理来说应该以三天为准。今天有人走了,听说还有人要走,我们这么热勤地招待,给了你们最好的待遇。我也不强求,你们能留三天的请举手,自己考虑好啊。”数下来有十七个举手。等到会开好,又有人向我报告,还有人要走。这就是世俗上的人,究竟是什么观念?

为了希望你多学点佛法,咱们才无偿供应,
热情招待,咱们可不是免费旅游供应站

那我就不客气了,我重新讲话:“我们佛门是平等的,我们欢迎你们来,我们尊重你,希望你们对我们也尊重。我们不欢迎对我们不尊重、不友好的人。”同时我也鼓励他们,说:“我完全是一颗赤诚之心,希望你们多听点佛法,又不要你钱。”听了我这番话,他们就没人走了。我想他们觉悟提高了,才不走的。后来同学告诉我,“老师你那次训话了,他们差不多全要走了,经过同学劝啊劝啊劝,做了多少的工作才算留下来。”这是活生生和现实:世俗人如此傲慢,目中无人,不讲礼貌没有修养。咱们又不是给你免费旅游的供应站。

那么我经常在讲法时批评你们,每一次批评下来,你们小住的人还是没走,这就可以看出来,你们能辨别是非好坏,也就是有点慧根。

定中简择,则慧根当然可得,
被人拖来拖去,没有定力故

“定中简择则慧根当然可得”,你在修定,肯定你是一个佛弟子,至少能够接受佛法吧。你照佛法的观点,冷静选择是非得失,乃至在定中简择,那么慧根当然可以得到。

说到最后,真正要简择得不错,还是要你的冷静的头脑去考虑,不要给人家拖来拖去。有些人遇到信佛的人就被拖进佛门,碰到信外国教的又被拖到教堂去了。头脑很不冷静啊,因为他没有定力,明明知道不好,还要去做,只停留在“我知道”上。

女儿要吃活杀的,就为她杀生,
明知不对还去做,竟然有这样的佛弟子

有一天我接到一个电话,这个人非常苦恼,她的女儿生孩子需要增加营养,要求要吃鸡吃鸭吃鱼,而且要活杀的。妈是信佛的,知道不能杀生,所以都买死的给她吃,这也是一个方便喽。女儿不高兴,跟妈说,“你还算是我妈,我的婆婆比你待我好,我在婆婆那里,我要吃啥,她就给我杀啥。”妈听了苦恼啊,来跟我诉苦,“我实在没办法,女儿要吃活的,我只好给她杀,否则我这个亲娘还比不上婆婆。”明知道不对还去做,竟有这样的佛弟子!

要走彻底觉悟、智慧圆满的路,
决定了就不要变,要定得下去

定就是决定,决定之后就不动不摇,这就叫定力。决定之前你先要通过选择:人生究竟走哪条路,是走将来流转生死六道轮回、造业受报的路,还是走觉悟的路,追求无苦之乐,了脱生死轮回,将来得到涅槃寂静的快乐。你决定好了:就要走彻底觉悟,智慧圆满的路。决定了就不要变,要定得下去。

正确的路你不走下去,也就修不上去,
进一步退两步,究竟要退到哪里去啊

我到今年七十九岁了,从来没变过。我走上这条觉悟的路、正确的路,我就一直走下去。你不走下去,你会一步一步修上去吗?你修不上去你也不可能证果成道啊,你没有决定心,进一步退两步,你究竟退到哪里去啊?

