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傅味琴居士:学修三皈依(1~9) |
||
日期:2023/5/6 11:41: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
||
傅味琴讲于吉祥寺法雨山佛学苑 2010年5月14日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要提高觉悟,不受世俗感染, 提要: 佛门要依戒为师,修行要遵守僧团规矩 大家都很忙,抽半个小时跟大家说几句话。我在这儿过初四,然后要赶到汉川过初八,住五六天就要到岳阳,岳阳住五六天再回到太湖,然后再去小九华。大家在佛门里要遵守戒律,以戒为师,佛弟子修行要遵守僧团规矩,在佛学苑里就叫规章制度。 要提高觉悟,不受世俗感染,懒惰成性会降低素质 人不可能不生病,生病有两个原因:外界的细菌感染,加上自己懒惰、随便、不爱清洁卫生,没有保护好自己。你们修行退步也是两个原因,一是外面世俗气的侵犯,世俗是个肮脏的泥坑,探亲回来的人差不多都变了样,所以要提高大家觉悟,不要受世俗的感染;二是本人懒惰成性,素质降低,有了这些情况都应该马上看病吃药啊。 年青人朝气蓬勃,但容易犯错误; 这一次我在开化给大家看了五六天的病,吃了五六天的药,结果开化文殊院大变样,特别是青年组个个朝气蓬勃。青年人容易犯错误,对青年人的错误我们不要计较,要允许他人犯错误。你们有个毛病,就是不允许人家犯错误。 有两种人最容易犯错误,一是年青人,由于感情的奔放,对世俗不管是工作、事业、名利、乃至于男女感情,抱了很大的幻想,不知道天高地厚,无知得很。还有老年人很容易犯错误,说起来老年人生活经验丰富,可是他脑子老化了,有时候控制不了自己,引起过去的习气泛滥,而且老年多少有一点老年痴呆。对这两种人,我们要原谅。中年人犯错误,完全是放纵自己,结果甘愿堕落的、发精神病的、最受痛苦的差不多都是中年人。中年人发财了,更危险,现在上吊的,很多是有钱人。 年青人觉悟快,改正缺点快,佛教将来还是靠年青一代 青年人还有个特点,他们改正非常快。所以要抓住他的特点,而不要去抓住他们的缺点,特别是青年学生觉悟高,五四运动就是从青年人开始的。所以我们要保护好、要发扬他们的优点。 你们都有种看法,傅老师对好的同学好像不大关心,对表现不好的同学好像特别关心。看看事实,你们以为这个人不好,我一关心,都变好了,觉悟得非常快。而且青年人很有能力,我们不好好地处理生活中的矛盾,就把年青人的优点淹没掉了。说到底,佛教将来还是靠年青人。 智慧从苦难中来,但苦难的人对佛法不生欢喜心,也不会出智慧 过几天就是四月初四,是大智文殊菩萨生日,智慧是从苦难来,但是苦难的人对学法不生欢喜心也不会出智慧,所以智慧既从苦难来,也从欢喜来,希望大家一定要欢欢喜喜。四月初四我还是给大家讲法,今年就跟你们讲“不来不去不住如虚空”。 傅味琴讲于吉祥寺法雨山佛学苑 2010年5月14日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培养人才是为了成就,要求高,成就就快 提要: 精神抖擞,面露微笑,威仪好,就能度众生 初五大家要去参加纪念赵朴初的活动,这两天纠察要培训一下大家的威仪,个个要朝气蓬勃,精神抖擞,特别要面露微笑,要非常欢喜的样子。排队要整齐,不能有小动作,不能摇摇晃晃,走路不能跳跃。威仪好,人家就会对你产生信心,就能度众生。经书里有个故事:一个骄傲的王,舍利弗、目犍连都调伏不了他,马胜比丘不以说法,也不以神通,他就是威仪好,就使得这个很骄悍的王转变过来,信仰佛教了。 三皈依观很殊胜,你们要学,也要有个准备 前段时间我讲了一次三皈依观的殊胜,非常简略。