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法师开示

 法界法师:从修行的角度讲老子的《道经》第二十章 独异于人


   日期:2023/6/22 13:56: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第二十章    独异于人

绝学无忧。

唯之与阿,相去几何?

美之与恶,相去若何?

人之所畏,不可不畏。

荒兮,其未央哉!

众人熙熙(xī),如享太牢,如春登台。

我独泊(bó)兮,其未兆;沌沌(dùn)兮,如婴儿之未孩;

累累兮,若无所归。

众人皆有馀(yú),而我独若遗。

我愚人之心也哉,沌沌(dùn)兮!

俗人昭昭,我独昏昏。

俗人察察,我独闷闷。

众人皆有以,而我独顽且鄙。

澹(dàn安静安定)兮其若海,飂(liù飘)兮若无所止。

我独异于人,而贵食母。

 

从十五篇一直到二十篇,完全是在讲我们人道,怕你不明白,怕你在婚姻上失败,怕你在事业上失败,怕你在修行上失败,把道理都给我们讲的很清楚。我们要听老子的话,要听释迦佛的话,这样我们就会越来越聪明,越来越有智慧。

大家修行首先要明白自己的本来面目。明白我们本来面目之后还要追寻大道自然的规律顺应自然,这个时候我们自然的本性本心就会和宇宙大道融为一体,恢复到最初的朴素阶段。

什么叫朴素哪?就是最原始的。 男耕女织的时候人们贴近于大道,现在的社会的的确确背道而驰了。所以这个《道德经》就是让我们把分别心修没,这个时候人与人之间自然而然和睦了,我们的生活也就自然而然的安详与幸福。

所以说这个《道德经》能看明白会运用的人,我敢保证他在人道上绝对是王者之风,毛泽东在中国近代史上是最高的王,他手下具有千里百里的王个个厉害。因为他们都对中国的古文化《道德经》、《孙子兵法》、《易经》精通。刘伯承、邓小平都对中国古老的东西精通!毛泽东更是精通,所以说我们大家一定要研究我们民族的东西。

你不研究它们,你学佛也学的倒歪不像。你说你很用心很虔诚。虔诚是一方面,信是第一关,你连信都不信那也谈不上倒歪不像。我们修佛首先要明白道理,明白道理的时候,你的信才会坚实,才不会动摇,才能会坚忍不拔的往前走,哪怕这个路再艰难你都会走,因为你知道这个艰难的道路,走过去就是光明大道。你不明白道理走几步一看,这个道路真难走,全都是荆棘,不走了,这就是道理不通。通达的人会坚忍不拔的走过去,所以修行很难。

人道上走好的人,我敢保证学佛非常快,我可以把我修行的经历和经验介绍给你们。你明白这个做人要踏实的情况下,你修佛法的时候真的会有神来助你,我这是亲身体验的。我讲的道理很多是修行很关键的地方,很多师父是不会讲的,哪怕你给人家钱都不会给你,你们在这儿就会轻易得到。所以说我在很多的时候就在想,讲不讲给你们听,因为我得来的是用命换来的,没有听人家师父讲过,用命换来之后对照佛经,一看确实是佛所说的那个状况,所以这个时候私心就会上来,是讲还是不讲?法不轻传,但后来无私的心占了主导,私心小我的心就没有了,还是讲给你们听,将来你们在修行的道上万一碰上了,你们可以有一个镜子来照着自己的路。

【绝学无忧。】对世法和出世间法通达无碍的人,达到这个程度的人已经和道融为一体了,对外在的事物没有分别心了,认为万事万物都是平等的,所以烦恼和忧愁自然不会生起,自然也没有任何的忧患了。

【唯之与阿,相去几何?】达到上面的绝学无忧,已经和世界万象人世百态融为一体的时候,还有分别心吗?相去几何就是分别心。这句话就是只有达到上面的绝学无忧啊,对一切事物才能做到没有分别心。

【美之与恶,相去若何?】美的与恶的,他们又能相差多么大呀?俗人之所以有烦恼就是因为区别心太重,对任何事物都要进行比较和选择。实质上万物都是一体的。

【人之所畏,不可不畏。】人之所以有畏惧,是人的分别心太重造成的,所以畏惧是必然的。这分别心也是修行人所畏惧的,分别心是轮回的根啊。

正是因为有分别心,心里才患得患失,得到了高兴,失去了就烦恼。

只有修正自己的后天思维,保持自己清静的无分别的心,才能做到不畏不惧,光明磊落,是一个真正的大丈夫,我们的本性就叫大丈夫。真正的本来面目是不惊不怖的,是清静无为的,是符合道义的。