今天讲到这里。(回向)

定学开导(21-1)(总第134)

傅味琴讲于浙江泰顺崇教寺 2008.8.18

促使贪嗔痴泛滥的智慧,
可不是我们佛弟子应该追求的

提要:
  ·促使贪嗔痴泛滥的智慧,可不是我们佛弟子应该追求的
  ·没有戒定慧就没有功德,就成就不了如来的三德三慧体
  ·“不可屈伏名为力,力者根之力也。”有了力量谁也摧不垮
  ·每天听到佛法,每天都在生根,这就是慧根,半途回去,这就是根没有力
  ·十年也没有倒下去,就是根有力了。根有了力,谁吹得倒?周围的环境都
   在对你进行考验,就看你动摇不动摇
  ·魔高一丈,你道高十丈,别人就拿你没办法了

促使贪嗔痴泛滥的智慧,
可不是我们佛弟子应该追求的

昨天讲到慧德。人世间要追求幸福,你不追求智慧,哪里来的幸福来源?如果你把智慧用在享受上,促使贪嗔痴泛滥,这种智慧可不是我们佛弟子应该追求的,因为后果不好。

没有戒定慧就没有功德,
就成就不了如来的三德三慧体

修行要修功德,你不修戒定慧哪来的功德?你喜欢布施供养,这是培福,培福能增长福报,福报多了,供给你更加享受五欲,这会使你更快速度下地狱,所以看问题要全过程看,有智慧的人就看得远,没智慧的人鼠目寸光。不管是出家弟子在家弟子,没有戒定慧就没有功德,没有功德就成就不了如来的三德三慧体。 慧力~不可屈伏名为力,力者根之力也。

“不可屈伏名为力,力者根之力也。”
有了力量谁也摧不垮

昨天我们讲了慧根,今天讲慧力。能海上师说:“不可屈伏名为力,力者根之力也。”有了根没有力,这个根也靠不住。我们经常看到台风来的时候,小树可以连根拔起,怎样使这棵树拔不起来?只有使这棵树不断壮大,在壮大的过程中产生力量,有了力量谁也摧不垮。

每天听到佛法,每天都在生根,
这就是慧根,半途回去,这就是根没有力

现实的修行生活里的形形色色,我们看得很多了,有人由于过去世的善根、今世殊胜的因缘,进了佛门,欢欢喜喜来到我们这里,每天听到佛法,每天都在生根,这就是慧根。可是这个根有力量没有啊?有些人要不了一两年就呆不住回去了,有些人呆了五六年,还会回去,这就是根没有力。

十年也没有倒下去,就是根有力了。根有了力,谁吹得倒?
周围的环境都在对你进行考验,就看你动摇不动摇

如果每棵树都吹得倒,咱们这儿一棵树也没有了,如果这棵树根很深,树干很壮大,有力量,风也吹不倒。就好比你们有些老同学,一直到今天,什么风来都没有吹倒,跟在我身边已经满十年了吧,十年也没有倒下去,就是根有力了。根有了力,谁吹得倒?

我老师对新同学很宽容,对老同学很严肃,以前有个老同学来问我“老师,你为什么看见我总是训我。”我朝他笑笑,“因为你老实。”你不老实,我敢训你吗?老,一棵树根都老了,实,实实在在,打,打不走,骂,骂不走,像这样的人,谁对他有办法?你想修行成就,周围的环境都在对你进行考验,就看你动摇不动摇。

魔高一丈,你道高十丈,别人就拿你没办法了

有许多听来的话可以做个启发。有人说修禅定会有魔来干扰,道高一尺,魔高一丈嘛。比如说释迦佛成佛的时候,魔兵魔将魔女来动摇他,可是释迦佛一动也不动,所以后来成佛了。一动,你就等于向魔兵魔将魔女投降。如果魔高一丈,你道高十丈,别人就拿你没办法了,都是自己的问题。例如禅定中魔会现种种境界给你看,比如亲人被拖走,要杀头,哇哇哭,悲惨得很,就看你心动不动,你一动心就完蛋。

看看现实也很清楚,有些人看样子发心很坚定,说好回去肯定要来,结果到现在还没来,因为他经不起考验。一回去周围的环境都在对他进行动摇,他就跟着动摇了,虽然我给他培植了根,可是他没有力。

定学开导(21-2)(总第135)

