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法师开示

 法界法师:从修行的角度讲老子的《道经》第五章 不知守中


   日期:2023/6/16 13:51: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第五章    不知守中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chú)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天地之间,其犹橐(tuó)龠(yuè)乎?虚而不屈(jué竭尽,穷尽),动而愈出。

多言数穷,不如守中。

 

这句话就告诉修行的人不要参与人间的是非,参与了我们就不会安静,就没有了安宁的时间,更没有安静的空间。

什么叫天和地,从名相上我们顶天立地,顶的是哪个天,立的是什么地?天在哪儿?我们现在的人不一定知道什么叫天,就说大气层的边缘视为天,从大气层到我们脚底下踩的这个地叫天地,这是一个小范围的天地,是我们人生存的天地。那其它的我们只见到太阳系,其外的星系我们没有看见又怎么说呀,没看见也不敢妄加推论。科学家可以来个假设,我们连假设的权力都没有,因为我们不知道如何去假设,只能用妄念去思考一下。太阳系之外还有星系,星系之外还有更多的星系,这是科学家说的。

天地之间的范畴是非常大的,分几个层次。一个是我们生存空间,我们的天以月亮为标准,月亮是我们的天,地球表面是我们的地,这个叫天地。在往大扩就是宇宙之间叫乾坤,包含宇宙,无所不包。

从自性上来说我们的天在哪儿?修密法的人就知道了,不修密法的人就听的云里雾里,天是天轮,在我们的百会穴或者说天轮穴、梵天穴、梵天轮,名称不一样;地是海底轮。我们身体小宇宙的天地出来了,对应外界的大宇宙。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从字面来翻译,天地无所谓仁慈、慈悲呀,它是如如不动的,如果它有慈悲有善恶就不叫宇宙不叫道了,天地不参与万物的生长过程。从文学的角度,在古时候,人求天要下一场雨或者什么的时候,用稻草来编一个狗来祭奠、上供。

我们从修行从心法上讲,天是天轮,地是海底轮,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一旦你的大道冲开的时候,三界内的万物会阻止不了你,你会抛下红尘远离三界火宅,不会再去参与有为。

【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名相上圣人是释迦佛、老子、孔子。

从自性当中找我们圣人在哪儿?无位真人通过投胎轮回转世已经一睡不醒,沉睡在我们的海底轮里。我们通过不断的去积累宇宙的能量打通自个的经脉,让自个的圣人醒来。

百姓,名相上是我们的人类,从我们自性讲是众生,烦恼的众生即无穷无尽的百姓。我们的圣人不会受百姓的影响,仍然在一个清静的道场里头来修真养性,最后出入我们的大道,出入我们的天地。

【天地之间,其犹橐(tuó)龠(yuè)乎?】天地之间也就是我们的身体里天和地这一块,尤其腹部和胸腔就像一个风轮一样,一旦你修行的时候,胸腔和腹部会产生巨大的能量,会源源不断的提供给圣人所需要的能量,这里就有方法了。修行的方法有诵经或者参禅或者念咒语,这里 “天地之间,其犹橐龠乎?”功法就出来了。

【虚而不屈(jué竭尽,穷尽),动而愈出】从字面上,我们的心一定要达到虚怀若谷这个地步的时候,你才会真正的坚忍不拔、不屈不挠,踏踏实实的把十善业道、把佛教给我们的东西贯穿于始终。

从自性上,虚而不屈,是心量大如虚空,愿力就会大,将来成就的果位就大。动而愈出,表明我们的圣人已经有灵动的能力了,有行动的能力,无位真人就会灵动而出,从天门而出。

【多言数穷,不如守中】你在平时修行的时候,要少说话,为什么要少说话?多说会伤害到自己的能量啊。

如果眼睛看多了,魂气在肝藏当中就会散掉,肝藏魂呀。鼻子老去闻香味,魄就会从肺藏当中跑出来。耳朵听多了,会感到肾(精在肾中)有点虚亏,非常累。意(身口意的意)气藏在脾里头,身体运动过多无缘无故消耗,脾藏消化就不良。嘴巴说多了,我们的神气藏在心藏里头,就感到心非常累要虚脱哦,心神会从心里面跑出来,也就是心能量,能量为神。只要你把道冲开,心神能量是无止无尽的。

有的法师一辈子都在讲经,还有在家的很多居士也在讲经,他是一种慈悲,他发了自个的愿力,所以他们不断的说,他说的时候有佛菩萨的加持,他就不害怕。如果没有发度众生的愿力,说话说多了就会感到很累。

听佛乐,会越听越欢喜,会增加我们的肾气。听世间法的话语还有那种歌曲呀,我们的肾气就会消失,感觉到腰酸,腿沉。

守中,就是守我们的那颗心、那个中道。守中的时候我们才能达到神清气爽,身体里的五种气会自然而然的归为本位。归于本位的时候,就把我们很多浊气转化成元气了。

因为以前没人这样翻译过,也找不到一个参考的书来看,所以只能凭自个的理解在这里给大家讲,希望大家能在我讲的过程当中去开发自个的智慧,我只不过是一个桥,这桥还不是特别稳、特别宽,应该是独木桥还颤颤巍巍的,我也甘心当这个独木桥,希望通过我讲的这些,你们再去反思自个经历的所有事情,最后达到你自性的圆满。

好,阿弥陀佛!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南无阿弥陀佛!南无东方药师琉璃光如来!南无太上老君!太上老君也是佛!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