你们跟我学法有的已十年多了,我还没有给你们讲过三皈依观。我今年八十一岁了,总不能拖到九十岁讲,要讲要听都要做好准备。 来小住的老同学,有的头发都白了,年青时不修行,老来抱佛脚 本来是常住同学学,因为小住同学不顶事,小住同学自己修行,也不顶事。我昨天一下车,就看到前天来的几个上海同学,头发都白了,给我的感触很多。我是二十二岁就修行了,虽然没出家,人家说我跟出家也差不多。我头发白了,你们在家头发也白了,为什么你们年轻时不修行,一定要到年老了,老来抱佛脚呢?最后还是你们自己吃亏呀。 我年轻时虽然成了家,可整天在忙修行。你们年轻人在我这儿学了十年回家,最好不要娶老婆,你要想娶我这样的老婆,现在是娶不到了。我家里事都不干,为名为利的事情我更不干。 我年青到老,除了工作整天在寺院里,你们抱了儿子还抱孙子 你们小住同学,很难为道场做贡献,因为真正要派你用场了,你来打招呼:“我明天要回家了。”没有贡献就没有福报,你怎么成就啊?而常住就不回家,所以常住是主人。 即使小住同学在家里修,如果你家里修得好,你头发白了,应该跟我修得差不多,可你没修好啊,所以我常说出家修得好,在家修不好。我虽然是在家,可是我整天都在寺院里,在家那点时间我也整天的修行,而你们尽是忙世俗。 许多人老了宁愿在家抱孙子。你现在抱孙子,将来孙子长大了也来抱你,抱着你哭: “奶奶,你怎么死了?”年轻时不修行,到老还不修行,真是愚痴众生啊!那么一张张条子来请老师加持。我要是像你们这样,我请谁加持啊? 有学大般若智慧的基础,就可以参加三皈依观的学习 我各个城市的学生很多,为了照顾到这些没来常住的老学生,这一次学习三皈依观,学了文殊法的就可以参加,这样比较有基础。文殊法是一部圆满的法,是大般若智慧。能海上师说:一本文殊法就能使你从凡夫修到成佛。学过文殊略法的,也可以学。三皈依的观修法,别担心略法基础不够,因为我讲法比较慢,等到我讲到时候了,没基础的也有基础了。 人与法不契合,容易起烦恼的就学不上去 还有个条件,要听得起批评,同学们提意见你不能怄气,因为法高了,人也要高,人不高,人跟法不契合。所以气量小,容易怄气、容易计较、容易烦恼的同学,不要参加,你参加了,你会觉得日子很难过。我们讲究自愿的,你水平不够,学不上去,浪费时间啊。 比如说,我是初中两年级文化,年轻时也想凭自学考大学,拿到准考证可高兴啦!结果我什么都答不出来。叫我画一条运河,从哪里开始到哪里,我也画不出来,交白卷不好意思,我就用笔“呜─—”,随手一画。这么样去考大学,还不如不考。 气量小,忍不住背后说人闲话,对大众也是个干扰 所以,如果你气量小,忍不住,把亲人看成冤家,背后说人闲话,素质低,好比初中两年级去考大学,你是浪费时间,对参加学习的同学也是个干扰。 凡是要参加的,你们自己做好准备,这次是高标准要求。 培养人才是为了成就,要求高,成就就快 还有一点,我们一学就要好几个月,我也不可能在一个道场停留这么久,为了满足你们想随行同学的要求,你们有条件的可以随行。比如我到汉川,你也跟我到汉川。这次学三皈依,希望你至少一个月内不要中断,今天听明天不听,你这是干了件毫无意义的事情。我培养人才,是为了要成就,不要像居士林那样来来去去。有的老同学,说:我二十年前就跟傅老师学法。其实他只学了两年,间隔了十八年,学的法也忘光了。 这一次我们学三皈依观,目的是要成就,要求是很高的。大家在我身边学,不要怕难,也不怕要求高,希望大家目标一致,快快成就。今天就到这里。 傅味琴讲于吉祥寺法雨山佛学苑 2010年5月16日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我们弘扬的是正法,干的是菩萨事业 提要: 我们弘扬的是正法,干的是菩萨事业 昨天很多同学来小住,参加文殊菩萨、释迦佛的圣诞,今天还有同学要来。接待工作虽然很辛苦,大家都欢欢喜喜,因为我们弘扬的是正法,干的是菩萨事业。