傅味琴讲于浙江泰顺崇教寺 2008.8.18

人世间不是你想象的那么美、那么公平,全是利用你的这颗好心,用感情来使你对真理曲解

提要:
  ·要有慈悲心,但也要讲平等心,妇女压迫男子也是不平等啊
  ·人世间不是你想象的那么美、那么公平,全是利用你的这颗好心,用感情
   来使你对真理曲解
  ·回去后出不来的人,给同学们来了封信说“家庭的恶势力,你是对付不
   了的”

要有慈悲心,但也要讲平等心,
妇女压迫男子也是不平等啊

动摇你的人多得不得了,最容易动摇你的无非是家里人,包括你的叔叔、伯伯、阿姨……。从前有个同学发心常住,那很好嘛!他的女的也到咱们这儿来住过,常住的人都有探亲假。佛制规定出家人也有探亲假,不过只是探父母,因为父母恩重如山。咱们这儿居士也有探亲假,居士可以探老婆,这一点上是有区别。

他说好肯定会回来的,怎么假期满了还不回来?打电话联系,说“实在走不开,五月份肯定来。”五月份又没来,再联系说,“国庆节,我无论如何要赶到。”结果到今天还不来。

到底什么原因呢?因为他大哥劝他,“你是信佛的,信佛的人应该要慈悲。你的夫人需要你天天按摩,你走了谁给她按摩?”他说“我爸死了以后,全是大哥照顾我们,所以我们对大哥是特别尊重,而且大哥说的也不错,信佛的人要有慈悲心。”

我说“你大哥讲的是不错,我们确实应该有慈悲心,可是我们佛教也要讲平等,你应该照顾太太,你学不到佛法,你也苦闷,你太太也应该照顾你,这才叫平等啊!”哪有只要男的照顾女的,女的不照顾男的,那叫平等吗?如今只听有人喊“男女平等,解放妇女”,从没听说“解放男子”,妇女压迫男子也是不平等啊。

我说“你大哥说的话对,可是不公正。我给你们想个公正的办法,你也满足你太太的愿望,你太太也满足你的愿望,你们两个人都到我这儿来,你天天给太太按摩,太太让你天天听听法。”可是他和老婆都没来。

人世间不是你想象的那么美、那么公平,
全是利用你的这颗好心,用感情来使你对真理曲解

我是摆事实讲道理,你们头脑里稍微冷静一点,人世间不是你想象的那么美,也不是你的大哥叔叔伯伯讲得那么公正,全是利用你的这颗好心,用感情来欺骗你,使你对真理曲解。

回去后出不来的人,给同学们来了封信说
“家庭的恶势力,你是对付不了的”

再举个例子,有一个女同学生了病,去苏州看得蛮好,苏州的医疗水平挺高的,医生诊断不过是支气管炎,咳嗽痰里带点血,可是她妈偏要把她拖回去,说“我不相信苏州医生,肺出血就麻烦了。”一定要她回家到广州去看。临走她一再跟我说,“老师你放心,修行这条路是我自己选定的,我肯定会走下去。我家里都是知书达理的人,我把道理讲给他们听,他们会理解。”想得多天真啊,我说,“你羊入虎口,你是出不来的。”

开始她还来些电子邮件,现在连电子邮件也不来了,你有办法对付家里的反对派,他们也有办法对付你,想得这么简单!后来来了一封信,要求把她的信读给全体同学听,劝导全体同学不要回家,因为“家庭的恶势力,你是对付不了的。”

定学开导(21-3)(总第136)

傅味琴讲于浙江泰顺崇教寺 2008.8.18

摧垮你修行的言论,无非是勾起你的温情主义,如果这些话对,佛陀的教育事业谁来继承啊

提要:
  ·在儒教传统思想特别浓厚的家庭里,有两个特点,一个是求功名,想荣华
   富贵,一个是小家庭观念特别浓厚,一代传一代,根深蒂固
  ·摧垮你修行的言论,无非是勾起你的温情主义,如果这些话对,佛陀的
   教育事业谁来继承啊
  ·出家是对父母最大的尽孝,一出家能度七世父母
  ·如果要使慧根产生慧力,就得用佛法的智慧来判断一切,出世法跟世间法
   说到底是不同的
  ·学佛首先要学佛的大雄大力,力从哪里来?从你雄壮的理想来