【荒兮,其未央哉!】是指我们的心和宇宙大道是浑然一体的,没有分别心,所以心里就不会萌生烦恼。

对于修行人来讲,要时时守好自己的心,当烦恼出来的时候,要即时转化为菩提,不要让烦恼漫延。所以说要明白我们心田一寸天地,要耕耘这一寸天地,不要让杂草丛生,长了就要除掉,时时牵着自己的牛鼻子。

禅宗里有这么一个故事:弟子每天都在放牛。师父就问怎么放呀?弟子回答:牛一看到人家草地的草就去吃,我就牵了回来。这个故事告诉我们要看住自己的心神,看住自己的六根六识,不让它沾染外界的环境,这就叫牵牛鼻子。不是放人家的牛,要放自己的牛。牛就是自己的妄念,妄念一旦贪恋别人的东西的时候,看到这个女人真漂亮呀,多看两眼吧,一看晚上就睡不着觉了,就开始琢磨了。这就叫吃人家草去了,念头跑人家身上去了,这就叫放牛。明白自己念头跑了,赶快牵回来的时候,你就清静了。

【众人熙熙,如享太牢,如春登台】熙熙攘攘的人群在忙碌着,为了玩乐,好像参加盛大的宴会享受美餐,又好像在春天登台远望领略美景。表明更多的人们是在享受外在的东西,放纵在自己的欲望之中。

【我独泊(bó)兮,其未兆;】大我清静淡泊一切世间的东西,对周围的一切环境无动于衷了。就像佛和老子一样秒秒都在入定当中,一切环境对他不起作用。美女来了,看着就像正常人一样,不缺胳膊不缺腿挺好,平等如故。

老子研究《易经》研究的非常透彻,所以能写出《道德经》。《易经》对应了天上的万事万物,对应着人类的万事万物,对应着我们内心中的万事万物,所以大到无外,其小无内,无所不包。乾坤二卦生出八八六十四卦,配合九宫八卦表示天体运行的规律,也表明了我们人类从哪里来,全都在这个卦里面。读不懂只能说我们的智慧不够,读懂的人又觉得你愚笨,没有必要跟你说。所以说这个真东西越传越失传,越失传越没有人传,最后都埋葬在仙人的肚皮里了,也埋葬在我们自己的身上,因为不去研究呀。

【沌沌兮,如婴儿之未孩】 一旦大我达到了入定的境界,就像婴儿没出生以前,在母体当中吸收宇宙最原始的浩然正气一样,表明自己与宇宙已经浑然一体,无私无欲。

【累累兮,若无所归。】心中有牵挂呀,就找不到自己的归宿啊。只有我们不沾染世俗,心中无所挂碍的时候,我们才能找到自己原本的归宿,明白了从哪里来,往哪里去,时空维的最中心点就是零点,就是宙心,也就是佛说的涅磐境界或佛的国家,也就是我们的老家。