我们不为老板打工,也没有出国去求荣华富贵,我们都在为释迦佛当义工。我们常住同学辞别了亲人,离开了家庭,放弃了世俗上的追求,我们追求的就是断烦恼、证阿罗汉果、行菩萨道成佛。我们把一切都献给释迦佛,这是菩提心的功德,也是我们将来成佛的资粮,希望大家认识到自己的崇高。 来了这么多小住同学,大家都很欢喜,也要每天都欢喜。对群众发欢喜心,就是尊重群众;把小住同学的学习、生活照顾好,就是爱护群众。我们今年的任务就是要“尊重群众、爱护群众”,不要空口讲话,要干实事。 培养才更要培养人, 我们的佛学苑的特点,培养了才更要培养人。如果有了才,人不像修行人,他会拿佛法去搞名搞利,这就毁了佛教。有这么多小住同学来,正是我们锻炼自己的好机会,没有众生就没办法修大乘佛法,没有众生你也成不了佛,所以我们工作一定要认真负责,不能敷衍了事,自由散漫。 我们有个老同学,妈妈要开刀,我就同意她请假探亲,可是为了及时完成财务报表,她没有回家,仅仅希望老师同学给她妈诵经回向加持。结果出现了奇迹,开刀非常顺利,连医生都感到奇怪,这件事很感人。如果你给老板打工,我鼓励你来参加我们弘扬正法度众生的事业,我这个老师也给释迦佛打工的,希望大家对佛教事业要负起责任来。 佛门培养人才,为什么发展慢, 三十年前,我从上海弘法教禅定,后来南方有些大城市也有我办的禅定班。再后来,我一下把所有的禅定班全都放下了。开始树立法幢,起初是福鼎佛教协会把我留下来,办了一个佛教文化教育部,只有五、六个人。 当年我禅定班的学生可多啦,如今我创造了这么好的条件,培养人才好好修行,十年来为什么发展这么慢?因为中国佛门里的人一向是受儒教思想影响的,一代传一代,即使没有学过儒教的人,也会有儒教的传统思想,这就影响了我们弘扬正法事业的发展。 儒教思想有三个特点:以家为重,过去还认为出家人是寄生虫,远离父母、家庭去修行,是大逆不道;第二个特点,追求功名;第三个特点,追求财富,认为荣华富贵才能光耀门庭,这还谈什么修行? 有很多人头发白了,才老来抱佛脚,大殿里的泥塑木雕,它不开口的,那么只好来抱我老师腿,我死了,你抱谁?你们一辈子以家为重、忙钞票,忙地位,如果不改变现状,将来佛教就会灭在佛弟子追求名利、享受荣华富贵的传统思想上。 和谐要相互尊重,行菩萨道要扫除世俗污流 我们主张和谐,儒教、道教、佛教要互相尊重,只有尊重才能和谐,尊重就是平等。可是如果影响了我们修行、弘法、成就,影响了我们行菩萨道、成佛,我们在佛门里就要排除这种影响。一个行菩萨道的人,不教导众生不受世俗名利的污流影响,还算什么行菩萨道? 傅味琴讲于吉祥寺法雨山佛学苑 2010年5月16日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戒定慧不圆满,你的成就也不圆满 提要: 学儒教的佛弟子, 佛说过:家是牢狱,家是旅馆。我这些不来学法的学生就是被儒教思想关在家的笼子里,他们不愿意为学法为佛教事业而远离家,他们留恋家,他们放不下对荣华富贵的追求。我观察下来,如今既学佛法,又学儒教的佛弟子,对儒教的感情却远胜于对佛教的感情。 有些人修行不按步骤,没有基础, 我在佛门里弘法培养人才的做法跟有些人不同,有些人喜欢把高的法拿出来,大家都往那里跑;我呢?有人说,“我知道傅老师的法很多,就是不肯拿出来。” 第二个不同,我头上没有大帽子,就是一个没有头衔的光头。光头如果能成为光荣的头,那就不必戴什么帽子了。 还有个不同,来我这儿,决不会叫你头一天学大学课程,第二天学高中,第三天学初中。所以人家就不愿意在我这儿学,因为他来一看,“讲的是戒定慧”,意思是“幼儿园”。要学高,也不拿镜子照照自己是什么基础?烦恼断了多少?那么贪大贪高,修出毛病了跑来问我,我这病咋办? 不学教理光学禅定,戒定慧都不具足, 我今年八十一岁,你们着急,我也着急。