在儒教传统思想特别浓厚的家庭里,有两个特点,一个是求功名,
想荣华富贵,一个是小家庭观念特别浓厚,一代传一代,根深蒂固

为什么根不能产生力?是有摧垮你修行的环境力量,尤其在中国,儒教的传统思想特别浓厚,儒教思想有两个特点,一个是求功名,想荣华富贵,一个是小家庭观念特别浓厚,一代传一代,根深蒂固。

汉地的佛教,通过家里同意,正正当当出家的有几个?佛教最讲慈悲心,按照佛教规定,父母同意,你才能出家,父母不同意,你不能出家。可是在中国有几个父母会同意你出家?佛对一切众生都起慈悲心,尤其是对父母,可父母对你慈悲吗?所以到后来,有的人是父母不同意,他还是要出家,就偷偷地逃走。逃走了,父母也没办法,天下小庙这么多,你到哪儿去找?中国古来的出家人很多都是这样,这种逃走的做法我是不赞成,因为我是释迦佛的传统,可是我很同情他们,总算他们没有被大风吹倒。

摧垮你修行的言论,无非是勾起你的温情主义,
如果这些话对,佛陀的教育事业谁来继承啊

现在摧垮你修行的言论多得不得了,无非是勾起你的温情主义,消磨你的革命意志,所以讲一句老话,革命最坚决的是无产阶级。最容易听到的一句话:“信佛的人要普度众生啊。”听听不错,可他是怎么样理解普度众生呢?“你一定要离开家去学佛法,家里人都对你有意见,他们对你看法不好,他们都不信佛了,你要考虑啊!”你想想对,也不再考虑:如果这话对,佛陀的教育事业谁来继承啊?

出家是对父母最大的尽孝,
一出家能度七世父母

我们要讲慈悲,可不能脱离原则去慈悲,不能拿原则做交易。最大的慈悲是弘扬佛法,教育众生快快觉悟、离苦得乐。

当初九华山佛学院是我办起来的,仁德大和尚给我的亲笔信我还保存着,九华山各个寺院的当家也是认得我,有时候他们也到佛学院来听听课。有一次我们路过一个比丘尼的庙,想进去拜拜佛休息一下,里面的比丘尼师父一看见我就高兴,说,“老师,我心中一块石头,十年都没有放下,可是听了你老师一句话,我一下子就放下了。”

啥事情?她母亲死的时候,她因为庙里忙,离不开,所以母亲死的时候她没有在母亲身边,她觉得自己不孝啊,一直心里难受,这样难受下去还能修行吗?我一下子就使她放下了,这不是我的伟大,而是佛陀的伟大,我是照佛陀的话说的。我说:“你出家这是对父母最大的尽孝,一出家能度七世父母。”她听了这话才醒过来。

如果要使慧根产生慧力,就得用佛法的智慧来判断一切,
出世法跟世间法说到底是不同的

世俗上的温情主义,全是阻挠我们修行的反对派。修行人掉在世俗感情里,非但培养不出力,还会被它摧垮。如果你真的要使慧根产生慧力,就得用佛法的智慧来判断一切。出世法跟世间法说到底是不同的,否则为什么一个叫世间法,一个叫出世间法呢?

学佛首先要学佛的大雄大力,
力从哪里来?从你雄壮的理想来

我的个性你们是摸不透的,从前我开心理治疗班的时候,学生们对我有个评价:傅老师的个性我也不赞成,因为他比女孩子还温柔。你知道我光是温柔吗?温柔的人一打就倒,我打得倒吗?