【众人皆有馀(yú),而我独若遗】众人被欲望驱使都追求外在的东西,富足有余,而独有我遗失这些心,不去贪求外在有为的富有或者有为的金钱和地位、名誉。

内心是讲我们的六根烦恼众生,一想那么多的时候,就会给自己带来麻烦。而只有大我能做到无私无欲,心无挂碍。

大我统领烦恼众生的时候,内心清静,这时大我没感到丢失什么,也没有得到什么,赤裸裸的来,赤裸裸的走了。

【我愚人之心也哉,沌沌兮!】大我大智若愚,心无所求,显得混沌无知,就像一个傻子一样,但它的心灵是空灵的,没有世俗的概念,一切好像都不存在,无牵无挂,自由自在。

【俗人昭昭(zhāo),我独昏昏;】世俗之人都很明白很清醒,只有我一个人还在昏睡。表明我们在人道上要谦虚,别人都是聪明的都是佛呀,我还是凡夫哪,还需要努力呀。

【俗人察察(chá),我独闷闷。】世俗之人都知道分辨是非长短黑白,只有我昏沉分不清呀。

老子是用一种很谦虚的语言来描写,其实我们要真正看明白了话,就知道老子也是在骂我们不孝儿孙都忘了自我了,忘了真我呀,还在贪图那个假我的东西。

【众人皆有以,而我独顽且鄙(bǐ)。】众人都有以上的昭昭察察的优点在人世间有所作为,而只有我是一个冥(mínɡ)顽不化的人,而且甘愿低下。

从我们内心当中哪,我们自性当中的这些烦恼为众人为众生,他们认为自己很有本事。今天买了一部车,明天又坐了飞机,都认为自己有所作为了。而我(大我)是冥顽不化的,我有点自卑,大我在感叹自我没有作为,大我能有什么作为呢?它只能带着我们回家,它不参与后天的作为。既然不参与后天的作为,那先天的大我就只能大智若愚等待四大明白过来,小我和大我完成合和的过程。

这句话也是在感叹,这帮小我不要认为自己很有作为。你再有作为,睡还是那么一张床,吃还是那么一碗饭,死的时候还是一个小小的骨灰盒。古时候还挖个墓,现在连墓都没有了。只有大我才能带领你的精气神回去。

老子聪明到家了,他都是一语双关,表面是在讲人,你不要那样不要这样,内性当中就是在讲自己,太牛了就要吃人家的草,你要时时看着牛头牵着你的牛尾,不要到人家的青草地吃人家的草。

【澹(dàn安静安定)兮其若海,飂(liù)兮若无所止。】告诉我们心要像大海一样的安静,但内在的生命流水从来就没有停止过,心与宇宙的互动一直就存在啊。

【我独异于人,而贵食母】我和别人是不一样的,是因为我注重事物的根本。

从自性上讲这时老子把大我完全摆在桌面上来谈了,大我和小我之间的较量,也就是先天的思维和后天的思维要做斗争,修行要做真我和假我的斗争。

真我和假我是不一样的,因为真我是无形无相的,只能用一些词汇说灵感来了。那灵感就是大我,只有一种感觉,只能用心灵感知感悟去品味。大我是在天路,假我是在地路,不是一路人,表明本我真我和四大的我完全不是一码事。明白真我存在,精气神凝聚一点最后三花聚顶、五心朝元的时候,我们才能跟宇宙和合,这个宇宙我们又比喻成母亲,宇宙的能量源源不断的汇集于我心,融为一体。

今天讲到二十章,15-20章完全都是在讲人道的事情,就是告诉我们对人道上的种种的欲望不要太执著,更不能轻而易举的去动心,更不能在别人面前自我夸耀你自己如何的伟大,如何如何的能赚钱,这些都是四大的东西和先天的真我没有什么牵连。先天的真我是不参与后天的东西的,就不要去夸夸其谈,同时我们也不要斤斤计较,跟朋友跟单位的同事之间要大度一点,夫妻之间更要大度,你大度一点你们两个的缘分就会越来越深,你们俩都能明白因果关系的同时就会增加福报,把业障完全转换掉。这时候我们也就不是那种真的冥顽不灵的四大合和的人了,小我从此消灭了,完全回归本来面目就叫静、叫常、叫明,这个时候才不落俗套,再不会随凡夫跌落到深谷。

这几章总结为几句话就是孟子所说的:富贵不能YIN,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是为大丈夫。是要把后天的东西完全的放下回归于本来,回归于我们恒常不变的那个明,这个时候才能做到心平气和,不再去贪恋。有,就拿来享受;没有,也不去挖空心思去争夺。没有那个命你也挣不来,反而把自己的身价性命给耽误了。我们要顺其自然,行大道走光明大道,做一个自然而然的人。你人道做好了,佛道自然就会成功。

这部《道德经》写的太神妙, 2004年初在禅定中老子叫我讲,2005年也有个女的,她有大神通与我说,叫我讲解《道德经》。因为这部经太不好讲也不敢讲,也没有资格讲。今年我看大家喜欢学佛法又愿意研究中国的道家,我一看机缘到了,把《佛法》和《道德经》合二为一的讲一下。希望大家通过这条羊肠小路或者独木桥再往前探索吧,因为我一个人的力量是不够的,希望大家来圆满这个。好,谢谢大家,祝大家明天三十愉快,新年快乐!在未来的2007年以后大家都能做到真实的修行,真实的放下,不是放弃,放弃和放下是两个概念,要真正的放下,老实念佛。阿弥陀佛!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