我们学禅定要跟听法配合,戒定慧都要具足。不学教理,光学禅定,等于佛门里的外道。外道专门到佛门来拿东西,例如表面上来听法,却把两只手一伸,他们叫采气,实是偷气,来偷我的气,他想长命叫我短命! 外道和愚人,听了法却很容易搞错 佛教有个规矩,有两种人在场不能讲法,要讲也只能讲一般的,一种是外道,一种是非常愚蠢的人。从前能海上师在四川讲法时提到叫大家不要打牌,有个愚蠢的人听了,到外面去说“师父说的打牌不要紧。” 有说,“佛法光明正大,没有什么不可以公开讲的。”这就错了。比丘戒和密教是不能公开讲的。他这样说岂不成了释迦佛不够光明正大,竟然规定有的法不能公开,那不是谤了佛、谤了法?佛弟子遵守释迦佛的教导也成了错的,那不是谤了僧?为什么我讲法话这么多?是这些人话多啊,否则我也用不着多说这些话来纠正。 戒定慧不圆满,你的成就也不圆满 戒定慧,关键还在定上,戒定慧不圆满,你的成就也不圆满。你戒持得好,不修禅定,是戒成就;定修得好,没有戒没有慧,是定成就;佛法听得多,法义精通,是慧成就,可都不是戒定慧的成就。香炉一鼎三脚,只有一只脚你摆得平吗?戒是为定打基础,将来真正能证到如来真实义的慧,是从禅定中开发出来的。 佛四十九年教法中的次第禅是有步骤的 小住同学远道而来差不多都想学禅定,禅宗的参禅,叫一心禅,我们教的是次第禅,又称如来禅,是佛说法四十九年教法中的禅定。次第就是步骤,要听从安排,按步骤学修,我如果有法不教,难道把这些宝带到棺材里去啊? 宝塔上下的砖都一样,但还是按次第修上去的 “是法平等,无有高下”,这是佛经里的话,好比宝塔虽然底层的砖跟高层的砖一模一样,但宝塔是有层次的,所以“是法平等,无有高下”,跟学法须有次第没有矛盾,佛法是辩证的,也是圆融的。 傅味琴讲于吉祥寺法雨山佛学苑 2010年5月16日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三皈依的成就必须依戒定慧, 提要: 利用佛教赚钱,等不到来世就受报 宝塔里保存的是释迦佛的舍利子,所以宝塔代表佛的身体,我们见了佛塔要顶礼、供养、右绕三匝。竟然有人造了塔,作为墓穴卖钱,发了大财。没多久这个人车祸了好几次,就死掉了。有钱是救不了命的,别糊涂了!这些凡夫的骨灰、强盗、囚犯的骨灰只要肯出钱也放在里面,难道叫佛弟子也去拜他们的塔吗?利用佛教赚钱,这个罪过是等不到来世就要受报的。 三皈依的成就必须依戒定慧, 这次我带领大家学好三皈依戒,修好三皈依定,圆满三皈依慧,都是极其殊胜的。如果三皈依观只给常住同学学,在家老同学会很失望。如果按水平订标准也很难,谁知道你学了禅定在家里修不修啊?所以这一次小住、常住、新同学、老同学都可以学。 学三皈依观,必须要重视理论,有了理论基础上才能进入修法,没有正确的理论就没有正确的实践。我们法流是为学而修,为修而学,学修并重,不搞投机取巧,也没有快速成佛法。你学了也不要看不起没学的,要平等看待一切。 附带插一句,你们今天来到这儿学法总算赶上末班车了,对人生不要太迷茫,不要太不自爱。 这次学修三皈依,层次高,要求高, 我们这次学修三皈依,是高标准要求的,因为层次高。高不等于少,而是越高越圆满。所谓高不是法高,而是要求高。 这次小住同学和常住同学一起学习,除了要遵守的规章制度,还有两个特殊的要求,在学习期内不请假。如果家里发生紧急情况当然可以回去。 小住同学因有家庭负担,学不长,那也只能怪你当初走错了一步路,谁叫你受了迷惑,男女相爱的。 另一个要求,纠察提醒你,老师批评你、同学给你提意见,要欢喜接受不怄气。有人说,“法是很好,我气受不了。”那你也别修行了。要接受法,还得要接受批评。如果批评不正确可以说明,不要起烦恼起情绪。我们要成就,不是从烦恼门、苦恼门进入成就,要从欢喜门成就。要扫除你们过去受的影响:多少年以来,佛门里流行苦恼,有些修行人口口声声“我是苦恼人”,这是原则性错误。