学佛首先要学佛的大雄大力,力从哪里来?从你理想的雄壮来。我最看不惯的就是北方人说的窝囊,我只看得惯大丈夫。宝剑赠英雄,佛法只给大丈夫。

定学开导(21-4)(总第137)

傅味琴讲于浙江泰顺崇教寺 2008.8.18

如果世界上一切都是正知正见,能做到像佛陀那样的精神伟大,世间就美好得圆满了

提要:
  ·在女人面前,男人竟然不敢说句话,北方人称为“窝囊”
  ·生长慧力不光是要给你天天讲法,灌输法乳营养,更重要的要保护慧根
  ·如果世界上一切都是正知正见,能做到像佛陀那样的精神伟大,世间就
   美好得圆满了
  ·“在窗内看风景的我,羡慕这种永恒,这曾经是我对爱情对婚姻的定义,
   但是现实清楚地告诉我,我错了。”
  ·把自己也当成小说里的人,但小说里的奇迹现实没有

在女人面前,男人竟然不敢说句话,
北方人称为“窝囊”

年轻时各地给我的信很多啊。还有一个小插曲,后来时兴集邮,纪念邮票特别吃香,我想起我的旧信,我到小房间里去翻麻袋,一看,五零年的纪念邮票,都被邻居的孩子剪光了了。如果这些邮票还在,我能办几个佛学苑啊。

当年一个学生的爸爸看见儿子跟我通信,深受感动,来信跟我说,“老师,我也想做你学生,你到大连时一定要告诉我,我请你到我家。”这句话很使我感动,有一次我到了大连,我想满他的心愿吧。

我这个老师土里土气的,自己拎了一个旅行包,找上了门。大连的门都有帘子,大连人都喜欢干净。掀开帘子,客厅里布置得很好,沙发旁边茶几上放着一杯牛奶,出来一个白白胖胖的女人,肯定她牛奶喝得多。她问我,“找谁啊?”我说:“我找某某人。”“哦,你认得他吗?”我说:“我不认得,因为他来过信,叫我到大连来看他。”

正在说话,里边出来一个小老头,她指着小老头又问我,“你认得他吗?”我说:“我不认得。”“哦,他不在。”这个小老头在背后不敢说一句话,结果把我赶走。后来我想想,小老头可能就是我要找的人了,窝囊啊!

生长慧力不光是要给你天天讲法,
灌输法乳营养,更重要的要保护慧根

今天跟你们讲慧力,有了慧根就应该要生长慧力。生长慧力不光是要给你天天讲法,灌输法乳营养,更重要的要保护慧根。我老师也会保护你,可是老师讲话你不一定会听,我老师也不能勉强,那只有你自己保护自己。

如果世界上一切都是正知正见,能做到像
佛陀那样的精神伟大,世间就美好得圆满了

有句话,“世界是美好的”,可是对这句话也得说说清楚啊!如果世界上一切都是正知正见,符合戒定慧──世间也有世间的戒,那就是不要违反国法;世间也有世间的定,就是头脑冷静一点,好好思考思考,别冲动,别固执了;世间也有世间的慧:不要把自己主观意见硬加在别人头上,为了自己痛快,造成别人的痛苦,那是不道德的。如果做不到呢,相反做呢?世间就不美好了。如果能做到像佛陀那样的精神伟大,世间就美好得圆满了;如果把一切正的、美好的、智慧的摧垮呢,那世间就成了悲哀了。要讲辩证法呀,世上的形形色色犹如万花筒,哪可能凭你一句话就说清楚的?世间上的一切造成了种种的痛苦,几千年来都没有消灭过,现代的痛苦比古代究竟是增加还是减少?

