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法师开示

 法界法师:从修行的角度讲老子的《道经》第二十四章 企者不立


   日期:2023/6/24 1:58: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第二十四章    企者不立

企(qǐ 踮起脚来看)者不立;跨者不行;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

其于道也,曰:馀(yǘ剩下的)食赘(zhuì多余无用的)形。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

 

大家在修行道路上一定要走的稳当,在平时接人待物上一定要做好,把自己的心性修的非常平稳,这样在修大乘法的时候,会没有那么多的障碍,要不障碍就非常多。

【企者不立】企就是踮起脚来看,脚根不沾地,这样可以看的远一些,但久站就立不住了,这样的人是站不稳的。我们要想站的稳,光靠脚尖那一点来支撑是不可能的。只有用两个脚掌撑在地面上,才会站的牢固。告诉我们做人做事不要好高骛远,要脚踏实地。想出风头满足自己的虚荣心,超过了自己的实际能力就会给自己带来挫折。

【跨者不行】我们走路都是平稳步,成人大约是在50公分左右,个高的是50公分多一点,个矮的是50公分少一点。这里的跨大步,到底有多大哪?可能是平时的两步并作了一步。迈大步的人,本来想快走,但是他反而因迈大步走的不远了。大家私下里去试一下跨大步走路,看能走多远,你会发现很快会累,所以走不远,你慢步走反而不累,因为有耐力,大步没有耐力。

我们在平时修行当中出了点功能,不要有出人头地的想法,想利用功能挣多少多少钱,这样就麻烦了,就下了道了。同时也不能有急功近利的想法,这样反而达不到效果。

以上这两种态度都是不顾实际情况的妄念作为,也是在告诉我们无论是做人,还是修行都要脚踏实地,摒弃自己内心的虚荣造作,稳步前进。

【自见者不明】一个人一旦自负、自以为是的时候,也就偏离了大道,无明覆盖,也就看不清事物的本质了,同时也看不清自己的内心了,被妄念所左右去争去斗,内心也就被阴云遮盖了。

修行人比照外界,要经常看到自己的不足,看到别人的光明,这样也就会越来越有智慧,心会越来越光明。

【自是者不彰】一个人一旦自以为是来表现自己的时候,性德就没有了,偏差就会出来了。

我们不夸耀自己不彰显自己的时候,心性反而非常清静,非常豁达,偏差非常少了,自己的性德是自然彰显出来的。

【自伐者无功】经常自己夸耀自己的人,他是没有什么功劳的。真正有功劳有德行的人是不会夸耀自己的,我记的这么一句话:“能言者未必能行,能行者未必能言,能言能行者师也。”也就是说能说会道的不一定能做得到,能做到的人不一定说的明白,能说的明白能做到的人,绝对是老师或者是师父,这是我在前几年写下来的。

只有你自己谦虚不夸耀自己功劳的时候,你才是真正的有功劳,本来你就有功,又没有自己夸耀自己,这个时候你的功劳才会非常大,叫功高震主。在古时候非常多的忠臣功高震主,他自己又不炫耀自己,但是皇帝心里就怕他。他既不要官也不要钱,随便你怎么封都成,他没有什么话说,这叫真正的功高震主。大家如果能学会这个词汇,我敢保证你在人道上非常顺利,在工作岗位当中你的人缘非常好,因为你像水一样了会圆满。

【自矜(jīn骄傲自夸)者不长(chánɡ)】一个自高自傲自大的人,在我们生活圈子当中是不会长久的,为什么不会长久?大家都不会跟一个愿意自吹自夸自以为是的人交往,都会敬而远之,你说他会长久吗?不会长久。只有我们自己爱惜自己、爱惜别人的时候才会一体同观,自己的性德才会长久。

从21章到24章,都是在讲我们的心性,不要自高自大,自夸自擂。

【其于道也,曰:馀(yǘ)食赘(zhuì)形。】以上所讲的那些行为从道的角度来观察,它们都是人的毒瘤,只能叫残羹剩饭无用的东西,是人心灵的垃圾。

【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所有的人都会烦这种自吹自擂、自以为是的人,所以所有有道的人决不会这样做的。我们真正想做一个得大道的人哪,就不要做上面那些行为与心态的人。

大家要用心来体悟,老子非常慈悲呀。他讲完心法功法之后,回头在人道上还要嘱咐咱们不要学什么样的人。释迦佛在经典里也说过什么样的人能交往,什么样的人不能交往,要远离什么样的人。他俩说的都是一个,只不过国家不在一起,人不是一个,法身我敢说他俩是一个人。

大家考虑这些事情一定要从多方面去考虑,从不同的角度去分析,分析完了之后,你就会觉得他俩的的确确伟大,因他俩讲的完全都是一样的。释迦佛的佛经是整个人类的,佛经讲的更加圆满,更加全面。老子讲的也很全面,虽然他的文章非常简短,包含的面却非常大。有时自己的思维被框框框起来了,所以理解的就不全面。如果你的思维打开了,他那五千言对照佛经三藏十二部足足够用。《金刚经》《心经》《妙法莲华经》《楞严经》里的内容,这里面全都有了,全都包括了,所以说也是圆满的。从凡夫来说,老子是中国人,咱们也很自豪。从修行来说,老子是天人,释迦佛也是天人,都是佛,不属于我们人类,从哪方面讲都能过关,所以说我们大家思考问题的时候,不要把自己限制在小圈子里。一旦限在小圈子里,自己的思维就打不开了。

好,我们今天就讲到第24篇。再用几天把前40篇讲完,最后把功法教给你们,可能功法比较麻烦,练过瑜伽功的人快一点,没练过瑜伽功的人,你可能只听个热闹。咱们也不说是佛的,也不说是道的,就说是瑜伽功法吧,因为瑜伽翻译成中文叫相应,也就是相应功。这个功很简单一说就会,非常简单。

我们大家平时少说话养我们的气。少事养我们的神,什么叫少事?少管闲事,少参与是非,养我们的心神。少思考那些没用的东西,可养我们的精。少愤怒可以养我们的心性。所以佛家和道家讲的完全都是一个东西。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