修行的路子都错了,所以末法众生不能成就。 修行能开智慧成就就快,智慧不开,修行又苦又慢,叫苦迟通行。开了智慧,修行既快速又快乐,叫乐速通行。要开智慧,就要求文殊菩萨加被,学文殊菩萨的法,明天四月初四文殊菩萨生日,大家一起求文殊菩萨加被,也可发心修文殊法,当然是很殊胜的。 修行要有“茅篷”精神, 你们要求随行的同学吃住都由所去的道场安排。我七、八月到浙江泰顺崇教寺教禅定,那边是避暑胜地,空气又好,是个养身的好地方。苏州华医生去过,他说:“这是神仙住的地方”,连洗澡都是矿泉水。 崇教寺的同学们在山顶上给我盖了一个茅篷,我天天上去修禅定,2006年一场十九级台风,把屋顶都削掉,我们池边的走廊全削光,有这么厉害!可是这个茅篷一点也没动,连一根茅草都没有掉下来。这个茅篷还是可以抬着走的,而且前面都是空地,真是奇迹。 所以我写了几句话:“小小茅篷禅中安,定中自有金刚基,十九级台风吹不倒,根根茅草不肯去”。要问我怎么培养人才,就是按照这两句话,任何歪风邪气、魔道、外道,压不倒我们,我们是不倒翁。“根根茅草不肯去”,来求法的,赶不走,骂不走。希望你们学三皈依观的能有茅篷精神。 修好三皈依观,四念处、四正勤、 提要: 能海上师说:三皈依观摄一切佛法 (一)摄三十七道品。观不净、苦、无常、空,摄四念处;忏悔求加持,摄四正勤;生起意乐,精进修行,能生止观,摄四神足;于上师三宝及戒皈依,即是修信等五根五力;七觉支是定之支分;八正道是修得成就之应用。故三十七道品,无不摄入此中。 三皈依观摄一切佛法,修好三皈依观, 我再稍微讲一讲三皈依观的殊胜,能海上师说:三皈依观摄一切佛法,第一,“摄三十七道品”,四谛法最重要是道谛,道就是路,没有路你怎么到彼岸呢?道品就是修路的工具。三十七道品的理论、修法,不光是学,还要在道谛里修成就,这就是了生死的大事。三皈依观全包括了,所以是圆满的。 三十七道品第一个是四念处,就是观身不净、观受是苦、观心无常、观法无我,三皈依观里有“观不净、苦、无常、空,摄四念处”。 三皈依观里还有“忏悔求加持,摄四正勤”,已生恶令断,未生恶不生,未生善令生,已生善增长,这就是三十七道品里的四正勤,在三皈依观里可以天天修起来。 修三皈依观可以生起意乐,使你精进修行,能生止观,这就摄四神足,也叫四如意足,就是欲、念、进、慧。要得定,首先要修好四神足。神就是快,神足就是你修行路上跑得快。 三皈依观里,“于上师三宝及戒皈依,即是修信等五根五力”,信根信力,进根进力,念根念力、定根定力,慧根慧力。 七觉支:念、择法、精进、喜、轻安、定、舍,是定之支分,三皈依观全是在修定。故具足定之支分。 最后是八正道,正见、正语、正思维、正业、正命、正精进、正念、正定。“八正道是修得成就之应用”,你前面修有一定的成就了,应用起来,就是八正道。所以说,“故三十七道品,无不摄入此中”。 三十七道品,一个一个都要修起来。但也有方便,佛法开起来很广,初地菩萨一个法能开出一百个法,要收,一百法就收在一个法里。我们的法流是圆满的,既有声闻乘四谛法的修法,也有大乘成佛的修法,能修三皈依观就全在里边了,像码头工人有支歌,把各种货物放在钢丝网里,吊车一动,“轻轻一抓就起来”。 三皈依观摄一切禅法 第二,“摄一切禅法”。无论你学什么禅全在三皈依观里,包括禅宗的一心禅,也包括我们修的次第禅。 我看你们越听越高兴,那么留一点明天讲,好让你们继续高兴,今天就到这儿。 傅味琴讲于吉祥寺法雨山佛学苑 2010年5月17日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正法兴起来,大家都高兴, 提要: 正法兴起来,大家都高兴, 我们这个楼刚盖好的时候,有同学看到没这么多人来住,恨不得把这楼拆掉,(众笑)我就说,将来小住同学来了,是很需要的。 