“在窗内看风景的我,羡慕这种永恒,
这曾经是我对爱情对婚姻的定义,
但是现实清楚地告诉我,我错了。”

昨天看了篇报导,教育意义很深,完全是世俗生活里的真实写照。是一个记者采访一个女的写出来的,题目叫《爱的梦想》,我挑几句念给你们听听:“在窗内看风景的我,羡慕这种永恒,这曾经是我对爱情对婚姻的定义,但是命运清楚地告诉我,我错了。”世间上一切都是无常,你想得好难道会永远好吗?这篇报导特别对你们女孩子以及对你们今天发心学法修行的人敲了敲警钟,你们听了好好想想,你该怎么看待爱情、家庭以及父母。

把自己也当成小说里的人,
但小说里的奇迹现实没有

“爸爸一直支持我读书,他坚信开卷有益,直到我为爱情从四层楼跳下来以后,爸爸恨恨地说:你是看小说看得着魔了,都不知道日子该怎么过了。是我自己相信了小说里的故事,把自己也当成小说里的人,但小说里的奇迹现实没有。”

定学开导(21-5)(总第138)

傅味琴讲于浙江泰顺崇教寺 2008.8.18

要使慧根产生慧力,
你能受世俗影响吗

提要:
  ·世间上的书、杂志,真是开卷有益吗?难道写书的人个个都是大阿罗汉
  ·要使慧根产生慧力,你能受世俗影响吗
  ·“女人都是傻的,一旦爱了,就不撞南墙心不死。”幸福美好最后全成了
   梦想
  ·一向通情达理的父亲,怎么会突然变成这样呢?你首先研究研究你父亲是
   什么头脑
  ·概括一下世俗的美好,就是名利爱情,结果都是个梦想
  ·用生命的代价证明了她对爱情的坚贞,后果怎么样?终于在结婚一年零
   一个月,他向我提出离婚
  ·“年少时的爱,因为在心中永不凋零,所以总是美丽的。可是这花也许是
   罂粟花,美丽动人,却带来致命的毒。付出是一种伟大,然而却要衡量
   是否真的值得。”
  ·与其被他弃,还不如别给他

世间上的书、杂志,真是开卷有益吗?
难道写书的人个个都是大阿罗汉

你们年轻人,别看小说看得着迷了。小说里这种描写,现实生活中里会有吗?说“虽然没有,我可以追求,我可以创造啊。”那怎么从四楼跳下去了?我们学佛法都来不及,还去看什么世间上的书、杂志,真是开卷有益吗?难道写书的人个个都是大阿罗汉?特别是那些自认为很成功的高级知识分子,他们以为自己所以成功,是看书看得特别多的关系,那不是大杂烩?从佛法的角度来看,根本不是你看书看得多,而是你有福报,你没有福报,你能赚到钱吗?

要使慧根产生慧力,你能受世俗影响吗

我们从前有个老同学,因为在我们编缉组工作,编缉组要找材料,她去看看社会上的杂志,看到后来,回去结婚了,这又是一个例子。要使慧根产生慧力,你能受世俗影响吗?

“女人都是傻的,一旦爱了,就不撞南墙心不死。”
幸福美好最后全成了梦想

“女人都是傻的,一旦爱了,就不撞南墙心不死。他是我的邻居,我们从小一起长大。”文学上描写的青梅竹马,多感人啊,后果怎么样?“后来我们又以优异的成绩考进了同一所高中,故事没有什么新奇的地方,我们开始了地下的爱情,盼望着若干年后的光明正大,然后结婚,幸福地生活。”哪个准备结婚的人不幻想自己结婚以后的幸福?哪个会想到一结婚老公会打我耳光,要不了两年,老公也许会得艾滋病,生了孩子是条美人鱼,谁会这么想啊?幸福美好最后全成了梦想!

一向通情达理的父亲,怎么会突然变成这样呢?
你首先研究研究你父亲是什么头脑

“可是我们的事被父亲知道了,他大发雷霆,他说那样一个社会青年怎么配娶他的女儿,一向通情达理、对我宠爱有加的父亲怎么会突然变成这样呢?”这是真人真事啊。你首先研究研究你父亲是什么头脑、什么思想,他会像我这个老师这样充满佛陀思想吗?