可能我的话给护法听到了,护法一护持,大家都发心来了。你们来很有功德,第一,居士凑钱把楼盖起来,就派上了用场,第二,学法的人多了,人气旺了,使同学们都很欢喜,令众生欢喜就是令如来欢喜,这个功德就大;还有一个功德更大,人多了正法就兴起来了,何况你们来自各地,回去给周围的人讲讲,影响就更大了。今天这里挤得满满的,满就是功德,叫圆满功德。 多看功德,僧团和合,佛法就容易兴起来 要发欢喜心就要看功德,同学之间看功德最稀奇,看烦恼不稀奇,因为来佛学苑的都不是阿罗汉,大家都有烦恼,你自己也烦恼。多看功德,僧团就和合,佛法也容易兴起来了。 昨天又来了好多同学,教务部门要安排好。我看是不是再盖一个楼,讲堂盖得更大些,因为外地同学还有好多没来。 文殊菩萨妙吉祥,最喜欢众生能修行 你们学修禅定也有十年多了,我也八十一岁了,有情决定死,死来无定期,死至不可拒,死后何所去?可能有的同学心里会想,“老师,文殊菩萨圣诞要说吉祥话。”我这就是吉祥话嘛,凡是修行的话都是吉祥话。不念无常会不吉祥的,天天念无常,天天加紧修行,文殊菩萨特别喜欢,天天给你加持,那就吉祥了。文殊菩萨最喜欢的是修行,最不喜欢躺在床上睡懒觉的人。 三皈依修法极其殊胜, 老同学在我身边天天听法修禅定十年多了,也比较有基础了,可以开始学三皈依观了。三皈依修法极其圆满极其殊胜,能使你将来成就法报化三身,所以学修三皈依的要求很高。 三皈依观本来都是口传的,后来众生根机不好,记不住了,就用文字写下来。你学到了,就你自己修,不可教给他人,教要有传承。 学修三皈依,大家都可学,亦可随行在我身边学 这次学修三皈依,既照顾到现在还没有来常住的老同学,也照顾到新同学,新同学会比老同学多。如果按水平订标准也很难,谁知道你以前学了禅定在家里修不修?有些新同学善根很好,素质很好,再要他等个十年,可能胡须也长了,所以这一次小住同学、新同学都能参加。 因为三皈依观要学一段时间,我不可能老在一个地方,譬如初七我就要到汉川大般若佛学苑,主持释迦佛圣诞法会,汉川的同学都在忙碌地准备。常有小住的同学提出要求:我走到哪里,他们想跟到哪里,要跟随我到汉川。要满他们的心愿,要照顾好他们。例如上次我去珠海深圳讲法,有些同学就随行跟我来到这里。 傅味琴讲于吉祥寺法雨山佛学苑 2010年5月17日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修行要精神抖擞, 提要: 小住随时可回家,讲得细, 这次三皈依的学修,学多久你自己定。居士有了家,麻烦多。讲个小故事,我在外地讲法时提到,佛说家是牢狱、家是旅馆。有居士听了就起烦恼了,他不认可佛说的话,他就不来了,还不许他老婆来听法。释迦佛的话会错吗?他不许老婆来,不是证明家庭是牢狱吗?既然已经成了家,苦不堪言,对你们的实际情况也要理解,你们家有急事就可以打个招呼随时回去,不用请假。 有的同学有点顾虑,放得这么宽,新同学可能没什么基础吧?这不必担心,因为我们这次是从头开始,先学理论后学修法,我是一步步教的,教得又详细,到那个时候,基础也差不多了。 你们老同学跟我学了十年也不吃亏的,你看阿难尊者一直在佛的旁边忙,很多大弟子都证了阿罗汉果,他还没有证。所以佛涅槃后,五百阿罗汉结集经典,就不让阿难参加。阿难说:“我在佛身边闻法最多,为什么不让我参加。”大迦叶说:“你没有证阿罗汉果。”阿难尊者非常惭愧,就到树下去禅定,很快就证阿罗汉果。所以基础好,证果快得很,不吃亏的。据说,阿难尊者一出来,很多人觉得佛没有涅槃,还在嘛,因为阿难尊者一直在佛身边,面相行动也就跟佛的样子一模一样。 修行要精神抖擞,和合要面带微笑, 这次学三皈依,要求太高了也不现实,我们都是凡夫众生,不可能没有烦恼,但是有个要求:不能在老师同学面前起烦恼。即使你心里起烦恼,你不能影响人,脸上还是要微笑。假如做不到脸上微笑,赶快抽两三分钟到寮房里自我调整,调整好了,再高高兴兴出来,这个要求要做到。 时间不等人,你的烦恼影响了别人,也就拖了大家的后腿。所以气量小、容易起烦恼、容易怄气的,暂时不要参加,等你改好了,再参加。每个同学全是亲人,我们要过六和生活,不能不和。我们法流不说空话,你学了,这一辈子就要成就,生命时光极其珍贵,千万不要浪费。我们法流历代祖师没有一个不是大成就,能海上师,他就是生死自在,他是大般若的成就。 佛弟子要供养佛、供养法、供养僧, 我们这儿吃饭不要钱,住宿不要钱,什么都不要钱。佛弟子要供养佛、供养法、供养僧,还要供养一切众生,所以我们不卖门票、不卖香,居士烧香就自己去大殿里拿。如果你住满一个月,每天食宿收你五元钱,生活用品我们全部供应。你们来这儿学习,不会饿你一天肚子,只希望你们个个成就。(掌声) 学修三皈依中的戒定慧,就能成就法报化三身 这次学修三皈依,要在戒定慧中成就,在三皈依的禅定修法里就能成就法报化三身。学修三皈依能同时修文殊法,成就就更有把握。能海上师讲过:一本文殊法就能使你从凡夫修成佛。因为文殊法是大般若的法,大般若是圆满成佛的法,所以《大般若经》又称《佛母经》。如果搞片面,就好比拐子一条腿走路,所以学法修行一定要学圆满的法,那才会有圆满的成就。 三皈依观摄三十七道品,没有道谛的断烦恼,就没有灭谛的成就 今天再略微介绍一下三皈依观的殊胜,昨天讲到能海上师说:“三皈依观能摄一切佛法,一,摄三十七道品”,修好三十七道品就能证阿罗汉果。苦集灭道四谛法,关键还在三十七道品,没有道谛的断烦恼修行,就没有灭谛的成就。 傅味琴讲于吉祥寺法雨山佛学苑 2010年5月17日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虽得闻思,但不修观作用不大, 提要: 三皈依观摄一切禅法, 今天讲第二:“摄一切禅法”,所有的禅包括次第禅、一心禅,全在三皈依观里面。中国禅宗是从达摩祖师开始,是一心禅,又叫祖师禅。我们学的是次第禅,又称如来禅,是释迦佛四十九年教法里戒定慧的定学,所以包括了声闻乘、菩萨乘、佛乘的种种禅定,全皆完善。 虽得闻思,但不修观作用不大, 声闻乘三十七道品以四念处为总纲,菩萨乘里也有各种修禅定的方法,比如禅定中修四无量心,要观一切众生皆父母。“虽得闻思,但不修观作用不大”,因为光是听法,听听就过去了,修了禅定你就定在菩萨法里,那就生根了,就进入了五根五力。假如走上菩提大道,就是佛乘。佛的法报化三身的修法也在三皈依观里,所以说“摄一切禅法”。 一切观境皆由寻伺生起喜乐, 能海上师说:“一切观境皆所以修寻伺”,寻是粗相,伺是细相,寻在前面,伺在后面,我们如今修的禅定,全在修寻伺,等讲初禅二禅的时候再详细跟你们讲寻伺。 “由寻伺生起喜乐”,通过寻伺,心越磨越细,心细了,四大也细了,毛细血管、中脉左脉右脉容易通畅,一舒畅,就产生喜乐,就进入初禅。初禅叫离生喜乐定,离是离欲乐。 我们佛弟子不能学儒教的追求功名、财富、女人、追求荣华富贵、光耀门庭,这都是在追求欲乐。过去受儒教思想影响的人,都以一妻二妾为荣,能断烦恼吗?所谓“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还爱喝酒,酒色财气全具备,反而助长了贪瞋痴的发展,就会影响我们修行,也就断不了烦恼,修行不离欲就不可能成就。 离开财色名食睡的贪欲,从清净的生活中产生喜乐了,由这个喜乐而入定,叫离生喜乐定。 “成就初禅行”,初禅有五个支分,觉、观、喜、乐、一心,这些我从前有讲过,你们可以去看菩提心网站里有。 由修皈依三宝及戒,并观四谛理得内证净, 能海上师说:“由修皈依三宝及戒,并观四谛理得内证净,即入二禅”。三皈依观里,有修皈依三宝及戒,还有观四谛的道理,得了内证净,就进入二禅了。二禅又叫定生喜乐定,有四个支分,叫内净信、喜、乐、一心。