概括一下世俗的美好,就是名利爱情,
结果都是个梦想

“大三那年,父亲告诉我,他决定送我去美国,父亲不停地劝我出国,爱情的失落和家庭的压力使我不堪重负。”这里完全可以看清楚,世俗生活到底在追求什么,父亲到了中年就是追求名和利,姑娘在青春时期追求爱情,概括一下世俗的美好,就是名利爱情,结果都是个梦想。

用生命的代价证明了她对爱情的坚贞,后果怎么样?
终于在结婚一年零一个月,他向我提出离婚

底下一段是记者的话,“她从四楼跳下后,被晾衣服的绳子挡了一下,否则她应该已经死了,她用生命的代价证明了她对爱情的坚贞。”

后果怎么样?“可是因为受伤,我失去了生育能力,虽然能够站起来,却不能像正常人一样工作,更何况我又怎么可能忘记他呢?”

“又等了一年,我服从了父母的安排,嫁给一个离异有子的男人,对我不算错,照料他们父子是我全部的工作。生活还算安逸,但是我不快乐,有时候一人在家,想起往事,眼泪泛滥,我根本走不出那一段阴影。结婚不到两年,丈夫就有外遇,理由是整天看我这苦瓜的脸,看得快要吐了。我没有责备也没有挽留,平静地选择了离婚。”

你们要结婚,先照照自己的脸,苦瓜的脸赶快别结婚。(众笑)苦瓜的脸再爱我,我也不要看啊,由此可见,爱情值几个钱?

“离婚后的一次同学会上,我居然又看到了他,我们结婚了,没有仪式,没有祝福,我用心经营这个小家。可是结婚不到一个月,他便很少回来吃饭,总是有各种的应酬,渐渐发展到不回家睡觉。我问他到底是什么事情,忙成这样?他说‘家里就他一个人赚钱,当然要多做点生意才能开销。’虽然朋友提醒我要小心,但是我却自信地说:我们的感情是经过生死考验的,不会有问题。”

你看,傻得这个样(众笑)。你从四楼跳下来经过生死考验,他也从四楼跳下来经过生死考验吗?掉入爱情的姑娘没有一个是头脑清醒的,全迷掉了。

“现在想来我的自信是多么幼稚,终于在结婚一年零一个月,他向我提出离婚。”

“年少时的爱,因为在心中永不凋零,所以总是美丽的。
可是这花也许是罂粟花,美丽动人,却带来致命的毒。
付出是一种伟大,然而却要衡量是否真的值得。”

最后一段是记者的话。是针对读者说的,“年少时的爱,因为在心中永不凋零,所以总是美丽的。可是这花也许是罂粟花,美丽动人,却带来致命的毒。付出是一种伟大,然而却要衡量是否真的值得。”

与其被他弃,还不如别给他

从前三十年代还有一支歌,唱起来也很悲伤,“当年的一切我给了你,如今却把我弃。”与其被他弃,还不如别给他。

好,今天就讲到这里。(回向)

定学开导(22-1)(总第139)

傅味琴讲于浙江泰顺崇教寺 2008.8.20

五欲之风吹进了佛门,修行人受了诱惑,
失去了战斗力,就一步步衰败下去

提要:
  ·不可屈伏名为力,亦即根之力也
  ·五欲之风吹进了佛门,修行人受了诱惑,失去了战斗力,就一步步衰败下去
  ·即使对歪风邪气看不惯的人,但说“我也没办法”,这是又一种屈服
  ·邪势力太大,何必多说话得罪人,这又是一种屈服
  ·弘扬正法的道场若无人来参加支持,也就难以发展
  ·弘扬正法的人,能挺得住,称得上不倒翁

能海上师说:“不可屈伏名为力,亦即根之力也。”

不可屈伏名为力,亦即根之力也

我们继续讲慧力。能海上师说,“不可屈伏名为力,亦即根之力也。”一屈伏,这个人就没有力量了。比方打仗,双方都拼自己的力量,假如有一方投降了,就再也看不到他在前线打仗的勇猛样子,因为他屈服了。什么都听你的,那还有什么力量啊?