初禅已经入定了,所以二禅是从定中产生的喜乐来成就二禅行。 引生妙乐,即入三禅,三禅名“离喜妙乐定” 三禅呢?能海上师说:“引生妙乐,即入三禅”,你们将来修三皈依观,妙乐无穷,时间都会忘光的。八三年我辞了医院里的工作,天天在上海龙华公园修禅定,每天早上十点钟坐下去,修完禅定一看表,下午三点钟。修的就是三皈依观,还是简单的修,我就奇怪,时间怎么过得这么快?而且不觉得累,不觉得时间长,真能体会到达摩祖师面壁九年,妙乐无穷啊,到这个程度你还会要老婆吗?(众笑) 三禅是离开了二禅的喜,再进入妙乐,叫离喜妙乐,那是更细了,有五相:离喜、舍行、念正智、身受乐、如诸圣人解。到了三禅,你差不多已经靠近圣人的边缘了,一切都能如意,所有的结都解得开来。 傅味琴讲于吉祥寺法雨山佛学苑 2010年5月17日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禅定是降魔,外道一知半解 提要: 修空观等,舍念清净,即入四禅 从三禅进入四禅,能海上师说:“修空观等,舍念清净,即入四禅”,这些都在三皈依观里边,你修好就进入四禅。四禅的总相有三:断苦乐、先灭忧喜、不苦不乐舍,先把忧跟喜灭掉,还要舍掉不苦不乐,这些修法三皈依观里都有,所以能进入四禅定。 四禅要成就不苦不乐舍,要舍掉禅定中的苦与乐 所谓“不苦不乐舍,苦者微微恐怖”,有微微的恐怖都要去掉,如果你盲修瞎练出了恐怖境界,你一起恐怖心,入恐怖魔;你出现了好的境界,欢喜得意,入欢喜魔。所以你们不要盲修瞎练,要照释迦佛的教导去修。 禅定是降魔,外道一知半解去修禅,容易入魔 有人说修禅定容易入魔,禅定是降魔的,怎么说成入魔呢?你一知半解,去修禅定,是你自己搞错了嘛。 从前上海有个外道的地方,有个赵先生经常给人用“仙水”治病。他点三支香,在一杯水上比比划划,念念有词,再吹口气,把香灰吹在杯里,说喝了能治病。从不要钱,也不吃你饭,什么都不要。 后来听说赵先生闭关了,过一个时期说赵先生能看到南天门了,再过一个时期问:赵先生怎么样了?说“赵先生变了一堆白骨。”(众笑)外道都是这么乱搞的。 修禅定要无所求,难得平静自然,是无明习气故 “乐者小小希望”,也要去掉,我常讲修禅定要无所求。“难得平静自然,无明习气故”,为什么做不到平静?我们的根子就是无明习气。儒教《三字经》里说,“人之初,性本善”,这个初到底从什么时候开始,从没人说清楚过。佛教十二因缘就讲清楚了,人是从无明开始的。孟子有句话“天作孽犹可活,人作孽不可活”,天是指谁,也说不出来,佛教就讲清楚了,天是指天人,而且讲得非常具体细致。 应在此怖苦与爱乐上着眼,则不动。 “应在此怖苦与爱乐上着眼,则不动”,如果你能在这一点上着眼,修成没有爱没有苦,就不动了,不动就是定。 “还应在大动常动上磨练经过”,咱们凡夫众生,都在大动常动里,大动常动就是生死轮回。有人不相信有生死轮回,你们现在不是来了吗?过几天又回去,下次再来,再去,这不是轮回吗?动得这么厉害,怎么脱离轮回?在这儿常住就不动了嘛。 如果你证到初禅二禅三禅四禅,命终就生初禅天,二禅天,三禅天,四禅天,因为修禅定的福报大,人间没办法享受,所以要到色界天去享受。 三皈依观里有修内外空、大空,即修空无边处。 三皈依观里有“修内外空、大空,即修空无边处”,首先修内空,内空空六处;再修外空,外空空六尘;再进入内外空,空十八界。 还要修大空,不修大空怎么成就法身呢?大空,就是修空无边处,那是无色界天。空无边处、识无边处、无所有处、非想非非想处,就是无色界的四空天,四空天的寿命极长,长到你究竟哪一年死,不知道。(众笑)“修诸观境,即修识无边处。心境俱空,即无所有处”,这些修法全在三皈依观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