五欲之风吹进了佛门,修行人受了诱惑,
失去了战斗力,就一步步衰败下去

为什么今天佛门衰败得这么快?因为很多人贪瞋痴泛滥,加上佛门外边的五欲之风吹进了佛门,他们对五欲的诱惑都没有了战斗力,屈服了,所以佛门风气衰败。我初进佛门是五十年代初期,那时还好一点。近几年,物质生活一发展,都向五欲享受屈服了,就是这么样一步步败下去的。

即使对歪风邪气看不惯的人,
但说“我也没办法”,这是又一种屈服

还有一部分人总算有点正知正见,对歪风邪气看不惯,可他没有行动,只有一种心态:我是看不惯的,但我也没有办法。“我也没有办法”,这就是屈服,因为向歪风邪气屈服了,所以变得没有力量了。屈服得久了,他也习惯了认可了。说得好听一点,他也灰心了,得出一个结论:没办法没办法,末法时期就是这个样子。

邪势力太大,何必多说话得罪人,
这又是一种屈服

还有极少数的人,正知正见不动不摇,可是受了老思想的影响:邪势力这么大,普及面这么广,何必多说话得罪人呢?这又是一种屈服。现在具有正知正见、发菩提心的人已经很少很少了,再加上脑子里都是这个思想,更是没力量了。

弘扬正法的道场若无人来参加支持,
也就难以发展

还有一种情况,我弘法这么多年,很早别人就说我这个老师有两个特点:一是正法的气氛很浓;一是别人不敢说的真话我敢说,所以对我这个老师很是赞叹,都说我这个老师不简单、很正派。一年又一年,说这话的人即使在不断增加,也没有来帮我忙,我还是一个人撑着,这也造成正法的力量没办法扩大。至于以后怎么样,就看你们这些学生了,你们能跟我扭成一股绳,我就不会是光杆司令。

弘扬正法的人,能挺得住,称得上不倒翁

不可屈伏才有力量。我这一生,妒忌我的、诽谤我的、搞我的、把我赶走的,那是一个风波接一个风波,不知有多少次了,我到今天还是挺着。有一年,在我生日这一天──其实我的生日是保密的,不知谁给我传出去了,弄得很多同学都知道了,一遇到生日总是给老师送一点自己手工做的小礼物,其中有好几个不倒翁。我特别把这几个不倒翁保存起来,因为我称自己是不倒翁──有人排挤我、打击我,我斜一斜,慢慢又竖起来了,始终没有倒下去。我当初的想法,我们每个道场负责人,我送你一个不倒翁,看你以后能不能挺得住。

[转载自菩提心]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相关文章:傅味琴居士)(五明学佛网相关文章:傅味琴居士)  

 傅味琴居士:要培养佛弟子爱国爱教和正知正见 

 傅味琴居士:弘法是为了报佛恩(大般若佛学苑-提问解答) 

 傅味琴居士:莲花(湖南岳阳莲花寺开示) 

 傅味琴居士:柏林寺中元节法会开示 

 傅味琴居士:不退菩提心为解救众生倒悬之苦 

 傅味琴居士:供养为报恩 忏悔为成就 

 傅味琴居士:庆祝药师佛圣诞法会开示(2003年药师佛圣诞 

 傅味琴居士:释迦佛为我们被业障所缠的苦恼众生特地讲了这部 

 傅味琴居士:释迦佛成道纪念日会供前开示 

 傅味琴居士:《2004年观世音菩萨圣诞法会开示》之二 

 傅味琴居士:《2004年观世音菩萨圣诞法会开示》之一 

 傅味琴居士:2004年普贤菩萨圣诞法会开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